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色國丞相
-
22 # 青史回聲
這還用問?沒有精力在短時間內發動一場大的戰爭。你以為打仗很簡單,隔一兩年就能發動戰爭?你如果這樣想的話,那事情太簡單了,尤其是牽扯到幾十萬人的大戰役,那更是要謹慎對待。
想當初,曹操在赤壁一戰中大敗,不僅損兵折將,而且連剛剛得到的荊州也不翼而飛,可以說是丟了西瓜,也丟了芝麻,以致於將近十年時間,曹操也沒有發動一場大的戰役。有人說,是為了安定內部,這還理由太牽強了,在我看來,在赤壁大戰結束後,曹魏內部沒有什麼太大的波動,唯一一次發動戰爭,是在殺死馬騰後,其子馬超和韓遂率軍為父報仇,不過那次時間並不長,而且很快就打勝了,所以算不上一場大規模戰役。
當然了,曹操在他死前,依然沒有發動一場大規模南征,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將對外部的注意已經移向到內部,說白了,他想更進一步。赤壁大戰前,他還是個宰相,赤壁大戰後,他被加封為魏公,加九錫,這就等於他有了自己的封地。當然了,後邊越來越大,直接是魏王級別,離皇帝之位僅僅隔一步之遙,只不過他將這個機會留個了他的兒子曹丕。
-
23 # 散步的魚讀歷史
曹操經過赤壁之戰後,雖然實力受到了影響,但沒有動搖他的根本,依然是當時實力最強的霸主,卻經過了多年的空窗期,沒有南征,繼而完成統一大業,這裡有點不符合常理。
但結合曹操一生的南征北伐經歷,就不難理解,性格多疑的曹操註定在統一中國的路上走不了多遠。
一、曹操多疑性格形成在青少年時期曹操是充滿陽關,且很有才幹。19週歲就步入仕途,在擔任首都公安局北城分局局長,任職期間嚴格執法。後因治理有方,馬上就升遷了,特提拔為頓丘(今河南清豐)縣令。
按正常情況下發展,曹操不應該由一個陽關少年,轉變成一個多疑的中年男子。
起因是與他的發小,張邈的事情。在他人生最黑暗的時期,父親和弟弟給陶謙的部下殺了,為了報仇,直接屠城徐州,殺得很歡快,然而報應也得很快,張邈背叛他了。張邈在袁紹和曹操搖擺之間,選擇了當時實力雄厚的袁紹。作為從一起玩的小夥伴,感情深厚,當初袁紹與張邈鬧翻,曹操頂住壓力,說我們三是一起玩到大的,現天下大亂,我們應該齊心合力一致對外,而不是內訌。然而就是一個這麼好的鐵哥們在背後捅刀,讓曹操多疑的性格成為起始點。
後來,還發生了一件事,在官渡之戰前夕,投降的關羽出走了。在正史上,關羽千里走單騎描述的很精彩。史書上沒有這麼記載過,只跟自己的同鄉好友張遼告別,並留下了一封信,讓張遼帶給曹操,然後就走了。按理說,曹操對關羽這麼好,關羽說我要去找我的大哥,曹操應該不會有什麼意見,且在最開始投降曹操時已經有“約法三章”,若關羽得到劉備在哪裡的訊息,就會去找他。但問題是在兩軍將要大戰的時間點,而劉備當時正在袁紹軍中,這讓一個掏心掏肺對關羽好的曹操怎麼想,在這節骨眼下不是去投敵送情報嗎?而且還是悄悄的地走的。關羽的出走,使他在多疑和猜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多疑性格在曹操軍事行動上的影響赤壁之戰大敗後,開復盤會議,曹操在會上大哭郭嘉,並說道:“要是郭嘉在的話,就不會敗成這樣了。”當然,這裡並不是說曹操手下沒有可用的謀士,是因為在坐的謀士曹操都不相信。然而在赤壁之前之前,眾謀士有上曹操提供建議,但是他沒有采納。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佔領荊州,想乘機順江東下。賈詡勸阻,說應該安撫百姓,等待時機。曹操不聽。謀士程昱向曹操表達了孫權將和劉備聯合的觀點,勸誡曹操在赤壁之戰需要當心,曹操也沒有放在心上。
再到後來,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曹操徵張魯,後張魯不敵,投降曹操。司馬懿向曹操提議趁著劉備在立足未穩,以漢中為根據地,穩紮穩打,可以拿下劉備,進而平定蜀地。曹操說了句: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慾望蜀!
曹操得到荊州時,因為得來太容易,導致後來赤壁的大敗。此時漢中得來也很輕鬆,多疑曹操已不敢輕易冒進。其一戰線拉得太長,後方物質供應困難;其二孫權率大軍攻打合肥;其三疑心許昌後方不穩。
反觀,郭嘉在世時,軍事上的行動情況大大不同。在討伐呂布時,由於久攻不下,士兵們疲憊不堪,曹操看到大傢伙這樣的情況,就想退回去。但郭嘉在關鍵時刻極力勸阻說,提議用水計進行急攻。曹操聽從郭嘉計策,最後呂布被攻下。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官渡之戰前夕,郭嘉跟曹操提出十勝十敗論,給他吃了定心丸,後經過雙方的釜戰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在繼續討伐袁紹兒子袁譚、袁熙、袁尚時,將士們士氣如虹,大家都覺得這是一鼓作氣徹底消除袁軍殘餘勢力的最好時機。郭嘉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袁紹的幾個兒子不和睦,向曹操建議:與其和他們強攻,不如先退兵,等其內部自相殘殺,可坐收漁翁之利。曹操聽從他的意見,佯裝向劉表和劉備進攻。後果然, 袁譚、袁尚因為爭權奪利而展開激烈內訌。曹操趁機出兵一舉收拾了袁氏殘餘勢力,成功統一北方。
兩軍交戰,光靠一個人指揮籌謀是不夠的。曹操正是因為郭嘉才智彌補了多疑性格的不足,才使得在軍事上行動取得了成功。失去郭嘉後,他手下再無可信任的謀士,使得軍事上的行動少有建樹。
三、總結自赤壁之戰後,曹操很少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雖有三次,但這三次戰役已沒有當年勇往直前的銳氣。征馬超韓遂是因內亂挑起;徵張魯,張魯本身軍事實力差也無心應戰,僅打一場戰役,就束手投降了;徵孫權是吳國派大軍攻打合肥,曹操被迫應戰,最後雙方都無功而返。
多疑的性格使得曹操在軍事上,不會再率大軍南征。自郭嘉去世後,每逢重大軍事行動上,曹操都是孤軍奮戰,手下已沒有值得信任的謀士,即便他們提供建議是對的。
回覆列表
其中一種可能是,曹操自己心態崩了。
如果在赤壁之前,曹操還有一絲絲想為國家統一而努力的想法,那麼在赤壁之後,他的這種想法算是徹底破滅了。赤壁之後,他意志闌珊,拿了漢中不望蜀,一心就想著公爵王爵九錫,還逼死了荀彧,最後說自己做個周文王就算了。一切跡象表明,曹操覺得自己年限已至,統一是不可能的了,於是放飛自我,開始做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