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韓小寒233

    這個就簡單了,第一,跟工作人員明確說明不買保險。第二,把合同認真看一遍再簽字。被忽悠的大機率是看中收益了,還是就是什麼都不懂的老年人。

  • 2 # 建歌VLOG

    推銷理財保險的人員一般是保險公司蹲點在銀行的業務員,一般都坐在銀行櫃檯外面,你別理她們。你直接把錢給銀行櫃檯裡面的櫃員即可。

  • 3 # 遠航小衛士

    如果你不想存款變保單,方法其實很簡單。

    1、開通定期一本通,每次存款都打到存摺上,這樣根本不會變成保險的。

    2、明確告訴銀行櫃員自己要辦理存款業務,不要和聽其他無關人員的介紹和推銷。

    3、仔細察看單據,是銀行定期的存款單還是保險公司的保單?一般留意了就不會出錯!

  • 4 # 飛哥苦作樂

    這個很簡單,確定明確說明,銀行都會有錄音錄影,假如還是不相信,就自己錄音,為自己留證據,一般來說你明確告知工作人員,他們不會給你買保險的,而且可以讓他們把具體的利息算出來,定期存款利率固定,存期固定,利息一定不會變,保單利息肯定有變化!

  • 5 # 農信老元

    作為銀行從業人員,先說一句,大部分銀行從業人員或者說客戶經理,不會做這種忽悠客戶的事,但是以前有一小撮這樣的人給大家造成不好的印象。

    第一,定期存款,理財,和保險是三個概念,銀行不會忽悠你買理財然後賣保險給你。因為中國目前管理最嚴的金融機構就是銀行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都管著呢。而且現在自媒體這麼發達,銀行最怕聲譽風險,不會為了這點利益出賣自己的聲譽,畢竟銀行就是經營信用的。

    第二,定期存款利息一般會比理財低,銀行客戶經理有時會推薦你買理財,因為目前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正常還是有保障的,雖然法律上是需要客戶自己承擔理財風險的。

    理財非存款。只要你自己堅持存款,銀行絕對不會強迫你的。

    第三,銀行不會有保險產品,一般都是代理銷售保險公司的產品,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是否要買保險。

    同樣,如果你拒絕,銀行也不會強迫你買的。

    最後,除了存款外,買理財或保險時,都有一個雙錄的操作,銀行工作人員會問你一些問題,問你是否知曉相關情況,你如果想購買理財或保險的話,一定要認真聽,瞭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畢竟,銀行也是服務業,你作為消費者,就有權利知道自己的收益和可能承擔的風險。

  • 6 # 商務新觀察

    關於這位網友提出來的問題,確實是我們生活中屢見不鮮的,尤其是身邊總有一些老年人頻頻中招。這也說明容易被忽悠的人群比較特定,實際上,也正是這部分群體去銀行辦理定存業務的較多。

    之所以,這些人屢屢“上當受騙”,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那就是他們往往被比定期存款產品收益更高所吸引,當銀行工作人員(也可能是代銷保險產品的理財經理)向其兜售、推銷保險產品或者銀保產品時,第一句就是購買此類產品會獲得比銀行存款更高收益,更划算。與此同時,還特別強調該產品是低風險的,與銀行存款產品一樣的安全但卻比存款產品收益更高。

    顯然,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就心動了,因為誰不想在安全性有保障的情況下獲得收益最大化呢?可殊不知,銀行存款產品被納入存款保險條例保護,而所代銷的保險公司的產品並不受保護。儘管銀保產品和保險產品也可能都是低風險的,但畢竟它們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並不是最終到期收益。

    總之,要想避免發生存單變保單的事,那就堅定自己辦理存款業務的想法,不為所謂的較高收益所動,那誰也拿你沒轍。這就像那些“非法集資”的一樣,總是抓住了人們貪圖小便宜的心態。

  • 7 # 傷心鼠3

    去銀行定存,要怎樣防止存款變保單呢?簡單,你一到銀行直奔儲蓄櫃檯,有工作人員搭理你也只回應,其它的就別多說,輪到你時直接說存xx年定期,若工作人員推薦你有更好的收益,更安全的理財,別理它,只說存XX年,年利率百分之幾的定期。被逼急了就說自已有手機銀行,自已存。

    當然了,若你有手機銀行更好,手機銀行上也可以存銀行定期,想怎麼存就怎麼存。怎麼操作呢?從ATM機上存入,手機銀行裡存定期。搞定,從此再也不怕忽悠存款變理財。

    如果你有支付寶,京東金融App,裡面的銀行類理財收益,比存實體銀行的定期年利率還高。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裡面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豐富,適合不同人群理財。

  • 8 # 紅楓財俠

    看這個問題,提問題的朋友應該是被忽悠過,或者是看了太多被忽悠的新聞。不可否認,某些銀行裡面確實存在一些忽悠人的操作,但這不是普遍現象,更多的屬於特例。

    為了防止自己被忽悠,其實操作起來,也很簡單,記住一句話就夠了——“不忘初心,拒絕一切推薦”。

    你去銀行就是做定存的,在選擇業務的時候,也只選擇定存這一項,其它完全不考慮。有人向你推薦任何高收益的東西一律拒絕,這樣絕對不會被忽悠了。

    我在這裡給你推薦一個模範人物——唐僧。唐僧的初心就是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經,路上遇見美女佳人、王權鉅富的誘惑,全當沒看見、沒聽見。你只要有唐僧的信念,就能不被忽悠。

    如果業務員跟你說,“您看看這個吧,送十顆雞蛋”,然後你問一句“雞蛋是笨雞蛋嗎?”。那你就離上當不遠了。如果你直接拒絕了,就相當於把對方封死了。

    如果還擔心被忽悠了,那你再做兩件事情:

    一、只要是對方讓你簽字,你就仔仔細細的看清楚內容,如果內容沒看清楚,不要輕易簽字。

    二是看清楚最後拿到的回執。如果顯示的是定期存款,那就沒問題;如果現實的不是,那就有問題。一定要現場搞清楚所有心裡的疑問。

  • 9 # 影片娛樂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明確一點,如果是短期的話,建議可以買銀行的穩健類理財。

    現在來回答您的問題:

    1、建議要在櫃檯辦理,要出憑證。仔細檢視憑證上是不是寫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之類的字樣。

    2、注意時間時間長短,一般告訴你一存就是5年不能取的,一般就是保險類產品。一定要注意。

    3、存款方式。如果告訴你,每年存,存3年、5年、10年,一般也是保險。

    4、注意利率,現在市面上大額存單的一般城商行最高為4.2625%,期限為3年、5年。

    事後辦理注意:

    辦完一個月左右到櫃檯要求查,辦的什麼業務,查:

    1、是不是顯示定期。

    2、是不是理財。

    3、是不是保險。

    打總行級客服電話查:

    1、是不是顯示定期。

    2、是不是理財。

    3、是不是保險。

  • 10 # 財智成功

    去銀行存錢時,首先要清楚當下銀行的存款利率高低,如果銀行工作人員推薦收益更高的產品,那麼大機率會是理財產品或者保險了。

    理財產品不能說不好,最怕推薦的都是不保本的高風險理財產品,收益不一定有,本金可能會損失。保險不能說不好,期限往往過長,真實收益率往往只有2%左右,流動性極差,一旦提前支取就會損失大量本金,收益更是一分錢沒有。

    當下選擇銀行普通定期存款的話,存兩年以內就不如直接放到餘額寶或者微信零錢通,收益率基本相當,還更加靈活方便,安全性也有保障。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往往不過是3.5%左右,只有5萬元起存的大額存款和2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能達到4%以上,一般最高不超過4.2625%。

    知道了存款利率,在銀行員工推薦產品時就有了初步的判斷依據。某些銀行員工推薦的理財產品或者保險,往往會宣稱年收益率4%以上,甚至接近5%,即便是規定不能這樣宣傳,實際也達不到。

    現在銀行賣保險一般都會要求雙錄,即錄音和錄影,在存錢的時候就要先表明態度,明確告知業務人員不買理財產品和保險。如果銀行工作人員繼續推薦,可以多強調幾遍。

    理財產品也好,保險也好,錢存進去,銀行卡上就查不到了,回執單也與普通存款不一樣,這也是最為重要的查證方法。

    辦理完存款後可以第一時間透過手機銀行或者自助取款機查詢餘額,如果查不到,就可以立即找銀行工作人員諮詢。銀行渠道的保險有15天左右的猶豫期,退保不會損失本金,如果是被購買了理財產品,開放式理財產品可以隨時退出實時到賬,封閉式理財產品在認購期(募集期)內隨時可以撤銷,因此也是大機率可以退的。

    即便是遇到誤買理財產品和保險的情況,銀行拒絕退款,也可以向銀保監局及人民銀行投訴,還可以錄影作為證據,向媒體和社會求助,一般都能得到很好解決。

  • 11 # 金融蟻工

    第一、看到樓主這問題,第一感覺就是樓主被忽悠過,如若真如我猜,深表遺憾!

    第二、樓主問題的著重點是以防被騙,其實只要你是在銀行網點辦理的,只要你強調堅持你非定存其他不選,沒人能忽悠你,提示你一下,辦理這些業務時,一般銀行都是有錄音的。另外,你在籤相關檔案前不要因為怕麻煩不看就籤,記得先看確定沒問題再籤。這樣誰也忽悠不了你。

    第二、樓主開篇明義指定為定存,拋開金額不說,可以理解要麼樓主風險偏好很保守,要麼樓主對理財選擇的瞭解不是很足。其實適合的理財品種也是很好的選擇,當然,保險不論。

  • 12 # 投資社論

    這個還是很容易解決的。

    首先如果是被忽悠成購買理財或者保險,一般要去理財經理辦公室的。

    或者會把你轉介紹到“低櫃”,業界稱之為“低櫃”的東西實際上就是那些沒有玻璃擋住的櫃檯,如果銀行的人把你引薦到沒有玻璃擋住的“低櫃”,那就是你有可能已經成為目標了。或者把你推薦到一個辦公室,這個辦公室一般是貴賓理財經理辦公室,只有管理大客戶的營銷人員才會匹配辦公室,畢竟大客戶比較講究牌面,VIP接待室能讓大客戶覺得超規格的待遇。

    因此出現上面說到的這兩種情況,那就是已經對你開始引導了。即將可能引導你去買理財或者保險。如果是定存,那首先要存錢,存錢很多的話一般也上櫃臺,這種櫃檯是有防彈玻璃的,這是標配。你懂的!一般可以讓櫃檯幫你直接就轉定存,或者大堂人員幫你在機器上轉定存就可以了,不需要經過上面講到的兩種情況。

    但是,重點來了,為什麼要存定存?內心是十分畏懼風險嗎?也是,每個人的風險偏好,也沒必要讓你去做出改變,但是你要嘗試體驗一下新的東西。畢竟定存跑不贏通貨膨脹。一般的短期理財收益4%左右的問題都不大。現在有不少人是連這個收益都看不上了。

  • 13 # 保險追夢人

    大家好,我是保險一線人員@保險創業人

    很多銀行為保險公司代賣保險理財,二者雙贏!

    前些年,的確有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客戶不知道銀行裡有保險,,以為到銀行就是存錢,卻不曾想存的是保險,並且推薦的人在銀行大廳,貌似銀行工作人員,實則是保險公司人員!

    其實銀行也是心知肚明的!

    那麼經歷前些年存單變保單的眾多糾紛後,現如今已經基本杜絕這種情況,並且在你存錢的時候,都要求你去填寫風險語錄,自己都能清晰看到!

    同時針對六十歲以上老人還要進行錄音錄影!

    所以要求越來越嚴格,沒必要擔心!

    另外,作為保險人士,我還是比較建議存一些保險理財,會有另外一些功能和意義!

  • 14 # 老炮說財經

    這種情況太常見了,現在已經好多了,以前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本來是定期存款,後來變成了理財產品。

    當然這些理財產品也包括一些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也包括保險公司推出的保險產品。

    那些被“被忽悠”的人都是想追求高利率的人。

    當然追求高利率也沒有什麼不對,誰也想讓自己的資金增值的快一些。鑑於資訊的不對稱性,很多人以為理財產品既然是銀行銷售的,肯定沒有問題,但是銀行也是一個銷售渠道,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知道。要知道,高利率的背後一定是高風險。

    銀行自己推出的產品一般都是短期的理財產品。

    有存期30天的,60天的,等等天數,然後在大大的白板上,或者是LED螢幕上滾動年化利率X%,看著非常顯眼,很多人都是衝著這個高利率去存了,但是現在的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未來兌現的時候是按照實際的收益兌現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年化利率是存滿一整年才能達到的,如果按照天存,計算的時候是需要按照天數計算的,利益保證不保證,確實不太清楚。

    保險公司的產品有很多都是“套路”。

    一般都是和你講交幾年,交完即可領取,而且又是在銀行銷售的產品,很多人覺得沒有問題,其實很多保險交費年限和領取年限是不一樣的。一般的領取年限有5年的,10年的,甚至是20年的,如果交完就想領錢,你想想能領多少?畢竟你的保費很有可能是多次交納進來的。

    如何才能防止被忽悠呢?其實也簡單。

    第一、守住心,既然是去存定期,就去存定期,其他的高回報率和我沒什麼關係,我也不去追。

    第二、看憑據,理財產品或者是保險產品,給出的都是合同,定期存款就是一張銀行卡或者是一張存單。

    第三、看電話,保險公司銷售的每一張保險都會做電話回訪,有其是現在的銀保渠道,必須是100%回訪的,否則被查到了是要重罰的,如果有電話回訪你,那就是保險無疑了。

  • 15 # 福星卡匯

    怎樣防存款變保單理財產品

    在辦理銀行定期存款的時候,其實廣大儲戶在選擇存款產品的時候稍微注意些,就可以避免發生存款變保單或理財產品的,在辦理受存款保險條例本息50萬元的一般性存款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辦理這類一般性存款產品,無需簽署任何協議與合同以及開頭第三方資金託管服務和風險測評,遇到需要進行這類操作的產品,一定要多家注意90%以上是保險或理財產品。還有一點在預計辦理銀行存款產品的時候,切勿盲目的選擇別看到某銀行推出了一款新產品存款利率較高,就把以上簡單的識別方法忘記,隨著其他儲戶盲目的辦理,不知道是哪一類的存款產品或保險理財產品,遇到新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讓銀行工作人員詳細的介紹清楚,是否是受存款保險條例本息50萬元保障的一般性存款產品。如果銀行工作人員非常確定的說是一般性存款產品那麼也就可以放心辦理,如果銀行工作人員說的比較含糊不清的情況下不建議盲目的辦理,可以先詢問下已經辦理過該產品的儲戶,在辦理過程當中是否是要求開通或簽署裡第一點提到的四點,如果有的情況下自然也就不能選擇,沒有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配資。

    因為某些原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認購了保險理財產品,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只要是在15天猶豫期內,直接撥打該保險公司客服電話申請退保即可,這時候退保是全額退還對本金沒有任何影響

    小結:為什麼只要記住第一點就可防止存款變保單或理財產品,其實也是比較簡單就能理解的,各保險公司也是為了防止銷售人員誘導客戶購買保險,所以在辦理過程當中需要購買者本人簽署某些協議與合同(目前大多數產品需要回訪電話確認);理財產品在辦理過程當中必須透過風險測評,如果不做風險測評是無法認購理財產品,其次認購過程當中也是需要簽署某些電子合同與協議以及開通第三方資金託管,所以說防止存款變保單或理財產品,只要我們記住第一點基本不會發生這類事件。

    保險理財產品好嗎?

    本質上保險理財產品並沒有錯,也是一款低風險值得穩健性或保守型投資者,所認購的一款理財產品,但是這類產品不好的地方在於銷售這類產品的工作人員,往往不介紹清楚這類產品的風險與收益,一直說最高收益率卻不說收益率並非固定,而是隨著所投資的產品趨勢上下浮動,很多儲戶在不太瞭解的情況下選擇了這類產品,但是到期後總收益率卻比認購當時銷售人員口頭承諾的收益率低很多,自然也就造成了這類產品存在某些誘導儲戶的話題。還有就是保險理財產品,比較嚴重的缺點就是未到期內,提前支取對於存款本金影響非常大,因為保險理財產品在未到期內提前支取,是按照保險現金價值來計算,並非是按照總存款金額減去收益率來計算,靈活性非常低幾乎為零(選擇這類產品一定要記住這一點)。部分人群會說保險理財產品,有保證又有收益非常不錯的,這裡告訴大家各保險公司推所推出的,分紅險保理財保險產品往往都是注重投資不太注重保障,可以說這類產品保障效能非常低,不太合適沒有保險的人群選擇。

    綜上:去銀行辦理定期存款怎樣防止購存款變保單或理財產品,記住這段話基本上不會發生存款變保單或理財產品,辦理銀行一般性存款產品,無需簽署任何協議與合同以及開頭第三方資金託管服務和風險測評。

  • 16 # 財來不會晚

    打算簡單分兩方面說一下:

    存款為啥會變成保單,怎樣防止出現;

    存款和保單的優劣勢對比。

    先要吐槽一下,不吐不快。

    聽說某某阿姨去叉叉叉銀行存款卻拿著保單回家,被兒女一頓批評,網路時代極大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話說回來,怎樣防止極低機率出現存款變保單呢?

    我身邊沒有人存款變成保單,不知道你有沒有無限接近過真實案例呢?

    一般情況去存款的流程是:取號排隊->辦理存款->拿著存摺或銀行卡走人,沒有多餘的環節,銀行櫃員也不會多說什麼廢話,說的最多大概是提醒簽字。

    銀行的保單一般屬於3-5年的理財,在理財區域辦理,有專門的理財經理幫助辦理,問題來了,顧客到銀行存款,什麼時候進入所謂到保險陷阱呢?

    進大門大堂經理上來搭話的時候,問辦什麼業務,答存款,又問有利息高的要不要了解,答瞭解一下,那麼他們的故事就開始了。想要避免非常容易,告訴對方自己是來存款的,多說兩遍。

    銀行保險都是嚴監管金融機構,目前很多地區一年期以上保險需要錄音錄影,進一步明確責任,以後誰也不要說誰騙了誰。

    存款好,還是保險好,兩者有什麼區別?

    不同的產品,定位不同,二者的監管部門已經合併兩三年了,大機構不太可能胡來,看自媒體文章要有自己的判斷。就像好多自媒體以前說網貸怎樣好,很多人入坑了吧。

    期限上,存款短一些,保險長一些甚至可以終生持有;

    利率上,存款有固定利率,上浮之後也比較低,保險高一點,估計存款變保單的儲戶是看中利率高而忽視期限長的吧,突然急用錢又取不出,爆了;

    提前支取上,存款不損失本金,保險會損失本金,也是一個爆炸點;

    其他區別不太重要了。

    總結一下:保險和存款都是家庭資產配置不可缺少的部分,各有作用,誰也取代不了誰,呼籲銀行和保險客戶經理恪守職業道德,幫助客戶客觀分析資產配置優缺點,讓客戶自己做正確選擇。
  • 17 # 掙錢不易要珍惜

    有錢存銀行是對的,是個好習慣。小額一般都讓你去機器上操作,不會也沒關係,大廳裡會有人幫助你的,保安都成行家了。

    去銀行櫃檯存定期時都會給你推薦個比你要存的高的理財產品或保險產品,此時你別貪小利直接拒絕。如果你的立場不堅定就有可能存成不保本的理財產品,我一般在去之前已經做好了功課,用再高的利息引誘我也是沒用的。再說了現在銀行的利率都不算高,大額存單也就給你4%多一點。

    網上銀行已經很方便了,不管是存定期還是買理財,現在我都在手機上操作,省去了去銀行排隊的煩惱,關鍵是隨時隨地都可操作,就沒必要再跑銀行了,不會的就好好學學吧。

  • 18 # 袁七

    這個沒有這麼複雜,你只需要跟櫃員再三確認就可以,最好保留手機錄音。一般這種情況發生在不懂的人身上,你只要再三確認,櫃員就不敢違規操作。

  • 19 # 理財迦

    朋友們好,這個問題相對簡單,因為理財和銀行定存,有本質的不同非常容易辨別。而且存款和保單,操作的流程和地點也不同。

    首先,來深入瞭解,存款與理財保單的主要區別:

    張大姐拿了5萬元去銀行存定期,可是又怕忽悠成理財,於是拉著自己的舞伴,隔壁老王一起去。

    剛進銀行,有一位營銷員熱情地迎接了來,說:你好,大姐你真年輕啊,是存款吧?正好我們這有一個,新推出的,5年定期,5%的利,而且現在買定期還送一桶花生油。張大姐好開心。

    這是老王,瞪了一眼張大姐,問營銷員說:這個5年定期,能隨時提前支取嗎,有利息嗎?營銷員說能提前取。老王說:我問的是能隨時提前取嗎,取的時候按什麼利息算?營銷員默默無語。老王又問:是在櫃檯辦理還是在那邊的理財專區辦理,享受存款保險保護嗎?營銷員說這是新產品,在專區辦理,沒有存款保險保護但是很安全。

    小結:存定期和理財保險,有諸多差異,很容易辨識。

    其次,來了解定存,與理財保險的主要區別:

    1,流動性。定存可以提前支取,而且享受利息(例如活期)。理財保險,中途退保,會被扣除現金價值。

    2,期限,存款方式。定期存款最長5年,多週期可選,需要一次存入。理財保險週期不等,相對較長,從3~5年至終生,可以躉交也可以分期,以分期繳費為主。

    3,安全性不同。存款保本保息,固定利率,剛性兌付享受存款保險保障。理財保險,現金價值安全性相對較高,大多為浮動收益,同時附加分紅和人身保障。

    小結:定存和理財保險,有許多具體的區別容易辨別。

    最後,來做總結分析:

    瞭解一些定存和理財保險的基礎知識,按照實際的需求來選購,購買前多諮詢,特別是避免,短時間內,當場做決定,是有效避免買錯產品的法寶。

  • 20 # 小散成仙記

    這些推銷員抓的是人性的弱點,有自己主見的人,就不會聽這樣的忽悠!愛貪小便宜的吃大虧,不管什麼樣的推銷,除了切實需要的買單了,都是貪小便宜的在買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初揭露陳冠希的那個修理電腦的人,他現在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