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尺一線

    一是鄉鎮學校學生相對較少,城裡的每班60多人,偏遠的地區30多人,老師管理起來很省事;

    二是鄉鎮老師有交通補貼,每月280-380不等;

    三是鄉鎮學校一般管理和要求較寬鬆。

    總之,工作量少而績效又高的鄉鎮學校,老師當然願意去了。

  • 2 # 沐雲的風

    可能壓力大吧!又或者是想改造家鄉,促進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很多教師都拼命想要脫離鄉村,擠進大城市。因為什麼呢?因為大城市交通便利,各種配套設施都很齊全,在大城市教書,享受的工資、待遇都很不錯,但是發達的城市的節奏越來越快,老師面對的教學壓力也越來越大,各種升學率和指標都壓在老師的肩膀上,老師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湧入,並且非常優秀。

    現在出現城裡老手想要會鄉村教學並不奇怪。一來,城市競爭壓力大,如果難以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很多人想選擇回家鄉教學。現在鄉村的發展也越來越好了,國家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努力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所以,回鄉發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可能是出於想服務於家鄉的想法。國家號召大學生回鄉發展,支援家鄉的建設,努力縮小城鄉差距。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不計較個人得失,想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好,用自己的知識改造家鄉,促進家鄉的教育事業的發展。

  • 3 # 孫老師談孩子教育

    一、掙錢多

    鄉鎮學校有一項“農村補貼”,每個月700多元。這樣一年下來就是近10000元,這在縣城學校裡是沒有的。

    10000元不是一個小數目,為了這10000元,多數老師願意去鄉鎮教書。

    據說以後,國家還要加大“農村補貼”,那麼老師們就更願意去鄉鎮學校了。

    二、工作清閒

    鄉鎮學校沒幾個學生了,10來名留守兒童,還不少是智障孩子,家長不抱“念成書”的希望,孩子長大就行。學校沒有升學的任務,只要“看”好這些孩子,不要出了安全事故即可。

    至於上課,幾乎是可有可無的事。

    10幾位、甚至20來個老師,“照看”著10來個孩子,大家輪換著上班,非常清閒,就像常年放假一般。

    隨著農村人口越來越少,鄉鎮學校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少;那麼,鄉鎮學校的老師將會更加清閒。

    三、田園生活

    鄉鎮學校都有大量的校田。老師們一邊自己動手,一邊請農民家長幫忙;種著綠色蔬菜、綠色農作物,吃著純天然、沒汙染的綠色食品,呼吸著新鮮空氣;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彷彿活神仙一般,讓人好不羨慕!

    過去是鄉鎮往縣城裡調動難,難於上青天。有關係的且不說,沒關係的少說也得花錢3~5萬。

    現在是縣城往鄉鎮調動難。

    縣政府規定:縣城裡的老師一律不準下調鄉鎮,只准鄉鎮的老師往縣城調——教不了書,可以看大門、管樓道。

    上面所舉的例子,是塞外某縣的情況。南方人口多,可能不是這樣的。

  • 4 # 春雨潤花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鄉鎮教師補貼高,為了提高經濟收入。

    其次,鄉鎮工作與城裡工作比,相對輕鬆。

    再次,或許是家中老人生活在農村,去鄉鎮工作,照顧老人方便。

    最後,去鄉鎮支教,工資待遇高。

  • 5 # 不羈的農夫

    [捂臉][捂臉][捂臉]這種話題有人問也就算了,竟然還有人一本正經的回答。

    當然,或者也行可能還真的有城裡的教師想回鄉鎮教書的。重點在於這個“回”字。而不是:為什麼有些城裡的教師希望去鄉鎮學校工作?

    如題的話,應該是該教師本來就來自鄉鎮,只是去了城裡之後,由於種種原因,願意選擇回鄉鎮。

    事實上,現在鄉鎮新入職的教師,大部分來自縣城甚至市裡,至於考了鄉鎮只是為了入編而已。99%抱著先入編在想辦法調回城裡的初衷。

    別說因為鄉鎮有那幾百元的鄉鎮補貼,城裡的工資基數高於鄉鎮,這一點完全可以抹平那幾百元的鄉鎮補貼。

  • 6 # 鷹眼看教育

    城裡老師想到鄉鎮學校任教,是最近一、兩年出現的新情況,這的確是個新變化、新氣象,值得稱讚!說起來要歸功於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鄉鎮學校環境條件的巨大變化

    近年來,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見成效。村村通、戶戶通拉近了鄉村與城市的距離;通訊網路實現全覆蓋,數字化通訊質量清晰度力壓城市的噪雜;水源、蔬菜、肉禽、雜糧等生命必需品更加環保無公害;空氣新鮮,環境優美,田園風光,純自然而沒有城市景觀人工雕琢的痕跡。

    特別是政府對農村教育投入的加大,鄉鎮中小學在校舍新建改造、教學設施配套更新、校園綠化、美化、人文化等方面,都有了歷史性的跨躍。可以說在基層鄉鎮,最好的建築、最全的設施、最優的環境,當數學校了。這一切的改變,讓長年困在城區的教師們萌生了換一下工作環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體驗一下另一種心情的念頭和嚮往,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二是鄉鎮教師工資收入水平的提高

    目前看,由於尊師重教社會輿論升溫和重教政策向農村傾斜,鄉鎮教師的工資收入水平和優惠待遇,逐漸趕超城裡教師。如:鄉鎮教師工作補貼多地在每月500元以上,有些地區已經達到800~1000元;有的地方增發了交通補助、年終獎金、績效工資增量部分全部用於績效獎勵等,為支教、走教、輪崗教師增加了收入、減少了經濟負擔。

    同時,鄉鎮學校普遍建設了教師週轉房、食堂餐廳等生活食宿設施,解除了城裡教師到鄉鎮學校工作的後顧之憂,讓他們來得了、住得下、吃得好,既來之則安之。

    三是教師縣管校聘和職稱制度改革帶來的效應

    為均衡城鄉教師資源,今年將全面推行教師的縣管校聘改革,重點是校長和教師的競聘制,促進教師跨校跨鄉鎮流動。為適應師資力量統籌規劃、均衡配置的需要,將城裡教師按10~15的比例,交流到鄉鎮任教,時間一般為一年。

    如果說城裡教師交流輪崗到鄉鎮任職,還帶有某種強制性的話,那麼教師職稱制度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又是對教師這種鄉鎮工作選擇的激勵和補償。最近山東等多個省份出臺的規定,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1、從今年起,在農村義務教育中小學,新設立基層高階、正高階教師崗位,建立與常規職稱評審不同標準的特殊政策,作為鄉鎮教師的專享職稱,為在鄉鎮工作的教師,增開了一條評高階、正高階的渠道。

    2、城市教師今後晉升高階、正高階教師職稱,必須具有一年以上的鄉鎮教育教學工作經歷。

    因此,我們不能不說鄉鎮中小學已經成為城市教師職業提升的必經之地、鍛鍊之所、鍍金之爐。

    綜上所述,鄉鎮學校良好的工作環境、相對較高的工資收入和基層中小學高階、正高階教師職稱評審的巨大政策蛋糕,必定對城裡教師構成極大的吸引力。早行動、早受益,這既符合城裡教師的自身利益,也是鄉鎮教育振興、實現農村脫貧攻堅、步入全面小康社會的需要。

  • 7 # 經典老歌8090

    從2018年開始至今,單單在我們辦公室就有5個借調老師主動申請要調回鄉下,同一學校的已有不低於50人主動申請回鄉鎮任教。這是為什麼呢?

    一、教育政策大幅度向鄉鎮農村學校傾斜

    從最近幾年的相關法律法規可以看出,國家為了均衡農村教育,推出了很多的傾斜性政策。以我們這裡為例,農村鄉鎮學校的鄉村補貼每月500,每年就是6000了。

    而職稱評定,更是很具優勢。從城區回到鄉村教書,崗位工資馬上上調一至二擋,有的甚至三擋,每月打卡工資和公積金等變現後,每月也會多500元左右,每年就6000左右了。以後退休金也會隨之提高,這無疑是最吸引人的。

    二、交通便捷,生活條件不斷提升

    現在全國上下,無論哪裡的交通都很便捷。加上家家戶戶基本有小車,所以現在從城裡到鄉下再也沒有了以前的距離感。如果家在城區的,每天往返也是很方便快捷的。再不濟,一週一次往返也絕對不成問題。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不斷投入,不斷完善學校基礎設施,為了留住教師,鄉鎮學校都在積極改善住宿環境,像我們這裡的,鄉鎮學校每個教職工家庭都可以分到一套房(學校宿舍)。加之現在鄉鎮的物資也豐富,生活所需基本樣樣齊全,如此環境下,生活自然不會差到哪。

    三、城區學校競爭大,壓力大,機會少

    城區學校各方面競爭都大,尤其是職稱競爭,十年八年未見得能提高一級崗位工資,十年中二,一生中一,比比皆是。僧多粥少是不爭的事實,隨之到來的不是佛系態度就是高壓競爭,事實讓很多人覺得晉升沒有了奔頭。

    家住城區又老實本分的教師,很多單靠工資過生活,而有的更是要靠工資供房,以現在教師待遇來支撐生活和房貸是非常吃力的,壓力可想而知。所以面對鄉鎮學校的厚祿,難免動心。

    四、城區學校的尷尬處境

    現在很多城區學校處境極其尷尬,尤其是縣一級學校,既不是城市也不屬於鄉鎮,不上不下,沒有城市的身份卻有城市的壓力。比鄉鎮更具“身份”,工資卻又遠遠比不上鄉鎮。這些對於借調到城區學校的教師來說,既是機會也是矛盾。

    生活所迫,政策使然,這可能就是部分城裡老師回鄉鎮學校的原因吧。

  • 8 # 職校老師

    這個情況確實存在,我們這地方就有,我想其他一些縣城學校的老師,應該也有這個情況,就是先在城裡,現在想回到鄉下學校任教。

    究其原因,總結一下,主要應該有以下應該幾種:

    經濟收入比城裡學校多

    鄉鎮學校大部分都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義務教育的重視,在政策上也對鄉村學校給予了大力的支援,最主要的體現就是增加了鄉鎮工作補貼。每一個農村工作的教師,根據其離縣城的遠近,以及不同的工齡,鄉鎮工作補貼也分成不同的等級。我們這裡是貧困山區縣,有的偏遠地區的老師最多的一個月鄉鎮工作補貼能拿到550元。

    本人本是鄉鎮工作,2017年秋季,由於學校撤併,來到了城裡學校。當年九月份來的,十月份工資卡上就少了410元。當時來的時候,本來是可以選擇的,但考慮到兩人一起生活方便,還是來了。其實真來了,卡上工資一年就要少拿5000塊錢。並且這個補貼有的地方還在進一步的上漲。就在去年,我們這裡,城裡二中選調農村教師,其中有一個老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參加了筆試、試講等所有環節,上了一個月的課,然後還是跑到教育局裡找人,回到了農村。其實好不容易考到了城裡,那位老師事後才說,工作這麼累,工資還少好幾百,太不划算了。是的,從收入上來說,城裡學校首先就沒有這一塊的收入。

    二、職稱比城裡學校容易評上

    在農村學校,職稱也比城裡學校容易評上。主要是城裡學校班級多,學生多的同時,老師也多,職稱指標有限。而農村學校卻不是這樣。尤其是現在國家對農村學校的大力支援,在職稱評聘上面也給予了很多優惠措施。比如安徽等省份就規定,凡是在農村學校連續工作滿30年就可以不受結構指標的限制,直接晉級高階職稱。這對農村學校教師來說應該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優惠和福利。

    因為農村學校,各部分條件有限,教學科研等各方面無法和城裡學校相比,各種活動也很難開展,想要的職校評比的各種證書有的也很難弄到。所以,國家為了鼓勵農村教師終生從教,也是對他們長期以來在農村工作的表彰和激勵,出臺此項政策讓許多的農村教師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所以,有的城裡老師是真的很羨慕農村學校的老師。

    三、農村教師住房有保障

    現在在農村學校教書,學校一般都會安排住宿。因為學校有這個條件。有的地方,國家還為農村教師建了教師週轉房,以滿足廣大教師的住宿。這一點在城裡學校是享受不到。如果到城裡學校教書,你不是租房住就是買房住。不管是租還是買,都是自己掏腰包,學校是不會有任何補助的。不單單是少花了錢的問題,而且學校環境優美、人際關係也非常和諧,住在裡面人會很舒服。不像城裡的小區,每天進進出出,還老死不相往來,有的甚至根本讓人感覺不到一點點的溫情,住慣了農村學校家,現在回到城裡上班,住在小區裡有時你覺會覺得有那麼一點憋屈。

    四、工作生活環境農村比城裡好

    不說農村的環境多麼的寧靜優美,但從整個舒適度來說農村應該還是比城裡好多了。最起碼的一點,空氣應該更清新一些,汽車的尾氣應該少多了。在學校裡上班,本就很融洽,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打交道,農村學生也遠沒有城裡學生這麼胡攪蠻纏,所以工作還是蠻愜意的。雙休日,你可以去學生家家訪,樸素的山民會熱情的款待孩子的老師。你也可以放鬆身心,去山野垂釣、踏青。而城裡老師一天到期在忙什麼呢?補課,做自己的事業?整體總會有那麼多幹不完的事。而有的學生,真的是神獸級別,更可恨的是那一個個神獸背後的大人們。所以,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的環境,我都認為農村學校比城裡學校好。我想這也應該是許多老師想從城裡回到農村學校的的一個原因吧!

  • 9 # 藍天52013138

    一有補貼,二交通便利,三評職稱條件少,四學校環境生源素質高了,五上級下級關係輕鬆,六學校本身硬體也好了,等等,好的條件誰不向往,教師也是人都是嚮往美好的,況且教師那裡教一樣,做好本職工作,良心工程。

  • 10 # 西貝娃娃經

    現在為什麼有些城裡老師想回鄉鎮學校?

    如果真的有老師想回鄉鎮,我想大概有這些原因:

    1、鄉鎮教育環境寬鬆,可以充分體現教師的個人價值。

    我的家鄉在安徽農村。據當教師的表姐講,現在鄉鎮學校教育氛圍比較寬鬆,教師可以在政策允許範圍內自由發揮。相比較而言,城區學校尤其是大城市的學校條條框框特別多,檢查五花八門,教師們被折騰得夠嗆。喜歡自由的教師當然願意回鄉啦!

    2、鄉鎮家長、學生樸實真誠,能有效實現教師的育人目標。

    鄉鎮的孩子一般沾染不良社會習氣較少,相比較而言,比城裡小孩更能容易管理。鄉鎮的家長為了生計大多在外奔波,基本不會對教師的管理方式指手畫腳,這大大減少了鄉鎮老師在育人時的心理壓力。

    3、鄉鎮教師待遇提高,職稱政策相對寬鬆,教師發展空間較大。據我所知,有很多地方的鄉村教師是有鄉村教師補貼的,這一項收入是城區教師所沒有的。另外,大家都知道城市教師職稱名額非常有限,很多人擠破頭也輪不到職稱。相比較而言,在鄉鎮,如果好好幹,教師是很容易做出業績的。

    4、工作相對輕鬆,補課更便利,額外收入很多。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現在城區對教師的要求普遍較高,每天有忙不完的事,而鄉鎮教師只要專注教學即可,雜事很少。城區對師德抓得很嚴,想開輔導班很難,而在鄉鎮呢?隨意開,學生多得很,家長為了孩子不怕花錢,可能這些收入要比工資多得多。

  • 11 # 使用者6047722262731

    因為一是現在交通方便;二是農村學校學生少(許多學生去縣城上學了),老師多,工作量少,且競爭不激烈;三是現在許多政策向鄉鎮學校傾斜,例職稱評定硬性傾斜,鄉鎮學校教師補貼等等。

  • 12 # 使用者8214558548691

    城區教師想去鄉鎮教書是因為工資一年多近萬元,三十年教齡晉高階不受名額限制,班裡學生少工作量輕,要求沒城區嚴。

  • 13 # 教育黃金眼

    並不是所有城裡的老師都願意到鄉鎮學校工作,想從城裡回到鄉鎮學校的老師主要有兩類人:

    一、孩子已經成家或在外上學的高階老師。

    城裡一些晉了高階的老師,孩在外上大學或已成家,家裡沒什麼拖累,自己已經晉了高階,再也沒有什麼上升空間了。乾脆到鄉鎮上去工作,不僅工作輕鬆,每月還月400~1000元的山區補貼。鄉鎮上的一些學校一個班只有十幾個學生,工作量不到城裡學校的一半。離家雖然有點遠,但現在交通發達,如果有車就是一腳油門的事。

    二、學校退居二線的領導。

    我們鎮上的一位校長年齡大了,退居二線被調到教育局督導室,但他不願去仍然要掛靠在原先的學校。用他的話說:“我掛在原先學校,每天騎個腳踏車去轉一趟再回來,沒有什麼具體工作,比較自由,上班就當是鍛鍊身體。最重要的是每月還有幾百元的鄉村補貼,比城裡自在多了。”

  • 14 # 遇見汝南

    你說的城裡老師估計是縣城級別的城市吧!

    地市級以上的教師有願意回到鄉鎮工作的嗎?

    我們再來分析城裡老師想回鄉鎮的原因:

    一、下鄉支教教師,支教一年除工資外還能領到支教補助2--3萬元,同時還有了農村工作經歷,對晉升職稱有利。下鄉支教為期一年,每年指標少,競爭力大。

    二、想回農村躲清閒的教師。現在農村的孩子進城上學的越來越多,農村原先規模大的學校生源逐漸萎縮,老師多學生少,工作量相應小。在農村學校可多領取鄉鎮工作補貼、農村教師生活補貼等每月大致600—1000元。縣城裡學校班級多人數多,教師編制少,支援城裡教師承擔的工作量大,工作壓力也大,所以想回去。

    想說一點的是在我們這是比較難的,這屬於調動工作,城裡學校不放,鄉鎮也不願意接受,人事部門一般也不批准。不知你們那裡是否一樣?

    我們這很多學校還要派老師去城裡學校支援呢!

  • 15 # 教育教學那些事

    為什麼城裡的老師想回鄉鎮學校,我對城區學校和鄉鎮學校的工作感受有深刻的體會,我來說說我看法!

    首先,有一類教師,我必須在這裡致以崇高的敬意。這部分老師,為了鄉鎮的娃娃,為了提高鄉鎮的教育水平,甘願犧牲,紮根鄉村,這一類教師,我們必須給予崇高的尊敬。

    其次,還有一部分老師,之所以從城裡去鄉鎮學校,自然是因為鄉鎮學校有一些“好處”是城裡的學校沒有的,雖然城裡學校的好處也很多,但是對於有些老師來說,經過權衡後他更喜歡鄉鎮的“好處”。接下來我們來簡單對比以下,在城裡學校和鄉鎮學校工作的區別。

    區別一:城裡學校平臺高、機會多,這一點事鄉鎮沒法比的。城區學校培訓、賽課、各種學習機會是鄉村學校可望不可及的。但對部分老師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區別二:城區學校工作壓力比鄉鎮學校大得多,具體體現:

    第一、相對於鄉村學校,主管部門對城區學校檢查比較頻繁,要求比較高。

    第二、鄉村學校家長普遍文化水平比較低,對老師要求不會太具體太嚴格,城區學校家長文化水平普遍較高,對孩子有更高的期待,對老師有更細緻更嚴格的要求。另外,對教師對學校舉報率來看,城區家長明顯高於鄉村。

    區別三、如果說正大光明的乾淨收入,同一個地區,鄉村學校老師要比城區學校收入高一點點,鄉村學校每個月有幾百到一千不等的鄉村補助。

    當然,城區學校和鄉村學校對區別還有很多,每個人具體情況不同,無論做出什麼樣對選擇, 無論是去城區學校,還是去鄉鎮學校,只要心裡有學生,盡職盡責,都是值得尊敬和肯定的。

    如果是你,你願意去城區學校還是鄉鎮學校呢?

  • 16 # 教育人小石頭

    我們這裡的教師正好相反,大部分願意進城,願意待在鄉下的很少:甚至坊間流傳一句話,讓縣城的老師到鄉鎮當校長都不幹

    第一,鄉鎮掙錢少。

    各種鄉鎮偏遠補貼少的可憐,根本沒有吸引力。鄉村教師生活補貼距離縣城2公里還是200元,距離縣城30多公里還是200元,根本無法調動老師的積極性,誰還願意到邊遠的地方去工作。

    第二,鄉鎮學校基礎設施不完善,距離縣城遠,起早摸黑,生活不方便。

    作為語文老師,晚自習和早自習都比較多,早自習7:30就要開始上課,每年冬天如果我要回縣城,那麼早上5:30就要起床,家距離汽車站1公里,步行1公里,然後坐最早班車去學校,坐40多分鐘的車,才能夠到學校。

    第三,好多教師子女都在縣城讀書,然後想要輔導孩子,必須經常回家,要照顧家庭,工作在鄉鎮,住在縣城及其不方便

    2015年6月,我們學校有三位老師的子女考上縣城的好中學,正好那一年縣城也招聘一些老師,這三位老師經過自己的奮鬥,也考上了縣城的中學,其中有一位語文老師和他兒子考上的同一所學校,這位有文老師已經38歲了,方便照看孩子。

    2016年6月,和我同齡的一位生物教師考上了縣城的中學,她進城的唯一原因就是能夠離家近點,能夠照顧她的小孩兒。

    第四,優生流失,家長不重視教育,老師沒有成就感,沒有價值。

  • 17 # 貴州教師考試

    有以下幾點原因分析:1、國家政策支援和鼓勵老師去鄉鎮從教;2、鄉鎮教師待遇與城裡縮小,沒有較大差異;3、鄉村發展非常不錯,環境優於城裡;4、城裡生活壓力較大;5、當代年輕人思想格局轉變,不在嚮往城市生活。

  • 18 # 鄉村小老師的閒言碎語

    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評職稱

    我們這裡城裡的老師回鄉鎮學校的情況非常少。

    可以說幾乎沒有,因為他們長期在城裡工作,已經習慣條件好的學校了。他們怎麼會孔雀東南飛呢?他們怎麼會屈尊到鄉鎮呢?

    我們這裡城裡老師到鄉鎮任教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他們是以“特崗教師”的身份下來的。

    特崗教師:

    就是全縣範圍內不同學段的教師統一報名進行選拔,然後根據獲得的榮譽證書進行量化積分,排出名次,按照預設的名額進行篩選。

    特崗教師美其名曰是指導鄉鎮的教育教學,三年後可以再回到原單位。在鄉鎮期間,享受鄉鎮補貼200+教齡乘10,每月特崗補貼300元。人事關係調動到鄉鎮。

    他們由城裡人變成鄉鎮人之後,最大的實惠就是能晉升高階職稱。

    他們急於到鄉鎮的目的就是一種“職稱移民”。因為很多縣直單位高階職稱已經滿崗了,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晉升職稱。哪怕是等到退休也晉不上,因此他們就到鄉鎮了。

    如果三年的特崗時間期滿,能晉上副高就賺了,晉不上也沒損失什麼,還可以冠冕堂皇的回到原單位,真是名利雙收!

    目已經有幾個人已經順利的晉上了副高,隨著特崗教師服務鄉鎮三年時間的完成,他們可謂是一個大贏家!

  • 19 # 遇上這種心情

    我想回鄉鎮去教書,城市實在太累了。本人已經高階職稱,並不是因為評職稱想回鄉鎮,只是城市太多學校工作量太大了。

  • 20 # 隨文漫筆

    隨著國家對農村學校越來越重視,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職稱晉升政策對農村教師也越來越傾斜。這些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農村老師向城市學校的流失。反之,最近幾年居然有一些教師嚮往農村學校工作,從近幾年的招教情況來看,城市考生報考農村學校也成為熱門,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是農村學校的硬體建設越來越好

    在一些鄉村,最美麗的建築是學校。這說明政府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還是相當大的。不但投入巨資新建教學樓和相關配套設施,學校的運動場地也和城市學校一樣有了專業的籃球場、足球場和400米標準橡膠跑道。

    農村學校教室和城市學校一樣,有了電子白板等現代化教學裝置,這些裝置和城市學校的硬體幾乎沒有差別。

    其次是農村學校教師待遇越來越優厚

    為了能夠讓老師留下來,沒有後顧之憂。在工資待遇方面,很多地方都給鄉村教師增加了鄉鎮工作補貼和鄉村教師生活津貼,有的地方還給教師適當的交通補貼。

    為了解決農村教師的住房問題,政府加大投入,為教師建設週轉宿舍和教師保障房。可以說,農村教師的待遇要比城市學校教師的待遇更多一些。

    《河南省農村教師週轉宿舍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全省在鄉鎮(不含縣城所在鎮)及以下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工作的特崗教師、支教交流教師、離家較遠需在校食宿的在編在崗教師均為保障物件。每套教師週轉宿舍先期可安排1至2名保障物件入住,2022年基本實現保障物件一人一套。農村教師週轉宿舍由政府投資建設,具有“公益性”和“週轉性”,產權公有,實行動態管理,不得轉讓、變賣給個人。

    然後是農村學校教師在職稱晉升上有優惠政策

    中小學教師申報高一級職稱評審條件中,農村教師降低一個級別。這就意味著同樣是職稱評審,城區教師需要市級的優質課,而鄉村教師需要縣區級的優質課就可以滿足評審條件,對農村教師的課題沒有過高的要求,有社團課即可代替課題研究,當然,其他條件針對農村教師也是降低一個級別。

    比如,綠色通道等,農村女教師教齡年滿25年、男教師教齡年滿30年的,可以直接晉升為中小學高階教師。農村女教師教齡年滿20年、男教師教齡年滿25年的就可以直接晉升為中小學一級教師,而且聘用不受指標限制,直接聘用起薪。去年,我身邊的好幾個教師都享受到了這一政策,順利拿到高階證書。

    最後是城裡老師想回鄉鎮學校工作將成為大勢所趨

    國家對基礎教育由現在的基本均衡到將來的優質均衡,各級政府會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城市學校目前多數已經優質均衡,農村需要優質發展,就需要更多優質教師。

    隨著鄉村振興的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以後的鄉村會越來越美麗,鄉村教育也將迎來全新的跨越式發展,農村教師將成為新寵兒和香餑餑,城裡老師回鄉村工作將成為大勢所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那些堅持自己帶娃的全職媽媽們,你們每天過的好嗎?老公對你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