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南公子

    如果當下你有閒錢,是選擇買房還是炒股?還是存銀行。

    首先明確一點,我不會選擇買房。為什麼不買房呢?

    因為當前從政策導向上,並不是投資房產的有利契機,國家層面一再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而且這是一種長期的政策要求,這樣一來,投資房產就失去了政策上的支援。

    另外,我們的經濟結構已經轉型,房地產不再是拉動經濟增長支柱產業,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科技產業。未來房地產增值空間有限,投資風險大於機會。

    炒股,我會選擇,但不會用全部資金來炒股,只會用一小部分資金來玩一玩。A股當前2700點左右,從長遠來看,處於歷史低位,而且中國未來的經濟是可以預期的,A股未來10年會迎來牛市。

    存銀行、也會選擇。至少一半的資金會選擇存在銀行。用來保證本金的安全,收益是次要的。這也是財富管理的本質,尤其對年齡大的一些人,這一點尤為重要。

    在選擇上,除了本金的多少,還和個人的風險偏好、年齡有關。

    本金不多,比如就幾萬塊錢,房子也買不了,存銀行也沒啥意思,那就可以玩玩股票。

    如果本金很多的話,就要考慮合理的財富配置,在配合的同時,要考慮安全、流動和收益等各個方面。還要考慮人的年齡,隨著年齡的不斷提高,風險承受能力會隨著下降,就要降低風險資產的配比。

    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也會有不同的選擇。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22 # 小P愛叨叨

    如果你的閒錢是長期不需要使用的,那麼可以用來買房投資,前提是這些閒錢是足夠的。

    如果錢不算很多,或者未來可能需要這筆錢,那麼去買房就不合適了,這時就可以選擇用這筆錢來理財。

    理財方式有多種,炒股是風險最大的一種。參照最近的股市,如果覺得自己能夠承受幾次熔斷帶來的損失,就可以選擇全部拿來炒股。

    銀行存款是最保守的一種理財方式,收益不多但是絕對安全,即使銀行倒閉也可以得到賠付。

    除了這兩種理財方式,還可以選擇基金等方式進行理財,收益普遍比銀行存款要高,風險也比炒股小。

    選擇哪種理財方式主要看你自己能接受什麼樣的風險,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比較保守且有一定收益的方式,是將錢分為三份,一份放銀行,一份放基金,一份放股市。銀行存款根據自己需要選擇定期期數或活期。基金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貨幣基金,跟銀行活期類似,但收益要高,餘額寶就是一種貨幣基金;另一種是指數基金等不保本金的基金,類似股票。炒股就不多說了。三份的比例可以按自己能接受的風險來確定。

  • 23 # 漫漫投資路

    第一:肯定不存銀行。

    記得有人統計過,1995年至2015年這20年間,大概每五年,手裡的錢會縮水一半。2015年以後,國家印鈔速度變緩、經濟增速變緩,票子變毛的速度也開始變慢,以後大約是每五年縮水30%的樣子。所以如果你手裡有錢,必須進行投資。否則隨著以後國家繼續印鈔,經濟繼續發展,你手裡的錢就會變相減少,逐漸被稀釋。

    第二:房子和股票選擇?我選擇買股票。

    根據《股市長線法寶》統計:美國1802-2012年,股票年化收益6.6%,而債券、黃金僅為3.6%、0.7%。200年間,投入美股、美債、黃金的1塊錢,分別變成了70.5萬、1778、4.52元,複利效應在長期中創造了奇蹟。《投資收益百年史》一書為我們提供了亞、歐、北美、大洋洲12個國家的資料。在20世紀的100年間,剔除通脹後,這些國家的股票不僅取得長期正收益,而且都跑贏了債券,超額收益在2.7-6.7%。

    從1890到2013年這123年間,美國房價平均增長率為3.07%。這個年化收益,介於票據與債券之間,遠低於股票市場。

    有人可能會說了,國內市場的房子漲幅比美國的可強多了,跟A股一比更是強百倍。主要是房地產最近20年剛好趕上最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即使房地產最牛掰的時期,無非也就十年十倍的樣子。以後隨著房炒不住的政策後期也會歸於平凡。而國內股票市場也才三十多年,跟兩百多年的成熟市場相比還是孩子,還是值得期待的。

    綜上:拉長週期來看股票是最有優勢的投資標的,前提是優秀的股票標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尊重別人的三觀,是你的頂級自律”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