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張文禪
-
22 # 白楊河123
我認為是《藥》。它生動的描述了當時封建社會普通百姓的麻木,愚昧!為他們出頭和當權者去爭全民平權的革命黨人要被殺頭了。百姓們反而高興的蜂蛹去看熱鬧,還拿著饅頭等著沾犧牲者流出的鮮血當藥吃!多麼痛心疾首的一幕。
-
23 # 魚悅龍門
100年前的孔乙己,無論如何沒想到,被人嘲笑的他現在子孫滿堂
1919年4月,魯迅先生的《孔乙己》在《新青年》發表,這是繼《狂人日記》後,魯迅發表的第二篇白話小說。
作為魯迅先生最喜歡的作品,這篇小說雖然從體制上來看只是一個短篇,但它的格局、它所反映內容的深廣,一點都不遜色於長篇,尤其是小說中的孔乙己,已經成了一個符號、一種象徵,活在了我們的日常裡。
儘管時間到了2019年,100年來,我們的生活相較孔乙己生活的時代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人,你會發現,孔乙己並沒有死,不僅如此,他還擁有了數以萬計的子孫。
一、迂腐不堪、麻木不仁,是孔乙己精神上的標籤。今天,符合這個標籤的人層出不窮。
看看我們周圍的人,尤其是處在社會底層的那些學生、農民、工人等,你會發現,孔乙己生龍活虎地存在著。
就以中學生為例吧。按理說,中學生無論從精力還是記憶力等方面,都處在一生中最好的時候,可是,你看過普通中學的課堂嗎?如果老師不干涉,課堂上會睡倒一大片。且這些被封為“睡神”的學生們,你只要不管他,他就能從早睡到晚,他能自動開啟上課即深眠的狀態,任憑你老師講得天花亂墜,我自酣眠不動。
這樣的學生,你勸他回家嗎?他才不想回去呢?在學校多安逸,錢隨便花,習可以一點不學,他只要做一個行走的殭屍就好。你勸他學習嗎?開什麼玩笑,學習與我如浮雲,全都沒睡覺來得實在。
這樣的學生為什麼年紀輕輕就混吃等死,昏睡不醒?
還不是麻木不仁,還不是迂腐不堪?
如果說孔乙己不願脫下象徵身份的長衫是覺得這樣的身份高人一等的話,那麼,今天混日子的學生們,從心裡覺得,做一箇中學生要比苦哈哈地去打工強得多,在學校,他們至少不用受苦受累,還有錢花。這樣的想法不是迂腐是什麼?
從家長層面來說,雖然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爭口氣,可是,孩子大了,並不一定朝著父母期待的方向發展,看著成不了啥氣候的孩子,家長覺得還是放在學校更安全點。去打工吧,捨不得,回家種地吧,擔心孩子受苦。就這樣,一批批睡神們生長著,勢頭強勁。
老師、家長的話,他們早就油鹽不進,所以,你只能看著他麻木不仁,看著他一點點頹廢、殘廢而愛莫能助。
二、四體不勤、窮困潦倒,是孔乙己生活上的標籤。今天,四體不勤的人依然一抓一把,物質上窮困潦倒的人少多了,因為長輩們在努力啊,而精神上一無所有的人卻隨處可見。
按理說,現在的人只要不懶,能吃苦,憑自己的努力過上小康的日子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有很多好胳膊好腿兒的人,並不想透過自己的勞動豐衣足食,他們只需要沉溺在手機、電腦中的虛擬世界就可以了,至於這樣的日子要誰來養活,毫無疑問是家長。
不是有人咄咄逼人地質問家長嗎:“你不養我,幹嘛要生我?”
所以,哪怕動動嘴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依然有人不願意動,他們躺在父母的功勞簿上坐吃山空,心安理得。所以,今天的社會里,當一批又一批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湧現出以後,生活早已註定了他們精神上窮困潦倒的現狀。只怕,相比物質的窮困來說,精神上的窮困潦倒更可怕。它可以生生地把一個正常人變成廢柴。
他們連孔乙己的善良都喪失了,只留下一具軀殼。
閱讀《孔乙己》時,我們看到咸亨酒店裡的人把孔乙己當作生活的調料來取樂時,會給予他基本的同情和憐憫,因為他身上還保留著人性中基本的善良和禮儀:
“但他在我們店裡,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不僅如此,他還把茴香豆分給孩子們吃,還要教“我”茴香豆的“茴”字的幾種寫法,這都能見出他的善良。
今天,當有人向父母要錢買手機、不給錢便以離家出走相要挾時,這樣的人,便連孔乙己身上的善良都不復存在了。所以,這樣的人,窮困潦倒的境況更甚。
所以,精神上也好,生活上也罷,貼在孔乙己身上的標籤,並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被撕掉,今天,反倒有更多的人重新貼上了這樣的標籤,魯迅先生地下有知,不知會怎樣痛心疾首。
“救救他們!”魯迅先生一定會這樣說。
-
24 # 語凝ly
我認為是《狂人日記》。這是我國第一篇白話小說。
同時書中的主人公最終活成了他曾經深深忌憚的樣子。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迫害妄想症患者。
每一天都生活在別人想吃掉他的幻想之中,他總是在疑神疑鬼。
狗多看他兩眼,就認為是想吃了他。
所看到的每個人都會引起他的疑慮,認為他們已經佈置妥當要收拾他的用具。
教訓兒子的女人,在他看來是意有所指。
佃戶找他大哥提及村中惡人被打死,心肝被吃掉,讓他心底發寒,聯想到他的大哥,講過的易子而食的故事。總認為小的時候他的妹妹生病應該也是被吃掉了。
大哥給他請的醫生,他認為是劊子手假扮的。
吃魚的時候看圓溜溜的魚眼,覺得是人眼睛,這樣想著,連飯都吃不下去了。
這樣整天生活在疑神疑鬼當中,將最親的人猜測成是要害他的人。導致他感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持續性的恐懼感讓他陷深陷其中,難以自拔。這些想法讓他無比痛苦,所有的人在他眼中都是滿滿的惡意,投向他的每個眼神都有所圖謀。
沒有把他殺掉,只是因為沒有合適的由頭。這些幻象不停地折磨著他脆弱的心靈。因此恐懼和焦慮無窮無盡。
把幻想當成了現實,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觀感覺行事。
後來他察覺到吃人的人是他的大哥,而他也許在不經意間也成了吃人的人的兄弟。驚恐的發現自己其實這這些人中的一員。
最終他也成了封建禮教的衛道士。就如同《紅樓夢》裡的薛寶釵,小的時候也是天真爛漫。可是後來隨著年齡的成長,她就成了封建文化的衛道士。
這篇小說最深的意義就是批判迫害人性,摧殘人性的封建禮教。
就如同魯迅在另一部作品《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圖》中所寫的郭巨埋兒等故事,並且強調指出這些孝道故事其實是假的。偏偏這個故事又流傳甚廣,不知道毒害了多少人的心靈。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只有在優秀作品的薰陶感染下,才能夠積極向上的成長,這才是真正的希望。
這也是這篇小說想要向人們傳遞的正能量。
-
25 # 月釀酒
我認為是魯迅所發表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它不僅代表著魯迅文學上的洞察與宣言,同樣也是“五四”文學的一座高峰。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內容和形式上的現代化特徵,開闢了中國文學發展的新時代,也成為現代小說中不可逾越的經典之作。
“吃人”是《狂人日記》的一個核心話題,也是一個極端的論斷。小說透過一個“迫害狂”患者之口,表現了一個吃人的世界。人人在吃,人人被吃,不僅現今要吃,而且是古已有之,有著四千年的歷史。由每個人構成的這個“吃人”生態愈演愈深,愈演愈嚴峻,構成了整篇文章的重心。
“吃人”生態敘述在這個普遍的吃人生態系統中,吃人和被吃是常態,沒有固定的吃人者和被吃者,只有固定的吃人和被吃的位置。吃人者想盡辦法避免被吃,被吃者又想要分一杯羹,迴圈往復,一個複雜的封閉的生物鏈就此形成。不過,在這個吃人生態系統中,還是有所區分的。
處於吃人者的位置,有兩種人,一種是知道自己吃的是人,另一種是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人。前者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另一種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的人是以為從來如此,應該吃的,所以對於吃人沒有避忌,思想空虛麻木,不辨是非。“喪了良心,明知故犯”的人則是知道不該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別人說破他,不敢直接下手,所以便透過逼人自戕來實現目的。
而對於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人的吃人者,狂人便是其中代表。他清醒地看到了周圍人的吃人現狀,努力“勸轉”他們:
“他們要吃我,你一個人,原也無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夥。吃人的人,什麼事做不出;他們會吃我,也會吃你,一夥裡面,也會自吃。但只要轉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是人人太平。雖然從來如此,我們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說是不能”。但可悲的是,狂人這個勸轉別人要好的人在無意識中也做了吃人者——“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令人諷刺的同時也深感悲哀,更加印證了吃人生態的普遍性。
處於被吃者的位置,他們大多是被欺侮的底層,他們被吃的毫無知覺,反而一有機會,也想去吃一吃別人。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都是被吃被凌虐的物件。狼子村的佃戶被村裡的大惡人欺侮,於是他們便把他打死吃了。這些人對於吃和被吃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弱肉強食,處於弱勢時便被別人吃,一旦得勢便要吃別人。被吃者不覺得自己被吃,同時也找不到兇手。
這種吃人生態不但涉及面廣,普遍性強,還歷史悠久。魯迅對許壽裳關於《狂人日記》的詢問所做的回答中曾說:
“《狂人日記》實為拙作,前曾言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此說近頗廣行。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迎刃而解,後又偶讀《通鑑》:乃悟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種發現,關係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有著五千年履歷的中國人,披著仁義道德的面紗,暗地裡卻做著吃人的勾當,由來已久。
吃人生態的特點及指向《狂人日記》中的吃人生態在時間深度和範圍廣度上都得以實現和延展。在狂人的“非正常世界”,他以瘋狂的清醒揭露了吃人的醜惡與狀況的嚴重。這種具有普遍性的吃人生態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吃人生態的牢固性。具有五千年的吃人傳統是如何傳承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狂人有犀利的眼睛告訴了我們答案:“這是他們孃老子教的”。孩子是沒有吃過人也沒有被吃的,就是因為父母的灌輸和“歷來慣了”,所以 孩子也覺得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子又傳子,生生不息,吃人生態自然發展成一種集體無意識,根深蒂固,枝繁葉茂。
其次,吃人生態具有掩蓋性。歷史每頁上都歪歪斜斜的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吃人從來都是在倫理道德的面紗下進行的。易子而食、割骨療親,都是打著仁孝的幌子做著吃人的勾當。而當吃人者想要吃人時,他們總會編出各種名目。一翻臉,便說別人是惡人,如此吃他就是為民除害;大家聯手佈滿了羅網,說他是瘋子,逼其自戕,這樣沒有殺人又償了心願。吃人被倫理道德面紗掩蓋,反而具有了正義性。
最後,吃人生態還具有普適性。吃人者不覺得自己吃人,被吃者不覺得自己被吃,同樣也找不到兇手。在這個吃人的生態圈中,每個人都在吃人,每個人都有被吃的風險,沒有固定的吃人者和被吃者,只有固定的吃人和被吃的位置。在這個封閉的巨大的生態系統中,自相殘殺。
這樣的吃人生態敘述,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弱肉強食,更象徵著精神吃人,即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自相殘殺。魯迅說,中國歷史只是兩個時代的迴圈:坐穩了奴隸的時代和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中國社會就是一個吃人的筵席。五千年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實際上是對“人”個體精神也就是人性的否定。人在這個吃人生態中式完全沒有獨立意識的,他們視罪惡為常態,麻木不仁,不知是非。如果有人覺醒了意識到了,大家就群起而攻之,將它扼殺在搖籃裡,狂人便是如此。魯迅正是深刻洞察了這一點,才將視野轉向了對傳統歷史、文化也即國民性的批判。
吃人生態敘述中的人性關懷《狂人日記》以其格式的特別、揭示的深切展現了魯迅憂憤深廣的敘述基調。在狂人看來,正常人的世界是一個“吃人”的世界,正常人是一些“吃人的人”;而在常人看來,狂人離經叛道,無疑是一個“瘋子”。這兩種價值觀的對立使得狂人與常人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文言小序似乎是正常人的視角,狂人卻成為了候補官員,這個曾經與“吃人”世界勢不兩立的反叛者又重新迴歸到“吃人”的舊營壘中,難得的清醒也被掐滅。在真實與虛構之間的切換,在吃人與被吃之間的動態呈現,吃人生態的敘述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小說不是在狂人發現吃人生態由來已久和吃人生態的普適性之後就結束的,很重要的一點是,魯迅借狂人之口道出了“我也吃過人”的現實。狂人不是一個覺醒者,他同樣也吃人生態系統的一環,他要勸轉別人要好,但自己卻同樣也無法擺脫這種身份,沒有一個人逃脫得了吃人的命運。魯迅站在整個人類的高度,縱觀古今,敏銳察覺到這種吃人生態的基礎實際上是指向人性。每個人都有“吃人”的本性和潛在可能,有的人意識到了,有的人還在渾渾噩噩。狂人意識到自己也吃過人,但是他在意識到之後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知道向誰道歉,也無法向誰報復,因為他就是這個生態中的一員,根本找不到債主和兇手。
《狂人日記》是一篇贖罪文學,但可悲的是當一個人自知有罪時卻找不到出路,所以狂人只能痛苦地選擇了歸於黑暗。魯迅以悲憫的情懷對整個人類進行了關照,藉此達到對人性的深刻懺悔。這種懺悔意識和贖罪意識是對整個人類本性的一次透視和批判,擁有著永恆的魅力。
《狂人日記》所指向的國民劣根性也不僅僅是消滅封建禮教就可以根除,它是人性的一部分,無法改變。狂人沒有姓名,也沒有外貌,我們能瞭解到的只是他寫的這一篇篇“荒誕”的日記,但這就足夠了。狂人的面目模糊正是因為他會是我們每一個人,重要的是透過這個工具所說出來的話。透過狂人所反映出來的覺醒意識和懺悔精神使得《狂人日記》具有了跨時代的意義。這不是某個時期某個時代的篇章,《狂人日記》所指向的人性思考是適用於所有時代的。狂人的第一聲吶喊穿越現在,振聾發聵。
魯迅以廣博的胸懷和悲憫的情感創作了《狂人日記》,用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揭露了吃人生態中的人性。即使再絕望,也應該有一點希望,吶喊兩句“救救孩子……”,將這種迫切的危機感傳達給世人。
回覆列表
我認為是《藥》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揭露了長期的封建統治給人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暗中頌揚了夏瑜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貼近群眾的侷限性。魯迅最巧妙的地方就是描寫華老栓買的人血饅頭就是蘸的夏瑜的血,夏瑜是為無數人未來和幸福而犧牲的,最終卻被為之付出的人,吞噬了自己的鮮血。這是讓人感到悲涼和荒誕的事實。
在文章中夏瑜的形象是正面的,魯迅對他的精神作出了很高的讚揚,但他的努力和付出又有什麼用呢?在茶館裡無聊的看客只認為夏瑜的行為只是在"作秀",對他因宣傳革命捱了打,不僅不同情,反爾還幸災樂禍。當夏瑜要被殺時,又有多少人想他快點死呢?這些人像惡獸般窺視夏瑜的鮮血。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革命者和被拯救者存在很深的隔膜。對於革命者來說,連自己的母親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為何而犧牲,這是何等悲哀啊!
夏瑜的死在群眾中沒有引起強烈的反應,也沒有驚醒麻木不仁的群眾,魯迅用這兩個悲劇來告訴我們,只有喚醒群眾,當群眾能解除他們的奴性思想自覺地支援革命時,革命才可能取得勝利。最後用《肖申克的救贖》裡的一句話作結束語:讓你難過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會笑著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