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麗江說書人
-
2 # 金烏木木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分封制崩潰,諸侯爭霸,私田出現,井田制瓦解,私學出現,學在官府向民間轉變。天下亂局,許多思想家對人類命運、治國理念思考,並發表自己的主張,湧現出了各種學派,如: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這就是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圖)
各種學術思想流派,對華夏文明影響最大的當然是儒家學派,但儒家思想確立統治地位影響世代,也是曲折的。
秦朝受打壓
儒家思想開始是沒有市場的,當創始人孔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理念時,不被諸侯國接受,在當時的戰亂、紛爭,法家思想更有誘惑力,最終,秦朝用法家思想一統中國,秦朝不僅用法家打天下,也用法家治天下,焚書坑儒,導致滅亡。(焚書坑儒圖)
漢朝上升統治地位
大漢初期,採用道家治國。但到了漢武帝時期,政治上君主專制政體定型,經濟上漢經濟恢復發展,文化上以漢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形成,所以思想統一勢在必行,由於儒家文化的特性,以仁為核心價值觀,加上董仲舒推崇,漢武帝接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緩和社會矛盾,加強統治。儒家從此佔據思想主動地位,漢朝太學進行儒學教學,後也科舉考試以儒家思想為內容,都推動了儒家思想影響力。(儒學漢武帝時開始佔統治地位)
東漢末魏晉南北朝陷入困境
東漢末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次大分裂,由於戰亂,人們的思想尋求一種安慰,這時傳入的佛教和本土道教的衝擊,佛教主張來世,道教主張無為,所以人們信仰佛道增多,儒家信仰陷入困境。唐宋煥發了新生機
隋唐時,國家從分裂又走向統一,儒家思想的特質——"和諧社會"又得以挖掘,透過唐朝韓愈、李翱的倡導,北宋五子的努力,儒學以一種新的面貌煥發了生機,理學出現,並出現了理學大師朱熹,到了明朝,理學發展出現了心學。儒學思想在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發展。明末清初活躍
明末清初,由於君主專制加強,商品經濟發展,文化專制和八股取士,儒家思想以另一種形式活躍,他們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工商皆本,學以致用,以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為代表,但是,他們的骨子裡還是以儒家仁義理為核心,所以說是當時形式下儒家思想一種新形式。
當今社會,儒家思想以其獨有的價值內涵,依然影響我們社會生活各方面,並也影響周邊許多國家。
-
3 # V度
諸子百家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儒家。
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而後儒家經曾子,孟子不斷髮展,學說完善。
儒家符合封建統治者的統治理念,後世不斷的對儒家加以重視。自漢代董仲舒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更是一家獨大。各朝統治者不斷的推崇,更是以儒家經典作為取士的根本。
一直到現在儒家思想任然影響著我們。
但同時,法家,墨家,農家,陰陽家等與儒家相互借鑑,相互學習,共同組成了我們民族的思想文化靈魂。
-
4 # 十二十頁
諸子百家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中國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
儒家的“仁政”,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
墨家的"兼愛"、"尚賢"、"節用",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道家的“少私寡慾”、“道法自然”,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
法家的“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齊國的法治思想獨樹一幟
名家注重辯論“名”與“實”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邏輯學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
從人類文明演化歷史看,曾邦哲《結構論》提出諸子百家及三教九流是早期的學科分類體系,儒家、法家、兵家、縱橫家等偏向政治軍事與倫理領域,墨家、道家、名家、醫家和農家等偏向自然工藝與邏輯等領域,還禪家、雜家、書畫家等則偏向人文藝術等領域。
道家的影響“無為”既是一種思想主張,同時也是一種具有方法論意義的思維模式。“無為”的方法教會人們在看待問題和處理事情時要善於順其自然。
不要蠻幹、硬幹,要學會換個角度想問題,退一步想問題,要善於因勢利導,以柔克剛,以退為進。
老莊認為素樸最美,所謂“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確立“自然”“素樸”為最高審美原則。老子說“無言”,莊子說“得意忘言”,使得文學常追求“意在言外”“言有盡而意無窮”。
並且,佛家講的“無為法”一詞,源於道家的“無為”一詞。老子言:“道恆無為也”,“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無為”的真實涵義是不主觀作為,依自然之道而為。佛家的“無為法”與道家是有區別的。以中道實相義來講,有為法與無為法是不二的,這也契合了“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絕學無憂。”“為學”與“為道”、“無為”與“無不為”互為因果條件。“為學”、“無不為”即有為。
【結語】
從道家治國的實踐來看,不管是齊威王治下的齊國還是呂不韋執政時期的秦國,以及後來的文景之治,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即使儒家思想取代了道家思想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後,黃老道家的治國思想並沒有完全消失。
中國文人的抒情物件更多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而是更宏大的存在——自然。其創作空間是“天地大美,四時明法“的框架內,寫的總是:乘風破浪、江山如畫、春花秋月、飄絮落紅。中國詩的最高境界就是:敏銳的洞察力與捕捉自然與人在剎那間的交流。
-
5 # 曲徑通幽處有曉哥
儒學
最初儒學與諸子百家地位相同,直到漢武帝透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確立了儒學的主流地位,從而開啟了儒學2000年的統治地位。
從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等的發展下,儒學其實是一直在不斷變化和補充,透過柔和各種思想,早已不是孔子最初所創立的模樣了。
( 前134年 )元光元年,漢朝的竇太后剛剛去世不久,意氣風發的漢武帝在一次賢良策問中,有一個叫董仲舒的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而當時的漢武帝,也正急需一種統治思想來擴大國家的統治半徑,從而進一步鞏固這個新生的大一統國家。
就這樣,一個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有儒學、法家、道家等思想為一體的新儒學形成了。 其中的君權神授、三綱五常忠孝思想成為漢武帝的政治、思想、主權統一理論基礎。
魏晉時期玄學的興起,儒學度過了一段低沉的時期。隋、唐的大帝國建立,儒學又迎來了新生,從此徹底上鞏固了官方國學地位。
在宋朝,經過周敦頤、程顥、程頤的發展,到朱熹是集大成者創立了“理學”。
明朝王陽明又在龍場悟道之後發展為“心學”。
清朝統治者以文字獄等手段壓迫下,儒學慢慢的淪為了封建統治者的愚民工具,以至於在“五四運動”是被完全否定。
-
6 # 守望佳源膠州灣
西周姬旦又名周公旦
華夏族
著有巜易經》巜詩經》巜尚書》等
崇尚周禮、禮儀、君臣禮樂。
巜周髀算經》開創了勾股定理,即勾三、股四、弦五。
春秋時期
老子(老聘)創始巜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觀點。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儒家創始人,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著有六經、禮記、論語等。
提出克己復禮,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先春時期的諸子百家,影響最大的應為儒家。
-
7 # 塵子渝
中華文明之中,儒釋道是影響最廣泛的,但實際上百家爭鳴之後,各個學派之間都有相容幷蓄的影響,而最終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成為最正統的官學,並且延續至今。可以說除了新文化運動時期以及某些特殊年代,儒家一直都是影響力最為廣泛的。
儒家實際上早已經汲取了很多其他學說,為了適應時代,也不僅僅是儒家,最為顯赫的釋、道也一樣如此法家實際上被儒家所汲取,所以春秋戰國之後並沒有法家的代表人物,但實際上包括漢武帝、曹操、諸葛亮等等人物其執政思想都離不開法家。甚至現如今的“以法治國”也是法家思想的演化。
歷史上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其教育出來的李斯和韓非子都是法家代表人物。可見儒家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融合了很多法家思想。
漢武帝時代董仲舒“獨尊儒術”中的那套“天人感應”和道家、陰陽家的思想學說頗多暗合之處。
王陽明的“心學”一樣有很多釋家頓悟的影子,當然實際上整個中國古代文人都離不開“儒釋道”的思想的啟示。最為典型的蘇軾就是“儒釋道”思想偏向是跟隨其人生境遇而來。
真正奠定儒家為正統文化的是隋唐時代開啟的“科舉”,在宋代更是將儒家典籍做為公務員考試內容,而明清八股更是發展到頂峰在唐代道家還是李唐最為顯赫的,出將入相的道士比比皆是,因此“終南捷徑”也由此而來。上行下效,宋代將科舉做為做官的最正經出路,宋真宗還寫過勸學詩句,四書五經成為新的“終南捷徑”,儒家發展起來的“三綱五常”一直影響著中華文明的道德文化。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一直到如今,中華文明的道德人品的觀念都離不開儒家思想的影響,以及中華文明圈裡的東亞國家都和西方開放思想觀念有很大不同。
因此與其說是儒家影響最大,不如說是儒家汲取了更多諸子百家的優點,適應了國家發展和時代潮流。後世的儒家早已經不是先秦時代的儒家,而是不斷髮展的新儒家。 -
8 # 三國演義的智慧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輝煌燦爛民族驕傲!
可以說諸子百家都是在做道學!
以不同的角度說明《易經》的道理!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影響更大!
儒家。
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
儒家溫文爾雅,實際上也很剛毅。
讀儒家的經典,我們可以做君子,做好人。
道家。
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大道理。
屬於上等智慧。
在人生道路上,不斷研習道家經典,可以做一個超凡脫俗的人。
法家。
在治國方面集大成!
社會關係、國家制度、管理革新!
法家帶來了嚴刑峻法,也帶來了國家的規範化治理!
讀法家的經典,我們可以看到法家知識分子的勇毅和執著。
墨家。
墨家強調了公平和勞動。
墨家知識分子身體力行。
讀墨家經典,讓我們學習到了公平的觀念、勞動的觀念、創善的觀念。
創善優於創新!
-
9 # 夏雨風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也就是春秋時期百家爭鳴丶百花齊放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時代。
中國湧現了儒丶道丶法丶兵等諸家,當時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是法家,代表人物是先秦商鞅變法,政治上經濟上制度上都進行了巨大改革,為秦國一躍而為強國丶直至秦始皇統一中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其中統一度量衡丶設立郡縣制丶鼓勵農業發展丶用軍功章代替世襲官位等,都為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下,地方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和度量衡等,開了封建社會的先河。
其次是孫武兵家。孫子兵法,為中國古代的最高兵法,在軍事兼併戰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使中國的軍隊戰鬥力和戰略戰術,有了飛躍,在古代歷史中長期保持強大,躍居冷兵器的強國行列,居功至偉!
到了戰國和秦漢,儒家的日益完善,道家的無為而治,都後來居上。在漢初,道家"無為而治"成為國策,隱忍建設,"和親"匈奴,進而贏來"文景之治“,天下富強。
漢武帝對外廢"和親",向匈奴宣戰,擊潰匈奴,平定西域。對內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成為歷代治國的主要思想,流傳直今。
-
10 # 偉哥視點
春秋戰國時期,是思想大迸發的時代,各種流派的思想都在這個時代展現出來,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文明程度最繁華的時期了,遠超後世的唐詩宋詞的時代,許多人只知道諸子百家其中比較著名的孔子孟子,還有其他的學派並不熟悉,那個時期到底有多少學派呢?
首先,諸子是指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例如儒家的孔子、孟子;法家的商鞅、李斯;道家的老子、莊子;墨家的墨子等等。
而百家是指影響了當時的各個學派,《漢書·藝文志》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下面就對百家進行一個不是那麼全面的介紹。
1、儒家
儒家是影響後世最為深遠的學派。崇尚"禮樂"和"仁義",主張"德治"和"仁政",也教育了很多人為人處世所遵循的準則規範。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
道家從天道執行的原理側面切入,認為天道輪迴各種哲學上的思想都能在道家找到答案。世界上很多發生的事情都有其規律,人力不可更改。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列子。
3、法家
法家主張依法治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李斯、韓非。
4、墨家
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反對強大的王國去攻擊弱小的王國,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一切以保持社會現狀的穩定為主。墨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墨家的開創者即墨子。
5、名家
名家以辯論出名,著名的白馬非馬也是名家的思想。以邏輯推理來證明事物的好與壞、真實與否。名家的代表人物有惠施和公孫龍。
6、陰陽家
陰陽家提倡的是五行學說,從天文和地理方面來判斷事物的兇吉。代表人物有鄒衍。
7、縱橫家
縱橫家是戰國中期才出世的學派,主要以秦國為主,聯合其他國家攻打秦國叫合縱。和秦國一起攻打其他國家叫連橫。縱橫家的代表人物是蘇秦和張儀。
8、農家
顧名思義是注重生產,而研究植物生長和產出的學派。代表人物有許行。
9、兵家
戰國期間連年戰爭,兵家是最耀眼的學派。兵家講究利用武力,最大化的奪取敵方的利益從而贏得戰爭的勝利。代表人物有孫臏、吳起、白起等。
10、醫家
春秋戰國時期的醫術也很發達,中醫在這個時期就已經開始完善。醫家的代表人物就是扁鵲。
其中的儒家和道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最大,最廣泛,最持久!
-
11 # 嘗古研今
這個問題太好了,我們認為中國先秦時的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最活躍的時期,它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直到現在。它是中華文明的基礎,諸子百家的思想到現在還熠熠放光。我知識淺薄,說幾家學派,一起探討。
1.儒家思想:開創於孔子,孟子加強發揚了一下,宋朝時程朱又延伸了一下。它是自漢代後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統治思想,明朝搞八股文又歪曲了一下。它提倡忠君愛國,仁義道德等立於治國的教育思想。
2.道家思想:開創於老子,莊子加強併發揚光大,以後的道教又延深並歪曲了一些。它的主要思想是“無為而治”,與長生不老沒有關係。在每個朝代建國初期多采用它的思想,利於民生與休養生息。
3.法家思想:開創者李悝,韓非子綜合成一整套的理論思想,代表人物有吳起、商鞅、李斯等。它的主要思想是法治國家,變法強國。它是中央集權統治國家的主要工具,無法不能治國。
4.兵家思想:代表人物有孫武、孫臏.吳起、韓信等,著作主要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起兵法》等。它主要思想是攻略、戰略思想。適合於戰爭、商業、治軍等。
5.墨家思想:開創者為墨翟,主張兼愛、非攻等,是平民的思想訴求,與儒家思想相對立。它也有法家思想,反對戰爭,更重視科學,在邏輯學,力學,幾何學,代數學,光學等方面都有貢獻。
諸子百家上千家,我認為這五家最有影響中華文明,淺談了一點,它們的思想很厚重,無法用幾句話來概括,分享了一點個人意見,請指教。
-
12 # 驗判斷
諸子百家的父親《老子》是中華文明最在人民心中的界定。
家常言道,都是他的。
沒有其它,只有隔離實事才說才教子孫。
-
13 # 帝秦盛唐憶天水
在春秋戰國諸多學派中,儒家學派為什麼會戰勝道家、法家、墨家、農家等,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呢?儒家學說核心魅力是什麼?
代代儒者富有匡扶濟世、以天下為己任的獻身精神。北宋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寫就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直抒胸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理學家張載總結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其實,孔子時代就確立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現世精神,後繼者孟子、荀子發揚光大,保持與時俱進的風格和品質!董仲舒繼承這一傳統,迎合漢武帝大一統的需要,最終確立儒學獨尊地位,全面影響古代中國的政治治理、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等等!離開儒學,沒法解釋中國古代社會的面貌和形態!
-
14 # 不求人的三腳貓
諸子百家,是對先秦時期各學術派別的總稱。
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2家被髮展成學派。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中國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中國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幾經周折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時期全面上位;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 ",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那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
-
15 # 佳沛文化漫談
諸子百家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儒家和道家
諸子百家,是對先秦時期各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著名的不過12家。
史家論述
司馬遷在《史記》中引述了司馬談對學術流派的見解,將先秦以來的學派歸為六家,即陰陽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班固在《漢書》中則把先秦以來的各家學術流派歸納為十家,即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
呂思勉認為“術數”、“方技”、“兵書”三略,亦可稱為先秦諸子,可算為十二家。
諸子十二家及代表人物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等)、道家(老子、列子、莊子等)、墨家(墨子)、法家(韓非、李斯等)、兵家(孫武、吳起、白起等)、名家(公孫龍)、縱橫家(蘇秦、張儀、魯仲連等)、陰陽家(鄒衍)、農家(許行)、雜家(呂不韋)、小說家(虞初)、醫家(扁鵲)
各家提倡及思想
1、儒家提倡德政,禮治,人治,強調道德感化,主張以仁禮治國,以德服人。在廣泛汲取古代典籍精華基礎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後經歷代賢者進一步增添完善了儒家的思想。
2、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道家觀點對中國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墨家提倡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反對侵略戰爭,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等。墨家不斷遭到打壓,並逐漸失去了存身的現實基礎,墨家思想在中國逐漸滅絕;直到清末民初,學者們才從故紙堆中重新挖出墨家,並發現其進步性。
4、法家在政治理論上主張變法革新,要求加強君權,提倡以“法治”代替“禮治”,積極發展封建經濟,鼓勵“耕戰”,力求做到“富國強兵”,以達到加強和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目的。在文化教育領域裡,法家也提出了許多有別於其他學派的教育理論和政策
4、法家在政治理論上主張變法革新,要求加強君權,提倡以“法治”代替“禮治”,積極發展封建經濟,鼓勵“耕戰”,力求做到“富國強兵”,以達到加強和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目的。在文化教育領域裡,法家也提出了許多有別於其他學派的教育理論和政策
5、兵家主要是主張透過運用武力、謀略來達成某種目的。兵家的代表作均是當時戰爭和治兵經驗的總結,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戰術原則,包含有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戰的哲理。
6、名家有兩個學派。一是“合同異”,即認為萬物之“同”與“異”都是相對的,皆可“合”其“同”、“異”而一體視之。二是“離堅白”,即認為一塊石頭,用眼只能感覺其“白”而不覺其“堅”,用手只能感覺其“堅”而不覺其“白”。因此“堅”和“白”是分離的、彼此孤立的。
7、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戰國中後期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8、陰陽家是以“陰陽訊息,五行轉移”為理論基礎的宇宙觀,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也稱“陰陽五行學派”或“陰陽五行家”。
9、農家是先秦在經濟生活中注重農業生產的學派,農家學派主張推行耕戰政策,獎勵發展農業生產,研究農業生產問題。農家對農業生產技術經驗之總結與其樸素辯證法思想。
10、雜家以博採各家之說見長。以“兼儒墨,合名法”為特點,“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雜家的特點是“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戰國末期,經過激烈的社會變革,封建制國家紛紛出現,新興地主階級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統一。
11、小說家,乃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
12、醫家,以治病救人為主。
諸子百家中,除了兵家醫家等使用學術外,真正流傳到後世的只有儒道兩家,儒家因孔子孟子荀子三代,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道家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僅次於儒家。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瑰寶,我們需要傳承下去。
-
16 # 星君說歷史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亳無疑問,當然是儒家學派了。
先秦時期誕生的諸子百家,儒、道、法、墨、兵等諸家學說,無論哪家學派對後世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但就影響範圍和程度來說,儒家學派當之無愧是最廣泛、最深遠的。為什麼說儒家學說對華夏文明影響最大呢?下面我們以三個方面來探討一下。
(1)從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成為逐漸成為正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實際上儒家思想從孔子提出到後世的影響深遠,其間董仲舒也揉合了別派的許多思想,越來越完善,被後世封建社會統治階級所推崇,“君權神授”、“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君主施行仁政等等,有力地加強了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權統治。維護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皇權正統,也成為了後世帝王治國理政的政治綱領,“帝王之術”的必修課。
(2)世人在統治階級的宣傳和潛移默化的影下,把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當權者施”仁”政,極大地緩和了階級予盾,使某一特定時期實現了國家的空前大繁榮,也得到了民眾的普遍支援。
(3)也有反對者說儒家學派扼殺新思想,是維護王權的工具。它弱化了華人的忠義品格、陽剛之氣、尚武精神,奴化成為逆來順受的奴才。當然它作為一種被封建專權統治階級所推崇的學派思想,肯定也有它的歷史侷限性。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儒家思想有力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其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儒家思想,孔孟學說,之所以能在上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中成為主流學說,是因為它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是民心所向。最其碼得到了多數人的贊同與支援。所以說儒家文化對後世華夏文明的影響是空前巨大的,可碾壓其它學派。
-
17 # 音形世界
悟空問:諸子百家中對華夏文明影響最大的學派是哪個學派?大公曰:對華夏文明影響最大的學派無疑是道文化。道文化自盤古開天劈地分陰陽一至於今300多萬年一直是中華文明的根基。 7000多年前產生的伏羲文化根植於陰陽大道;5000多年前產生的軒轅文化根植於陰陽大道;3000多年前產生的周易文化根植於陰陽大道;2500多年前產生的道德經根植於陰陽大道。同期的諸子百家,工農商學兵其實都是道文化的分支。這是國內的情況。國外如2000多年前釋迦牟尼成佛依然根植於陰陽大道;再如馬克思在100年前提出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等依然根植於陰陽大道;就連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也以大道相稱;中國、美國等國家名稱都來源於道文化,可見道文化不僅是華夏文明的一根歷史紅線,更是人類世界文明的主題。過去如此,未來必然如此!為什麼呢?因為道文化反映的是客觀規律,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你是否認識,是否主導,是否願意,它都每時每刻每分每秒地伴隨你、左右你、驅動你、獎懲你!這就叫"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
-
18 # 華繼善
天……有學派嗎?
地……有學派嗎?
人……多學派也,
就……不是人矣!
-
19 # 大胖子爸爸
個人認為在先秦的諸子百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家影響後代的是思想方面的,而法家影響後代的,則是在於管理上的影響。
先說儒家
自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便開始逐漸擴大影響中華的傳統文化,儒家講求“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宣揚忠君愛國、三綱五常的思想,規範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他的思想,更多的在告訴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是儒家思想將中華民族牢牢的繫結在了一起,增強了社會認同感,更多的可以說,是地域間文化的粘合劑。
中華文化,是一個包容性特別強大的文化,他的包容性就如同大海一樣,可以容納各種文化之精髓,取眾家之所長,將各種文化融匯貫通,形成自己的文化體系。
在《論語》裡,孔子經常教導弟子,要寬而待人,謙虛待人,自貢有一次問孔子,您的諡號為什麼是“文”,孔子達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因為孔子在日常的生活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與事,而對於他來說,既能存在,即為合理,因此孔子在弄不懂其中的道理的時候,便會謙虛詢問,孔子常言: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在孔子的觀念裡,他研究學問、學習學問,是不會在乎對方的身份的,不論他是誰,他都會有生存的哲理,理解生存的意義。
正如孔子一般,他的思想言論一直深深的影響這後代眾多儒家弟子,大家紛紛以孔子為典範,增加社會責任感,謙虛謹慎、寬以待人,凡是不齒下問,逐漸形成的,形成了一套極具包容性的文化體系。
再說法家
法家講求“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與儒家思想不同,法家思想只管其行,不鑑其心,國家出臺一套完整的法案,規定哪些s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做了有好處,哪些做了國家不支援,將所有不允許的內容和懲罰措施一一羅列,百官只需按照法典上的內容,對照行為人的做法即可,觸犯,則處罰,不觸犯,則放行。
一切社會行動,在在法家看來,皆離不開人性,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荀子言:目好色,耳好聽,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所以既然人的本性沒有辦法更改,那麼就以條例的形式強迫其更改,以達到預期的社會目的。
總的來說,法家與儒家思想,正好結合成為了社會治理的最好思想,就如同中醫與西醫的結合一樣,一個治人於表,一個之人之裡,一個之人於行,一個防人於根,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兩大學術體系,沒有了法家,儒家的天下會雜亂文弱,沒有的儒家,法家的天下,則會死氣呆板,這就是為什麼,儒家與法家能夠相輔相成,共同影響中華5000年文化的原因。
-
20 # 孫仲謀l
答:對我們華夏文明影響最大的學派是“儒學”。
“諸子百家”解析諸子是“秦”時期,孔子、老子、墨子、孟子等學術思想的主要代表人。“諸子百家”是後代對當時各種學術代表人物以及他們不同派別的總稱。中國的國學文化源遠流長,“諸子百家”在那個時代中每個代表人在當時都有極高的成就,極大的影響力。
對華夏文化影響最大的學派:在“諸子百家中”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中影響力最大的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
“儒家”的代表人:孔子,其核心價值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儒家非常注重人的道德修養。提倡“仁政”反對“暴政”。
“儒家”起源:儒家起源於秦,在秦時期,儒家也只能算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一直持續到西漢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受到了統治者的推崇,從此成為了中國兩千多年來傳統文化的正統思想,主流思想。
《董仲舒傳》中記載了董仲舒提議的原話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為何“儒家學派”是對華夏文化影響最大的學派?1.“ 儒家思想”已經成為了中國人在基因中就已存在的思想:
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
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
倫理思想: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等等這些都是儒家所代表的思想。
2. “儒家”思想仍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文化思想。
2.1“儒家”思想最大的優點就是我們現在很火的一個代名詞“正能量”,儒家思想提倡我們修正身行,以德來約束自己,寬待他人,遇到不順心要心平氣和,讓人生走在光明大道上,人人都能成為君子。
吾日三省吾身,與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2.2儒家思想所指導的“三觀”即使是現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現代道德標準”、“新文化 新風尚”這些大部分也都出自於傳統儒家文化。簡單的來說,現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國家的道德觀念,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所指導的“三觀”是有利於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的,十分具有科學性於價值合理性)
總結:“儒家學派”的文化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已經成為了中國華人為人處事的道德行為準則,在思想上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中國每一個人,時時刻刻指引著我們中國每一個人,所以對華夏文明影響最大的學派是“儒家學派”。
回覆列表
儒家,法家,道家,這三派影響最大。
秦朝不用說,完全就是法家的天下。
漢朝雖然號稱獨尊儒術,但文景之治,你研究下,會發現更多是黃老之術,無為而治。等到漢武帝開始,又回覆法家的古典軍國主義道路。儒家也就是用來強調下君君臣臣,實際上沒人當回事,就是嘴上說說,和今天的反種族歧視是政治正確一樣,都在嘴上了。
隋唐時期,依舊是儒表法裡,整個國家的政治結構依舊是法家思想為主。儒家的作用就是讓大家記得君君臣臣,對皇帝來說起個佔領道德高點的作用。
從宋開始,一直延續到明,儒家才算是徹底統治了全華人民的思想,徹底主流化了,儒家弟子第一次在中國歷史上佔據了統治階層的權力,還有徹底的輿論的掌控。但是士人之間聚會,最喜歡探討天人感應,五德興衰什麼,心性修養,這些還是道家和名家的內容。
各王朝都會說自己是水德火德,以水克火,正統性什麼的,譬如清朝以水德繼承明朝的火德,漢以火德繼承秦朝的水德,其實還是道家和陰陽家的東西。
包括到了今天,我們所說的國學,既包括儒家經典,又包括道家經典,還有法治社會等,其實還是儒道法三家的影響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