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旅攬勝
-
2 # 雲深知楚
古代立太子有幾個原則:一是立嫡,二是立長,三是立賢。一般情況下,首選是立嫡,也就是皇后所生之子,皇后之子如果只有一個,又剛好是帝王的長子,那隻要不是殘疾或智障,太子之位肯定是他的。即使他不是長子,但只要是嫡長子,也一樣是首選。如果皇后無親生兒子,那就從庶出的兒子中選擇,一般是立長。如果有長子而不立長,有違常理,就容易引發長子和朝臣不滿,容易發生宮變。比如漢武帝,就是廢長立幼,結果就引發了一系列的動亂。好在都平息了下來,影響不至太大。漢光武帝也曾廢長立幼,前期也是阻力重重,但在他的堅持下,最終取得了成功。
當然,也有不少皇帝選擇立賢,比如康熙,就選擇了老四胤禛,雍正也選擇了老四弘曆,過渡也還算平穩。
所以,雖然主流是嫡長子繼承製,但仍有不少帝王違反常規而一意孤行,但只要他和所立太子都夠厲害,都有勇有謀,也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
3 # 地水火風234
後果有嚴重地,如劉表兩個兒子;也有沒事地,如劉邦長子劉肥,就不是太子。不一而足。
古代,首選太子,確實是重視長子。
-
4 # 凌煙閣論史
廢長立幼,導致的後果一般都不好。
最早最著名的反例是趙武靈王廢長立幼,結果被困死沙丘。
趙武靈王搞了胡服騎射改革,讓趙國一舉變得強大。他本來立了長子章。但後來出生的公子何更討他喜歡,於是他就廢了公子章,而立公子何為太子。並且趙武靈王在春秋正盛的時候退居二線,把位子給了兒子趙何。
趙武靈王的想法是,他自己專門搞對外的政治和軍事,內政就讓兒子處理。按說他這麼做沒問題,但是他又在公子章和公子何之間猶豫起來。怎麼說呢,就是有點心疼大兒子,看著大兒子要給小兒子行禮時那麼痛苦,他於心不忍。他想把代地封給公子章,讓他也做王。
趙武靈王自己在這幾年時間裡,已經攻滅中山國、趕走林胡、吞併樓煩,趙武靈王野心勃發,想要爭霸中原,做中原霸主。但內政已經不在自己手裡,做起事來還是有掣肘,他也想趁機拿回權力,重掌整個國政。
但此時掌握政權的公子何哪能輕易放棄權力,他身邊一批人也不會同意他放棄權力。當趙武靈王想要封公子章為代王的想法被公子何拒絕之後,趙武靈王就鼓動公子章與工資何鬥爭,他本人好從中調停,藉機奪回權力。
趙武靈王就以察看陵地的理由把公子章和公子何都帶去了沙丘。公子章先下手,想除去公子何,結果只殺了公子何身邊的大臣肥義,最後被公子何反殺。而趙武靈王則被他的兒子何圍困在沙丘行宮裡,活活被餓死。
另一個著名例子是漢武帝,因嫡長子被小人構陷,最終導致父子相殘。
漢武帝的嫡長子劉據在7歲就被立為皇太子。
劉據成年後,為人寬厚,做事持正秉公,深受百姓愛戴。漢武帝巡遊天下時,就讓劉據監國。
漢武帝晚年,有一次生病了,眼看時日無多。他身邊有個行事狠毒的臣子叫江充。江充擔心漢武帝一死,劉據繼位後就會殺了他。因此他就構陷劉據,說是劉據行巫蠱之事詛咒天子。漢武帝就派江充去查這個事。
這種事極難自證清白,劉據為了自保就起兵反抗誅殺了江充等人;漢武帝則誤認為太子劉據謀反了,遂發兵鎮壓。結果劉據兵敗逃亡,最後因拒絕被捕受辱而自殺。
後來劉據蒙冤的事實被查清,但已經於事無補。
這導致後來漢武帝只能傳位給幼子劉弗陵(即漢昭帝),國家大權都在霍光手裡,差點導致江山傾頹。
結語:
中國古代在身份繼承方面,一直採用嫡長子繼承製。這就是為了避免紛爭,讓上下各安其位。一旦打破了這個制度,那麼相關人等都蠢蠢欲動,最終禍亂國家。
唐太宗在傳位方面也犯了幾乎與他老爹李淵一樣的錯誤。在早早立了李承乾之後,他又開始欣賞次子李泰,這導致李承乾為了鞏固自己位子而試圖政變,最終被廢。
古代政治上立長不立幼這個久遠的制度,必定有其長久持續的理由,廢長立幼,能得到好結果的不多。
-
5 # 木止聿
廢長立幼自古以來便是皇家的大忌,容易給後面的皇位傳承樹立一個非常不好的榜樣,一旦開了這個頭,後面就不好收尾了!
-
6 # 甲小佳
你好,後果要看上一個皇帝的安排是否妥當。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回答另一個問題,即古代為什麼會出現嫡長子繼承製?
嫡長子繼承製早在部落時期就已經有端倪了,那時候部落首領的婚姻是完全的政治聯姻,一般一個部落的大統領只會娶他想要聯合的那個部落的女性,而他想聯合的眾多部落中最強的,或者最重要的部落的女性會被封為正妻,其他小部落或對本部落不那麼重要的部落女性則是側妻。
換句話說,正妻孃家比側妻更厲害、或更重要,順理成章的,正妻所生的孩子天然能得到本部落和這個最厲害或最重要的部落的承認,當然讓這個孩子上臺會更有利於本部落的發展。
那為什麼讓長子繼承而不是次子呢?一般來說,長子年級較大,經歷當然更豐富,古人生孩子比較早,長子長大時父親往往還很年輕,有精力去培養他,到了後面的兒子長大時,一方面父親可以已經老了,教不動了,另一方面可能孩子多了也就疲了,懶得教了。所以正常情況下長子會比後面的更優秀一些。
到了周朝,嫡長子繼承製作為一種基本制度確定下來,這是為了定名分。《韓非子》裡講,如果大街上有隻無主的兔子,大家都會去搶,但如果這個兔子是有主的,就沒什麼人搶了。同理,假如一個王子生來就知道自己沒希望得到王位,他就不會滿腦子鬧事生事端,這樣有利於統治的穩定。
在宋朝之前,如果太子的孃家實力很強,而太子被廢,大機率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周幽王立褒姒之子伯服,廢原太子宜臼,結果宜臼跑到姥爺家帶人鬧事,西周直接拜拜了。但到了後面的幾個朝代,對外戚的管制越來越嚴,其實嫡長子繼承製只剩最後一個定名分的作用了。
只有嫡長子繼承製能定名分麼?當然不是,這只是一個傳統,文官集團一般情況下會支援而已,如果皇帝一定要次子繼位,文官集團除了抗議、罷工,基本也沒什麼其他辦法。
此時,如果皇帝強勢,那就是想立誰就立誰,文官集團強勢,那嫡長子繼位沒跑了。
到了清朝,皇帝的權利空前強大,根本不需要跟大臣商量什麼,他會讓眾皇子都表現表現,當皇帝選定某個皇子繼承時,會想辦法幫他削弱其他皇子的力量,該皇子繼位之後也不會有什麼風險。走到這一步,嫡長子繼承製其實已經失去現實意義,所以清朝皇帝想傳位給誰就傳位給誰,從來不管什麼長不長的。
皇帝實力強了,自己說的話就是名分,不再需要傳統的力量來維護,不立太子也不會有事。
-
7 # 硬核歷史ABC
後果很嚴重。
古代立太子是立嫡立長。長子有兩個,一個是嫡長子(正妻所生的長子),一個是庶長子。庶長子有可能比嫡長子年齡大。
為了避免兄弟相殘國家承接有序,封建社會宗法制度的繼承原則: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父親的爵位、封邑、官職、財產等。即使庶長子的年紀比嫡長子大,勢力比嫡長子大,甚至賢於嫡長子,都不容許打破在繼承人問題上的慣例。當庶長子的權力與嫡長子的名位產生難以調和的矛盾時,便會演變為權力鬥爭。
皇帝立太子,如果嫡長子不是有重度殘疾,一般來說會選擇嫡長子的。
秦始皇沒有立太子,造成死後胡亥亂政,屠殺兄弟姐妹。
劉邦的庶長子是劉肥,嫡長子是劉盈,劉肥年長於劉盈,劉邦還是立劉盈為太子。
漢武帝立長子劉據為太子,劉據被殺,不再立太子,於彌留之際立幼子劉弗陵為太子,就是漢昭帝。劉弗陵還有兩個哥哥,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因為心懷不滿,有造反的跡象,在漢昭帝時期,劉旦被逼自殺,在漢宣帝時期,劉胥被逼自殺。
孫權有7個兒子,長子孫登,被立為太子,早死。三子孫和被立為太子。四子孫霸來爭,不可開交。孫權廢孫和,賜死孫霸,改立七子孫亮為太子。孫亮十歲登基,15歲親政,一年後就被權臣孫廢掉,後被殺。孫改立孫權六子孫休為帝。
晉武帝司馬炎有18個兒子,嫡長子早夭,太子司馬衷是事實上的長子,也是嫡長子,但是是個傻子,司馬炎躊躇萬端,也換不了。其實,司馬衷有一個比他小3歲的同母弟秦王司馬柬,聰明能幹。
因為選擇實在是困難和害怕大權旁落,很多皇帝生前不立太子。
雍正皇帝經歷了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大戰,深知其危害,他建立了一套新的制度,秘密立儲。由皇帝親自密寫儲君諭旨一式兩份,並密封收藏於特製的匣子內。其一置之乾清宮中“正大光明”匾後,另一份則由皇帝自己隨身密藏起來,以便他“歸天”之後,該諭旨與“正大光明”匾後的諭旨相互對證,而後生效。
這個制度有效防止了皇子之間為爭儲廝殺,對於緩和皇權鬥爭,鞏固當時的統治和全國的政局,起了一定的作用。乾隆成了清代在建立秘密建儲制度後第一個接位的皇帝。乾隆皇帝對他父親的這一做法極為讚賞,給予高度評價,說此舉“人心翕然”,這是“天下臣民所共知者也”。
-
8 # 胡家小胡
每朝每代,隨著新皇的登基,一大批人上來了,還有一大批人下去了,誰當皇帝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
古代君王都是立嫡立長,這是傳統也是祖訓,更是遊戲規則。你不破壞遊戲規則還明爭暗鬥,破壞了遊戲規則無疑是禍起蕭牆。
比如,明成祖朱棣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熾是嫡長子,而且通明賢達,頗有明君風範,他的支持者多是朝中文官,老二朱高煦怎能心悅誠服,他的支持者多是武將,他們處處算計,不擇手段,好在朱高熾有驚無險的登上了皇位。
康熙皇帝,雄才偉略,一生如此聖明燭照,他沒有立皇長子為太子,卻立二子胤礽為太子,這也導致了索額圖和明珠的明爭暗鬥,一時間朝堂之上全是索額圖和明珠兩黨,康熙皇帝感覺政權受到了威脅,透過種種手段罷了兩人的職務,權利的爭鬥暫時的停止了,朝堂之上也風平浪靜了。
到了康熙晚年,更激烈影響更廣的“九子奪嫡”開始了,各位阿哥輪番上陣,無所不用其極,以致朝堂之上烏煙瘴氣,吏治更為腐敗,多少人為此或流放或被殺,甚至滅族。直到康熙皇帝駕崩的一刻,老四胤禛成功登上了皇位。
新帝的登基,就是政權的交替,政權的交替伴隨著人事的升遷,有升遷就有貶謫,誰升遷誰貶謫,必有爭鬥。 -
9 # 任微言卿
古代,立太子一般有三種:立嫡、立長、立賢,還有一種特殊的是傳位給過繼子。傳統上一般立嫡長子,“嫡長子繼承製”的關鍵是“嫡”而非“長”,皇子母親的正妻身份是最主要的。太子如果不是嫡長子,無非是三種結果:其人賢,而眾望所歸;其人怨,而引發爭端;其人庸,而各顯神通。
其人賢,而眾望所歸有些時候,君王的兒子們整體素質較高,名聲也好,單純考慮立嫡長子可能無法將最優秀的人選為後繼之君,因此老一代君王會精心考慮,物色自己最滿意的兒子當繼承人,而眾臣和諸子也贊同為國家選擇了明君。典型:順利上位的老么季歷
季歷是周太王的小兒子,也是西周開創者周文王姬昌之父。
據《史記》的《周本紀》和《吳太伯世家》記載,周人的開基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認為少子季歷最為賢明,季歷的兒子姬昌也有聖瑞之兆。古公亶父讚歎道:“我的後代當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姬昌吧?”
周太王的大兒子太伯、二兒子虞仲知道周太王想立季歷,以便將來能傳位於姬昌,所以兩人便逃亡到了吳越荊蠻之地,按當地風俗身刺花紋,剪短頭髮,自稱蠻夷,而讓位給季歷。
季歷繼位後推行仁義,使周逐漸強盛,諸侯很多都歸順了他。周武王滅商後追尊為王季,也稱周王季。
其人怨,而引發爭端嫡長子本是王位(皇位)的第一繼承人,一旦失去,必然不服。新君一旦控制不好,就會演繹內戰或爭戈,以致紛爭四起,生靈塗炭了。典型一:被周宣王扶上位的魯國公子戲
西周時代,魯國國君魯武公帶著長子括、少子戲,去朝見周宣王。周宣王很喜歡少子戲,改立戲為魯國太子。公子戲繼位,就是魯懿公。
長子括的兒子伯御與支援他的魯華人一起殺了魯懿公,然後擁立伯御為魯君,就是魯廢公。此一開戰端。
周宣王聽說自己立的魯懿公被殺,魯國作亂。於是在盛怒之下興兵伐魯,殺死了伯御。此二開戰端。
周宣王因自己的一意孤行,廢立魯國太子,為魯國招致兩次無妄之災。
典型二:趙武靈王困死沙丘
戰國時代,趙國君主趙武靈王的長子公子章,原為太子。後來,因趙武靈王寵幸吳娃,於是改立吳娃的兒子公子何為太子。
趙武靈王禪讓趙何,是為趙惠文王,武靈王自稱主父。
幾年後,主父和趙惠文王遊於沙丘,公子章趁機作亂,被平亂的軍隊擊敗,公子章逃到主父宮中。眾人包圍主父宮殿,殺了公子章。不過因為害怕主父的報復,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繼續圍困,直到把主父圍死。
趙武靈王因為換太子,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下場悲慘。
典型三:蒙冤受難的戾太子劉據
劉據是漢武帝劉徹的嫡長子,母親為大名鼎鼎的衛子夫。太子為政寬厚,深得民心。寵臣江充因與劉據不和,在漢武帝面前妄言有人以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並暗自在劉據宮中埋下人偶。
劉據因不能自辯清白,起兵反抗誅殺江充等人。漢武帝誤信謊情,以為太子劉據謀反,遂發兵鎮壓,劉據兵敗逃亡,拒絕被捕受辱而自殺。
冤案平反後,漢武帝建思子宮,歸來望思之臺以寄哀思。劉據的遺腹子史皇孫,生子劉弗陵,後繼位為漢宣帝。漢宣帝為祖父劉據追加諡號曰“戾”(蒙冤受屈之意),所以劉據又稱“戾太子”。
其人庸,而各顯神通有些嫡長子,原本已立為太子,但卻因自身昏庸被廢。在其餘兄弟之間,沒有絕對的候選人,因此只能爆發一場奪嫡大戰,贏者上位。典型:康熙年間的九王奪嫡
康熙年間,太子胤礽(序齒排行第二,但實乃是康熙嫡長子)因“不法祖德,不遵朕訓”兩次被廢,眾阿哥各顯神通,你爭我奪。諸子們之間經過一場奪嫡混戰,過程慘烈,四爺黨和八爺黨兄弟鬩牆,最終四阿哥胤禛脫穎而出,繼承大統,即雍正皇帝。
-
10 # 蟹蟹聊故事
自古以來就有廢長立幼,取亂之道的說法,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如果不遵循這個規律,往往會引起禍事。
趙雍餓死於沙丘,緣由就是沒有遵循這個古訓。
趙雍本來立的有太子(公子章),後來他最寵愛的妃子,死前有個要求,就是希望立公子和為太子,於是公子章被廢,公子和成了新的太子。兩個公子間的明爭暗鬥,最終殃及了趙雍。
豈止是一個國家,一個州亦是如此。
荊州牧劉表,廢長立幼,導致荊州拱手相讓與曹操。
長子劉琦,不受寵愛,在劉表彌留之際,劉琦更是如履薄冰,生怕弟弟勢力的迫害。後來依照孔明的計策,得以駐守江夏,保全了性命。幼子劉琮順利成為了荊州新的主人,然而曹操兵臨城下,劉琮未敢交戰,就獻出了城池,劉表若泉下有知,恐怕是死不瞑目啊。
事無絕對,如果長子是個愚鈍之人,幼子是個賢人,那麼幼子成為太子,於國於民都是有益的。
-
11 # 待曉兒
古代確定繼承人的方式,不僅僅只有立“嫡長子”這一種,只能說是主流,但不是唯一。
綜合來看,古人立儲的時候往往有四種方式,分別是:
立嫡;立長;立賢;立愛。我們可以分別來看一下,這四種方式都有什麼樣的案例和影響。
立嫡:是最為通常的情況,較為穩定“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的一種具體措施,它是在“宗法制”完善之後才大規模施行的,這個時間是從周代開始。之前的商朝比較混亂,除了“父死子繼”之外,還出現了很多“兄終弟及”的現象。
而“嫡長子繼承製”最為顯著的特徵是在一開始就確立了繼承人,從這個男孩一出生開始,只要中途不夭折,他未來的道路就已經確定了。
所以說,哪個孩子能取得繼承權,這很大因素是運氣決定的,看哪個嫡子先來到這個世界上。
《春秋公羊傳》中這樣講: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樣的制度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穩定。
無論是上位者還是下屬,都會從一開始就將這個孩子當做繼承人來培養,其他兄弟之間往往在積年累月之下也逐漸會形成這樣的心理,認同其繼承人的地位。
想想看,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培養,他所形成的勢力是很龐大的,想要推翻這樣的身份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也就很少會有人想要再選一個繼承人來扶持,因為難度太高,風險太大。
那些動不動就和繼承人作對,想要推翻現有勢力,另行擁立,那都是小說為了製造衝突故意編造的,當不得真。
曹操本來中意的繼承人是長子曹昂,但可惜在徵張繡的時候戰死了,所以嫡長子的地位才輪到了曹丕。
曹丕和曹植有爭儲的事端,歷史上也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但曹丕一直是處於主動的地位,只要他不犯大錯,曹操的地位早晚都是他的,這是無可爭議的事情。
並且從歷史現實來看,曹操出征帶在身邊的兒子,除了曹昂,還有曹丕以及曹丕的子嗣,這樣態度也很明顯。
畢竟曹操不是名義上的帝王,不會留下太子監國這種做法,在後方鎮守的也不是他的子嗣,而是荀彧。
那麼曹操帶著曹丕是為了什麼就很清楚了。
但是這樣的方式也有弊端,那就是當不是嫡長子的兄弟中有一個人的功績或者能力遠遠高於嫡長子的時候,就會形成眾望所歸的現象。
《琅琊榜》當中靖王不就是這樣嗎?自身有著很高的軍功,這是實打實的功績,得到了很多重臣的擁戴,其他皇子比不了。
這有點像歷史上的哪個人物呢?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南征北戰,戰功顯赫。最主要的是他透過這樣的行動培養了一批鐵桿的班底,而這些人都是唐朝開國重臣,也是朝堂中堅力量。
他們的支援,是李世民最大的底氣,要不是皇子身份,說一個功高震主都不為過。
李建成雖然同樣有赫赫戰功,其才幹也非凡,畢竟很多國務都是作為太子的他來處理的,但是其聲望畢竟不如李世民。
於是,大家都知道了,玄武門之變就這樣發生了,李建成的記載也被改了很多,甚至他這一支在李唐皇室當中也銷聲匿跡。
所以說,“嫡長子繼承製”雖然是一個比較穩定的方式,但也是相對來說的,並不是說它就不會產生不良後果。
這個機率有問題,需要考慮清楚。
在封建王朝裡,絕大多數的權力交替都是用了“嫡長子繼承”的方式,這個數量太龐大了,偶爾的幾次失敗情況,並不能說明這種制度有問題。
而“非嫡長子繼承”的事情相應的就太少,而其中出現了幾次問題的話就會引起詬病。
假設一個例子,“嫡長子繼承製”出現了一千次,其中有十次出現了問題,機率是百分之一;而其他繼承的方式出現了十次,其中有一次出現了問題,機率就是十分之一。
案例對比過於懸殊,機率不能這麼算,這樣的比較也並不可靠。
因為歷史上有很多非嫡長子繼承的情況,也沒有產生不良的後果。
立賢和立長:都是很好的傳承製度和“立嫡”同樣重要的繼承人選定方式,有兩種都非常不錯,那就是“立賢”和“立長”。
還是說唐朝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其實並不是嫡長子,而是老三,所以他在戲曲、小說、評書裡面經常被稱為“三郎”。“雨霖鈴”這個典故就是說他的,據說這種聲音很像“三郎啷噹”,很契合安史之亂中其孤涼的心境。
而李隆基雖然不是嫡長子,但李唐江山從武氏、韋氏等手中奪回,他才是最主要的出力者,即“唐隆政變”的發起人。
這場政變之後,武則天、韋皇后等人的勢力得到了徹底清洗,其父唐睿宗李旦也重新即位。
這時候要立太子,按照“嫡長子繼承”的規定,應該立宋王李成器為皇儲,但是李成器自己願意這樣做,他說:
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苟違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於是,這一次的皇位繼承就是“立賢”的方式,並沒有再出現如“玄武門之變”那樣兄弟相殘的情況。
所以後來也有人感嘆,如果當時李建成等人能像李成器這樣,當是又一段佳話。
當然這也只是後世人的揣測而已,但可以看出,人們對於“立賢”這樣做法的接受度也是非常高的。
而“立長”的方式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沒有嫡庶之分,那“立長”就是合乎制度的方式;但如果有嫡庶之分,還要立長,那就說明這個“長子”不一般。
這種情況在古代也出現過,那就是三國時期的世家望族汝南袁氏,袁紹和袁術兩兄弟。
在三國這段歷史裡,真正能代表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的,是作為哥哥的庶子袁紹而不是袁術,而袁紹在當時的名聲和能力也是要比袁術大得多。
袁術也一直看不起袁紹的出身,雖然有著過繼的經歷,但畢竟真正意義上的嫡長子還是袁術。雖然袁紹經常認同這個弟弟,但一般情況下袁術並不認可袁紹這個哥哥。
但是有趣的是,當時的各路諸侯對於袁紹是非常認可的,不僅僅在於其汝南袁氏這一背書,還和他反對董卓、組建義軍有關,聲望卓著。
這是在有嫡庶分隔下依然“立長”的情況,其實也和“立賢”有那麼點關係,但從實際來說,哥倆半斤八兩,誰也不比誰聰明多少。
雖然兄弟倆有隔閡,但並沒有出什麼大亂子。
從現實來看,“立長”和“立賢”雖然也被人們認可,但條件比較苛刻。
最重要的就是這個被立為繼承人的物件自身確實是有點本事或者名聲才行,並且其他人無論是庶子還是嫡子都並不出色。
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會出大問題。
立愛:這才是最不靠譜的傳承方式“立愛”同樣也有前提,那就是所立物件和“嫡長子”、“長子”、“賢能之人”都沒有任何的關係,純粹是憑藉著上位者對於所立物件的喜愛而進行的。
這是前提條件。
因為如果這個繼承人自身有“嫡長子”身份,那不用說就是“立嫡”;如果是“長子”,那就是“立長”;如果能力還可以,也可以說成是“立賢”。
所以,這個繼承人往往是比較能討得上位者歡心,或者其母氏家族受到恩寵,愛屋及烏之下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這個繼承人本身能力、聲望都不足,甚至年齡也都比較幼小。
比如三國時期荊州劉表就立其幼子劉琮為繼承人,這就是典型的“立愛”。
劉琮這個人年齡小,其實繼承荊州之後就是傀儡,被曹操一嚇唬,手下人一鼓動,就將荊州一州之地拱手送給了曹操,實在是窩囊。
劉表“立愛”的舉措,不僅葬送了其心血,還令自身勢力四分五裂,讓後人恥笑。
這在後世帝王身上也同樣有過這樣的情況,比如朱元璋立建文帝。
按照道理來說,太子夭折,其他皇子就有爭儲的機會,要從這些人當中或“立賢”,或“立長”,或再“立嫡”,這些都是有成例可循的。
但是朱元璋偏偏立了第三代人朱允炆,這就是有問題了,典型的“立愛”表現。
因為朱允炆無論是功勳還是聲望都不足,而其他子嗣當中也有能力與聲望都突出的人選,這時候如此選擇繼承人,那就是“立愛”無疑了。
結局也知道了,燕王朱棣起兵奪權,建文帝下落不明。
所以說,“立嫡”、“立長”、“立賢”、“立愛”四種繼承方式,除了“立愛”之外,社會對於其他三種的接受度都比較高,只不過“立嫡”的規制比較明確而已,但也不是不能打破。
並不是說不“立嫡”社會就會出現問題,一般情況下,只要不“立愛”,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
12 # 草木炊煙
在古代立太子,也就是一國的儲君,正常或者絕大多數的王朝,都是採用,立長子為太子,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太子出現問題(比如被廢、或者早亡等原因),才會立賢,,帝王從自己的子嗣中挑選,德才兼備的皇子為太子。
古代中,或者是近代之前,多少朝代更迭,但一直有個話題就是,太子立長、還是立賢的問題。到底是立長,還是立賢?
立長,是為了長幼有序,有實際的標準,也就是說皇帝的子嗣到底誰年齡大 ,很容易評判。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嫡子。例如皇后比妃子生的皇子晚,就會出現非嫡子,大於嫡子,按照規定會立嫡長子為太子的。
如果,有長子不立,就會造成,誰賢能,誰不賢能,的爭論,這其中有派系的鬥爭,也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一面。就會造成,派系爭鬥,另外會造成,帝國不穩定。又會出現禍起蕭牆,也就是兒子之間的相互鬥爭殺戮。對後代的王朝傳承也會造成混亂,容易出現王爺的反叛爭奪皇位,所以立長,長幼有序,其它的王爺,皇子造反的話名不正言不順,不易成功,同時也減少了,禍起蕭牆,畢竟誰都不願意看到王朝的覆滅和親生兒子之間的殘殺。
所以大多數立長,不然後果很嚴重。
-
13 # 文文情感故事
廢長立幼,導致的後果一般都不好。最早最著名的反例是趙武靈王廢長立幼,結果被困死沙丘
廢長立幼
趙武陵國王進行了胡夫騎行和射擊的改革,這使趙國一舉成為了強大的力量。他建立了長子分會。但是後來出生的兒子更喜歡他,所以他廢除了兒子的章節,他是王子。趙武陵國王在春秋盛開時退居第二線,並把兒子的席位交給了他。趙武陵國王的想法是,他專門從事對外政治和軍事事務,而兒子則負責內政。通常情況下,他沒有任何問題,但又在張大師和何大師之間猶豫了。
兒子則負責內政
我怎麼能說我的長子有點痛苦。當他要向小兒子敬禮時,他忍不住看到大兒子感到如此痛苦。他想將世代封為張公子,讓他也當國王
讓他也當國王
在過去的幾年中,趙武陵國王親自攻擊了中山王國,驅趕了林虎,併吞並了婁煩。趙武陵國王雄心勃勃,想為中原而戰,成為中原的霸主。但是內政不再由他自己掌握,他在做事上仍然有一些限制。他還想借此機會重新獲得權力並重新控制整個國民政府。但是,此時,當權的兒子如何輕易放棄權力,周圍的一群人不會同意他放棄權力。
一群人不會同意他放棄權力
當趙武靈國王想讓龔自章成為下一任國王時,他被兒子拒絕。他鼓勵張子玲爭取工資。他本人可以調解並藉此機會重新獲得權力。趙武陵國王出於檢查陵墓的原因,將龔公Zhang和龔公帶到了沙丘。兒子張章首先開始,試圖搬走兒子賀,直到殺死兒子旁邊的部長費儀,最後他被兒子賀櫃檯殺死。
趙武靈國王
趙武陵國王被他的兒子何He困在沙丘宮殿中,餓死。另一個著名的例子是漢武帝,因為他的長子被小人陷害,最終導致其父子死亡。漢武帝的長子劉葵七歲時被封為王儲。成年後,劉Ku大方,正直,公道,深受人們的喜愛。漢武帝環遊世界時,他請劉監督國家。漢武帝晚年患病一次,似乎時間已經不多了。他被一個名叫蔣崇的惡毒朝臣包圍。蔣崇擔心漢武帝繼位後會殺了他。因此,他陷害了劉宇,說劉宇行詛咒皇帝。漢武帝派蔣崇來調查此事。這種事情很難證明是無辜的。劉瑜開始與蔣崇等人進行自衛。漢武帝錯誤地以為劉瑜親王已經叛亂,然後出兵鎮壓。
然後出兵鎮壓
結果,劉奇兵出逃,因拒絕被捕和受辱而最終自殺。後來發現劉玉萌受冤屈,但無濟於事。這導致漢武帝只能將這個職位傳給年幼的兒子劉福陵(即漢昭皇帝),國家的權力掌握在霍光的手中,這幾乎使該國淪陷了。結論:在中國古代,長子的繼承製度一直是認同的繼承。這是為了避免發生爭執,並將上下職位放在適當的位置。一旦這個系統被破壞,有關人民將四處走動,最終該國將陷入困境。唐太宗在透過王位時也犯了幾乎和父親李淵一樣的錯誤。李成謙早年成立後,他開始欣賞他的第二個兒子李泰,他帶領李成謙發動政變以鞏固自己的席位,並最終被廢除了。在遠古時代,長期站立和年輕站立的長期系統必須有長期的原因。如果您取消長期任職,您將收效甚微。
您將收效甚微
-
14 # 一言春秋
中國古代一直遵循的繼承法則是嫡長子繼承製,如果沒有嫡長子就立庶長子。即使嫡長子是個傻子,只要他存在,那麼其他兒子就沒有繼承權,比如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 雖然這種制度過於迂腐,且存在很多弊端,但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政權的平穩交接,減少內亂出現的機率,中國兩千多年基本都在嚴格遵守這個規則。而把繼承權轉給嫡長子(或者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的做法,叫做廢長立幼。
古語有云“廢長立幼,取亂之道”,輕則同室操戈,重則國破家亡。
英明的趙武靈王也都死在這件事上。趙武靈王少年繼偉,面對著虎視眈眈的六國,一面外御強敵,一面改風易俗,實行變法。短短二十年間使弱趙一躍而成當時一流的強國。但是在繼承人的選擇上,他犯了廢長立幼的大忌,因對寵妃吳娃的喜愛而廢除了毫無過錯的趙章的太子位,立了吳娃的兒子趙何為太子。以至於後來他禪位給趙何以後,在趙章的反叛失敗之後竟被宗室權臣在沙丘宮圍困而活活餓死。
而因廢長立幼亡國的君主也不在少數,秦和隋皆亡於此。但是他們的情況又有些不同。秦二世的繼位是權臣和宦官陰謀的產物,不一定是始皇帝的本意。而隋煬帝則是隋文帝自己立的太子,雖然他是被矇蔽的。
因此嫡長子繼承製度的確立,是古人在血和淚的教訓中總結的經驗。
-
15 # 天晴愛睡覺
古代施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說白了就是正妻生的兒子裡面挑老大。
如果不立長子,後果嘛,當然是老大不服,兄弟相爭,發生火拼。
最後勢力強的吞併勢力弱的,然後殺完兄弟殺老子,皇帝不得好死。
-
16 # 好奇觀古今
應該通常是嫡長子,而不是長子。
一般來說,年長的孩子更有能力守住家業,而且因為是嫡長子,在程式上合法性更高。相對政治背景豐富,壓得住場子。特別是嫡長子和長子是同一個人的情況下,又有經驗又有大義的名分分加身,傳承更加穩固。
對於封建帝王來說,大多數時候穩定第一。如果沒有一套傳承規則的話,太容易發生內鬥。你看看歷史,就算有嫡長子繼承製度,還是會有那麼多繼承內鬥動亂。如果沒有這個嫡長子的合法性,那麼動亂會嚴重的多。
還有就是那些大多數的世家門閥,地方大族。是最想穩定繼承自己的特權財富的。所以誰最應該繼承皇位,當然是正室的兒子。
而且通常都會吸取前代的經驗,有年紀大的不選擇選擇年紀小的,特別容易出事。因為年紀大,好歹還有一個客觀標準,你選擇一個年紀小的,就沒有了客觀標準,那麼就容易演化成為皇子甚至整個國家統治階級的大亂鬥,然後國家就玩完了。
不過也有例外唐睿宗李旦第二次當皇帝,立皇太子就立的是庶子而且排行第三的李隆基,還有李世民殺了自己哥,這類屬於威望太高,政治背景太深厚了。就完全不顧及什麼制度了。
還有就是秦二世胡亥,這類屬於上位不正,所以很多義軍打的旗號就是要為扶蘇報仇,老大可能有其他想法,但普通百姓會相信。所以程式合法真的挺重要的。
還有一類在明朝北京淪陷後,崇禎皇帝自殺後,南明政權要立新帝。福王本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然而東林黨人卻持相反意見,以東林領袖錢謙益為首,以立賢為名,主張立明神宗之侄潞王朱常淓。史可法並稱福王“在藩不忠不孝,恐難主天下”。但是潞王朱常淓血統偏遠,自然缺乏繼立的理由。所以南明一直無法統一意見,結果也是被清軍摧枯拉朽。
這些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古時是有統治階級貴族,大族,世家等等。皇帝只是這群人的領袖,對這群人來說,我要的是保護自己的利益和最大化。帝強我弱,帝弱我強。
-
17 # 魔方歷史觀
對於古代的皇帝來說,找個儲君是個頭皮發麻的問題,特別是有一大堆兒子的時候,那簡直可以說是頭疼。
“太子”這個稱呼在古代,代表的就是法定的皇位繼承人,一個皇子若是被冊立為太子,那麼只要他不自己作死,那穩穩的就是皇帝了。
在古代,皇帝選定儲君冊立為太子,按照正常程式,會優先選定“嫡長子”或者“嫡子”,也就是和正妻(皇后)所生的兒子,或者優先考慮長子。但這也不絕對,歷史上非嫡非長而繼位為帝的也不在少數,像清朝的雍正帝、乾隆帝等都是。
而如問題所問,如果立太子時沒有立長子,會有什麼後果?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有啥特別嚴重的後果,也是分情況而定的。
比如嫡長子或者長子去世了,這種情況下,也就沒有立長子這一說了,客觀條件不允許,只能從其他皇子中選擇儲君。如雍正帝選定儲君時,長子已去世,選定繼位的乾隆帝是雍正帝第四子。
容易出亂子的時候,基本是在選定太子的過程中,因為這個時候,皇子都有機會,都想往龍椅那兒靠近點,就像清朝康熙帝時期的九子奪嫡。但在皇帝選定儲君之後,哪怕選定的不是長子,只要是名正言順,通常都不會出亂子,因為一旦選定太子,基本就是大局已定,沒啥特殊原因,不會輕易廢掉太子。
在歷史上,選定儲君也不一定非是兒子繼位,也是特例存在,比如宋太祖趙匡胤之後的繼位者是他弟弟,明太祖朱元璋的繼位者是他孫子,清朝同治帝的繼位者是他同輩的兄弟。
但這些特例,也是因為特殊情況。皇位的繼承人通常都是由當時皇帝的兒子中產生,沒有兒子通常也是從下一輩分的皇室中選擇。而不管選定的儲君是誰,在選擇的時候,已經考慮多方面的原因,選定之後,通常不會出什麼亂子。
-
18 # 醉眼朦朧看天下
中國古代立太子,並不一定非立帝王兒子中年紀最大的長子,而是要立正配妻子的所生的嫡長子,才算是名正言順,合理合法。
商朝晚期,商王帝乙預感到自已在位已久,身體又不好,來日怕是不多了,就召集大臣們商量立太子的事。
在商朝500年曆史中,早期帝位交接是兄終弟及,後期是父死子繼,再後來的中國曆代王朝也基本上都是這個模式。
現在的問題是,帝乙有三個兒子,分別為微子啟、微仲衍、受德,都由一個妻子所生,也就是說,這兄弟三人是一母同胞。他們都很優秀,老大微子啟尤為賢良,帝乙及眾大臣都想立他為太子。
但這個想法遭到了商朝太史的極力反對,理由是,三個兒子雖然都是正妻所生,但生老大和老二時,帝乙的妻子還是妾的身份,而生老三受德時,妻子已是王后的身份了。"子以母貴",老三才算是王后的嫡子。
由於太史的身份尊貴,又會作思想工作,最後大家都認可了這種說法,立老三受德為太子。帝乙去世後,受德繼位為王,是為帝辛,也就是那位寵愛妲己而葬送了商王朝的最後一位商王:商紂王。
有人說這個對立太子起了決定性作用的太史,就是帝乙的弟弟、紂王的叔叔比干。如果真是比干,那就太諷刺了,大家都知道,比干後來因紂王荒淫而犯顏進諫,被破腹剖心而死!
從紂王開始,中國就有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制度,並在以後幾千裡被歷代王朝當作立儲的規矩來執行了。
當然,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後世也屢有“廢長立幼"或"兄終弟及"的現象發生,但出現這種情況後,往往都會伴隨著血光劍影的慘案,甚至上演直接導致整個王朝覆滅的悲劇。
比如晉文公、周幽王、秦二世、隋煬帝或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朱棣的"靖難之役"等,這樣的事例在中國歷史上不勝列舉。
所以,立太子如沒特殊的理由而不立"嫡"長子,後果會很嚴重的!
-
19 # 小小小百科全書
中國古代從周朝之前,事實上並沒有一套完善的繼承製度。當時兄死弟及,子繼父業的五花八門。而且最初也並沒有必須遵從嫡長子繼承這麼一說。所有周朝之前,因為爭權奪位發生了許多惡性動亂事件。商朝末期因此出現了嫡長子擁有優先繼承的權利。周朝建立後,周公旦制禮作樂,開始正式把嫡長子繼承製成為繼承律法。也因此正式開始了嫡長子繼承製度。該制度的出現有效地避免了統治階級內部兄弟之間為爭奪權位和財產的繼承而引發的禍亂,從而維護了王權的威嚴和社會的穩定。
但實際上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嫡長子繼承製度依舊是永例。但依舊有很多諸侯國並沒有嚴格遵守嫡長子繼承製度,更多時候他們還是會為了權利互相爭鬥不斷。因為當時出現了很多非嫡長子繼承了國家政權,但最終卻沒有落的一個好下場的例子,所以就有了後來所謂的“廢長立幼為禍之始也”的說法。但這個說法真正被人世人認可,還是因為秦朝的滅亡。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因為秦始皇死後,公子胡亥夥同趙高李斯等篡權,殺害了嫡長子復甦並且自立為帝后。原六國貴族一直宣稱秦二世來位不正,目的就是輿論攻擊罷了。但後來秦朝二世而亡,這就讓許多人把“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的說法奉為圭臬。
事實上這都是宣傳輿論的作用罷了。而且歷史上沒有遵守嫡長子繼承製度,開創王霸之業的統治者也比比皆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漢武帝和唐太宗都不是嫡長子。但他們不也一樣成為了千古一帝,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帝王之楷模嘛。嫡長子繼承製度誕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政權統治者的更迭總會伴隨著殺戮和鮮血。所以為了減少殺戮,減少流血事件的發生。嫡長子繼承製度就應運而生了。但事實上嫡長子繼承製度管用嗎?歷史告訴我們,嫡長子繼承製度只不過是一個樣子貨罷了。真正權利的繼承交接靠的還是實力。從始至終拳頭才是唯一真理。
明朝朱元璋嚴格的遵守了嫡長子繼承製度,皇儲大位嫡長子死了傳給了嫡長孫。但有用嗎?朱允炆是合理合法的繼承了皇位,但結果不還是被朱棣給推翻了嘛。朱棣篡位之後除了清流名士們吐槽朱棣之外,還有其他的影響嗎?並沒有!再有唐朝時期,從李世民造反奪權之後,唐朝後來的歷代皇帝很多都不是嫡長子繼承的。也並沒有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號稱“內聖外王”的李治也同樣不是嫡長子。這也不妨礙他成為一代偉大的帝王。
置於滿清政權,他們壓根兒就沒拿嫡長子繼承製度當回事。清朝從一開始就不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度,而是以選賢為主,也就是說清朝不管你年長還是年幼,有能力才是王道。此時拼的就不是命了,而是真實能力。歷史上清朝從始至終也沒有因為皇位傳承出現什麼大問題。可見“立長”還是“立賢”從根本上是沒有太大問題了。關鍵還是看人。
-
20 # 方圓論壇
在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家族傳承或者王位傳承必須要長幼有序,這種做法真正開始實行是從夏朝開始的,但當時卻沒有嚴格規定必須要按照長子繼承製度來執行。在周朝完備了長子繼承製度後,這才影響了之後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長子繼承這種做法起源於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係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
宗法制的目的在於保持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特權、爵位和財產權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時也有利於維繫統治階級內部的秩序,加強對奴隸和平民的統治。其核心就是長子繼承製度。我們所熟知的嫡長子繼承製度就是由此引申出來的。中國古代在夏朝時期就已確立王位世襲制,但當時也有"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的區別。傳承並不一定會是子嗣。直到商朝末年才完全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而西周一開始就確立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繼承製,從而進一步完備了宗法制。
也就是說,從周朝時候,封建王朝的傳承就完全依託於嫡長子繼承製度了。但事實上,制度歸制度,也並不一定周朝之後所有的皇帝都是透過嫡長子繼承製度上位的。比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秦朝秦始皇之後的皇帝,二世皇帝胡亥就不是長子。雖然胡亥的上位存在一系列陰謀的操作。但事實就是事實。也正因為秦朝在胡亥時期導致秦朝滅亡。所以也就有了傳言,“廢長立幼”乃是亡國取禍之道。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漢高祖劉邦那麼想要廢掉長子劉盈,但一直沒有下定決定的原因。就是因為張良和他說了胡亥亡國這個例子的緣故。
當然了,也不一定不立長子國家就會毀滅。歷史上不是以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厲害皇帝有很多。比如漢文帝、漢武帝、唐太宗李世民。他們這些皇帝都不是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但他們亡國了嗎?並沒有,相反他們這些人都是帝王之中的楷模。尤其漢武帝和唐太宗李世民,他們兩人更是中國皇帝中的代表人物。由此可見嫡長子繼承製度事實上也是一個無用的制度。他或許可以起到一些防止皇位傳承出現的動亂,並不可以決定是否非長子即位就會禍國殃民。
歷史上還有很多的朝代根本就沒管嫡長子繼承製度這茬。比如元朝。元朝初期他們執行的是“幼子守灶制度”。所謂的是原始社會父系氏族制早期的一種繼承製度。指其他兒子先分家立戶,由最小的兒子再繼承父親剩餘的財產及社會地位。這種制度和“嫡長子繼承製度”是完全違背的。再比如清朝時期,他們完全就是唯才是舉,以能力來挑選繼承人。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清朝的選擇儲君的制度是最開明最適合的。其他不論“嫡長子繼承製度”還是“幼子守灶制度”。他們兩者缺陷實在太明顯了。
回覆列表
歷代皇家在選取皇后的人選的時候,家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因素。皇帝如果不立嫡子而選擇庶子的話,皇后的家族一定會反對,朝政容易不穩。
因為歷史上曾經有許多先例,如果不按祖制規定立長子為太子,那麼在皇帝駕崩的時候,皇子們都爭先恐後回到都城,誰能夠先回到都城,誰就能佔據繼承皇位優勢,給朝廷會造成更大混亂局面。
所以,長子的身份是無法改變的,中國歷史上古代立太子一般都是立長不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