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認為: 當年漢室天下已然大亂,宦官專權、朝野腐敗、民不聊生…假設沒有曹操,漢獻帝幾近淪為乞丐!如果沒有曹操,那麼就會有董卓之流繼續霍亂天下,那將會是何種結局? 其實曹操的“罪行”、都是被對手和時勢嚴重抹黑、利用了!也許沒有他,當年天下會更亂! 結合中國的近代史…… 此處省略一萬字…… 因此我認為:曹操是亂世梟雄!
21
回覆列表
  • 1 # 60幀高畫質影視

    我相信這本影片會受到很多三國迷的指責。虛構的“琦蘭”一角讓我覺得有點不太適應!劉備未過門的小妾?關雲長是個放牛郎?青龍偃月刀就是把及其普通的兵器?漢獻帝居然執意要殺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守城者之將皆受王命要致關雲長於死地!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居然在和孔秀的搏鬥中被打斷了。也許對一個對三國曆史有點了解的人,都會有類似的疑問!

    本片主要講述了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這段歷史。全片姜文演的曹操怎麼看都像麻匪“張麻子”。而甄志丹扮演的關雲長首先在身材上就有所欠缺,雖然有些非打鬥鏡頭中還穿了“內增高鞋”。關羽字雲長,身長九尺(漢朝1尺=現在23cm)也就是說關羽身高207cm。甄志丹在身高上就與關羽有很大的出入。影片中出現過多次“關雲長萬夫莫敵,要走,誰能留的住?”,但是綜觀全片,過五關斬六將,任何一個守將都不遜色於關羽。特別是第一個被關羽斬殺的守將孔秀,關羽居然只是僥倖獲勝!而三國演義記載的陪二位嫂夫人過五關斬六將在影片中改編為陪劉備未過門的小妾琦蘭過五關斬六將。這個虛構的人物居然成了本片的女主角。而且琦蘭居然還是關羽一直暗戀的夢中情人。方中信扮演的劉備在片中一閃而過。如果不留意還真有可能錯過呢!

    本片有很濃的甄志丹電影的味道!特別是結尾處在樹林中一人誅殺眾多弩手的場面,讓我不自然的想到了精武陳真中的開頭,單槍匹馬乾掉德國人的那一幕。最後才知道,原來要關羽死的是漢獻帝,那個相信天命,相信能力,相信只要自己強大,曹操就會把江山交給他的那個人。也許這個漢獻帝才是歷史中真正的那個。試問那個皇帝不是玩弄政治的高手?

    本片的優點就是:1.全片只有2處關羽擺POSE的鏡頭!2.動作場面還算精彩!

    本片的缺點:1.演員選角比較失敗(曹操、關羽都不是很符合大眾)!2.全片有點虎頭蛇尾,結束較倉促!3. 臺詞有些比較搞笑!

    總的來說,值得一看,但不要期望太高!一部爆米花式的電影!

  • 2 # 精彩影片瞬間爆炸

    公元189年,董卓率軍入京城洛陽,廢少帝劉宏,立年僅9歲的劉協為獻帝,自任相國,操縱朝政。第二年因頂不住各路諸侯的討伐,燒燬洛陽皇宮,挾持獻帝,西遷長安。兩年後呂布殺董卓,長安大亂。董卓部將為爭奪權力,混戰兩年餘,焚燒宮室,移獻帝于軍營,後又挾持東遷,輾轉至河東,196年重回洛陽。當時的洛陽,滿目瘡痍,殘垣斷壁,獻帝與百官缺吃少穿,沒有住處,十分狼狽。州牧郡守各擁兵自保,無人理睬。曹操此時,剛剛平了山東,聲威大振。聞知獻帝車駕已返洛陽,與一班文武商議欲興兵迎迓。正好此時獻帝亦正需要曹操這樣的人入朝廷輔王室,雙方一拍即合。大軍到洛陽,立即改變了獻帝的處境。為使漢室離自己的山東大本營近些,曹操採納董昭建議,將獻帝遷都許昌。穩固地控制了朝政。

    曹操抓此機遇,特點有三:一是頭腦清醒。機遇並不是每個人當即都能發現的。有的人,機遇就在眼皮下卻熟視無睹,結果失之交臂,過後追悔莫及。有的人慧眼獨具,乘勢而上,便使事業大大跨進一步。關於迎獻帝一事,袁紹的機遇意識就比曹操遲鈍很多。在曹操下手之前,袁紹帳下也有人獻計迎帝於鄴城。但內部意見不一致。有人認為,獻帝已是一個廢物,請來利少、弊多。袁紹遂決定不予理睬。曹操卻不是這樣。他認為,獻帝雖是個傀儡,但畢竟是最高權力的象徵,能把他搶到手,就有了政治上發號施令的特殊權威。因而絕不能錯過這次機遇。二是反應迅速。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既為“機遇”,就不是囊中之物,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的。迎獻帝一事也是如此。獻帝回到洛陽,處境險惡,但為時不會太長。

    一旦有哪個政治集團的首腦人物頭腦清醒,隨時都可能捷足先登。正如荀彧所言:“如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曹操一貫得策輒行,這次表現尤為突出。三是不惜代價。

    機遇與風險同在,利益與代價並存。曹操做事,看準了的,往往敢冒風險,不惜代價。迎獻帝也是這樣。從眼前看,要把獻帝從控制者的手中爭過來,就要拼搏廝殺。從長遠看,雖有可利用的一面,也有掣肘礙事的一面。但全面權衡,還是利大於弊,付出代價是值得的。對於眼前的代價,曹操毫不猶豫地付出了;至於長遠的代價,他卻並不多慮,留待下一代去解決。

    曹操的機遇意識,是建立在認真分析主客觀情況的基礎上的。從客觀上講,當時朝政凋敝,獻帝朝不保夕,需要一支強有力的勢力支援。同時,董卓已亡,其部將分崩離析,各派力量都沒有實力,與他們爭奪獻帝,完全可能。如非此時此地,曹操即有心奉迎獻帝,也是辦不到的。從主觀上講,曹操新定山東,擁兵甚眾。文武骨幹幾十員。在當時,力量雖不算最強大,卻完全有能力迎護獻帝。當時的宗室劉備恐未必不欲迎獻帝,但他勢單力薄,自身難保,怕即有此心,亦無此膽。

    曹操的機遇意識離不開謀士們的啟發。《三國演義》關於曹操迎獻帝的動議寫得比較簡單。據《三國志》載,早在4年前,毛玠就曾勸諫曹操“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霸王之業可成也”。曹操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只是當時獻帝還在長安,條件尚不成熟。應該說曹操於此時已有了思想準備。待到獻帝駕還洛陽滯留安邑,他便聚謀士商議,荀彧力勸曹操:昔文王納周襄王,而諸侯服從,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毛玠、荀彧一前一後兩次提議對曹操之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於是他派曹洪帶兵西迎獻帝,因路上受到阻擋,曹洪不能前進。半年後,獻帝回到洛陽。

    曹操已將山東平定,騰出手來,親往迎駕。

    但曹操的機遇意識最關鍵的還取決於他自己的多謀善斷。他手下一班文武對迎獻帝一事也絕非異口同聲贊成毛、荀之見。若曹操本身解決不了認識問題,或見事遲、行動慢,也將坐失良機,功敗垂成。不是嗎?袁紹麾下謀士如雲,其中不乏具慧眼者。沮授就曾力諫袁氏,迎接獻帝,遷都鄴城,袁紹當時未必不動心。但一聽到別的謀士分析迎獻帝受牽制不合算的議論後,優柔寡斷的袁紹便把沮授的諫言當做了耳旁風。當時頗具與曹操競爭實力的劉表雖也曾派人刺探獻帝訊息,卻根本沒將此事擺上議事日程。至於另一個實力人物袁術,則只知想方設法把漢朝傳國玉璽搞到手,以便自己當皇帝,因而還要你那個劉姓的皇帝幹什麼?如此以來,奉獻帝以自重的機遇便非曹操莫屬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言道:曹操之成功,“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曹操來到洛陽,殺敗劫持者,毅然決定,遷都許昌,為了密切關係,把女兒嫁給獻帝,君臣而兼姻親,把朝政進一步控制在自己手中,開始做起“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文章。過去他與袁紹、袁術、劉表等人平起平坐,現在卻鶴立雞群,高出一頭。而且,由此輕鬆地盡得豫州之地,開拓了地盤,壯大了實力,這次機遇的取得,使他的事業上了一個大臺階。可以說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過去被袁紹當做廢物的獻帝,到曹操手中成了寶貝,發揮了特殊的作用。此時的袁紹睡醒了,眼紅了!他想借昔日與曹操的交情,做工作遷獻帝於鄄城,以離河北近些,便於自己接觸。被曹操拒絕後,仍不死心,幾次想攻打許昌,把獻帝從曹操手中搶過去,卻又患得患失,猶豫不決,沒有付諸行動。出身四世三公,擁有最強大的實力,由於失掉了這個機遇,便只好讓他看不起的“閹官螟蛉”的曹氏接替了劉漢的400年江山,

  • 3 # 傾城戀蝶

    其實曹操也就是天子的一枚衝鋒陷陣的棋子,敢殺敢拼,寧可我負天下人,絕不讓天下人負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匹夫之勇。

  • 4 # CG電影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漢獻帝在董卓死後,歷盡千辛萬苦,又回到了當時的首都洛陽。這時的洛陽已經是一片廢墟,破敗不堪,在洛陽,皇帝和百官的飲食起居甚至形同乞丐。

    曹操在得到這一訊息後,果斷地採納謀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議,想方設法把皇帝從洛陽接到了自己的根據地許縣。

    曹操他不換皇帝,他利用這個現成的皇帝,而且把這個皇帝客客氣氣地供奉起來,利用皇帝這張牌來號令天下、號召諸侯。所以按理說應該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 5 # 番茄汁兒

    當時的漢獻帝早已名存實亡,手上沒有任何可以調配的軍隊,天下早已諸侯割據,皇帝的號令都出不了皇城;但曹操不一樣,要兵有兵,要糧有糧。皇帝需要有個實力派輔佐,曹操需要皇帝這個旗幟,兩者相輔相成,對於統一戰爭來說是極為有利的。

  • 6 # 影娛小小元

    東漢末年,漢室歷經外戚宦官當道,皇室地位削弱。後有董卓放權,農民起義,地方割據勢力強大等因素,天子挾曹操以令諸侯,一方面肯定曹操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天子能重興漢室。

  • 7 # 久慕說電影

    公元189年,董卓率軍入京城洛陽,廢少帝劉宏,立年僅9歲的劉協為獻帝,自任相國,操縱朝政。第二年因頂不住各路諸侯的討伐,燒燬洛陽皇宮,挾持獻帝,西遷長安。兩年後呂布殺董卓,長安大亂。董卓部將為爭奪權力,混戰兩年餘,焚燒宮室,移獻帝于軍營,後又挾持東遷,輾轉至河東,196年重回洛陽。當時的洛陽,滿目瘡痍,殘垣斷壁,獻帝與百官缺吃少穿,沒有住處,十分狼狽。州牧郡守各擁兵自保,無人理睬。曹操此時,剛剛平了山東,聲威大振。聞知獻帝車駕已返洛陽,與一班文武商議欲興兵迎迓。正好此時獻帝亦正需要曹操這樣的人入朝廷輔王室,雙方一拍即合。大軍到洛陽,立即改變了獻帝的處境。為使漢室離自己的山東大本營近些,曹操採納董昭建議,將獻帝遷都許昌。穩固地控制了朝政。

    曹操抓此機遇,特點有三:一是頭腦清醒。機遇並不是每個人當即都能發現的。有的人,機遇就在眼皮下卻熟視無睹,結果失之交臂,過後追悔莫及。有的人慧眼獨具,乘勢而上,便使事業大大跨進一步。關於迎獻帝一事,袁紹的機遇意識就比曹操遲鈍很多。在曹操下手之前,袁紹帳下也有人獻計迎帝於鄴城。但內部意見不一致。有人認為,獻帝已是一個廢物,請來利少、弊多。袁紹遂決定不予理睬。曹操卻不是這樣。他認為,獻帝雖是個傀儡,但畢竟是最高權力的象徵,能把他搶到手,就有了政治上發號施令的特殊權威。因而絕不能錯過這次機遇。二是反應迅速。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既為“機遇”,就不是囊中之物,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的。迎獻帝一事也是如此。獻帝回到洛陽,處境險惡,但為時不會太長。

    一旦有哪個政治集團的首腦人物頭腦清醒,隨時都可能捷足先登。正如荀彧所言:“如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曹操一貫得策輒行,這次表現尤為突出。三是不惜代價。

    機遇與風險同在,利益與代價並存。曹操做事,看準了的,往往敢冒風險,不惜代價。迎獻帝也是這樣。從眼前看,要把獻帝從控制者的手中爭過來,就要拼搏廝殺。從長遠看,雖有可利用的一面,也有掣肘礙事的一面。但全面權衡,還是利大於弊,付出代價是值得的。對於眼前的代價,曹操毫不猶豫地付出了;至於長遠的代價,他卻並不多慮,留待下一代去解決。

  • 8 # 丘位元愛看劇

    影片採用了好萊塢慣用的回憶手法,這種敘事結構讓我想起了另外一部電影,可以叫《離開雲長的日子》。影片一開始就為我們展現了關雲長悲壯結局,從曹公為關雲長所作的墓誌銘可以看出對關羽的追思,而後電影在曹公的回憶裡為我們生動再現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掛印封金、過關斬將這段典故。基本上電影就是講關羽和曹操兩個人的,其它人都是浮雲,就連戰爭場面都是在曹公的口述中一帶而過的。

          姜文和甄子丹的組合還是給人不少驚喜的,兩人一文一武,亦敵亦友,可謂絕代雙雄。姜文的“文”能說會道、能掐會算,又會親民又會帶兄弟;甄子丹的“武”過關斬將、打的精彩,只是這次身披關二爺的光輝好像開了掛一樣,中毒不死,捱了刀也沒事,還可以在箭雨任意穿梭,只剩一格血都能以一敵百、撐到最後,這就稍稍誇張了點。而且,電影在敘述“過關斬將”時為了表現不一樣的打鬥場面和和類似《十月圍城》一樣的驚心動魄,把整個過程變被動為主動,殃及了很多平民,為了心儀的女人就去隨意殺人,這明顯有點“黑關羽”。

         基本上,甄子丹主要任務還是在還原關二爺一貫忠義的層次上,姜文就比較搶戲,曹操的人格魅力處處可見。我們可以看到他雄才偉略,有著平定天下的抱負,看到他知人善用,弄得誰都想來投奔;我們還可以從皇帝和卞喜的口中得知“跟著曹操有飯吃”的良好口碑;看到他和百姓一起在田間割麥子,從他口中得知跟隨他的百姓沒有一戶餓死,就連張老漢家的屋子都是他修的,哇,這種走“收買人心”和親民的路子不是劉玄德的一貫套路嗎?此外,曹操帶下屬像待江湖兄弟一樣,待關羽更是降低姿態、情同手足一樣,聽到張遼說了一句“管不住人是因為這裡有情”彷彿那個麻匪大哥又回來了。影片如此拔高曹操的形象, 弄得關羽不留下來都有點可惜。

        這主要由於電影的藝術加工和對歷史人物的個性塑造上。以現代人的理解去表現歷史是時下比較常見的,由莊麥二人聯袂打造的《關雲長》也是如此。就好像是一撥現代人穿越回去,重新演繹這段歷史的感覺,每個角色都那麼先知先覺,大家都知道這段歷史怎麼回事兒似的。片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種“後古代主義”價值觀,或者說是穿越回去的痕跡。比如說片中關羽說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時,曹操立馬反駁這是“屁話”,其實是“天子挾曹操以令諸侯”,他敢說兩千年以後依然有人相信這種屁話。曹操這麼說是因為這種傳言對自己創業極其不利而已,天子不過是曹操的棋子而已。其實姜文說這話時已經從曹操的角色裡抽離出來了,就好像是和21世紀的觀眾互動一樣。還有一次,關羽在闖關時誤殺了一個清官,被縣城百姓丟石頭罵成大惡人,正當雲長不知所措時,曹操前來解圍,為了抹掉關羽的“汙點”而要滅這些人的口,說不殺了這些人你關羽的名聲就臭了,且遺臭萬年。而後拍著胸脯說道:“英雄自然你來當,小人我來”。聽聽,多麼大義凌然,寧願揹負小人之名也要成全關羽的千年美譽。

          關羽也有抽離的時候,比如前腳還和天子畢恭畢敬、長跪不起的,後腳就和天子在田間促膝而談了,並且對天子安於現狀的想法大感意外,連勸他是“天命”。如果關羽真的天真的認為皇帝是天命,就不會那麼不分君臣了,更不會到最後指著皇帝的鼻子說他是“小人”了。就連這個皇帝也不是什麼花架子,我想大概是香港導演對於無間和反轉的劇情應用太過爛熟,所以順手給漢獻帝安排了一個無間的角色。這個角色是由酷似郭富城,曾在《十月圍城》裡有過出色發揮的王柏傑所扮演。他剛一出場貌似任人擺佈的小白鼠,接著一反常理道出“跟著曹操有飯吃”的知足感,內心卻隱藏著一顆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的小宇宙,向關羽爆料終有一天他會將曹操踩在腳下,但最終我們卻意外的看到他搖身一變成為下令追殺關羽的幕後主使,非常意外的看到這位仁兄在曹操面前硬了一回,表現出不可放虎歸山的堅定決心。可惜,曹操再次抽離,為了安慰關羽,竟然一面跟關羽小聲解釋天子殺不得,一面又當著眾位大臣指著天子說道等平定了天下,一定替關羽殺了這個“小人”,這一幕可以說是影片裡最大的BUG,不知道編劇是真沒腦子還是曹操真的這麼傻,曹操說這話讓天子情何以堪?所以這一切我們只能說成是一種“穿越”了,否則這一切還真是很難解釋了。

          此外,“綺蘭”這個角色也很多餘。史書上本沒有這樣一位劉備未過門的嫂子。加入此角是為了表現關雲長對劉大哥的忠心?要知道關羽為了這個女子半夜捉刀殺人,不顧性命的闖關殺人,就算被捅一刀也無怨無悔,這裡頭就不光是一個“忠”字了,還有一個“情”字。既然已經挑明這是關雲長日思夜想的夢中情人,就沒必要把關羽弄得不食人間煙火、不越雷池一步了,明明喜歡人家卻愛在心口難開,難道犧牲了關羽的愛情,只為了保全關羽的名聲?拜託,關羽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明明想著愛慕著,卻連個握手、擁抱都諱莫如深,這就把關二爺弄得太假了,真性情就不該這麼無情,真無情就不該這麼曖昧。

  • 9 # 叫獸說影視

    關羽連斃曹操大將,可是,威武的背後,飽受感情折磨!與此同時,曹營裡的眾將因曹操對關羽一再容讓,軍心動搖。曹操為穩定軍心,而親自出徵,誓要將關羽擒拿。幾經艱苦,終於來到黃河渡口,平靜河邊已佈下曹軍親兵的十面埋伏。生死關頭,死敵曹操竟一再以禮相待;忠義如關羽亦不禁動搖。身旁的綺蘭苦苦相諫,關雲長必須在‘情’、‘義’之間作出抉擇。

    曹操以諸侯之禮將關羽首級安葬洛陽,以圖挑起吳蜀之爭。東吳孫權也以諸侯之禮安葬關羽身軀安建廟宇,以圖平息風波。最終蜀吳之盟破裂,劉備揮軍東吳,起兵前大祭關羽,並建關羽祠於玉泉山!

    關雲長說對一句話天子挾曹操以令諸侯!要不是曹操集結18路諸侯大敗董卓,那時候的董卓早已想稱帝!連傳國玉璽都準備好了!倘若不是曹操與袁紹的思維不一樣,袁紹和董卓一樣,他們都會稱帝!漢室宗親將一樣不會存在!曹操是一代梟雄,他在世的時候都不敢往稱帝!漢獻帝劉協這樣早已不復存在,漢王朝也就就此結束!劉協應該感謝曹操!而且曹操還把自己的閨女嫁給了劉協!曹操雖然利用劉謝來試圖實現他統一中國的目的,但卻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為皇帝!千秋霸業,一壺茶!燈花看霧,曲終散!

    再次感謝友情,我的回答完畢!

  • 10 # 時光記憶灬

    在片中,曹操絕大部分時間都表現得像一個正人君子,將自己的所作所為解釋得無比正確。他甚至把漢獻帝像吉祥物一樣帶在身邊,和民眾一起開荒、收割麥子,所以許昌一帶6年沒有饑荒。曹操被演繹成對歷史看得很透的人,類似的還有對關羽說的“英雄你來當,小人,我來,不管幾千年,這小人我是當定了。”對此,導演莊文強解釋稱,“我們說過拍這部戲就是要替曹操平反的,這其實是我們想說的話。過去人們一提到曹操就是他要殺人的樣子,我們要塑造曹操救人的樣子,他的偉大在於他的豐富,他不可能總是要殺人,肯定有很人性的一面。大家認為曹操是小人,只能說明曹操是一個一直被貶低的歷史人物。”他還解釋,曹操罵兩千年後的人那一段,並不是藉機罵觀眾“蠢蛋”、“壞蛋”的意思,不過還是希望大家有很強烈的反應,有時,人的判斷力確實會被一些成見矇蔽了。至於“英雄小人”這一句,莊文強稱,“曹操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政治家,也是一個有爭議很複雜的人,他更在乎的是實現目標而非手段,這句話,解釋了什麼是真正的義,也是我們對他歷史形象的感慨。”

  • 11 # 地平線自媒體

    因為史書的乾巴且不可靠,歷史從來都是任電影打扮的小姑娘。不管翻拍哪個大英雄的故事,能夠保留的只是基本的性格和人物關係,他的心靈和事蹟必然會被重塑麥兆輝和莊文強導演的《關雲長》中的關羽(甄子丹),就不同於《三國演義》裡那個臥蠶眉、丹鳳眼、面如重棗、身長九尺的樣子,也不同於袁闊成評書裡那個剛愎自用、知錯不改的傲氣雄鷹。關雲長身上重情義、守信諾、勇武過人的傳統元素還在,編導更給他加入了相思入骨又擰巴難言的感情戲。民間傳說中,有關公月下斬貂蟬的段子;《三國演義》中,有關公對曹操送來的美女正眼也不看的描寫。足見這位武聖人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性取向有異。《關雲長》賦予關羽一場纏綿悱惻的無望之愛,讓他回到了七情六慾的凡人行列。他早早就愛上了鄰家女子綺蘭(孫儷),可那時他一貧如洗。

    等他成為上將再度遇見時,她卻成了大哥劉備沒有過門的新夫人。關羽從此進入情感地獄,夜夜都在情與義的煎熬中度過。過五關,斬六將,一半是為了投奔大哥,另半是為了綺蘭的安全。就這樣,關羽雖然沒有失節,也算是轟轟烈烈地談了一場戀愛。曹操(姜文)就更不用說了,60年來內地史書和影視中的曹孟德就不再是戲曲舞臺上的大白臉,而總是被塑造為有缺點的英雄。這次也不例外:愛惜人才,體恤部下,當然也奸詐狠辣。有意思的是,關羽過關斬殺的六將也不再是戰鬥工具,統統展現了人性的陰暗或光輝:有的與關羽惺惺相惜,有的與關羽兄弟情深,有的是心存百姓的好官,有的是造了反又回頭魚肉百姓的惡狼,有的沉浸在個人感恩和王命難違的糾結中……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段隱伏的故事。

    如果說關雲長的世界觀顯得紛亂駁雜的話,幾個配角倒因為內心簡單而虎虎有生氣。有了上述的篇章,“過五關,斬六將”就不再是過於離奇的傳說不再是關雲長炫耀武力的獨角戲,而成了大亂之世眾人的生死抉擇和碰撞。不過,麥、莊在完成了個性人物的塑造後,還是暴露出香港導演駕馭歷史正劇能力不足的通病。應該說,編導在史料上是下過工夫的,曹操屯田等情節取自於《三國志》。有些權謀也巧妙,比如給關雲長風光大葬,將劉備的仇恨轉嫁東吳。但幾個主要人物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智慧有問題:自命為“狼”的曹操為何對關羽如此看重、厚待、容忍?小說中的答案是愛才之意,電影裡卻不是這麼簡單。

    曹操以丞相之尊,一口一個“雲長兄”,老被搶白從不生氣,為關羽不惜與所有部下翻臉,看似對關羽一片赤誠,後來發現不完全是。他明知道底下人會攔截關羽,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感化他後收為己用,派他去殺袁紹。曹操想幹什麼,一個關羽就能掃平天下?殺個袁紹就天下大定?漢獻帝更是莫名其妙,一再派人追殺關羽的主使竟然是他,原因是怕他出走之後再度引發天下大亂。對於人所熟知的歷史題材,要麼做出黃鐘大昌的歷史厚重感來,要麼寫出一個能自圓其說的權謀故事來,這是正劇的拍法。如果不願意拍正劇,也可以走盡情顛覆的遊戲路線,就像《大話西遊》那樣,把自己拍成了另類經典。香港導演通常會劍走偏鋒,借歷史的軀殼上演顛覆的戲碼,然而《關雲長》卻不是惡搞路線,片中人物一板一眼。

    曹操經常發出驚人之語,比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屁話其實是天子挾曹操以令諸侯”,再比如“老劉家的房子快塌了,是我姓曹的幫他修好了,可是有人偏要說是我拆了老劉家的房子,我的冤枉向誰訴說?”這些話初聽起來有新意,細一琢磨根本站不住腳,純粹是遠離歷史語境的戲說之言。跟香港導演以前拍的《見龍卸甲》《赤壁》一樣,《關雲長》也給人以曲解古人的隔膜感和穿唐裝打領帶的錯位感。想要對政治和戰爭發表看法,就要按照政治人物的思維來考慮問題,而不能僅僅從反戰片裡拾取一鱗半爪的臺詞,從江湖片裡移植一兩個黑道陰謀家。這方面,《關雲長》還要好好地向新版電視劇《三國》學習才好。

  • 12 # 排毒電影

    天下皆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幾乎無人說天子挾曹操以令諸侯,這一猜想看似荒唐,卻也不無根據,因為曹操面對的這位皇帝劉協,他並不是一個政治小白,也不是一個昏庸之人,如果不是生不逢時,又是一代傳奇。

    公元189年,劉協初登帝位,年僅九歲,在此之前,他同父異母的皇兄劉辯被董卓廢了,而董卓之所以選擇他為新帝,得從一樁舊事說起。十常侍之亂,劉協和少帝劉辯逃出宮外,提心吊膽之際,迎面遇上董卓率兵而來。小小年紀的劉辯,嚇得瑟瑟發抖,旁邊的內侍太監,甚至是武官也全大氣不敢出一口,只怕一個不小心,殺身之禍就到了自己身上。而在這群人裡,有一個小男孩與眾不同,他挺身而出問董卓:“你是來劫駕,還是來救駕?”董卓聽這一反問,道:“當然是來救駕!”小男孩隨及又高聲道:“既然是來救駕,為何見了聖上不跪!”。那個小男孩就是劉協,他過人的膽識給董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了日後扶持他為新皇帝的主要原因之一。

    劉協的諡號是“漢獻帝”,“獻”即聰明睿智,而劉協也的確當的起這四個字,他這一生做的最聰明的事,就是選擇了曹操,或者說利用了曹操。

    公元196年8月,經過一段艱苦歲月,動盪不安之後的劉協,被曹操迎接到了許昌,他終於熬過了在洛陽連個白麵饅頭都沒有的日子,但同時,他心裡也知道,他未來的日子比在洛陽還要難捱,因為他要面對的,從此就是明槍暗箭,捲入的是政治漩渦,可他只有一個人,手無寸鐵,只有一個皇帝的空頭銜,此時此刻,他迫切需要有一個人來幫他。而那個人,他最終選擇了曹操。

    劉協最開始直到曹操,對他的印象應該是不好的,曹操在他眼裡是大宦官曹騰收養的乞丐曹嵩生的孩子而已,身世卑微,不值一提。可他沒有想到,若干年後,他會下詔封他為刺史、鎮東將軍,在他被董卓挾持著當個傀儡皇帝之時,關中大亂之際,曹操在關東地區竟然平了青州三十萬黃巾起義。以他的心智,那時候就知道,這個人,不同一般吧。

    曹操是表面贏家,他挾持了皇帝號令諸侯,好不威風。而實際上呢?如果沒有了皇帝,他就不能名正言順的號令諸侯了,他的行為就成了亂臣賊子行徑,從這個角度出發,他不得不保護漢獻帝的人生安全,此是其一,其二,越是位高權重,就越是有千萬雙眼睛盯著他,千萬個人算計著他,三國時期,謀士如雲,而想著算計他曹操的,更是數不勝數,而劉協他呢?只要有曹操一天,他就能平安過一天;最重要的是,無論如何,曹操他最終還是得為他劉協賣命,為漢室奔勞。曹操一生,東征西伐,一統北方,除掉了袁紹,袁術,呂布,安撫了東方割據關中的韓遂、馬騰集團,招降了割據東南方向宛的張繡集團,就連那遼東的公孫度、幽北的烏桓、

    河套長城沿線的匈奴,都對劉協稱臣。

    曹操打下的江山,在他的一生裡,最終還是拱手讓予獻帝。

  • 13 # 歷史唯物主義

    我們習慣性認為漢獻帝是個可憐的人,一直被人控制,沒有自由,先是董卓後是曹操。但是仔細看了三國志才知道,漢獻帝不是一個軟弱的角色。第一次見到全副武裝的董卓,他的哥哥劉辯嚇得說不出話來,但是他能對答如流,鎮定自若,單憑這一點,就足可說明漢獻帝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是個慫包蛋子。相反如果他不是生在亂世,一帶雄主不敢說,至少也可以作為一位賢君。後來在和曹操的博弈當中,也讓曹操汗流浹背數次,所以曹操對這位傀儡皇帝刮目相看,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漢獻帝並不甘心做一位傀儡皇帝,數次想把曹操搞下來,搞暗殺,聯絡外部諸侯,什麼招都用上了,只不過曹操太厲害,他的能力足可控制他。所以漢獻帝只能認命,最後54歲善終,這在當時也算長壽了。

  • 14 # 傢侑娘仔

    現今有很多崇拜曹操的人,崇拜可以但不要盲目!

    天子挾曹操以令諸侯”,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天子,在無能在昏庸那也是天子,曹操再強,那也是臣!天子命令群臣去做事那是天經地義的,沒有什麼要挾一說。反之就是要挾!你認為天子無能,你可以離開不為他做事,或者直接反了!但是不能要挾天子,要挾天子那你就是賊子!

    沒有曹操漢室亡的更快,這事不假,然而做為臣子這是他分內之事!有功,但並不等於他就可以直接替代天子了!

    梟雄和姦雄是有本質去別的

    梟雄是強硬而又有雄心的人物稱為梟雄!

    奸雄是奸詐而又有雄心又有賊心的人物,稱為奸雄,而曹操是不是這樣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曹操是奸雄並非梟雄

  • 15 # TT觀影視

    首先,在以往從小聽三國故事。認為劉備是正人君子,而曹操就是奸詐小人。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人逐漸長大,懂得了其實曹操才是真正的梟雄,亂世就該有曹操這種人。雖然不折手段,但是也是求賢若渴,納天下賢士為己用,他對於關羽是真心喜歡,欣賞。

    然後說說,天子挾曹操以令諸侯。其實事實確實是如此,要是沒有曹操,皇帝天天逃命,沒有諸侯會聽一個沒有一兵一卒的無權帝王,但是有了曹操,確實也是一個虛名皇帝,但是曹操來到以後皇帝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百姓也過上了相對安定的生活。這全是曹操的功勞,單靠小皇帝一人是做不到的,所以皇帝也利用了曹操的權。

    天下皆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幾乎無人說天子挾曹操以令諸侯,這一猜想看似荒唐,卻也是有依據的。

  • 16 # 電影僧哥

    這種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曹操是個聰明人,漢獻帝劉協也不傻。曹操仗著君威可以呼風喚雨,壓制著各諸侯。同時漢獻帝也一樣是仗著曹操的勢力,得以坐穩帝位。即使沒有這個曹操,還會有別的“曹操”。又或者假如沒有曹操這樣的人存在,那麼天下將會更亂。諸侯紛爭的局面會更加嚴峻,漢獻帝也可能早就被趕下帝位了。所以說他們算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吧

  • 17 # 達聞西的文西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平黃巾定河北,掙烏桓收荊州,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中原之一統。

    曹操執天子之名,做天子之事,但至死未稱帝,劇中的“天子挾曹操以令諸侯”只不過是一句自嘲,嘲的是天下皆錯看他曹孟德。

  • 18 # 諸位請留步

    東漢後期在桓靈二帝的手上被毀於一旦,而少帝劉辯軟弱無能,導致宦官與外戚爭權奪利,朝野一片狼藉,百姓生靈塗炭,各地軍閥激烈交戰,都想掌控皇帝來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讓四百多年的大漢王朝走向滅亡的道路。

    漢獻帝劉協就是在這樣的場景下登場了。劉協能來到世間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他的母親王美人是位典型的才女,深受靈帝喜歡。但好景不長,此時,屠戶出生的何氏為靈帝生下長子,後來被封為皇后,於是有孕在身的王美人怕遭到皇后的迫害,偷偷吃下墮胎藥,然而打胎沒能成功,劉協就這樣艱難的活了下來。而王美人最終還是遭到了何皇后的毒殺,靈帝擔心劉協再次遇害,就將未滿月的劉協就交給了董太后撫養。

  • 19 # 峰哥耍大槍

    該片對曹操的刻畫過於附和導演自身理解,而同片的《曹操與蔡文姬》雖然存在歷史虛構卻相當寫實。

    唯物主義一槌定音的教導我們,事物都是相對、依存又變化的,同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而這個關鍵的轉折是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我們來看看到底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

    董承、王子服等起兵抗曹

    漢獻帝不滿曹操專權以衣帶詔命老丈人董承,王子服等人舉兵意圖派人斬首曹操,而劉備作為政變外援,但是具體實施斬首行動的刺客關鍵時刻變成“秦舞陽”掉了鏈子,被大將許褚所殺。陰謀變成陽謀,曹操立刻反攻倒算,怎一個殺字了得!政變參與者均被誅殺,唯獨發起人漢獻帝,好著那!雖然數次哀求曹操赦免董貴人而不得,但也不過是賠了個夫人,折了他人之兵而已。自己也和沒事人一樣。

    官渡之戰序幕

    曹操在北方最大的敵人——袁紹開始了行動,密謀重兵進攻許都,捉拿曹操,爭奪皇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精兵10萬竟然被曹操以少勝多擊敗,曹操正式取得北方控制權。

    了不起的伏皇后

    劉協的正牌皇后——伏皇后見曹操借衣帶詔事件大肆誅殺有關人員,甚至董貴人有孕竟也被絞殺的,於是揹著獻帝寫信給父親伏完控訴曹操暴行要其效仿董承誅曹匡扶漢室,伏完嚇的不敢動,建安年十九年,也就是過了15年,當日密謀敗露,伏氏族誅,伏皇后被殺前哭求獻帝活命,劉協哭著回答:我都不知道能活到什麼時候!!”。而伏皇后所生的兩個皇子也被毒死,此時獻帝失去了所有的依附勢力。

    “協天子以令諸侯”

    衣帶詔事件處理結果凸現漢獻帝全身而退的實力,這是建立在皇帝的威信及外部敵對勢力的制約之上(包括張秀,劉表等),在官渡之戰之前,皇帝與曹操是相互合作相互利用的博弈關係,往往存在雙贏。藉助曹操的勢力恢復董卓之亂後的漢室威儀,鞏固正統。曹操則藉助天子的聲望及名義擴張勢力,而官渡之戰後,曹操基本統一北方,漢獻帝則完全淪為傀儡,信心徹底喪失。對於伏皇后的哀鳴連向曹操求情的勇氣都沒有了。

  • 20 # 大聰明說電影

    世人都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一個奸詐無恥的小人,隨意的擺弄天子,還冒用天子詔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我們先不說曹操的為人,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事,大家也許都認為曹操佔了很大的便宜,其實大家都是被表面的現象所誤導了而已曹操的確是“得到”了漢獻帝,不過可以說是解救,或者說是迎接吧!因為漢獻帝當時是在逃亡,天下諸侯都不敢去碰這個燙手的山芋,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你把皇帝接來了,那麼是皇帝做主還是你做主?如果皇帝做主你不就等於把自己的家業拱手讓給了皇帝了嗎?還有什麼所謂的宏圖大業了呢?如果是你做主,那麼就會給天下的諸侯一乘機攻打你的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孱弱也有雄起時,為何說北洋政府出兵海參崴令世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