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東營財訊
-
22 # 瀚海潮笙
問清楚咯,開門見山,這是銀行自己的產品還是保險公司的,他不怕投訴不怕麻煩就繼續忽悠,最後得了保單的話可以馬上退保,15天的猶豫期,不怕。
-
23 # 時光的經緯度
這個問題對於中老年客戶尤為常見,應對之策給你四條,請牢記!
一、選擇銀行網點視窗進行辦理,並準確地說出您需要辦理的業務型別,存款!銀行櫃檯有影片錄影或語音記錄,是您日後糾紛取證的依據。
二、在營業廳如果遇到有人推銷理財或保險,明確表示你不需要,如果他/她還是糾纏不清,你直接掏出手機,說要撥打12378,這個電話是銀行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可以對銀行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其他單位和個人的銀行保險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保準他/她不敢再糾纏你。
三、在銀行辦完存款後,務必找櫃檯人員索要一個業務回單,確認你的款項已經進入了你的賬戶。
四、儘量嘗試運用網路銀行、自助銀行辦理存款業務。
-
24 # 投資新勢力
國內的銀行都是有攬儲任務的,一般大家經常做理財的時候,或者經常在某個銀行定存的時候,都會有人推薦利率比較高的理財產品,現在的理財產品4個點左右的都是低風險的產品。
但是今年疫情蔓延,有很多的銀行也是很困難的,尤其中小銀行,最近的郵儲都推出了5年5個多點的攬儲定存,中小銀行3年4個多點的定存更是很多。
這樣一比較就能看出來,現在的經濟真的很難,連大銀行都出這種活動,可想而知小銀行怎麼過。
定存是比理財安全的,大家都知道,這種活動一出,理財基本上同等利息的都會歇菜。
大家去銀行做定存,基本都是按年來算的,定存時間越長利息越高,而理財不同。
理財大部分都是3個月起的,只要利息不是很高,都是低風險的。
要想不買理財產品,首先要剋制住高利息的誘惑,堅持做定存,誰也不敢讓你做理財的。
大中銀行還好說一些,小銀行理財也是有任務的,經常會用高利息忽悠一些熟人,因為信任關係大家可能都會買一些。
小銀行的理財產品有的利率很高,但是這裡面的風險巨大。
P2P公司給11點的利息,經理躺賺5個點,每年光利息賺幾百萬,但是國家嚴打,很多老客戶血本無歸。
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大部分人都是貪圖高利息,不清楚風險,而且被信任衝昏了頭腦,國債,定存,4個點的理財都是可以購買的,但是不要把所有的資產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
25 # 財思思
去銀行做定期存款,有些銀行工作人員為了完成業績量,會引誘投資者購買理財型保險等行為,那麼投資者可以以下應對:
第一,跟工作人員堅持說明只做定期存款面對銀行工作人員推銷理財型保險,一定要跟工作人員詢問核實清楚,這款產品是定期存款還是理財型保險,並且再三強調只做定存,別的不考慮。
第二,檢視清楚產品說明若是理財型保險在產品說明書上應該是產品投向披露或保險產品等字眼,投資者在購買前應該細心檢視相關協議內容,謹防被忽悠。
第三不要貪取高一點的收益有的投資者之所以被忽悠買了理財型保險,主要是被高一點點的利息所吸引,聽到利息高些很不錯,然後就馬上購買了,其實也要多瞭解些目前銀行定存的利率,不要貪取高收益。
回覆列表
作為普通儲戶,如何防止存款變保單,我認為應該掌握如下幾個基本要領。第一,看是否在銀行正規場所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或存款,同時即便在銀行正規場所也分清到底是銀行工作人員還是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一看到在銀行辦公場所的人就隨便“燒香拜佛”,這樣就會上當受騙的。第二,要看具體的產品介紹,不要相信外面一些道聽途說的訊息。在銀行場所反覆看理財產品的宣傳資料,要看看是銀行自己發行的,還是代售其他公司的;尤其要看看銷售的理財產品是否加蓋了銀行單位的正規公章,防止“飛單”現象發生。也就是說,看到真佛後再燒香,這樣就可避免被被騙的危險。第三,要掌握一定的金融理財基本知識,平時注意對金融知識的瞭解和學習,比如對銀行理財產品、基金、非法集資、信託產品、保險產品等基本金融理財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和了解,避免因為缺乏的金融理財知識而被隨意忽悠導致上當受騙。 第四,拜能者為師,不懂的東西向專門理財諮詢機構或銀行工作人員諮詢,為自己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或存款多長一個心眼,多加一把安全鎖。這樣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和存款時,不會輕信一些不靠譜的資訊,使自己保持理性的頭腦。第五,不要貪圖一切不靠譜的高息或高回報,高回報是有很多的陷阱的。正規銀行途徑購買的理財產品年利率一般在3%至4%左右,存款也一般在2%左右,大額存單或結構性存款的回報也不會超過3%,所以那些動輒給予年10%甚至更高回報的,往往都是金融陷阱或金融騙局,千萬要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