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1
回覆列表
  • 1 # 超級無聊到爆炸

    其實那時候的皇帝只是一個沒有權力的稱號而已,真正的權力都握在曹操的手裡,劉備先一步曹操之前將漢獻帝這個人給救走,那麼也不會有很大的作用.那個時候每一個諸侯其實都不喜歡漢獻帝這個人。曾經袁紹手下有人想這樣,把漢獻帝接到自己的營裡,但是袁紹不同意,如果漢獻帝到了袁紹那裡,那麼最大的就是漢獻帝,而不是袁紹。漢獻帝並不能帶來任何的好處,可以說是漢獻帝的處境,當時十分的尷尬。

  • 2 # 高慶春妮稱雲中龍

    劉備被曹操稱為,英雄。漢獻帝是塊金字招牌`,被曹操接到許昌,漢室朝庭已到了許昌。在曹操挾夭子以令諸候,這招屢試屢靈,讓老曹亢奮不異。漢室朝庭吃穿供應,地盤都是老曹的。連小劉皇帝的媳婦也是老曹的三個丫頭。他們之間的關係血濃於水,不可能再分離了。劉備什麼人,他還想創業當老闆呢?弄個頂頭上司在上壓著,多沒勁呢。老劉才不幹啥本的買賣呢。自已自稱漢室宗親,連他自已都心裡清楚,是個冒牌貨。如盡皇上認自已為皇叔。心裡高興極了。要不是在朝堂上,老劉會打自已幾個耳光,試試痛不痛,是不是真的。有了皇叔這金字招牌,自已趕緊離開老曹。自已去打拼和創業,創辦一家自已說了算的公司。至於小劉皇帝,已經用過了,再也沒用了。救他?還不如自已已救自已。先開溜,自已去打拼。

  • 3 # 大江侃歷史

    劉備為什麼不救漢獻帝?不是不救,而是當時的劉備根本就沒有能力!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情況。

    公元189年,漢靈帝病重,遺詔將劉協託付給宦官上軍校尉蹇碩。4月,靈帝去世,立劉辯為帝,是為漢少帝。後來董卓的軍隊完全控制了局勢,接著,董卓廢除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時年9歲。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進駐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隨後曹操脅持劉協遷都許昌!

    那麼漢獻帝從當皇帝到遷都許昌這段時間,劉備是什麼情況呢?184年,劉備將督郵捆綁督起來鞭打兩百下後,與關羽、張飛棄官逃亡,後來劉備投奔公孫瓚。191年劉備任平原縣縣令。194年劉備投奔陶謙為豫州刺史,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進駐洛陽的時候,呂布偷襲劉備,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劉備於是向呂布求和,呂布將劉備的妻子歸還給他,劉備回到小沛,不久,劉備再度召募了萬餘人的軍隊,呂布於是率軍進攻小沛。劉備戰敗,前往許昌投奔曹操!

    後來,劉備又依附袁紹、劉表,知道207年,劉備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在諸葛亮的輔佐之下,劉備才算有了一片立足之地!

    所以劉備為什麼不救漢獻帝?不是不救,而是當時的劉備根本就沒有能力!

  • 4 # 正乃多事之秋

    誰說沒救?衣帶詔事件不就是劉備救大漢的努力嗎?劉備早期家境不好,書讀的也不多。雖然他起兵很早,但由於底子太薄,在曹操、袁術、袁紹這些大咖面前始終跟不上節奏,別人都已經幾個州了,他卻只能在縣裡混混,雖然一度擁有徐州,但就憑他那點兵力根本守不住。自身都難保,救漢獻帝那更是奢望

    後期他雖然有了地盤,然而天下大勢已定,再想問鼎中原,那是痴人說夢,畢竟曹操太強了,劉備想救漢獻帝,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從另一方面想,如果劉備真的打敗曹操,入主中原,就一定還政於獻帝嗎?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盤,到時候拱手讓人,誰會願意?就算你願意,皇帝怎麼想 ,會不會覺得你功高震主,想法子除掉你也未可知。

  • 5 # 靜觀夕陽

    讀《三國演義》的網友都知道,書中“尊劉貶曹”的思想處處可見,有人甚至把這稱為是羅貫中的“封建正統思想”。

    不過這可能不是羅老先生的初衷。《三國演義》是在明代成書的,而早在宋代“尊劉貶曹”的思想就已是三國類文藝作品的主基調了。羅貫中只是順應廣大民眾的意願,繼承了這種傾向。

    同時,羅貫中的“尊劉”也並非劉備姓劉(劉表、劉璋、漢桓帝、漢靈帝都姓劉,卻是作者鞭撻的物件),關鍵是劉備所率領的軍事集團從一開始就打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最早在桃園結義中見)”的口號,而這一民族思想一直受人們的追慕;另一方面劉備的軍事集團中劉備的“仁”、關羽的“義”、諸葛亮的“智”、趙雲張飛的“勇”,致使羅貫中把劉備集團理想化進行謳歌讚頌。不過劉備作為集團的領軍人物,集所有的權利和榮譽於一身,在權勢和金錢的誘惑下,勢必當初的那顆“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忠義之心有所動搖。最明顯的就是他想自己當皇帝了。

    網路配圖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劉備的身世。關於劉備的身世,最能讓人感興趣的應該就是皇叔這個身份了。現在好多人對此有疑問,那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劉備故鄉在涿縣,史實證明,他確是漢景帝玄孫,漢室宗親。所以皇叔並不是劉備忽悠人的。

    那劉備對他的漢室宗親身份是怎麼看待的呢?易中天曾從他的兩個兒子劉封、劉禪的名字上說劉備有稱帝之心。其實從名字上還不足以斷定劉備有稱帝之心,劉備認劉封這個螟蛉之子時絕不會是看上他的名字裡有個封字。

    網路配圖

    不過劉備有稱帝之心在後來就慢慢表現了出來。先是劉備落難到許昌時,國舅董承曾私下向劉備表示漢獻帝想除去曹操,劉備雖然咬牙切齒,並與董承等人共立了盟誓,不過排在劉備心中第一位的還是怎樣擺脫曹操控制,建立自己的割據勢力。

    還有他在向諸葛亮請教天下大勢時,他最關心的還是如何與東吳、曹操抗衡,成為第三股勢力,而非如何營救漢獻帝。如果劉備真憑自己的割據勢力,打敗了曹操,他會甘心只做一個開國功臣嗎?答案是否定的,世上還沒幾人能真正擺脫權力的誘惑。

    劉備聽到漢獻帝被迫禪位給曹丕,徒居山陽城時,雖然哭得呼天搶地,但他並未採取實際行動,反而託病不理朝事,政務全交給孔明。在漢獻帝禪位第二年,劉備就在諸葛亮的“妙計(實是借用耿純勸劉秀稱帝故事)”下,“被迫”稱帝。而劉備稱帝的第二天便在大殿上宣佈“欲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吳”以報關羽之仇,全不把曹丕篡漢的國仇放在心上。在眾在臣諫阻無效下,起兵七十五萬(這個是蜀漢對外兵勢最大的一次討伐戰)討伐東吳。

    網路配圖

    蜀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殺得吳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孫權沒法可施,不得不送還張飛人頭和範疆、張達二人,並許諾歸還荊州、孫夫人來求和。但劉備並不領情,反想乘機併吞東吳。最後用兵失策,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自己也病逝白帝城。

    劉備稱帝時,年號章武,是取自《尚書》:“天命有德,五服五章。”而當時的曹丕年號黃初,孫權稱王時年號黃武,稱帝后改黃龍,連黃巾起義的張角也自以為“黃天”。他們的用意都是要取漢而代之。因為東漢自稱“運應火德”,在五行中土能克火,土屬中央,崇黃。劉備不用黃是自視為漢室正統,仍然崇火德。

    在劉備心目中,他要做的並不是張良、韓信那樣的開國功臣,而是漢光武帝劉秀那種繼往開來的帝王。

  • 6 # 奇聞趣事歷史哥

    我覺得按照當時的情況劉備完全可以上演一出拯救皇帝劉協的好戲。在三國時代根本就沒有資訊保安意識 ,雙方都被對方滲透的像個篩子一樣,劉備只要想知道就一定能夠知道漢獻帝在哪裡,然後派出精幹人馬把他救出來。

    其實在那個時候幹這活的人大有人在,漢朝時期任俠是一種社會現象,許多大俠都是大眾偶像級別的人物,所以這種露臉的事情肯定有許多人願意幹。可是劉備能幹不等同於願意這麼幹。

    劉備其實本就不是他標榜的那樣,是漢朝的忠臣,那所謂的忠誠於漢朝就是扯虎皮做大旗,博取別人的同情。劉備第一時間聽到漢獻帝被廢,漢朝被篡,他的內心應該是非常複雜的吧。

    對於他而言,多年的奮鬥目標終於就要實現了。對,沒有錯,劉備早就想當皇帝了。這從他的兩個兒子的名字中就能可見一斑,一個叫劉封,一個叫劉劉禪,合起來就是封禪,這個事情只有皇帝才能幹,而且是有大作為的皇帝才能幹。所以在劉備的潛意識裡,他對於劉協被廢的發生是有所期盼的。

    另外一方面眼看著自己的祖宗基業毀在自己這代人手上,自己卻無能為力,心中肯定有一種說不出的痛苦。不過與當皇帝的喜悅比起來,這份痛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劉備如果把漢獻帝接到了成都,應該怎麼處理他呢?立他當皇帝?劉備這怎麼甘心呢?他手下的這些大臣們怎麼會服氣呢?畢竟這些大臣都是跟著劉備乾的,漢獻帝在他們的眼裡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我為這個不存在的人賣命,他們肯嗎?

    所以就算把漢獻帝迎到了四川,漢獻帝的結局也很有可能就像楚義帝或者小明王那樣,被不知不覺地處理掉。只不過這樣做的話會讓劉備原先樹立的仁義形象毀於一旦。

    所以劉備經過仔細考慮想出了另一條出路,在曹丕篡魏之後,在四川流傳了一個謠言,那就是曹丕殺了漢獻帝。這個秘密一傳十,十傳百就成了全四川眾所周知的秘密。

    不久之後,漢中王劉備就懷著極度沉痛的心情,登上了皇位,正式繼承了漢朝列祖列宗的帝位。終於劉備當上了皇帝,劉協只能在山陽默默地當一個普通的百姓。

  • 7 # 醉美木瀆

    劉備作為一代梟雄,可不像“三國演義”中那樣是所謂的忠厚君子,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可不會為漢獻帝冒險。而漢獻帝對於劉備也並非十分的信任,對於他來說,本質上劉備和曹操都是一路貨色,甚至於說,同為宗室的劉備還沒有曹操可靠。

    在漢獻帝被李榷郭汜劫持,昭告天下,命令天下諸侯勤王的時候,劉備還不成氣候,原本漢獻帝對他就不報什麼期望,劉備就算有野心“挾天子以令諸侯”,奈何實力不濟,也只能作罷。

    在漢獻帝下詔勤王的時候,最有實力,最方便做這件事的是袁紹,只是袁紹正忙著和公孫瓚打仗。還有就是在袁紹看來劉協的皇位是董卓立的,含金量不是這麼高,關鍵是袁家和董卓關係不好,迎回漢獻帝就相當於手裡拿著一塊燙手的山芋,而且作為諸侯聯軍的盟主,袁紹認為自己的身份已經足夠號令天下了,如果需要皇帝這面大旗,他希望可以像董卓一樣扶植一個新皇帝。

    實際上袁紹確實實施過立一位新皇帝的計劃,在袁紹到東州組織“反董運動”期間,擔任盟主的袁紹就想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不僅如此,袁紹這人還鬼得很,拉上當時的冀州牧韓馥一起去勸說劉虞,結果劉虞還比較明智直接拒絕了袁紹。只是這件事不可能做的滴水不漏,漢獻帝對於袁紹意見肯定是大大的,就算把漢獻帝捏在手裡,兩人也很難相處得好,因此儘管袁紹手下的謀士給他分析利弊,多次勸他將漢獻帝迎回,可袁紹就是不聽。

    而劉備當時則像喪家之犬一樣,好不容易從徐州牧陶謙手裡騙來的徐州,又被呂布佔了,自己只能跑到小沛容身。自己吃飯都成問題,更不要說去管漢獻帝,漢獻帝可不是一個人,身邊大臣,後宮嬪妃,各種勳貴,沒有一定實力,可不敢去接這個活。

    很有意思的是,漢獻帝實際上對“三姓家奴”呂布實際上是充滿期待的,呂布曾經在為董卓效力,與漢獻帝相識已久,他是諸侯中與漢獻帝關係最好的一個。漢獻帝逃出來後,曾經讓人告訴呂布接駕。但是呂布軍隊缺糧,連自己都快養不活了,又哪有多餘能力去管漢獻帝呢?只能派人向漢獻帝請罪,漢獻帝見呂布境況如此窘迫,只好不再寄希望於他,還給呂布重新封了官職。

    劉備心向漢室,一心匡扶大漢,但是他心裡的大漢是太祖高皇帝創立的劉氏江山,他自己也姓劉,他要匡扶的大漢是自己做皇帝的大漢,都是劉姓子孫,漢獻帝那一支子孫做不好自然是輪到自己來做,所以劉備對漢獻帝實際上沒有所謂的愚忠。

    在拿下益州後,劉備就迫不及待的封自己為漢中王,完全不顧及當時朝不保夕的漢獻帝的處境。後來,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對漢獻帝還算尊重,封漢獻帝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說了句客氣話:“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實際上,曹丕對漢獻帝還是不錯的,在封地山陽郡,漢獻帝遂拋棄帝王之尊,甘心與民同憂,躬耕菜圃,濟世懸壺,涉足農桑,訪貧問苦,深受百姓愛戴,民眾敬之如父母,由此流傳下了很多傳奇故事,後來還死在了曹丕的後面。

    反觀劉備,在聽說漢獻帝禪讓後,就假傳訊息說漢獻帝已經被曹丕殺死了,迫不及待的稱帝,完全不把漢獻帝放在眼裡,此時不要說營救漢獻帝,要是漢獻帝敢跑到劉備的地盤,劉備立即就會殺了他。

  • 8 # 鯨Y落

    雖然劉備一直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但隨著劉備勢力的強大,劉備的初心已經改變了。此時的劉備希望做一個主角,而不是之前的配角。所以在得知曹丕篡漢後,劉備的內心是非常波瀾的。在波瀾糾結了四個月之後,劉備想通了,他要做主角,給自己搖旗吶喊,為自己代言。

    但是劉備在當主角之前,必須得處理一下劉協。劉備找了一個很尷尬的理由,就是他聽說劉協被曹丕害死了!聽說被害死,我估計劉備自己都不信。可不論這理由有多麼尷尬,反正蜀漢集團的人是信了,於是一大波人勸劉備稱帝。劉備給劉協草草舉行葬禮後,就在群臣的簇擁下登基了,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所以他不願救漢獻帝。

  • 9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引言:劉備不救漢獻帝有兩個原因,第一劉備沒有能力在曹操手中搶奪漢獻帝;第二劉備想救漢獻帝的目的性太強。劉備沒有能力搶奪漢獻帝

    漢獻帝雖然是東漢末年的末代皇帝,但是身份特殊並非尋常的諸侯可以守護的。東漢末年的想要爭奪漢獻帝的也只有曹操、袁紹、孫策三位諸侯,這三位真心保皇的也只有曹操一人了。劉備在赤壁之戰之後才算是有了立足之地,之前一直處於被曹操追著打的狀態,自己尚且朝不保夕,又哪有能力攻打曹操搶奪漢獻帝。

    按照歷史的走線,劉備確實有一次搶奪漢獻帝的機會,可以因為沒有實力也就作罷了。曹操和袁紹再官渡向對峙時,劉備曾向劉表出策襲擊許都奪取漢獻帝,可惜劉表因為因為劉備拉攏荊州官員而堤防劉備沒有同意襲擊許都的計劃。劉備自己駐軍新野兵力不足萬人,沒有能力攻破許都,因此作罷。

    劉備想救漢獻帝的目的性太強

    劉備並不是不想救漢獻帝,劉備作為主君自然知道漢獻帝在手的好處與壞處。分析歷史來說,劉備想救漢獻帝是有私心的。就拿最有可能救出漢獻帝的一次機會來說,曹操和袁紹在官渡決戰時,劉備請劉表出兵襲擊許都,接漢獻帝入荊州。

    劉備的此計看似大忠大義,以漢室宗親的身份率兵攻打許都接回漢室皇帝,但是漢獻帝入荊州以後呢?劉表年事已高,一旦漢獻帝被救回荊州,那麼荊州名義上的領袖就是漢獻帝了,那麼劉表和劉備可以變成為兩大輔臣,一旦劉表去世漢獻帝會把荊州之地分封給誰?必然是劉備,漢獻帝下詔劉備光明正大的接收荊州之地,還不會揹負罵名,一石二鳥。這點劉備想的明白,劉表也知道,所以劉表不出兵襲擊許都。

    總結:劉備並不是真心的想要就漢獻帝,同樣的也沒有能力救出漢獻帝。劉備在入川得了益州以後,可以說是實力最強的時候,可是劉備確隻字不提救漢獻帝的事。

  • 10 # 水中魚hc

    一,劉備沒有這個能力,當時曹操兵強馬壯,大有統一天下之勢,劉備偏居四川,實力不強,無法與曹操對抗

    二,即使有能力,估計他也不會救,劉備此人野心勃勃,救了漢獻帝,豈不是阻礙自己的稱帝

  • 11 # ll夜悽美ll

    原因有二:第一,沒有能力,當時曹丕逼宮時,劉備自己都難保,況且,劉備一心只想殺孫權報仇,

    第二,劉備是要名聲的人,怕後世說他篡位,所以,曹丕逼漢獻帝傳位之後,他才立帝,這時才明正言順。

  • 12 # 不懂卻仍然痴迷

    救?!為何救,何以救,漢獻帝除了被廢之後那段時間好救點,其他的時候可都是在曹操的大本營,曹丕自立後,劉備稱帝,那把廢帝接過來,朝政聽誰的,劉備以前打的名號是正統的皇叔,漢獻帝可是正統的皇帝,按名分漢獻帝可是正統啊,給自己找個累贅何必呢

  • 13 # 馬力斯

    說白了,在劉備心目中,他要做的並不是張良、韓信那樣的開國功臣,而是漢光武帝劉秀那種繼往開來的帝王。

    有人曾從劉備的兩個兒子劉封、劉禪的名字上說劉備有稱帝之心。

    其實從名字上還不足以斷定劉備有稱帝之心,不過劉備有稱帝之心在後來就慢慢表現了出來。

    首先是劉備落難到許昌時,國舅董承曾私下向劉備表示漢獻帝想除去曹操,劉備雖然咬牙切齒,並與董承等人共立了盟誓,但是排在劉備心中第一位的還是怎樣擺脫曹操控制,建立自己的割據勢力。

    還有他在向諸葛亮請教天下大勢時,他最關心的還是如何與東吳、曹操抗衡,成為第三股勢力,而非如何營救漢獻帝。

    如果劉備真憑自己的割據勢力,打敗了曹操,他會甘心只做一個開國功臣嗎?答案是否定的,世上還沒幾人能真正擺脫權力的誘惑。

    劉備聽到漢獻帝被迫禪位給曹丕,徒居山陽城時,雖然哭得呼天搶地,但他並未採取實際行動,反而託病不理朝事,政務全交給孔明。

    在漢獻帝禪位第二年,劉備就在諸葛亮的妙計下被迫”稱帝。

    而劉備稱帝的第二天便在大殿上宣佈“欲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吳”以報關羽之仇,全不把曹丕篡漢的國仇放在心上。

    在眾在臣諫阻無效下,起兵七十五萬討伐東吳。

    蜀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殺得吳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孫權沒法可施,不得不送還張飛人頭和範疆、張達二人,並許諾歸還荊州、孫夫人來求和。

    但劉備並不領情,反想乘機併吞東吳。最後用兵失策,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自己也病逝白帝城。

    劉備稱帝時,年號章武,是取自《尚書》:“天命有德,五服五章。”而當時的曹丕年號黃初,孫權稱王時年號黃武,稱帝后改黃龍,連黃巾起義的張角也自以為“黃天”。

    他們的用意都是要取漢而代之。因為東漢自稱“運應火德”,在五行中土能克火,土屬中央,崇黃。劉備不用黃是自視為漢室正統,仍然崇火德。

  • 14 # 潮哥1495582530712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漢獻帝就像一個玩偶,被董卓、郭汜、曹操奪來奪取,以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之目的。

    起初,黃巢起義,天下大亂,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或坐擁天下。織蓆販履的劉備同樣有這個野心,劉備落難到許昌,雖與國舅董承盟誓“為國除賊”,但劉備心心念唸的是:“如何擺脫曹操的控制,建立自己的割據勢力”。

    求賢,劉備三顧茅廬求教諸葛亮,開口便問:“如何在吳、曹兩強中求生存?”,而非營救漢獻帝。

    封王,劉備登壇自稱“漢王”,提出的口號是:“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說的是自己不能久居西川,要得天下。漢獻帝被迫禪位,他非但不採取行動,反而急衝衝稱帝,並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吳”以報兄弟私仇,全不把曹丕篡漢的國仇放在心上。

    稱帝,劉備稱帝年號章武,是取自《尚書》:“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其用意顯而易見,就是要取漢而代之。因為東漢自稱“火德”,劉備自視漢室正統,仍然崇火德。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劉備想要做的不是開國功臣,而是繼往開來的帝王。如此 他還會救漢獻帝嗎?

    $發光的金子

  • 15 # 懷信同學

    第一:當時訊息傳播方式單一,曹魏封鎖訊息,說是禪讓的,萬一翻供怎麼辦,劉備確實沒有得到漢獻帝死活的正確訊息。

    第二:請漢獻帝入蜀,請個大爺到家裡,劉備當時以什麼身份相處,所有指揮權交於漢獻帝,劉備的的位置在哪裡?手下的將領百姓不會太買賬。

    第三:確認漢獻帝已死的訊息,自立為帝重振漢室,劉備當時的口號是還都洛陽,在外人眼裡可謂當時大漢的絕對忠誠者,而且還是漢室後裔,師出有名匡扶正義,所以才有眾多人追隨與他。

    第四:蜀地內部的政治環境不允許,大小勢力交織,都有各自利益的盤算。

    第五:漢獻帝自己呢?他其實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他知道所有人都不會再去收留他、輔佐他。他就像喪家之犬一般,於是他最後也只是安心的做自己的山陽公。他不指望劉備,也不指望任何人。同時劉協自己也已經沒有了人身自由,雖然被曹丕封為山陽公。即使參見曹丕,都不用俯首稱臣。但是那不過是曹丕用來收買人心的手段,曹丕實際上是為了軟禁劉協。可憐劉協一代帝王一生都在別人的控制之下,作為帝王他自然不甘心,只是他的反抗卻都是徒勞。最後的他也心灰意冷安享自己的晚年。

    綜上所述,劉備不救漢獻帝,也有他自己的考慮,身在江湖,身不由己。

  • 16 # 瀟瀟風雨竹

    漢獻帝在曹操手裡呢,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有很大的優勢,他連曹操都贏不了,怎麼去救漢獻帝,再說了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的玄孫,是貴族血統,和漢獻帝遠房親戚吧,即使能救漢獻帝,他自己還想當皇帝呢,把漢獻帝救回來自己還得稱臣,那他肯定不幹

  • 17 # 歷史步行街

    觀點:劉備作為亂世梟雄,救不救漢獻帝需要從收益和風險兩方面考量。無論從劉備生涯的前期還是後期來看,營救漢獻帝都是一件價效比不高的事情。

    劉備前期

    1、 漢獻帝是香餑餑,值得營救

    在三國亂世的前期,漢獻帝的政治價值是極高的。誰能夠擁有皇帝,誰就擁有了道德和法理上的制高點。曹操一招“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漢獻帝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一舉從眾多的諸侯中脫穎而出。所以如果劉備這個時候營救漢獻帝,從收益上來看是完全值得的。

    2、 劉備實力太弱,風險極高

    說完了值不值得,再來看能不能做到。劉備早期一直在顛沛流離,沒有固定的落腳之處,兵不過數千,將不過關張二人,甚至一度還要在曹老闆手下艱難度日。這樣的實力要從重兵守護的許昌把漢獻帝就出來,幾乎是天方夜譚。就算是發生奇蹟營救成功,劉備也只能帶著漢獻帝四處跑路。

    劉備後期

    1、 漢獻帝已過氣,價值太低

    到了中後期,這個時候天下局勢已經趨於明朗,基本就剩魏蜀吳三家。漢室這杆大旗的作用已經大打折扣,諸侯們將地盤瓜分完畢,一個個實力強勁,早已不再需要用漢獻帝的正統身份為自己粉飾。

    2、 劉備有野心,輿論壓力大

    此時的劉備已經不是當初落魄的時候了,坐擁荊州、益州,又在漢中擊敗老對手曹操,正是聲望如日中天的時候。如果此時把漢獻帝營救回來,以劉備的野心是不可能還政給漢獻帝的,不僅處處掣肘,而且會損害一貫樹立的忠於漢室的形象,可謂得不償失。

    所以,從收益和風險來看,劉備營救漢獻帝是一件賠本買賣,自然不會去做。

  • 18 # 學史泛舟

    讀《三國演義》的網友都知道,書中“尊劉貶曹”的思想處處可見,有人甚至把這稱為是羅貫中的“封建正統思想”。

    不過這可能不是羅老先生的初衷。《三國演義》是在明代成書的,而早在宋代“尊劉貶曹”的思想就已是三國類文藝作品的主基調了。羅貫中只是順應廣大民眾的意願,繼承了這種傾向。

    同時,羅貫中的“尊劉”也並非劉備姓劉(劉表、劉璋、漢桓帝、漢靈帝都姓劉,卻是作者鞭撻的物件),關鍵是劉備所率領的軍事集團從一開始就打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最早在桃園結義中見)”的口號,而這一民族思想一直受人們的追慕;另一方面劉備的軍事集團中劉備的“仁”、關羽的“義”、諸葛亮的“智”、趙雲張飛的“勇”,致使羅貫中把劉備集團理想化進行謳歌讚頌。不過劉備作為集團的領軍人物,集所有的權利和榮譽於一身,在權勢和金錢的誘惑下,勢必當初的那顆“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忠義之心有所動搖。最明顯的就是他想自己當皇帝了。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劉備的身世。關於劉備的身世,最能讓人感興趣的應該就是皇叔這個身份了。現在好多人對此有疑問,那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劉備故鄉在涿縣,史實證明,他確是漢景帝玄孫,漢室宗親。所以皇叔並不是劉備忽悠人的。

    那劉備對他的漢室宗親身份是怎麼看待的呢?易中天曾從他的兩個兒子劉封、劉禪的名字上說劉備有稱帝之心。其實從名字上還不足以斷定劉備有稱帝之心,劉備認劉封這個螟蛉之子時絕不會是看上他的名字裡有個封字。

    不過劉備有稱帝之心在後來就慢慢表現了出來。先是劉備落難到許昌時,國舅董承曾私下向劉備表示漢獻帝想除去曹操,劉備雖然咬牙切齒,並與董承等人共立了盟誓,不過排在劉備心中第一位的還是怎樣擺脫曹操控制,建立自己的割據勢力。

    還有他在向諸葛亮請教天下大勢時,他最關心的還是如何與東吳、曹操抗衡,成為第三股勢力,而非如何營救漢獻帝。如果劉備真憑自己的割據勢力,打敗了曹操,他會甘心只做一個開國功臣嗎?答案是否定的,世上還沒幾人能真正擺脫權力的誘惑。

    劉備聽到漢獻帝被迫禪位給曹丕,徒居山陽城時,雖然哭得呼天搶地,但他並未採取實際行動,反而託病不理朝事,政務全交給孔明。在漢獻帝禪位第二年,劉備就在諸葛亮的“妙計(實是借用耿純勸劉秀稱帝故事)”下,“被迫”稱帝。而劉備稱帝的第二天便在大殿上宣佈“欲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吳”以報關羽之仇,全不把曹丕篡漢的國仇放在心上。在眾在臣諫阻無效下,起兵七十五萬(這個是蜀漢對外兵勢最大的一次討伐戰)討伐東吳。

    蜀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殺得吳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孫權沒法可施,不得不送還張飛人頭和範疆、張達二人,並許諾歸還荊州、孫夫人來求和。但劉備並不領情,反想乘機併吞東吳。最後用兵失策,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自己也病逝白帝城。

    劉備稱帝時,年號章武,是取自《尚書》:“天命有德,五服五章。”而當時的曹丕年號黃初,孫權稱王時年號黃武,稱帝后改黃龍,連黃巾起義的張角也自以為“黃天”。他們的用意都是要取漢而代之。因為東漢自稱“運應火德”,在五行中土能克火,土屬中央,崇黃。劉備不用黃是自視為漢室正統,仍然崇火德。

    在劉備心目中,他要做的並不是張良、韓信那樣的開國功臣,而是漢光武帝劉秀那種繼往開來的帝王。

  • 19 # 驢小毛69141

    劉備當時的口號是恢復漢室,他也做到了以漢朝的名義建立的一個國家,但他卻不是把漢獻帝接過來當皇帝,而是他成為漢朝的君王。如果當時的劉備,打敗了曹操統一了中原,那麼漢獻帝所面臨的可能就是被劉備給殺死或者流放,從此隱姓埋名,畢竟當時的劉備已經稱王,不能再讓百姓們只等漢式的正宗天子還活著。

    劉備雖然是一個為人敬佩的英雄,但是當有他自己的利益有關的事情,還會以自己的利益為主,畢竟皇室之間為了皇位,兄弟之間都可以互相傷害,更何況他離當時的正宗皇室的血緣差得遠呢。

  • 20 # 我將追逐思念的歌

    曹操一開始挾天子令諸侯,定把漢獻帝保護的很好,到曹操死去以後,三國實際已經形成,再到曹丕接位,獻帝不退位,劉備只能稱王,從出川到曹操的地盤接回估計不容易,所以獻帝退位,劉備稱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設計一架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