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哈哈呵呵無語
-
22 # 希望星晨58298869
慈禧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是同治帝的生母,咸豐帝的妃嬪,晚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她1852年入宮,被封為懿貴人、懿嬪,四年後生下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就是後來的同治帝,又晉封為懿妃、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升為皇太后,上徽號為慈禧;曾經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鬼子六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誅殺了顧命八大臣,奪取了政權,形成了事實上的“二宮垂簾母,親王議政”的格局,讓清政府進入了社會較為平穩的同治中興時期。同治帝崩逝後,慈禧立自己的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為帝,就是後來的光緒帝,兩宮繼續垂簾聽政;慈安太后薨逝後,她於1884發動了“甲申易樞”罷免了恭親王,開始了自己獨掌大權的生涯;1898年,慈禧發動了戊戌政變,囚禁了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於菜市口;第二年庚子國變後,她開始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了有限的改革,然並卵,確實沒什麼作用!
1908年,光緒帝駕崩的同天,慈禧決定了選溥儀(三歲)作為新帝,即日自己被尊為太皇太后,第二天,即11月15日,慈禧在儀鸞殿去世,結束了自己波瀾壯闊、罪惡累累的一生 。
慈禧真的有罪嗎?真的有罪,罪大惡極,罄竹難書!下面列舉的只是冰山一角:
1.形成了咸豐之後的政治高壓態勢,扼殺了中國的民主程序,使中華民族繼續落後於世界的先進民族。
慈禧從宮廷鬥爭中脫穎而出,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她經過運籌帷幄,聯合恭親王奕訢等皇室近支,發動了政變,從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能臣肅順等顧全八大臣手中奪得了政權,並將這載垣、端華、肅順處死,為自己建立獨裁統治打下了基礎;在權力面前,慈禧皇太后對政敵絕少留情,縱使是親生兒子同治皇帝,還有後來的光緒皇帝她都進行了操控,從而形成了高壓嚴峻的態勢和萬馬齊喑的局面,扼殺了中國的民主程序。
2.在國際關係上犧牲了中國人民的利益,使中國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慈禧當政的結果給中華民族造成了沉重的災難,1885年,中法戰爭中,中國在老將馮子才等人的領導下已經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成功地阻止法軍登陸臺灣,勝利的天平已經向中國傾斜了,她卻主動求和,簽訂了中法天津條約,令清帝國喪失了安南的主權;1895年的中日馬關條又讓積貧積弱的中國喪失了重大利益;1901年在她的力持下,晚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列強締結了辛丑和約,這都增加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的程序,慈禧的執政及決策讓中國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3.好以維護滿清統治為前提,從來不顧國計民生。
作為 掌握中國實際權力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女強人,慈禧雖然幹練堅決,但其目的是維繫滿清的對中國的統治,並沒有完成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改革而使中國真正地富強起來;如乙酉清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如果她號召中國人民繼續抗戰,比接受議和的恥辱條件對中國更為有利;因為當時法國國內一片混亂,日本當時國力即將殆盡,但慈禧擔憂繼續抗戰會讓滿清中央政府失去權威而垮臺,因而,她都是以損害中華民族的利益為前提來接受喪權辱國的結果,從無國計民生的理念!所以,她後來遭受口誅筆伐、為千夫所指活該!
4.慈禧作為最高統治者,生活奢靡腐化,形成了社會資涯的極大浪費,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慈禧從來 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作為最高權力責任人,庚子事變後中國已經面臨著鉅額賠款,而她的奢靡生活之風仍未收斂,使晚清的財政已經捉襟見肘了,經濟問題更加惡化起來,終於形成了生靈塗碳、民生凋敝的局面,嚴重阻止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
-
23 # 好印象影視策劃
慈禧無罪!!
有罪的是那個時代的芸芸眾生,泱泱大國,怎麼能把罪過給到一個女人,那麼多士大夫,那麼學士官僚,那麼多權臣漢人,那麼多有識之士,為何非要讓一個女人來撐起大清的江山?
首先,我想問大清的能人們去哪裡呢?
還有,難道真的沒有改變的力量嗎,推翻!政變!架空...我覺得方法還有很多!只是他們不敢或者怕死罷了!!
另外,大清的皇帝完全是擺設嗎,不是有保皇派嗎,你們不能早點行動起來嗎?
大清不是慈禧的大清,是整個滿漢的大清!
慈禧無罪!!有罪的是整個無能的統治集團,他們沒有民族大義,毫無血氣方剛,愣是讓一個強大的東方古國被一個女人扛著......
回覆列表
慈禧太后掌握大權的開始,是1861年8月咸豐帝在熱河去世。不久他與恭親王奕訴,發動辛西政變粉碎了八大臣勢力,實行垂簾聽政。那麼他當政期間經歷了哪些事?
1、重用漢人,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曾國潘,李鴻章,以及收復新疆的左宗棠(要知道,要是沒有慈禧的支援,左宗棠是收不回新疆的)。發展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要是沒有慈禧的支援,它是不可能展開的。
2、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苗民等起義維護了清朝的統治,當時更是出現了同治中興。雖然我們現在看起義是好的,但對當時的朝廷來說,那可是土匪。
3、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它是有一定的責任,在甲午戰爭進行時,他修繕頤和園,挪用海軍經費,當有人提出停止頤和園工程移做軍費時,說出了“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身不歡”的話。不過甲午的失敗,還與當時的權利鬥爭,政治體制有很大的關係。
4、有的人將維新變法的失敗歸結於慈禧,我認為這不然,維新變法主要還是因為其過於天真,一下子牽動的太多,動了很多人的蛋糕造成的。
5、不過八國聯軍侵華,簽訂辛丑條約慈禧是要負主要責任的,這次她真的是太過於衝動和魯莽了。
6、八國聯軍侵華後實行庚子新政,推翻了科舉制度,地方自治開始,司法立法責任內閣起來了等這些都是有很大的進步的,不過對於當時的社會情況來說已經晚了。1908年11月15日這個帶著爭議的中國實際統治者去世了,沒過幾年辛亥革命開始,清朝便退下了歷史的舞臺,成為了一個人人唾棄的朝代。
慈禧若與中國古代的統治者相比,不失為一個好的統治者,至少不比呂后差。可惜他趕上了一個新的時代,西方領先東方,資本主義取代封建社會的大航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