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木木大叔談育兒
-
22 # 五彩太陽雨的美好
我家就發生過暴力事件,我姐姐去我爺爺住的地方玩,結果還沒到家,就聽見人家說她偷了我爺爺的錢,她嚇死了,就跑到田地躺起來,不敢回家。可是,後面還是被我家裡人找到了。就在我爸爸把我姐姐綁起來要打的時候,我爺爺的錢找到了,原來是掉在地上了。不管有沒有打到我姐姐,我姐姐心裡都留下了很大的陰影。誰說不是呢,小孩子本就是天真無邪的,像白紙一般,暴力就如同雷電打得她破碎支離。也許,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是,她的內心已經千瘡百孔了。現在是文明的時代,我們真的不能像老一輩的那樣子教育孩子了。我們要用更科學的,更文明的方法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
23 # 霖貝丫丫
暴力要看怎麼個暴力法,我認為偶爾的,有分寸的暴力還是有必要的。
孩子真的是捧在父母掌心的水晶球,需要用心愛護,精心呵護,費心養護,護之所及,必遇逆反。試問誰不想為所欲為呢,成人世界基於認知,原則等約束可以有分寸有節制,而在孩子最初的世界裡,只有我想,我願意,每一位家長都必會引導孩子向陽生長,這個過程中需要接受的考驗太多了,最直接的是孩子的性格,脾氣,家長的認知,素養,文化,孩子犯錯,作妖時,尚在在自己耐心範圍內哪個家長不是好好說,慢慢說,我想大多數孩子是可以接受的,哪怕是暫時接受。
可是在觸碰一些原則問題,道德問題的時候,細細講,慢慢聊的作用可能真不如“肉夾饃”更直觀,身體的疼痛會讓孩子更長記性,但武力之後的擁抱,講說才是重中之重,必須要及時有效的消除孩子的恐懼陰影,讓他們知道代價是何物種,做事要記後果,協助樹立最初的責任心,末了我要說的暴力絕不可長取。
-
24 # 小沐兒麻麻育兒
用暴力教育孩子,個人覺得也不是絕對的毫無用處,最起碼當下這樣簡單粗暴的方法,會把孩子振住,從而讓孩子不哭不鬧
但也會在孩子心裡埋下委屈、憤怒、沮喪、失望的種子,所以說:這樣的教育方式不是最正確的、選擇正確的、正面的引導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更好
我們先分析一下暴力教育所帶來的本質問題:1、治標不治本,孩子當下被爸媽用威嚴振住了,不敢反抗,但沒有找到本質問題的解決方式,那下回同樣的問題就還會發生
2、孩子自我反省能力差,只在乎當下是疼痛感受,沒有問題的反省
3、孩子很快模仿到、以暴制暴,當孩子碰到交往問題,他也會使用最簡單的暴力來解決了
作為父母都不願這樣的情況發生,用正確的教育引導方式,讓我們的孩子在成長路上積極、健康、有愛
我們用不偏不倚堅定而又和善的正面教育方式,包容孩子、讓孩子與你合作,學會自我控制,培養各項技能
不偏不倚指的是不要太過於嚴厲指責打罵、不要過於溺愛“取悅”孩子
堅定指的是一種處理方式,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好規則要堅定的執行
和善指的是尊重孩子,尊重自己用正面的語言引導孩子
堅定又和善並行,溫柔又有界限地教育孩子,有規矩、有自由、有愛
教育孩子路上、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命運
-
25 # 至尚學邦
電視劇《安家》圓滿地大結局了,劇中孫儷扮演的房似錦最終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看過劇的都知道,房似錦是房家的第四個女兒,剛生下來就差點被親媽潘貴雨扔到井裡淹死,幸虧爺爺趕來救了房似錦,潘貴雨給這個女兒取名叫“房四井”。
幼年的房似錦常常捱打,每次只要一進屋,就能嗅出誰不高興。不等他們抄傢伙她就跑,為逃避捱打,她練就了逃跑的能力。
我們可能不會像房似錦媽媽那樣把孩子當成出氣筒,但是情緒上來了,忍不住動手打孩子卻是時常發生。打完孩子心裡自責,不打孩子一時難忍,當媽媽永遠都難以兩全。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無論問題大小,事情的錯與對,先打一頓再說。父母總是在暴打孩子一頓之後,才會覺得孩子從此銘記於心,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在孩子身上屢屢不能解決的問題,背後可能都是家長教育方式的問題。
但對我們來說,即使已經意識到了打孩子不對,卻也很難時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忙碌一天回家後看到滿地狼藉,或者精心準備收拾半天,被孩子毀於一旦的時候,我們常常“忍不住”就打罵了。
根本問題在於,打罵是最簡單最懶惰的一種方式,可它也是最沒效、副作用最大的一種。
以懲罰的方式讓孩子被動服從,培養不出有內驅力的孩子:
你可以透過打罵讓孩子不玩電腦,但是沒辦法因此激發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
你可以透過打罵逼孩子每天練琴,但是沒辦法因此激發孩子對於音樂的熱愛;
你可以透過打罵讓孩子服從於你,但是沒辦法因此獲得孩子對你的愛和敬佩......
不僅不會讓孩子有內驅力,打罵孩子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甚至給他們的一生都帶來負面影響。
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爸爸媽媽平常看起來都是很斯文禮貌的樣子,他們的孩子也很乖很可愛。可就是這樣看起來品性純良的三口之家也逃脫不了“打孩子”的命運。
這個孩子被問道“你爸媽打你麼?”
他很大方地說,“打啊!”
“他們拿什麼打你?”
“衣架!鐵的衣架死命地打!”
“為什麼會打你啊?”
“因為他們覺得我有時候學習小毛病多,作業寫不好。”
“打你哪裡?”
“全身都打。”
“你被打的時候心裡怎麼想的?”
“恨不得拿刀殺了他們。”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說到,研究表明,就算是懲戒孩子某種具體的不良行為,體罰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懾作用只是暫時的,但它所引起的孩子的憤怒情緒、復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視卻異常強烈。
很明顯,打孩子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體傷害遠遠超出了其短暫的約束效果。
曾轟動一時的藥家鑫殺人事件,就是將這種心理仇恨轉移到了無辜者身上。
2010年10月,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藥家鑫將一女性撞倒後,拿出隨身攜帶的單刃刀連刺八刀致該女性死亡。
一個在大家眼中溫和羞澀又受過藝術薰陶的人為什麼會殺人?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當他開車撞人並發現被撞的人在記他的車牌號時,他的恐懼洶湧而出,童年的憤怒如洪水般宣洩出來,於是就有了他瘋狂殺人的舉動。
我們以為,給了孩子那麼多的愛與關懷,偶爾打罵孩子就沒關係,但孩子記憶最深的,卻是鞭子和傷疤。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受傷害,在外面的世界受了傷,可以回到父母的懷抱裡,但如果孩子在家裡受了傷,他們應該去往哪裡?
鄭淵潔在作品《父與子》裡寫:
打罵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漢,是懦夫……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滿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麼?又不是孩子非要讓你把他生出來的。
生養孩子註定艱難,但是打罵孩子要儘量避免。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他們畢竟只是孩子,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教導,家庭的薰陶,而不是一頓粗暴的打罵。
既然選擇了成為父母,那就好好承擔起父母的責任來,不是嗎?
回覆列表
偶爾的嚴厲責罰是有必要的,當然這裡頭有很多講究。但是上升為暴力層面,那就不可取了。暴力不是目的、責罰不是目的,教育孩子才是最終目的!
責打有一定講究:1.責打的目的是教育孩子,不是為了出氣。
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為教育孩子為名,實則把孩子當出氣筒。這是不可取的。
2.責打之中也要帶著愛
這個太重要了!很多人覺得說責打就責打,怎麼還帶著愛?
其實孩子都懂!你是出於愛的責打,還是隻是單純地責打,甚至出氣地責打,他都懂。這就是為什麼有的父母責打孩子,孩子學習了、成長了;而有的父母責打孩子,孩子記恨一輩子。
所以我們作為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管教要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