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呆子看世界M
-
22 # 沒氣泡的巴黎水
假設的事不好說 ,柴榮如果活著會怎樣誰都說不上來!
但從歷史走向來說就算攻下燕雲十六州也不見得後來的歷史會怎麼樣 我認為統一天下還是不現實!
第一,柴榮是否會繼續走節度使路線還是宋朝的文人路線?
第二,柴榮能否在党項興起之前攻下燕雲十六州,如果不能柴榮會怎麼辦?如果在党項興起後仍沒有攻下燕雲十六州柴榮會怎麼辦?
第三,柴榮北伐最終的戰略目的是燕雲十六州還是有更進一步統一全國
第四,柴榮的戰略是堅持先北後南還是改為先南後北;
第五,柴榮如何對待軍人集團權力問題;
第六,柴榮是否繼續封建制以來的尊儒路線;
第七,柴榮縱算在党項興起之前得到燕雲十六州是否選擇遷都?如果遷都選在何地?
第八,柴榮對於國家經濟政策的安排如何?
以上等等問題隨便一個都有可能改變歷史的程序
不過從心底裡佩服周世宗,在那個時代他是最耀眼的流星!
在中原漢人個個視遼如虎的時代,他帶來了漢人中興的希望哪怕是希望,但隨著他消失在歷史的銀河中,中原漢人飽受著幾百年的凌辱!
當他痛斥馮道時稱唐太宗如何,馮道說你比得過唐太宗嗎?
現在看來柴榮像年輕的唐太宗一樣!隱約間,似乎盛唐的輝煌又在眼前了。誰人想又是漢人的南柯一夢!!!
-
23 # 靜夜思160519196
柴榮患病的時候正在率大軍伐遼,誓要掃滅遼國,清除邊患,可見他也知道自己的身體不行了,非常著急,他不甘心啊,有能力的帝王都希望所有問題都自己解決,不留給下一代,只有我們天朝是個例外,呵呵。如果能多給他一點時間,遼國就不存在了,北漢也就不攻自破。分裂勢力裡面兩大強國,蜀,唐已經被周打殘,吳越是信佛的,南漢是太監,實在沒有什麼上的了檯面的了。統一隻是遲早的事情。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夏州,雲南會被收回。
-
24 # 東方大狂俠
如果只是假設。假設也就兩種結果:一種,周世宗打敗了所有敵國,一統天下!另一種結果,被人打敗,更不要說一統天下!根據歷史結局,周世宗明顯是沒有一統天下的命,所以無論他如何努力,如何有能力,還是逃不過命運的主宰,後人只有替他惋惜感嘆的份!、、、、、、
-
25 # 風的導航
謝邀。哀嘆明君不永年,九州未統便賓天。倘如英主得延壽,趙氏焉能移政權?雖然是個假設問題,我們也要細緻的推敲,雖然柴榮是跟著姑父郭威,但是那也是憑著自己的能力。史書記載柴榮(相貌英奇,善於騎射,熟讀黃老書史)隨郭威征戰,不遺餘力,身先士卒。郭威委任柴榮治理澶州(為政清肅,盜不犯境)雖然只做了五年半的皇帝,但是政績卓著,在中國所有的皇帝裡是唯一一個沒有瑕疵,可以說十全十美的一代帝王。招附流亡,減輕賦稅,實行均田制,興修水利,注重農業,幾年光景,百姓富庶國泰民安。詔翰林學士竇嚴集文學之士撰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法律嚴明,賞罰分明,楚州兵馬都監吳懷恩因殺降卒,御史張順貪汙賜死,使人們遵紀守法。對外西敗後蜀,南收復南唐,北破契丹,商議直取幽州之時因病去世。柴榮問王樸自己能活多久?王樸說三十年。柴榮很高興:朕要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司馬光是一個嚴謹之人,但是對周世宗大有溢美之詞(以信令御群臣,以正義責諸國,大幫畏兵力,小幫懷其德,真正做到了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李世民納諫言,周世宗求諫言,周世宗召集了二十幾人諫言,結果採納了(為君難,為臣不易)(平邊策)治國平天下之策。(勵精圖治,任人唯賢,虛心納諫,銳意革新,抗擊外敵,關心民生)如果給柴榮時間,怎麼會不能統一天下。柴榮和趙匡胤比較:趙匡胤北征兩次失敗以後,基本失去了鬥志,最後花錢買和平,而柴榮南征北戰所向披靡。治國柴榮方法得當幾年百姓豐衣足食,趙匡胤治國也許都不如趙光義。柴榮是坦蕩之君,而趙匡胤的皇位是在孤兒寡母手裡搶來的。論能力論資質論誠信柴榮就已經贏了趙匡胤,只是每個人的宿命不同而已,真是時也,命也。
回覆列表
柴榮是五代第一有為之君,這點無可置疑。因滅佛運動成為“三武一宗”之一,成為中國史上最後一位搞滅佛運動的專制帝王,可以肯定他滅佛是有實際政治目的的,而非全憑個人好惡。
然而,舊五代史對他的評價,就只提到他兩個缺點“稟性傷於太察,用刑失於太峻”,其中後者自然就是跟宋太祖比,前者說的是他太過明察,往往事事過問,處處較真。一個帝王如果事必親躬,太較真,可想臣下怎麼能夠同心同德?古語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用在帝王之術上也是一個道理!雄才偉略的帝王往往是高瞻遠矚,柴榮則急於求成,就這一點也是他不能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個人愚見,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