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默之健龍達人
-
2 # 齊魯書畫院楊老師
我作為一個書法老師談談自己觀點,僅供參考。
書法能形成自己的風格氣質,現在書法屆能做到的還真不多,多大能做到書法熟練技法的就很不錯了,書法技法是書法的基礎,沒有技法一切免談。能形成風格氣質確實很難。
風格氣質怎樣修練呢,在技法嫻熟的基礎上,要透過文化修養來養的,唯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才可以提高自己的書法修養,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自古以來,成名的書法家都是文學修養深厚的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3 # 宋子渝—書法鏡子老宋
答:上面樓主說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書法作品中怎樣才能賦予它獨特風格的氣質。這個話題是很多書法愛好者在追求和追尋的一件事情,但是大家往往有一種誤區,想著我怎麼能去創造更獨特的風格氣質。要說獨特風格,其實我們每個人自己的生活中閱歷中本身就和別人不同的,包括我們的學識財富都是不同的這些也影響著我們個人在書法表現中有不同的基本變化,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實踐觀就不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格局也不同。那麼以上問題已經決定了,我們和別人不同,我們還在追尋著什麼特別的風格呢?
其實獨特風格的氣質是來源於我們本身個人的文化滋養就說你現在學習了多少,而且能學習到什麼程度?很多人在書法中都在追求獨特的風格,其實真正的在書法中這些東西取決於我們個人學習了多少,假如說我精臨了兩本帖。而這兩本帖我是非非常拿手,非常熟悉的,那也就是說我們在拋開這兩本帖,重新自己要寫一幅作品,不看這兩本帖,但是出來的風格絕對是有這兩本帖的影子,或者某一些特點,這就是一種特性。那我們再說,我們臨了很多的碑帖,那我們在書寫的過程中往往不經意間就帶出了他們的影子,而我們這樣的一副作品,肯定就是獨特的,這些都來源於我們的碑帖掌握多少來決定的。
很多人在追求獨特風格的變化,其實大家走入了一個誤區。我們雖然追求的獨特風格變化,但是這些獨特的風格和變化,必須來源於古法的碑帖,必須是有出處的,有出處的東西變化出來,這就是經過我們個人學習不同碑帖的嫁接結果。所以說我們要力求風格的變化,獨特。那麼也就是說要求我們必須多臨各種碑帖。碑帖特性掌握以後再學習其他的碑帖特性,這樣的榮一種融合才叫獨特奇和特的風格。以上是個人拙見,如有不妥,請多多指教。
-
4 # 一方漫談
1,先說外在因素,就是看你練習的風格是哪一種,比如說楷書,是歐體,顏體,柳體等等,行書是二王,趙,黃等等,你學的哪一種肯定就有哪一種的風格。
2,再說內在的因素,俗話說得好,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氣質,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取決於後天的環境,學識,你讀書多,學識廣,自然表現在行為舉止上,你寫了文章,那麼文章就有了你的風格,你寫了書法作品,那麼書法作品中自然也有了你的氣質。
3,從技術角度說說,當你跟帖練習或創作時,自己也可以請教老師,分析你自己比較接近哪個大家的風格,然後有意識地去模仿創作,汲取書法大家的元素為我所用。
-
5 # 效輝書畫舞蹈
這個問題其實也可牽扯起整個書法界學術系統的,傳統也要面對理論創新理論突破的衝擊,對於學者來說是很自然的很喜悅的。
一幅書法作品的價值,一成是書寫用筆的藝術價值,九成是造字用心的藝術價值,也就是造字藝術標誌書法的水平。這就引申出一個問題,藝術立足於這些文字的既定,大家應託寬理論認識,理清書法的高深度。
書法要懂得中華民族文化的來龍去脈。中國古文字甲骨文是源於上古堯舜時期以彭祖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文化人始創,天生奇才彭祖功夫得道壽高八百,也只有能觀察見識、思考、研究、領悟夠八百年這麼久的人才夠這個資深能力的,至今其情氣神也無人能及,彭祖是中華民族書法始祖和書法書聖。其後代繁衍出韋、錢、李等二十多個姓氏,為世界第一大姓,實體半壁江山。彭祖是養生文化始祖、武術文化始祖、烹飪文化始祖、鼓樂文化始祖、性文化始祖。
當我們理清一套完整的文化藝術核心理論後,才能有獨立的創作思想意識和具備獨特的藝術風格。
-
6 # 水墨藝棧
任何一門技藝,一旦上升為藝術,必須具備風格、精神和情感。書法,“書”是技藝,“法”是法度。書法創作要想形成獨特的風格氣質,首先要了解書法藝術境界的三個層次,分別是“書學”基礎層次、“書藝”形而下層次、“書道”形而上層次。“書學”即經典傳承、博集大成、書卷氣息。“書藝”即風格魅力、超凡脫俗、返璞歸真。“書道”即自然天趣、筆跡乾坤、天人合一。其次要學習、瞭解、借鑑和書法有關或間接有關的知識與道理。就書法審美而言,它的深層表現有:拙樸、怪奇、獷野、險峻、高古、方正、瘦硬、雄渾、頗駿等。最後是實踐和悟道。
關於實踐,要注意幾個方面:1,筆法的法度與變化;2,線條的對比與變化;3,點畫的鬆緊與變化;4,字形的變形與連貫;5,組的作用與表現;6,墨色與氣韻的變化;7節奏與造型的關係;8,起承與轉合的關係;9,碑帖筆法的並置;10,工具材料的特性;11,章法的組合形式:有行有距;有行無距;有距無行;無距無行;無距無行又有行有距。
以沃興化老師的作品為例談一下風格氣質:沃興華是書法界公認的一位書法創新者,其對書法情有獨鍾,並且書法認識也要高於很多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常常以"怪"、"新"、"異"、"醜"的面目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形成了典型的"沃體書法"。其特點是:傳統功底紮實;博學多才;追求藝術性;注重形式感;勇於創新;最大的貢獻是空間構成的突破和轉換。形成這種風格的原因是:第一,創作主體的身份變了。第二,書法功能的轉變。第三,交流方式的改變。第四,展示空間的改變。第五,計算機普及取代了文字書寫,使書法藝術進一步脫離實用,在造型和節奏的表現上可以更加自由和誇張。
書法風格氣質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有諸多方面的原因和可能。最後還要說一下藝術家的審美是有超前性、引導性的,千萬不要隨波逐流,追求普通的、流行的大眾審美。
沃興華作品
-
7 # 1王永民
在書法作品創作中,怎樣才能賦予它一種獨特的風格氣質,這個問題是很多學習書法者的目標和追求。1、首先要臨習古人的精典作品,仔細研究古人的筆法、字法、章法佈局之變化,做到熟記於心、運用自如,大膽創新。2、在臨習古人的碑帖時,在不失法度的同時給筆法加以實當的誇張手法,不斷的領悟積累經驗,經常多看一些書法展,來充實自己取長補短,敢於求變出新意。3、吃藝術創新這碗飯,可得多敲幾家門口去化齋,不能一棵樹上吊死人,就是說多學幾家古人的碑帖,是你寫出的作品讓人一看,有的筆法像歐體、有的筆法像顏體,還有的筆法像趙體,這樣逐漸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有了自己的新面目和生存價值。4、就像動物園裡的四不像之所以名貴,就在於它似驢非驢、似馬非馬,如果它太像驢或太像馬,就沒有它自身的價值所在,學書法也是一樣,學的太像歐體或太像趙體,那就沒有你自己的面貌,就如現在很多人在學田楷,而且寫的特別像,這樣一直寫下去讓人一看這是田楷,沒人說你姓王的寫的是王楷,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只有創作出有自己面貌的書法作品,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字。如啟功、範曾、盧中南、張繼等書法大家,他們的書法風格個性特別顯明。
-
8 # 無墨居士
不可刻意去“做”!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技巧、習慣、學養、經歷、性格、心緒、環境等等,都會讓你落筆時自有獨特處,如果特意去做,就假了,再奇怪也不是你。
-
9 # 透過之所
範笑歌大師曾有一個理論《擬象論》,這個擬象論說得很有趣,他說書法的風格可以先設定後完成,也可以不知不覺完成。
不知有沒有人感到有意思,什麼樣的風格是先設定的,什麼樣的風格是不知不覺完成的,又怎樣賦予書法魅力呢?
範老師的答案就是擬象,包括“人”也是永珍之一。
-
10 # 設計師清華vlog
我認為任何書法,其本身都已經具備了一種獨特的風格氣質。
1、剛學寫字的娃娃,其寫下的一篇文字作品,就已經有了一種獨特的風格氣質,而名家書法,是經過學習、提煉,經過歲月的打磨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氣質;
2、要符合書法藝術的美感,就要不斷的臨摹吸收前人的經驗之作,然後再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創作,從入帖到出帖,最終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氣質;
3、當然獨特風格並不是標新立異,最起碼要符合人類的共同審美,不要像"醜書”一樣挑戰審醜能力,讓人作嘔;
4、堅持練習,任何技藝要出彩,都要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書法創作不容易,尤其還要賦予一種獨特的風格氣質,這就更需要我們下苦功,拿出“水滴石穿”的決心,找到自我的獨特風格。
-
11 # 伊人飾品
書法創作中,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量變一定階段必然引起質變,量變的積累過程就叫“度”,度是質變和量變的統一。
書法創作離不開我們的傳統文化,作品如果遠離傳統文化,水平就低啦,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定服從於本民族的哲學思想,從古至今,儒家思想是民族的核心,書法藝術也暗核著中心思想,書體和合適技法等於優秀作品。其“筋”“骨”
“血”“肉”的內涵是基本不變的。
書法作品從技法,技巧,風格,流派,意境,神采中把握書法的度,賦予書法作品的一種獨特風格。
自古以來,書法作品中都有共性,共性書法中從不缺個性,藝術書法要有個性,既要有古人的影子,又要有自己的影子,這兩者並存協調才能突顯共性,書法作品才是上呈的,所謂不求新而自新。這樣才能把書法作品賦予他一種獨特的風格。
-
12 # 吉峰的文藝視界
怎麼樣寫出好作品?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所以我非常高興來回答。
書法藝術的創作,需要作者具有綜合的素養,素養越高,所表現的內涵也就越豐富。王羲之素養高,不僅書法登峰造極,而且文學超群絕倫。所以其作品獨樹一幟而超邁古今。
我說這些的意思是什麼?我的意思是說,要賦予作品獨特的藝術風格,作者首先要有獨特的藝術素養,或是藝術氣質。不然的話,我們拿什麼來賦予?這是一。
二.精熟表現手法。書法的表現手法可多了,筆法、章法、墨法,技法嫻熟,巧奪天工;技法生硬,故弄玄虛,背道而馳……。
提高素養,有所賦予;全面技法,賦予有方;兩者兼備,心手雙暢。
-
13 # 書畫之道
回答了:在書法作品創作中,怎樣才能賦予它一種福特的風格氣質?
首先,你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在書法創作中,如何形成自己的風格”這一點說難也不難,說容易吧卻又很難!
為何呢?因為一個書法家要想作品有自己的風格,並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如古人米芾的米體,歐陽詢的歐體,顏真卿的顏體,又或是當代啟功的啟功體,哪怕是田英章田蘊章的“田楷”,都是經過數十年的沉澱而成!
說它不難呢?好像也是這麼回事,各種“奇書”“醜書”,邵巖的嗞墨射書,等等,哪個不是“風格獨特”,但是這不叫書法,叫他行為藝術更恰當!
總結:作為學習書法十餘年的過來人,建議學習書法切不可急於求成,不要急於追求自己的風格,更不要為了所謂的“風格”,誤入“醜書”的歧途!
-
14 # 顯理說
書法,書為寫的意思,法有筆法,章法,墨法,心法之分。書法作品的優劣,要從書法作品的內容、精神境界、心法、章法、墨法、筆法的幾個層面綜合考量中分出高下,體現出書法獨特的意境與魅力。
筆法的起轉騰挪要精妙,古代書法家對筆法的追求,達到了如痴如醉、廢寢忘食的地步,二王,懷素一大批著名書法家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為追求精妙筆法而廢寢忘食的著名故事。
中國書法筆墨的精神獨舞,筆法是基礎,但需要謀篇佈陣,這就離不開需要章法的提領,才能體現出整體得美感。 墨加之以水,就能變化無窮,古代稱“墨分五法”,如同潑墨山水,酣暢淋漓。
心法,是作者的精神意境,像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充分提現了書聖王羲之“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豁達人生觀。
-
15 # 狂喜淡墨a
賦予創作獨有的風格,是每一個學書者的理想。
那麼如何提高自身的藝術高度,寫出獨特的氣質的作品?
筆外修養,與書寫的技術,缺一不可,在同樣天資情況下,必須進修,付出一定的功夫。
努力書寫,毋庸置疑非常重要,總有對藝術有著別樣的認知能力。也乃特別的感覺。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書寫表現形式,同時這種書寫的線條筆畫都有其符合眾人的欣賞習慣。
由此及彼,書法藝術的創新是非常困難的,既要有自己的天分與汗水,又有書法藝術的共性,才有可能創作出大家認可的獨特氣質的書法。
僅僅侷限在創新,發揮極致個性化,脫離書法藝術的共性,只能是標新立異,極端化的書墨巡山,一如現在某些大書家的亂書醜書行列。皆出自個性極強的氣質內,自我陶醉,而大眾審美皆無法獲得美感。
在具有共性的書法藝術基礎上,寫出豐滿的筆力筆畫,達及意法相承,有強大的筆鋒技巧操控能力,一定的基礎功底,大性情,富有意境的想象力。爛漫心懷,才體驗詩意化的心境,創作激情,由此,所寫的書法有生命力
。
漸漸入高境界書法層面,逐步形成自己的書法特別的氣質。實現本人的書法個性風度。
-
16 # 艾石asas
請問在書法作品創作中,怎樣才能賦予它一種獨特的風格氣質?
最好還是別想這個問題。好好寫字。字寫好了,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你書法作品自然就有了獨特的風格氣質。水平不到,老想著賦予自己的書法作品以獨特的風格氣質,那只有“創新”了。要麼,就玩醜書、亂書。可那到底是不是書法,就說不清了。
-
17 # 今生書畫
您好,追求個人的風格是好的,但是不能寫成個體了,書法講究規矩,就是要做法度之中游走,才會千古不移,歷史上各家各派都不一樣那就是在極強的功底下創造的,都是在生活中寫出來,不會可以書法創作,也許這也是現今的弊端過於追求個性,風格是個人性情的流露,不能刻意。加油打好基本功,風格自來。
-
18 # 悟痴1
必須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師從古人,在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臨池不輟,靜臨一家,然後進入創作,結合自己的審美觀揉入自己的習作感受,方能彰顯自己的風格
-
19 # 補堂書法
大概需要不斷臨摹、不斷做加法,然後不斷吸收舍取。書法氣息的話也有廟堂氣、山林氣、書卷氣、匠氣、俗氣之分,首先還是需要自己有高遠的眼界、深刻的見識、過關的手法。
-
20 # 慧眼識大家
我以為:學古、思索、創造,是書法藝術創作過程的三個階段。一個書家的成熟標誌是什麼?當然是風格!風格從何而來?當然從學古中來!但僅僅有學古,不加思考與探索,風格是出不來的。所以,思索十分重要。當今書壇強調學古,當然是好事。但如果學古後不繼續進入思索階段,創作是無從體現的。不要以為仿古便是創作,仿古離創作還很遠,因為沒有創造的東西是不能稱為創作的。
為什麼趙孟頫寫不出《初月帖》,或者錢灃寫不出《祭侄稿》,在於他們學到的只是靜止狀態下的古人,而沒有悟及古人變化之道及隨機生髮的本領,說穿了,沒有洞透前人為藝之心。所以,如果只想在古人屋簷下討生活,那註定你一輩子只能被籠罩。而真正學得古人者,不是步塵之輩,恰恰是那些學而能背叛之人。
為什麼離顏真卿時間這麼近,引力場不可謂不大。但無論是懷素、柳公權、杜牧,還是楊凝式……誰都沒有隻停留在顏書身上挪不開步,該學的學了,該吸收的吸收了,最後都得寫成自己,而且都能成為後世榜樣!再看看我們今天的書壇,學了一下二王,學了一下顏真卿,得了點皮毛,卻一定要死在古人身上。這便是古今學人人格的尊卑高下之異。
可見造型之於書法創作有多重要?如果我們捨棄造型,書法便只能成為一種慣常式的書寫,創作亦便無須動腦思索,按照寫熟的套路只要動動手便可。當今書法如不在書寫意識上增強造型意識(增強造型不是要捨棄書寫),創新幾同空話。每每觀看書家個展看上百幅如同看一幅,便是書家造型意識單一使然,這也是當今書壇創作最大的瓶頸所在。
書法家之所以有一流二流三流之別,或有大師大家名家等等之異,在於他對歷史的貢獻不同。大凡超一流的大師大家,必是能衝破樊籠之人,當然,他的功力也必須世人難及。若只是功夫了得,缺乏越雷池的勇氣,則至多淪為二流三流。但如勇氣足夠,而底子薄弱,則或三流都不可及。歷史上的大師,都是前期積澱豐厚,後期勇往直前者,而且,兩者完美結合在自我的超強風格之中。
回覆列表
藝術創作真不易。
既要傳承和規矩,
又需個性有創意。
風格氣質實不易,
藝術功底硬道理。
水到渠成真功夫,
隨心所欲不逾矩。
右軍書法晚乃善,
書聖之名豈易得?
勤學勤研勤習練,
樂此不疲方始成。
年少得志傷仲永,
大器晚成合常情。
急功近利常難成,
心平氣和氣質具。
且附本人幾幅字,
還請方家來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