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21 # 把燈背在背上的人

    七歲的孩子已開始明辨是非了,總是生氣,是因為她生氣的狀態,可以讓她得到她所要的,想讓她改變,首先得改變周邊人的態度,如爸爸媽媽,改變因她生氣而滿足她,引導她: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述求。她做到了,就答應她,如果她沒有做到,請拒絕。慢慢的,孩子就知道如何去爭取了。

  • 22 # 心靈訊息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和一名中學專職心理教師,同時也是兩位孩子的奶爸,很高心能回答您的問題。孩子愛發脾氣是日常生活中家長常見的一種現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個孩子發脾氣的頻率、程度肯定是不同的。

    我們都知道往往生氣會導致人發脾氣,但是也有人會生悶氣。而且面對同一個事物或同一個場景有的人會生氣而有的人會一笑而過,不當回事,自然也就不會發脾氣了。想想周瑜、曹操、魯智深、賈寶玉、以及我國當代的鄧小平等歷史上的一些名人偉人。他們在面對一些事件上的不同反應我們就可以找到一些有關生氣和情緒上面的蛛絲馬跡。

    首先呢,生氣和發脾氣都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行為。那麼孩子是因為什麼而生氣呢?是因為委屈?憤怒?悲傷?還是被忽略?等等。總之當孩子經常在常人看來無足輕重的事情上卻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經常發脾氣時,我們家長就要有意識的進行干預了。

    我們可以用一張圖來讀懂讓人生氣的運作方式。

    我們可以用一張圖來讀懂讓人生氣的運作方式。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相同的事件會引發兩種不同的結果,而引發不同結果的原因並不是最初的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如何看待和解讀這個事件。比如,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獨自開車在等紅綠燈,而身後的一名司機卻瘋狂的朝我按著喇叭,我非常的生氣覺得他太沒有素質了,直到綠燈後他追上了我,卻搖下車窗告訴我,自己的後備廂沒有關。此時的我心中卻有了歉意和感動,覺得自己錯怪別人了,而並沒有了當時的氣憤。在這個例子中朝我按喇叭這一事件並沒有改變,但我的情緒卻有所不同,原因就在於我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看法。而這一過程卻又不受我們的支配,我們往往不知道事情背後的真實原因。所以要想解決孩子愛發脾氣的問題就要先搞清他的原因,孩子內心的加工模式是如何工作的。

    根據多年的心理教育工作經驗,導致孩子愛發脾氣的原因雖多種多樣各不相同但也是有跡可循的。一般來說最重要的影響就來源於家長的教養方式。比如家長本身就是一個愛生氣的人,那麼他的觀念看法就深深影響著孩子,孩子呢也和你一樣對事物有著和你相同的眼光和看法,那麼當然也會有相同的結果。比如你是一個追求完美,固執己見,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人,那麼你在教育孩子時難免不會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態,那麼在你的要求下孩子也難免不會成為一個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非常嚴格的人。那麼他就有了和你一樣衡量事物的眼光和標準,最終有了和你一樣的情緒反應。甚至是他再如何的努力卻總也達不到你的要求,達不到要求就得不到你的肯定和鼓勵,而我們無形中忽略了孩子的這種感受和需求。那年齡還小的孩子卻又不知該如何辦?他就可能透過發脾氣來讓你看到從而引起你的重視,其實他的內心還是希望得到你的認可和鼓勵,得到他內心需求的滿足,只不過他自己和我們可能都不曾意識到。

    你看到的是什麼?

    當然,可能有的家長透過自己的反思和學習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會有意識的注意這方面。那我不要讓孩子像我一樣那麼追求完美,那麼對自己嚴格。可我們會發現往往孩子呢可能又會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可能家長的放縱和過多生活上的包辦,會讓孩子變得任性,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獨立。而且總是遇到問題時過分依賴家長,缺乏抗挫折能力。這樣下去一旦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而他本身又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大人也不可能無時無刻,方方面面都能幫他解決。那麼他只有透過生氣和發脾氣來排解自己心中的不滿和焦慮。

    綜上所述,如果你有一個愛生氣的孩子,那麼我們就要先檢討一下自己在過往的教養方式上出了什麼問題。以下列出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長期教育簡單粗暴,缺少真正的溝通而造成了對孩子情緒情感上的忽略。孩子也不會正確的表達情緒感受。

    二、自己無形之中對孩子要求完美,過於嚴苛從而很少能找到或鼓勵孩子的閃光點。孩子以此來表達心中的情緒和反抗。

    三、過於包辦孩子,寵愛孩子,使孩子缺乏獨立性。過於任性,不能理解他人,以自我為中心。挑剔和情緒化成為了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如果您的孩子目前總是愛發脾氣那我們該如何幫助他改變這樣的行為呢?

    一、要允許他生氣,只要在安全的範圍內不要干涉,等他平靜下來後再進行溝通。生氣發脾氣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我們家長的冷處理會讓他發現這樣的方式似乎並沒有作用,從而他自己就會慢慢的減少這種行為。

    二、在孩子情緒平穩後,家長可以透過正確的溝通方式或者是相關的語言或行為的訓練來教會孩子解決問題表達情緒的策略方法。能讓孩子學會出了生氣還有其他的辦法來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

    三、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但不要替孩子解決問題,不要包辦。要有意識的從小事培養起孩子的獨立意識,甚至是人為的給他創造困難,然後可以幫助他解決。從而幫他建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有成功的體驗,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四、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當中讓他體驗更多的人際相處給他帶來的無形的教育和感受,從而幫助他修正完善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

  • 23 # 老邢呀

    我記得有一句話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孩子愛生氣我想應該是她認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自己又不能或者不善於用語言來表達,只好生氣。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在孩子生氣時表達一下對孩子的關心,並引導她說出來。然後引導她想出一些辦法讓她把問題解決掉。不然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

    孩子愛生氣還有第二種情況,就是在家裡時,家長一切都圍繞孩子轉,以孩子為中心,孩子沒有學會為別人著想。所以當和同學朋友相處時,一旦不能完全按照她的意願進行,並且無法改變別人的做法時,自己就只能生氣。這時一定要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孩子明白什麼事集體,為什麼要少數服從多數。讓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只有主導,還要有服從。

    第三種情況就是孩子從小收到的教育在社會生活中受到挑戰,而孩子的正義感比較強烈,遇到一些自己認為不平的事很想“該出手時就出手”,但是自己又無力出手。所以生自己的氣,注意引導孩子遇事儘自己的努力就好,自己無力時可以想方法借力,並不是自己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好,社會也不是沒有缺點,再就是我們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努力學習,讓自己強大起來,將來就有力量改變那些不平現象了。孩子的心是很純真的。

    我就想到這些,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 24 # 澤媽美食

    我家孩子也是7歲,說大不大,說小不大,7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有時候,他們認為對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如果你去阻攔他,他就會跟你生氣。我家孩子有時候也這樣,還會說我不喜歡你了媽媽。所以,有時候,我們寧可讓他去做了,做了之後,碰壁了,再去跟他說,這樣他就會知道,原來,我之前想的是錯的,那樣他就不會生氣了。

  • 25 # 老白教育號

    對於小孩子的異常行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下。她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用我們大人的邏輯思維來講,就是凡事都要先有動機,然後才會有付諸實踐的可能,最後我們看到的就是結果。這個在刑偵屆是最基本的應用。

    拿這個問題來看,就是孩子愛生氣是行為,她想獲得什麼樣的結果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她要做出這個行為呢(動機)?

    因為題主給的資訊非常有限,我們只能結合心理學的內容來做分析。在個體心理學上,童年時期的孩子,最大的行為可能都是獲取大人的注意這可能來源於嬰幼兒時期神經的刺激。因為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們知道,只要她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總是跟他們的要求相悖,就會獲得大人額外的關注。想象一下,你讓孩子坐下來吃飯,他偏偏跑過去玩,你會不會去責罵他,或者親自去喂他?你讓他做作業,他非要看電視,你會不會忍不住去責罵他,或者去守著他完成作業?

    你的這些行為,恰恰暗中助長了孩子的“異常行為”,因為他在與你的較量中大獲全勝。而孩子最大的期待就是獲得父母的關注,這對於平時總是忽視孩子的父母來說,尤其如此。當他們在學校的行為異常時,很可能僅僅是為了獲取老師的關注。他們期待老師不要一視同仁,對他能夠付出更多的關注。這是童年的孩子,對愛的自私的表達。

    當然,說這些你可能會認為孩子還小,沒有這麼複雜的思考。如果這麼想,那你就小看了孩子的智商。他跟成年人比也許還很稚嫩,總是能被大人輕鬆的騙過。但是他內心已經有獨立的思考,為了達到自己的小目的,他會做出最有效的選擇。而他也在這不斷的選擇中成長。

    想題主遇到的這種情況。你首先要反思下自己,是不是平時對孩子關注太少,你們夫妻二人都忙於自己的事業,總是希望用錢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結果就缺少了時間上的陪伴。如果有這種情況,那孩子的動機基本就可以確認為獲取你們的注意了。因為只有她不聽話的時候,或者憤怒大叫的時候(生氣),你們才會給於他更多的關注。無論她生氣的結果,你是去哄她,責怪她,還是什麼樣的處理手段,她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你給予她必要的關注了。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為了改變孩子的行為,你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當她表現好的時候,給予她更多的關懷,可以適當的獎勵她,鼓勵她。讓她感受到父母對她行為的認可。有了這樣的糾正措施,孩子就會重新定位自己的行為。她會持續不斷的改善自己,因為她的目的並沒有改變,獲得了你足夠的認可。

    所以,針對目前的情況,最好的處理方案就是冷淡對待她的生氣行為。當然,最好是夫妻雙方(或者由爺爺奶奶配合),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因為有些孩子可能受家庭或者遺傳因素影響,會有偏激的個性。這種型別的孩子,冷淡處理他可能會做出更危險、出格的行為。由其他家人配合,給她簡單的提示,想讓媽媽原諒,最好就是聽話,幫媽媽做點事情之類的提示。從心理防線上瓦解孩子的固執。

    當然,我只是給了最大的可能性。也許還有其他的可能,比如夫妻之間吵架頻繁,多子家庭關愛分配不勻,有了二胎後對老大的忽視等,無論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的,分析的方法是一致的,大類旁通。

    用這樣的方法去引導孩子,就能將她的性格發展,及時的引導到有利的方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力空調價格比美的貴,為什麼大家還是選擇格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