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21 # 今生今世雖雲樂

    因為清朝的時候,已經沒有戰爭了,老百姓也要過上太平日子,導致了沒有群眾基礎,到了後期,大清軍隊已經是很強大了

  • 22 # 農民工歪說古今

    關於所謂“反清復明”,當年星爺主演的電影《鹿鼎記》裡陳近南的那段論述絕對精闢!

    陳近南:小寶,你知道,現在聰明的人大多數已經在清廷裡當官了,所以,如果我天地會要同清廷對抗,就只能用一些蠢人了。對於那些蠢人,絕對不可 以對他們說真話,只能用宗教的形式來催眠他們,使他們覺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所以反清復明只不過是一句口號,跟阿彌陀佛其實是一樣的。

    韋小寶眨眨眼:噢。

    陳近南:清朝一直欺壓我漢人,搶走我們的銀兩和女人,所以我們要反清……

    韋小寶打斷陳的話:要反清就是因為他們搶了我們的錢和女人,是不是?復不復明不過是脫了褲子放屁,關人鳥事呀!行了,大家都是聰明人,瞭解!

    說白了,所謂“反清復明”不過就是清初各股反清政治勢力打出的旗號而已……至於說反完清之後還復不復明,鬼知道!

    南明政權缺乏“合法性”

    南明政權雖然仍然以大明為國號,但它從來就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崇禎帝朱由檢吊死在歪脖子樹上之後,他的幾位皇子幾乎一夜之間全都人間蒸發了一般、失去了蹤跡。換言之,崇禎帝的正牌繼承人全都不見了……這時候,明王朝的一些舊臣和亂世中崛起的軍閥們出於自身利益考量,在南方地區重新舉起了明王朝的大旗!請注意,這並不是所謂“反清復明”,南明政權從來沒有承認明王朝亡了,因為他們自己代表的就是大明王朝!亡的只是明王朝的大宗、只是崇禎帝一脈。

    既然明王朝沒有亡,那就必須有皇帝!否則算哪門子大明王朝?於是,曾經作為“錦衣囚徒”存在的小宗藩王們成了“香餑餑”。最初跳出來的朱由崧(弘光帝)勉強還算“合法”。因為崇禎帝的兒子都“失蹤”了,明熹宗朱由校友絕嗣,明光宗朱常洛一脈也“絕嗣”。作為明光宗最年長的弟弟,福王朱常洵的兒子朱由崧來當這個皇帝倒也“合法”。可接下來的唐藩之後朱聿鍵(隆武帝)、桂藩之後朱由榔(永曆帝)就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了!朱由榔好歹還算是近支,可朱聿鍵真不知道遠到哪裡去了……從明成祖朱棣開始,這一支就已經和大宗SAY GOODBYE了!換言之,南明政權的所謂皇帝,只有朱由崧勉強算是符合《皇明祖訓》的規定,其他都是“黑戶”、是非法的!

    正統之爭,內部分裂

    看過小說和影視劇《鹿鼎記》的人想必對天地會與沐王府的“唐桂之爭”都不陌生?何為“唐桂之爭”?說白了就是唐王和桂王誰才是正統的問題!天地會奉唐王是正統、沐王府奉桂王為正統,二者為了這個問題還曾經大打出手!這雖然是小說和影視劇裡的劇情,卻並不是查老爺子無中生有,真實歷史上南明政權內部的正統之爭從來就沒有斷絕過。

    所謂唐王、桂王實際上指的就是隆武帝朱聿鍵系和永曆帝朱由榔系。以鄭志龍為首的軍閥勢力和一些明王朝舊臣的“擁戴”下,唐王朱聿鍵被推上了皇位。但是,他這個皇帝並沒能夠獲得其他一些政治勢力的支援,尤其是兩廣和西南地區的一些地方實力派,而這些人所“支援”的正是後來永曆帝朱由榔。隨著鄭芝龍降清、隆武帝被俘。兩廣和西南地區的地方實力派聯合大順、大西政權的一些殘餘勢力將朱由榔推上了皇位,但情況還是一樣,隆武帝的殘部、如鄭成功等等,表面上承認永曆帝是皇帝,但實際上根本不聽永曆帝號令……

    南明政權雖然表面看勉強也算是一個統一的政權,有國號、有皇帝……但實際上則是各地地方實力派擁兵自重,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而這,恰恰給了滿洲人分而殲之的機會!如果南明政權能夠像宋高宗和南宋政權那般,或許中國歷史又將是另一番景象也未可知。

    綜上所述,南明政權雖然自認是明王朝的延續,但實際上與原來的明王朝已經沒有太大關係了,它實際上是地方實力派把一些明王朝的宗室推上皇位以謀求更大的政治利益而已。如果從南明政權自身的定位來看,他們並不是“反清復明”,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明!如果從南明政權的形成來看,即便真的“反清”成功了,“復明”的可能性也相當渺茫!這些地方實力派恐怕沒有誰是真心“忠於大明”的!包括那位“國姓爺”……

    正是因為南明政權存在太多亂相,註定了他不可能像南宋政權那樣長期存在,內訌首先就消耗了其很大一部分實力,加之各自為政,清軍分而殲之、各個擊破……南明政權豈有不亡之理?在吳三桂用弓弦勒死永曆帝朱由榔之後,大規模的反清行動基本結束,之後便只剩鄭氏和一些零星反清勢力。雖然這些人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但那不過就是一塊旗號、一尊神主而已……隨著施琅率軍登上臺灣島、鄭克塽投降,盤踞臺灣的鄭氏反清集團也宣告解散……自此,反清勢力跌入最低谷,“反清復明”只能永遠留在嘴上了!而那些零星的反清勢力後來迫於生存壓力,也逐步演變成了洪門之類的黑社會組織……

  • 23 # 張張帥

    因為反清復明是隻是當時社會一些造反頭目,等邪教迷惑民縱的幌子,他們其實不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尊嚴,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或者集團家族利益!

    首先整個古代史拋開非漢民族建立的朝代來講,清帝國其實還是乾的不錯!老百姓也吃得飽!只是他遇到工業革命的歐洲!導致末期的一系類喪權辱國的條約!換成其他朝代只要還是沒有跟上工業革命!也是一樣的慘!

  • 24 # 歷史小士多

    導語

    反清復明,一直貫穿於整個清朝的統治,這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因為清朝初期入關後,施行一系列的暴政,如:剃髮易服、屠城、打壓漢人等,引起了漢人的強烈反抗。但是,如果分層面來看反清復明的話,則會有所區別。從廣義的角度看,簡單講一般指排滿復漢;從狹義的角度看,指的是推翻清朝統治,恢復明朝王室。如果從廣義上去寫的話,涉及的內容會很多,主要的是反清復明進行到中後期已經脫離了其內在的意思,基本上是隻反清不復明,打著反清復明之旗號行個人利益之事,如清朝初期的三藩之亂;所以本文主要是從狹義的角度去寫作,即以南明覆滅過程為主線去分析為何反清復明會失敗,因為南明的覆滅,已經真正意義上標誌了反清復明的失敗了。

    反清復明的背景

    明朝覆滅後,地盤被分成了四塊,即大清政權、大順政權、大西政權、南明政權。南明退守南方,以南京為首都,佔據了大片富饒之地,繼續對抗另外三股勢力,拉開反清復明的序幕。而大清政權順勢先把無序散亂的以農民為主體的大順、大西政權給清除,剩下的就是據守南方的南明政權了。南明經歷了四帝一監國共18年(1644年-1622年),即弘光政權(1644年-1645年)、魯王監國、隆武政權(1645年-1646年)、紹武政權(1646年-1647年)、永曆政權(1646年-1662年),但是,隨著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在雲南昆明絞殺後,南明政權徹底滅亡,群臣死的死,走的走,降的降,已無法東山再起。所以作者認為真正的反清復明失敗的標誌是永曆帝朱由榔被處決,南明覆滅。

    反清復明的失敗

    南明朝廷政局實質上與明朝後期差不多,都是混亂不堪。即使佔據了南方,擁有了大片的根據地,繼續著反清復明的事業,但是由於南明朝廷內部政局不穩,所以最後還是被大清逐步掃除,標誌著反清復明徹底失敗。下面我們看看反清復明失敗的緣由。

    黨爭嚴重,政局不穩

    古語云:前車可鑑。但是南明並沒有吸取前明朝覆滅的教訓,南明朝廷政局依舊混亂,黨爭依舊嚴重,不僅朱氏宗室之間因皇位問題相互傾扎內訌不斷,群臣之間為了各自派系的利益也相互攻訐,以致人心不齊,人才盡失。

    南明弘光政權正是黨爭的結果。東林黨人因私心支援潞王朱常淓,但弘光帝朱由崧在原總督京營太監盧九德的幫助下,加上盤踞在江北的三鎮總兵的支援,順利登上皇位。剛成立的弘光政權就發生了著名的“南渡三案”,即:“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群臣派系間假借此案互相猜忌攻訐,從“大悲案”中,兵部尚書阮大鋮甚至私自擬好政敵黑名單,妄圖借大悲和尚之口陷害清除東林黨政敵可以看出南明黨爭的嚴重性,也極大削弱了南明的凝聚力。弘光帝朱由崧死後,隆武帝朱聿鍵在黃道、周鄭芝龍等人的擁戴下,在福州稱帝,與此同時魯王朱以海在浙東自稱監國。在雙方相互傾軋的時候,在廣西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在當地官員的擁護下也自稱監國,益陽王朱慈炲也效仿自稱監國,私自授予官職。隆武之後,朱聿鐭在廣州建立紹武政權、朱由榔在肇慶建立永曆政權,兩個政權為爭奪帝位正統直接兵戎相見,後來紹武政權大勝,在永曆帝朱由榔準備逃亡之際,大清南下把紹武政權給滅了,只剩下了永曆政權。南明帝位正統爭奪戰引發的內訌不斷終於告一段落了,但內耗不斷,嚴重地消耗了南明的國力,南明朝廷也命不久矣。

    正所謂上行下效,南明帝位正統之間的爭奪尚且如此激烈,更不用說群臣之間的權利爭奪了。江北三鎮總兵擁護弘光帝本是私心,並無復明之心。依仗擁護有功,脫離了朝廷控制擁兵自重,一心擴充自己的勢力;朝廷實權派人物馬士英、阮大鋮等人也是利用手中的權力鬻官肥家,貪汙腐敗。隆武政權時期的朱聿鍵雖有雄心壯志,但是形同傀儡。其所依靠的鄭氏家族集團只想假借隆武帝在亂世擴充地盤,謀取利益,充實自己的勢力,獨霸一方,無心為南明的復國大計賣命。此外,鄭氏家族勢力大肆搜刮百姓,橫徵暴斂暴,大肆搶掠,天怒人怨,而且在賣官鬻爵,損公肥私上甚至超過弘光朝的馬士英、阮大鋮等人。到了永曆政權時期,群臣的內訌還是沒法消除,李定國與孫可望的嫌隙由來已久,分歧不斷,孫可望的野心自封為王對永曆帝極盡侮辱之能事及其篡位兵敗後投降清朝出賣南明底細實情以致清軍最後得以順利剿滅南明朝廷,統一中原。

    總之,朱氏皇室宗親在國難面前不顧強敵環伺而權謀詭計一心只為爭奪皇位的行為給群臣起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帶頭作用。明朝群臣派系鬥爭由來已久,南明時期派系利益更加複雜,爭權奪利,互相攻訐,黨爭嚴重,所以,終南明一朝,黨爭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以致於政局始終不穩,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

    皇帝無能,人心散渙

    南明的皇帝也是無能之極,沒有先輩朱元璋、朱棣的雄才大略。在人心惶惶、政權不穩、政局即將崩壞的情況下,不僅沒有采取適當的策略凝聚人心,穩定政權和政局,積聚實力抵抗清朝的圍剿,進而反清復明,反而爭權奪利,內訌不斷,各自心懷鬼胎,沒有形成一股強大的向心力。

    弘光帝朱由崧根本無心復明,行為荒唐之極。一登上帝位,隨即下令於民間選淑女入宮,派出宦官在南京城中四處搜巷,凡有女之家必貼黃紙於額;大肆修建宮殿,供其享樂;好酒酗酒,當時被俘時在饋宴上酣飲極樂;甚至當清軍兵臨揚州直逼南京時,仍與愛妃飲酒作樂,召梨園入宮演劇;在財政上更是大失人心,弘光政權年間,大量搜刮百姓錢財,除了豢養大批軍隊,剩下的就是供養統治集團過著窮奢極侈的生活,無一用於救濟災民、興修水利等實政。此時的南明弘光政權已經敗壞至極,民心向背已盡顯露。所以,弘光政權只存在了短短的一年,更為重要的是其大失人心,多數文官武將非降即逃,對南明極盡失望。

    儘管到了隆武政權時期,南明政權中希望有所作為的帝王朱聿鍵有意消除黨爭,心繫百姓,重振經濟,凝聚人心,但是掣肘於鄭氏家族勢力,僅憑一己之力無法改變整個局勢,加之心急北伐抗清,所以最終遇難身亡。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其“聯寇抗清”的方針,使南明政權延續了近二十年。

    隨後永曆帝朱由榔繼位,是南明政權存續期間在位最久的皇帝,但是其並沒什麼作為。對內不能凝聚人心,穩定政局,反而時常受權臣小人的讒言,對外不能阻擊清軍的南下,導致南明根據地不斷縮小。在位期間還發生部下叛變事件,孫可望妄圖奪位,未遂,降清出賣了南明的情報。遺憾的是,最後永曆帝逃到緬甸,咒水之難後,被吳三桂押往雲南昆明處決了。

    南明一朝,最有所作為的是隆武帝朱聿鍵,其一心想消除黨爭,重新經濟,穩定政局,以反清復明。但是明朝延續下來的黨爭,貪汙腐敗,再到弘光政權的無所作為,這時的南明已經大失人心,大多數人都在爭奪各自的利益,把反清復明拋之腦後。即使隆武帝有雄圖大志,希望有做作為,也敵不過時局大勢,到了永曆政權,也只不過是苟延殘存罷了。

    戰略失誤,延誤戰機

    南明的復國策略也是存在很大的問題的,一步錯步步錯,弘光政權第一步已經走錯了,所以後面就像多米諾骨牌連鎖反應一樣,步步錯下去,在這個過程中,大清已經站穩了腳跟,而南明已經盡顯滅國敗相,無力迴天。

    明朝名義上是大順軍摧毀的,大清來了一招黃雀在後入主中原,南明政權退守南方,這時是三分天下。當時弘光政權一方面囿於國力衰弱,無法抗擊農民軍,另一方面只想偏安一隅,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於是採取的基本國策是“借虜平寇”,就是藉助清軍剿滅農民起義軍。這是清朝逐鹿中原重要的轉折點,也是南明覆滅的開始。有人會問:為什麼一開始不是聯寇抗清,畢竟農民起義軍是漢人,是自己人,反而清軍是異族,是外人,怎麼會與外人一起打擊自己人?首先這個得從繼承大明旗幟、樹立政權合法性說起,因為是大順軍首先打進北京的,也就是說在世人眼中,特別是朱氏宗室眼中,大順軍就是終結明朝的罪魁禍首,是朱氏宗室的眼中釘,是明朝的仇人,而清朝在他們眼中只是趁火打劫的流氓而已。所以,南明政治正確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清除大順政權,為明朝報仇,為祖宗出一口氣。如果這時要與大順軍聯合抗清,那麼從當時朝廷政治正確性來看,不要說當皇帝,可能連候選人的資格都沒有。其次,弘光政權實力不足,江北四鎮總兵擁兵自重,大臣派系鬥爭激烈,朝廷政局混亂,無法與大順農民起義軍抗衡。最後,弘光朝廷大多數人都想偏安一隅,依仗著富饒的南方過著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小日子。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南明弘光政權會借虜平寇了。

    可惜的是,這確實是一個昏招,也正中大清的下懷。當時正值吳三桂降清,聯兵擊敗大順軍,佔領北京之時,滿清攝政王多爾袞面臨兩個對手:大順軍和南明政權。當初多爾袞打算兵分兩路去攻打大順軍和弘光政權,但是當他看到弘光政權的軟弱和退縮後,便決定集合兩路人馬集中優勢兵力攻擊大順軍,等到大清軍消滅了大順政權後,這時候南明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純屬一廂情願,“借虜平寇”只是一個幻想。但是此時滿清已經在中原站穩了腳跟,下一步就是揮軍南下直指南京。之後,弘光政權隨之滅亡,存續不足1年。

    弘光政權之後,隆武政權開啟。隆武帝朱聿鍵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在位期間,努力消除黨爭,關心百姓,發展經濟,重要的是在看到“借虜平寇”的弊端後,立即改弦更張,採取“聯寇抗清”,聯合農民起義軍共同抗清,為以後大西軍同永曆的合作打下了基礎。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大順、大西農民軍的聯明抗清,南明政權絕對延續不了近二十年之久。可是隆武帝在抗清的過程中過於心急,在政局不穩定、實力不足、掣肘於鄭氏集團的情況下,毅然出兵北伐,最後兵敗被害,隆武政權存續2年。

    南明最後一個政權是永曆政權,皇帝是朱由榔。永曆政權也是南明各個政權中存續最久的,存續了16年。永曆政權初期與大順軍餘部很作,打出了幾次抗清小高潮,收復了不少失地。但是永曆政權時期內部依然矛盾重重,加上大順軍餘部屢遭排擠打壓,不能形成有效的凝聚力,所以清軍趁機發動有力攻勢,南明剛收復的失地也隨之丟失。後來走投無路的永曆帝與大西軍餘部孫可望、李定國聯合抗清,再次掀起抗清小高潮,但是這時內部又出現了問題,孫可望與李定國的矛盾爆發,陰謀殺害李定國,妄圖劫持永曆帝篡位,隨後事敗叛變投降清朝,出賣了南明的情報,以致於清軍步步緊逼,永曆帝退走緬甸,咒水之難後,被吳三桂押往雲南昆明絞死與篦子坡。永曆政權時期雖然地盤逐步丟失,但是也打出了幾次抗清的小高潮,但是這也是建立在聯合農民起義軍的基礎上,本質上內部政權已經爛透了。後期因內部分裂,農民軍和南明逐一被清軍消滅,。

    南明建立初期本來就有很好的機會與滿清抗衡的,當時以南方為根據地,佔據了富饒之地,大清初期對漢人採取高壓政策,引起激烈反抗。如果弘光政權此時能夠拉攏人心,消除黨爭,穩定政局,逐步整合各地的反清勢力,組成一股對抗滿清的合力,而不是急於向滿清示好,退縮忍讓,偏安一隅,那麼想必滿清也不會對大順、大西政權和南明政權逐個擊破,進而主宰整個中原地區。

    結語

    雖然反清復明貫穿於清朝統治時期,但真正意義上結束於南明永曆政權的滅亡。因為永曆政權滅亡後,南明已經名存實亡,即使臺灣的明鄭政權繼續沿用永曆年號反清復明,但到了鄭克塽時還是降清了,寧靖王朱術桂自殉國。之後如三藩之亂、夔東十三家、天地會等基本是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行個人利益之事。

    南明朝廷其實是明末崇禎朝政權的延續。但這個延續是黨爭的延續,貪汙腐敗的延續,政權腐爛的延續。南明終其一朝都是政權分散,政局不穩,黨爭不斷,腐敗盛行,人心不齊。南明皇帝不思進取,皇室宗親內鬥不斷;朝廷大臣之間互相攻訐,派系鬥爭激烈,利益糾紛嚴重;軍閥手握重兵,只顧著佔地盤擴充勢力;百姓流離失所,受盡壓迫,對南明失去了信心。反顧滿清,上下團結一致,抓住明朝內鬥之機會,極力拉攏明朝漢人名將人才,入主中原,逐個擊破大順、大西、南明政權,主動漢化,進而主宰中原。所以,反清復明會失敗,所以,反清復明其實也是一個笑話,因為南明皇帝及大多數大臣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反清復明,而是想偏安一隅,繼續過著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的生活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有一個月就結婚了,發現他不合適不想結婚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