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影視
-
2 # 帝國的臉譜
人的選擇,常常是最後瞬間的內心所動,而選擇揮劍自刎,則必然是萬念俱灰或眾叛親離,否則,人只要有一絲生存機會和挽回希望,都不會結束自己的生命的。然而,項羽畢竟自殺了,以至於後人都無法理解,為什麼開始竭力突圍,最後卻在烏江自刎呢?
前202年冬,曾經不可一世的項羽,率部10萬與劉邦30萬大軍交鋒於垓下,結果喪師七成。當晚,四面楚歌,項羽面對生死相隨的虞姬,唱出了自己的千古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心如刀絞的虞姬,也吟出一曲和歌:“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吟罷,虞姬拔劍自殺,香消玉殞。為了讓項羽不受牽絆,順利突圍,虞姬選擇的是犧牲自己,她用一灘碧血,給項羽留下了一條通往東山再起的路。項羽悲痛萬分。
而身邊剩下的三成部眾,在四面楚歌之下,紛紛逃跑,只剩下八百親兵。虞姬死後,項羽帶著八百親兵,乘著夜色,衝破包圍,向南逃去。劉邦天亮得報後,馬上命令灌嬰帶五千人追堵。
逃過淮河後,項羽只剩下一百多號人了。到達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更是隻剩下二十八人。在這山窮水盡的時刻,項羽還有一絲好興,面對數千追兵,他還要痛痛快快地打殺一場,他將二十八騎在高處集中,分成四隊,四面出擊,竟然又殺了許多漢軍將士。
暫時擺脫漢軍後,項羽到達烏江,烏江亭長正在專候。只要東渡烏江,就能脫險,甚至東山再起也不是沒有可能。然而,項羽卻對烏江亭長說,天要亡我,我還渡江做什麼啊!再說,當年我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征,今無一生還,即便江東父老可憐我原諒我擁戴我為王,但我又還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呢?隨後,自殺身亡,年僅31歲。
項羽就是這樣的人,置之死地時偏向生,有生之希望偏向死。
然而,項羽若不死,真有希望東山再起嗎?這其實是旁人的揣度。其實,機會不會連續多次的給同一個人的,在大起大落面前,人的機會往往只有一次,一次沒把握好,往往機會盡失,留下一條命又能如何?再說,讓他時時保持鬥志和銳氣的虞姬也死了,那腔天下英雄、捨我其誰的豪情也付諸東流,即便自己不想死,留下一條命,那也只是行屍走肉而已。希望沒有了,留下軀體何用?!
所以,王安石詩曰:“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是啊,他項羽眾叛親離、人心盡失,哪怕機會重來,誰還會願意跟隨他捲土重來呢?性格決定命運,有時確實是一種必然。
-
3 # 東方紅2020號
項羽只是想逃生所以並沒有帶大部隊只是帶了八百騎兵。半夜突圍漢軍黎明發現 漢王隨即派灌嬰率領五千騎兵追殺。烏江自刎有沒有不知道 漢史的總結是身死東城。自殺很好解釋他項王當時逃生無望自殺可以捍衛最後一絲尊嚴 投降也許死的會更痛苦。
-
4 # 嘟嘟讀讀
突圍是為了儘可能讓活著的兄弟有尊嚴的回到江東,自刎是因為一個男人責任感的愧疚。這和陰謀無關,只是因為心中的那一份責任感。
其實項羽這個人很有意思,是猛將,是霸王,但是在政治上卻是一個大男孩。項羽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是一個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一個人,這樣的一個人註定只能做霸王,一心想做好事,一心想實現那個烏托邦夢想。而他的對手劉邦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可以高傲做帝王,可以屈身鑽狗洞;項羽卻不行,項羽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一個人。
第一,成長環境
項羽是項燕的孫子,楚國的貴族,從小就揹負著血海深仇——項燕被秦國將軍王翦所殺,一起被殺的還有20萬楚軍。項梁等人結交的豪傑等人,終日聊的都是情義,項羽對秦朝的憎恨也並未隨著統一而減少。項羽的概念裡,錯了的就應該殺,仇家就應該殺。他的相對優渥的成長環境,鑄就了他對待是非非常單一的性格。也造成了他認為靠力量可以解決一切的觀念。
劉邦是楚國普通百姓,誰統一天下,對他來講都差不多。他從小生活的村子,每天想的是如何多打一些糧食,好吃飽肚子。所以劉邦的概念裡,生存高於一切,就是首先要保證自己活著。要獲得糧食,在村子裡並不容易,尤其是鄰里之間的事情,你說不上誰對誰錯。劉邦在這時候也知道了老百姓要的是什麼——吃飽飯,沒戰亂。劉邦也知道這個世界上對和錯只是相對的。所以他的成長環境養成了他潑皮無賴但是又體恤百姓的性格。
第二,見到秦始皇
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言辭中間,是對敵人的不屑,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叔叔還在一旁,項羽的叔叔立刻把他拉走了,這是要殺頭的。項羽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肯定是帶有很大的情緒的,項羽抑制不了自己的衝動說出來:他可以取代秦始皇,這明顯是意氣。
劉邦說:大丈夫應如是。做男人就該這樣,說明在劉邦心目中有一個這樣的形象。而且劉邦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只有他的好友蕭大人知道。劉邦對秦始皇的感覺並不是仇人,反而倒像是一個偶像。因為他沒有項羽那樣的深仇大恨。
第三,亞父范增
項羽對亞父范增的感情是複雜的,他認為亞父范增做事情太繞彎子。不如把事情趟直了去幹,在反間計上,項羽的僅憑使者一頓飯就相信了范增私通劉邦,(項羽的使者前來,劉邦置辦了有豬、牛、羊在內的豐盛筵席,端過來準備敬獻的時候,看見了使者,假裝驚愕的說: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怎麼反而是項王的使者呢?”接著便端走更換,用粗劣的飯菜讓項王的使者食用。使者回去後報告項羽,項王於是就懷疑范增和漢王有私交。)完全忘記了鴻門宴上范增執意要殺劉邦,這樣的情緒化的性格,情感固然豐富多彩,但是在大事上一定要理性。然而劉邦為了把范增從項羽身邊弄走,花了四萬金 。
第四,劉邦父親一家的態度上
項羽說要煮了劉邦父親,劉邦說:你我是結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煮了咱爹,別忘了分一碗肉湯給我。項羽大怒,最後還是放了劉邦父親。在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劉邦是一個地痞無賴的性格,典型的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誰”,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也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但是貴族出身的項羽就不同了,在做事情上很多時候回顧及自己的名聲,所以項羽有時候做事會縮手縮腳。
兩個人都跟他們的性格有關,性格跟他們的成長環境有關。對劉邦來說,面子名聲不重要,要面子自己就得捱餓,要面子自己就得受凍,為了生存平時也做不少出格的事情,劉邦覺得責任感就是讓跟著自己的人過上好生活。項羽不同,項羽雖然打仗殺敵,但是出格的事情項羽沒有做過。這也是項羽的性格,他的責任感是讓跟著自己的人做英雄。
所以項羽殺出重圍是為了,自刎是因為對江東子弟的愧疚。
-
5 # 小魚遊海南
項羽烏江自刎的綜合原因有很多,霸業的逝去,親信的反叛,性格的不屈...但是,我想說的是,項羽的失敗是必然的。起因要追溯到秦始皇的統一,在我看來秦始皇能夠統一中國,成為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不是那麼偶然的,是因為秦王嬴政掌握了一套先進的社會制度,才能夠力壓六國(至於這套制度怎麼來的,有空我再詳談)。我舉一個簡單的事列大家就會知道這套制度有多強大。秦始皇徵兵修建萬里長城時,陳勝因失期當斬而被迫起義。在古代,大多幾層起義是因為餓肚子,而陳勝是因為耽誤期限,先不說這套制度是否嚴厲,要知道秦始皇當時在邊防計程車兵,修建萬里長城的工匠,具體多少人我記不大清楚了,這麼多居然沒有一個人吵著鬧肚子餓?說明在這套制度的運作下,秦國國力充沛,才能一舉擊敗其他六國。而劉邦第一個打進阿房宮,成功把這套制度複製下來,幾年後才有與劉邦一拼的實力。而項羽呢?當他趕走劉邦後,本來可以自己做皇帝的,但是他再一次平分國土,絲毫沒有統一全國,嬴政那樣的雄霸之心,所以他的手下韓信,英布等人才會棄他而去。插個題外話,項羽是楚國人,為什麼不是叫楚霸王而是叫西楚霸王,因為他在平分天下的時候楚國太大,又把楚國分成四份,他在楚國西邊那一份,後世才會叫他西楚霸王。由於項羽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才會把到手的天下讓給劉邦,所以在我看來,項羽過了江東也不過還是一名匹夫。
-
6 # 詩書君
項羽是一個很有天賦的人,而且很驕傲。當初他想學萬人敵,也就是兵法,很快就掌握了很多,所以沒有深入學習。在楚漢戰爭的正面衝突之中,項羽幾乎未嘗敗績,這也說明項羽深諳兵法。相傳項羽曾經留下兵法,項羽舊部下九江王英布後來謀反,排兵佈陣的方式和項羽相似,多次吃過項羽虧得劉邦更加的厭惡英布。
正是因為項羽的驕傲,所以在被漢軍重重包圍之下,才不相信自己能力不行,他要證明給自己的部下看: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於是乎在漢軍之中奮力拼殺,用行動證明了他的話是對的。就算手下只剩下幾個隨從,他仍然精神抖擻,彷彿像以前一樣衝鋒陷陣。
再者就是項羽有很強大的自尊心,他不允許別人當他的面指責他,他習慣了別人仰視他,在離開垓下的軍營之前,他面對著心愛的女人,留下了淚水,屬下和他一起哭泣,他已經窮途末路了,他的手下沒有人敢勸他,沒有人給他出主意,“莫能仰視”。到達了烏江邊上的時候,他更是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他當然可以稱王,那麼他能夠對得起曾經隨他渡江一起打天下的吳中子弟嗎?就算他的父老不當面指責他,他也是於心有愧,怎麼面對曾經那麼信任他的人呢?
項羽是貴族,在他的身上不禁流淌著貴族的血液,還保留著周朝封建制度的思想。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大秦帝國短短十幾年間就土崩瓦解,雖然秦帝國覆滅了,但是也把封建制度一起埋葬了。項羽企圖恢復周的封建制度,不符合當時的歷史潮流。而且項羽年輕氣盛,雖然剛強,但是沒有韌性,他可以在沙場上所向無敵,但是政治上卻有極大的缺陷。他不允許自己失敗,他是亡秦必楚的楚國人,他是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他不能夠承受失敗所帶來的一切,只要他失敗了一次,對於他來說都是恥辱。
他的死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解脫,起碼為自己保留了最後的一絲尊嚴,讓後人不勝惋惜。司馬遷在史記之中多次批判項羽,卻對項羽之死不吝筆墨,將他的悲劇色彩渲染到了極致。
-
7 # 彭庶
江東子弟不帶出去,他有臉與虞姬私奔麼?必須突圍,烏江不渡,一個回去有什麼意義?子弟沒了還可再找,虞美人白死了,也沒救活一個江東子弟,他是不會渡烏江的,項羽根本不是死在烏江,是垓下。
-
8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項羽在垓下之戰慘敗於韓信的十面埋伏後,信心受到了嚴重打擊,但他沒有放棄,決定改日再和漢軍決一死戰,結果這時韓信審時度勢的使出了"四面楚歌"的戰術,最終從思想上徹底瓦解了楚軍,思鄉心切的楚軍紛紛選擇了逃離,而到這時,項羽黃梁夢碎,知道再決䧳雄已成夢想。突圍是他唯一的選擇,因此,他的心情傷心悲痛到了極點。
而這時項羽的悲痛,他最心愛的女人虞姬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眼看項羽只是喝悶酒,虞姬為了緩解他的壓力和心情,選擇了舞劍助樂,一曲舞罷,虞姬選擇了自刎。虞姬之所以這麼做,一是不想拖累項羽,成為他的累贅;另一方面也想透過這種悲情極端的方式喚醒項羽,讓他及時突圍出去,重整旗鼓,捲土重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事實上,虞姬的死對項羽的衝擊很大,項羽最終決定化悲痛為力量,奮力突圍。為了達到出奇不意的目的,成功突圍的效果,他只率領八百精銳鐵騎。而令項羽沒有想到的是,他一路跌跌撞撞逃到烏江邊時,只剩下28騎了,這對項羽的打擊也是相當大的。同時,在逃亡中問路時,一個老農故意給他指一條歧途對他影響也很大。而烏江邊烏江亭長的渡江船小到只能載一人更令項羽到了崩潰邊緣,他一個人去江東,確實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啊。。再加上虞姬的死讓他感到萬念俱灰,最終在悲觀、失望、灰心、羞辱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下,項羽不肯過江東,選擇了自刎。
總之,項羽竭力突圍,說明他不甘心失敗,想重整旗鼓,捲土重來,是他的雄心壯志所至。而最後烏江自刎,說明他在政治上的幼稚,思想上的不成熟,而這種患得患失,左右搖擺,正是項羽的致命弱點,這是他在戰盡優勢,最終失敗自刎的根本原因所在。
-
9 # 一個人的歷史
按照《史記》的記載,項羽率八百騎兵突圍之後,半路由於被人指錯了方向,而被劉邦的騎將灌嬰追上包圍,幾次衝鋒之後,項羽拒絕了漁夫載自己過江的請求自刎而死。很多人認為既然竭力突圍,為什麼還要自刎?不是要東山再起嗎?怎麼在最後一瞬間又放棄了希望?
性格使然,霸王之命在我看來有兩種可能,一是基於項羽的性格,項羽其人優柔寡斷,反覆無常,情緒的變化有時候自己也無法控制,可以說他是一個頑皮的大男孩,卻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這樣的人在感情上很容易出現波動和變化。突圍是因為還有東山再起的想法,自刎則是萬念俱灰,放棄希望的表現,這兩點放在項羽身上並不矛盾。
因為項羽這個人本身的性格就是矛盾重重的,他既想消滅劉邦,又怕擔負不義之名,他信任自己的亞父范增,又懷疑亞父背叛了自己,在信任與不信之間搖擺不定,在希望與絕望之間躊躇不決,就是項羽最大的敗因。
非不渡,不能渡也第二個原因,恐怕我說出來,大家要噴我了。儘管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項羽是自刎而亡,很多民間的野史傳說也說項羽是自刎而亡。但是不得不承認,還有一種可能,項羽是被殺的,這也是他不能過烏江的原因。因為既沒有什麼漁夫,也沒有什麼自刎,有的只是西楚霸王最後的悲歌,被漢軍殺死。只不過為了塑造項羽完美的英雄形象,太史公才不忍心寫成是被殺而寫成了自殺,又編造了有人幫助項羽渡江而項羽不從的橋段和故事罷了。
-
10 # 泰山7001
原因就在於那八百騎兵,我大膽猜測他們的共同點是——江東子弟。
當初項梁、項羽起兵,所帶不過八千江東子弟兵,在叔侄二人和江東才俊們的百般努力下,終於成就了推翻暴秦、恢復楚國的光榮夢想。
後來楚漢戰爭爆發,一打就是四年。江東子弟也越打越少,直到在垓下被漢軍團團包圍。此時的項羽應該還抱有幻想,他寄希望於回到江東大地東山再起。
因此,項羽僅帶著最後的八百江東子弟兵開始突圍。只要這些人回到江東,不僅項羽的臉面可以保留,更重要的是這些人每一個都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可惜,這些人沒有跟到最後,有的跑迷路了,有的戰死,只有項羽一個殺到烏江邊上。我猜這個時候的楚霸王已經心如死灰,萬念俱焚。他失去了最後的資本,倚仗,他已經找不到說服自己上船的理由,他決心一死,也只有一死才能和他當年的八千子弟兵再次相逢。
這就是我的猜測,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
-
11 # 燭影斧聲
一句話,性格使然。有的人說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能坦然的面對失敗,最終選擇自刎是懦弱的。但是我反而覺得項羽正是因為可以坦然的面對失敗,所以才選擇了他最應該選擇的謝幕方式。
我們來回顧一下。本來是雙方議和,之後劉邦反悔,追擊項羽,但是以劉邦的軍事能力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所以被暴怒的項羽反攻,於是劉邦退守固陵,命彭越、韓信和英布三路大軍勤王,意圖徹底消滅項羽。
當時的項羽如果果斷退軍就不會有後面的垓下之戰,但是以他的性格自然是想拼一把,如果可以一舉殺死劉邦,不失為長治久安之策。可是攻城戰並不是項羽擅長的,於是在久攻不下時,項羽退軍到核下,直到劉邦大軍全部會師。
項羽為什麼這麼做,史學界說法不一。個人觀點項羽開始並非不能突圍,雖然丟了彭城,但是江東還在,手裡還有十萬精銳。不過一旦回了江東,局面會相當被動,以項羽的性格加上以前的戰績,他是想在核下拼一次,一戰定乾坤。
都知道鉅鹿之戰和睢水之戰項羽都是以少勝多,睢水之戰更是將近一比十九的人數,核下的地勢各方面也非常適合他擅長的野戰,人數比大概只有一比五或者一比六。可惜的是韓信的能力要強於章邯和劉邦,雖然漢軍的死傷比楚軍多,但還是成功的將楚軍全部殲滅了。
於是就有了後來的烏江自刎。當時項羽麾下全軍覆沒,即便是回了江東也只能苟延殘喘,等著劉邦將江東逐漸吞併,正是清楚的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項羽果斷的選擇了自刎,他知道自己已經敗了,再回去還是會敗,不如這樣悲壯的死去,以西楚霸王的驕傲,怎麼可以讓自尊得到踐踏?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到了今天歌頌項羽和喜歡項羽的人遠遠多過劉邦,這對於當年的霸王也算是一種祭慰了吧。
-
12 # 我本東海虯髯客
人在身陷絕境時,本能地只想突圍。反而在真正突圍後,會考慮到這樣做的意義。做為一個登上人生巔峰的霸主,此刻幾乎一無所有。
最愛的女人在自己無法保護時自殺了,大好的江山得而復失,范增死了、虞姬死了、龍且死了、項莊死了、好友、戰友、忠心的部下大將、江東項氏八千子弟都為他戰鬥而死了,莽莽天下,剩下的只有想要他的首級加官進爵的陌生人、想要他死才安心的仇敵,可說是孤身一人以天下為敵。
偏偏擊敗他的是他最看不起的劉邦、韓信,這是恥辱;身為堂堂西楚霸王,要向喪家之犬地逃走,這也是恥辱;子弟亡而自身存,更是恥辱。如果渡過江東從頭再來,又將有多少子弟血濺沙場,又將要九州動盪。
然而項羽此刻心累了,一切在意的、看中的、珍愛的都沒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不如去找他們!就如楚留香說的:人生來過、愛過、活過,已經足夠了。
-
13 # 玉成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
每當想到霸王深夜獨坐起,四方楚歌聲,念及寵幸美人,戰馬烏騅,慷慨悲歌,不勝唏噓。
為何項羽突出重圍後,卻烏江自刎?如果當時項羽過江,歷史是否會因此而改寫?千百年來,多少墨客騷人糾結於此。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面對漢軍數千人,他對身後的二十八騎慷慨陳詞: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
漢軍數重圍困之中,他豪氣千丈,對從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
衝鋒而下,聲震如雷,震碎敵膽,斬將而還!
漢軍赤泉侯還妄想追殺,他瞋目而叱之,嚇退數里之遙!
能當得起“霸王”這個稱號的,古往今來,也只有他了……
烏江亭長勸項羽渡江:“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項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是怎樣的一種笑?末日悲途中的蓋世英雄,或許有無奈,或許,又是一種釋懷……
念及虞姬淒涼唯美的歌聲: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錚錚男兒,鐵骨柔情。
他是楚霸王,八年征伐,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然而一次失敗,就是致命。
為何他不渡江?為何他不渡江?後人給了他千百個理由,但又有誰能真正體會到霸王的心情?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14 # 小明觀歷史
《史記 項羽本紀》中,司馬遷有對楚霸王人生最後一程的描述。(具體想了解的可以網上找找“項羽之死”章節)
項羽被圍垓下,兵少糧盡;夜聞楚歌,開始和虞姬感慨人生。(此時項羽尚有兵800餘騎,他感覺並沒有走到絕境)
夜襲突圍,被人指錯了路,身陷大澤中,此時只有28騎。追兵有千人。(此時他才感覺可能突圍不了了,已經定下了必死的決心)。注意這時候,他覺得是天在亡他,而不是漢軍讓他亡敗。所以後面所作所為都是在印證“天要亡我”這一主題。
他怎麼做呢?1.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看,我能打得過,還都打贏了。你們相信是天要亡我了吧)2.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
表面文章都做足了,突出重圍,在烏江之上,烏江亭長要來接他過江。他拒絕了,反而選擇了自刎。我猜他心裡這麼想的:我單槍匹馬都殺得你人仰馬翻,我都逃出重圍了,可是我仍選擇自殺,因為這是天在亡我,不是你劉邦打得我敗了。
有人會拿出杜牧的詩: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在這我以王安石的“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回之。
-
15 # 古今通史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雖說項羽突出重圍,但是沒有完全擺脫合圍,只不過緩口氣罷了。曾經查閱過一些相關的資料,歸納起來大概三點,一是項羽當初是否真的有機會逃到江東,二則逃到江東,江東父老怎麼看,是否能捲土重來,三來強大落差所帶來的挫敗感驕傲如項羽真的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麼。至於項羽是不是江東人這點我就不說了,說的不假,但卻太過跳脫,江北人又如何,無需太過執著這類東西。
先說假設,假設他能度過烏江,問題是他能麼?除了《項羽本紀》“亭長船待”的描述以外沒有史料說明項羽真的到了江邊,但卻都講過項羽死於東城,經過實地查勘考證,項羽也的確死於東城,即今天的安徽定遠縣,那麼就面臨著一個距離問題,安徽定遠到江邊還有240裡,他沒命跑那麼遠。
是否能捲土重來,今時不同往日,曾經的輝煌我覺得項羽已經無力複製,以前振臂一呼幾千人,幾萬人,幾十萬人,但是現在即便是項羽沒在前段歷史中出現過,還以新人一枚的狀態出現,還以原來的方式振臂一呼是沒有希望再聚集那麼多人,原來的一盤散沙基本都有了自己的勢力和“主人”,這種時候再來那一套怕是十個項羽也都會被滅。
項羽已經徹底被劉邦打敗了,收攏殘部,招募士兵可還有人來麼,幾十萬人都死了,誰還會跟這樣的人,或說雖有但極少。
即便如上兩段劣勢都被項羽克服了,他又收攏了一票人馬,請問如何面對劉賈、英布、劉邦、彭越、韓信部隊的絞殺,不,其他人不說,只說韓信,項羽性格有缺陷腦子不傻,他建立起隊伍從頭髮展就能大敗韓信麼,說出來恐怕項羽自己也不信。一切的條件指向都是絕路。
項羽跑到江東真的能保命麼,恐怕不能,先不說有沒有佈防,即便有佈防劉邦就打不動麼,還是說劉邦的部隊天生無法坐船無法過江,所以到了江東項羽還是被圍殺的命,對於項羽來說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毫無尊嚴的如喪家犬般逃命。
最後的性格問題我覺得一筆帶過就可以了。自大偏頗、個性孤傲、剛愎自用、獨斷專行,雖能成為大丈夫,卻沒有能屈能伸的大量。
-
16 # 紅薯協會會長
為何項羽突出重圍後,卻又在烏江自刎?我想題主問的不是項羽為何自刎,而是為何選擇在烏江自刎吧。
項羽明明一路突圍是有求生反攻的慾望,那麼為何逃脫了卻又放棄生存的機會呢?在我看來,促使項羽自刎在烏江的,恰恰就是想要救他的亭長!
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說法是司馬遷《項羽本紀》中的記載:“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就是說,項羽其實是有條件渡江的,只是自尊心強烈,心理上接受不來巨大的落差。這一點似乎合情合理,但既然無顏過江,為何有顏突圍呢?史料記載“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一個“欲”就說明之前確有此計劃,只是到了烏江邊,讓他改變了想法。下面就說一說項羽為何自殺,以及為他何在烏江自殺。
項羽為何自殺司馬遷在《東越列傳》記載,秦末戰爭中,閩越人聽從項羽號令共同伐秦,秦滅之後,由於項羽身為滅越的楚人後裔,對閩越人還是保留些許私意,所以唯獨沒有為閩越首領封王,東越“以故不附楚”。於是楚漢爭霸一開始,閩越人倒向劉邦一方,項羽兵敗之時,閩越人已經佔領今江西、湖南、福建以及浙江南部、湖北東南等地區,並不聽他號令。彼時的江東,已不再是當初的江東。
此時兵將零落的項羽,即便逃過烏江,賜千金、封萬戶懸賞項羽的劉邦也不會給他喘息之機的。待劉邦揮師南下,自己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組建起一支可以對抗的軍隊,給江東父老帶去的只是一場殺戮而已。所以項羽才做好殺身成仁的準備,與其渡江苟且偷生,不如慷慨自刎,留下千年美名。
為何在烏江自殺想必項羽對於自己很難東山再起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他仍抱有一絲僥倖,想做最後的掙扎,遂有突圍渡江一搏的想法,可惜迎來的只是一舟一槳一亭長。這烏江亭長,原本是想救項羽的,亭長對他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明顯是在安慰項羽的話,這對於項羽來說,反倒成了一種負面的刺激。此時項羽一見只有一孤零零的小亭長,立即失去了信心,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倘若迎接他的是一支大軍的話,估計項羽還是會渡江的。
此時,項羽自知渡江也是死,不渡江也是死,倒還不如死得慷慨些,這才說出了無顏見江東父老等話,也算是給自己留下了個美名。
後記無論是李清照“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還是杜牧“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都是後人表達的對失敗者的惋惜之情,多年之前的項羽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自刎於烏江也為這位孤膽英雄平添了一抹悲愴的色彩。後人讀史往往喜假設,好在劉邦雖然無賴,劉氏子孫卻將統一的帝國推向了新的高度,後世也自稱漢人,這也算是不錯的結果了吧。
-
17 # 有得觀史
項羽突出重圍後,到了烏江邊上,烏江亭長的船已經停在那兒。亭長對項羽說,江東雖小,土地千里,人口十多萬,也足夠你稱王的了。這裡只有我這一條船,漢軍追過來,也沒辦法追趕,大王趕緊上船吧!項羽說,當年我帶江東八千子弟過烏江向西挺進,現在就剩我一人回來,我沒有顏面見江東父老。我這坐騎能夠日行千里,它跟五年了,不忍殺它,現在就送給你吧!
無顏見江東父老,這是項羽自刎自己說出來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項羽也說了,而且還用行動證明自己所說原因的正確性。
發現中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聲中,項羽知道自己徹底完了。於是,在大帳之中,和虞姬飲酒作歌。演繹完霸王別姬,騎上烏騅馬和漢軍廝殺,衝出重圍後就剩28騎。項羽對這28騎說,到今天這地步,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仗不行,不信我做給你們看。項羽把28人分四組,吩咐他們怎麼怎麼辦,就能突圍,殺一敵將,砍倒對方一個旗子。於是四組按項羽的吩咐分別殺入敵陣,成功在指定地點聚合,反覆三次,果然項羽他們殺死漢軍士兵幾十人,將領一人,頭領一人,砍掉漢軍旗子一個。項羽的28人僅損失兩名。
在項羽看來,是天要讓他滅亡,沒辦法,只能死。這想法雖然很荒唐,但也很實際。他如果逃回江東去,只能給江東帶來戰爭,依然改變不了最終滅亡的命運。
-
18 # 背後一刀_
信心喪失,這是最可怕的。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屢敗屢戰,34歲擔任徐州牧,坐守一方,然而不久被打回原形,再一次執掌一方已經是十四年以後了,試想一下,多少人在已經取得人生重大成就以後突然喪失了這一切,這大起大落很多人會無法承受,然而承受下來的人前途不可限量,人必須要過了自己那一關,劉備百折不撓的勇氣確實很值得我們學習,項羽一出場很順利,愛情事業雙豐收,滅秦路上一路勢如破竹,後來被劉邦擊敗,他首先信心喪失殆盡了,這也是他無法東山再起的根本原因
-
19 # 欄杆拍遍
這個問題我感覺跟項羽的性格有關係,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項羽見諸於史書的僅僅有6年時間,也就是從24歲到30歲。在這6年時間當中,他可謂經歷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從一介布衣到西楚霸王,又從人生巔峰到窮途末路。
為什麼說和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我們簡單來剖析一下項羽的人生軌跡。
少年時讀書不成,於是習武,習武又不成,於是學習兵法(萬人敵),但終究是“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這樣的資質,與平常人又有什麼什麼區別呢?《史記》中說他他“長八尺餘,力能扛鼎”,不客氣的說,這與匹夫之勇有何區別?
亂世造英雄,項羽憑藉自己的家族淵源和膽識,在秦末的亂世中打拼出了一片天地,但是他並沒有把握住這樣的大好機會。
項羽有過人之處,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首先在起兵之初斬殷通,不肯屈居人下。後來在鉅鹿之戰前因為宋義“留四十六日不進”,於是斬宋義而奪其軍,說明了項羽識大體且膽識過人,而後破釜沉舟,憑藉著鉅鹿之戰的威名,諸侯“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此時的項羽可以說威名達到了人生的巔峰。章邯投降,劉邦即便先入咸陽欲稱王關中也不得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幾乎差點被項羽所殺。
如果說項羽算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的話,那他可以說算不上一個合格的政治家,畢竟他太年輕。其後他的種種表現無不為其減分:坑降卒、屠咸陽、燒阿房、弒義帝,其暴虐程度比秦皇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邦曾說:“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知人善任,“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史記·高祖本紀》)於是身邊即使有韓信、陳平這樣的人,也終不能為其所用。
在分封諸侯王這件事上,項羽憑藉自己的喜好,將跟隨自己的有功諸將分封在“善地”,而將原來已經稱王的齊王、趙王、燕王等徙封於偏遠地方,這無疑在諸侯中製造了矛盾,最終眾叛親離。
在對待劉邦的問題上,可以說是一錯再錯:先是鴻門心軟,繼而將劉邦封於漢中。自以為有章邯等三王監視,不會有失,不料最終劉邦卻依靠項羽始終看不上的韓信而坐大,於是逐鹿中原,終有垓下之敗。
垓下之戰戰敗後,項羽率800餘騎突圍而出,灌嬰率5000精騎追擊。等他渡過淮河時,僅剩百餘騎。此時他因迷失方向而向一位老者問路,結果竟被指向了歧途,“乃陷大澤中”。這一問題可見項羽之殘暴而不得人心。等他轉身回來,最終只剩28騎。
項羽最終將其的失敗歸咎為“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當初8000子弟跟隨項羽征戰天下,而今無一生還。他說即便江東父老不怪罪於他,他也還是覺得有愧於心,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於是自刎而死。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後人稱讚他的也許僅僅是他最後的這一點良知。說他行事光明磊落,卻也有背盟毀約、襲殺義帝的事情。但他相比於劉邦來說,他太年輕,根本不是對手。他一定在最後也反思過自己的所作所為,他認命了,以他的性格,即便捲土重來又能如何呢?
-
20 # 天邊的一團雲
項羽是霸王,內心是極度傲慢的,一生未得一敗,一敗竟然被人打到沒有一兵一卒了 。渡江回去可以重新招募兵勇再戰 但愧對江東父老 ——自己帶出來的子弟兵都死絕了, 自己還有何顏面對江東父老?唯有一死以謝罪。他過不了自己內心這一關。
回覆列表
突圍是因為以為有希望,誰知道後來沒希望了,部下都叛變了
被圍的時候,四面楚歌,但是確最後突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