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傳藝工坊

    老子所提倡的“無為而治”,有消極的看法,也有積極的看法!

    比如消極的看法,就把“無為”理解為“不管事兒”,隨你便的意思,於是大加討伐。於是積極的有為,給百姓定這規則,給百百姓定那規章,把百姓管得死死的。把百姓當成了奴隸,當成了機器,當成了沒有生命力的個體。而結果百姓什麼也幹不成,歷代的農民無不是如此,而現代的“公社”也是如此,竟然不允許百姓生火做飯……結果無不是失敗。問題出在哪裡,出在替別人拿出主意!當政的人什麼都想給人幹了,出發點是好,但不符合基本的社會規則。失敗是註定的。

    而積極的看法是,把“無為”理解為減少對百姓的約束,單純的減少約束還不行,那就成了“不管事兒”,而是側重了“無為而治“的”治“上,也就是說減少對百姓的約束,讓百姓放手去幹的治理方法。而這種”無為”而“治”的方法在歷史上已經得到驗證。

    歷代初創時期的“休養生息”無不是無為而治的證明,關鍵人性是魔鬼,統治者在休養生息之後,得到一定的能力之後,這個魔鬼就爬了出來,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就想著“有為”,於是悲劇開始。

    現代的例子,人民公社就是“有為”的結果,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無為”的結果,同樣的改革開放也是“無為”的結果。

    去年曾看到一篇文章,說的主要意思是,把民營經濟逐漸統一到政府手中,減少民營經濟的規模,擴大國營的規模。此文一出,不僅民間一起討伐,連人民日報也說這種說法離譜。因為大家都明白,管得太多不是好事兒,讓其在一定的約束下的自由生生,才能皆大歡喜。

  • 22 # 鼠眼觀世界

    “無為而治”是非常積極的道家理念。

    道家講求“道法自然”,就是一切要順應客觀規律,順應大道,順應趨勢,如果逆勢而動,必然得不償失。

    “無為而治”不是不為,而是不妄為。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做就能天下大治,而是說不要過多的去幹預人民大眾自發的生產生活,要充分發揮和相信民眾的創造力,使社會自然而然的步入正軌,即“無為而無不為”。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圖大業大都是在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指導下取得的,比如漢初的“文景之治”。

    春秋五霸相爭、戰國七雄相鬥,始皇橫掃六合,楚漢爭霸連年,不斷的戰爭已使當時的社會動盪不安。漢高祖死後又發生了“諸呂之亂”,社會民不聊生。產滅諸呂后漢文帝劉恆繼位,他和後世的漢景帝劉啟推崇黃老治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遏制貴族奢靡,節制國家開支,重視農業,推崇“以德化民”,以清靜不擾民為政策,形成了社會安定、百姓富足的局面,史稱“文景之治”。

    “無為而治”的理念不但可以用於政治上,還可以用於生活中,比如教育。梁啟超先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他的家庭教育就秉承了“無為而治”的理念。梁啟超的基本思路是:遇到失敗或挫折首先要平靜地接受,任其自然;其次要看作是磨鍊自己的好機會,妥善尋求解決的辦法,在克服困難中更上一層樓。

    本來,他很希望次女梁思莊學生物,但思莊嘗試之後,自覺興趣不大,他便又忙寫通道:“聽見你二哥說你不大喜歡學生物學,既已如此,為什麼不早同我說。凡學問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一定聽爹爹的話。”

    梁思莊在剛到加拿大時,一次考試在班上只得了第十六名,十分沮喪。梁啟超得知後,立刻寫信說:“莊莊:成績如此,我很滿足了。因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級遞升的洋孩子們競爭,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虧你了。好乖乖不必著急,只需用相當努力便好了。”

    後來,思莊經過努力,成績一躍成為班上前幾名。梁啟超高興之餘,特意寫信囑咐:“莊莊今年考試,縱使不及格,也不要緊,千萬彆著急……你們弟兄姐妹個個都能勤學向上,我對於你們功課不責備,卻是因為趕課太過,鬧出病來,倒令我不放心了。”

    在這種寬鬆的教育環境下,梁啟超的9個子女都成為了國家棟梁:詩詞研究專家梁思順(令嫻)、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梁思忠、著MISTRA書館學家梁思莊、著名經濟學家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當然,天下如此之大,還有很多其他的治國治家理念,而如題所說,“非要無為而治”又變得刻意了。一切順應規律發展才是大道。

  • 23 # 顏小二述哲文

    就個人對道家的研究來看,老子的“無為而治”是有消極外衣,積極內在的理論。

    至於為何要“無為而治”?原因並不難分析,老子之“無為”針對的是利己之慾過剩的“有為”,太過利己的人去“治國”,大抵會造成歷史上商紂王那般的結果。

    一個君主,或者說一個為上者之大忌,便是自私自利而又剛愎自用。所謂的“無為而治”,其要為上者壓抑的,便是個人私慾,這種個人私慾包括生理上過多的物慾需求,和心理上對優越感的追求。這樣說,想必應該好理解一些。

    1、老子的治國思想:無為而治

    《老子》,也叫《道德經》,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經典作品,老子以“道”的角度,來看待世間萬物,繼而發出了許多呼籲,其中一條呼籲,便是叫為上者注意做到“無為而治”。

    關於“無為而治”,《老子》一書中有這樣一段經典的議論: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這句話中的“我”,實則象徵著道家的理想人格,姑且可以說聖人,而聖人,則是理想的治國者。

    下面我們來分別探析一下,為什麼“我”做到“無為”、“好靜”、“無事”、“無慾”,百姓就可以安居樂業,生活和美?

    (1)為何“我”無為,民就能“自化”?

    理解“我無為而民自化”,建議反過來理解。百姓可以自我化育的時候,說明百姓的道德水平都比較高了,這必定是太平盛世。

    而在太平盛世裡面,百姓都自我化育了,還用得著為上者去教化百姓嗎?同時,一個能夠統領“素質高到可以自我化育之百姓”的君主,自然也擁有極高的素養,是猶如聖人一般的存在,自然是“無為”的。

    (2)為何我“好靜”或者“無慾”,民就能“自正”或者“淳樸”?

    要理解“我好靜,而民自正”與“我無慾,而民自樸”,舉個例子就比較簡單了。比如,為上者內心安靜,不貴難得之物,不以黃金之稀少而珍貴它,將黃金看做和路邊的石頭一樣的存在,這個時候,舉國上下皆是如此,那麼哪裡還會有小偷去偷和石頭無異的黃金呢?

    所以,為上者內心安靜,民心自然匡正,為上者不貪慕虛榮,不貴難得之貨,為下者繼而也能保持淳樸,將“黃金”當做“石頭”。

    (3)為何我“無事”,民就能“自富”?

    為上者不下達各種政令,則說明沒有下達政令的必要。什麼時候沒有下達政令的必要,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為上者有高尚的品行,不會為了一己私慾而干擾百姓生活;第二,天下太平。

    於是,具備瞭如上兩個條件,為上者自然“無事”,而為下之民,在高尚的君主領導下生活在太平盛世中,自然也會變得富足。

    透過上述分析,想必大家大抵能夠體會“無為而治”的邏輯合理性了吧。老子以聖人治國,聖人不會有利己排他的私慾,繼而不會有“不合理”的徭役賦稅。為上者不在奢靡生活上的起“帶頭作用”,而且還帶著全國百姓淳樸,百姓能有不安居樂業嗎?

    2、“無為而治”思想的現實關照,以及“無為而治”的合理性

    老子這一思想看起來雖然有些趨於理想化,但是也有其現實關照。比如,在老子“無為而治”思想中強調的為上者之“無慾”等等。

    但是,要運用一個思想,絕對不能脫離該思想產生的社會環境來生搬硬套,因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色,而每個時代的文化都有每個時代文化的歷史侷限性。即便是老子的“無為而治”,也是有其歷史侷限性的。

    但是,經典的學說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是因為它對於現實的關照,可以超越時空。

    老子“無為而治”這一思想,思想核心比較龐大,雖龐大,也是可以總結幾條對於現實生活十分有指導意義的處世之道。

    比如,“無為而治”裡面透露出一種“知止”的智慧。這種“知止”,是讓人們懂得維繫“平衡”。如果從為上者治國的角度來看,則是告誡為上者,下達政令也好,對於自身慾望的態度也罷等等,都要懂得“度”,都要“知止”。

    過度,實則便是對於個人之慾的過度發展,這樣,不僅對於個人的身心和諧有害,如果慾望過度發展的人成為領導者,自然也會危害到整個團隊。

    再比如,為上者的“無所事事”,實則是彰顯了為下者的井然有序。而“無為而治”這個理論裡面,有很多地方都應用了這種“逆向思維”,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活用“逆向思維”,繼而透過現象,接近“本質”。

    3、總結

    道家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表現上看上去是為上者“無所事事”,實則是老子藉著為上者之“無所事事”,來體現百姓之“安居樂業”。百姓都生活得井然有序了,為上者自然就沒啥可乾的了。老子之“無為而治”是有其邏輯合理性的。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無為而治”看似消極,實則積極。

    另外,“無為而治”對於一個為上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智慧,他告誡為上者制衡自身的慾望,避免因為私慾而擾亂了團隊發展的合理秩序,以至於給整個“團隊”造成毀滅性的影響。當然,“無為而治”對於人之現實生活的關照肯定不止這些,其中的處世智慧,還需要各位自己在生活中體悟。

  • 24 # 永動機一

    隱性合理慢步積極了! 讓道自我發展優進化!與人為不太相匹配慢!慢長維繫生態自然順!(題;無為而治道自發展優進化慢長)

  • 25 # 大志讀書

    導語:幾千年後的今天,當年的李耳或許沒有想到,他的《道德經》會被後人如此的推崇,尊稱“萬經之王”。自漢朝後,封建統治者對老子開始推崇有加。唐朝時,這種推崇達到了頂峰。唐玄宗不但稱老子為先祖,還將《道德經》列在六經之上。開元十三年,唐玄宗李隆基為御注《道德經》立碑,碑名全稱為“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該碑七十年代出土後仍在。《道德經》可助處世,亦可修身,讀懂經書,明瞭天下。《道德經》到底厲害在哪裡?老子“無為而治”的理念如何詮釋?今天我們來詳細解讀:一、老子和《道德經》

    老子,字聃,本名李耳。春秋末期楚華人,道家學派和學說的創始人。老子曾任周王室的圖書館長,負責管理圖書。看到周王室越來越腐敗,老子準備出函谷關雲遊四方。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的學識,留老子在關內住下,遲遲不肯放老子出關。幾天後,老子要離去,尹喜非常不捨,讓老子留下一部著作再走。老子走前交給尹喜一部五千字的著作,便是傳世至今《道德經》。

    《道德經》共計81章,分為道篇和德篇。上篇1-37章,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38-81章,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

    《道德經》世人傳誦,老子也被稱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孔子和老子同為春秋時期人,孔子做學問遇到困難時,曾數次向老子問禮、求道,並對老子的思想大加讚賞,可見民間所傳“老子天下第一”之稱並非虛名。自漢朝起,各代皇帝對老子十分推崇:漢桓帝時,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唐玄宗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老子,號稱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稱名稱為“太上老君”,亦被尊稱為“混元皇帝”。

    孔子對老子評價非常高,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二、《道德經》的理念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的核心價值觀。自然和無為是一切價值觀的根本和核心。我們學習《道德經》一是明確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認識自然的規律;二是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三透過學習,指導自己更好的為人處事。

    1、認識自然的規律,明確價值觀

    自然皆有規律,天地萬物的成長都有自己的軌跡。《道德經》對自然的理解和詮釋,可以啟示我們找到認識的方法。《道德經》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是起始,和是中軸,道是核心。每種事物的存在都是自然的規律,遵循自然規律,便遵循了道。和為貴, 和為美,萬物都在行動,和而不同,又相輔相成。我們學習道,認識道,理解道,就是理解和認識自然的過程。明確了事物的發展規律,瞭解到事物的執行軌跡,便知道了萬物的構成和起始,也就有了自己的價值觀。

    2、提高思想,認識自己

    《道德經》中的思想精髓太多,需仔細品讀,從而提高思想,認識自己。

    《道德經》第九章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所謂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餘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過,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老子認為,不論做什麼事都不可過度,而應該適可即止,鋒芒畢露,富貴而驕,居功貪位,都是過度的表現,難免招致災禍。

    《道德經三十三章》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個人最喜歡的名句,很受益。能瞭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瞭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中國有一句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老子認為個人如具有智、明、力、強、富、志、久、壽這些品格和素質,那便達到理想的境界了。老子極力宣傳“死而不亡”,這是他一貫的思想主張,體現“無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並不是在宣傳“有鬼論”,不是在宣揚“靈魂不滅”,而是說,人的身體雖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積極的,是對後人有啟發的。

    3、處世之道

    柔弱勝剛強。“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人處世要像水一樣,不爭,自在,便不會有困惑。

    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一個人慾望太多,便不會知足。懂得知足,便可常樂。懂得知足,便會從容處世。

    《道德經》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說他有三寶:一是慈愛,二是儉樸,三是不敢為天下先。慈愛來自內心,簡樸體現行為,不敢先乃自知,明白了這三點,我們處世時會認真的檢視自己的言行,不斷自省。

    三、無為而治的解釋和意義

    1、無為而治的解釋

    《道德經三章》曰:“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所以聖人治理政事,會淨化人民的心靈,滿足其溫飽,削弱其爭奪名利之心,強健其筋骨體魄,使百姓無奸巧之心,無非分之想,內心純淨淡薄,使那些爭奪名利的智巧之人不敢為非作歹。所以聖人治世,按照“無為”的原則來做事,那麼天下也就沒有什麼治理不好的了。

    2、無為而治是積極的。

    無為而治是積極的,如果能達到無為而治的狀態,百姓定會安居樂業,國家一定是太平盛世。無為而治是最理想的狀態,人民的慾望淡化,人民的心態平和,人民的體魄強健,國家自然富強。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對治理國家、管理百姓有著積極的意義,對比儒家過於強調人的理念,道家進行了更好的補充,以柔弱緩和了剛強,以淡泊化解了名利,以曠達彌補了拘謹。

    3、對無為而治的誤解

    仍然有很多人認為無為而治是消極的,是不存在的,是老子的過於理想化。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也是對無為而治的誤解。試問,任何觀點只要推出,都會達成嗎?答案是否定的。任何觀點都需要人們的理解、認知和執行。對於無為而治,理解的人自然會深受其益,學以致用。那些誤解的人以片面之詞來辯解,只能證明其對經典的理解過於狹隘了。

    四、結語

    懷著對老子的崇敬,對《道德經》的感激,總結無為而治精神,獻拙作一首,與大家共勉:

    道教始祖,名曰老子,單字聃名李耳,傳大道。

    春秋末期,生於楚國,主張無為而治,亦為道。

    道為何物?各有理解。道常無名,無為自化,不可感知,聽之不聞,扶之不得,道即是道。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有四大:天、地、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為道。

    最愛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讀罷感同深受,勤而學之,當用其之精要。

    柔弱勝剛強。堅強處下,柔弱處上,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柔弱為道。

    無為而不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持,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而無為先,無為是道。

    大愛老子,道德經書,萬經之王。最愛李耳,上善若水,甚是可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徐崢賀歲電影《囧媽》裡面,結尾有兩個彩蛋,大家覺得是哪兩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