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狐羊樹

    正史還是比較嚴謹,即使是修改,也改得天衣無縫!

    野史比較誇張,即使彌補正史的"錯""漏""誤""改"。也有誇張之處!

  • 2 # 歷史的波瀾壯闊

    正史是指《史記》、《漢書》等記傳史書。以帝王傳記為綱領並且由宮廷史官記錄的有別於民間野史的中國史書。始見於南朝梁阮孝緒《正史削繁》。《隋書·經籍志》將《史記》、《漢書》等以帝王傳記為綱的紀傳體史書列為正史,居史部書之首位。《明史·藝文志》又以紀傳、編年二體,並稱正史。清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確定《史記》至《明史》的24部正統的紀傳體史書為正史(見二十四史),並確定凡不經皇帝批准的不得列入。1921年,北洋軍閥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稱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野史:一般認為是指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與官修的史書不同的另一種史書,與“正史”相對而言。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說法,稗官者,採錄民俗民情的小官也。區別很大!不過正史也有假的 ,野史一般大多數都是謠傳!

  • 3 # 清風照佳人

    正史大部分都是官方修的,很大程度上代表國家政權的角度來看問題,有時候為了美化主角或者一些很特殊的目的會有所謂的春秋筆法,比如明史上的帝北狩三個字,是說朱祁鎮的,大家都知道是被俘虜了,但是皇帝被俘虜不能直接說俘虜,得說狩,就是打獵去了。

    官方修史的資料會更加多和準確,但也不是一定正確的,野史是民間編撰流傳的,資料有限,但也不是說都是假的,有些宮廷秘聞不是空穴來風,正史不敢寫或者史官偷偷在其他篇幅里加上一句和前面正面描述不一致的話讓後世讀者去分析,野史就可以直接寫出來,真假就要仔細推敲了。

  • 4 # 憶鐘山

    “野史”基本是相對於“正史”而言的。

    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凡不是官修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學士以及貧士寒儒所寫的歷史紀聞,都可以說是野史筆記,也可以說是稗乘雜家。

    也就是說,主要區別有兩個,一是傳播主體,二是傳播方式。

    傳播主體

    嚴格地說,正史史學的發展全部過程是由兩個方面構成的,一是史家修撰史著的過程,一是社會對史著接受傳播的過程,史學著作的兩個方面是由史家-史著-讀者。

    只有當史著的完成,並由社會接受,並且接受的讀者從中汲取相關的知識,指導自己的實踐,那整個史學編纂的過程才算完成。史學傳播有著自己的規律,一部史學著作脫離史家之後,在達到讀者手裡之前,就可能經過他人或者一些機構對於該書解讀,一些機構或者個人把它們選擇出來,供讀者閱讀,成為讀者接受的物件,在大多數情況下,史著達到談者手裡之前,己經被做出了種種評價,人們根據其內容或是頌揚抑或批判。

    史學著作的傳播是一個複雜的、多結構、相互聯絡及相互影響的綜合性史學活動。而史學創作和接受活動的中間環節是史學傳播,可以說史學傳播是第二次進行創造史學價值的活動。從史學的創作到社會對於野史接受,史學傳播是兩者中必經的途徑。

    在中國史學史上,各種史學傳播的主體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史學的傳播主體多樣化,既可以是類似作者本人的個體、也可以是某些家族或群體;又可以是一些社會的組織機構,比如政府或者學校,亦或者是書坊等。而有一些難登大雅之堂的史著,傳播的主體亦或是說書藝人等。這些主體不同,對於史學的傳播也起到不同的作用。

    在野史傳播的主體中與著者有親密關係的朋友、學生或者後代佔據著重要的作用,很多著作是經由他們的收藏、抄錄或者刊刻才有機會傳播於世。

    在《客舍偶聞》中的跋很好表現野史傳播的艱難:

    偶從同學張子畲堂處,見高伯祖羿仁公《客舍偶聞》並彭氏《舊聞錄》一冊,乃李通翁太表伯手抄也。末識雲:‘乾隆丁丑十一月期,借表兄彭升卿家藏羿仁先生親筆稿底,越八日,始告破,絕齋李纘祖記於寶廉堂,時年六十有八。因假《舊聞錄》餘家故有不抄,惟抄《客舍偶聞》,餘作字甚拙,又得沈佩芬兄助餘,實為幸甚。是書乃公戊申入都時,隨所聞見而記之者也,凡得數十條,或故事足與備考稽,或異聞足以新人聽。五月束裝,十月旋里,別有《燕遊集》、《南行集》各一卷,在《若齋詩集》中。公與高袓少宰公為從兄弟,風雅文章實為競爽。公所著有《若齋詩集〉《文集》《流寇志》及《雜著》若干卷,中憤《流寇志》己上史館,餘皆散失,輾轉於他氏矣。昔少宰公生平著作倖曾祖別駕公作宰三晉時,積俸刊有《松桂堂集》行世,乃公則付梓者,惟《百花詩》一卷,不肖如晬欲一睹先人之手澤,不啻欲聞廣樂於銷天也,是可慨已。去秋,餘從某氏家見有《若齋詩集》一部,字甚劣,問之,乃其祖所抄也。假之再三,今春始予一本,不三四日索去,餘強留之不得也,為之調悵者月餘,幾至臥疾,至今猶耿耿也。然其家本以廢著為業,今始稍稍讀書,亦難習帖括而已,他書未嘗點目,甚不解其如此。是卷雖非公手跡,而以俞前得之之難,如此抄讀一過,樓惋可勝言耶。因識於後,以見祖宗之遺澤,為子孫者當愛之惜之,不得視為泛常,而通翁之老而罵志,前人之著作得藉以傳是可敬己。

    這篇跋語中得知《客舍偶聞》在成書之初並沒有得到出版,僅僅是透過手抄本的形式得以流傳。乾隆年間年李通翁從彭升卿家中得《客舍偶聞》的手稿,並且用了八天時間抄錄該書,將該書與《舊聞錄》相合並。後來彭孫貽的玄姪孫借得此書,謄抄了《客舍偶聞》。書中很詳細地記述了借閱時的艱難坎坷,不經讓人感慨書籍流傳的不易。

    《守汴日誌》中周斯盛作序中也可反映著作的傳播主要是在友人之間,康熙二十八年八月周斯盛在《守汁日誌序》中述稱:

    戊辰冬,餘再過祀。友人侯敬韋持大梁李君熙亮《守汁日誌》一編示餘,日:‘此李君避亂金陵時,病革口授其子蠻,且戒之日吾三度圍城中,萬死一生所親歷。今雖死,不忍忘。然信口追述,復語理宇,所不暇計。他日有為我刪定者,汝其圖之。奎泣而受之以付梓。

    可以說,一些著作傳播的主體並不是社會大眾,而是一些文人士大夫或者著者的朋友或後代。

    傳播主體的不同,對於史著傳播的態度、目的和動機就各不相同,有的是為傳承家學,有的是出自自己的興趣愛好。但不管動機如何,史學的傳播是藉助各種力量進行的,這對於史學的傳播大有裨益。

    傳播方式

    野史傳播所採取的傳播媒介、手段、方式和途徑,只是在著作序跋中隻言片語地談論到,野史的傳播方式在不同時期手段是不一樣的。

    在傳統的印刷技術產生前,手抄是主要的方式,雖然手抄的方式相較其他方式比較落後和原始,但在傳統的史學傳播上卻有著重要地位,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立德、立功、立言”的思想是社會上書籍抄寫活動源源不斷乃至蓬勃發展的重要基礎,這種思想是抄書活動發展的重要動力。

    《明史》中記載:“秘閣忙書約二萬餘部,近百萬卷,刻本十三,抄本十七”"官方儲存或編修的著作中抄本佔據了大多數,刻本佔據著一小部分部分。

    在民間也是這樣,手抄是一種很重要的傳播手段。印刷術出現後,極大的便利了書籍的刊刻和傳播,但是因為印刷術程式繁瑣,刊刻著作的成本過高,故剛開始推行也不是普遍的。至於後來隨著印刷技術的改進,刻印書籍的成本進一步下降,刊刻就成為作品傳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至明清時期印刷術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普及,對於野史著作的傳播有著促進作用。以印刷、刊刻的方式進行流傳是野史傳播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社會環境不佳的時候手抄仍是主要的途徑。

    野史傳播並不排斥刊刻,如果條件充足,刻本仍是上佳的傳播方式,因為刊刻的版本快捷而廣泛。籍刊在刊刻出版時有多種形式,有些書籍是作者自己刊刻出版,有些依靠後人進行刊刻,有些是依靠友人進行刊刻,對於一些受歡迎的野史則會得到坊間的刊刻。在刊刻過程中,刊刻者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書籍進行修改和補正,這對於史書的發展有著較好的作用。

    綜上

    野史是中國史學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唐宋以來,野史蓬勃發展,至明清走向繁盛,數量急劇增加,不下兩三千種。

    “野史”之“野”,首先在於其私修的性質,其次在於其思想、內容與體例有別於“正史”的靈活性甚至是隨意性。

  • 5 # 疏雨落海

    一、性質不同

    1、正史由官府主持編寫,具有政府權威性,但是也會因為勝利者書寫和編寫人員個人的好惡會有變化。

    2、野史指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與官修的史書不同的另一種史書,與“正史”相對而言。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說法,稗官者,採錄民俗民情的小官也。

    二、編寫時間不同

    1、正史通常由下一個朝代修訂。

    2、野史是當代所編,雖然顯得粗鄙,但部分內容具有原始性、真實性。

  • 6 # 草竹道人

    正史和野史都是對歷史的記錄,但是正史和野史卻是有明顯的區別的,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說明:

    一、對歷史事實的“客觀性”

    我們所見的正史,通常是以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等方式記錄的,一般是由當朝史官對前朝的各種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人或事進行“相對客觀”的記錄。而野史則不然,野史中很大程度上是根據民間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可能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完全杜撰,在野史中的編撰者“主觀色彩”比較濃郁。

    二、對歷史範圍的“概述性”

    通常的正史,是以“朝廷”的身份,來記錄歷史中的政績、經濟、文化等關乎朝廷命運的大事。而對於野史來說,多數是一些私家編撰的“花邊新聞”,可能是街坊的閒人閒語,或者是遺聞佚事。

    三、對歷史事件的“創造性”

    今天我們來讀正統的《二十四史》會發現,裡面記錄的文字比較枯燥乏味,有些事件寥寥幾筆,不知所云。而在野史中,則是另一番面貌,野史的人物有聲有色,記載的故事撲朔迷離,可以說極具文學色彩。

    從前面的分析來看,我所總結的正史和野史最大的區別就是客觀性、概述性和創造性幾個方面。

  • 7 # 歷史老師88

    正史一般是政府修訂的,並得到後世基本認可的歷史。中國歷史上有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之說,這些就是正史。從《史記》到《明史》共二十四史,《清史稿》和《新元史》加一部是二十五史,加兩部是二十六史。

    嚴格來說二十六史以外記載的歷史都是野史。注意不是說中國只有二十六本正史,其它歷史書是野史。如果你寫的歷史書有以上二十六史佐證當然也算正史。如果你寫的歷史,二十六史上沒有,儘管你認為證據鑿鑿,也只能算野史。

    所以我們還要澄清一個問題,不是說正史記載的歷史就百分百真實,而野史記載就全都是道聽途說。正史和野史不是判斷歷史事件真假的標準,最少不是唯一的。

  • 8 # 蘭陵不算黑

    直接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即可,正史是以紀傳體為編篡而來,正史那可是由朝廷機構專門有人負責編輯而來,這個部門叫史部,這樣就可想而知,正史中相當一部分是為當時統治階級而服務,裡面多有歌功頌德記載,類似我們現在所說的官方修訂版,雖然有刻意修改的成分,但是因為有朝廷背景作為支援,所以比較全面,權威性很高,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官方承認,而且具有連貫性。從網上一些文獻資料上可以查到,正史甚至包括國家檔案、會議記錄、各種公約協議、詔令諭旨等等。

    那麼野史肯定就是非官方的個人或者是團體編寫而成的了,野史有誇大想象和個人主觀思想的成分在裡面,而且野史會有好多正史不敢寫的東西在裡面,野史會起到一個更正補充的作用。相對於正史,野史又有“稗官野史”的稱謂,野史裡大多數記載均為彼時真實發生的事物。主要是採集摘錄了民俗民風或者是秘史、軼事、雜錄、豔史等成分。總歸是正史沒有記載的東西,統稱為野史。

    我們現在所學得歷史,都是正史哈,你可以研究野史,但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是正史與野史相結合,這樣才有歷史的立體感。正史代表有《漢書》,《春秋》、《後漢書》、《史記》等。野史代表有《中華野史》、《十六國春秋》、《吳越春秋》、《三國典略》等。還有《滿清十大酷刑》,你肯定知道,《太平天國野史》。等等吧,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盡信書不如無書!

  • 9 # 小李老師談出國

    1、概念不一樣野史即所謂的與正史相對的民間編撰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代表史書有紀二十四史。其他紀傳體體裁的史書也可稱為正史。史書指古籍中專門記載歷史的書,在四庫分類之中就是史部。2、特點不一樣野史,舊時私家編撰的史書,在正史不敢寫的,野史會對它進行一些補充,可一定要進行邏輯論證以免功過論述不客觀或表達個人意志。正史,帶有國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緒夾雜在裡面,或者往往曲筆或忌諱一些政治與秘聞,不敢如實記載。史書,未必一定能如實紀錄歷史。擴充套件資料:1、野史著作:《中華帝國野史》。2、正史著作:《史記》西漢·司馬遷、《宋書》南梁·沈約、《梁書》唐朝·姚思廉、《陳書》唐朝·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朝·李百藥、《周書》唐朝·令狐德棻等。(1)《宋書》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梁沈約撰,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個別列傳有殘缺,少數列傳是後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補。(2)《梁書》包含本紀六卷、列傳五十卷,無表、無志。它主要記述了南朝蕭齊末年的政治和蕭梁皇朝(502—557年)五十餘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後論署為“陳吏部尚書姚察曰”,說明這些卷是出於姚察之手,這幾乎佔了《梁書》的半數。3、史書著作:南宋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東漢班固的《漢書》等。1、概念不一樣野史即所謂的與正史相對的民間編撰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代表史書有紀二十四史。其他紀傳體體裁的史書也可稱為正史。史書指古籍中專門記載歷史的書,在四庫分類之中就是史部。2、特點不一樣野史,舊時私家編撰的史書,在正史不敢寫的,野史會對它進行一些補充,可一定要進行邏輯論證以免功過論述不客觀或表達個人意志。正史,帶有國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緒夾雜在裡面,或者往往曲筆或忌諱一些政治與秘聞,不敢如實記載。史書,未必一定能如實紀錄歷史。擴充套件資料:1、野史著作:《中華帝國野史》。2、正史著作:《史記》西漢·司馬遷、《宋書》南梁·沈約、《梁書》唐朝·姚思廉、《陳書》唐朝·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朝·李百藥、《周書》唐朝·令狐德棻等。(1)《宋書》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梁沈約撰,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個別列傳有殘缺,少數列傳是後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補。(2)《梁書》包含本紀六卷、列傳五十卷,無表、無志。它主要記述了南朝蕭齊末年的政治和蕭梁皇朝(502—557年)五十餘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後論署為“陳吏部尚書姚察曰”,說明這些卷是出於姚察之手,這幾乎佔了《梁書》的半數。3、史書著作:南宋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東漢班固的《漢書》等。

  • 10 # 嵐水流殤

    正史的意思就是由官方專業的史官寫的歷史,我們都知道每個統治者都有遮醜的習慣,總是會把自己寫的高大上,對於一些陰謀詭計能美化儘量美化,甚至就不讓記載下來,所以正史一般都是為統治者服務的,有些不想讓人知道的就不會寫進歷史,所以才有“歷史是任人裝扮的小姑娘”這一說法。

    野史就是不被官方承認的,民間人士根據口口相傳或者道聽途說加上自己的臆測編寫的史書,有的確實可以研究作為正史的輔助,而有的會與正史有衝突的地方。這就是正史與野史的區別。

  • 11 # 過一天少一天

    正史是官方的,野史是民間的。正史認可度高,野史傳說的內容多。正史是官方刻意偽造功勳或避免醜聞,野史是人為道聽途說加猜測臆想。

  • 12 # 臥牛說歷史

    正史是官方承認,或者官方主持編撰的。

    野史私人的居多。

    正史記載的不一定為真,野史的也不一定是假。

    研究歷史的都是綜合看的,絕不會拿一份資料研究。

  • 13 # 大熊清新

    “正史”、“野史”從現代角度來看,只能說算兩個停留在史學史裡的概念。它所賴以生存的社會背景和學術背景在現代早已經不復存在。在現代的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傳統史學裡所謂“正史”依然是很重要的史料來源。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刻意區別“正史”“野史”已經沒有意義。

    可信的史料未必全都來自正史,不可信的史料未必來自野史。史料可信與否是由史料學和文獻學以及其它學科的甄別決定的,而不是由所謂“正史”“野史”來決定的。本來,任何產生於某時代的文字資訊都可以作為研究該時代的史料。何必要扣個“野史”的帽子?

    “正史”這麼個傳統歷史書寫裡的概念能一直生存到21世紀,並在各個層面上廣為流傳 ,也算是樁異事了。

  • 14 # 93四個金

    正史野史都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史書。通常來說正史都是當時朝廷的官方記載,之後經過後面朝代編修而形成的。而野史則是民間傳說和一些捕風捉影的事來記載的,相對來說可信度不高。但我個人覺得見仁見智,因為正史實際在很大程度上為了維護皇家顏面有很多事情並不準確。還有就是二十四史都是後面的朝代替前朝修的,所以有時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性而故意篡改也不是不可能的,而野史的記載則並不代表當時的官方意識形態,但它充滿著作者自己的想法和各種傳說,因此野史正史都有它存在的必要。

  • 15 # 珞珈山下的老伏生

    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正史和野史最大的區別,當然是真實性,這個自不必說。但是我覺得除此之外,正史與野史的區別,我認為是野史的趣味性。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是野史跌宕起伏,特別好看,編故事一套一套的。

    我們就拿野史的“祖宗”明清小說吧——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野史都是明清小說寫出來的,咱們就拿最著名的《三國演義》來說吧,呂布被塑造成第一戰神,三姓家奴、轅門射戟、戲貂蟬等,這劇情是跌宕起伏,好看至極啊!可正式呢?寫起來必須一板一眼,同樣是呂布,就變成了善於騎射的戰將,一生的戰績跟《三國演義》比起來也是“寥寥無幾”,想想吧,《三國演義》全篇緊湊,《三國志》則是一篇篇的短記,很多人只有寥寥數筆,如果你看的稍微著急一點,看的稍微多一點,研究的不夠,那麼你就會對不上,感覺很沒意思。

    其次,是野史的惡趣味,超級大的惡趣味。

    寫野史的人可是最擅長在捕風捉影的事兒上發揮了,而且發揮的非常惡趣味,什麼武大郎西門慶潘金蓮啊,雍正皇帝被女俠晚上拿走了頭啊,劉墉裝瘋吃翔啦,這些野史好玩兒不?好玩兒。惡趣味不?惡趣味,但我所說的惡趣味只是野史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皇帝宮女戀、皇帝同性戀、太監宮女戀的惡趣味野史就更多了。大家很喜歡看這些充滿惡趣味的東西,這些野史實際上就是故事、小說,滿足了大家方方面面的惡趣味,自然很受歡迎。

    最後,是野史更多注重高官權貴的私生活。

    普通的老百姓一直對權貴們的生活很好奇,好奇權貴們在深宅大院中過著怎樣的生活,正史雖然有很多實錄,但這些實錄大多索然無味,非常難啃,但野史卻非常不同,它們會在權貴們的日常起居中加入很多好玩兒的東西,滿足你的好奇心。比如《紅樓夢》,它很好的完成了權貴生活的加工再造,讓索然無味的權貴生活變得有趣起來,就像郭敬明的《小時代》一樣——很多人雖然知道這不是真實的權貴生活,但就是喜歡。

    所以,總結來說,正史需要仔細研究辨別,野史則根本不需要。正史就像是蘿蔔青菜、雞鴨魚肉、油鹽醬醋,你必須有耐心、有基礎才能將之整合成一道美味佳餚;而野史就像是宮保雞腿肉一樣,各種菜都給你炒好了,你不需要會炒菜,只要會吃就行了。但這個味道正不正,不好意思,你不是專業的美食家或者廚師,你可能根本不知道。

  • 16 # 歷史溫度7758

    正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比較官方的,比較客觀記錄某段歷史時間發生事件。野史在記錄某一歷史事件時,可能有來自民間對這一歷史事件傳說的影響,是否杜撰或經過相當個人感情色彩進去。野史也是對正史的有益補充

  • 17 # 般若自在

    我所總結的正史和野史最大的區別就是:客觀性、概述性和創造性幾個方面。

    客觀性:對歷史事實的“客觀性”就是我們所見的正史,通常是以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等方式記錄的,一般是由當朝史官對前朝的各種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人或事進行“相對客觀”的記錄。而野史則不然,野史中很大程度上是根據民間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可能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完全杜撰,在野史中的編撰者“主觀色彩”比較濃郁。

    概述性:對歷史範圍的“概述性”,通常的正史,是以“朝廷”的身份,來記錄歷史中的政績、經濟、文化等關乎朝廷命運的大事。而對於野史來說,多數是一些私家編撰的“花邊新聞”,可能是街坊的閒人閒語,或者是遺聞佚事。

    創造性:對歷史事件的“創造性”,今天我們來讀正統的《二十四史》會發現,裡面記錄的文字比較枯燥乏味,有些事件寥寥幾筆,不知所云。而在野史中,則是另一番面貌,野史的人物有聲有色,記載的故事撲朔迷離,可以說極具文學色彩。

    正史和野史也許還有其他很多區別,但是我覺得這三點是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

  • 18 # 呆頭娛

    正史記載了正兒八經的東西,野史記載了亂七八糟的東西

    正史是說了一堆鬼話給人聽,野史是說了一堆人話沒人聽

  • 19 # 唯伊情感

    正史:是以帝王傳記為綱領,並由宮廷史官記錄的有別於民間野史的中國史書,也就是所謂官方版本。 正史不一定就是歷史真相,但比野史更可靠,也更具權威性。

    具體來說,正史始見於南朝梁阮孝緒《正史削繁》。《隋書·經籍志》將《史記》、《漢書》等以帝王傳記為綱的紀傳體史書列為正史,居史部書之首位。《明史·藝文志》又以紀傳、編年二體,並稱正史。

    清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確定《史記》至《明史》的24部正統的紀傳體史書為正史(見二十四史),並確定凡不經皇帝批准的不得列入。

    1921年,北洋軍閥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稱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正史往往帶有國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緒夾雜在裡面,當時代或者後代往往曲筆或忌諱一些字句,所以對待正史有必要看其他如別史、雜史加以認證,否則難免以管窺豹,不得其真。

    野史: 一般認為是指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與官修的史書不同的另一種史書,與“正史”相對而言。

    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說法,稗官者,採錄民俗民情的小官也。

    所謂“野”,有兩層含義:

    第一,從與在朝人士相對立而言,是在野人士(或士大夫的下層人士)所作,未經官方審定,更不是“欽定”的,甚至為官方所禁,不是藏於廟堂官廳,而是流傳於“野”,當然,其中某些書也流傳到官廳,在流傳中經過官方刪改;

    第二,從雅與俗、文與野相對立而言,是未經人工過分雕飾的,是原始的史料,雖然顯得粗鄙,但具有原始性、真實性。

    野史中所寫的人物和事件大多是實有其人、實有其事的。劉鶚《老殘遊記》雲:“野史者,補正史之缺也。名可託諸子虛,事虛證諸實在。”

    相比較而言,正史的史料更可靠,更權威也更可信,但由於封建的正統觀念及其他種種原因,也刪去了一些本該記入正史的事情。這些事情,便成了野史。

  • 20 # 小歷史課堂

    題主好

    “正史”一般是指官修的歷史記錄,以二十四史為例子,一般的正史必須要有以下要求,一種是“帝紀”,二種是“列傳”,帝紀是專門記錄帝王的,列傳是專門寫大臣的,而列傳分為“能臣傳”和“奸臣傳”。第二部分就是 “志”和“表”以上的幾種要求就是正史的最低配置。

    “野史”一般是有民間所編纂的,有大一部分是正史不敢記載的,其內容也比正史更加開放,內容更加勁爆,但是其真實性野也是需要令人多多揣摩的。

    總結一點是“正史”相對於“野史內容更加真實,也更正統,具有很大的史料價值,“野史”比較依靠民間傳說,或者坊間傳聞,但是其真實性也低於“正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在給魏忠賢洗白,說他是救世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