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波瀾壯闊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時令)的特定節令。它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迴圈旋轉,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每一旋轉週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定氣法”劃分,即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確定節氣;“定氣法”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透過觀察天體執行,認知一歲(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經歷史發展,農曆吸收了干支歷的節氣成分作為曆法補充,並透過“置閏法”調整使其符合迴歸年,形成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也就成為了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2 # 關注岐哥不迷路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 3 # 超級科學奶爸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即在平面上豎一根杆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為夏至(又稱"日短至"、"短至"),最長的一天為冬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中國古代用農曆(月亮歷)記時,用陽曆(太陽曆)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為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為72候24節氣。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至今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 4 # 戰鬥大黃蜂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稱東周時期。所以24節氣有2500年左右的歷史了二十四節氣沒有具體的發明人,它是我們的祖先在實踐中認知到的,據考證,早在戰國時期,二十四節氣就已出現,只是個別名稱位置不同;

  • 5 # 爽爽的大跟班

    想要了解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就不得不瞭解一個上古名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的帝嚳(kù)。

    帝嚳,姓姬,名俊(或夋),高辛氏,公元前2275年出生於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是黃帝的曾孫,是上期我們說到的顓頊(zhuān xū)帝的親侄子,少昊帝的親孫子。其父親是少昊的長子名叫蟜(jiǎo)極。

    帝嚳年少時就聰明好學,德行高尚,聰明能幹,在其5歲時被顓頊帝受封為辛侯,相傳在俊14歲時(當時的古人14歲行成人禮),有一天他隨眾人出去打獵,追一頭野牛多日未歸,大家都以為他被野獸吃掉了,後來竟然套著野牛回來了,野牛最後被俊成功馴服,這讓大家都感到驚奇,把他視為神人。

    在帝嚳15歲時被顓頊帝選為助手,輔助顓頊治理國家,在顓頊帝死後,傳位於帝嚳,時年30歲,因他出生並興起於高辛 ,故史稱高辛氏。帝嚳即位後,以木德為帝,立都於亳。帝嚳明察秋毫,順從民意,深受百姓愛戴。

    在帝嚳時期以前,人們雖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並沒有科學的順序,也沒有任何規律可言,這也導致當時的糧食產量極為低下,嚴重製約了農業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帝嚳科學探索天象,物候變化規律,劃分四時節令,也就是最初的二十四節氣,之後人們開始按照節令從事農畜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華夏農業出現一次偉大的革命,農耕文明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根據北斗七星斗柄旋轉的指向來確定,北斗七星迴圈旋轉,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每一旋轉週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科學改進後的版本,採用“定氣法”劃分,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也是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 6 # 李長諭

    我國較早的古曆書《夏小正》對物候已有祥細的記載,並以全年十二個月為序,記載了每個月的天氣、物候、民事、農事、氣象等方面的內容。距今2700多年的春秋時期,先人們用土圭測量正午時刻的影子長短,確立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時期。兩至和兩分確立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也相繼確立。《呂氏春秋、十二紀》中記載了完整的這八個節氣。秦漢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人們,根據本區域歷年的氣候、天氣、物候以及農業生產活動的規律和特徵,先後補充確立了其餘十六個節氣。這十六個節氣分別是: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至此,二十四個節氣逐漸趨於完善。西漢的《淮南子》一書,祥細記載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

  • 7 # 百姓雜壇

    是古代勞動人民生產經驗和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

      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古代農業灌溉依託於河流,農耕主要集中於長江、黃河流域。而二十四節氣歌更適用於黃河中下游流域的農事指導。直到現在,這些地區的農民仍按照節氣配合溫度、降水來從事農業生產。

  • 8 # 哈爾濱薩滿哥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 9 # 雲開山夫

    二十四節氣應先從農曆說起:農曆創於夏故又稱夏曆,而農曆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即閏年比平年約相差一個月,不利於執行農事。春秋是中華文化鼎盛時期,人們開始根據太陽執行探索利於農事的節索,以日間最長日為夏至,日間最短為冬至,而春分、秋分日夜平分,故有:“冬至短,夏至長,春秋平分量”之說,後來進入戰國動亂時期,直到秦朝開始確立,漢代得到完善,自始人們安排農事便有了確切的時令依據,所以說二十四節氣不是哪個時期所創,而是幾個朝代人民探索總結而來。

  • 10 # 使用者言午澤群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透過觀察天體執行,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是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歷史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2016年11月,“二十四節氣一一中國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首先是一種計時方式,古代人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北斗七星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的黃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帶的氣候、物候亦在變化,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北斗七星斗柄從正東偏北為起點,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的“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定氣法”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節氣的方法,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度為1等份,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每當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二十四個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定氣法”劃分的節氣,始於春分,終於大寒。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週年視運動,所以“二十四節氣”在公曆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二者前後不差1一2日。“二十四節氣”的交節時間,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準確時間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

    勞動人民把二十四節氣編成了節氣歌,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 11 # 御前帶刀侍衛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時令)的特定節令。它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迴圈旋轉,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每一旋轉週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定氣法”劃分,即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確定節氣;“定氣法”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1][2]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透過觀察天體執行,認知一歲(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並透過“置閏法”調整使其符合迴歸年,形成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也就成為了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12 # 時時樂天天樂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時令)的特定節令。“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透過觀察天體執行,認知一歲(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我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二十四節氣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迴圈旋轉,這斗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著密切的關係。

    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的黃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帶的氣候、物候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干支歷將一歲(攝提)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斗柄旋轉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時間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絡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即,斗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為起點,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為一歲)。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北斗星斗柄指向確立的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迴圈往復。

    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到現在有2000多年歲月了。

  • 13 # 晴天杜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不是單單一個人的發明創造,是長時間人們總結歸納出來的東西!距今兩千多年了

  • 14 # 石門知幾

    二十四節氣是何有所創?距今有多少年了?

    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二十四節氣的來歷,才能確定是何有所創?距今多少年了?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侯太陽曆法,其來源於伏羲所創立的八卦太陽曆法。伏羲八卦太陽曆法,也稱先天八卦,共有八大節氣,也叫"四正四立″或"四正四偶″,分別為: 乾1(夏至)、坤8(冬至)、離3(春分)、坎6(秋分)、震4(立春)、兌2(立夏)、巽5(立秋)、艮7(立冬)。

    二十四節氣,是按八卦二十四爻(每卦三爻)數,將八大節氣,變更為二十四節氣的,在八大節氣位置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了十六個節氣,並編制了七十二侯(五天一侯)與二十四節氣對應,形成了二十四節氣七十二侯太陽曆法。這就是二十四節的來歷。

    關於是何有所創?距今多少年?

    史載共有五說:

    一說:是兩千年前的鄧平所制《太初曆》,太遲了。

    二說:是四千年前的夏禹《夏小正》,也太遲。

    三說:是四千五前的帝嚳時侯時代,不算早。

    四說:是黃帝派大臣編曆法,比較接近了。

    五說:是神農炎帝八重卦,八重卦以為著什麼,按曆法說,叫陰陽合曆;按易說,叫先天、後天八卦之重卦。然而,神農炎帝崇太陽,圖騰為火鳳凰,必然實行的是太陽曆法,這是其一。大家知道,神農炎帝刀耕火種,首先建立了農業文明,農業文明,沒有相應的歷法指導春耕秋收,是不可能的。是我們的神農大帝,首先制定了適合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的歷法,這是其二。

    不幸的是被西北來的黃帝打敗了,黃帝部族的圖騰為黃龍,實行的是太陰曆法,黃帝對末代炎帝,雖然實行的是懷柔政策,但為降其心,奪其志,徹底廢除了神農制定的二十四節太陽曆法,繼續實行伏羲的八卦太陰曆法!這也為後來各朝各代做出了標帥,凡是換朝換代,必須變更曆法,一直堅持到民國xxx年!

    說實話,黃帝入主中原,其文化及文明程度,大大落後於炎帝部族,如同元朝之蒙古人,到中原將耕地改為草地一樣,非常落後。但是好東西是不怕埋設的,直到帝嚳時代,為農業生產需要,才開始將二十四節氣納於曆法,但還是以陰曆為主,陽曆為輔。到夏大禹時代,才又開始信奉"火鳳凰″,反而以陽曆為主,陰陽為輔了。直到《太初曆》出臺,才正真形成了"陰包陽″的陰陽合曆,即:以陰曆初一、十五為外表,以二十四節氣為核心,已近似於當今的農曆了。

    所以,最早實行二十四節氣曆法的,當然是五千年前的神農炎帝!

  • 15 # 有本有末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節氣歌,涵蓋了二十四節氣的節氣名稱和先後順序,包含了我們中國人一年四季的經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從科學意義上來說,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指導著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也代表了中國人獨有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是中國人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的先人用原始的土圭日影測量法,將一年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為四季,千年流傳不絕,至今仍在影響和指導著我們的生活。中國的節氣和節氣文化,歷經秦漢以來七十多個帝王王朝的興衰,無數次社會轉型,社會和科學技術的巨大變革與發展,卻一直延續著,久盛不衰,魅力不減。在農耕社會,二十四節氣是人們日常生活的指南針。圍繞二十四節氣總結出來的很多農事諺語成為農民代代相傳的“秘訣”,圍繞二十四節氣形成的很多信仰儀式和民俗活動一直滋潤著人們的心靈。

  • 16 # 生態家庭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稱東周時期。所以24節氣有2500年左右的歷史了

  • 17 # 海洋情感小屋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不是單單一個人的發明創造,是長時間人們總結歸納出來的東西。

    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

    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具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它代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由於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個節氣,而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二十四節氣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勞動人民也總結出了便於記住的節氣。如“四立”,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一年四季每個節氣的開始,還有“二分二至”、“三暑二寒”、“二露一霜”、“二雨二雪”以及“驚、清、滿、芒”,它包含了人們對四季變化以及轉換規律的科學總結,是祖先留給人們的一份寶貴遺產。

  • 18 # 傻瓜瓜喝醋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不是單單一個人的發明創造,是長時間人們總結歸納出來的東西。

    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

    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擴充套件資料:

    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具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它代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由於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個節氣,而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二十四節氣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勞動人民也總結出了便於記住的節氣。如“四立”,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一年四季每個節氣的開始,還有“二分二至”、“三暑二寒”、“二露一霜”、“二雨二雪”以及“驚、清、滿、芒”,它包含了人們對四季變化以及轉換規律的科學總結,是祖先留給人們的一份寶貴遺產。

  • 19 # 建寧之聲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

    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答:

    日月執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 二十四節氣和黃道十二宮

    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有2500年曆史

  • 20 # 王志毅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時令)的特定的標誌稱為二十四節令 。

    其實二十四節氣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詳細分二十四節氣分為陰陽二氣,即冬至至夏至為陽,夏至至冬至為陰。二十四節氣又有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節即是節令,一般來說每月一個節,一個氣。節令是一月之主宰 ,司一月之職 ,氣表示一月之陰陽二氣的變化。例如:冬至即為節令,為一月之主宰 ,小雪是氣,表示天氣寒冷要下雪了。

    同時二十四節氣也是農作物收種的標誌,如豫南一帶就有“”忙種芝麻,夏至豆 ,” “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鬆。”之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如果發現終極真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