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秦客逸民

    司馬遷關於《周易》作者的推測,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周易》裡面有商朝滅亡後的歷史事件。這些事件不是推測,而是真實的記錄。《周易》應該是成書於周公時期,與《周禮》、《周樂》差不多同時成書。作者可能是散宜生、南宮括、閎夭、姜尚其中的一個,或是其他不知名的人。

    周文王對《周易》的主要功績,是為《周易》提供了歷史素材。其實《周易》不僅是一部哲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史書,記載了商末周初的歷史演變。

    屯卦論及古公亶父草創基業,為新王朝做準備。比卦論及周文王透過外交手段,聚攏天下人心,逐步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二。小蓄卦論及文王具備了相當的實力,卻韜光養晦,繼續服事紂王。革卦論及武王伐紂,發起了轟轟烈烈的革命戰爭。鼎卦論及革命成功,周朝取代了商朝。離卦論及商朝覆滅,紂王自焚而死。明夷卦論及箕子明白自己身份的特殊,主動遷居東夷,避開一系列的新舊問題。晉卦論及康叔封由於心態良好,表現不錯,得到了提拔晉升,穩穩地坐上了衛侯兼兗州牧的位置。

    在這段跨度百年的歷史程序中,周文王的五十年起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鬱郁乎文哉的奠基者,就是周文王,讓周國有足夠的實力和威望去對抗商朝,也是周文王。周文王的每一步舉措,都堪稱經典,值得後人銘記。

    很多人對《周易》感到神秘,是因為聽說《周易》能預測未來。到底能不能預測?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還真能預測。為什麼能預測?因為有原理,這個原理就是“察往知來”。其實歷史和人生存在很大的重複性,如果能充分了解過往的得失成敗,考察到其中的因果緣由,那麼對未來的迴圈往復,自然會大致有數。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是周易的首要道理。歷史真的非常重要,《周易》就是通過歷史來預測將來。周朝很多的史官都善長預測,而且預測的往往比較準。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稟,而是因為他們對過去太瞭解,又善於類比當前。

    司馬遷也不知道《周易》的作者是誰,他只是有個猜測而已。司馬遷是史官,但卻不善長預測,可能是因為他只注重記錄,而不注重分析。

  • 22 # 河洛易經

    周文王:周部落首領,姬姓,名昌(前1152年―前1056年),岐周(今陝西岐山縣)人。周朝奠基者,歷史上的一代明君,因斷訟有功,被人們稱為“周文王”。

    其父季歷被商紂王帝辛封為“方伯”,號稱“周西伯”,為西方諸侯之長。季歷死後,姬昌繼位,被稱為“西伯侯”姬昌。姬昌勤於政事,廣羅人才,商紂王封他為“三公(姬昌、九侯、鄂侯)”,擁有雍州之域,勢力擴充套件到江漢地區(丹江漢水流域)。西伯侯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向往他,歸附者眾多。

    周的國力逐漸增強壯大,引起商紂王的不安,於是商紂王將姬昌拘於羑(yǒu)裡,長達七年之久。

    因紂王荒淫無度,周大臣散宜生就獻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寶於紂王,取得紂王大悅,紂王才下令赦免姬昌出獄。

    羑里,在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4.5公里。現存羑里城遺址,為一片高出地面約丈餘的土臺,南北長105米,東西寬103米,面積達萬餘平方米。1996年國家定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級景區,是世界遺存最早的國家監獄,因為羑里只是一片土臺,並沒有圍牆阻隔,後來就有了“劃地為牢”一詞。

    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長歲月裡,發憤治學,潛心研究,將伏羲八卦演為64卦、384爻,並對伏羲氏先天八卦方位,加以改進,對《周易》(孔子後叫《易經》)的發展作出了極大推動作用。

    八卦是乾、坤、巽、兌、艮、震、離、坎,分別代表天、地、風、澤、山、雷、火、水等諸意。

    伏羲氏八卦認為:

    乾卦為天,代表宇宙、天空,從中原大地看,南邊天高,北邊天低(太陽在南邊,天空明亮,看的高遠,北邊昏暗,覺得離天很近),故把乾卦放在南邊。

    坤卦為地,代表地球、大地。天在上,地在下,應把坤卦放在與乾卦相對的位置,故把坤卦放在北方。

    兌卦為澤,代表沼澤地,因為江浙一帶湖泊較多,象大面積沼澤地,故把兌卦放在東南方位。

    離卦為火,代表太陽,炎熱,古人認識世界很簡單,伏羲氏創造八卦時,不一定有太陽一詞。人們發現早晨從東邊升起一團大火,傍晚時到西方燃盡,每天都是這樣,認為東方一定有很多火,故把離卦放在了東方。

    震卦為雷,代表打雷、震動、地震。人們發現天空東北方打雷較多,故把震卦放在了東北方。

    巽卦為風,代表起風、颳風、來風。據科學證實:在遠古時代,喜馬拉雅山還沒有形成,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那個時代,中國應該從西南方來風較多,故把巽卦放在了西南方向。

    坎卦為水,中國的河流大部分過是從西方流向東方,古人認為西方一定有很多水,源源不斷流不盡。故把坎卦放在了西方。

    艮卦為山,中國的西北方有很多山,如天山、賀蘭山,又是崑崙山的發源地。故把艮卦放在了西北方。

     

    那個時代人們對人對大自然一無所知,對世界的認知非常簡單,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中被定為“遠古時代”。

    科學界對於人類的起源時代,紛雜百說,差別極大。民間尊伏羲為“人文始祖”,毋庸置疑。

    伏羲是中國有記載的最早的創世神,記錄於楚帛書中。1942年,長沙出土的楚帛書,是目前中國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先秦創世神話記載。

    伏羲氏具體出生時代已無處考察。

    到了周文王時代,“文王拘而演周易”,他發現伏羲氏八卦已和當時的方位不相符合,並認為:

    乾卦應該放在西北,因為天傾西北。

    坤卦應該放在西南,因為西南有全世界最高的大土堆(把喜馬拉雅山當作土堆)。

    兌卦應該放在西方,西邊有很多沼澤地,認為黃河裡的水就是從沼澤地裡流出來的,因為黃河的水總是很黃。

    離卦應該放在南方,太陽雖然從東方出來,但不是最熱的時候,太陽總是到南邊最熱,中國也是越往南方越熱,溫度越高。

    震卦應該放在東方,因為中國東邊的日本地震最多,局地質學家研究日本全國每年平均有一萬多次地震,有感的地震平均每天約有4次,五級以上的大地震在近百年中發生過100多次。

    巽卦應該放在東南,因為東南方福建、臺灣一帶颱風最多。

    坎卦應該放在北邊,北邊冰多水冷。

    艮卦應該放在東北,東北有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

    後來,人們把伏羲八卦成為“先天八卦”,把周文王改變方位後的八卦稱為“後天八卦”,也稱為“實用八卦”。至此中國《易經》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周文王被譽為《易經》發展史上的第二位聖人。

    現在人們使用的《易經》,就是後天八卦與先天八卦同時套用,其準確率極高。

    可見周文王對《周易》的功績,非同平凡!!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理論體系廣大精微,包羅永珍,也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建築、藝術、軍事、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三十六計》中,二十九計的釋語都引用了《易經》原文,其餘七計雖沒有直接引用,也不同程度涉及了易理。

     

  • 23 # 火車頭筆談

    一般認為,“西伯拘而演《周易》”,採納的是太史公司馬遷的說法。也有另外一說,即周人所作(“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義),故名為《周易》。

    《周易》亦稱《易經》,簡稱《易》。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易”有變易(窮究事物變化)、簡易(執簡馭繁)、不易(永恆不變)三義,相傳系周人所作,故而命名。內容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是中國古代占筮之書,有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辭和爻辭組成。卦辭、爻辭是分別對卦象、爻象的解說。過去傳說伏羲畫八卦,文王推演為六十四,並作辭。或說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實際上非一時一人之作,其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之際。《傳》是對《經》的最早解釋,包含解釋卦辭、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舊傳為孔子所作。但據近期研究,大抵系戰國或秦漢之際的儒家作品,也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內容是透過闡釋易經義蘊、功用、筮法,八卦起源,六十四卦卦爻辭,與卦序等,創造了一個結合象數與義理的獨特思想體系。

    《周易》透過八卦形式(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認為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根源,提出“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等富有樸素辯證法的觀點。舊時有鄭玄注的版本,已失傳。今通行本有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

  • 24 # 通易課堂黃崇高

    周文王是個德高望重的人物,他的精神得到人們的敬佩,值得後人學習。

    首先《周易》是周文王的一部名著,是中國《五經》之首,是中國的文化精髄,深受人們的喜愛。據記載,周文王曾被關入牢中,期間創作了《易經》,祥細推演了《六十四卦》,又將,伏羲的先天八卦,演變為後天八卦,先天八卦為體,後天八卦為用,其內容與現實生活非常貼切,把自己的政治思想觀念,一一推崇整理記錄下來,並奉獻給後人,現在,他的作品,為後人廣泛流傳,百世流芳,也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25 # 乾德正龍

    在說明周文王對《周易》的主要功績之前。我們首先明白,在周易之前是有古代之易,其一,《連山》易以艮卦為首,其用意我們雖不甚清楚。但易的根源是古代人們對萬事萬物的認知而成,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及人事。由此可知,古人當初是以採食狩獵,穴居而生存繁衍。每天活動物件的是連綿大山,而同時從大山汲取所需。所以,以艮卦為首卦,是可以說明的通的。但是它不重視乾與坤,那它不具有64卦自乾坤生成的思想,則是肯定的;說明夏代不曉得“有天地然後有萬物”的道理,而《周易》即明確提出了萬物生於天地的觀念。這是第一層意義。其二,《歸藏》易以坤乾為首,反映殷人已經把坤卦與乾卦提到了重要地位,使之居64卦之首;然而它不瞭解“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的意義,依然沒有天地生萬物的意識,沒有確立64卦生諸乾坤的觀念。當然,《歸藏》時代的人們生存背景是,由之初的靠山吃山的採集、狩獵之穴居生活模式轉換到了平原地區的種植與養殖的生衍模式。所以殷易《歸藏)首坤次乾。

    另外,《史記·梁孝王世家》褚孝孫補有“太后謂帝日:吾聞殷道親親,周道尊尊,其義一也。安車大駕,用梁孝王為寄…...袁盎等曰:殷道親親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周道,太子死,立嫡孫;殷道,太子死,立其弟。”結合《禮記·表記》所說“母親而不尊,父尊而不親“來考查,我們知道“殷道親親”是重母統,“周道尊尊”是重父統。唯其重母統,故殷易首坤;唯其重父統故《周易》首乾。《周易)首乾次坤是周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思想的集中反映。

    因此,而引出周文王對《周易》的主要功績。《周易》首乾次坤,才真正把“有天地然後有萬物”和64卦生諸乾坤,乾坤是易之門、易之縕的思想完整、深刻地表達出來。當然,從周文王拘而演卦的角度來說,說明當時的社會鬥爭的殘酷性。乾卦之首放在周文王的領地方位,這也是一種說法。

    然而《序卦傳》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正是把天地生萬物與乾坤成諸卦看成是一回事。乾與坤共成諸卦,不可有乾無坤,天與地合生萬物,不可有天無地。天與地是同步的。天地是萬物之首,即乾坤是64卦之首。從萬物與64卦生成的意義上說,萬物之首是天地而不僅是天,64卦之首是乾坤而不僅是乾。《周易)64卦把坤卦次於乾卦之後,是必然的,與周人的宇宙觀是符合的。《周易》以乾坤為64卦之首,其中有深刻的哲學意義。這是文王的一大貢獻!

    縱觀整個易經卦序排列來看,是事物從乾坤之始,到既濟、未濟卦而終。反映的是事物發展到暫時的終結而後重新發展的怎個過程!其中特別加入了對事物發展的當時社會政治關係及人事關係的指導作用,這也是周文王的一大貢獻!

    以上,個人粗見,不足之處望各位斧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寒冷季節養雞,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