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青木茶館
-
22 # 話噬人
好壞都是人定義的,在自然法則的眼裡是沒有好壞的。人的價值觀產生了差異,看待同一件事的時候有人會覺得好有人覺得壞。《道德經》的開篇第一句就可以解答您這個問題,“道可道也,非恆道也”,意思就是萬物運營有其規則,這個規則不是恆定不變的。
-
23 # 使用者呂有虎
一,事物本身並沒有好壞,只在於如何看待,事物的實質是客觀的存在,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只是人的意識,思想,觀念,情感的參於其中時,使事物變的有靈感,靈性,有體貌,有特徵,從而延伸出美好和醜陋之別。
二,人類是高階動物,隨社會的進化,進步,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探索,求徵,對自然中的事物產生了不同的認知和區別,並與人類的不同審美觀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絡和聯想。
三,託物言志,重在人的感情,人對事物輸入的意象而寫意象,乃是用其之象描繪人生,人的思想是活躍的,可以隨著時間,空間,地點,環境等等諸多外因而發生變化,或者作出新的判斷和認知,從而對事物輸入不同的意景,這些只限於人類社會。
四,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陰陽),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得出的結論,結果是不同的,任何事物並沒有絕對的對和絕對的錯,只有人的思想觀點和觀念看事物不同而己,當某一種觀點或觀念背離了人們的習慣性,就會誤認為是錯誤的,凡事物都存在兩面性或多面性。
包括主宰世界的人類也是如此。
-
24 # 申靜齋
舉例:那個“老公”,是老婆眼中的渣男,是媽媽眼中的寶貝兒子,是小三的男神,這三個角色誰對誰錯呢?都對!因為事物並不來自於事物本身,而是來自於觀察者的意識!當兒子出現時可能就是兒子眼中的英雄了!
-
25 # 快樂人生128359036
世間的好與壞,沒有一個界定的標準,它是相對而言,只能以辦證的觀點去分析,判斷。
順應歷史潮流,符合蒼生的根本利益,是正能量,可稱為是好,反之就是不好。
從哲學角度看,事物的存在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從獨立層面看,獨立的個體或者事物對於世界無法界定“好壞”。從關聯層面看,獨立的個體或者事物與同存在的其他個體或者事物產生關聯時,關係產生了,“好壞”的評判標準隨之產生。實際上,好壞是個體或事物產生關聯時基於一方主體而產生的帶有主體性和主觀性的評判。比如,一條河流,上游下游各有一個村莊。上游水裡湍急,時常淹沒農田,此時河流之於村民就是“壞”。下游水流平緩,村民可引水灌溉農田,此時河流之於村民就是“好”。如果河流上下沒有村莊,我們不假定任何主體,那麼河流存在的“好壞”就不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