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書中有毒
-
22 # 天太2
原油下跌是美國打擊俄羅斯和伊朗的陰謀嗎?可以肯定的說,不是!美國現在是石油第一生產和銷售大國,每天出口原油在1210萬桶左右,美油的價格保持在60美元/桶左右比較符合美國的實際。如果美油跌破40美元/桶,美油為頁岩油,美國的油企就快要關門了。2014年,美國發動頁岩油革命,大幅增加石油,搶奪石油市場,俄羅斯與沙特為了對抗美,雙雙加入增產行列,導致產量大增,價格下跌,一度到了20美元/桶。美國許多小油企紛紛倒閉,大點的靠借債才活過來。只到俄羅斯與沙特減產後,價格回升,美油才有了立足之地。現在,可以明白了吧?美國不讓委內瑞拉好好生產石油,不讓伊朗出口石油為的是什麼?
這一次的石油價格下跌,完全是新冠肺炎疫情惹的禍,用油最多,進口最多的東方大國的疫情,直接影響了石油價格的下行。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石油生產國與俄羅斯談判,希望削減石油生產每天150萬桶,但俄羅斯不同意。於是,沙特第二天就宣佈了向亞洲提供的石油降價4到6美元/桶,向美洲供應的石油降價7美元/桶。並決定從下個月開始,日產原油1000萬桶/日。3月6日沙特宣佈此訊息後,美國期貨原油下跌9·43%,報41·5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油期貨下跌8·86%,報45·56美元,創2015年以來最大跌幅。
有國際機構認為,由於疫情的不斷擴散,至今已有80多家,且都是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受到了幹憂,比如東亞三國,歐盟等,經濟肯定會受到影響。用油量少,如果石油生產依舊,供大於求,價格下跌不可避免。而且,根據疫情形勢來看,完全平息仍看不到頭,石油的價格跌到20美元/桶是可能的。沙特與俄羅斯談判後,因達不成減產協議,決定增加產量,打價格戰,不管目的是什麼?結果一定是讓那些成本高的油企關門。俄羅斯的石油成本是17美元/桶,沙特的石油成本是7美元/桶,美國頁岩油成本在40美元以上,看來,美國的油企又有不少要倒閉了。
美國的油企一倒,世界油產量下降,價格自然回升,沙特可能打的是這張牌。或許,沙特未償不是為了報阿美油田被襲的一箭之仇?當時,阿美油田遭導彈,無人機襲擊,產量減了一半。奇怪的是至今弄不清是誰幹的,反正美國的“愛國者”防禦系統沒反應。對我們來說,油價下跌是好事,石油價格每跌10元,我們的企業和居民就會節省1000億元的開支,有可能汽油價格重新回到5元時代。對我們的工業,物流業都是利好,也有利於中國的石油儲備。但,油價下跌,可能引起美國再度加強對中東石油的控制,爭奪世界石油的鬥爭再度加劇。
-
23 # 國平軍史
先回顧美國從能源上打壓俄羅斯,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衣缽,逐步增加了石油的開產和出口,對石油出口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2014年時,俄預算平衡的油價,已高至每桶114美元,又面臨油價下跌,經濟遭受重創的高風險,為美國打擊俄羅斯經濟提供了契機。
頁岩革命以來,美國石油產量逐年提升,國內石油需求量卻逐年下降,因此石油出口量逐年提高;在2015年時,取代沙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至此,美國擁有了平抑全球油價的能力,過剩的油氣產量流向國際市場,歐洲與經濟快速崛起的亞太地區,是美國最為青睞的市場。
在國際石油市場,美國推出系列計謀,促使油價暴跌,在另一個戰場上,則挑起烏克蘭與俄羅斯衝突,誘引俄羅斯進入圈套,以制裁俄羅斯為藉口,聚攏歐盟等外部力量,對俄羅斯經濟進行圍剿。
同時美國向國際石油市場,釋放出了大量的戰略儲備油,讓沙特為代表的歐佩克成員國不減產,伊拉克和利比亞恢復開採,導致國際油價大跌。
全球石油價格,從115美元高位崩盤,一度下跌至50美元以下,其主要原因系美國頁岩油氣產量,出現了快速增長。
畢竟美國頁岩油資源量,佔全球總量70%以上,其中可採儲量為700-1500億噸,是美國常規石油可採儲量的26倍,是沙烏地阿拉伯常規石油可採儲量的兩倍。3月9日,全球金融市場,再度遭遇核彈級利空,沙特再次參與價格戰,引發全球石油市場的暴跌風暴,布倫特油價一度大跌逾31%,WTI原油則跌超27%。
其中,洲際交易所(ICE)5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下跌14.25美元,至31.02美元/桶,創海灣戰爭以來最大的日內跌幅。
自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各地旱災、水災、蟲災、火災、雪災等災難不斷,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
截止本文即將推送時,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01個,新冠肺炎全球確診病例數已突破10萬例,某國千萬人口的大都市都說封就封,全國民眾節日期間都窩家抗疫情。
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對大宗商品的採購直線下降,連帶影響了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跌跌不休;同時美國股市都在連續下跌,早就跌去了去年一年的漲幅。
中國的實體經濟,以及美國的虛擬經濟,是全球兩大風向標,這兩大引領全球發展的國家,2020年開始,兩國經濟都遭遇了重創,擴大了全球各界對經濟不景氣的預期,石油價格暴跌當在情理之中。本次石油價格暴跌,本文作者判斷似乎不是美國的陰謀,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生產成本每桶最起碼要42美元(網路上也有50美元一桶的說法),如果石油價格跌到25美元一桶,即便財大氣粗的美國石油財閥,恐怕都要喝西北風了。
因此,絕對不符合資本家追逐利潤的貪婪本性,因此,關於全球原油價格暴跌,陰謀論似乎並不能成立;其實,美國的石油財團都在擔心跌跌不休的石油價格,影響其石油開採的收益了,弄不好就要倒背錢筒了,高開採成本玩不過沙特等歐佩克成員國了。
-
24 # 銘蘇先生
近期由於新冠病毒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擴散傳播,人們對於未來的經濟增長預期降低,進而引發國際油價持續下行。為了重振國際油價,歐佩克主導國家沙特與俄羅斯就石油限產進行談判,但是俄羅斯拒絕減產,兩國由此談崩。沙特因此打起石油價格戰,導致國際油價跌幅一度達到30%,紐約原油期貨最低跌到2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跌到31美元/桶。
沙特希望透過減產150萬桶/日來維持較高的油價,但是俄羅斯不同意。沙特為了表達不滿和讓對方重回談判桌,沙特意外宣佈石油價格戰。沙特大幅調低了賣往主要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達到20年來最大,比如4月賣向亞洲的石油價格下調4至6美元,4月賣向美國的原油下調7美元/桶。
與此同時,沙特還宣佈進行增產,預計下個月的產量將超過100萬桶/日,將由目前的970萬桶/日增加到約1100萬桶,甚至1200萬桶。由此導致市場恐慌情緒加劇,油價大幅暴跌。3月9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大幅跳空低開,跌超30%,最低31美元/桶;WTI原油期貨跌幅迅速擴大,最低觸及27美元/桶。
這次國際油價的大幅下挫並不是美國的陰謀,美國自己的頁岩油開成成本要比中東地區的高得多,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下挫,那麼對美國的頁岩油開採商也是致命的打擊,美國不會這麼傻。
而且伊朗現在的石油出口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計。俄羅斯石油出口大約在500萬桶/日,但是俄羅斯向東亞出口是有長期協議保障的,油價的大幅下跌對這部分影響很小,只不過向歐洲市場出口影響要大一些。
WTI原油期貨最低觸及27美元/桶,如果全球疫情繼續擴散,沙特與俄羅斯繼續打價格戰,那麼油價跌到25美元也是分分鐘的事。不過,近期國際油價跌幅過大,油價有觸底反彈的趨勢。
-
25 # 讀毒獨財經
1. 這個國際油價暴跌的鍋美國可不背,美國有很多頁岩氣的生產商,它們的生產成本很高,油價下跌對它們是不利的,所以這不可能是美國的陰謀。
2. 此輪油價暴跌是沙特的報復性行為。由沙特主導的OPEC聯盟,原本要同俄羅斯商討石油減產計劃,以刺激油價。作為OPEC+聯盟的俄羅斯居然不買賬,並且為了跟美國爭奪市場,反而還要增產。所以沙特一怒之下開啟了價格戰的打擊報復。
3. 沙特的價格戰主要是兩個目的:一是逼俄羅斯重回談判桌,重新商討減產計劃;二是順便利用低價格擠掉現在市場上的部分高成本生產商,尤其是美國的頁岩氣生產商。
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油價暴跌還疊加了全球疫情的蔓延,這被成為繼美國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後的市場“最毒”組合。
5. 據此,高盛已經下調了對第二、第三季度的原油價格預期,並警告未來幾周油價可能會跌至20美元/桶。
6. 但是價格戰非長久之計,一旦俄羅斯與沙特重新聯合減產,油價也將會有報復性反彈。
回覆列表
連日來,國際油價跌跌不休——歐佩克+會議未達成減產協議,美油跌破30美元關口。根據世界油價史的漲幅規律:油價跌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漲上來,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跌下,所以不必大驚小怪!美國鞏固世界霸權地位主要靠什麼?當然是美元加石油了,石油當然是美國運用的有力武器。從表面上看,這一輪的油價暴跌好似與美國無關,但從深層次歷史地去分析,還是與美國有很大關係!
自從美國頁岩油爆發後,就殺死了世界油價的波動性,其成本就是世界油價的軸心。有網友分析認為,此番國油價大跌的主因有二:一是是新冠狀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急速升級,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和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二是歐佩克與俄羅斯原油減產協議談判破裂,沙特便帶頭增加石油產量,對油價下迭造成了衝擊力(推手)。
原油價格能否降到25美元以下,這主要看俄羅斯和美國的反應。如果俄羅斯等9個非歐佩克國家與沙特較上勁,繼續加大產油生產和供應量,沙特下個月原油產量將達到1000萬桶,沙特已經私下的知會相關國家:油價還要降!全球油量供大於求時,油價下跌是很正常的。那誰吃虧最大呢?表面上看吃虧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因為受此衝擊,美國頁岩油也會水落船跌。但是頁岩油的開採成本非常低,而沙特本來就是大富豪,俄羅斯和伊朗等國能耗得住嗎?這種惡性競爭最終吃虧最大的可能還是俄羅斯等國。當然受益的是廣大需求國(買家)。從這個角度講,沙特的舉動,可能背後疑似美國陰謀的影子。
不過,伊朗的處境會更加艱難,疫情+封鎖+油價暴迭,可能會雪上加霜。究竟誰能耗得過誰?誰是最後的贏家?千萬不要小看了俄羅斯和伊朗等國的抗壓能力。那沙特為什麼要如此發飆呢?這當然與最近國內王室的政治形勢有關。眾所周知,沙特最近政治上很微妙,為了解壓或轉移國內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以降低油價引起波動而轉移壓力。
透過表象看實質。其實,凡事都有內在規律可尋,萬變不離其宗。世界原油價格的大起大落,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市場供求問題,這與世界的政治格局(局勢)是有很大關係的。最近幾年世界局勢又重新開始了動盪——2015年美聯儲加息,開啟了世界局勢動盪的序幕;2016年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好在平安度過;2017年敘利亞內戰全面升級,攪動中東格局,大國之間在背後生死博弈,地緣政治越來越緊張;2018年美國大統領向全世界發動關稅大戰,多元化的經濟格局開始走向獨裁;2019年隨著伊核協議的破產,美伊(朗)差點開戰,北約內部、美國和歐洲傳統盟國之間開始撕裂,狗咬狗一嘴毛;2020年冠狀肺炎疫情在許多國家爆發,對世界經濟形成嚴重的衝擊。以上事實這一次佐證了:導致油價下跌最深層次的歷史原因,罪魁禍首還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