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踏征程
-
2 # 農村小夥阿哲
有點小孩行為退縮,膽小,自卑,對自己很沒有信心,什麼都不敢嘗試,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呢?
強強幼兒園是在老家上的,爺爺奶奶對強強寵愛有加,爺爺也非常好強,看到強強懦弱內向的性格,就恨不得把孩子一把提起來,告訴孩子要強勢,要不怕衝突,但強強由於氣質特徵,屬於偏靦腆內向型的,對於爺爺的這些鼓勵和助推反應不敏感,而且爺爺越是指責強強太軟弱,沒有男子漢氣概,太慫,強強就越是內向,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把強強接到了身邊,發現孩子很膽小。強強的情況不是個例,很多內向靦腆的孩子,身邊都有一個強勢的家長,當孩子的思維行為不滿足自己的期待時,就會對孩子很失望,並且給孩子貼上標籤兒,很多孩子在家長這樣的標籤中認定了是一個缺乏男子漢氣概的孩子。一旦這種認知形成,對孩子的內心傷害是非常大的,容易引起孩子自暴自棄,必須要協助孩子改變對自己的這種刻板印象,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尋找一些機會,讓孩子能夠看到自己不一樣的一面。
比如如果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自卑懦弱的人,家長們可以發現一些競技性的專案,並且是孩子擅長的,如果孩子跑步體育運動不是很好,那麼帶孩子去參加圍棋,跳棋等活動,這孩子取得一個小小的進步,家長就予以鼓勵和強化。這樣就幫助孩子看到自己能夠勝任的另一面,對改變自卑印象有很大的好處。
人為製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對自己刮目相看。
因為爸爸看到兒子做什麼事情都唯唯諾諾,不敢動手,而這位爸爸是製作小工具的能手,他就在院子裡打算做一把小板凳兒,並且教孩子來給自己幫忙,一旦孩子表現出一個積極行為,家長馬上肯定,還是發現自己並非一無是處,原來這些方面做的還挺好的,他爸爸媽媽都這麼肯定自己。
這樣的場景中,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是在我表面才會鼓勵我,他們是真心看到了我比較積極優秀的一面,有的說先暗示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增強。
家裡人以身作則。
有些大人嫌棄小孩兒見人不打招呼,白搭話,覺得很不禮貌,然後就批評孩子,而家長自己也是見人白搭話沒禮貌的話,這種批評孩子幾乎是不能接受的。孩子會覺得我是一個不禮貌的孩子,這並不怪我,因為我的爸爸媽媽,我們的家庭就是不禮貌的。如果想要孩子改變自己不禮貌這種固有印象,大人們就要從自我做起,自己先禮貌才有說服孩子的可能性。
記下孩子表現不錯的時刻,並經常提起給你鼓勵。
我的孩子有一次看到公園一個電箱的門是開著的,她本來就是比較內向的,但我清楚的記得,他問我這個門開著會不會有危險呀?我告訴他,說是可能會有危險的我一會兒見到管理人員就告訴他們,這個時候孩子拉著我的手說媽媽,咱們一起去找管理人員吧,找到管理人員後,他主動給人家說電箱是開著的。那時候孩子才兩歲半,我就記憶猶新,此後反反覆覆的會提起來,孩子多麼善於社交,多勇敢,多樂於助人等,每次提起這件事,孩子就特別自豪。
還是刻板印象的改變是一個過程,中間會反覆,當反覆的時候,表達你的感覺和期望。
當你的孩子從不禮貌變道,有一些禮貌的時候給予鼓勵,但是過程中孩子還會有時候見到人不打招呼,不要批評和指責。你可以告訴孩子,阿姨如果聽到我們跟他打招呼,他一定會很高興的我們要不要過去跟她打個招呼呢?這樣能夠鞏固孩子的行為,還不至於種上孩子的自尊。
六大方法改善孩子的刻板印象,讓孩子走出自暴自棄,一旦孩子走出自暴自棄,未來會有更大的可能。
-
3 # 早幼教聯盟
孩子膽小懦弱要從根本上找原因,家長免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怨氣。可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並不是天生的。造成孩子性格懦弱的原因是什麼? 1. 家長脾氣暴躁孩子犯了一點錯,脾氣暴躁的家長輕則對孩子辱罵,重則直接上手動粗。孩子在家中變得謹言慎行,生怕一不小心出了錯,被父母暴打。久而久之,性格變得膽小懦弱。 2. 家庭教育嚴厲家庭中有很多框框條條約束著孩子。喝湯不能發出聲音,吃飯必須一口飯、一口菜、一口湯等等,孩子從小在各種嚴厲的“家規”中成長,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只會一味地聽從家長的安排。同時,家長代表著絕對的權威,孩子不敢對家長提出質疑和反抗,逐漸形成甘願任人擺佈的“木偶”。3. 生活圈子太小不少孩子是隔代教育,爺爺奶奶大多的生活交際圈都比較窄。帶著孩子更是隻在家中玩或是到樓下小區走一走。孩子接觸外人的機會比較少,對大人的依賴性也比較強,不敢獨立地去完成一件事。4. 家裡必須做大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二胎中的哥哥姐姐身上。家長在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時,一般會偏袒弟弟妹妹。而哥哥姐姐雖然心中不舒服、不服氣,但考慮到一則畢竟是自己的手足,自己也很愛他們;二則不想讓父母生氣;三則反對無效。因此,家中做大的小朋友往往會主動“謙讓”,不爭不搶。長大後,“謙讓”變成“忍讓”。 北京衛視一檔兒童教育節目《老師聽我說》中,有個姐姐因為從小都讓著弟弟,長大後變得膽小怕事、性格懦弱。姐姐說,工作後,就算別人用很難聽的話罵自己,自己雖然知道這些話很難聽,但還是接受了。 二、長大後性格懦弱,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1. 無法捍衛家庭 電視劇《都挺好》中蘇父就是典型的“懦弱男人”代表,面對蘇母的刻薄對待,他選擇逃避;面對家中的雞犬不寧,他選擇面壁;面對蘇母給他帶的綠帽子,他選擇沉默。一個膽小怕事的人長大後,在家庭中是沒有地位和尊嚴的。 2. 成為“老好人” 早年一部臺灣電視劇《便利貼女孩》中,欣怡在工作中,從來不敢拒絕別人的好意,總是熱情地幫助別人完成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給欣怡帶來的不是升職加薪,而是替他人做嫁衣。孩子膽小怕事長大後,甚至連拒絕別人的勇氣都沒有,變成老好人,苦了自己,還未必感動了別人。 3. 對後輩的影響 一般膽小怕事的人長大成家立業有了孩子後,對孩子的照顧也是小心翼翼,不敢讓孩子爬高,怕孩子摔下來;不敢讓孩子去湖邊,怕孩子掉下去。那麼後代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複製了父母性格中膽小怕事的一面。 沒想到,孩子膽小怕事會衍生出那麼多問題,甚至影響到後代子孫。那麼,家長要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告別膽小怕事的性格呢? 三、幫孩子養成獨立勇敢的性格,家長應該怎樣做? 1. 帶孩子多交際 家長儘可能地帶孩子到公共場合,鼓勵孩子多與人接觸,特別是與同齡人的交往。家長可以邀請幼兒園的同學到家中來做客,讓孩子充當小主人,培養他“主人翁”意識。平日裡,家長也可以有技巧地替孩子“拉攏”一些小朋友,讓他們主動來找孩子玩。慢慢地,孩子變得開朗大方起來。 2. 多鼓勵孩子 孩子做錯事很正常,家長無須大動肝火。膽小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的鼓勵,告訴孩子“你可以”“做錯事沒關係”。讓孩子逐漸不怕犯錯,不再畏首畏尾。同時,家長要適當地放手讓孩子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多表揚他們,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知道“原來自己也可以這麼棒!” 3. 培養孩子特長 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特長,一則可以擴大孩子的交際和生活圈,讓他多結識一些小夥伴;二則多學習了一些新技能,孩子不會因為自己一無所長而更加自卑、膽小;三則提供給孩子在公共場合表演的機會和平臺,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一旦有了自信,就會變得勇敢。 4. 讓孩子當“小大人” 家長可以教孩子如何跟大人交談。比如,給客人端茶送水,說些什麼話。當真的有客人來時,就鼓勵孩子按照演練的做。一般客人受到孩子的“禮遇”都會忍不住誇獎孩子。幾次下來,孩子接收到了來自別人的善意和誇獎,克服了自己心裡的障礙,也會變得大方起來。 孩子膽小怕事不是天生的,大部分是客觀環境,尤其是父母因素造成的。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膽小怕事沒勇氣時,千萬不要一味責怪和動怒,這隻會讓孩子更加的懦弱。相反,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
4 # 飛魚141514591
首先為孩子多創造一些交往和溝通的條件和機會,現在的獨生子女父母總是呵護有加,孩子少了與人交往的經驗也就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與小朋友相處,顯得比較被動,父母要帶孩子多串門多參加一些聚會,孩子會在觀察父母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學到不少東西,同時在熟悉的環境中孩子會比較放鬆,膽子會大起來,逐步產生自信。
其次孩子自己的交往圈子也很重要,父母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他單獨和不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玩兒,和大孩子玩兒能學會遵守規則,跟小孩子玩可以學會照顧別人,透過適當的體能鍛鍊,讓寶寶掌握一定的運動技巧也是不錯的,不但可以發展寶寶肢體協調能力,促進大腦思維發育,更可以直接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
5 # 實錄礦山人
家長做個好榜樣。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時間最長,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作為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膽小,那麼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時的哪些做法不當呢。比如有些家長害怕老鼠,見到老鼠後驚慌失色,大喊大叫。孩子若是無意間看到父母的表現,他就會對老鼠產生恐懼,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沉著冷靜處理,不要把自己恐懼的心理傳染給孩子。
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有些孩子膽小懦弱其實是被大人給嚇壞的。孩子想去廚房給媽媽幫忙擇菜,爺爺奶奶攔住,小寶貝你不能去廚房太危險了,那裡有菜刀有熱水。又或是寶寶晚上哭鬧,媽媽恐嚇別哭了,再哭的話大灰狼把你揹走了,孩子很小很天真,你的一句玩笑,一個動作也許都會在他心裡埋下不安的種子。
經常帶孩子參加娛樂活動。現在有好多的宅男宅女,他們宅在家裡孩子也同父母一樣,長期在家不出門也會有社交恐懼症,他們不知道如何交朋友,如何和朋友相處。常常帶孩子去戶外,一起去踏青,一起去遊樂園,慢慢去接觸外面的世界,眼界開闊了,嘗試的東西多了,膽量自然變大。
拒絕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吃飯不小心把碗摔碎了。父母二話不說,一個響亮的耳光。或是考試沒有考好,直接推進了小黑屋。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問清楚原因,給他舉例子講道理。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能解父母一時之氣,可是卻會給孩子幼小心靈留下創傷,正是我們的這些做法把孩子變得膽小懦弱。
家長耐心鼓勵。當孩子沒有勇氣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不要著急,應該耐心鼓勵他,今天不敢去做,沒有關係告訴孩子你可以先仔細觀察,明天再嘗試一下。不要抱著焦急的心情,有些時候越是著急逼迫孩子,他們的牴觸情緒越強烈,給孩子足夠的耐心,當孩子有勇氣跨出一小步的時候不要吝嗇你的讚賞。
家長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好多家長總是習慣了自己強勢的態度,從來不會在孩子面前示弱,所以孩子在好多事情面前就會變得沒有主見,變得懦弱。當孩子面對一些困難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要總是強勢的替孩子做主,我們可以對他說,孩子這個問題媽媽也不知怎樣解決,你想想辦法,媽媽對你有信心。對孩子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支援讓他學會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問題。
-
6 # 女人何必太狼狽
孩子膽小懦弱家長應該適當的多誇讚孩子,還有就是儘量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和打罵,也不要當著小孩子吵架,最後一點就是找出一些孩子不敢嘗試的東西,慢慢有耐心的引導孩子試著去嘗試,千萬不要強制孩子去做他不敢做的事情,這樣只會起到反作用,我兒子膽子就比較小,我老公之前就是抱著兒子去做兒子平常不敢做的事,兒子當場嚇得直哭,大人要慢慢的引導,一次不行就二次多次反覆的引導鼓勵孩子,在引導的過程中千萬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能對孩子發脾氣,應該給予孩子多多的鼓勵
-
7 # 肖強vlog
我覺得要從這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第兩個是家長要多陪孩子做一些親子挑戰活動,第三個就是鍛鍊孩子的敢於說話的能力,最關鍵的是家長一定要耐心的教孩子。
-
8 # 小洋老師談育兒
如果孩子害怕昆蟲,你就帶他嘗試接觸,讓他觀察昆蟲,甚至有的昆蟲可以摸一摸,引導孩子脫敏,怕什麼就讓他去多接觸一點點就會好的,膽小懦弱有時候是很大人的性格相似,或者大人太過於強勢,要多帶寶寶走出去(當然要等疫情結束),多跟外界的人和事物接觸,平時多鼓勵他,會得到改善的
-
9 # 天空吧快樂
父母讓孩子膽小懦弱的行為
1、父母經常性的打罵孩子,沒有不犯錯的孩子,家長們肯定會有在孩子某一件錯誤事情上,失去理智或者在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習慣不分青紅皂白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打罵。
2、孩子從小到大無論任何的事情都不問孩子的意見,就幫孩子包辦,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中根本沒有選擇。
3、現在的孩子都是金元寶,過於的溺愛,造成孩子根本無法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
4、父母的強勢也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孩子沒有自己個性想法也是使孩子膽小懦弱的原因。
5、孩子平時很少出去玩耍,幾乎都是自己一個人,家長很少於孩子交流。
2容易毀掉孩子自信心的五種父母
一、不在身旁陪伴。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父母的陪伴。如果你每天將所有精力放在工作上,忽略掉孩子,孩子可能會出現逆反、怨恨心理,影響親子關係及性格發展。即使你每天都很忙,每週也要至少抽出一個晚上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尤其是孩子參加比賽、畢業典禮時,你更不應該缺席。
二、滿足孩子提出的所有需求
小到玩具、大到電子裝置,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家長就無條件的滿足。這種做法會讓孩子習慣索取與不勞而獲,還會養成錯誤的理財觀念。家長要讓孩子學會付出與收穫的意義,每月設定一個零用錢限額,如果超出了,就要自己慢慢攢錢。
三、缺乏約束
孩子在別人家亂翻東西、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家長如果不做出約束會造成嚴重後果。千萬不要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成年後很難再改變。家長應給孩子約定懲罰規則,並規定每次出門前應遵守的約定,如果違反,就必須按照規則進行懲罰,不能心軟。懲罰方式有減少看電視次數、減少零食量等。
四、做一個壞榜樣
孩子的許多壞習慣都來自模仿家長,插隊、說髒話、撒謊,甚至帶著孩子偷東西,這些事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孩子是非常容易受影響的,並且喜歡模仿。在孩子面前,父母還是收起自己的壞毛病吧,如果自己做錯了,也要和孩子說明,並進行補救。
五、經常責罵孩子
經常責罵、遷怒於孩子,會打擊孩子自信,做事變得唯唯諾諾、畏手畏腳,且會以不友好的方式來看待世界。一些孩子在被打皮了之後,會更加難管教,走上錯誤的道路。孩子出現錯誤時,家長要等自己冷靜後再進行解決,你在氣頭上的話,對孩子來講,可能是不可彌補的心靈創傷。
3父母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準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製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10.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11.經常和孩子郊遊。
-
10 # 134113212
孩子膽小,主要還是家長過於保護孩子見識過少造成的,讓孩子獨立處理一些他能處理的事情,不能一味的把所有事情大人包辦,這樣,會使孩子膽小,遇事沒有主見,不能獨立。
-
11 # 愛看劇的素素
多鼓勵孩子,多帶他出去跟小朋友玩。如果已經去學校了,可以適當的給他報一些他感興趣的興趣班,還有口才班。這樣慢慢的他接觸的人多了,心就會慢慢的放開了。
-
12 # 客家鄉小弟
生活中,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落落大方,自家孩子卻唯唯諾諾,一到關鍵時刻就退縮。甚至有些孩子看待周遭事物,總是存在消極情緒。這就好像戴著沾滿灰塵的眼鏡,放眼看東西或看自己,老是覺得不滿意不對勁。孩子為何缺乏自信,又該如何培養呢?
事實上,孩子的自信心一出生就開始萌芽,之所以缺乏自信心,有多種因素導致:有的孩子生性膽怯害羞;有的孩子來自離異家庭,缺乏親情溫暖,與人交往自信不足;有的孩子因為自身生理缺陷或家境不順感到自卑;有的是父母長期的負面評價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有的是由於學業屢屢失敗而信心受挫;有的是由於心態消極、思維片面,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等。因此,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應試著從各方面入手,有針對性地各個擊破。
1.更新理念。
孩子是一個具有N個側面的“立體人”,不能總拿成績作為唯一尺度來衡量他們的成敗,成長比成績更重要。學習上,家長要多給孩子正面鼓勵,民主寬鬆的氛圍有利於給孩子的自信心加分,父母不妨在學業上多聽聽孩子的想法,成績落後時一起商量解決,而不是挖苦嘲笑。
2.培養才藝。
“腹有詩書氣自華”,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文學、藝術等興趣愛好,培養其特長,多才多藝會讓孩子內心充實,信心自然跟著來。
3.聚整合功。
家長要重點關注孩子以往成功的經歷,從其生活、學習、交友、競賽等成功的事例中提煉出積極因素,給孩子打氣,有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
4.挖掘“例外”。
當孩子在某方面表現出自信心不足時,比如害怕當眾演講,家長可以找出“例外”,把他某次演講不緊張還得到很多人讚揚的場景重溫一遍,用“例外”讓孩子看見自己並非那麼糟糕,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你當時怎麼做到的?”逐漸使其克服心理障礙。
5.不作比較。
拿自家孩子的缺點跟別人的優點比,這對孩子不公平。正確的做法是,拿孩子跟以前比,只要這段時間有進步,就應該為他高興。
6.少去幹涉。
7.悅納不足。
自身缺陷、家境不好,要悅納。有的不足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但可以坦然接納它,與其和平共處,可以讓自己在其他方面變得更優秀,以此揚長補短。父母應多給予愛的支援,常聽孩子建議、多給孩子陪伴,別讓他們內心感到孤單。
-
13 # 雨露星空744
孩子懦弱,家長應該做的是多鼓勵,多表揚,因為只有當孩子能夠自己做到自信,自強後,他才能夠去認可別人,對周圍的事物不再感到陌生和害怕,這樣才能做到不懦弱,個人建議!
-
14 # 包子頭一一洋蔥
讓他多鍛練,比如給錢叫他自己賣玩具什麼的,出去玩假裝迷路回不去,叫他去問路,叫他和比他弱的孩子比賽,贏了會產生自信心,你也可以和他比輸給他讓他知道他沒那麼弱,只要努力就能戰勝。平時不要數落,要多誇獎
-
15 # 使用者風平浪靜4611
-我認為孩子膽小,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培養和鍛練。膽小孩子往往是小時候一個人帶,又不愛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怕見人,人多們地方不敢講話。這種現象確實不好,影響孩子以後的社交能力!
怎麼糾正呢??還得從源頭上糾正。一定要領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多參加集體活動。右參與集體活動前要讓孩子在家受作準備。如唱歌,朗誦,,在家完分準備,孩子有底氣,,出去表演不慌不忙,成績一定不錯。好的成績讓孩子有成就感,孩子有自信,以後就更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這就叫良ll性l迴圈,鍛練一段,自信找回來了,膽小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記住:充分準備,多參加活動!改變膽小,定會有成效!
-
16 # 充滿愛感恩節
1多接觸人和事物2讓孩子在校園裡多學習體育課孩子轉變思想,同時,孩子在想原來這個體育方面我也可以做的我不是最膽小,最懦弱的那個
-
17 # 家有小女巫
我家孩子曾經也有類似問題
5歲前在老家給爺爺奶奶帶
膽小、敏感、不合群
接到身邊,花了大半年去調教
效果不錯
性格開朗了很多
連上課發言都很積極
三點經驗分享給你,希望有幫助。
-
18 # 姚夢瑤的日常生活
瞭解兒子膽小懦弱的原因
有些孩子本身並不是那種特別膽小懦弱的性格,但因為後來的某些事情,或者沒有接受正確的教育方式,於是造成了孩子性格膽小懦弱。而有的孩子好像就是所謂的天生膽小,不管大人如何引導如何教育,不管對什麼事情依然是畏畏縮縮,就好像是天生缺乏自信心一般。而有些孩子的膽小懦弱不過是孩子過於敏感造成的。所以說不要急著改變孩子,先看一下孩子膽小懦弱的根源在哪兒。
給孩子一個勇敢的榜樣
所有的孩子都會有一個“英雄夢”,特別是男孩子,他們心裡對英雄有著莫名的好感以及崇拜心理。家裡有個性格膽小懦弱的男孩子,家長們並不用過於緊張,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膽小懦弱的一面,不過是你家的孩子表現的明顯一些罷了。在你們的身邊,包括孩子的同學或者書本里的故事人物,一定會有勇敢的代表人物,那麼,找一個孩子也能贊同的英雄人物,當做孩子學習勇敢的榜樣,時不時的給孩子講講那些勇敢自信的故事,讓孩子從心裡產生對那位“英雄”的崇拜心,那麼孩子一定會潛意識裡去學習的。
每天讓孩子自己學著接觸這個社會
這一步驟看起來很大氣,其實通俗的講就是讓孩子每天自己學著接觸較為陌生的一些事物,比如不是很熟悉的小朋友,比如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讓他學著自己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或者問好。比如你帶著孩子出門,看到對面有個不是很熟悉的鄰居,趕緊鼓勵孩子主動問好。孩子剛開始可能會有些抗拒,但在你的鼓勵之下,孩子一定會接受的,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能不再那麼害怕接觸陌生的人或事物。
讓孩子“幫”你做一些大人的事情
這一點很好理解,就是應該你大人做的事情,適當的讓你的孩子替你做一些。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在我家寶貝小的時候,只要我和寶貝出門購物,走到收銀臺的時候,我一定會把寶貝抱起來,讓寶貝拿著錢詢問收銀員多少錢,然後讓寶貝把錢親子交給收銀員,並讓寶貝說謝謝、再見之類的詞彙。或者拿到一件物品,讓寶貝自己問售貨員,那件物品的價格。別小看這些行為,真的很鍛鍊孩子勇氣的。
給孩子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
男孩子為什麼性格懦弱?這與父母或者身邊親人保護的太好也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這幾年出現二胎家庭多一些,那些年除了雙胞胎之類,多數家庭就只有一個孩子。一個孩子就像個寶貝疙瘩一樣被身邊的親人捧在手心裡呵護著、疼愛著、保護著,不受一丁點兒的風吹草動,孩子根本就沒有接觸陌生事物的機會,一旦遇到陌生的人與事孩子不膽小懦弱才怪。所以當你覺得自己家的男孩子出現性格膽小懦弱的時候,一定要記住給你的孩子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儘可能自己能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做。
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己
有種孩子叫做人來瘋,說的是越是在人多的地方,那一類孩子就會特別的愛表現自己。家裡來親戚也好,還是帶著孩子外出到人多的地方也罷,只要孩子在人群中,就會想盡辦法表現自己,讓別人注意到自己。而性格膽小懦弱的孩子,他們身上缺乏的恰恰就是這種人來瘋精神。特別是一些男孩子,家裡人都是要求男孩子沉穩、穩重,對於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現的“乖巧”或者所謂的沉穩,家裡人會引以為豪。而時間久了,勢必會讓男孩子強迫性的收斂自己的天性,變成那個有話不能說有想法不敢表達的膽小孩子。所以家長們一定記得,不要害怕男孩子人來瘋,多多鼓勵他們勇敢的表達自己,不管身邊有多少人。
家長以身作則
有些男孩子膽小懦弱,真真的不怨孩子自己,完全是孩子的父母教育出來的。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那種膽小謹慎懦弱的人,那麼他們就會覺得膽小懦弱並不是缺點,而是所謂的謹慎、小心、仔細、或者是認真。那麼對於自己的孩子一定會是採取這樣的教育,那麼男孩子變得膽小懦弱你怨誰?記住了,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最重要的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作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做一個勇敢陽光的大人,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不要懷疑,嘟嘟沒有寫錯,確實就是給孩子一個犯錯的機會。現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都是非常用心,一舉一動嚴格按照條條框框進行,恨不能從孩子一出生就拿著教科書一板一眼的教育孩子,把孩子按在一個模板里長大。對於孩子出現的犯錯行為,是堅決的不允許。一旦孩子沒有按照要求去做,那麼父母就一定會輪流上陣的教育孩子、懲罰孩子。如此嚴厲管教之下,孩子勢必會戰戰兢兢的面對每一件事,對於一個時時刻刻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的孩子來說,一定會害怕自己出現錯誤,所以一定只會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系列活動,對於不是很熟習的一切,孩子自然沒膽量去挑戰或者參與。
注意事項
對於膽小懦弱的孩子,父母一定不要給予粗暴的教育方式,那樣子只會讓孩子越發的膽小懦弱
-
19 # 蕪湖一院張先來醫生
孩子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先天因素,有一部分是後天鍛鍊的結果,常言道養兒才知父母恩,這句話一點都不假,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是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去比較優質的學校,為了培養孩子有個好的性格也是煞費苦心,那麼孩子膽小懦弱怎麼鍛鍊?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鍛鍊
所有的孩子都會有一個“英雄夢”,特別是男孩子,他們心裡對英雄有著莫名的好感以及崇拜心理。家裡有個性格膽小懦弱的男孩子,家長們並不用過於緊張,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膽小懦弱的一面,不過是你家的孩子表現的明顯一些罷了。
在你們的身邊,包括孩子的同學或者書本里的故事人物,一定會有勇敢的代表人物,那麼,找一個孩子也能贊同的英雄人物,當做孩子學習勇敢的榜樣,時不時的給孩子講講那些勇敢自信的故事,讓孩子從心裡產生對那位“英雄”的崇拜心,那麼孩子一定會潛意識裡去學習的。
孩子膽小懦弱家長的責任在哪
有些男孩子膽小懦弱,真真的不怨孩子自己,完全是孩子的父母教育出來的。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那種膽小謹慎懦弱的人,那麼他們就會覺得膽小懦弱並不是缺點,而是所謂的謹慎、小心、仔細、或者是認真。
那麼對於自己的孩子一定會是採取這樣的教育,那麼男孩子變得膽小懦弱你怨誰?記住了,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最重要的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作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做一個勇敢陽光的大人,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費心力的事情,孩子的性格偏外向家長總是擔心孩子闖禍,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又總是想帶孩子四處看看,讓孩子可以學會多接觸人,更懂得如何與人交流,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接觸社會之後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
20 # 智領親子繪本
首先要把膽小和懦弱分開,膽小不表示就是懦弱的表現,因為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基因就決定了有膽小的可能,但請不要把膽小理解為懦弱的表現,因為膽小不一定是壞事,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膽小的性格表示孩子心思縝密,遇到危險的事能夠有預見性,比起衝動的性格更容易生存下來。和小朋友不敢交流,遇到陌生人就不敢說話,這是孩子的認知社會的一個過程,孩子只是不會交流,再觀察交流的方式,這時候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參加活動,更多的融入社會生活,讓孩子看到更多,家長可以多做示範,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社交行為。
回覆列表
我也面臨這個問題,為此專門請教了好多朋友。有的說應該多給孩子看看榜樣人物,英雄傳記。有的說應該帶孩子開拓視野,豐富眼界。還有的說要做孩子的堅強後盾,一定要跟孩子做朋友,及時瞭解孩子動態。無論哪方面我都會去嘗試,我們一起努力。但是也不要強行改變孩子的性格,有大大咧咧的孩子,就有謹小慎微的孩子,也不見得就是我們眼裡的膽小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