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居養老房車生活

    原油下跌對美國的損失最大,因為美國的頁岩油成本最高,應該是俄羅斯對美國的反制。原油不會跌到25美元一桶,虧本的事沒人做。

  • 2 # 農村人啊彬

    按形勢來看應該不會跌那麼多,畢竟影響太大,目前高盛下調二季度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至30美元/桶,並稱“可能會跌至”20美元/桶左右,這些資訊也只是猜測原油價格會有一定的下滑 ,下滑到一定時候就會慢慢回升,根據沙特釋出的宣告,4月銷往亞洲的原油定價下調4-6美元/桶;銷往美國的原油定價下調7美元/桶。要知道,這些都是史無前例的折扣。更令人驚訝的是,銷往給西北歐煉油商的旗艦級阿拉伯輕質原油折扣擴大至8美元/桶,售價低至10.25美元/桶。

  • 3 # 曾銘瀾

    主要是供給增加,需求不振,庫存增加,從需求端下手,就又到百元美元,如何需求下手,一帶一路大投資,哪來錢大投資,亞投行資本金換成美元,擴大資本金,各發展儲備人民幣,國內有貨幣擴張基礎。香港的聯絡匯率要改成美元人民幣雙聯絡匯率,免得人民幣升級港澳市民購買力下降,這也是香港當年聯絡匯率的初衷,要以時俱進。

  • 4 # 諮詢師天生

    並不能這麼說。

    首先要知道的一點是美國目前是全球原油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之一,美國現在有大量的頁岩油和凝析油企業,在這輪油價下跌的情況下飽受衝擊,因為頁岩油和凝析油的出產成本平均在50美元到70美元之間,長期的低油價會讓這些企業的現金流受到擠壓,甚至可能出現債務問題。

    對於美國來說,低油價肯定是對於製造業有利的,但是製造業在美國的佔比並不算太大,而且再加上頁岩油企業的大量債務問題,過低的油價肯定對於美國來說存在一定的衝擊,目前油價已經達到了30美元一桶左右,甚至還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美國肯定也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雖然說油價的下跌對於俄羅斯和伊朗都有一定衝擊,但是對於美國來說,顯然不希望這種殺敵一千自損也是一千的方式,更願意接受,在50美元一桶左右的原油價格,既能夠保護國內的頁岩油生產者又能對伊朗和俄羅斯進行財政上的擠壓。

    另外國際油價會回到25美元嗎?理論上來說我不認為油價會長期陷入低谷,在美國會與沙特進行協商保護油價不繼續下跌,另外俄羅斯和沙特達成進一步的減產協議,也還有一定的希望,不過在市場的恐慌情緒下,油價跌到25美元並不是不可能發生的,因此作為無槓桿的投資者可以抄底投資,但是作為槓桿投資者現在看多可能還為時過早。

  • 5 # 在草野1

    國際油價大跌,這給我們千古難逢的好機會!目前中國已進入生產過剩、資本過剩的“雙過剩”時代,是進行超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好機會的機遇期了。利用低油價,疏導過剩資本和產能大力投資西部的水利和交通,提升國土有效利用面積,擴大生存空間,提高土地生產的等級和效能,為以後的國家安全戰略縱深打好基礎。

    紅旗河工程就是最好的專案!土地開發可完全吸納過剩資本,並保持資本金升值。工程可化解產能過剩。低油價使得開放成本低廉,各項大型工程機械儘可採用。新開發的土地可建大型農場、新的中小型城鎮,帶動西部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加工,並有計劃地,高規劃地形成西部城市裙帶。

    搶抓機遇,趕快行動吧!

  • 6 # 中年老劉聊財經

    顯然這個“陰謀”是不成立的!

    美國並不希望油價下跌,反而油價下跌更不利於美國和美國原油開採商的利益。

    目前油價下跌對俄羅斯和中東產油國影響並不是很大,短時間內油價下跌對於這些石油資源大戶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畢竟一方面之前油價高的時候已經賺的盆滿缽滿,另一方面油價雖然有降,但還在成本之上,依然有利可圖。

    但美國就不同了,美國也是石油出口大國,而出口的石油以頁岩油為主,頁岩油的開採成本非常高,能達到50美元以上,而現在油價已降到30美元,顯然是虧損的。

    現在美國最擔心的是一旦油價持續下跌,受損的不旦是國內頁岩油的開採企業,美國也將失去石油出口市場的一大部分份額,因為這麼高的開採成本根本無法與OPEC產油國和俄羅斯競爭。

    油價會跌倒25美元一下嗎?

    我認為不會,油價在未來半個月內還會走低,但是最晚到這個月底估計會反彈。

    3.6日,OPEC與俄羅斯就減產協議的談判無果而終。業內人士說談崩的原因是OPEC臨時要求俄羅斯繼續加大降低生產量,本來事先說好的降低100萬桶/天,又臨時要求降低到150萬桶/天,俄羅斯對此不滿,覺得很沒有面子,雙方不歡而散。

    但是此次談崩的結果雙方都很明白,對以沙特為首的OPEC產油國和俄羅斯都沒有好處,限產協議達成或者談判破解對於雙方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結果。

    本月底前,俄羅斯和OPEC還有一次談判的機會,屆時雙方將就限產協議繼續展開談判。

    我認為雙方會初步達成一份兩方都比較滿意的協議,繼續限產,以拉昇石油價格,防止油價繼續走低。

    總結

    綜上分析我們知道,油價下跌不符合OPEC成員國、俄羅斯、美國的利益,所以“陰謀論”並不成立。

    另外,石油價格下跌不符合OPEC成員國和俄羅斯的共同利益,雙方雖有矛盾但不會長期拉鋸,畢竟雙方都耗不起,持久的價格戰只會兩敗俱傷。

  • 7 # 數萬事

    談判失敗後沙特惱羞成怒,老虎兔子一塊打,打擊俄羅斯逼迫重回談判桌,順帶在美國授意下連帶把伊朗也給捎帶著坑了,如此超低油價伊朗抵抗不住用不了一年半載就會政權有崩潰的風險,伊朗百姓吃不上飯了可咋辦。

  • 8 # 玉尚昂

    原油下跌。一是美國為了拼命維護市場份額的角力。二是西方為了維穩西方金融市場,不得已而為之,是在美聯儲大幅50點降息,隔夜回購操作中接納1000億美元的證券的情況下,美國金融市場仍不見回穩的無奈之舉。儘管原油價格下跌,對美國原油出口也是打壓,但為了美國金融市場的穩定,美國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因為美國的金融市場一旦崩盤,是美國不能承重的。三、西方透過打壓原油價格,順帶著摟草打兔子,也對伊朗、俄羅斯等油出口進行了打壓,給本來已經經濟困難的伊朗,俄羅斯雪上加霜。同時也是給伊朗,俄羅斯在向西方妥協的方向上施加了一碼壓力。

  • 9 # ruixuezhaofeng

    國際能源市場原油價格大跌,不能用美國“陰謀論”打擊俄羅斯、伊朗加以解讀,畢竟美國頁岩油產量已猛漲,油價大跌(從年初60多美元一桶跌至當下42左右,預計到30美元甚至更低),美國能源巨頭和相關產業鏈也沒好日子過。

    一隻名叫“新冠肺炎”的蝴蝶,帶來的全球影響舉世無雙

    現在有觀點認為新冠疫情是一個世紀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它給世界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才剛剛開始,雖然各方預言“可防可控”,到美國股市帶動的全球震盪,OPEC+減產保價不成造成的原油崩盤,都出乎預料,其影響深遠,要半年乃至更長時間才能認清其性質……

    當今世界,原油日產在千萬桶級別的國家只有美俄沙特,至少需要兩家共識一致才能基本穩定油價

    OPEC+就是沙特主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俄羅斯的利益“結盟”,他們攜手應對美國激增的頁岩油產量和市場份額。

    在新冠疫情嚴重製約需求的背景下,沙特希望減產護單價,俄羅斯同樣在乎價格,但更忌憚減產造成的市場份額丟失,讓美國填補並不斷坐大。對沙特而言,它能夠承受中短期的低價、低產,沙、俄沒有共識,結果反應在市場油價上――而根本點是中國疫情基本控制,卻謹慎及囿於全球疫情蔓延難以“甩開大步”……

    結果可想而知,油價崩潰,大宗商品市場會連鎖反應,一個崩塌的世界市場,對地球村的成員都沒好處。

    美國已經用制裁把伊朗石油出口將至歷史最低水平,它制約俄羅斯油氣的手段相對不多,因為後者的貿易物件主要在歐洲和東亞,以長期合同為主,短期油價波動影響不大

  • 10 # 就是那條河

    這次還真不是。本次油價大跌幅度之深,震驚世界,但大背景卻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普遍對全球經濟未來走勢的不佳預期。就是說國際油價近來已在持續下跌之中,雪上加霜的是恰在此時,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就限產問題(目的正是要提升不斷下滑的國際油價)談崩了,石油大國沙特一怒之下,反手放水主動大幅降低,導致需求本就脆弱的國際油價市場暴跌崩盤。

    所以說,本次國際油價暴跌,帳確實算不到美國頭上。而正相反,沙特和俄羅斯談崩以致放任油價大跌,或許還有打擊美國異軍突起的頁岩油(氣)開採的考慮。畢竟,美國頁岩油的大規模開採,不僅使美國從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地位而搖身一變為石油輸出大國,並藉著美國的霸權透過貿易戰強壓強佔國際石油需求國市場,已危及觸碰到現有石油輸出國的根本利益。

    因此,這次油價大跌,反倒是不排除是歐佩克與俄羅斯之間表面碰撞其實聯手的障眼法,目的就是要把尚處於發展中的美國頁岩油產業,扼殺於搖籃之中。

  • 11 # 莫水宏觀經濟

    這並不是美國打擊俄羅斯和伊朗的陰謀,因為美國自身已經是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油價降低對美國的頁岩氣企業打擊也是很大的。

    美國的頁岩油成本大概在40到50美元。現在油價已經在30美元左右,也已經低於美國的成本價了。

    如果選擇這個方法,打擊俄羅斯和伊朗那對美國來說是傷敵1000,自損1200。顯然是價值不大的。而且這個時刻。美國現任總統在忙於大選,肯定不能讓自己的企業受損,他現在考慮的是怎麼讓經濟變好,怎麼讓股市再起來,不會做傷害股市的事情。

    所以,把油價降到30美元這件事不是美國乾的。

    至於油價能不能跌到25美元?是有這個可能的。

    國際資本如果進一步恐慌,沙特俄羅斯如果繼續再放狠話,很有可能這兩天油價還會下跌。

    但是長期看不會一直維持在這麼低的位置。對沙特和俄羅斯來說。石油收入在財政收入中佔重要部分。都不會允許油價長期這麼低迷。所以沙特出此大招,也是希望把俄羅斯和其他歐佩克成員國拉到談判桌前來,大家共同制定一個減產協議。先把這些國家都打疼了,再籤一個協議,不然誰都不會老實。

    對於美國而言,現在最需要的是穩定,不是把伊朗打疼,也不是把俄羅斯打疼,重要的是先把這次大選度過,在大選出結果之前經濟一定要上漲,股市也要上漲,所以石油價格需要穩定。

  • 12 # 財經宋建文

    我並不認為此次原油下跌是打擊俄羅斯和伊朗的陰謀。

    原油最近持續下跌,WTI原油3月6日大跌9%以上,3月9日大跌超過30%,最低跌至27.35美元。

    此次油價大跌,恐怕是超過市場預期的,也是超過美國預期的。

    美國是油價淨出口國,油價大低,將對美國的石油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美國如果借擊打擊別國,自己會是最慘的。而且美國的石油主要是頁岩油,成本遠高於沙特的開採成本,油價太低,對整個美國的頁岩油產業鏈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如果油價持續下跌,美國的頁岩油就會持續虧損,這將會讓美國失去全球石油的定價權,美國的影響力將進一步下降。對沙特來說,開採成本低,漲就多賺點,跌就少賺點,而俄羅斯還有天然氣,並且俄羅斯的石油和伊朗的開採成本也是低於美國的。

    過低的油價,將使美國頁岩油對美國經濟拉動力盡失,並讓美國在國際油價中話語權降低,而現在美國還受到疫情的潛在影響,四處樹敵,在我看來目前最心急的應該是美國本身。

  • 13 # 石匠85856453

    美國也是原油出口國,沙特王儲就是逗比,說不定連王位也保不住,只有中國日本這些石油進口國總體獲益,但產油企企也得受傷。

  • 14 # 四十五度歷史

    原油價格下跌和美國並沒有關係,美國希望的是原油價格上漲,現在美國已經是一個能源出口國,因為美國現在大量的開採頁岩氣石油,導致美國國內的石油儲量已經非常豐富,但是液燃氣石油的開採成本比較高,因此美國希望原油價格能夠上漲。

    縮減原油產量對俄羅斯的經濟自然是不利的,俄羅斯每年都會出產大量的石油,俄羅斯的經濟現在非常的差,所以再讓俄羅斯去縮減原油出口量是不太可能的,現在俄羅斯方面急著擴大產能,同時和歐洲進行天然氣合作,目的就是向民眾保證能夠發展經濟。

    在這個關鍵的時期,沙特等國的做法讓人不恥,因為石油中有很多的含量能夠生產化學紡織品,當然這包括口罩中的材料,如果沙特等國限制了石油出口那麼口罩和防護服的價格將會快速上漲,這對歐洲以及伊朗還有南韓,還有中國的防疫情況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斷然拒絕。至於石油價格的問題則取決於市場規律,到目前為止市場還沒有出現大範圍的震盪,只是原油價格在不斷的下跌但是這個下跌仍然是有空間的。

  • 15 # 雲端美

    在歐佩克+限產保價也不能保得住情況下,上週五他們在維也納開會,市場本來期待他們達成協議進一步限產保價。不料沙特提出在原來限產基礎上再追加限產遭到俄羅斯拒絕,而俄羅斯提出繼續保持現在的限產直到年底也被歐佩克拒絕。市場聞訊暴跌10%,第二天:俄羅斯能源部長宣佈4月1日起不再受限產約束,沙特則向合作伙伴報出每桶4美元以上折扣新價格。造成周一石油市場超級暴跌——30%!

    這幾天發生這一切具體事件,美國只是躺槍;因為美國頁岩油成本是最高的,暴跌的油價會讓美國頁岩油公司第一批停產。

    當然本質上美國頁岩油革命造成石油供過於求。同時讓地球石油枯竭、人類要探索新能源的判斷髮生逆轉。中國頁岩油勘探也非常有成就,探明儲量500億噸,排在加拿大、美國之後位列世界第三。

    商品價格短期在於供求關係,長期取決於成本,當然壟斷與否也是影響供求關係的。歐佩克影響力每況愈下,就在於俄羅斯、美國、加拿大越來越多的產能釋放。

    我認為陰謀論站不住腳,石油產能過剩需要大家共同研究解決方案,而不是歐佩克和俄羅斯能解決的。歐佩克力不從心,將促成其解體;新的石油協調機制有望達成,考慮成員國現在的產能限產比例,更要考慮國別財政維持的現實需要。

    一系列紮實的基本面分析,說明陰謀論之美國陰謀或相反都不成立。

    短期,油價下跌幅度一切皆有可能包括25美元;長期看45美元到55美元各方利潤都不錯,也能兼顧財政平衡。

    市場需要自由競爭,所以要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壟斷相當於增加一個稅務局,還破壞市場核心價值——自由競爭。不正當競爭,搞死對手,最後還是為了壟斷。

  • 16 # 亦新湖

    這次油價的暴跌,是歐佩克與俄羅斯等9個非歐佩克成員國,對於石油限產談判失敗的結果,其原因是俄羅斯等國不同意沙特等歐佩克成員國,提出的每天減產150萬桶的要求。在這之前,歐佩克內部針對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認為嚴重影響了對世界石油的需求。特別是中日韓等世界用油大戶,為了應對新冠疫情的蔓延擴散,採取措施減少了車輛人員的流動,影響了生產活動和對石油的需求,對於世界石油市場具有很大的影響。

    近幾年裡,因為世界經濟上行乏力,石油市場一直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如果不是美國對伊朗(包括委內瑞拉)進行經濟制裁,禁止伊朗的石油出口,世界石油必然處於低位。油價在本來就不振的石油市場,2019年1月世界油價徘徊在50美元/桶左右,在還是俄羅斯與沙特當時聯合進行了限產,才將油價哄抬上來的。

    全年的石油價格上漲,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助推了世界油價,2019年世界油價一直呈緩慢上漲態勢,至去年12月31日油價為61.21美元/桶。對於2020年的世界油價前景預估,因為各國經濟都是一副不景氣樣子,又因為美國針對全球的貿易戰,非常的不樂觀。歐佩克與俄羅斯等國談判,想利用限制石油生產維持世界油價的相對高位。而俄羅斯因為經濟壓力太大,經受不起石油減產造成的損失,致使雙方談判失敗。

    不過,在3月6日油價暴跌之後,所有產油國都是輸家。為了共同的利益,沙特與俄羅斯將會再次就油價進行磋商,互相會讓步進行新一輪的石油減產,重新將石油價格拉上去。從歷史上來看,美國確實以殺人不見血的手段,多次針對俄羅斯(包括以前的蘇聯)操縱石油價格為武器,打擊對方的經濟。俄羅斯和伊朗的經濟,還有委內瑞拉基本上都依賴石油出口收入,打擊了世界油價,就是重創俄羅斯等的經濟。

    就目前的世界石油價格來看,油價不可能跌至25美元/桶的區間,這是因為操縱世界油價下跌,是一把雙刃劍。油價過低也傷害到石油出口國的利益,在現在的形勢下沙特不會配合美國,聯合操縱石油油價下跌。何況如今的美國,已經成為淨石油出口國的情況下,而且,美國出口的頁岩油成本接近50美元/桶。

  • 17 # 鬼影問道化真身

    原油下跌是正常的:

    1,新能源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石油作為重要能源的市場需求量上不去,而且從長遠看,石油作為能源的市場需求量,還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2,雖然石油是石化工業的重要原材料,但那也只是石化工業起步早,發現得夠充分而已。

    老實說,石油作為工業原材料的前景,還遠不如煤,將來煤化工業有可能擠掉石化工業很大一塊市場。倘若如此,將會對石油的總體市場需求,造成負面影響。

    4,產油國之間的競爭。波斯灣的產油國的石油生產成本很低,據說每一桶油的成本只有幾美元,而有一些國家的石油生產成本則要高得多。

    因此,全球油價大跌,對一些石油生產成本高的國家,是十分不利的。最終會導致石油生產成本低的國家,奪佔更多的石油市場份額,從而徹底拿捏住全球石油供應的話語權。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雖然俄羅斯與伊朗,因油價下跌,而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石油價下跌,是市場經濟因素在起主導作用,也許美國也有順勢而為,推波助瀾的藉機操作為。

    至於說,油價會不會跌到每桶25美元的水準,那就要看美國的貨幣政策了。

    倘若美國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狂發美元,讓美元通脹加劇,藉此來發展經濟,變相的賴掉美債,那麼油價就會得到支撐,估計不會跌到25美元一桶的水準。

    倘若美國實施較為穩健的貨幣政策,不刻意推高美元的通脹水準,那麼油價就有可能跌破25美元一桶的水準。

  • 18 # 新文化街男孩

    請不要低估俄羅斯和伊朗過苦日子的忍耐力,因為他們都曾遭遇過不到十美元的黑色週期。但沙特阿聯酋等一直穿著鞋子,喜歡錦食玉衣的中東富豪們,卻難以忍受長期的經濟低迷。

    再者,美國英國的石油出口商們,就可以忍受25美元的超低價格嗎?什麼叫損人不利己?去問問沙特王儲薩勒曼,或者小布什去。

    我們說,OPEC不能達成限產協議,並不是俄羅斯一家的問題,也不是沙特一家退讓就可以完全解決的問題。由於沒有限額限制,有關國家或許會超產爛產,妄想獲得超額利益,但能否找到真正的大買家,才是最終兌現的大問題。

    當美國想在石油問題上打壞主意時,請問徵求過亞洲大國的意見了嗎?世界經濟已連成一體,美國一家霍亂全球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 19 # 老狼48440790

    原油銷發愁,價格跌破頭!

    幾大產家爭出庫,美國陰謀無證據!

    美國陰謀論是無法證實的,美國是目前世界上三大石油出口國之一,俄羅斯丶沙特丶美國在全球石油市場上,三雄爭霸。這三個國家都可以達到日產千萬桶以上,美國的頁岩油生產成本價最高,基本上在每桶40美元左右,從經濟理論上來說,美國的石油外銷價格達不到每桶40美元以上,銷得越多,虧本越大;如果虧本不外銷,美國可能很快失去歐洲原油市場份額和亞洲原油市場份額。

    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個生意人,生意人最怕的是生意虧本。特朗普又沒瘋,為什麼要將自己的油價壓得比成本生產價還低向外傾銷呢?

    因此,無論用什麼理由來解釋“美國陰謀論",都是站不住腳的!

    沙特震怒推高產,就為搶奪油市場!

    3月6日,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國家召開歐佩克+非歐佩克部長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原油減產不被俄羅斯接受,每日減產150萬桶的動議,未能達成一致協議。

    隨後,沙特發動史無前例的石油戰爭,為的就是擠佔俄羅斯的歐洲石油市場。沙特作出的這一決定,隨之使全球原油市場產生巨大的波動,震盪劇烈。

    3月8日,沙特股市開盤價下跌7.15%,科威特股市盤中跌破10%,全球首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股市開盤即以跌破發行價作為賭注,全天下跌8.18%,一天市值蒸發超過萬億人民幣!

    3月9日,全球原油市場驚現大地震,布倫特石油期貨價格跳水,開盤跌破25%,隨後再跌到31.%,報價32.14美元/桶;WTl原油期貨驚現連鎖反應跌幅迅速落棰在27%:30.07美元/桶。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隨後發文宣告:

    ①調低不同等級的原油定價;

    ②產量不減(或增加產量);

    ④搶佔歐丶亞原油供應市場。

    全球原油市場會跌到25美元/桶嗎?預計:不會!

    沙特很牛掰,但是沙特主要是靠原油吃飯的,原油價格跌到每桶25美元,沙特也已無利可投,美國和俄羅斯都將受到巨大的損失,必然出臺干預措施,阻止沙特蠻幹。

    原油價格為什麼產生空前震盪?

    主要是世界經濟市場受到冠狀病毒的困擾,特別是經濟大國東方大國對世界的經濟貢獻起到決定性的作用。2020年的第一季度,經濟生產由於受到冠狀病毒的侵襲,中國丶日本丶南韓等亞洲國家原油剛需量減少,要知道世界的原油銷售量,亞洲的市場決定全球經濟走向。

  • 20 # 超然視野

    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對全球能源需求的擔憂,目前原油消費大國紛紛陷入需求嚴重下降的狀態,很明顯油價下跌已經成為必然!

    與打擊俄羅斯等產油國內有一點關係,但效果的確打擊了產油國,歐佩克曾經幾乎削減原油產能,但對於需求嚴重下降僅僅限產還是不可能解決原油產出大於需求的問題。

    新冠在全球的蔓延,是導致原油需求國購買原油的需求嚴重下降,更為重要的,新冠疫情已經重創各個經濟體,未來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近幾天,德、法、西班牙等歐盟國家和美國英國有相繼爆發嚴重的疫情的趨勢,各國都在開始限制人員流動,民眾因為恐慌也趨於呆在家裡,顯然消化原油主要產品的私家車用油量將呈斷崖式下跌。

    從目前主要經濟體的疫情來看,至少會影響半年左右的行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也是極為明顯的,全球經濟或者會因為疫情損失超過兩成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中年,要多做有趣的事,少見無所謂的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