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蘭臺講史
-
22 # 河東來
老子著有《道德經》一書,分為《道經》和《德(儒)經》兩部分,他是大舜子孫,擁有道家傳承自黃帝的貴族學術理論,在當時周公創造的儒教體系中,是道家為主,儒家為輔的至聖先師,被稱之為帝王之術。
老子道家貴族的知名弟子是楊朱,思想以“陰謀”為主,主要傳承的《道經》,雖然是重量級的人物,但講究秘而不宣,所以在社會上反而不太知名。
就像老子的師傅商王朝的商容一樣,本人默默無聞,但教的只有老子這個重量級的弟子。
老子在儒家平民中的知名弟子是孔子,主要傳承的是《德(儒)經》,講究“中庸之道”,思想以“陽謀”為主。
由於儒家理論是面對大眾的,知名度卻後來居上,所以當時楊朱和孔子是齊名的。
楊朱後來對老子“無為而治”的傳承的默默宣傳,培養了莊子的“君無為,而臣有為”思想,透過道儒兼修的荀子傳授給韓非子的“君無為,法無不為”思想。
孔子的“中庸之道”仍然是對道家“無為而治”的儒家解釋,也可以說是一種“一氣化三清”的說法。
老子的道是“人”道,貴族成“神”之道。
孔子的道是“民”道,奴隸成“人”之道。
所以他們的思想,道不同,不相為謀,各自有各自的一片天地。
-
23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老子是中國思想文化之元祖,是中國思想史上最偉大、最有高度的思想家。老子和孔子都是中華文化的奠基人,但老子似乎沒有孔子那麼幸運。孔子的生平事蹟,史書上記載很多,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誕生的這一天,世界各地的華人都要舉行祭典紀念孔子。而老子何年何月何日生,沒有人知道。甚至有沒有這個人,都有人懷疑。“道隱無名”,這或許正是老子要達到的境界。被人紀念和崇拜,多少是對紀念者自由的干涉,難免有虛偽和作秀。而孔子被後世尊為“大成至聖先師”,受歷代敬仰、膜拜。但是兩人的文化人格差異極大。
孔子見老子如見龍也,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由來“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稱。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相傳老子氣質稟賦與眾不同,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和柱下史(相當秦漢的御史)。老子在周都洛陽住了很久,見到了周王朝的衰微。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老子受到牽連而被罷官。老子深感人世的險惡,就離開了,“自隱無名”,流落四方。
公元前478年9月的一天,93歲高齡的老子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時,關令尹喜透過占卜預知會有神人從這裡經過,就命人清掃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來了。尹喜說:“先生您就要隱居了,以後就聽不到先生的教誨了,就請先生勉為其難著書傳世吧!”老子在中原一帶都沒有傳授過什麼,他知道尹喜命中註定該得道,就在那裡作了短暫停留,寫下了千古名篇《道德經》。之後,老子西出函谷關,過流沙而去……流沙是指新疆的大沙漠,沒有人知道他最終去了哪裡。
孔子曾到周都,向老子請教禮制。公元前五世紀的某一天,孔子乘坐一輛破舊的牛車,顛簸著進入周都洛陽城。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觀看“先王之制”,考察“禮樂之源”,學習“道德之規”,因此,拜訪熟於禮制的王家藏室史官老子是此行最重要的安排。孔子在完成此次考察之後,說了一句流傳後世的話:“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周代的禮儀制度是在參照了夏代和商代的基礎上制定的,孔子主張用周代的禮儀。可見他此行確實是受益匪淺的。
孔子拜見了老子。老子問孔子讀什麼書,孔子說在讀《周易》,並說聖人都讀這本書。老子說:“聖人讀它可以,你為什麼要讀它呢?這本書的精髓是什麼?”孔子說:“精髓是宣揚仁義。”老子說:“所謂仁義,是一種惑亂人心的東西,就象夜裡咬得人不能睡覺的蚊蟲一樣,只能給人們增加混亂和煩惱罷了。
你看,那鴻鵠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烏鴉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來高,地自來厚,日月自來就放射光芒,星辰自來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來就有區別。如果你修道,那就順從自然存在的規律,自然就能夠得道。宣揚那些仁義之類的有什麼用呢?那不和敲著鼓去尋找丟失的羊一樣可笑嗎?”
老子又問孔子,“你覺得自己得道了嗎?”孔子說:“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沒有得到啊。”老子說:“如果道是一種有形的東西可以拿來獻人,那人們會爭著拿它獻給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們就會拿它送給親人。如果道可以說得清楚,人們都會把它告訴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傳給別人,那人們都會爭著傳給自己的子女了。然而這些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一個人心裡沒有對道的正確的認識,那道就絕不會來到他的心中。”
孔子說,“我研究《詩經》、《尚書》、《禮》、《樂》、《易》、《春秋》,講說先王治國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謁見了七十多個國君,但他們都不採用我的主張。看來人們是太難說服了!”老子說,“你說的‘六藝’全都是先王時代的陳舊東西,你說那些又有什麼用呢?你現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陳舊的東西。”
孔子請教完了周禮,就決心回到魯國不折不扣地恢復周禮。老子對此持保留意見。因為禮雖是必要的,但要全面恢復周禮,恐怕是無法辦到的。世易時移,一些周禮已不適合當時的情況了。因此老子對孔子說:“你所說的這些人,他們的屍骨都已腐朽,只是他們的言論還在罷了。並且君子遇到合適的政治時機就從政,時機不合適就象蓬蒿一樣隨遇而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密藏,不讓別人看見,雖然富有卻象什麼也沒有。德高的君子往往象個愚鈍的人一樣毫不外露。你應該去掉你的驕氣和慾望,去掉你所表現出的姿態與神色,去掉你那過於苛求的志向,因為這些東西對你沒有一點好處。我所要告訴你的就是這些。”
孔子不知該如何回答,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志向:大丈夫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參觀完了其它地方之後,孔子就向老子告辭,帶著既有點興奮又有點失落的心情離開了周都洛陽。興奮是因為問禮的收穫,失落是因為老子的勸告。而在他身後,洛陽東關留下了一塊“孔子入周問禮碑”。
孔子從老子那兒回來,三天沒有說話。子貢很奇怪,就問老師是怎麼回事。孔子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網去捉它;能遊的,我可以用絲線去釣它;能飛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麼乘風雲上天的。我今天見到老子,他就象龍一樣深不可測啊!”
這便是度人的覺者和人世中的思想家的根本區別。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指的就是這種情況。老子之道,微妙難懂,是神的教化;孔子之言,只不過是人的學問,是規範人類行為道德之法。
孔子和老子兩個人的文化品格截然相反,漫說悟道,如何理解“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真實含義孔子是老聃的弟子,這一點是確證無疑的。雖然很多學者對這一點表示懷疑,但是從諸多古書中,包括《水經注》,包括邊哨的一些東西上都有記錄,說孔子一生至少有三次拜會老子。第一次大約在孔子17歲,見老子問禮。第二次就是《史記》記載孔子34歲這一年,被魯昭公委派到東周首都洛邑拜老子,問道、問禮。第三次就是莊子記載,孔子為官前後,大約50到51歲,曾經到宋國沛地,見老子問學,那麼因此孔子作為老子的弟子,應該是可以確證無疑的。
孔子的文化品格極為積極,最能代表孔子文化基調的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叫“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句話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句話的原話。他的意思是說,我明知道我做不到,我都會努力做下去。它表達的是一種積極參與社會改造的文化態度。因此後世學者總結孔子學說用兩個字,叫“入世”,進入的入,人世的世。
老子卻恰恰相反,它的文化品格極端消極。最能代表老子文化品格的是在道德經中不斷出現的六個字,叫“無為而無不為”。它的意思是:我一無所為卻無所不為。換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我什麼都不做,卻把什麼都做成了。我們今天聽起來覺得這句話很荒誕,可老子的意思是:道派生了天地萬物,卻沒有任何人見過到有任何多餘的動作,這叫無為而無不為。
我們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老子的文化品格極端消極,消極到一無所為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後人對老子的文化基調作了一個總結,跟孔子的總結恰恰相反,叫出世,出離人世的含義。
這也就是為什麼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專門加了一句話,叫:道不同不相為謀。指的就是孔子和老子之間的“道”是不同的,儘管二者是師徒關係。孔子34歲這一年,被司馬遷詳細記載,到洛邑拜老子為師。《史記》上有一段記載,我們會看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
我們看司馬遷記載,孔子34歲見老子的時候,老子跟孔子的對話。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
大家注意,老子對孔子全是訓斥的話,批評的話,鼻子裡出的全是冷氣。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孔子你說的那些你總是掛在嘴邊的,那個人死的連骨頭都已經朽掉了。你提他幹什麼?這裡所說的孔子常提的那個人,就是周公旦。
司馬遷評價儒道紛爭時曾說:
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預謀,豈謂是也?!
意思是說,世上崇尚老子學說的人,都想除掉孔子的儒學;同樣,信奉儒學的人,也想除掉老子學說,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真實寫照。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即便孔子和老子的文化人格如此迥異,但他們在一點上是相同的:就是他們都主張朝後看。老子主張退回到原始氏族“小國寡民”的時代,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回退到周代的樣子。都是號召人們往回退,只是兩者的深度不同,老子則更深遠。因此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老子和孔子“道不同不相為謀”。
文化人格一半是由基因構成的,一半是文化構成。兩個人的人生差別很大,孔子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家,老子是淡泊、虛靜的思考者。因此,孔子總體文風表達著積極,而老子整體文風表達著消極。
務實者出經驗、務虛者出思想。孔子前半生奔波求學、辦學求生、結黨求官,後半生,官場沉浮,直到晚年才回到魯國沉澱下來做學問。而老子半生史官、半生漂泊,只見思緒不見人。
孔子見過老子,認為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這樣一個大思想家,為什麼他的思想在當時就少有人崇尚和傳播,以至於他到底是誰,什麼年代的人後來者都不甚清楚呢?孔子認為,老子的思想是屬於智者和賢者的,過於高深幽遠,這樣的思想愚者和不肖者難以理解,更難以踐行。所以,孔子自己儘管也算是老子的學生,卻並不推崇老子的思想。孔子認為,“中庸”才是至高的美德,“扣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才是真正的聖王。
透過他人的評價,來看老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後世的先賢古聖中,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兩個人,一個是莊子,一個是韓非子。
莊子是老子道家學說最傳奇的繼承者。《莊子》一書,十萬餘言,都在闡述傳承,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升華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莊子評價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也”。
韓非子的思想著作《韓非子》一書裡,就有《解老》與《喻老》兩篇,寫得都非常好。可見韓非子是非常認可老子思想的。韓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而法家是道家的一個支流,可見老子的思想是多麼的深邃。
再看一些世界名人對老子是怎麼評價的:
唐太宗李世民:在諸子百家中堪稱老子天下第一!
朱元璋: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
孔子:老聃,真吾師也!
范文瀾:老子是傑出的無與倫比的偉大哲學家。
日本學者湯川秀樹: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老子似乎用驚人的洞察力看透個體的人和整個人類的最終命運。
德國傑出學者尤利斯·葛爾:也許老子那個時代沒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許真正認識老子的時代至今還沒有到來。
俄國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列夫.托爾斯泰:孔子、孟子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而老子對我的影響是最大的!
不過老子的思想在中國古代讀書人中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對那些有大智慧的讀書人影響很大,其影響在一些人的身上,在一些時期裡,甚至超過了儒家。可以這樣說,中國古代的有大智慧的讀書人中沒有純粹的儒家,也沒有純粹的道家,他們亦儒亦道,外儒內道,壯則儒,老則道,治則儒,亂則道。溯其源,儒道都發端於巫史文化,本來就是一對親兄弟。
林語堂在《老子的智慧》中寫道:“西方讀者都認為,孔子屬於‘仁’的典型人物,道家聖者——老子則是‘聰慧、淵博、才智’的代表。”在孔子的名聲遠播西方之前,西方少數的批評家和學者,早已研究過老子,並對他推崇備至。”在恭謙良善、持節守中的儒教之外,老子以其凝斂、含藏、內收的智慧,完成了高傲的西方對於神秘中國的全部興趣和完整想象。
近現代西方哲學家、思想家在老子哲學和孔子哲學中受到啟發,找到靈感。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一生研究中國,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在他看來,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過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是《老子》。之所以有這樣令人驚愕的翻譯量、印刷量、閱讀量,根本原因在於,它包含著對人類精神世界恆常的思辨和警醒。
孔子是國際的,老子是世界的。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信哉!
參考文獻:1.王東嶽,老子為什麼激烈地批評孔子?
-
24 # 文史走馬燈
其實孔子的話雖然是包含了敬佩之意,崇敬之意,但是同樣也表達出來了自己是理解不了老子的道,如果理解了老子的道,又怎麼會覺得老子的言論和境界就像是雲中若隱若現的龍一般,神龍見首不見尾呢?
孔子的這番話,實際上並非是單純的對老子深不可測的敬仰之意,他對於老子的肯定是是出於他的不理解,因為自己理解不了,自己的認知不能觸達老子的認知,所以孔子退而求其次地承認:老子真乃是神人,連自己也難以看透。而老子難以看透,也正因為老子的道難以被徹底看透。
但說這句話的時候,孔子的心情也並不是“敬鬼神而遠之”的心態,而是一種對於能夠“自圓其說而自己又不能理解的未知”的一種敬佩,可能他依稀也能夠明白,在認識世界的境界上,自己離老子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那孔子和老子的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1)老子的道是一個更加系統的自然之道,而孔子的道則更偏向於人類社會的規律我們談及哲學的時候,我們總會問自己的兩個問題:
世界的本源是什麼?——世界觀
人類如何去認知世界的本源?——方法論
這兩個基本的問題,其實就已經將孔子和老子的“道”完全的區別開來了。因為孔子的儒家理論實際上並沒有回答這一個問題,換言之,也就是說,孔子的道實際上是迴避回答“世界是什麼”這個問題的。既然迴避這個問題,那麼孔子也自然不會去思考怎麼去認識這個問題了,從而也就沒有方法論可言了。以下是孔子見過老子之後,對自己的弟子們說的一番感想: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從這段感想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的確也發揮了自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精神,孔子說他能夠理解鳥獸的行為,所以他能夠預測它們的下一步動作,這指的是孔子能夠理解這個具象的世界,所以不會產生困擾;而老子所說的那個世界,則是一個“形而上”的世界,是抽象的,是對具象世界的抽象理解。孔子覺得老子能夠自圓其說,那麼這其中或許是有一套抽象的規律在的,只是自己理解不了,所以孔子自愧不如。而老子卻能夠用這抽象的規律,來幫助自己解答他心中的疑問,說明老子的境界或許的確是在他之上了。
此時,孔子便選擇了停止,這是因為他的選擇不同,他選擇了具象的人類社會,所以對於這個世界真正的“道”,他敬而遠之。
(2)特定環境造就不同的“道”,孔子不會放棄自己的道,即使他承認境界低一點試想一下,如果孔子真的覺得老子道的境界是高於他的,並且心生嚮往的話,孔子就不會再選擇入世了,而是像老子一樣,隱於山林了去理解這自然之道了。畢竟孔子也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樣的話,對於道的追求,孔子也是很堅定的。
但是孔子沒有這麼做,為什麼?因為孔子並非是真的對於老子的道心生嚮往,而是對老子的道心生崇敬,進而對老子產生了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
那麼為何,孔子不去選擇他認為境界更高的大道,而是去堅守自己認知的小道呢?其原因也正是由於,如果孔子放棄人類社會而選擇遺世獨立的話,他便完全進入到了一個不確定的世界當中,這個世界完全不同於自己的所熟知的具象的世界,他就像是一個嬰兒一般無能為力,而這個道,其實也的確是無為的。那麼,他自身對於人類社會的價值則無法被髮揮出來了,這是性格使然,孔子和自然之道是無緣的,所以他選擇了他對於人類社會的執念。
-
25 # 葉好古
人的活法有很多,我們都成為不了彼此!
老子雖然是龍,然而孔子卻是鳳凰。雖然孔子對老子稱讚有加,可是孔子有自己的道,有自己的信仰與追求,他不可能放棄自己的一生所守轉而去做另外一個人。
老子的思想代表了道家的思想,而孔子的思想代表了儒家的思想。
道家是順勢而為,所謂“功成身退,天之道”,在天下事情可為的時候就出來順勢推一把,等到事情成功了,又抽身而退。
儒家的思想是“明知其不可而為之”,也就是說不管天下形勢如何,事情最終能否成功,身為“君子”就應該挺身而出,故而歷來在天下將傾之時儒家總有慷慨壯烈之士慨然赴死。
回覆列表
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各種思想的爆發時期,諸子流派之多,後世罕見,史稱“百家爭鳴”
但是諸子百家卻又多涉及政治思想領域,故而互相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關係一方面是文人相輕,另一方面會涉及利益關係,因為很可能國君採用了一種學術思想治國,就會拋棄甚至打壓其他,比如秦一統後的“焚書坑儒”,漢一統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所以學術爭論中就免不了壓低對方,甚至互黑
所謂“孔子見老子如龍也”,很可能出自道家的記載,還可能是杜撰的。
原文如下:
“孔子去,謂弟子曰: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矢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
大意應該是老子的學說讓孔子覺得捉摸不定深不可測,春秋戰國龍的地位還沒有後世那麼神聖,所以不是見到皇帝倒頭就拜那種權威,而接近於道學比儒學難度大的意思
所以這段文字也不算道家黑儒家,只不過說我的祖師比你的祖師厲害那個意思。
如果上面那段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那麼下面這段文字就是高階黑了
“……丘之所言,皆吾之所棄也,亟去走歸,無復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虛偽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論哉!”孔子再拜,趨走出門,上車,執轡三失,目茫然無見,色若死灰,據拭低頭,不能出氣。歸到魯東門外,適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閥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蹠邪?”孔於仰天而嘆曰:“然。”柳下季曰:“歷得無逆女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鬚,幾不免虎口哉!”《莊子》
這段文字來自《莊子.盜蹠》,講得是孔子不識時務去勸說大盜“盜蹠”行仁義,結果正碰見盜蹠吃人肝刺身,捱了一頓臭罵,嚇得面如死灰。見到盜蹠的哥哥柳下惠(強盜盜蹠的哥哥,卻是一個著名的賢士,都勸不了盜蹠,更加證明了孔子的迂腐)說:“老虎的鬍子果然摸不得,差點把小命丟了!”
這樣黑儒家,儒家是不是脾氣很好呢?
以上兩個例子比較極端,下面舉一個比較理性的例子,可能是很多人學過的中學課文《荷蓧丈人》: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荷蓧丈人是個隱士,自然是道家,他對孔子是什麼態度呢?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大意是孔子不夠接近自然,機心太重,當不了老師……明顯看不上。
那孔子對他什麼態度呢?
“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大意是荷蓧丈人有才能而不為國君服務,是自私,是不顧君臣大義……明顯也是瞧不上
所以真實的情形是,如果老子和孔子是同一代人,並且見面了,可能互相瞧不上但是出於大家都是體面人的想法,不會打起來
至於“孔子見老子如見龍”,那多半是一家為了給自己貼金編的段子,而漢朝前期崇尚道家黃老學說,中後期崇尚儒家,所以把這段故事演繹成了一段佳話
說到底還是老祖宗的那句話說的好:“盡信書不如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