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衣阿貓
-
2 # 有條可待
亂世之中,只有靠拳頭才能解決問題,那會各國都最想的是迅速強大起來,打不打別人先不說,最起碼不要被別人給吃了就行。所以,迅速富國強兵是第一位,你就好比後來的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就拿最典型的商鞅變法,你可以去看一下具體內容,商鞅變法其實是很殘酷的尤其是對老百姓來說,雖然獎勵軍功什麼的也挺多,但連坐的處罰動不動就腰斬,時不時就車裂,但秦國到底是強大了,為平定六國打下堅實基礎,到現在連小學生都知道商鞅這個人挺牛逼,功勞也挺大,可以說是秦國的第一大功臣,要不說人被封大良造呢,但這樣就是可以的。
但人孔老夫子在那個時期,去給人說仁,給人說禮,怎麼可能有人聽?沒腦子的聽的都是天方夜譚,有腦子的會知道當今禮崩樂壞,誰拳頭硬誰才有說話權,你打不過人家,還說什麼禮說什麼仁這都是扯淡,所以也不聽。
舉個例子就像那個宋襄公,人家不鼓不成列是講禮了,不擒二毛是講仁了,那最後不是被人打趴下成了千古笑料一直到現在還是個典型的死板教條的例子麼?
所以說,孔子那一套,不是說不行,非常好,非常牛逼,但恨就恨他生錯了時候,他要是晚生個幾百年,在大一統的漢朝盛世,那肯定得被皇上供起來啊!你看後來大名鼎鼎的漢武大帝不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嗎?
-
3 # 奔跑者55
孔子其實被重用過 在魯國孔子50歲出來做官 做過大司寇 代國相 讓齊國感到了緊張後來他要剷除 季 孟 叔 三家大夫的專權 失敗了被三家大夫排擠出了魯國 後來在周遊列國 被認為拘泥不化 不切實際所以不被重用或許是孔子太講原則或許是孔子看來禮樂不復 太著急了 所以強調禮樂過度被認為不切實際其實孔子不是一個誇誇其談的人孔子治理魯國是很有成效的或許是太不自誇 君王只會聽花言巧語 所以孔子就不得重用 孔子的思想其實還是很受用的韓非子 墨子 裡面都說 儒學是當世顯學君王也時常把仁義掛在嘴邊只不過後來還是法家的學說取得了勝利儒家就被後人認定 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失敗的 在春秋戰國孔子的學說並不能解決問題 所以輸給法家春秋戰國要的是迅速把國力發展起來 這方面法家最好儒家主張迴歸 文王 武王 時代 只是改良了舊制度比如井田制是已經不適用於那個時代 不利於財產私有但儒家還是要回歸 而法家說 舊制度通通不要 要建立新制度於是新制度讓秦國打敗了六國但新制度也沒有維持多久 到了漢代 做了折衷 漢代人自己說的 王霸兼之就是儒家法家都用於是這個框架 中國人一直用了兩千年中國有時候制度很寬鬆 但也沒丟掉法家的東西有時候制度很嚴酷 但也沒丟掉儒家的東西
-
4 # 皛舒
孔子被視為聖人,是他去世很多年以後的事了。他在世的時候,其實很不得志。
周遊列國只是為了推銷自己和他的理論學說。在當時還處於亂世,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接受他的“仁義禮智信”等觀點學說。
所以,孔子活著的時候幾乎不被世人重視。
-
5 # 使用者7679019264849
孔丘的那套說辭,在亂世,在打天下的時候,根本毫無用處。在打天下時適用的是鬼谷子的捭闔縱橫理論而不是儒學。在打下江山以後,便於統治人民,麻痺人民,就要用孔老二那一套,可惜他的命沒那麼長,不然他可以當個教育部長或文化部長什麼的宮。
-
6 # 順其自然天命不可違9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
7 # 甜瓜20875
題目意義重大!
孔子是聖人,聖人的佔位,如果得到帝王的重用也就變不成聖人了,因為聖人的思維是純淨的,一粒沙所不容。他的佔位就是教化育人,這已是重用了,孔子的品是優於帝王優於臣子的。
原理應該是,張居正不重用海瑞就是例證,太純淨,感覺
-
8 # 河東來
因為孔子的身份是儒家,也就是蚩尤領導的九黎部落被戰敗產生的奴隸後裔(上古稱之為“民”,就是一般會被琢瞎一隻眼的奴隸及其後裔)轉化而成的“新國人”,而不是炎黃聯盟領導的百姓貴族戰勝後產生的奴隸主後裔,即所謂“老國人”的道家。
何為“儒”?
就是“根據需要而(從民眾中)選拔產生出的“德高望重”的(新國)人”。
何為“道”?
就是“人類族群行進過程中為首之(老國)人”的意思。
孔子聞達於天下,是因為他“德行出眾”,也就是一個優秀的奴隸後裔的“新國人”。
什麼是“德”?
在上古,“德”是一種選拔“民”成為“人”的一種登山活動,登山達到一定高度的“民”(奴隸)證明他的身體素質好,頭腦反應快,就可以把名字載入榮譽板,免除被琢瞎一隻眼的明確奴隸身份的刑罰,這就是周公旦提倡的“明德慎罰”,就是“皇天無親,惟德是輔”,這也是商王朝在東夷西岐兩線作戰失去“民心”,王朝覆滅,而周王朝面對殷商及東夷的反叛,其統治卻可以存在800年的根本原因。
人們往往以後世的眼光覺得儒家都是“文弱書生”,其實孔子卻是身材偉岸的奇男子,因為他們都是身體素質好的“儒”家後裔,基因已經進行了一輪選拔,由於頭腦反應快,成為了“文儒”的代表(“武儒”的代表後來形成了墨家),而成為了“儒家”領袖。
什麼是儒教?
就是周王朝周公旦創立的就居於奴隸地位的“民”及其後裔系統選拔為“人”的宗教體系,其祭司階層屬於道家,管理階層屬於儒家,執行階層則屬於廣大的“新國人”。
對於沒有系統選拔或者存在隱患的齊魯,由姜子牙分封齊國為代表進行震懾,調教好的“德人”及其後裔,則被送入震懾殷商後裔的宋國(宗室為殷商王室,主體統治群體為儒家後裔)及衛國(宗室為周王朝派駐,主體為商人後裔)。
所以,老子的《道德經》其實不僅是道家的依規(《道經》),也是儒家的總論(《德經》),也是說後世認為老子是孔子儒學老師的根本原因。
在《德經》總論的核心就是“上德不德”,前面一個“德”就是指的“德人”,也就是“儒”,就是“最高尚的“德人”(大儒)並不提倡具有多好的“德行”,(而是要接受道家國人的領導和指揮)”的意思。
這與《道經》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一個“道”指的是“道人”是一個意思,所謂“位於人類族群領導地位的“道人”(道士、方士、術士),他們可以說出來(第二個道是動詞)的道理和規律(第三個道是其含義引申出來的名詞),都不是根本性、常態化的道理和規律”。
周王朝的天子及諸侯國國君,其實骨子裡面對儒家都是存在有防範之心的,不會輕易讓他們掌權,有些“欺生”,所以孔子不被重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9 # 翱翔79400
孔子確有學文,不能否定的,孔聖人,有擁護,有不擁護的,有反對的,對立的,這就是矛盾!當時是各國國情不同,他的思想不能切合所有國家,也沒一個國按他思想把國建的人民安居樂業,國富民強的,反倒有不聽他的論語,就強起來了。因此,得不到重用。
-
10 # 石匠秦人
列國爭雄,圖霸天下。謀求創新,發奮強。當然不會接受保守思想的克已復禮,他們都想自已開疆拓土,天下稱雄,以圖統一!
-
11 # 青棗葉
孔子說,敬天命盡人事,多給我幾年五十歲學通易經我就不犯大錯了,孔子向老子三次問道最後悟出要想改變別人先學會改變自己的道理,孔子說,我的學問通達是我周遊列國學習悟道的結果,上天不讓我被列國重用我恭敬從命,上天讓我傳承詩書禮易春秋我盡我自己的能力。
-
12 # 程林4721
這個問題很簡單。馬克思主義理論獲得了全世界。可是他當時也沒有被西方國家重用。這就說明人文思想家是不受統治階級和壓迫階級歡迎的。所以他們不會受到統治階級和壓迫階級的重用。權力是掌握在統治階級和壓迫階級手中的。但是人文思想家,他們的理論思想是哲學性的真理,他能夠鼓舞大多數的人類。只要是大多數人們的認同,就說明是民心所向。毛主席說得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所以孔子才成為了人文思想教育家。孔子能夠成為聖人就是人民賦予他的稱號。孔子的思想教育與馬克思理論的矛盾是由於時代不同而產生的。這就說明一切人文思想理論都是要與時俱進的。
-
13 # 柳源141533468
孔子的理論只能用於安邦,不可用於定國,你看每一個朝代開始都用法而不是禮,到下幾代都用了孔子的理論,說明社會內部矛盾型成了,矛盾激化了,用來緩解壓力。
-
14 # 蘭州易道王
春秋時期,東周政衰,各諸侯紛紛獨立。孔子傳播他的忠君主張,不被採納。各諸侯想爭強稱霸,孔子講互相施仁義,不合口味。這個歷史時期,封建制正取代奴隸制,孔子仍主張奴隸制的禮儀,落後了。孔子的學說,不合歷史潮流多了。所以,儒家到處不受歡迎。他的弟子子夏,放棄了儒學,開始發起法家思想主張,後有大成。
可惜呀!現在什麼時代了,還有學者要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中,一不講經濟,人們吃什麼?二不講軍事,何以自衛獨立?三不講科技,怎麼強國發展?四不講天文地理,怎麼發展農牧業?以此看,論語何可興邦安天下?
-
15 # 劉岐正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現在又把孔子說成是至聖先師了,國際歌唱的好,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孔子作為歷史人物,褒貶不一,這個問題太大了不敢妄議!
-
16 # 鑫挺83563181
孔子周遊列國,推行其觀點,在政治上主張″安貧樂道"而不是″富國強兵"對內主張社會和諧,對外主張″韜光養晦"的中庸,懦弱,而不是國家對外戰爭的取勝?
此觀點具″痴人說夢"″假大空″之嫌?深受列國極大反對?秦國更是旗幟鮮明,嚴令不許孔夫子進入秦之國門,蠱惑軍民之心?
孔夫子四處碰壁,八面生危,惶惶如喪家之犬,匆匆如落網之魚?最終一事無成,僥倖逃回故里,後一命烏呼!
-
17 # 邵啟光流浪無知的人
這跟當時春秋戰國末期時代背景很有關係,雖然孔子思想文化是集大成者,當時社會動盪戰國就是以爭戰為主題的歷史時期,孔子思想是以儒家仁善治國,雖然他周遊列國,但當時的統治者的思想都是以武治國的思想,所以孔子的思想不必當代統治者所歡迎,孔子的精力主要花在了,編訂,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上面,還為《尚書》寫了序。這樣也好,孔聖人的思想對人類思想影響最巨大。?
-
18 # 張鐵軍158
儒家學說之於周朝鼎盛則滯後,之於漢朝則超前;孔子偏偏生於春秋戰國,春秋無義戰,生死存亡是機抒,君君臣臣是治世的秩序,自然不合當下的時宜。孔子生不逢時,因厄而作《春秋》。
孔子的學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讀其書,如見其人。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天下學問無出六藝,孔子可謂至聖矣!
-
19 # 球友奶爸
孔子在魯國受重用,官至“宰相",奈何魯國實力不濟,孔子不能盡展抱負,以達教化和兼濟天下之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淪為泡影,幸好以後漢天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孔子成“聖",大放光彩,萬古流芳也,幸甚幸甚!
-
20 # 正一小道
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曾經周遊列國十幾年,可始終沒得到重用,這是為什麼?是列國諸侯都沒有眼光嗎?
其實答案很簡單,甚至不需要我們去總結,因為在《史記》中,就有一個人評價過孔子,這個評價,也許正是我們需要的答案。
《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35歲的時候,魯國發生了叛亂,孔子也受到了牽連。
魯國是孔子的故鄉,這個我們都知道,於是孔子從故鄉魯國逃到了臨近的齊國,希望在齊國謀個一官半職,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此時的齊國國君是齊景公,於是就出現了儒家那段非常有代表性的話。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沒錯,就是這幾個字,意思是“君王要有君王的樣子,臣下要有臣下的樣子,父親要有父親的樣子,兒子要有兒子的樣子”,簡簡單單幾個字,也表達了孔子的主要政治觀點。
其實還可以總結的更簡單些,一個字,“禮”。沒錯,孔子的理想就是“克己復禮”,在禮崩樂壞的亂世,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認為最好的治世良方。
景公當時非常認同孔子的話,讚歎道:“先生說的非常好,如果都不守本分,那不是亂套了,有飯也吃不安穩啊!”話雖如此,景公卻很謹慎,沒有立刻開口任用孔子。
又過了幾天,齊景公再次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景公聽了,覺得孔子這個人是個厚道人,如果當官,一定是個清官,就打算賜給他一些封地重用他,並找來了宴嬰商量。
宴嬰是我國春秋時期名臣,先後輔佐了齊國三任國君,是名副其實的“三朝元老”,我們學過的《晏子使楚》說的就是他。此時的齊景公正是晏子侍奉的第三個國君,所以景公非常敬重他,大事都找他商量。
晏子聽完景公的話,當即表示了反對。晏子是怎麼說的呢?他沒有直接貶低孔子,而是先吐槽了一下儒生。
“這些儒生油嘴滑舌,口口聲聲克己復禮,妄圖用禮儀的道德標準來約束人民,從來不把法治當回事。而且他們很高傲,自以為懂得禮儀就高人一等,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裡,這樣的人,不適合當臣子。”
說完儒生,晏子又針對當下齊國的形勢,做出了判斷:“現在的周王室已經衰敗好久了,禮崩樂壞也不是一天兩天。孔子這個時候來講禮,教人們見面怎麼施禮,怎麼穿衣打扮,怎麼行走,怎麼說話,這些繁文縟節,有學識的人都要學好一陣子,如果是平民百姓,恐怕要花費一輩子去學習!這浪費時間不說,用這樣的東西來治國,真的會使國家強大起來嗎?”
雖然這話聽起來有點刻薄,但不得不承認,晏子的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各國之間相互征伐,這個時候來講禮儀,只能是被動挨打。弱肉強食的時代,想要不被消滅,努力讓自身強大才是上策。
孔子的“克己復禮”願景是好的,但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一個不合時宜的意識形態,即使刻畫的再美好,也沒人敢去實施。
針對孔子說的“政在節財”,晏子又說:“又要克己復禮,又要節財,根本就是自相矛盾。我聽說他們儒生的禮儀中,非常重視喪事,先人葬禮,為了表達尊重,往往不惜傾家蕩產而大辦特辦,這有什麼節財可言?如果讓他們把這種風氣在我們齊國推廣開來,那我們才是真正的掉入了陷阱!”
晏子這樣說一點也不意外。《史記》中對晏子的評價是“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這樣一個身居高位又節衣素食,以身作則的賢臣,自然是非常討厭那些鋪張浪費的禮節的。而且他的觀點也非常符合齊國的國情,或者說符合所有諸侯國的國情,此時的各諸侯國,務實一點,積極發展經濟和軍事,從而讓自身強大,不被他國侵擾,這才是首要任務!
但是,孔子的“克己復禮”真的沒用嗎?也不能這麼說。因為克己復禮,本身就是孔子針對禮崩樂壞的補救措施。只不過,這個措施只能在盛世奉行,或者,非要在春秋時代推行,也要周王室來領導,然後各國訂立新的友好交往的禮節。只不過,此時的周王室已經擔當不起這個大任了!
於是,齊景公從此以後不再問政於孔子,即使接見,也只是用對待文人的禮節來接待他。而孔子,估計也猜想出了其中的端倪,加之收到有人要加害他的訊息,所以就告別齊景公,回到了魯國。
表面上看起來,這場論戰是晏子勝過了孔子,但兩個人其實沒有勝負,因為兩人分別是不同領域的頂尖人物,孔子是世代受人敬仰的萬世宗師,晏子是青史留名的賢臣良相。
同時,太史公司馬遷對他們兩人的評價都非常高!太史公評價孔子“雖然是布衣出身,但是十餘世被人供奉,人們都以他的話為準則,這樣的人,可謂至聖”,對於晏子,太史公更是讚不絕口,甚至說“如果我和晏子同時代,即使讓我給他當車伕,我也是非常高興,嚮往至極的”!
總之,孔子沒被齊景公任用,甚至周遊列國十幾年沒人重用他,並非晏子對他個人有成見,也非他學問不夠,更非人品不好,只是他的政見不合時宜罷了。或者用一個詞表達更為恰當,生不逢時!
回覆列表
孔子的一生,也是歷盡坎坷,他想要宣揚自己的儒家思想,改變當時禮崩樂壞的局面,然而在魯國的時候卻處處受到排擠。孔子曾經有過一次長達十幾年的周遊列國的經歷,他先後去到了大約十個國家,但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國君都不重用他。即便有的用了,卻也並不看重,並沒有在當時就宣揚他的儒家思想。這是為什麼,為何大家都不願意搭理孔子,孔子的思想與當時究竟有什麼關係?
1.社會環境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春秋時期,更準確一點說,是春秋末期,臨近戰國年代。當時的年代,西周滅亡,平王東遷建立起東周,但是這些東周各諸侯國,很明顯已經搶了周天子的風頭,東周還不如它的另一個名字名氣大,那就是“春秋戰國”。諸侯勢力崛起,一個東周就是天子衰微,諸侯強勢的局面,並且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直到最後,甚至都不知道天子是什麼時候被滅亡的,只知道秦國統一了。
但在西周時期,絕對不是這樣,周公旦制禮作樂,我國“禮儀之邦”的名號,正是來源於周朝時期的禮樂制度,禮指的是維護當時等級制度的各種準則、規範、制度等,樂指的是配合貴族進行禮儀活動的舞樂,同樣也是每個階層有不同的規矩。這些規矩原本實行的是非常好的,然而到了東周,諸侯的實力壓倒了天子,這些禮樂,還有幾個人會去遵守呢?
2.為什麼不被重用
而孔子的目的,就是想要恢復原本的禮樂制度,更深層次的,自然是恢復到原本等級明確,每個人在自己的階層裡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老是想著跨等級,既然已經劃定好了,就安安分分地待著,做好自己該做的,這個社會不就一片和諧了嗎?當然了,統治者自然是要愛自己的臣民,要“仁愛”,大家和和美美的生活,國家一片祥和,多好的景象啊。
但是這一點,已經和之前所說的社會環境是衝突的了。諸侯覬覦天子,儘管在西周初期,大家因為是幫文王武王打天下,分封諸侯,當時還是對周朝是臣服的,認為自己是周朝的一份子,然而時間一長,鬆懈的鬆懈了,有野心的膨脹了,只要有一個帶頭的,後面就會有無數諸侯發展起來,要麼被人吞併,要麼吞併別人,沒有幾個人會心甘情願的給天子當聽話的臣子,那孔子的這些言論,還有誰會聽?
3.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所到之處無不在宣揚自己的思想,他想要把自己的主張推廣出去,在那個時代,他希望藉助思想上的力量,改變當時諸侯之間混亂敵對的關係。《史記》上說,他先後見過七十多位國君,但是據漢朝王充考證,孔子去到的國家並不超過十個,所謂的“幹七十餘君”或許就只是一種誇大其詞。而且孔子的足跡也不是很遠,基本上就在山東附近,沒有過長江,也沒有過黃河。
那個時候,孔子去的大多數也都只是一些小國家,這些小國哪裡有什麼心思去思考該不該恢復禮制?他們強大一點的都希望稱霸稱雄,弱小一點的都希望自己不要被滅掉,誰都沒有心思去想仁與不仁的問題,因為當時的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去想這些,那麼孔子自然也就會被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