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五福臨門了凡四訓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詩出自南宋朱熹《觀書有感》。全文是:“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讀誦經典的目的和方法

    讀誦經典的最終目的就是《愣嚴經》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這個“慧”就是根本智;就是朱熹講的“活水”,泉水的源頭;就是要開發我們自性中的無量智慧。

    讀經的方法,唐大圓居士說:“佛法教人,先求根本智,無相無分別。次求後得智,能分別一切法。亦如中國往日教童蒙的讀經,先但句讀,後乃開講,自然開悟。學佛亦應熟誦應讀之經論,不求甚解,即為求根本智。乃熟能生巧,由聞發思修慧,是為後得智。以是比較東西,東方不急求解,是培養根本智,而發達後得智。西方初學即求甚解,是破壞根本智,而失後得智之用。”

    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中說:“凡欲領悟經中的真實之義,惟在至誠恭敬的讀。讀熟了,常常觀照其一段兩段,或一句兩句。觀照即是思惟。然此思惟,與平常所謂研究大異其趣。平常的研究一種學問,是專以凡情推測,此則不然。雖亦不離文字,然切不可在文字上推敲。即推敲亦推敲不出。必須掃盡一切雜念,澄心靜慮的,將一個心,全注在其上。不在文字上推敲,便是不取非法。卻將全神注在這經上,便是不取法。這個便是修定。久而久之,於一念不生時,性光發現。經中真實道理,自然湧現。這個就是思惟修,才是受持,才能領悟。所以說領悟時,即是得有受用時。讀經要這樣讀法,定慧二學,便一齊修了。還要多多懺悔,求三寶加被。不然,恐或障重,不但不能領悟,即觀照亦做不好了。”讀至十百千萬遍,滿滿地心就定下來;正所謂《楞嚴經》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宋代理學家,儒學集大成者朱熹對怎樣讀書有著精闢深刻的見解:“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讀書必須成誦,真道學第一義。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但百遍時,自是強五十遍,二百遍時,自是強一百遍。今人所以記不得,說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所以不如古人。學者觀書,讀得正文,記得註解,成誦精熟。注中訓釋文意、事物名件、發明相穿紐處一一認得,如自己做出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處。其熟讀精思之學如此。”

    經典的含義如湧泉;就像泉水往上面湧,它含義是無有窮盡的。譬如《論語》,它跟世間的書籍的確不一樣,世間書籍你去看一遍,那個意思懂了,你再看第二遍還是那個意思,看第三遍還是那個意思。所以看兩、三遍,不想再看了,為什麼?沒有再新的意思。那是什麼?死水。《論語》不一樣,《論語》你讀一遍有一遍的意思,再讀一遍又有新意思,那個意思永遠沒有止盡的。所以經裡面,含無量義!初學的同修,有些看到這經文太深了,看不懂,不想念了,這就錯了。看不懂不想念,好像那泉水在地下沒有挖掘出來,你再下一點功夫把它挖出來,見到水之後,那個水源永遠不會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經就是如此。所以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現在學東西難,不像古時候,古時候真正有善知識,現在沒有了。所以我們現在的人沒有古人福報大,現在沒有真正善知識。沒有善知識,我們跟誰學?我們只有跟古人學,這是決定不會走錯路,決定不會走上邪道的。換句話說,一定靠得住,跟古人學。我們今天展開《論語》,我們就是跟孔子學,讀《論語》,就是聽孔老夫子給我們開示。他開示,我們聽不懂,聽不懂不要緊,再聽第二遍,第二遍聽不懂,再聽第三遍。你只要不斷的這樣看下去,這部《論語》從頭到尾認真的去讀,不必多,每天念一個小時,念個三年、五年,你決定開悟。你不肯幹,就沒有辦法。

    用三年時間,去讀幾十本經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道德經》等等;“讀書破萬卷。”你決定開不了悟,為什麼?看前頭不知道後頭,看到後頭,前面忘光了,你怎麼會開悟?不可能的事情。那真是清涼所講的,不是增長無明,就是增長邪見,這個非常可怕。我們想學道,結果到最後適得其反,我們是背道而馳,這就大錯特錯了。所以希望同修,我們既然發的道心真正想成就,就用古人這個法子,我們從一部經上下手,才能夠有成就。它的意思永遠沒有止盡,這就是湧泉的意思。

    古人真正用功是什麼?讀經,一天讀一部《論語》不去研究,也不去看註解,一天一部你讀上三年,三年就一千多部,一年三百六十部,你會開悟,你的路子走對了!悟了以後,你再來講《論語》,活的不是死的。你再看人注子,眼睛都放光,為什麼?一看到古人注子,哪個地方他有悟處,哪個地方他悟得還不透徹,立刻就明瞭。自己不悟,眼睛是瞎的,跟著人家後面走,被別人牽著鼻子跑。人家註解的,註解你還是看不懂,不要自己以為懂了,這一句我也懂、那一句我也懂,我也曉得怎麼講,結果你所講的全是妄想。

    聖人跟凡人不相同。我們自己好好的修養,逐漸逐漸把這些意思全都懂了。到什麼時候全懂?明心見性全懂了,沒有明心見性,你所瞭解的還是侷限的、區域性的,不是圓滿的。一切法不離自性,字字句句義理無窮無盡。經典都是引導我們,引導什麼?把我們自性智慧引匯出來。這也就是說,一切經典都是古聖先賢的方便說,沒有真實說,真實是把你的自性引匯出來,那是真實的。真實是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本具的德能、才藝,都不是外來的。

    二讀誦經典的三層境界

    (一)初級境界:“心得輕安,法喜充滿。”

    低階的智慧是“心得輕安”;心慢慢定下來了,心中不慌亂了。《論語》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時心有喜悅;所謂“法喜充滿”。面對問題會直覺的產生比較好的處理辦法;因而生活井然有序,幸福安康。

    (二)中級境界:“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中級的智慧是“學以致用”,改變自己的命運。宋代理學家,儒學集大成者朱熹對怎樣讀書有著精闢深刻的見解:“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讀書必須成誦,真道學第一義。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但百遍時,自是強五十遍,二百遍時,自是強一百遍。今人所以記不得,說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所以不如古人。學者觀書,讀得正文,記得註解,成誦精熟。注中訓釋文意、事物名件、發明相穿紐處一一認得,如自己做出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處。其熟讀精思之學如此。”

    清朝學者呂留良曰:“讀書無他奇妙,只在一熟。所云熟者,非僅口耳成誦之謂。必且沉潛體味,反覆熟演,使古人之文,若自己出;雖至於夢囈顛倒中,朗朗在唸,不復可忘,方謂之熟。”又云:“蓋涵詠熟久,人書相合,習與性成,自能為我所用。”

    確實如此,被譽為“明初理學之冠”的明朝思想家薛瑄雲:“學有所得,必自讀書,入讀書千熟萬熟,時一言一句之理,自然與心融會為一,斯有所得矣。”此時正是《易經》所說的“精義入神,以致用也。”換句話說,達到學以致用的境界了。

    (三)高階境界:“久習純熟,其心得住。”

    高階的智慧就是“久習純熟,其心得住。”《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心云何住?”這個層次是心有所住,住在經典上了,心經合一了。達到《易經》上說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境界了。其作用就像《道德經》上說的:“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所以,古人常說:“秀才不出門,遍知天下事。”就是達到這種高階的境界。智者誦經,豁然大悟,寂爾入定,就是典型的例子。智者大師,即智顗(538-597),是我國陳、隋之際的著名佛教領袖和佛學思想家,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真正創始人,所以常被成為天台智者大師。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寂而入定。乃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大建元年,至金陵瓦官,開法華經題。帝敕停朝一日,令群臣往聽。

    三講解經典

    (一)經典每個字都是活的,無量義。

    根本智得到了,再來看經典,字字句句無量義。同樣是一部《論語》,同樣是這一句,就有許多不同種的講法,雖然不同,宗旨決定不變,方向目標精神決定不變,所以決定沒有把《論語》講偏差。《論語》活活潑潑的,不是死呆板,不是一個講法,這是經典之難處。不但經是如此,註解都是這樣的,所以很不容易。古人的註解句句都是活的,你怎麼說都有道理,不是一個呆板的;不是說這一句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這種講法,那就叫死文章。經典是活活潑潑的,不但經是活活潑潑的,注子都是活活潑潑的,這是太不容易了。

    (二)講經要契理契機

    講經就會契理,契機。契理就是義無礙;契機是法無礙,要適合於現前眾生的程度、慾望、好惡。所以,文字是活的,不是死的。經典每個字都是活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講法,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講法,不一樣的。誰還要做三千年前古人,這個誰願意幹?當然不願意。

    《論語》每一句都是無量義。講經必須要契理又契機,才能收到教化眾生之目的。契理是不能講錯,違背經典的本義。你講的經,聽眾人數很多,而且非常喜歡聽;但是如果不契理,那麼你講的就是邪法,會誤導眾生,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契機是要符合於現場聽眾的身份和程度,否則聽眾不愛聽,覺得不適合我;或者說太淺,我都懂沒必要來聽。講經就沒有什麼作用和意義了。我們以《學而》篇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一句為例子說明這個問題。

    1身份不同,講法不同。《論語》這一句,對學生講這個“學”就是每天要讀書;對於工人講就是每天具體的技術練習;對於商人來講就是每天練習經營之道。

    2程度不同,講法不同。“樂”這個字,通假字,通“悅”。

    (1)淺一點來說就是喜悅;高興的意思。學生每天讀書,學而時習之;不偷懶,取得好成績心裡高興了;工人每天認真練習技術,評上高階技師,心裡高興了;商人每天練習經營之道,掙了很多錢,心裡高興喜悅。

    (2)往深一層講這個“樂”,是“法喜”;法喜充滿。這個“喜”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法喜,這個很重要。喜不是從外面來的刺激,是從內心生的。悅就是歡喜,是從禪定當中生的歡喜心,那個歡喜心是最好的養分,歡喜就是法喜。“住真法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顛倒之法是世間法,世間五欲六塵你得到了生歡喜心,這是顛倒之法。真正的歡喜心是從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心愈清淨就愈歡喜,真的是法喜充滿,精神百倍。無論做什麼事情,愈做愈有精神,不疲不倦,不會厭倦。

    (3)再進一步講這個“樂”是“禪悅”,禪悅為食。比法喜再高一個境界就是“禪悅”。禪悅為食,悅為食。悅是什麼?禪悅!在修行裡面得定開慧,那個禪悅就滋養著生命,法喜充滿。所以不需要飲食,這個飲食是可以不需要的。五欲,財、色、名、食、睡;所以真正功夫到家的人不需要飲食,也不需要睡眠。睡眠是昏沉,不是好事情,功夫愈好的人初禪以上的人不需要飲食了。我們要靠飲食來維持生命,初禪天以上世間一切的快樂,沒有禪定之樂,禪定是真樂。定修成功,五欲斷掉了,財色名食睡這五種都可以斷掉,飲食可以不要了,禪悅為食。

    (4)比“禪悅”再高一個層次,最高層次的智慧產生的“樂”是“真樂”;常樂我淨四德。“四德”是常樂我淨。常樂我淨,你要用真心,這四個都得到。常是什麼?永恆,沒有生滅,這就是常;樂就是真樂,法喜充滿;我是什麼?我是主宰、自在,真正做得了主宰,真正得大自在;末後一個是清淨,清淨是沒有汙染。常樂我淨四種,自性裡面的淨德。“常樂我淨”的我,不是這個身體,禪宗裡面所謂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個我。在大乘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誰的心想?我的心想,那才叫我。“我”裡頭有很深的意思,最重要的,我是主宰的意思。今天我能不能主宰?不能。我要能主宰,我身體健康,永遠不生病,永遠不老。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可見得沒有我。第二個重要意思是自在。你的身心都不自在,受外面境界的干擾,所以沒有我。真我是真能做主宰,真正得大自在。那個我是什麼?那個我是自性,明心見性就把我找到了。我們用的心是生滅心,就是念頭,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這個心叫生滅心,用生滅心觀察宇宙人生,統統都是生滅的。般若智慧圓滿的人的心是真心,是用的本性、用的真心,真心不生不滅。真心是沒有念頭,沒有念頭這個心,就沒有生滅。離開分別執著,“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實相就是沒有分別執著;這個時候三德秘藏裡面的常、樂、我、淨,就顯現出來了;如果不能證得三德秘藏跟四淨德,我們都得不到受用,必須要親自去證得,受用才顯現。“常樂我淨義故,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常樂我淨,這是真常,常就是永恆,真心是永恆的,有真常、有真樂、有真我、有真淨。法身裡面有“常樂我淨”,這是四種淨德,般若裡面也有常樂我淨,解脫裡頭也有常樂我淨,這不是假的。“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沒有一樣不滿足。所以叫“如來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如來就藏在這裡面,藏在哪裡面?藏在自己真性裡面。雖然藏在裡面,因為它沒有形跡,它既不是念頭也不是形相,它確實又是不立一塵,又是一切具足,這妙不可言。

  • 22 # 菩提非樹LW

    其哲理是:要不斷學習,積累知識,觀察生活,接受新事物,才能擁有活躍的思想,豐富的藝術靈感。

    此兩句詩出自南宋朱熹的《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原文: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釋義: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此詩借景喻理。全詩以方塘作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形象地表達了一種讀書的感受。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作者借池塘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比喻人要思想活躍,有創作靈感,就要勤奮學習,不斷積累知識,觀察生活,領悟生活。

    此處的“源頭活水”,應指作者內心的藝術靈感。

  • 23 # 文化一家人

    這兩句詩,來自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一首哲理詩《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貴含蓄。朱熹的這首《觀書有感》,名謂觀書,全詩卻沒有一字書的影子,而又字字是在講書的韻味。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著實是一首上佳的詩篇。流傳千年而蘊意無窮,隨著時間推移,愈加散發出獨特的魅力。而朱熹正因為此篇佳作,躋身於哲理詩大家的行列。

    半畝方塘一鑑開。

    開篇第一句,就採用了三個比喻。

    半畝方塘,是說一方小小的池塘(只有半畝,當然是小了)。

    池塘的水面清澈透明,像一面明鏡(鑑:是指明鏡)。

    這小小的明鏡被開啟。開是動詞,打開了一面小小的明鏡。

    寓意是講:開啟一本書,就好比打開了清澈透明如池塘般的一面明鏡。

    天光雲影共徘徊。

    從字面上理解,是說天上的雲彩和風光都在水面上徘徊盪漾。但如果停留在字面上,不過是描寫風景而已。

    可是,詩人不是在觀水面風景,而是在觀書,這意境自然就寬闊無比了。一本書裡所包涵的內容是博大精深的,似天光雲影一樣在讀者眼前遊動,讀者就會發揮想象,盡情地欣賞書中的精彩,書中的美妙,書中的景色,觀書就像欣賞一道絢爛多彩的風景,無疑是美好無比的享受。

    問渠哪得清如許。

    試問,這渠水為什麼如此清澈透明呢?字面上依然是寫水,並且詢問清澈的緣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字面的含意是:這清澈透明的池水,是由不斷流來的活水供應而來,新陳代謝,以舊換新,所以才保持了清澈透明。

    回到書上來,就是說,透過觀書,知道了一個道理,這源源不斷的知識,是因為有儒家聖賢的思想來補充,來澆灌,來滋養,來薰陶,才有無窮無盡的知識源泉。

    誦讀全詩,每位讀者自然會產生如下感受:

    1、語言清新典雅,舒展流暢。韻律準確,輕鬆自然,讀起來朗朗上口,一詠三嘆。

    2、比喻合理,貼切巧妙,一本爽心悅目的書籍,好比一塘清澈透明的池水,輝映著雲影天光,蘊味無窮。

    3、哲理深遂,發人深醒。吸收知識的營養,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補充,不停地吸收新鮮的營養為我所用,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說明事物不是靜止的,是在不斷變化的。

    一首《觀書有感》告訴了我們一個淺顯又深奧的道理:

    只有加強學習,不斷地接受新知識、新文化、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才能適應社會發展,才能做對社會有用之人。

  • 24 # 滄浪有話說

    這首詩是南宋大儒朱熹的一首哲理詩。

    朱熹,世稱“朱文公”。是二程(程顥、程頤)三傳弟子李桐的學生,後世並稱“朱程學說”。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位列大成殿十二哲學者,享受孔廟祭祀。後世稱“朱子”。

    這首詩是朱熹少見的文風清新不隱晦的詩。重點在後兩句,言外之意是做人做學問,要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更新自己的大腦。也正應了古話: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朱熹總結了以往思想尤其是南宋理學,形成了龐大的理學思想體系。嚴格說,我認為是對孔孟學說的修篡,禁錮了後世儒家的思想。對社會的危害較大!背離了“活水來”!

  • 25 # 蕭蕭政語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詩包含一個深刻的哲理:生活是知識的源泉,只有不斷從生活中汲取營養,才能豐富自己的生活,豐富自己的知識,增長人生的智慧。任何脫離生活,脫離實踐的所謂“知識”都是乾澀的,毫無生機,毫無生命力的。

    還是先來賞析一下這兩句詩吧。這兩句詩出自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觀書有感》。原詩是這樣的: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水?

    唯有源頭活水來。

    這是一首借景喻理詩,作者以半畝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的讀書感受。詩的前兩句寫景,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清明如鏡的半畝方塘,天光雲影,水天一色,讓人頓生無限美感,然後筆鋒一轉,作者設問:半畝方塘為什麼如此清澈?緊接著自答,因為有源頭源源不斷的活水,才使得它這麼清澈。這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畫卷,已經令讀者清新明快,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一看題目,是觀書的感想,頓時這美的意境得到昇華,與書融合。

    朱熹用這兩句詩來說明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用心觀察、感受才能發現源頭活水,汲取源頭活水。才能使自己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

    其實,不止是寫作如此,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以體現這一哲理。毛主席強調的“實踐出真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和“吐故納新”也是這個道理。實踐就是活水源頭,只有不斷地向實踐學習,向社會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才能使自己變得才華橫溢。如果一味地死守已有的東西,不去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勢必會被時代所淘汰。特別是在當今社會,科技發展異常迅猛的時代,如果我們墨守成規,就必然會被時代所拋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練了幾年歐楷,感覺沒有進步,接下來該怎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