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悠然vs若雪
-
22 # 壯鄉小美
蘿蔔在我們的餐桌上很常見,可以炒著吃,也可以拿來熬湯,或者是做成酸的也可以。除了我們吃它的肉質根外,蘿蔔葉子和它的皮我們會拿來餵豬,不過一般都是煮熟後才喂。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可見吃蘿蔔對我們的身體是有益處的。蘿蔔是直根肉質,形狀有長球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有綠色、白色或紅色。我家那裡很多人都種植蘿蔔,不過大部分都是種植冬蘿蔔,冬天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在種植蘿蔔的時候,不知道大夥有沒注意到有的人在蘿蔔生長的時候會摘掉蘿蔔的葉子,為什麼呢?
一,針對這個問題,為何要對蘿蔔進行摘葉,我說說摘葉子的3個好處:
1,避免營養被葉子過度消耗,導致肉質根小。隨著蘿蔔植株的生長,葉子也會長大,蘿蔔的肉質根是透過葉子傳送養分,使得肉質根長大。如果蘿蔔葉子過多,並且旺長,這時候它消耗的養分就多了,肉質根就小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光長葉子不長塊莖了。所以在它生長期間,合理的摘掉一些葉子,對蘿蔔肉質根膨大有很大的影響。
2,給蘿蔔通風透氣,充分進行光合作用,能提高產量。在種植蘿蔔的時候,雖說合理密植了,但是隨著蘿蔔葉子旺長,就會相互擠壓了,這時候通風透氣、光照就沒那麼好了。適當摘掉一些葉子,讓植株通風透氣,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對蘿蔔是有好處的。蘿蔔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日照充足,物質積累多,肉質根就膨大快,產量也會提高。在長日照及較高的溫度下,花芽分化及花枝抽生都比較快。
3,減少病蟲害發生。隨著蘿蔔植株的生長,新葉子不斷出現,就會出現老葉、病葉了。這時候如果不及時摘掉這些老葉、病葉,就有可能對蘿蔔植株、肉質根有影響,而且還會傳染到其它植株,輕則蘿蔔植株矮小,肉質根小,重則導致蘿蔔植株死亡。所以及時摘掉一些老葉、病葉,減少蟲害的發生。
二,蘿蔔摘葉對它的肉質根的膨大有好處,但是在摘葉時也要注意以下5個問題:
1,多摘老葉、病葉,少摘新葉。摘蘿蔔葉子也是有講究的,摘的時候要摘老葉、病葉,新葉子要少摘,保留中心長勢好,不影響光合作用、水分養分運輸就可以了。對於老葉、病葉嚴重的植株,直接拔掉就好了,沒必要留著了。
2,並不是所有的蘿蔔都要摘葉。對於一些小蘿蔔的品種,可以不摘它們的葉子,但如果是較大果實的蘿蔔,那就需要摘了,不摘的話肉質根就有影響了。
3,摘蘿蔔葉的時候儘量選擇在早晚或者陰天。摘蘿蔔葉的時候,肯定會有傷口,如果在中午天氣熱的時候摘,就會造成水分流失過多了,對植株有一定的影響。
4,摘葉後可進行澆水。蘿蔔摘葉後,土壤通風透氣變好了,但水分也容易流失,所以在摘葉後可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滿足蘿蔔對水分的需求。澆水是蘿蔔生長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澆好水了,對蘿蔔的品質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是不可出現旱澇不均勻的情況,不然導致蘿蔔糠心、裂開等問題。
5,摘掉的葉子要帶出蘿蔔地。有的人摘好蘿蔔葉後直接丟棄在地上了,有的葉子是病葉,隨著葉子慢慢腐爛,導致細菌變多,對蘿蔔也是有影響的,所以要把葉子整理好帶出菜地哦。
三,關於蘿蔔摘葉時間
1,在蘿蔔肉質根準備膨大的時間段摘葉。這時候肉質根需要養分多,如果養分都傳送到葉子了,那肉質根吸收養分不多,個頭就會小了。
2,蘿蔔膨大中期時摘葉。隨著蘿蔔膨大,植株生長也快,也需要除掉一些老葉、病葉了,控制植株生長,減少吸收養分,而且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對蘿蔔的產量也有所提高。
總結:蘿蔔摘葉要根據蘿蔔的品種來定,有的不需要摘葉就不用摘了。在摘葉的時候去點老葉、病葉或者長得特別旺的葉子,保留中心長勢好的新葉,這樣就不影響養分傳送和植株進行光合作用了。總之,摘蘿蔔葉要視情況而定,以免適得其反。以上是我對摘蘿蔔葉的見解,希望對你有用。
-
23 # 鄉妹小然
蘿蔔在我們農村是一種經常種植的蔬菜,也是我們餐桌上經常吃到的,對人的身體也比較好,為了種出品質較好的蘿蔔和提高產量,我們農民在種植過程中會採取一些措施,像摘葉這一種就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辦法。
可以增加通透性,利於生長在蘿蔔的種植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枯黃的葉子出現,尤其是在底部,像這種葉子,葉子要及時的清除掉,如果不及時清除掉,可能會發生腐爛,引起一些病害等,這種情況在夏季種植的蘿蔔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因天氣炎熱,極其容易變質,植物也是需要呼吸的,摘掉一些多餘的葉子,可以增強通透性,利於植物呼吸,提高蘿蔔的品質及產量。
利於澆灌我們在澆蘿蔔的時候,經常會發現有些些枯黃,者乾的葉子漂在水面,會影響水流透過造成堵塞而形成澆灌不均勻,所以要及時的清除掉,能讓水流順利透過均勻澆灌。
防止爭奪營養在蘿蔔膨果期間,我們經常會從底部摘掉幾片比較老,或者是枯黃的葉子,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營養能夠讓蘿蔔吸收,因為葉子的生長也是需要營養的,再出一些多餘的老葉,或者是枯黃的防子爭奪養分,更好地促進蘿蔔膨大。
注意事項摘葉不能過早或者是過晚,如果有枯黃或者幹掉的葉子,要及時的處理,防止病蟲害產生;摘除青葉的時間應該是在膨果期,根據蘿蔔的長勢,摘除1到3片不可過多,否則影響光合作用,達不到促進膨大的效果,會降低產量和品質。
總之我們在農村種地時,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小竅門,也不能總是人云亦云,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技術來種田,聽到一個好的方法,要先諮詢相關的技術人員而後實施,不要到最後得不償失。
-
24 # 王小弟的幸福生活
聽爺爺說,種植蘿蔔之所以要摘葉是因為蘿蔔是典型的根莖型蔬菜,在根莖快速膨脹時不僅需要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同時也需要蘿蔔葉子為蘿蔔根莖膨大提供源源不斷的光合作用產物,但是蘿蔔葉子也會出現新舊更替,時間久了以後外面的蘿蔔葉子會慢慢變黃,變黃後的蘿蔔葉子產生的光合作用產物會減少,甚至沒有,這個時候就要將外面的黃葉子掰掉,黃葉子沒有後不僅能減少養分消耗,還可以促使新的葉子長出,並開始產生光合作用產物向蘿蔔根莖輸送,從而提高蘿蔔的產量
-
25 # 無漫遊不人生
蘿蔔是冬天常見的一種蔬菜,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蘿蔔不但口感甜脆,而且營養也很好。蘿蔔價格便宜,被稱為“小人參”,常吃蘿蔔對身體也有很好的滋補效果。現在種植蘿蔔的農戶較多,而種植蘿蔔的農戶們都知道,在蘿蔔的種植過程中,摘葉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蘿蔔摘葉的這些事。
一、蘿蔔摘葉的好處
1、蘿蔔摘葉可以透過人工方式調控養分的運輸方向,促使養分儘量運輸到地下塊莖部位,有利於蘿蔔膨大和有機物積累。
2、蘿蔔摘葉可以調整植株密度,降低作物鬱閉度,促使植株間通風、光照良好,降低蘿蔔的病蟲害發生。
二、蘿蔔摘葉的部位
植物葉片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光合作用,而咱們不能因為蘿蔔吃的根就隨意打掉它的莖葉。如果摘葉操作不合理,不但起不到促進蘿蔔根塊的生長髮育的作用,甚至還會因此而影響蘿蔔植株的正常生長,減少蘿蔔產量。
然而,摘除蘿蔔葉片是有講究的。具體操作時應該注意3大基本原則:多摘老葉、少摘新葉;多摘下部葉、少摘上部葉;多摘病葉、少摘健康葉。另外,摘葉不宜過多,需要留足夠的葉片,以滿足光合作用製造營養,有利於莖塊有機物的積累。
三、蘿蔔摘葉的時間
蘿蔔摘葉的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一般來說,在蘿蔔膨大初期,就可打掉部分老黃葉、病葉,因為這些莖葉的光合作用不強,而且還會消耗一定的養分,它們對地下根塊膨大作用較小,需及時打掉。
在蘿蔔膨大中期,可開始打掉部分綠葉,以控制地上部分莖葉的養分消耗,有利於地下塊莖的快速膨大。在蘿蔔膨大後期,可將地面莖葉大量打掉,只留少量的健壯綠葉,以維持莖塊膨大後期微量的有機物積累。
另外,在蘿蔔採收前5-7天左右,可對計劃採收的蘿蔔的莖葉將其全部打掉,這樣操作能促進蘿蔔口感更脆甜。
以上就是關於蘿蔔摘葉的介紹,蘿蔔摘葉是抑制蘿蔔地上莖葉過度消耗養分,將其最大程度運輸到地下塊根,以保障塊根膨大的養分需求最常用且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當然,如果栽種的是商品蘿蔔,是可以視情況而定的,如果全部打掉莖葉可能會影響賣相。
回覆列表
蘿蔔作為一種最為常見的食材,很多人都會在家裡種植一些,畢竟它的栽種上沒有太多的要求,且本身就非常的高產,在家裡栽種上一分地就足夠冬天的品嚐。不過對於那些專業種植者來說,蘿蔔想要產量更高,還需要一定的辦法才行,不然的話它很難會高產,因此大家也要適當的摘葉處理,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其產量更高一些。
蘿蔔在進行栽種時,一定要注意好膨大期的管理問題,避免葉片帶來的營養損耗,將其最大化的將養分運輸到下面,這樣塊根才會更好的膨大,因此在後期的蘿蔔種植中,大家也要注意好摘葉的工作。
其實摘葉帶來的好處比較多,首先就是可以讓養分運輸到地下部分,這樣的話蘿蔔才能更好的膨大,品質更優,有機物可以更好的沉澱。當然還需要注意好植株的密度調整,讓植株的通風效能會變得更好一些,以此讓病害也會變得更少。
在摘葉時,還需要特別的注意好方法才行,首先就是光合作用要特別的注意,不能因食用蘿蔔的根,就隨意的將莖葉全部清理掉,這樣的話養分的形成也會減少,產量也會為此降低。
當然還需要在葉片上多注意才行,一般來說清理老葉片就會更好一些。而在時間上也要特別的注意好,通常在蘿蔔膨大期時就可以將老黃葉清理掉,這樣的話才不會影響蘿蔔的生產,讓產量為此提升。通常來說,在蘿蔔收穫前一週,可以將葉片清理掉,這樣口感會更好一些,大家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