-
1 # 星相風水
-
2 # 漂泊的浮萍
孔子,我們中華民族儒家思想的代表,大教育家,幾年前來一直影響著我們,甚至在海外,也開設了孔子學院,研究儒家思想。
“未知生,焉知死”,一個人連活著的道理都不知道,又怎麼會知道死的意義呢。反言之,如果知道了活的道理,那死,也就順理成章,得其義也。
所以,我們作為人,活著的時候,要活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要渾渾噩噩,就只是“活著”,這樣死後,才會死得其所。
或言,活著的意思是為了死亡,人的出生便是奔著死去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哭著來到世間,忙碌一生,就是為了能夠笑著死去。死生相依,哭笑轉瞬,生命輪迴,就這樣,巧妙的完成了。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想要的樣子嗎?
-
3 # 谷利修遠
“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對生命探索的真句,個人理解,孔子想說的是,一個人如果一生都沒有真正的活著,怎麼可能知道死是什麼?那麼孔子為什麼會留下這句話呢,我想是孔子一生經歷所體悟出來生與死無別。人一出生就在朝著死亡的路上前行,難道不是嗎?如果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從未用心,認真的活著,那麼這個生是何生?
不知生,怎知死?
聖人哲學思維總會讓人類文明思想進步,在不同的時代總有些人提出鮮明的觀點,如南懷瑾大師對生死論就提出,人要向死而生,死都不怕生又何懼?讀過大師的作品,都知道南懷瑾一生經歷波折,苦難的磨練讓他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一種求生的本能引人向上。包括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也提出生死論,死亡到底可不可怕?為何人類皆懼死亡。當我們真正死去的時候。是肉體的死亡,還是靈魂的死亡?
人人皆懼談生死,特別在我們華人的世俗文化裡,更不願意談起,一談死亡就是晦氣啊,可是生死本就是人生第一大問題,如果不直接面對,在一生當中恐懼,害怕,迷茫,擔憂,匱乏……都無時無刻不在自己的身上發生著,看似活著,其實在死亡的路上行走。
一個人一生就是吃飽喝足,結了婚,生了孩子,那這個生是什麼?是生命的起點到末點的程式還是不知生命要綻放的嬌豔?
我想生就是死,死就生,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不如不來也不去,
也無歡喜也無悲
――頂禮達摩祖師
-
4 # 馬振廷1
也可看出孔子是培養為活人服務人才的。不是神學院。孔子很現實,很真誠,活人活事還弄不明白呢,還想知道死了去哪裡也太貪啦吧。是告訴後人,看得著摸得住的還不明白的人,焉能搞明白神神鬼鬼玄妙的事呢?不要為那些事分心,不是這些人研究的向目,你等不配,應接,敬鬼神而遠之,之意。告戒人只有大智慧,迎不見首隨不見尾的人才可以。與老子相比差的遠呢。
-
5 # 魯中居士
是呵!還不知道啥樣的才算活著,卻超前想整明白死是咋回事兒,那不是瞎整嘛!不信?可以問遍熟悉的人,看他們怎麼說:啥樣才算活著!
-
6 # 明貞
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活著事都整不明白,不要去考慮死去的事。是站在人類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儒學道學都不是宗教,中國不產生宗教,即便由印度傳來的佛學亦不算是宗教,因為沒有主宰,以為等級是品德能力的結果。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不太研究死後的事,注重生前品德和事業的成就。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全是活著的事。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近現代西方哲科會徹底碾壓我們,我們格物致知怎麼會幾乎一無成果?
-
7 # 嶽麓書蟲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就是子路。子路問孔子怎麼侍奉鬼神?孔子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子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如果連活著的人都侍奉不好,更何談侍奉鬼神呢?這裡孔子並沒有否認鬼神的存在,而是強調了應首先侍奉好活著的人,侍奉好你的父母、長輩、兄弟、領導、愛人、子女等等,處理好與他們的關係,如果連與活著的人的關係都處理不好,更不必談處理與鬼、神的關係。反之,當你堅持用孝悌、友愛、謙讓、恭敬、忠信、仁義等世間善法不斷去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和念頭,去處理好人與人的和睦、和諧關係後,心境自然也會逐步提高,自然就會明白如何侍奉鬼、神了。
人與鬼相對而又統一於一體,可以說是人性的兩面。人同時具備陰陽二性,陽是有形的外在,陰是無形的精神,一個人同時兼具人鬼兩面性,而所表現來的是人還是鬼,皆在一念之間,粗分來說,一念善就是人,一念惡則是鬼。進一步細分,還可以分為三種,一種人是陽奉陰違,這是半人半鬼、不人不鬼,半人半鬼、不人不鬼是最難受的,長此以往,很容易得精神或心理疾病;另外一種人是真正的精神錯亂、善惡不分,是真正的傻子;還有極少數修行者達到無善無惡、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渾然忘我、難得糊塗、無為無不為、清淨光明、自然、自在的境界,這就是神,神就是覺悟了的人。
接著子路又問死是怎麼一回事,孔子同樣反問子路“未知生,焉知死?”你連怎麼生都沒搞明白,何談死呢?生與死相對,若把生的智慧搞清楚了,死也就自然明白了,這是在教導子路,要活在當下,要坦然面對當下的生活、覺知當下自己的心所“生”出的每一個念頭,保持正念、善念,隱惡揚善。另外,我們這個有形的軀體自出生至死亡,分秒都在變化,細胞時刻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生死交替也是一種無常之常態,明白了這點,也就能悟道了,孔子曾說:“自古皆有死”,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自古以來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常態,但當聽聞“生命無常之常態”的道的真諦後,我們就不會懼怕死亡,就能坦然面對它了。
-
8 # 錢塘漁翁1
“未知生,焉知死”出自《論語》,其前文為: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曰:“敢問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季路問怎樣去侍奉鬼神。孔子說:“還不懂侍奉好人,怎麼能侍奉鬼呢?”季路說:“請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回答)說:“不知道活著是怎麼一回事,怎麼能搞明白死呢?”
孔子這樣說是要告訴季路和他的學生,要關注當前的學業,以及與現實有關的道理,不要好高騖遠,避實就虛,為了滿足好奇心,去追求不著邊際的事情。
-
9 # 燃色體
這句話出自《論語·先進篇》,孔子學生季路問他關於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再問道:“敢問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子路是孔子最勇猛的學生之一,但是他對與生死和鬼神的態度不是很明白,就去問孔子關於生死的問題。這段對話明顯體現出孔子對子路問這類問題的不高興。
孔夫子生於亂世,在亂世中,舊文化和舊制度遭到破壞,社會上有重建文化傳統的需求。孔子作為“大成至聖”、“天降木鐸”的最大的志向就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而使天下歸於太平,所以他思考的方向主要在人事上。
"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說:尚未知道生,如何能知道死;欲知死後的狀況,應當先知生前的狀況。孔子的前一句回答其實已經強調了類似的意思,人為重,鬼次之,學問需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人事尚未處理好,不必考慮鬼事。一個人生的事情都還沒有完全瞭解,就急著去研究死亡的事情。那是拿著鑰匙找鑰匙,拿著燈籠尋燈籠,可能永遠都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
傳統的說法認為孔子不信鬼神,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且不說他的思想脫胎於上古商周文化,這個文化本身是信奉鬼神的。“未知生,焉知死”恰恰說明了他對鬼神存是在敬畏之心的。活的人事還沒有研究透徹,如何能去思考鬼神之事。但作為一個理智的學者,孔子志在人事不能兼及神明,他敬畏鬼神也與普通人信仰、崇拜鬼神壓根是兩回事。孔夫子毫不客氣地說:未知生,焉知死?很多人就此認為孔子真的是不談“怪力、亂神”的,其實這是一種大大的誤解。
孔夫子怎麼不談鬼神呢?《易傳》中,孔子就大談鬼神。《孔子家語》中,更有孔子與子貢關於鬼神的精闢見解。
孔夫子的這句話,“未知生,焉知死”,其實是與佛教相通的。孔夫子承認有鬼神,如論語中就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非其鬼而祭之,是諂也”。
承認有鬼神,即承認三世因果論。佛教認為,“欲知前世事,今生受的是;欲知後世因,今生做的是。”
孔夫子在其所撰的易傳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又說,“原始反終,是故知生死之說”,“知鬼神之情狀”,等等。總而言之,儒釋道三家都是承認有三世因果的。傳統即認為,鬼者,歸也(人死後歸於地);神者,升也(人死後升於天)。
孔子和儒家學說的精華之一就是反對盲目崇拜鬼神。孔子很重視祭祀和祭禮,特別是祭祀祖先和君王,但那也出於“禮治”的需要。孔子對鬼神的態度是存而不論,鬼神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只需用恭恭敬敬的態度去對待鬼神就好了!也就是“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敬神如神在”等等。
孔子相信天命,相信因果報應,認為天命是至剛至大、至公至正的終極權威和主宰者,但是天命所降給人類的,不論是福是禍,一切依據其實都是個人的行為道德,他不認為鬼神是主宰者或是操縱天命的力量。
可見孔子是反對在人世間的事情都沒做好的情況下,而把時間、精力、金錢等花費在敬奉鬼神上面,你去臆想不知道的事物不如從現實的生活開始做起。人事第一,鬼神靠後;活人第一,死人靠後;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他主張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活人的事情還沒有弄清楚,活著的時候應該怎樣做人還沒有弄懂,哪有時間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該為死人做些什麼?
所以,做人的道理都不曉得了,就想追求做鬼的道理,這是庸人自擾!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與其煩惱死後的事情,不如用心照顧好當下的人生——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今生今世要好好約束自己的心和行為,損人利己的事就不能做,要做就造福社會、有利蒼生的事情。 假如真能做到不妨礙人、不傷害人,有益他人,我們就可以安安心心,不必擔心死後的去向。
那麼,孔老師主張的是什麼?他主張為了實現世界大同的理想積極進取、不屈不撓,知其不可而為之。具體體現在“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極端重視時間、不讓時光白白耗費;“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好學以及樂學的學習態度;“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探求真理的勇氣等等。
其實,他還有深一層的意思,在死亡以後的世界,人還是會延續作為人時的思想。人與社會關係,相處方式還是就有借鑑的作用。人總是要死的,死是一種確定的意義,不必著急,而活著是一種不確定,這種不確定給人們帶來的問題是,如何讓我們短暫的人生,活得更有價值。我們要追求的就是如何活得更有意義的問題。
“未知生,焉知死”不正體現了孔子核心的中庸思想嗎?過猶不及,既不過頭,也不能不夠,這種思想運用在人生的生死上,就是對生死泰然處之,哀而不傷、樂而不淫。以儒家的入世思想看來:人活著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實現自己的道德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如果不能盡到自己為家庭、社會、民族、國家應盡的責任,而是隻想自己逃跑做“神仙”,這樣的人,那就是自私自利的,也是儒家所鄙棄的。
死並不是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既然活著,我們就做好活著的事,活在當下,死了的事,誰知道呢。
-
10 # 葉好古
先活個明白了再去探究死後的問題!
孔子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博學多才,被弟子們稱之為“生而知之的聖人”。因此,他的弟子們偶爾也會提一些“特異”的問題,如鬼神之說。
然而,孔子對此的態度卻是“敬鬼神而遠之”,從來不在這個方面多費口舌筆墨,因為人活著,最重要的是探究人生的意義,先讓自己活個明白,而不是去探究那些縹緲而不可及的東西。
所以,當年孔子的弟子子路向孔子請教關於“鬼神”方面的問題的時候,孔子卻委婉的批評子路,連“人事”都沒有探究清楚,又哪裡來的時間精力去探究“鬼神之事”呢?子路又接著向孔子請教關於“死亡”的問題,孔子仍然是之前的態度,不能夠將“生”探究清楚,就不要去探究“死亡”的問題。
孔子的關於“鬼神”與“死”的態度也是歷來儒家的態度。人活著最為重要的事情是處理“人事”,處理活著的事情,而不是去空對空的揣測“鬼神”與“死”後的種種。我們學習也好,做事也好,要分清楚輕重緩急,要搞明白先後順序,不要本末倒置,先後顛倒了。
-
11 # 食禹人
是因季路問事鬼神。故而孔子說了此話。也反應出孔子對待生死問題的態度。也是儒家“生”的觀點如何看待“死”的辯證性。
原文: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概意:季路問怎樣去侍奉鬼神。孔子說:“沒能侍奉好人,怎麼能侍奉鬼呢?”季路說:“請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回答說:“還不知道活著的道理,怎麼能知道死呢?”
儒家重視的是為什麼而死,以什麼名義死。為天下有道而死;因仁與義而死;為“立德”、“立功”、“立言”而死。那麼就知道為何而生,就能不朽始於現世。這是儒家的生死觀念。
-
12 # 武漢學到老
孔子說的話是很有哲理的,未知生,焉知死,連活著都不知道,死了能知道什麼呢?所以 ,我們應該從瞭解生命的意義做起。
-
13 # 若木小記
要知道孔子為什麼會說出“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首先我們得知道孔子說這句話時的情況。
情景再現這句話是出自《論語•先進》篇。原文去下: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話說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季路向孔子請教該怎樣侍奉鬼神的問題。孔子回答道:“現在連人都沒有侍奉好,怎麼能去侍奉鬼呢?”季路又問孔子:“那麼死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孔子回答道:“連活著的道理都沒有弄清楚,怎麼能知道死呢?”孔子說出這句話,其實包含了以下三點意思:
做有實際意義的事孔子對於鬼神的態度一向是“敬而遠之”的。他反對人們盲目地崇拜鬼神,希望人們不要把時間精力和金錢浪費在鬼神之事上。在他的重要思想“仁”和“禮”中,就體現了強烈的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孔子強調人們忠君、愛國、愛人。對於個人而言,要做一個有德君子;對於社會而言,要形成一個和諧的社會。
所以“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是孔子教育門下弟子和世間眾人,不要研究那些虛無縹緲、故弄玄虛的東西,要在有限的生命內多做一些有實際意義的事。
做事要循序漸進先知生,而後知死。只有弄清楚活著的道理之後,我們才能夠去研究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因為活著是我們親身經歷的,身邊事物看得見、摸得著,有據可查,所以研究起來相對比較容易。而死亡及鬼神之事,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沒有自己的親身體會,也沒有例項可供參考,研究這一類的東西是相當困難的。
所以孔子這句話的第二個意思就是告訴人們做事情時要懂得循序漸進,先易後難。這樣才更加容易上手和成功。
忠君孝父孔子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他一生的志向就是恢復周禮。這段對話中的“侍人”就是指對君王盡忠,對父親盡孝。如果在君父活著的時候不能夠盡忠盡孝,那麼他們死了之後也談不上孝敬鬼神了。
所以孔子提倡人們“要知生”,就是要求人們要有忠君孝父的強烈意識,以便讓社會達到像西周周禮制度下的那種和諧。
-
14 # 九品蓮花
這句話的意思是:生的學問還沒搞明白,就不要去搞死的學問了。這句話有很多秘義,佛家講六道,這裡的生指的是人道,死指的是其他道。孔子對於六道輪迴應該很明白,孔子在易經中說過: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所以孔子對於六道應該是很清楚的,只是他的弟子還沒有解決人的問題,所以孔子不回答。如果他的弟子已經解決了生的問題,相信孔子會告訴他死的問題!
-
15 # 鼻菸客
範疇之界定
儒學之範疇,基本是圍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世間法”。
儒家對於鬼神、來世等非世間的問題,基本採取“六合之外,存而不論”的態度。
題目所援引“未知生,焉知死”的語言背景就是在宣示孔子的立論範圍。與此類似的還有一句:“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關心的是為人處世、世道人心、經世濟民。儒家學說不否認世間之外的存在,也不否認鬼神的存在,但不探究這些課題。
界定之必要筆者認為,孔子在這個方面是高明和圓融的。他不解答所有問題,而對自己“非專業”領域保持開放和尊重。
正因為儒家思想如此這般,使得出世間的學問也可以與儒家思想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界定之侷限當然,這也可以解讀為孔子思想的侷限。“不知生,焉知死”的另外一個側面是“不知死,焉知生”。
怎麼說呢?假如有來世,今生又與來世緊密相關,那麼今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意義就要重新審視了。
顯然,孔子並沒有展現“跳出今生看今生”的高山視野。
再當然,孔子也沒有限制學人的探索精神。比如“君子不器”之告誡,以及“一事不知,儒者之恥”之勸勉。
總結真正的國學大師,一定不只是儒學大師。“究人天之際”者,一定會跨越門派之限,經綸三大教(儒、釋、道),出入百家言。學人亦當“心嚮往之”。
孔子給儒學預留了一個“介面”,如果我們學有餘力,不妨繼續探尋吧!
究極真理,其樂無窮,一起加油!
-
16 # 追夢讀書人
孔子這麼說的意思是對子路所問的鬼神問題避而不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從孔子回答的這兩句話來看,很明顯迴避了子路的這個問題,孔子就是沒回答。
對於鬼神和生死等問題,孔子一向持存而不論的態度。倒未必證明孔子不信鬼神,只是不符合儒家學說的目的。儒家學說本就是一門重視現實,關注現世今生的理性學說。儒學講究仁、禮,重點在於修身養性,引人向善,儒家學說是積極入世的。孔子也不研究鬼神之事,所以子路有點愣,問錯了人,而且明顯能看出來孔子不喜歡這個問題。
這裡可以多說的一點是正是因為儒家學說沒有點明生死的問題,所以儒家沒有成為宗教。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解決了生死的問題,這也是儒家最為獨特的地方。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儒家非常的注重實用與現實,沒辦法證明的東西,想象出來的東西儒家不採納的。
這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政教合一的緣故,講明白生死了,皇權雖然神化了,教徒與教皇也跟著神化了,教皇凌駕與皇權之上了。這也是西方國家在文藝復興之前始終無法與中國相比肩的原因,宗教對人民思想的禁錮太厲害了。中國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董仲舒改造後的儒家所控制的就是士大夫階層,知識分子,民眾雖然也接受本土宗教與外來宗教但都不會對皇權產生威脅。
如果歐洲沒有文藝復興,從科技上找到了突破口,提高了生產力,生產力又反過來促進文化與思想的進步,相信歐洲直到現在也無法與中國比肩。
所以漢武帝與董仲舒選擇儒家,到底是推動了中國的發展,還是阻礙了中國的發展呢?也許有些事本來沒法評判對與錯,只有正視歷史,不斷吸收先進文化,才能使中華民族重現昔日的輝煌。
-
17 # 山地土著
孔子不想多談論涉靈魂、鬼神的東西,他重於講現世中的人道人文,如《論語》中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不談論古怪、暴力、動亂和神鬼之事)。
-
18 # 神蹟139960864
《論語·先進篇》,孔子學生季路問他關於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再問道:“敢問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作為聖人孔子且能不知身後之事,為什麼不回答第子的問題呢?這和儒家倡導的理念有關,儒家講入世講立功、立德、立言,關注的今世之事。
-
19 # 秋宜聲
孔子的意思就是說,人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死了去哪裡。完全就是廢話!
其實孔子很多話都是日常的話,全是後世儒家文化吹噓、編造成了聖言。
-
20 # 潮人在深
字面意思:不知生命的意義,哪裡知道死亡的價值呢?
俗語說“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人做好事善事,做了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事,做了對民生有意義的事,那麼人們記得你的名字叫“雷鋒”“戰士”“楷模”……
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死得其所”就是對生死取捨的認知,一個都不知生命該選擇的人是領會不了死去的價值的。
回覆列表
很多人生活,活著都沒有搞明白,飯後茶餘喜歡大談生死,以示自己哲學人生。這是一種迴避社會現實的尷尬。把自己活明白,掙一份錢,養一個家,擁有一場白首不分離的婚姻,有兒孫繞膝的天倫。而不是結婚幾次都結不明白,一年換N份工作都不知道自己適合幹啥該幹啥。活著是自己有一定自主權,就要去精彩,為自己為家國。至於死亡,還是去問史鐵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