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長中的媽媽

    如果家長擔心自己的美感不好,教不好孩子,其實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就像我們天生不會做父母,但是孩子出生後,我們通過後天不斷地學習摸索,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很好。其實真正的智慧不在書本上,而是在生活中,只要家長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慢慢地打自己的孩子發現生活中點滴的美。

    透過培養孩子的美感,漸漸的自己的美感也會增加。教育孩子是一場修行,我們都在路上,希望所有的家長都可以為了孩子,進行不斷地學習。

  • 2 # 豆媽靜思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沒什麼美感的人。因為我覺得漂亮的衣服別人總是覺得很平常。

    而對於孩子的美育教育,繪本幫了很大的忙。有些繪本顏色絢麗,不同的亮色搭配在一起並不覺得突兀,反而有一種視覺上的衝擊;有些欣賞不了的顏色我也沒有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否定書本的顏色,仍然和寶寶一起去觀看。如果寶寶不一會繪本的顏色,那麼可能看一遍就不想看了,有些喜歡的顏色則百看不厭。這在無形中也為寶寶的美學培養播下了種子。偶爾博物館有展覽,也會抱著寶寶一起去觀看。寶寶並不懂得如何去判斷,只是根據自己的視覺來觀察物體和顏色。如果看出他的興趣,我就會根據字面解釋說給他聽。

  • 3 # 陽光味道正面管教

    家長的美感不好和對孩子的美育教育沒什麼直接的關係吧。現在的資訊這些發達,家長可以透過各種途徑來學習和了解如何引導孩子的美育教育。比如最實際的觀察花草樹木四季的變化,日常生活中的穿衣服搭配,外出旅遊時的各種不同朝代的建築之美,國內外不同建築讓人感覺漂亮的地方……生活處處都是美,對孩子的美育教育在點滴之間。

  • 4 # 蝸牛小夥伴

    可以藉助搜尋引擎,幫助孩子蒐集或教會孩子自己蒐集需要的資料。

    網路是龐大而神奇的,讓孩子學會蒐集自己所需的資料,是開啟孩子創造大門的金鑰匙,也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不二法寶。

    我們自己畫畫的時候,第一就是上網搜尋簡筆畫,然後對比選出自己喜歡的,結合自己隨機的小創意去完成作品。

    關於各個年齡段寶寶的美育書籍,網路上的分享也是多的不得了哦。

    網路化的時代,我們的習慣還是有問題,搜一搜。

    我自身也是普普通通,沒有任何美的基礎。對孩子的美育,我可能重在陪伴和肯定吧!

    有時間了,陪他一起蒐集資料,玩他喜歡的。對他的作品,我的評價基本跟美不沾邊,重在肯定他的態度和創意吧!

    寶寶創作蝴蝶的時候,我們選的摺紙教程,他沒看太明白,我這個做媽的,也看的稀裡糊塗的。因為要照顧二寶,就留他一個人慢慢去研究了。雖然沒按教程走,但寶寶的蝴蝶做的還是很讓我驚喜的。最關鍵,連續幾天寶寶都在想他的蝴蝶還缺少什麼?有日常經驗,有繪本資源,有搜尋引擎,寶寶慢慢的豐富了他的作品。

    關於這個作品的總結,我說:這個作品不但漂亮,還讓媽媽感到驚喜!首先,作品是寶貝自己思考完成的,沒有依葫蘆畫瓢,而是有自己的創意,這個很值得表揚!其次,寶貝堅持不斷的思考和完善,不但折出了型,還做了美化,增添了色彩圖案,加了卷卷的觸鬚,肥嘟嘟的肚子和準確對稱的腿,這種堅持思考和完善的態度,值得表揚。另外,關於蝴蝶到底有幾條腿的問題,寶貝自己動手去搜索,解決問題的思路是正確的,要提出表揚的!最後一點,寶貝在創作遇到問題的時候,沒有放棄,沒有急躁,更沒有發脾氣,這個確實是個大進步,證明我們寶貝長大了,越來越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了,也越來越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了!

    相信孩子的美感會隨著不斷的練習日積月累,水到渠成!我們能做的而且必須要做好的,就是幫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端正態度,激發興趣吧!

    而且,美感的培養也不宜摻雜過多的引導和干預吧!給孩子自由的空間,更有助於形成他自己獨特的美感體系!讓孩子自己去表達,去創新,成就感往往也更強。過多的引導和干預,往往是孩子興趣的殺手。不能堅持的話,想做好估計很難!

    及時總結,及時肯定!對自己的美感不自信,我們可以從孩子的態度和創意出發,給孩子塑造好的習慣,激發興趣,加碼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 5 # 韭韭

    我就是個美術美感不好的家長,讀書的時候,唱歌跳舞打藍球跑步甚至足球都可以上場勇敢的頭頂球,就是不喜歡畫畫。但是,生個女兒卻非常愛畫,於是我就在旁邊當了一個鼓掌者,女兒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素描,一直到參加美術高考,最後學了服裝設計,現在讀研究生,我都只是那個鼓勵者。她老爹說孩子都沒美術天份,就是你整天說她行說她行,硬推她走了這條道,我說這不說明我的教育挺成功嘛。

  • 6 # 小王子愛上狐狸

    普通家長,非科班出身,都不敢說自己美感十足。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家長在美育方面都是摸石頭過河,所以,這個問題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都是常態。那麼,作為普通家長是不是就沒有辦法給孩子進行審美教育呢?當然不是!恰恰相反,我反而認為:真正的美育,就應該是從平凡中誕生出來的。我也不是美院高材生,更不是時尚雜誌編輯,就是一個普通的媽媽。對於美,我的理解是:以自己的獨特視角來發現、創造美,詮釋美。因此,在對孩子的美育教育中,我的角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習、探索,不斷實踐。

    首先,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入手,去發現美好。美育它包含的不僅僅是美術,而是一切與美有關的人與事,以及鑑賞美的能力。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意地把“美”這個概念灌輸給他。讓他知道,眼睛裡看到的那些美好,是需要靠自己去發現與感悟的。比如說,出去旅遊時,除了美食、美景,還有各種人文風情。這些美,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得來的。

    其次,教會孩子動手創造美的方法。說到創造美,就不得不提到美術與手工製作,這幾乎是所有孩子童年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親子互動最有趣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當然,很多家長會認為自己本來動手能力差、沒有美術功底,怎麼可能教好孩子呢?我想說的是,任何一個孩子,其實都是很棒的藝術家。他們需要的是耐心引導的家長,僅此而已。我家孩子就特別喜歡跟我分享他的創作靈感和成果,而每次我都是虛心又耐心地聆聽。收集了他所有的作品做成成長相簿,並適時地鼓勵他多動手、勤動腦。比如說同樣是做樹葉手工,別人做書籤,那麼我們可以做成跳舞的女孩,甚至是一個可愛的小動物等等。你教會了孩子去嘗試,這就是在教他方法。

    最後,家長以自己的行動來帶動孩子,潛移默化地去影響他,讓榜樣的力量發揮優勢。我家孩子喜歡畫畫,也喜歡做手工,但作為一個美術小白,我在去年以前,都只是充當了孩子的助手。要說引導,頂多就是鼓勵,偶爾再提出一些比較有創意的點子。實際操作,大多數時候都是由他自己來完成。從去年春天開始,我重拾了童年的畫畫夢,給孩子的震撼是很大的。我每天堅持練習繪畫,哪怕是再累,都從不間斷。如今一年過去了,孩子看到了我在美術路上的蛻變,感受到了我的堅持與勇氣。而這些堅持和勇氣,本身就是一種美。他對別人說:“我為媽媽感到自豪,我也要像她一樣努力。”事實上,所有的美育都應該化作行動,只有實際行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總之一句話,普通家長同樣可以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美育它並不是諱莫如深的,而是可以從身邊做起的。

  • 7 # 諾媽家有男寶

    家長美感不好,並不影響對孩子的美育教育。說到底,美育是一種個人的心理體驗,我們在培養孩子過程中,同一風景,在父母和孩子眼裡,就有不一樣的精緻。家長怎麼做,我覺得兩個方法,一給孩子看大量精美畫冊,二帶孩子去大自然薰陶。不需要家長太多指點,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會形成自己的審美觀!

  • 8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我就屬於美感不好的媽媽,因為寶寶現在年齡小,主要牽涉對美感的認知和初步瞭解,所以只要方向正確,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

    但隨著孩子長大,或許就會對自己的美感產生懷疑。那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送他們去專業培訓班接受老師的“調教”,也可以和其他父母交流溝通,帶孩子去美術館、藝術館或博物館接受美育薰陶……在美的海洋裡縱情馳騁,總能發現最適合孩子的美育啟蒙方法。

    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好心態也對孩子的美育養成至關重要。

  • 9 # 飛快寫手工作室

    我這樣的美盲家長,一對一,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美育:

    1,我看了幾十本早期美術教育的書,知道對孩子進行美育,最重要的是聽見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敘述自己的作品。教育理念大於技術。

    2,美育並非僅限於美術教育。一切的人文之美,詩歌,戲曲,山水,自然甚至飲食,都是美育的載體,與孩子一起聽聽風聲,在雪地裡面打滾兒,作張完美的雞蛋餅……都是美育。

    3,有條件的家庭,當然可以託付機構。但有些機構的老師,美育理念上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給一些範畫給孩子,甚至幫孩子畫畫,敗壞了孩子自身的創意。

    4,家長是孩子的美育首席教師。不要寄希望於外人,商業機構。

  • 10 # MM育兒雜談

    作為一名普通家長,美感不好其實很正常,但仍然可以對自己孩子進行美育教育。

    第一,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美育,就是讓孩子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透過藝術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透過音樂、美術等途徑能讓孩子體會到美的存在。文學讓孩子感受文字抑揚頓挫之美,音樂讓孩子感受音律之美,繪畫讓孩子感受造型及色彩之美,舞蹈讓孩子感受形體之美,而戲劇、電影之美在於創造了一個觀眾的“生活時空”,讓形形色色的大小人物鮮活於其中。

    第二,帶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如春天的鮮花、夏日的濃蔭、秋天的落葉、冬日的雪。大自然給我們無數美的享受。

    第三,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體驗社會生活之美和勞動之美,也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11 # 小公主變形計

    現在這個時代,家長哪怕是自己沒感不好或者是對自己的審美不夠自信,都不必擔心。我們身處的環境,可以為我們提供太多的便利,幫助我們對孩子進行美育教育。以下按照價效比來給您建議:

    首先,如果您願意多花錢來提高效率,那麼您可以求助專業的機構和專業的人。比如您想培養孩子在畫畫方面的特長,那麼,創意寫生或兒童畫的專業資源可以由您盡情挑選。

    其次,您可以為孩子提供經典的審美通道。比如,帶孩子去看經典的話劇、兒童劇、畫展等。這些直接的薰陶,能讓孩子有直觀感受。

    再次,書籍是非常好、價效比又高的審美培養工具。您只需要把孩子和優秀的書籍建立連結,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孩子在閱讀中也能長見識、培養審美。

  • 12 # 奶孃讀書

    這個問題也是我看到“美育”這個詞時的第一想法,相信有很多家長看到這個題目第一想法就是我的藝術水平不高,美感不好,怎麼對孩子進行相關教育呢?其實,美育教育的終極目標並不是培養藝術家,也不是讓孩子學會繪畫,他的根本是在於提高兒童的發散性思維。而面向兒童的藝術教育,重點是在兒童和藝術間產生聯絡和興趣。

    一,給孩子分享繪本或者以做遊戲的形勢讓孩子天馬行空的自由畫畫,從而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發散性思維。二,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悟生活中的美。三,去藝術館和孩子一起去感受畫作背後的含義,站在你的角度去給孩子講述畫作中的故事,其實,藝術本身就沒有固定的“範本”。

    最後用《生命合夥人》裡的一句話作為結尾,送給自己也送給你,媽媽的美育功底不是媽媽們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是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和他一起欣賞,欣賞生活,欣賞藝術,更重要的是欣賞我們的孩子——這個世間最美的存在,透過我們而來的奇蹟。

  • 13 # 淺淺媽媽育兒經

    家長不具備美感,孩子照樣可以獲得好的美育教育。

    第一,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學習。告訴孩子要和孩子一起學,看看誰學的更好,在比試的情況下孩子應該會做得更好。

    第二,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接受正規的教育,應該能夠讓孩子更好地接受美育教育。

    第三,經常的帶著孩子參觀畫展,看一些名勝古蹟。潛移默化的讓孩子接受美育教育。

  • 14 # 若水生

    每個人對美感的定義和認知不同吧。我看來,美感是人對美麗的人事物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感官的美好感受能力,鑑賞能力,使美麗的事物能夠觸及心靈併產生力量的不同能力程度。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感受的話,家長就算美感再不好,日常生活中感受美,以及從美感受到力量的情況還是很多的吧!

    比如帶孩子去大自然中走走的時候,遇到的花草,不管是生氣盎然的,還是枯黃垂敗的,還是爭奇鬥豔的,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都可以跟孩子一起領略自然的不同風景吧?並且風景各有美麗。

    再比如跟孩子一起吃飯,做的菜,也可以做出不同造型,色彩。不同顏色的水餃等等。這個,就是日常生活中,對吃的,味覺和視覺的美麗的追求吧?

    再比如孩子學習時,古詩詞的韻律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等,都是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想象和感受的吧。現在陪做作業,是否只能這樣苦中作樂呢?

    。。。。。

    透過對“美感”“美育”的重新定義,我覺得父母教孩子美,並不難啊。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另外,個人感覺:父母能夠每天給自己的心靈清空出一些空白,留給自己,更容易從美中感受到能量的!

  • 15 # 小小余的世界

    美育教育並不僅僅侷限在美感,審美方面。

    美育教育還包括思想美,心靈美,行為美等方面,所以家長在這幾個方面完全可以自己去教。

    而對於缺少美感,審美能力不好這一塊,比如不知道顏色如何搭配好看,服裝如何搭配合理等等,可以送孩子到專業的培訓機構去學習。

    總結一句話:會的自己教,不會的去專業機構學。

  • 16 # 品智女人

    如果家長美感不好,就多給孩子看繪本。看繪本比看畫展便宜多了。

    美感是培養出來的,即使美感不好的人,看到好看的東西也能讚歎“真漂亮!”

    孩子多看繪本,就相當於看畫展,慢慢地就能有自己的審美觀。

    週末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活動,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多的高大上的東西。就算家長美感不好,也知道髒亂差的環境是不好,一定不會帶孩子去髒亂差的地方。

  • 17 # 妞媽的時光機

    美感就是對生活中美的感受和體會,但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美感都不一樣。

    美育教育是透過生活中各種美好的事物,來培養孩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孩子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如果爸爸媽媽美感不好,對孩子進行美育教育可以透過以下方式:

    1、線下輔導。可以讓孩子參加特色輔導班,發掘孩子的美感天賦,進行美育教育。

    2、各種啟蒙繪本。如今親子閱讀風靡全球,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有各種特色的繪本,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選購不同的繪本,滿足孩子美育教育的需要。

    3、親近大自然。大自然就是一個創作家,只要你留心,到處都存在著美。

  • 18 # 使用者1825602082577

    我覺得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喜歡美的事物,都對美有所追求。雖然我們非科班出生,也達不到他們那樣的審美能力,但在生活中,我們也有自己的一套審美觀。美育可不單單僅限於審美能力和藝術美,到今天的美育,講究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和身心靈的舒適度。

    比如,你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不但和諧親子關係,更能營養孩子的精神世界,因為閱讀真得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腹有詩書氣自華,胸有鴻溝,風華自來。比如,你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旅行,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慢下來,是心的滋養與眼界的開闊。

  • 19 # 堯媽成長記

    對孩子進行美育教育確實和有一個美感好的家長有關係,但並不是美感不好的家長就不能對孩子進行美育教育了!

    因為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從孩子呱呱墜地到學齡前,他們接觸第一個以及最多的就是每天陪伴他們的人了!也就是說日常生活是美育的豐富源泉,家長是孩子的首任老師。

    英國教育家洛克認為,嬰兒一出生,就像一張白紙。父母塗上什麼色彩,他們就會成為什麼色彩的人。

    所以對孩子進行美育教育,家庭環境很重要的,我們要保證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乾淨、整潔,哪怕是給孩子設計一間符合自己孩子性格特點的房間,這些都是對孩子進行美育教育呢!如果父母 的美感不好,不妨從自己身邊的點滴做起,比如保持房間乾淨整潔,比如讓孩子穿戴整潔!

  • 20 # 小谷育兒

    作為一枚普通家長,美感不好,太正常不過了。

    但要想讓孩子有美感,家長也還是能做許多事情的。

    1、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美,其實是一套關於世界的知識體系。如果家長沒有這方面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去探索。自信的孩子更有可能,也更有自信自己做到這件事。

    2、讓孩子接觸大量優秀作品,開闊孩子的眼界。

    有條件的,可以給孩子買優秀繪本或精美畫冊,訓練孩子看美的眼力。

    也可以多帶孩子去逛逛博物館、美術館,欣賞當代世界優秀作品。

    3、讚歎身邊美好的事物

    家長髮自真心地讚歎生活中的美,欣賞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

    比如當天空很藍很漂亮的時候,讚一句真美!

    比如當月亮又圓又亮的時候,讚一句真美!

    當媽媽的菜做得很好吃的時候,真心讚一句真好吃!

    不要害怕自己沒有美感,真心地讚歎和欣賞,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最美的。

    藝術源於生活,任何美,都來自我們生活中平凡的小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醋魚放花椒粉嗎,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