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裸猿的故事

    既是規律又何談違背?字典上對規律一詞的定義如下:自然界和社會諸現象之間必然、本質、穩定和反覆出現的關係。

    當然,人們為了理解複雜的生命世界會總結一些現象,給某些事物下一個定義,但通常很難上升到自然規律的程度。比如在發現黑猩猩會使用工具之前,人們是如此定義人類和其它動物之間差異的:人類會製造並使用工具其它動物不能。

    那麼,當珍妮·古道爾在野外發現了黑猩猩使用樹枝捉白蟻吃以後,這個定義就作廢了。那麼,我們因此能說黑猩猩違背了生命規律嗎?只有人類才能製造和使用工具,算得上一條生命規律嗎?當然算不上,只不過是我們習慣的自大而已。

    那麼,生命世界有沒有什麼稱得上規律的東西?當然有。那就是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以及歷史性和在分子水平上運作的規律。

    1地球生命繁榮的根基——液態水

    地球上的生命離不開水。而當我們尋找外星生命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找的是類似地球生命的生命,因此我們首先尋找水。同時,我們也發明了一個名詞——行星宜居帶。指的是允許液態水存在於地表的行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範圍,這個範圍被命名為宜居帶。

    生命的歷史性——進化

    不瞭解生命的歷史,我們就無法真正的理解生命世界。生物和生物之間複雜的鏈條,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常常牽一髮而動全身,而人類由於對此的瞭解過於膚淺,常常幹出一些蠢事,比如澳大利亞政府在這方面就幹過幾件著名的蠢事。

    圖示:澳大利亞兔子成災。於是引入狐狸抓兔子,結果狐狸發現澳大利亞的原生物種比兔子呆萌多了,更好抓於是導致許多原生物種滅絕,同時狐狸也成災了。

    圖示:1935年,為了控制甘蔗害蟲,澳大利亞引入了海蟾蜍(cane toad)但這東西到了澳大利亞就換了口味,結果是甘蔗害蟲並沒有得到控制,別的小動物遭殃,同時海蟾蜍面板分泌劇毒,導致澳大利亞的蛇和鱷魚遭殃,如今,海蟾蜍以勢不可擋之勢在澳大利亞氾濫成災。

    地球環境在持續發生著變化,從整體的角度上看,地球上的生命也同樣在持續變化之中,這種變化的一部分是隨機並且可以遺傳的。這導致地球上現存的物種,既不同於過去也必將不同於未來的物種。而追根溯源,地球生命具有同一祖先,也因此導致地球生命具有內在同一性。

    要知道,地球上的氧氣是直到如葉綠體這樣的微生物進化出來之後,才慢慢出現在大氣層中,並逐漸形成了臭氧,只有當臭氧形成之後,海洋裡的生命才有機會上岸生存。植物大概在6億年前征服陸地,伴隨著植物上岸之後是昆蟲的演化和四足動物上岸,開創了陸地生態系統,而人類則是該系統的傑作。

    圖示:這是一條3.75億年前的魚化石——提塔利克魚化石重建圖。對它的研究表明,這種魚已經在它的魚鰭位置長出了類似原始四足動物的“後腿”,這可能會使該種類的魚有能力在河床或泥灘上爬行。這揭示了史前生物是如何在水裡生活並邁出了朝四足陸地動物進化的步伐。

    分子水平的同一性,讓中心法則成為地球生命最核心的一條規律。

    這也是最初的共同祖先細胞,給地球上所有子孫後代的共同遺產,尤其是遺傳密碼的同一性是強有力的證據,因為遺傳密碼並不具有客觀性,而是隨機決定的。

    就像我們把頭上那東西叫天,把腳下踩的東西叫地,但天和地的稱呼並非客觀規律,而是主觀隨機指定的,然後作為文化代代相傳,遺傳密碼與此類似。語言學家可透過追蹤語言的相似性來判斷不同人群之間的親緣關係,比如漢藏語系這樣的名詞就是說語言學家很早就認為漢族和藏族血緣關係一定很近,因為兩者使用的語言具有內在相似性,而奠基於中心法則發展出的基因科學的研究顯示,的的確確漢族和藏族之間的確是很親近的親戚,當初從雲南貴州方向進入東亞大陸的一支部落,在渭河附近分手,一部分呆在渭河那裡繁衍生息,開創了中原文明,而另一部分則去了喜馬拉雅,創造了人類生活在高海拔的奇蹟。

    圖示:(耶魯大學李輝供圖)“國際Y染色體命名委員會”把全世界的Y染色體分為從A到R的若干大的型別。中國人中主要是O型,注意不是血型,而是Y染色體上基因突變的分型。

    在進入後世被稱為中國的大地之前,中國人(中國是多民族國家,而這些民族在血緣上都很想近)祖先的O型已分為O1,O2和O3三種。

    O1型最先進入中國,進入途徑從如今的越南、廣西方向進入,他們沿海岸線往東北,形成了百越民族,而在距今約1萬年前時,O1型擴散到山東的膠東半島,成為東夷人。百越的後代形成了今天的黎族、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高山族、壯族、傣族等民族。

    在大約兩萬年前,O3型(漢羌藏等民族的祖先)從雲貴高原進入中國。其中一隻在距今8000到6000年前的時候,從甘肅進入了河套平原。就是在這部分人中產生了M117基因位點突變,這是漢族的細化標記,他們就是今天漢族的祖先。而剩下的人則是今天羌藏的祖先,在距今3000年前,羌人中的許多部落又調頭向南向西,進入西藏,與從其它地方進入西藏的土著居民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藏族。

  • 2 # 秦奉豫

    站在人們當前有限的認識基礎上,有很多動物違背生命規律的方式存在。如人們說生命由蛋白質組成,而蛋白質在70℃以上無法存活,但在海底火山口附近的高溫水域發現有生物活動,於是人們就說這些火山口生物“違背生命規律”而存在。類似的現象還有很多。

    但是,人們認識是很有限的,而生命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如火山口生物存在本身就是生命規律,只是當時我們沒有認識罷了。所以是認識水平禁錮了我們的思想。

    有些現代科學家對待浩瀚的宇宙也存在用當前有限的認識禁錮無限的宇宙生命的現象。科學家總是說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是有水、有氧氣。但我要說,水和氧氣是地球生命形成的環境,為什麼要把他禁錮到外星生命中去呢?我們為什麼不能徹底解放禁錮,想象外星生命可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的磁場、或是我們尚未認識的宇宙場?非得像電影上有頭、有眼睛、有鼻子?這樣不覺得太可笑了嗎?

    真理沒被認識之前,總是覺得太荒唐、太不可思議,如日心學說提出時,誰能接受?誰敢接受?

    總之,站在當前認識基礎上,存在違背生命規律的生物,站在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不存在違背生命規律的生物。

  • 3 # 流雲149989867

    什麼是生命規律?應該說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命規律,不能人為去規定某一規律為生命規律。給生命規律統一成同一標準的話,就會有很多不應該出現的生物,可它們就生活在那兒,你能說它不存在嗎?

  • 4 # 張三鳴

    從古至今,什麼奇形怪狀的生物都有描述,有的極為逆天。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兩種。

    第一種是水熊,就是圖上這玩意,這玩意很小,一般在一毫米以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但是生命力之強,極為逆天。

    它可以在高溫180度的高溫下存活,在液氦這種接近絕對零度的環境裡冷凍幾小時依然可以復活,可以在高輻射下生存,更是在完全真空的條件下不死。總之,水熊的耐受力遠超其他生物,甚至有點不像生命體。

    第二種是一種極大的生命體,叫做蜂蜜蘑菇,據說首次是在美國俄勒岡州發現的,這種真菌類生物極其巨大,覆蓋了大約八百九十多萬平方米的土地,厚約一米,整個大小無法估量。這種碩大的菌類是靠榨取地表植物的養分生長存活的,從小到大,一點點侵蝕毒害附近植物,存活幾千年,逐漸形成了這麼個巨無霸個體。

    總之,這兩種生物,一個小一個大,個體特徵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完全顛覆了人類對一般生物的認知。看來一切皆有可能啊。

  • 5 # 黃子上有個房貓

    不請自來,我覺得題主的意思是在不符合科學家規定的生物生存的環境中生存的動物,也就是生命禁區,在幾年前還是十幾年前的一個電視節目中就出現了一些外國紀錄片記錄下來的,在生命禁區中出現的生物,我記得兩個,一個鏡頭是在海底一處海底火山吧?還是什麼的地方,那裡從地下噴射硫磺氣體和其它有害氣體,在那裡驚奇的發現竟然有肉眼可見的生物存活,並形成一個微小的生物鏈,還有一個鏡頭是在地下巖洞裡生存的,我就記得這麼多,拋磚引玉哈

  • 6 # 木子李說故事

    人類,個人一直認為科技在進步,人類在退步,我們已經放棄了身體上的進化和鍛鍊,古代人可以揮舞幾百斤的大刀,現在除了舉重運動員誰做得到,除了運動員還在追求人類的極限外,其他人類我認為是在退步,最後可能會退化成為,四肢不動,只會躺在營養倉裡動物而已,所以按照生命規律的進化方式來看,人類卻是是逆生長髮育的,肉體的退化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有一天科技消失了的話,我們的生存可能都會出現問題,這是很嚴重的哦!

  • 7 # 親自上陣沙瑞金

    講兩個最為典型的因為具備永生的能力

    1,龍蝦年紀越大精力越旺盛,繁殖能力越強,據說自然界未發現過自然老死的龍蝦

    2,燈塔水母生長到成年後令人羨慕的開始逆生長直到成為幼體週而復始

  • 8 # 想法捕手

    生命規律是一個無法準確定義的籠統概念,我們所認為的一些規律也不過是人類自己關於生命感知的一些總結。而根據進化論來說,不同的生命形式最終是由環境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在不同的環境中也會存在不同的生命規律。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尤其是生物界,總會有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生存環境孕育出不同的生命形式,遵循些人類還不知道的生命規律。雖然生命規律無法確定,但生物學家還是大致總結出了3條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第一,要有賦予生命活動所需的化學反應;第二,要有承載生命遺產資訊的有機分子載體;第三,要有最具普適性的化學物質溶液,充當化學反應的媒介,這也是目前液態水不可取代的原因。

    在這些原則下,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各種極限的生命形式,它們或許具體生命起源的最初生命特徵。

    龐貝蠕蟲Alvinella pompejana

    生活在深海熱泉中的龐貝蠕蟲,1996年由深海潛水器——阿爾文號Alvinella——在坐落於維蘇威火山腳下著名的龐貝古城pompejana遺址的深海里發現,這種生物也由此得名。

    它們棲息在深海熱泉噴射出的炙熱水流邊緣生活,身上常常覆蓋了一層從海水中分離出的礦物質顆粒,就像公元79年前突然被火山灰掩蓋的那些龐貝市民。

    它最神奇之處在於不足10釐米的身軀上,各個部分都具有明顯的溫差,這和我們賞識中冷血動物和溫血動物都不同。龐貝蠕蟲的尾部一般距離熱泉較近體溫可達77℃,而頭部則可以低56℃。這樣的生物特性完全是為了它獨特的進食方式,溫差使它變成了一根被動的熱虹吸管,較冷的海水可以自動地流進它的身體裡,順便把營養物質也帶進去。

    這種高溫且溫差大的生存環境對我們來說如同煉獄,龐貝蠕蟲卻適應地很好。

    不怕高溫消毒的嗜熱微生物

    每個生物體內都有細菌,殺死細菌的最簡單方法就是高溫。而高溫消毒也成了我們日常烹飪的常識,這一觀點來自現代微生物學及病原菌學說的創始人路易·巴斯德,所以我們也常稱巴氏消毒。但寄生於像龐貝蠕蟲這些生活在極熱環境體內的細菌們,對高溫卻有極強的忍耐力,這些不同一般的細菌統稱為“嗜熱菌”thermophiles。甚至有些還能生存在具有酸性環境的熱泉中,為了區別它們的不同,科學家們又創造出了“超嗜熱菌”hyperthermophile一詞。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大熱泉”,嗜熱菌的棲息地之一。

    從世俗層面來說,這些一腔熱血的細菌已經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巨大產業,在化學品生產和日常的洗滌劑中被廣發應用,最獨特的效果就是它們的酶,能在十分苛刻的環境中促進一些複雜的化學反應。比如我們需要在一些極端高溫下加速一些化學反應,普通的酶早就分解了,而嗜熱菌的酶卻可以有效地完成任務。

    從生命進化層面來說,嗜熱菌或超嗜熱菌極大地拓展了我們對生物的認知,它們對極端環境的適應能力,可能正是我們所要探尋的關於生命起源的秘密。它們能告訴我們在地球早期惡劣的環境下,生命是如何產生及存活下來的。

    另外,有喜歡熱的細菌,當然也有喜歡冷的細菌。

    攝氏0度的嗜冷菌psychrophiles

    攝氏0度作為水的冰點,是生物生存的一條重要邊界。嗜冷菌可以生活在冰冷的大洋裡,雪地邊緣的一滴水珠中,它們在冰冷的世界中討生活,在闇弱的陽光下聚集,有時甚至為了生存而降低繁殖頻率,以適應更冷的環境。

    它們打破了我們對微生物繁殖快的一般認知。有些嗜冷菌可以做到1年才繁殖一次,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但它們依然很“活躍”,並不是在低溫下苦苦掙扎地“活著”,這點很重要。畢竟對於微生物來說,在零下240℃的液氮中依然能儲存下來。

    而較大的生物一旦溫度過低,細胞中的水分就會結成冰晶,將細胞膜撕裂。

    另一種生命規律

    對於各種極限生命來說,除了冷熱還有酸度等各種生命指標的極限表現。 這裡主要以溫度來說,是因為無論何種生物,能忍耐的溫度範圍能反映其生存機制,所謂的溫度範圍是指體內的化學反應不會停止運作的溫度區間。

    人類正常溫度是37℃,超過41℃人體機能就會開始出現紊亂;有維管組織的植物超過49℃就無法生存,而光合作用的溫度不能超過77℃。我們熟悉的生命都是透過吸收來自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才得以生存,陽光也一直被視為生命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我們開始說的三個生命的必要條件中並沒有提到陽光。

    秘密則在這些極限環境中生存的細菌身上,它們基本在0℃到100℃的溫度中都能生存下來。以生活在深海熱泉的這些嗜熱菌為例,它們能在沒有陽光、充滿毒性,且溫度超高的環境中存活下來實屬不易,而它們不僅生存了下來,還養活了深海熱泉附近的500多種生物。

    這些嗜熱菌不像植物那樣利用陽光來生產生物所需要的能量,而是分解有毒的硫化氫,分解出來的硫原子與氧原子結合成硫酸鹽,進而產生能量,然後再利用這些能量製造碳水化合物。簡單來說,硫化物到硫酸鹽的轉化,替代了陽光成為細菌的能量。

    總結

    深海熱泉生態的存在,給科學家帶來了很多關於生命的啟示,這也是為什麼它一直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一個重要假說之一。在深海熱泉,化合作用替代了光合作用,極大擴充了生命存在的限制範圍,可以讓生命在極端的環境下得以儲存。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帶給我們對未來一種新的思考。如果一天我們無法再沐浴陽光之下,生命將何去何處?

  • 9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一般高溫環境中是不會有生命存在的,但地球的一些極端環境中偏偏有例外,海底火山附近熱液溫度可以達到三四百攝氏度,但這些熱液流附近仍有魚蝦和微生物存在。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聚集在深海火山噴口周圍的微生物和動物群落激發了人們的猜測,即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是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出現在海洋深處的。

    深海火山口一般在海底,熱水從海底地殼流出。海水在火山中加熱時,熱水就形成了。與這些噴口相關聯的是存在於海面下數千米處的生物群落,它們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發現的。直到那時,人們一直認為生命需要陽光,但我們現在知道,生活在這些深海火山噴口附近的生物群落可以依靠噴口提供的熱能和化學能生存。因此,那裡的生命不一定需要陽光和光合作用才能生存。

    地球有史以來海洋或多或少就存在了。海洋底部的生命實際上受到很好的保護,免受地球表面氣候等變化的影響。因此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深海熱液噴口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遺址。儘管這些發現並不意味著生命起源於海洋深處,但這些深海火山噴口仍然是一個可供選擇的地點。

    相信火山熱液噴口是生命搖籃的科學家認為,噴口環境中高熱和冷海水的混合導致了第一批有機化合物的形成,古代噴口中硫和鐵形成黃鐵礦可能產生能量迫使有機化合物結合,最終導致生命的產生。在這種情況下,有人提出深海黑色熱液的金屬硫化物可以作為構建有機分子的第一步的催化劑。一些科學家現在認為熱液噴口的生命早在32億年前就開始了。

    深海火山噴口可能在調節海洋的溫度和化學平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幫助人類調查地球和太陽系其他地方的生命起源,並且是可回收資源的潛在來源。 還沒有發現地球生命有比火山熱液噴口更惡劣的環境存在。這裡漆黑一片,充滿有毒氣體、重金屬含量高、酸度很高、壓力巨大,海水冰冷灼熱,這種海底環境看起來更像來自外太空,而不是地球的深海。 然而,令人驚奇的生命群落存在於熱液噴口中,自從科學家第一次偶然發現這個異世界的盲蝦和白色螃蟹以來,生物學家已經確認了300多種管道蠕蟲,而各種管道蠕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超過95%的物種對科學家來說是沒有發現的。

  • 10 # 徐奇

    你看到這樣的圖,必然以為這是某個石窟藝術或浮雕藝術或某個商業街售賣的工藝品吧。不,它是真真切切的蛾子,翅膀上的“蒼蠅吃翔”圖案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好事者用顏料塗畫上去博取客官的眼球的。

    (蛾子翅膀上擬態的蒼蠅與真實的蒼蠅)

    但這個蒼蠅是那麼得逼真,就像活的一樣,你肯定也被迷惑了吧。作為擁有高階智慧的人類都被它騙了,遑論智商大幅低於人類的鳥類了。這種蛾子叫做寬鈴鉤蛾,它被各種鳥類取食,故而它們進化出了生動逼真的“蒼蠅”圖案,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僅有蒼蠅就能讓捕食者退避三舍,再給每隻蒼蠅面前放上黃色的鳥的翔,更能以假亂真,兩坨臭氣熏天的翔足夠掩蓋這隻白色蛾子了,捕食者敬而遠之,蛾子得以保全。

    這個蛾子更勝一籌,翅膀上蒼蠅爭相吃翔,翔花飛濺,令鳥作嘔。

    這個蛾子簡化了一下,只有鳥屎飛濺,沒有蒼蠅了,也足夠擊退興致勃勃的鳥了吧(-o-)/

    自然界是一個極度複雜的系統,生物之間有各種關係,諸如捕食被捕食、競爭、共生等,在面對強大的捕食者時,偽裝、擬態是很多生物選擇的技巧。如我們所知的竹節蟲受到驚嚇時變成一根竹節不動,再如蘭花螳螂、葉脩、蜂蘭……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而模擬“蒼蠅吃鳥屎”則是比較少見的場景擬態,已經超出了傳統的你模仿我,我模仿你的擬態模式,而是模擬一種場景(如這裡的惡臭)而達到某種目的。

    當然,違背自然規律只是違揹人類認識論裡的規律,生物自有其更高超的智慧。

    參考:

    抖音號《繪說雨林》

  • 11 # 後超人

    以下為緩步動物的引用。

    緩步動物門具有全部四種隱生(Cryptobiosis)性(即低溼隱生(Anhydrobiosis)、低溫隱生(Cryobiosis)、變滲隱生(Osmobiosis)及缺氧隱生(Anoxybiosis)),能夠在惡劣環境下停止所有新陳代謝。緩步動物也因此被認為是生命力最強的動物。在隱生的情況下,一般可以在高溫(151°C)、接近絕對零度(Absolute zero)(最高紀錄-272.8°C)、高輻射(High radiation)、真空或高壓的環境下生存數分鐘至數日不等。曾經有緩步動物隱生超過120年的記錄。

    復活草能把生命代謝放慢到幾乎停止的程度 它的身體含水量可以降到僅僅3%,但是隻要把水加回去 立即滿血復活啊! 極端乾旱的情況下 它的枝葉會緊緊收縮成球狀 牢牢鎖住體內珍貴的最後一滴水 即使喪失自身高達98%的水分 仍可頑強生存數十/百年 一旦雨季 復活草體內蘊含豐富的糖基海藻糖就會發揮強大的鎖水保溼功;鎖住每一滴水,最高可以 鎖住相當於細胞自身重量460倍的水分 起死回生!

    燈蛾毛蟲可以在零下70度的環境裡休眠。

    成年後長這樣 它能在零下70攝氏度的低溫狀態下冬眠 即使它的血液和任何其他細胞外液體都處於結冰狀態 它仍能存活下來。

    翠綠海天牛作為動物卻能進行光合作用! 大家也許一直動物的光合是竊取食物中植物細胞裡的葉綠體 才不吃不喝好幾個月的 但2007年 放射性示蹤劑 觀察東部翠綠海天牛 發現它們的葉綠素是自己製造的 而且他們在這種海天牛體內發現了有關光合作用的基因 藻類的基因也存在於未孵化的小海天牛體內。 斑點鈍口螈(Ambystoma maculatum) 成年個體長度在15-25釐米 唯一能進行光合的脊椎動物!!! 這些嫩綠的小球球一直被大家當作斑點鈍口螈的胚胎和藻類共生關係的證據 以為這只是互利共生,直到2011年發現那些明亮的綠色來自胚胎內部以及外面包裹的胚囊, 顯示細胞內含有葉綠素 隨後 透射電子顯微鏡確認了藻類共生體是生長在斑點鈍口螈胚胎細胞之內。好吧 這貨不同於海天牛的基因工程之處在於,他是自己打破了自己的免疫系統。

    鱟 藍色血液(以銅為血液細服輸氧介質)

    繁殖的時候異常壯觀一隻母鱟每次可以下9萬顆卵,我們的血用鐵基血紅蛋白運輸氧到全身 而鱟靠含銅的血藍蛋白 銅氧化時變成藍綠色。

    北極蛤蜊 生命超過570年以上 圖中小圖為蛤蜊殼內部的紋路

    龐貝蠕蟲 耐超高溫的較大體型生物 在龐貝蠕蟲發現之前 公認為最耐熱的動物是撒哈拉大沙漠的一種螞蟻(Cataglyphis) 那裡白天的溫度有55℃ 可龐貝蠕蟲生活在105°C的海底煙囪周圍!!

    安康魚 前突閃閃發光的誘魚器是它的睪丸。。 你沒看錯……那些奇怪的突起 都特麼是一對一對的睪丸。 發光時是這樣的

    蘑菇 有36000種性別 裂褶菌 蘑菇有36000種性別。

    人類有X和Y染色體,而真菌並沒有整條的性染色體,只有一些DNA片段起著相同的作用。這種DNA片段被稱為“交配型位點”(MAT)或“性別位點”(sex loci),人們根據這些DNA片段可以把蘑菇分成36000多種性別

    非常感謝您看完本文章,地球的生物型別和生存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人類只是地球的租客,請善待環境和各種生物,謝謝!

  • 12 # 過兩天1963

    看見你的提問感覺問題是什麼是生命規律?知道這個才能解釋什麼生物違背生命規律,看看除人類以外的所有生物都有一個規律,那就是這些生物沒有破壞大自然生存環境的功能,這算不算生命規律?而高階動物的人類顯然有這個功能。與眾不同。而且還統治了世界。不知這樣思考正確不?

  • 13 # 景行今天也要加油

    我覺得人類繁衍至今就很讓人迷惑。

    眾所周知,人類女性的懷胎生子是一個漫長且危險的過程。

    懷胎九月,一朝分娩。在這九個月裡,女性的行動能力大大收到約束,分娩的時候更是一腳踏入鬼門關。而後呢,生下的嬰兒至少要悉心照料7、8年才有獨立生活的能力。然後最快再等5、6年才能有繁殖下一代的能力。

    按照這個樣子,人類的繁殖能力是遠不及自然界許多其他的物種。老虎、獅子只需三年就已經性成熟,就連人類的近親猴子也是隻需三年。而繁殖能力是直接決定一個物種生存能力的關鍵。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舉個例子。大熊貓,大熊貓的生育是全世界公認的難題,如果不是人類的插手干預,那麼這個物種至今是什麼樣子那就兩說了。

    所以,讓我們想象一下,遠古之前,在人類的祖先還是爬行動物的時候。一個將要生育、行動不便的雌性動物,面臨著周圍捕食者的虎視眈眈,面臨著生育過程中感染、大出血、難產等等一系列的危險,成功生下健康胎兒的機率是多少?

    生育之後,剛剛出生的胎兒還是面臨著被捕食和感染的危險,存活到成年期的機率又是多少?

    這樣想的話,人類的祖先能夠進化且發展到文明時期,真的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了,可以稱之為奇蹟。

    我也有想過,人類祖先的生育跟現在不太一樣。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改變了,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會選擇向繁衍後代困難的方向?

    一點兒小小的想法,不是很成熟,但的確是想過很長時間。

  • 14 # 歲月獨舞

    以金魚為代表的一些畸形或低能生物,是違背生命規律的,它們依靠人類的干預,靠人類的保護或飼養而生存。放在自然界中,它們沒有競爭能力,是不會有生存可能的。這是不符合生命規律的!

  • 15 # 橫眉對

    生命規律是不可違背的,否則就自取滅亡。如自然界的弱肉強食是生物的生存法則,但生命規律有許多細節,沒有統一標準,如不同的生物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而有些生物能適應多種自然環境,這也不能說是,違背自然規律,只能說它們適應能力強,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 16 # 劉承澤3

    海底火山口附近生存的一些動物,如蝦米,在高溫環境下也能生存繁殖,是違備生物常識的,但它們生活得很好,又一次證明適者生存這一進化理論。

  • 17 # 四野的

    地球上乃至整個宇宙的生命也好,物質也罷,就算神仙造物主違背了自身的生命規律都不可能存活,這是人類文明的基本常識。如此有違常識之問,汝不丟臉麼?吾輩無地自容也!

  • 18 # 滬生泉

    地球上有哪些生物是以違背生命規律的方式存在的?

    科學認識論

    釋出時間:19-04-0116:55科學達人,優質原創作者

    違背生命規律是不可能的,所謂生命規律是一個大的範疇,所有已知生命體都在這個範疇中。而題中所說的違背生命規律生存的生物往往是與人類生存規律所不同的,或者說它們的生存方式在人類看起來不可思議。

    所以以下所說的生物都是指其生存方式讓人驚歎而不是違背生命規律的生物。

    水熊蟲

    關於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生物大多數人都會說水熊蟲,關於水熊蟲已經介紹過無數次了。

    作為緩步動物的水熊蟲,它有著低溼、低溫、變滲和缺氧隱生性,它可以做到在惡劣環境下停止所有新陳代謝,這讓它可以在

    高溫、接近絕對零度、高輻射、真空或高壓的環境下生存下去。

    當它的新陳代謝幾乎停止時,它的身體含水量可以降到僅僅3%,但是隻要把水加回去立即滿血復活。

    復活草

    這種植物從名字就可以明白它的厲害之處,之所以稱它為復活草就是因為它常常處於缺水狀態,也就是我們所見的枯草狀態。

    要知道極端乾旱的情況下它的枝葉會緊緊收縮成球狀 牢牢鎖住體內珍貴的最後一滴水,即使喪失自身高達98%的水分,仍可頑強生存數十/百年。但一旦到了雨季它就會“暴飲暴食”一般鎖住相當於細胞自身重量460倍的水分!給人一種起死回生的感覺。

    東部翠綠海天牛

    在我們的印象中光和作用可以說幾乎和綠色植物劃等號的,可能大家潛意識中就不認為動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然而東部翠綠海天牛就是這一特例。

    它主要分佈在北美東部海岸,開始人們以為它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是因為食用濱海無隔藻,但隨著研究發現它們的葉綠素是自己製造的!也就是說這種生物是真正意義上自我光合作用的。

  • 19 # 星球上的科學

    生命規律是所有生命活動行為的規律,是生命體或者生物體與生俱來就要遵守的一種規律,就像生命的生老病死,還有雌雄繁殖後代等等這些自然規律。

    可以說,地球上的生命數十億年來一直都遵循著大自然的規律,經歷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存法則,沒有誰可以違背大自然的生命規律。

    目前地上被命名的動植物與微生物加起來零零散散的有1000多萬種,今天我們就要來講一些違背自然法則,也就是違背了生命規律的一些生物。

    龍蝦。

    但是直到小龍蝦這種外來生物闖入了我們的世界中,由於它們的繁殖能力極強,因此當時人類一度認為它們會破壞我們的環境。

    於是就有科學家對一隻大約140歲的龍蝦進行研究分析,他發現了這隻龍蝦的器官並沒有出現老化甚至是退化的現象,很明顯這一點就違背了我們自認為的生老病死的正常生物發展的規律。

    因此科學家們不斷的探索其原因,終於發現這是由於小龍蝦在發生細胞分裂時,它的基因端粒的長度並沒有減少而且還能夠無限制的分裂下去,所以龍蝦的代謝、器官、繁殖等方面都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龍蝦並不會老死。

    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的生命可以分為幼年時期的水螅體和成年時期的水母體兩大階段,當然,大多數的燈塔水母基本都是這樣過完它自己的一生,只是還有一些比較特殊,並沒有“隨波逐流”就這樣過完它的一生,當然這種情況只是少部分的。

    就比如當燈塔水母受到了某些刺激像受傷、飢餓等一類,可能會感覺這輩子它們沒有成功的過完這一生,決定要重新再來一次,燈塔水母就會使出它們的秘密武器“返老還童”,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相當於人類從成年人重新變成嬰兒,再來一遍成長,生物學家們對這一發現非常感到好奇。

    經過對其研究發現是因為燈塔水母在“返老還童”的時候,其實就是把自己的細胞進行了轉化和分裂,簡單的來說就是母體在這個過程中分裂成了很多的幼體,當然這就意味著母體同一時刻就會死亡。其實燈塔水母並沒有得到永生,只是透過這種無性生殖的方式將自己的生命延續下去而已。

    在生活當中絕大多數動物都分為雌雄兩性,而動物的繁殖一般也都需要雄性和雌性二者共同完成,這是常識,但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也不在少數,不過現在我們說的是一種動物是可以三者在一起交配的。

    蚯蚓。

    蚯蚓雖然是雌雄同體,但仍需行異體受精,為了保持遺傳性狀的相對穩定性,所以要進行交配,不過在交配時,兩條蚯蚓互相倒抱,副性腺分泌黏液,使雙方的腹面粘住,精液從各自的雄性生殖孔中排出,輸入對方的受精囊內,交換精液後即分開,而蚯蚓交配一次可連續三個月正常生殖,但是蚯蚓卻可以三者在一起進行交配!

    我們都知道動物和植物最大的區別在於,植物可以利用太陽光合成能量從而達到維持生命的目的,而動物只能依靠外界來獲取能量,比如吃植物或者吃肉。但是有一種動物卻像植物一樣,利用太陽光線來維持生命。

    綠葉海蛞蝓。

    它的主要食物是海藻,可以說能夠“盜取”食用海藻中的基因合併入自己的染色體中,使自己具有“光合作用”功能,像植物一樣從太陽光線中獲得能量,在這一過程中,綠葉海蛞蝓可以使用太陽能量將二氧化碳和水轉變為維持生存的營養物質從而實現光合作用。

    科學家對這種綠葉海蝸牛充滿了好奇,後來研究人員發現它與海藻Vaucheria litorea相同的psbO基因,這是對光合作用必需的一種蛋白質進行編碼的基因。看來海蝸牛並不滿足於竊取植物身上的葉綠體,它還弄來了至少一種促使其運轉的基因。

    也就是說綠葉海蛞蝓可以不吃東西,只曬曬太陽,就可以補充體力了,即使不吃不喝也可以生存長達9個月。也因為如此綠葉海蝸牛是非常依賴陽光的,如果長時間不見陽光它就會死亡。

    總結。

    從宇宙的發展規律來看,萬物都是在誕生演變滅亡的過程中進行,無一例外,就連人類也要出生發育衰老死亡的過程,而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體,都經歷著從出生到衰老死亡的一個生命過程,所以任何生物都應該無法逃避這一自然過程。

  • 20 # 核先生科普

    根據達爾文進化論中適者生存的原理,按說目前存活下來的生物都是經過大浪淘沙後精選出來的,但也不是每種生物都是造物主巧奪天工的傑作,也有那麼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人類身體上就有違背生命規律的地方,比如說牙齒的更換期,原始社會人類的平均壽命是15歲,公元前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就20多歲,漢代人均壽命22歲,盛武大唐時期的人均壽命是27歲,清朝時期人均壽命是33歲,新中國成立後,人均壽命大幅度提高,1957年人均壽命達到57歲,2018年我國人均壽命是77歲。

    不管人均壽命漲到多少歲,人類換牙期大概都是6至12週歲,這個期間牙齒不管有沒有損壞,都會按照順序脫落,由乳牙更換為恆牙後,即使發生損壞,也不會長出新的牙齒,50歲以上的群體中,超過90%人都至少有1顆牙齒髮生過損壞,受到齲齒的困擾,所以現在牙醫很火。

    人類身體上雖然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人類的創造能力強,可以自我改變,動物則不同了。

    圖釋:蠢萌的短尾矮袋鼠

    在澳洲大陸生活著這麼一種動物,進化中的BUG,能存活到現在,一個很大原因就是澳洲大陸和其它大陸是隔開的,不然可能早就滅絕了,這種動物名叫短尾矮袋鼠。

    體重範圍在1.5~4.5公斤,憨厚的性格,讓人討厭不起來,特別歡喜和人接觸,胖嘟嘟的身體,是包括貓、狗、狐狸等大多數肉食動物非常喜歡的美食。

    BUG在於繁殖率很低,一隻雌性短尾矮袋鼠一年平均產仔一隻,繁殖速度非常慢,所以短尾矮袋鼠已經被澳大利亞列為瀕危物種。

    特別提醒一下:短尾矮袋鼠現在是瀕危物種,禁止買賣,有飼養的念頭讀者趕緊打消,否則後果參見掏鳥蛋的大學生。

    澳大利亞還有一種違背生命規律的動物——鴨嘴獸

    這種動物擁有鳥類的嘴和蹼,爬行動物的習性,哺乳動物的生殖方式,其實是一種沒有進化完全的哺乳動物。

    大型哺乳動物很少使用毒液自衛,鴨嘴獸就是其一,鴨嘴獸後肢具有有一根中空的骨頭,這根骨頭連線腳趾,可以傳輸毒液,足可以殺死小動物,人在遇到鴨嘴獸時都要當心被後腳劃到,在交配季節毒液主要用來進攻情敵。

    鴨嘴獸另一個特別的地方在於給幼崽哺乳的方式,鴨嘴獸是哺乳動物,但是沒有乳頭,給幼崽餵奶時會將身體翻轉過來,乳房部位凹下去,分泌出乳汁功幼崽甜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裡面,康熙為什麼非得在快死的才把雍正扶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