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武暢通
-
2 # 南政昔風▲諸葛亮五次北伐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司馬懿是一對死敵,但無耐天時不允諸葛亮勝利,導致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諸葛亮指揮全軍但在正史當中,以司馬懿的軍事才能不足以擊敗諸葛亮,而真正阻擋住諸葛亮的曹魏大將是曹真,他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痛擊街亭,後又連續阻擋諸葛亮的突襲堪稱是一絕。
▲大將軍曹真在曹真死後,司馬懿正式上任,沒想到出師不利被打的全軍差點覆滅,司馬懿也險些喪命,但無奈司馬懿運氣好,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之時身體不慎,直接死在了五丈原,司馬懿也撿了個便宜。
▲司馬懿當然,諸葛亮在面對拒敵不出的情況下也造出了木牛流馬,世間的事情陰晴多變,誰知道對手會用出什麼對策,所以要學會隨機應變,諸葛亮也不是神仙。
-
3 # 青梅煮酒品三國
諸葛亮數次北伐兵力都不多,甚至不足曹魏防守力量的一半,而攻堅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司馬懿每次都堅守不出諸葛亮肯定沒有辦法,但是這樣士兵小號的少怎麼名正言順的讓朝廷補兵。
諸葛亮數次北伐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其實都很無力,可以說是效果不大、損失不大、收穫不大。原因在於蜀漢在成立初期的幾場大戰已經造成了很大的男女比例失調,短短的十年怎麼能夠恢復的過來。一旦男少女多,很難招募到士兵補充兵力。
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有四項:一是打亂曹魏的部署,防止曹魏多處入侵蜀漢,讓蜀漢自顧不暇;二是攻城掠地後,遷移百姓重拾蜀漢的人口數量;三是掠奪物資,充實蜀漢國庫;四是俘虜的曹魏士兵,反攻曹魏,逼著曹魏損失兵力。
司馬懿的盤算司馬懿在邊境替曹魏抵禦蜀漢,曹魏對司馬懿的態度屬於且用且防。如果出動大軍圍殺了諸葛亮,那麼蜀漢就沒有什麼威脅了,同樣自己的價值也就不大了;司馬懿如果固守不出又會被認懷疑擁兵自重或者是怯戰,更嚴重的是會被扣上不聽話朝廷調派。
如果司馬懿固守城池,諸葛亮缺兵少將也不會有什麼好的計策。而且兩軍交戰,攻城的一方肯定損失慘重。諸葛亮那點兵力強攻打不下幾個城池。司馬懿每次防禦蜀漢都沒有損失,朝廷怎麼給他補兵他怎麼壯大自己的實力。
總結: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非常聰明的人,諸葛亮需要小勝掠奪一些需要的;而司馬懿需要諸葛亮穩固自己的地位,變相的互利互助。
-
4 # 92麗哥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
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為響應東吳而進行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漢軍糧盡退軍。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成功得到二郡。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漢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漢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漢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對於蜀漢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有相對性,曹魏攻不進來,但蜀漢也殺不出去,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領蜀軍第五次北伐。在渭水五丈原,與曹魏大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僵持不下。諸葛亮正欲屯田久戰,因長期積勞成疾,心力交瘁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諸葛亮死後,蜀軍全軍退回漢中,歷時6年的諸葛北伐結束。
當然,前有先主所託,後有打敗司馬懿這個老對手的急迫願望,而諸葛亮由於鞠躬盡瘁,已經無力迴天,時不待我。如果不在有生之年打敗曹魏,收復中原,不僅司馬懿會在自己身後嘚瑟,恐怕黃泉之下也難對先主。自己枉稱臥龍,當年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又讓諸葛亮怎樣甘心呢?
-
5 # 張越智872
其實道理很簡單啊,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呆若木雞”,說得是鬥志再高的公雞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穩如泰山,一動不動的呆雞面前,必敗無疑。也就是說,以靜制動!
司馬懿深知諸葛亮取勝心切,如果積極迎戰,必然要上諸葛亮的當,唯一取勝的辦法就是以逸待勞,以靜制動。以拖延時間的辦法,逐步消耗掉蜀軍的鬥志和物資儲備,磨平蜀軍的鋒芒,熬垮蜀軍身體,在精神上讓蜀軍喪失掉戰鬥力。其結果是,連諸葛亮的身體都被拖得精疲力盡,命喪五丈原。更何況是士兵呢。
以智慧超群而著稱的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沒有完成先帝交給的統一漢室的任務,反讓司馬家族給統一了。
打仗打得就是糧草和意志,這兩點諸葛亮都失去了優勢,諸葛亮還能有什麼樣的辦法戰勝司馬懿呢?
-
6 # 使用者李森
諸葛亮數次伐,都沒有成功的主要原因都出現在糧草補給問題上,到了關鍵時刻糧草就供應不上,只得退軍。
第四次北伐對戰司馬懿,諸葛亮明顯佔了上風,但司馬懿採取的拒險固守的策略,不與出戰。用時間來消耗蜀軍的糧草,最後諸葛亮又不得不放棄進攻,退回國內,第四次北伐還是無果而終。
難道諸葛亮真的沒想出辦法對付司馬懿的堅守策略嗎?答案是否定的。諸葛亮吸取了以往的敎訓,採取了有效的補救措施。首先在斜谷(北伐必經之地)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又在附近實行屯田制,不斷增加儲備。同時製造出了大量的木牛流馬,解決了糧草運輸問題。
一切準備就緒,諸葛亮開始第五次北伐。這也是最有希望成功的一次北伐。戰爭進行的很順利,就當把司馬懿圍困在了上方谷的關健時刻,諸葛亮不幸舊病復發隕命於五仗原。蜀軍只好退軍了。
正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7 # 根285927616
諸葛亮這是想以攻代守,尋找機會。蜀漢政權僅為魏國的六分之一,一味固守,只能使曹魏越來越強,所以只有透過戰爭才能震懾魏國。只有戰爭才能使士兵得到鍛鍊,才能佔領土地,城池,擴大影響。蜀國是一大盆地,歷來蜀道艱難。李白有詩云,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士兵出川,糧草運輸都是難題。但如果久居彈丸之地,得不到發展,早晚必將不保。諸葛亮深知其理,所以不顧他人反對,定要堅持北伐。只可以未能成功,含恨而終。實現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為歷代史學家所推崇。
-
8 # sunjin6278
諸葛亮五次北伐,與司馬懿對陣的只有兩次,也就是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前幾次與之對陣的是曹魏大將曹真、張郃、郭淮等。其實司馬懿初次與諸葛亮對陣,也出戰了,兩軍在上矽一帶打了一仗,據唐人編的《晉史》說,諸葛亮敗了,被斬俘蜀軍萬人,而在南北朝對《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描述,是曹魏軍大敗,蜀漢軍獲玄鎧三千,在糧盡而退時,還射殺了曹魏大將張郃。按當時只有士官以上才有玄鎧來算,蜀漢軍俘斬魏兵當不下萬人,算是取得了重大勝利。如果蜀漢軍敗了,諸葛亮自會和街亭之失一樣,上表自貶三級,以彰罪責,但第四次北伐之後,有關三國的史料上並不見諸葛亮有罪己之事。如果還原歷史,應該是蜀漢軍大勝的可能性最大,因唐人編的《晉史》本來就很不嚴肅考究。從這次上矽之戰後,司馬懿才深深體會到自己遠非諸葛亮對手,因此才有第五次北伐曹魏軍雖人數比蜀漢軍多,司馬懿卻是畏蜀如虎,再不敢與諸葛亮交戰,只用最笨的堅守死拖之法,來對抗諸葛亮。儘管諸葛亮想盡辦法,甚至用送女人服裝激司馬懿,司馬懿就是不出戰。最終諸葛亮因操勞過度,食少事煩,沒能熬過司馬懿,竟病死軍中。巨星隕落,蜀漢退軍,至此司馬懿御蜀漢取得了最後勝利。
-
9 # 始終先生
其實,蜀國的實力一直是三個國家當中最弱的。特別是夷陵之戰,劉備帶著蜀國的精銳,盡赴黃泉,使得本就家底薄弱的蜀國更是雪上添霜。
有的人會問,既然實力弱,為什麼不能修生養息,自守一方呢?
以諸葛亮的才能,保住蜀國現有的領地是完全沒問題的,但他百年之後,蜀國該何去何從?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就給出了“三分天下,霸業可圖”的戰略部署,白帝託孤,劉備又將蜀國的未來盡數託付與諸葛亮。所以,諸葛亮必須要考慮蜀國的未來。
以蜀國的實力,自守只能等死,北伐則尚有翻盤的機會。
剛開始我們說了,蜀國的實力最弱,在劉禪投降魏國的時候,蜀國僅有20萬戶約120萬人,當時魏國有將近500萬人口,人口基數差距太大。如果諸葛亮專心守住益州,隨著時間得推移,兩國的人口數量會越拉越遠,人口就是生產力,就是戰鬥力,就是當時的國力。修生養息的同時,也要面對魏國國力突飛猛進,最後尷尬的發現,自己養了10幾年,不但沒縮小差距,反而被人家拉得更遠。到最後,只能等著魏國碾壓自己。
所以,諸葛亮唯一能做的,就是北伐,開啟局面,增強蜀國的實力。
北伐到底圖的是什麼?北伐的目的有三個
1.佔領隴西地區,獲得戰馬,虎視中原。
魏國之所以實力最強,除了佔領了最富庶的中原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有騎兵,成建制的騎兵,兵種相剋的優勢,是蜀國和吳國沒有辦法扭轉的弱勢。
如果北伐能夠佔領隴西地區,則打通了蜀國通往西域地區的貿易通道,西域戰馬可以源源不斷的貿易到蜀國,以此,諸葛亮就可以建立自己的騎兵軍團,免除兵種剋制這個硬傷,拉近與魏國的軍事實力,削弱魏國騎兵的優勢。另外,西涼,隴西地區也是戰馬產地,佔隴西,則軍事實力大大增強。
2.為日後東進做好糧草儲備
隴西地區除了有祁山天險,還有大面積的肥沃平原,是西涼、隴西重要的糧食產區。
蜀國如果要進攻關中,第一要解決的就是糧食問題,從益州向漢中、關中前線運糧,太難了。曹操在征討張魯時,走的是最好走的斜谷,曹操對斜谷的評價是: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魏書》中則說道:軍自武都山行千里,升降險阻,軍士勞苦。 可見道路並不好走。所以,諸葛亮要想圖謀關中,必須先解決糧草問題。而佔領隴西,就相當於在前線有了一個天然的糧倉,解決了第一難題。
3.增加人口
佔領隴西,則為蜀國增加人口。想當初馬超反叛曹操,起十萬西涼羌兵,可見當地少數民族、部落的人口基數十分龐大。馬超已經歸順蜀國,雖然此時已經身死,但“天將軍”的威名不會這麼快就被人遺忘。佔領隴西,打著馬超的名義,蜀國動員西涼、隴西當地的部落勢力就方便的多,再加上諸葛亮足智多謀,拉攏當地民眾為蜀國所用,必然易如反掌。
所以,儘管諸葛亮明知實力不允許,也要屢次北伐,且必須北伐。
至於說為什麼不想出完勝司馬懿的計策再行軍?兩軍打仗,不是紙上談兵,更多的是見招拆招。誰也不知道對方會用什麼招數,大多都是臨場發揮。再說,不管司馬懿用什麼戰術應對諸葛亮,不管魏國主帥是不是司馬懿,諸葛亮都沒得選必須北伐。
-
10 # 真正鱷魚不哭
諸葛亮比司馬懿能打,《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袁子(就是那個想跟嵇康學廣陵散的袁孝尼)曰:亮勇而能鬥。
諸葛亮雖有失街亭之不利,但那不是他親自出馬。他的進攻也打得有聲有色。伏擊王雙張郃,顯示丞相指揮的蜀軍戰鬥力之強悍——張郃是宿將,部眾精銳,本來又不願意追擊,必然嚴防伏擊,不經一場激烈鏖戰,絕不可能戰勝並擊殺之。
司馬懿對陣諸葛亮時,也屢戰不利,以致於只能祭出烏龜法,堅壁不戰,熬到蜀軍糧盡撤退。可見到丞相後期,他已經有把握在兵力相當情況下野戰擊破任何一部魏軍。
司馬懿的烏龜法諸葛亮也不是破不了,他用木牛流馬緩解了運糧問題。建興十二年春,蜀軍主力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渭南,直至當年八月長達前後百餘日,可見此時軍糧已經不再嚴重困擾蜀軍了。蜀軍此次北伐還分兵進行屯田,以優惠政策招流民屯田,到八月時第一茬新糧業已收穫,雖然還不能自給自足,但無疑大大減輕了後勤負擔。
有理由相信,如果諸葛亮身體不出問題,蜀軍一定能堅持更長時間,甚至在關中修築城垣長期駐紮。到那個時候,雙方主客易位,魏軍進退兩難,主動出擊凶多吉少,繼續消耗下去只能眼睜睜看著蜀軍坐大。如果呼叫外部支援,殘破的關中無法供養大軍,後勤壓力就落到了曹魏一邊。接下來的劇本將變成,諸葛亮實踐“烏龜法”持重不戰,而魏明帝著急上火。
-
11 # 人文視角
說到三國,司馬懿絕對可以算是讓孔明為之頭疼的謀士之一,雖說司馬懿曾多次敗於諸葛亮之手,經常都是狼狽而歸。尤其是諸葛亮在陽平擺的那場空城計,準確掐準司馬懿的心理弱點,令其不戰而退,但反觀諸葛亮數次北伐到最後也沒有攻下曹魏,帶著遺憾病逝於五丈原,由此不難看出司馬懿其謀略、城府並不亞於孔明多少。
古來行軍打仗,講究的是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可見糧草對於一個軍隊是多麼的重要。對於蜀軍來說他們是征戰方,跋山涉水不遠千里,所以這次北伐註定他們只能速戰速決,穩紮穩打的持久戰並不是長久之計,時間耗的越久對蜀軍來說就越不利。司馬懿深知其中原理,所以每當蜀軍前來叫陣時都是採取堅守不出的戰略,直至把蜀軍糧草耗盡,不戰而勝。要說聰明絕頂的孔明肯定看出了司馬懿的套路哈,那為什麼諸葛亮不在想出應對司馬懿堅守的辦法再北伐呢?
這就要說說當時蜀國的政治環境了,蜀國自五虎上將相繼離世後,蜀華人才缺失嚴重並沒有多少後起之秀,能夠上戰場獨當一面的將軍屈指可數,再加上少主劉禪年幼無知,整天只知吃喝玩樂不理朝政。相比之下,魏吳兩國日漸強大尤其是魏國,對蜀國虎視眈眈。諸葛亮深知自己年歲已高不能常陪少主左右,再加上為了感謝先主劉備的知遇之恩、完成先主遺願,想著趁自己還有一口氣的時候收復蜀國最大的威脅曹魏。但是天不遂人願,諸葛亮使出渾身解數,好不容易把司馬懿這個老狐狸引至上方谷時,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及曹魏大軍,孔明當場氣得吐血含恨而終,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3歲。
-
12 # 一貳一橙
以魏蜀兩國的國力差距來看,諸葛亮是勢必要北伐的,要不到時雙方的差距被越拉越大,蜀漢還是耗不過曹魏,遲早也得被吞併了。
這一點不止諸葛亮知道,連曹魏、東吳都是明明白白的。
《後出師表》: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六未解也。曹魏孫資: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場,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東吳殷禮:若不悉軍動眾,循前輕舉,則不足大用,易於屢退。民疲威消,時往力竭,非出兵之策也。既然三家底細都被對手拿得穩穩的,那諸葛亮自然是要北伐,聯合東吳以弱打強,讓曹魏首尾不能兼顧,拖緩曹魏的國力發展,逐步拉近三方的距離。
以孫資之言,後期曹魏也確實是以守為攻,耗盡蜀漢的糧草和士氣在第一次北伐時,曹魏被迫出戰,打贏了街亭之戰,之後第二次北伐,大將軍曹真安排郝昭守衛陳倉,諸葛亮數萬大軍不能越過,被迫退兵,第三次蜀將陳式趁著隴西空虛,拿下了武都、陰平,蜀漢將戰線推前至建威一帶(在街亭西南方向,漢中東北方向,實現了諸葛亮蠶食隴西的初步計劃)。
曹魏這時也開始厭煩了諸葛亮,以大司馬曹真(走子午谷)、大將軍司馬懿(走上庸)、車騎將軍張郃(走斜谷)三路大軍伐蜀,結果曹真大軍因暴雨被困子午谷,司馬懿逆流而上也被拖慢了程序,張郃山路難走,孤掌難鳴,先鋒夏侯霸、隴西郭淮、費曜也被魏延、吳懿等人擊退,只好班師了。
經過了這幾場戰役,曹魏終於明白:主動出擊伐蜀的時機還沒到,貿然出動只會失敗。曹叡於是命令司馬懿全權負責隴右事務(當時曹真生病),都督張郃、郭淮、費曜、戴陵應付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此戰諸葛亮擺明了是要趁著曹魏伐蜀失利,大司馬曹真又生病的機會,出兵把戰線再往前推一波,諸葛亮也不是沒想過曹軍會以堅守而對付自己,可當時曹軍力確實不多,諸葛亮犯了操之過急的失誤。
以當時雙方極力爭取的上邽郡而言(此郡位於隴山東南不遠,過了隴山就是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了),曹魏駐守的兵力卻只有費曜、戴陵的四千兵馬,而且司馬懿多次拒絕張郃分兵的請求,足見當時曹魏在關中的兵力確實不多,顧了頭就顧不了腳。按照諸葛亮的設想:拿下祁山堡,修建滷城,將戰線推至祁山一帶,靠著祁山和渭水和曹魏相持。由於之前諸葛亮已經拿下了武都、陰平,兩郡都在祁山以南,蜀漢有地利優勢,而曹魏要救援祁山的話,不但要走數千裡的路,還得翻越隴山,地理優勢不及蜀漢方便。可誰知道,司馬懿本人非常清楚曹軍的劣勢:勞師遠征,也清楚蜀軍的劣勢:糧草補給困難,所以到了上邽之後就堅守不出,任憑誰請戰都不許,還留下了“畏蜀如虎”的笑話。
之後蜀軍方面果然陷入了糧草不繼的麻煩(雖然有木牛運糧,但山路難行,糧食不能及時運到),這一點曹魏從一開始就拿準了(“初,亮出,議者以為亮軍無輜重,糧必不繼,不擊自破”),而司馬懿方面卻有上邽一帶的糧草隨時接應,成都方面李嚴又在背後搞事,說國家沒糧了讓諸葛亮趕緊回來。無可之下,諸葛亮只好放棄所有戰果,班師回朝了,而祁山、滷城等地都被曹軍奪去了。
有了問題就得解決問題,諸葛亮不是沒想過曹軍堅守的情況糧草不繼、曹軍堅守這兩點就是諸葛亮北伐最大的障礙,為解決糧草不繼,諸葛亮在漢中屯田三年,再改造木牛為運糧效率更高的流馬,而且這次不走行程遠的祁山了,而是冒一次險,走離長安更近的斜谷,避開第二次北伐失利的陳倉。
為了解決曹軍堅守,諸葛亮特意請了外援,讓東吳也出兵鉗制曹軍。在五子良將和曹氏、夏侯氏高手相繼離去後,曹魏方面只剩下一個司馬懿可大用,經常都是哪裡需要哪裡搬的情況,對曹魏來說,東吳的威脅遠大於蜀漢,所以如果兩邊戰事一起,司馬懿被調去淮南的可能性極高,一旦司馬懿不在,郭淮、陳泰這些人就都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諸葛亮沒想到東吳所謂的三路大軍北伐只是做做樣子的,他們根本不會為了蜀漢出力對付曹魏,更想不到的是,曹叡居然玩起了他爺爺、父親御駕親征那一套。諸葛亮在公元234年二月出斜谷,屯兵渭水南部,和司馬懿相持,五月,孫權三路大軍,共十三餘萬人北伐,結果七月就跑了,留下還在五丈原的諸葛亮望穿秋水,苦苦等待東吳的訊息。而且曹叡在出兵前,已經下令司馬懿堅守不出,以之前的經驗來退蜀漢。(詔宣王:“但堅壁據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
孫權敗走後,曹叡又拒絕眾人請求移駕長安的建議(帝曰:“權走,亮膽破,大將軍以制之,吾無憂也。”),而諸葛亮在知道東吳敗走後,再也忍不住要和司馬懿決戰,連派人送女人衣服這種下三濫手段都用了,但司馬懿有聖旨在身,一直都堅守不出,活活把諸葛亮耗死了。
縱觀諸葛亮五次北伐,曹軍堅守崗位的有第二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對此諸葛亮也是想了不少的方法來解決這個世紀難題。除了第二次由於沒想到之外,其餘兩次諸葛亮都有過破解曹軍堅守的想法,也都實行過,可諸葛亮畢竟不是神,他能控制蜀漢,卻不能控制曹魏和東吳。
曹魏在經過第二次堅守勝利和主動出兵失敗的經驗教訓後,以堅守來對付蜀漢的方針已經固定下來,後面蔣琬、費禕、姜維等人的北伐,曹魏也都維持著這一方針。再者,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坐而論道誰都會,可要是不在實踐中終結教訓,積累經驗的話,那還不是紙上談兵一樣,難道靠討論就能把曹魏討論滅亡嗎?不可能的!
-
13 # 閒散怪叟
戰勝勢均力敵或者比自己強大的對手不在於自己有多聰明和多勇猛,關鍵是讓敵人犯下重大錯誤才能給自己有機可乘是謂上兵伐謀也!
-
14 # Guboyu
這就是司馬懿和諸葛亮聰明之處!
兩員大將都手握眾兵,確均寄人籬下,知道什麼是:狡兔死!走狗烹嗎?一旦一方徹底搞定另一方,那離他們的死期就不遠了!司馬懿一直遭曹氏猜忌,要是沒有西蜀的騷擾,早就被搞掉了。
所以,才有空城計等,看上去高大上,又流傳千古的絕唱!
諸葛亮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去,蜀地本就人才濟濟,外來派跟本地派鬥爭,激烈程度可以想象!劉備作為主子,肯定不會像當初打仗那樣需要諸葛亮,均衡各方勢力的,是領導統治藝術,死在這種藝術中的能人不再少數!俗語: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劉備他們屬於外來派,勢力一定不會比地方上的大,袒護的天平倒向本土派是必然。再加上諸葛亮本來就不是,圈子裡核心人物,他的生存環境有如走鋼絲,可想而知,隨時有性命之憂,要不是他用誇大魏國威脅,又有司馬懿的外部配合,蜀中哪有他生存之地,這種事劉備心知肚明,沒法打壓,因為劉備倚重的是外來派,他明白的很,本土派誰也不會服他,只是跟隨劉備的人,他們搞不定而已。
所以,與其說是司馬懿跟諸葛亮鬥法,不如說是他們兩個合起來跟自己的命運搏擊,以司馬懿的能力,有幾次直接可以幹掉諸葛亮,但是,他卻表現的畏懼諸葛亮的計謀,怕上當,寧願給天下人留下笑柄,英雄看過程!梟雄看結果!司馬懿那是比曹操還梟雄的梟雄!
你看他對付曹氏家族,何等的果斷,一點不拖泥帶水,奪得天下後馬上滅了蜀吳,這就是結果。比曹操如何?
諸葛亮再蜀中,只對武官有權威,對文官絕對無可奈何,鬥智劉備跟你和稀泥,鬥力使不上勁,回到蜀地就像被困在籠中之鳥,數次北伐勞民傷財,實屬無奈之舉。
所以,歷史對他們的認識,帶有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傾向,帶有強烈的愛國主義傾向,都帶有較重的演繹的成分,不能夠正確評估相互關係,缺乏對歷史的正確認識。
今天就此正言,以糾偏。
-
15 # 晴空莽莽
我認為諸葛亮之所有匆匆北伐,八年開戰六次,跟蜀漢內部的隱患有很大關係。
蜀漢內部青黃不接蜀漢的武將謀士大多年老,除了魏延,能上戰場的沒有幾個,趙雲馬超都已經白髮蒼蒼,而年輕一輩的小將出彩的屈指可數,尚且還經驗不足。曹魏不趕時間,蜀漢卻需要抓緊時間,一旦這些謀士老將逝去,蜀漢將出現嚴重的人才空虛,再想北伐,等上十年八年都不一定有機會。最後弄得“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即使有了繼承人姜維也無濟於事。
蜀漢內部政治矛盾激烈蜀漢政權下有三方勢力勢均力敵,一是成都本地的世家豪強,二是劉焉劉璋父子的殘存勢力,三是劉備入川時攜帶的荊州集團勢力。劉備生前一直以荊州勢力為主導,拉攏劉璋殘留勢力,打壓成都本土勢力,劉備死後,這些勢力間的鬥爭矛盾重重。諸葛亮急於北伐準備倉促,就是為了轉移蜀漢國內矛盾,最後也只是窮兵黷武,糧庫一空。
蜀漢偏居一隅,發展能力有限詩人李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假使諸葛亮不北伐,曹魏想要攻進成都其實需要花費很大力氣的,所以曹魏選擇先跟東吳開戰。
蜀道艱難,而蜀漢只佔據一個益州,人口稀少,發展能力實在有限。三國時期曹魏戶66萬餘,人口240餘萬;孫吳的戶數有5.23萬戶,男女人口230萬人;蜀漢國全盛時期擁有30多萬戶(包括荊州),人口約100萬。
按照這樣的情境,蜀漢與曹魏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諸葛亮急於求成,也是想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假使失敗,那未來如何,他也看不到了!
-
16 # 婷婷愛歷史
不是諸葛亮不想,而是面對堅守不出的司馬懿實在是沒有辦法,因為諸葛亮根本就耗不起,並且攜帶那麼多攻城器械,對諸葛亮也是一種負擔。
路途遙遠,自身的糧草都有問題,那還有心思去帶攻城器械。打仗都要遵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士兵只有吃飽了才會有力氣打仗,而諸葛亮北伐大部分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糧草不足,連最重要的糧草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誰還去帶那些又笨又沉的攻城器械。
這也跟蜀漢的地理位置有關係,蜀漢大部分都是連綿不絕的高山,道路蜿蜒崎嶇,如果帶著那些攻城器械,這要走到什麼時候才能走出去。
諸葛亮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採用的是奇襲戰略。攻堅戰自己不僅糧草供應不上,而且也沒有大型的攻城器械,並且是面對司馬懿這樣的對手,只能用奇襲戰略,一方面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另一方面也可以消弱魏國的實力,讓魏國來回跑。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諸葛亮每次出兵的地點都和上一次不一樣,讓魏國猜不到諸葛亮在哪裡進攻,只能在各個戰略要點駐紮重兵,防備諸葛亮的突襲。
諸葛亮深知自己的短板就是後方補給壓力大,只能用奇襲的辦法,打的魏國措手不及,諸葛亮才會有勝算,這也是諸葛亮迫不得已的辦法。
-
17 # 蔡大仙934
諸葛還是歷史侷限了,應該向南發展,越難緬甸,佔領整個東南亞,然後出海,發現新大陸,建立殖民地,日不落帝國!
-
18 # 小樓覽月
諸葛亮其實論大志向就比不過司馬懿,他是從自己的個人角度考慮問題的,也沒有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所以才急於求成,反而被深謀遠慮的司馬懿給打敗了。
-
19 # 一葉小舟168521774
三國鼎立時期的蜀國,是三個國家中實力最弱的一個。諸葛亮每一次的北伐,司馬懿只用堅持一招,就讓蜀軍無可何了。以諸葛亮的才智就沒有辦法了嗎?其實有辦法,就是糧草問匙,軍事實力問題。解決好這兩個問題,司馬懿的堅守不戰就迎刃而解了。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等問題解決了再進行北伐呢?
一,糧草問題如何解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戰鬥能否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古往今來,所有人類進行的戰爭,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諸葛亮每一次的北伐無功而返的重要原因,就是稂草後續跟不上造成的。造成這個原因,有兩個因素,一是運輸能力的問題。二是糧草數量的問題。
先說運輸能力問題,古代戰爭後勤的運輸,主要依靠的是人力。後勤糧草的運輸所需要的人數,甚至等於或大於前方一線作戰的人數。比如,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提出的兵出子午谷計劃。作戰人數五千人,後勤供應五千人,兩者人數一樣?
諸葛亮每一次北伐所帶領的軍隊數量,大致10萬人,也就是說,運送糧草的人數致少不能小於這個數字。而國土面積狹小的蜀國,所缺少的恰恰就是人。
這也是,諸葛亮為什麼在北伐撤退時,要把當地的老百姓帶回來的原因。
再說糧草數量問題,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糧食產量的增加,依靠的土地面積的增多。這是唯一的途經,舍此無它。
解決糧草問題,就要等人口的自然增長,這需要的是時間。或者,主動去外部掠奪,再有就是把國土面擴大。
二,軍事實力問題。
在冷兵器時代,軍事實力的強大與否,和這個國家人口總數的多少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魏國有遼闊的疆域,足以支撐戰爭的正常進行。因為,它能源源不斷地補充軍隊的減員,也有充足的糧草來支援曠日持久的戰事。
祁山附近的隴右地區,人口相對集中,河水充足,灌溉條件好,自古便是稂食的重要產區。
佔領這個地區不僅能增加人口基數,而旦,糧草供應也能就地解決,節省了從蜀地運輸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更快捷。
更重要的是,隴右地區和涼州盛產戰馬。戰馬問題是諸葛亮絞盡腦汁也解決不了的,因為,蜀地不產馬。這對解決蜀軍兵種單一問題,是一個極的辦法。
諸葛亮北伐時,兵出祁山就是這個原因。
解決這個問題,不能等待,只能依靠戰爭來完成。
三,等待的惡果,不是一個小問題。
如果,諸葛亮暫不北伐,等待問題解決,不失為一個解決的方法。
可是,問題又來了。等待過程中,實力會增長一部分。可是,敵對國家魏國的實力同樣也在增長。本來,魏國的綜合實就強,等待的結果,不是此長彼消,而是共同增長的話,後果就很嚴重了。
眼下,魏國的四周並不平靜,南有孫權,遼東有公孫淵,北方有軻比能的牽制,再加上蜀軍的不間斷打擊,根本沒有發展的機會。
所以,諸葛亮連續不斷的北伐,就是要給魏國製造壓力和恐慌,遲滯它的發展。
-
20 # 以史正衣冠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了五次戰爭。縱使諸葛亮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然而關隴地區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而蜀軍又是長途作戰,只要司馬懿堅守不出耗下去,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六處岐山最後落得北風五丈原的下場,蜀地百姓也因為連年征戰生活困頓不堪,最終再也無力抵禦外敵。而以諸葛亮的才智,不在想出對策後再北伐,主要是因為諸葛亮統一中原的信念和蜀國本身自存的要求,和轉移內部矛盾的方式。
為報先帝,完成遺願正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恢復漢室一直是蜀國立國的信念基礎,只有堅持北伐才能彰顯蜀漢政權的正統性。一統中原一直是劉備和諸葛亮的夙願。《出師表》中“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也展現了諸葛亮伐魏興漢以報效劉備的信念。
蜀國自存,以攻代守蜀國是當時最弱的國家,小國弱民難以久存也,只有以攻為守,才能圖存。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進攻,尚有一線生機;防守,雙方僵持,最終只能是蜀國被活活拖死,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
伐中原,轉移矛盾蜀漢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而當地的蜀地集團卻受到排擠,內部的政治矛盾十分複雜。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漢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使蜀地同仇敵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漢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因為以上的原因,即使北伐成功希望渺茫,諸葛亮仍然要拼上蜀地全部國力博上一搏。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結局,也只能讓後世唏噓。
回覆列表
眾所周知,敬業的諸葛亮在輔佐蜀後主劉禪期間,先後六次北伐,歷時八年,當真幫到了“鞠躬自萃,死而後己”。然而,他費力甚大,但收效甚微,六次北伐可以都以失敗告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首先是糧草運送的問題。
巴蜀是一個巨大的盆地,四面都是山,同中原地區相比交通很不方便。地理環境看起來好像只是個自然條件問題,但是由地理環境所造成的交通條件同經濟條件結合就變成了經濟條件,同軍事條件結合就變成了軍事條件。交通條件不好好,經濟條件、軍事條件就相應地處於不利的地位。
在北伐戰爭中,這個不利的交通條件,就像一把鐵鉗,緊緊東縛住了諸葛亮的手腳。蜀漢本來就有限的經濟力量、軍事力量,受到這個不利條件的限制,更加難以充分發揮其作用。
諸葛亮儘管親自創制了較好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但仍不能解決大量軍隊的糧草供應問題,歷次北伐,打到最後,常常都是因為軍糧告竭,只好撤軍。諸葛亮為解決這個問題,採取了分兵電田的辦法,但是未能貫徹到底。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一切都沒有辦法,再好的作戰計劃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其次是軍事行動的問題。
不利的交通條件在防禦作戰中有時是很有利的軍事條件。但是在進攻作戰中,它卻妨礙大部隊的迅速行動。軍隊大踏步地前進或後退都受它的限制。
在巴蜀與中原交往中,這個不利的交通條件問題,已經存在幾千年了直到近現代,也沒有完全解決。為什麼這個經濟富庶的地區從來沒有一個政治、軍事集團能夠在中原逐鹿中捷足先登呢?為什麼在歷次的中國統一戰爭中,巴蜀總是不能起到主要作用呢?為什麼歷史上常常出現“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後平”的怪現象呢?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個要命的交通條件。諸葛亮亮說,劉邦是依靠關中建成帝業的,巴蜀只是他的偏師還有政治條件。蜀國的人民對這場諸葛亮為之日夜憂嘆、鞠躬盡瘁的事業,是不感興趣的。什麼“光復漢室”,什麼“還於舊都”,它本來就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事務,同人民關係甚少。在這場戰爭中,人民非但得不到好處,還要增加負擔。甚至蜀國的地主階級對這場代價很大,但是勝利希望很小的戰爭也沒有興趣。他們們感興趣的事情,只是保住自己的地盤。這些情況反映在軍隊中,就是士兵的作戰積極性不高這種種不利的條件,諸葛亮看到了沒有呢?看到了。不僅他看到了,蜀國其他許多政治家也看到了,朝廷中強大的要求停戰的輿論,就說明了這點。
為什麼看到了這些不利條件,諸葛亮仍然要堅持北伐戰爭呢?難道他真是一個“光復漢室”的正統迷?也許是。但是僅僅這麼一個思想情結問題還不能說明他進行這樣龐大的歷史活動的原因。
他之所以要在這樣不利的條件下進行這場勝利無望的戰爭,其戰略意圖有兩個:
一方面是以進攻的形式,進行戰略防禦御,以確保蜀國的安全;另一方面爭取較好的戰略地位,以伺機擊破魏國。
總的來說,北伐戰爭在軍事上的意義是進行積極的戰略防禦。《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分析其原因說:“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一語道破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