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Coke

    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那麼二十四節氣的發明者是誰呢?

    二十四節氣的並不是某個人發明的,這應該是中國古代先民的集體智慧。

    中國古代的歷法一直用的是陰曆,主要是根據月相的變化來安排的,但這種曆法對於農業的指導是不利的,因為農事,物候主要是根據太陽在地球上直射的位置來決定的。因此就需要利用另外的方法來指導農業生產,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出現的重要原因。

    至於二十四節氣出現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該時期出現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這四個節氣的劃分,《尚書。堯典》就有利用星辰正四時的方法。

  • 22 # 汴梁七角八巷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

    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 23 # 一個獨行者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距今已有1900多年。

  • 24 # 西西嚷嚷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天文曆法、自然物候與社會生活共同融入而創造的文化時間度。節氣是氣候變化的時間點,從遙遠的天體執行到近身的生活勞動,每一個節氣都是人們對自然的感知和對生活的體認。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節氣的起源時間較為久遠,但從文字記載的角度來看,可充分考證二十四節氣 形成過程的文字文獻並不十分確鑿。以現存的資料可大致梳理二十四節氣萌芽於夏商時期,以兩分(春分和秋分)和兩至(冬至和夏至)為首先出現的節氣;發展於西周至春秋時期,開始從四時形成八節(包括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最後定型於戰國至西漢時期,成為與現今版本相近的二十四節氣。

    一、萌芽期:兩分與兩至

    我國古代對於天象的觀測很早便已經開始了。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彩陶之上便已經能見到太陽,月牙和星星的圖案。而根據相關研究,觀測星象應該是我國古代釐定方位、推算歲時的主要依據之一,人們透過觀測恆星位置可以幫助釐定歲時,這種觀測發生的時間應該比較久遠,只是到了有信史可據的殷商才被發現。

    據考證,最早的星名始見於殷商甲骨文,武丁時期殷墟的甲骨片中,曾發現“火”與“鳥”等星名 。“火”星也稱大火,《左傳·襄公九年》記有:“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後大火星都被注為“心星”,即心宿二(天蠍座 α 星),並用大火星伏見南中代表季節。大火星是明亮的一等星,每年到了晝夜等長 ( 春分)時,太陽落下,大火星恰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代表寒冷漸去。此後,黃昏時大火星越來越高,數月後達到正南方,隨後越來越低,時至晝夜等長(秋分)時,大火星便隱而不見。因此,人們透過年復一年觀察大火昏見來確定春天。

    根據現有研究,商人已經使用專名稱呼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段,也已知透過置閏的方式平衡陰陽曆。但是,對於商代是否可以測量冬至與夏至尚存在爭議。部分學者是透過分析卜辭的記日法得到殷商時代已經存在兩至的結論;也有部分學者認為甲骨文中的阜、甲、中等字的本意都取自“立表測影”,表示殷商時期已經可以透過這種辦法確定時刻和冬至與夏至兩個節氣。立表測影當時在卜辭中被稱為“立中”,有學者認為這是人們進行的一種祭祀儀式,是在一塊平地的中央標誌點上立一根附有下垂物的竿子,在某些特定日子進行這種“立中”的儀式,目的在於透過表影的觀測求方位、知時節。

    綜上所述,從今本《夏小歷》的記載中大致可以推斷夏代人們已經開始關注並有意識地透過天象觀測、物候觀察等手段來初步形成對於節氣的認識;至遲到殷商時期,已經可以確定分、至。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依照恆星位置測定春秋分還是依照日影測定東夏至,其雖然表達了人們對於季節的感知與認識,但是這與後代形成的二十四節氣與農耕生活的緊密關係還有著一定的距離。這一時期,由於觀測技術尚掌握在特定的人群手中,而且受“經天授時”觀念的影響,分、至的出現事實上更多地表達“天命”。

    二、發展期:從四時到八節

    四時之分起於何時目前很難得出確切的答案,但從文字資料的角度來看,到了西周時期,四時在《尚書·堯典》《周禮·春官宗伯》等文獻中出現。

    這說明至少在周代,已經存在對於四時的認識,並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測定,這是節氣發展的重要過程。在天文、曆法發展的同時,逐漸形成了比較具體的農時觀念。隨著人們天文觀測和氣象測定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從四時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八節,即增添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從主觀層面來講,“四立”較早確定的原因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是春、夏、秋、冬每季的開始,有了它,其他的節氣就更易發展和確立起來了。”

    綜上所述,殷商之際是否有四時之分尚待相關資料的進一步發現或是研究,但是至遲到西周時期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便已經存在,隨之逐漸確定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稱“八節”。八節的確立是節氣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表明至遲到春秋時期二十四節氣的核心部分已經劃分完畢。四時八節是為我國傳統的祭祀時令:“四時八節日,家家總哭聲。侍養不孝子,酒食祭先靈。”《禮記·月令》雖被認定為戰國時代的文獻,但其中所記載的天文曆法當時承繼夏商周而來,其對於節氣及其物候的記載,可以明顯地表達出時序對於政事、農事的規劃與安排,這也是高度重視“時”與“政”關係的表現。從四時到八節的發展,也成為後世時間的基本模版:“八節的時間模式基本上表明瞭年度時間內的自然變化過程,後世人文性的節日在時間上基本上沿襲四時八節這一時間框架。”發展中的節氣,已然在天時的基礎之上,逐漸表現出與社會生活更多方面的密切聯絡。

    三、定型期:二十四節氣

    在“八節”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發展成為“二十四節氣”的歷史過程很難考證,但就其被文獻記載的情況大致可探究一二。

    首先,關於二十四節氣其他內容的記載始見於戰國時期的文獻《呂氏春秋》。《呂氏春秋》一書中已提到正式的節氣,此外書中還記錄了其與節氣劃定相關的內容,說明了節氣在完成了對於季節的劃定之後,開始向氣溫、雨量、物候等方面發展,最後才逐漸形成了二十四節氣 。

    其次,關於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記載也見於被確定為戰國時期編撰的文獻《逸周書·時訓解》,其中已經記有比較固定的二十四節氣名稱與序列,其內容與現今流傳的二十四節氣稍有不同。《逸周書》今見版本經過數次亡逸與修訂,從漢代到宋代偽託和增補了很多內容,但是其中“雨水”條目後有註文曰:“古雨水在驚蟄後,前漢末始易之”,這說明至少在西漢之前便已經出現了“驚蟄”和“雨水”的節氣。出現同樣問題的還有《周髀算經》,經考證其部分內容也是後代修補,但其中所記二十四節氣與現今流傳的版本幾乎完全一致,唯有“驚蟄”仍為“啟蟄”,有人因此考證《周髀算經》成書時代至遲不晚於西漢,而在此之前二十四節氣已經形成並基本固定。

    最後,時間、內容都比較確定的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記載主要見於西漢時期的文獻。《淮南子·天文訓》中對於二十四節氣的記載是比較公認的、沒有異議的、也是與現今流傳版本最為相近的文字資料,其中“白露降”到“白露”大致還能呈現出節氣發展變化的動態軌跡。此外,使用節氣注歷的發展也清晰地印證了二十四節氣形成的過程:“從已發現的漢代歷譜來看,屬顓頊歷的臨沂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年)歷譜僅用冬至、夏至、立春、立秋四節氣注歷,太初改歷後開始用八節注歷,地節元年曆譜是已發現漢代歷譜中,用八節注歷的最早例項。從元康三年(公元前 63 年)、居攝三年(公元 8 年)諸歷譜可知,太初曆一直沿用八節注歷。由敦煌遺書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的歷書來看,用全部二十四個節氣名稱注歷,至遲不會晚於南北朝時期。”

  • 25 # 小黃微筆記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稱東周時期。所以24節氣有2500年左右的歷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如果發現終極真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