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21 # 愛讓生命延續

    寶寶在一歲半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因此在這個時期媽媽不妨給寶寶多玩一些識圖遊戲,透過這項遊戲可以讓寶寶認識更多的事物。比如像小動物、植物、汽車、輪船、飛機等,以此來拓展寶寶的視野。或者媽媽在平時還可以給寶寶讀一些寓言故事,透過這些故事他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一些人物和簡單的情節。如果你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多帶孩子去公園玩一玩,蕩蕩鞦韆或者是坐坐小火車等,這樣同樣可以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 22 # 育兒教子

    一歲多的孩子該怎麼教育?

    感覺這是一個非籠統的話題!因為一歲多的孩子需要教育的地方很多很多,比如,大動作能力——走路;語言發展能力——說話;行為能力——自理;認知能力——辨識;智力發展——潛能開發;思維能力——心理發育;等等。

    就最主要的來說,像語言能力的教育,自理能力的培養,潛能開發教育,心理發展教育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一歲之後是孩子成長的一個人生座標,意味著孩子就要長大了,不再以月齡來計算成長了。

    一、在這個時候,孩子不但顯得活潑可愛,還會越來越不安分,尤其是模仿能力很強,對別人的一舉一動,幾乎都能原樣效仿;

    二、這時候他們已經不滿足於總是一個姿勢或總在一個小的範圍內活動,因為是他已經會邁步走路了;

    三、還有語言能力,在這個時期也重要階段,之前不會說的詞彙,突然小嘴“叭叭”的說出來了,因此又被稱為說話的分水嶺。

    而且,更重要的是,從此以後孩子就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與主見,有了鮮明的感情取向,能理解和執行成人的簡單命令,而這些成長特點,都是心理發育成長的見證。所以,這個時期應該更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因此,現在就著重說一下,一歲多孩子在心理發展方面的教育培養吧:

    1、一歲多孩子的心理發育特徵

    心理健康的正常發展,是保障孩子正常健康狀態的措施和各種活動的總和。一歲多之後,孩子的感情更加豐富,已經初步建立害怕、生氣、喜愛、妒忌等感情,並且已經能夠意識到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了,所以,作為爸爸媽媽,這時應該農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緒發展與心理健康。

    孩子如果有一個健全的大腦,那麼他就擁有了一個原始的健康內因。如果在這個時候能透過促使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來進行教育,那麼,孩子就會成長為一個你期待中的人。

    孩子在這個時候,可以聽懂一些簡單的詞彙,會叫爸爸媽媽,能同成人一樣可以分辨聲源,有了明顯的回憶能力,可以想起很久前記住的事情,而且還會將之運用於當前的“工作”中。這時孩子有明顯的依戀情結,喜歡跟在爸爸媽媽的屁股後面,特別是媽媽要去哪裡,他就跟著去哪能裡。

    這時,孩子還知道了大人什麼時候是高興,什麼時候是生氣,還會設法引起大人的注意,而且還會主動討好大人或者故意淘氣。這時孩子還和自己同齡小朋友有了以物品為中心的簡單交往,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識,還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力量。而且,還有了最初的獨立性,因此,便常常會拒絕他人的幫助,更願意自己去動手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上述這些,是孩子這個階段的心理發育特徵。然而,在這時期,對大多數做爸爸媽媽的人來說,孩子這時的一些表現卻讓他們感到非常的吃驚,因為小傢伙這時的一些情緒變化,竟然就是公然的與爸爸媽媽對抗。

    2、一歲多孩子的心理行為:

    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作為爸爸媽媽如果僅是簡單、粗暴地說一聲不許,或是怎麼理睬,那麼,就必然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因此,一個合格的爸爸媽媽,首要的主是尊重孩子心理發育的規律,掌握嬰幼兒心理學知識,從而提高或改進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態度,使小傢伙更健康地成長。對於,孩子的不良行為與逆反心理,爸爸媽媽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面對孩子的不聽話,及一些逆反的行為,爸爸媽媽首要冷靜分析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對孩子的無理取鬧,要採取冷處理的方法,不要與他大動干戈,而等事情過後,再進行適當的教育與誘導,向他說明利害關係。如果是自己那些地方做的不對或不太合理,那麼,你就要放下“大人”的架子,注意改進,並且要做的言而有信,切不可千萬不與孩子“犟到底”,從而把事情搞得更糟。

    二.教育孩子,要善於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比如,孩子好問問題、愛動腦筋,那麼,聰明的爸爸媽媽就可以因勢利導,給他講一些合乎他年齡的小道理。如果發現孩子的行為具有危險性時,一定及時制止,並向他講明道理。

    三.通常,孩子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而聰明的爸爸媽媽則可以利用這一點使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比如,小傢伙剛走幾步,就不肯自己走路,一定要你抱,你可對他說:“你看那邊的小妹妹都自己走路,你一定會比她走的更快吧,來咱們試一下”,這樣孩子為了表示自己比別人強,就會自己走路了。

    生活中有很多的爸爸媽媽,整天為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忙得不亦樂乎時,卻忽略了孩子除了物質上的滿足以外,還需要感情上、精神上的營養。要知道,孩子出生後就是來需要你的關心與關愛的,所以你應當儘可能地多與他接觸,多親親他,多與他說說話,要經常增進親子之間的瞭解和感情交流。

    而且,不要把自己的不良的情緒帶給孩子,對他的態度忽冷忽熱都不對,更不能動作粗暴地對待哭鬧的孩子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所以,一歲多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發育方面,切不可忽略,因為心理的健康關係著孩子的一輩子!

    3、一歲多兒童的教育法則

    培養孩子心理健康,一定要注意以下一些教育法則:

    一爸爸媽媽平時要訓練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樣對孩子將來的人生髮展是有益的。

    二.平時不要哄騙孩子,不要為了圖一時安寧,不惜編造假話欺騙孩子,這樣使其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長大後變得不誠實。

    三.孩子在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喜歡做,不肯閒著,好聽表揚。對此,爸爸媽媽可以每天給孩子一些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吩咐他做些小事情。比如,“給爸爸把帽子拿來”,“給小兔子喂點草”等等。並且,每當孩子高興地做完你吩咐的事情之後,你一定要給他一些諸如“真能幹”之類的鼓勵。

    四.從這時開始就要訓練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願望要。平時還要培養定寶樂觀幽默的性格。

    五. 一些老爸老媽說,父母“愛子——溺子——誤子”,是現實生活中一些孩子步入歧途的三部曲,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禁忌:開口不離“好”,吃飯任其要,穿衣任其挑等,以免養成兒童任性的性格。

    六.作為現代的家長,如果你還借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條,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不能以理服人,而是能過一些沒道理的打罵、體罰,其結果往往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從此使孩子形成與你對立的情勢。

    七.如果孩子當眾做錯了事,爸爸媽媽明知不對,卻以種種理由加以庇護和掩蓋,這樣做看似對孩子好,其實,結果往往使孩子不能正確對待缺點和錯誤,從而還會犯下更嚴重的錯誤。

    八.平時,你可以教孩子學分辨大人的表情,讓他體會喜、怒、哀、樂等各種不同情緒。當孩子懂得做大人高興的事,大人就會高興,那麼,他也會高興。這樣,大人可以用自己的表情,來促使孩子的動作,比如,當他做了錯事,你只要做出不高興或氣憤的樣子,孩子就會知道自己錯了。

    九.就算孩子做的再不對,也不要諷刺或挖苦他,要知道,這樣會使孩子幼小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傷害。另外,對孩子也不可以不加引導和教育,隨人放任自流,任其所為,要知道,不盡家長責任,後果是很難預料的。

    十. 從小培養兒童獨立的能力,是兒童心理健康的關鍵。雖然孩子還小,但他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小人了。這時應開始讓他學會克服困難,可以從性格和體格兩方面進行磨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韓劇比較值得學習借鑑,很多都是反映現實題材的劇作,比較接地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