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大寶小寶育兒

    兩歲的孩子,大人訓話就和沒聽到一樣,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怎麼教育?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觀點可以參考一下:

    1.我看到標題訓話兩個字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訓話呢,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如果訓話,我們會不會聽呢,不會。我們只會越來越反感和叛逆。所以切記不要訓話。

    2.寶寶小時候是有敏感期的,就像喜歡吃手,喜歡獨立,喜歡叛逆等等,都是寶寶的敏感期,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寶寶安全的度過敏感期,而在這敏感期期間,父母需要耐心地教育孩子,給他充足的愛和安全感,有高質量多陪伴。

    3.孩子2、3歲時的叛逆說明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得到提高,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喜歡嘗試自我獨立,對事物的好奇心加強,變得越來越聰明瞭,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

    4.孩子的叛逆期小時候一定要認真對待,也要幫助孩子及時糾正過來,培養他樹立一個健康積極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人生成長路上的困難。

    5.最後,關於又回到訓話一詞語,我覺得應該要給孩子愛和自由,小孩子往往不喜歡大人說什麼,說的越多,雖然嘴巴上面不說,但是心裡牴觸,但是我們做什麼,他們喜歡模仿,有樣學樣,所以我覺得我們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他們會跟著我們做的。

  • 22 # 大齡寶媽海蹊芮

    兩歲多的孩子,大人訓話就和沒聽到一樣,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怎麼教育?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從兩方面分析:

    1.孩子知道有錯,明知故犯。兩歲的孩子已經有自主意識,他(她)有自己的對錯認知(雖然不一定真的對),針對這種情況,大人一定要嚴肅告訴他這件事他那哪裡錯了,為什麼錯了,會產生什麼樣的嚴重後果,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

    舉例說明:我家二寶兩歲半,雖然是女孩子,但是淘氣的很。有一次她用一個很重的玩具,敲她姐姐的頭“啪啪!”聽那聲音就知道很疼,“米朵,打姐姐的頭多疼,跟姐姐說對不起!”我嚴厲告訴她。“哼!”她揚起小臉,不以為是,“你做錯了,為什麼不道歉!”我再次提醒她,她反而扭身跑了,我拾起那個玩具敲了她頭一下,她立馬哭了,“疼不疼?”我問她,“嗯!”她感覺很委屈,“你打姐姐疼不疼?應不應該跟姐姐道歉?”我問她,“嗯!” 她回答的很勉強。“跟姐姐說對不起!”我再次要求她,“姐姐,對不起!”她雖然不情願,但畢竟承認錯誤了。我家老二現在一想動手,“幹嘛?”我問她,“媽媽我玩兒呢!”她立馬拿著東西邊走邊說。

    所以,如果孩子真的犯錯,對你的話置若罔聞,那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嚐嚐犯錯的苦頭,漲一下記性。下次再做類似的事情他就會考慮或者猶豫一下。

    2.孩子不知道這樣做是錯的。針對這樣的問題,首先父母是有責任的,沒有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在孩子犯錯後,父母要和顏悅色地告訴孩子,規則要人人遵守,孩子也不例外。

    有一次帶我家二寶去超市,我在水果區挑水果,他抓住一串葡萄酒,揪下一個就往嘴裡送,“寶寶不可以,超市的東西必須過完秤交完錢才可以吃!”我趕緊告訴她,她疑惑的看著我,“寶寶,你看那個阿姨在掃碼,滴滴一下,媽媽交上錢就可以吃了。你想吃葡萄呀?咱們就買這一串兒好嗎?”我指著她剛剛揪的那一串葡萄。“好呀!”她很高興,我想應該她意識到錯誤了。

    孩子在分不清對錯的時候,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說明事情的對與錯,大多數孩子還是能接受的。

    兩歲的孩子,本身就處在懵懵懂懂的年齡,是非對錯觀念模糊,父母的引導最為重要,你父母要多觀注孩子的平時言行,發現錯誤及時糾正,以免孩子養成我行我素,驕橫跋扈的性格。

  • 23 # 藍公主

    兩歲的孩子大人訓話就和沒聽到一樣,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怎麼教育?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說“你不要……,你不許……”。

    這大都是因為我們從小被父母這樣教育的,也就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而父母也是受他的原生家庭影響,一代一代傳下來。

    但是這樣傳下來的教育方式並不是正確。

    訓話是嚴厲型家長愛用的方式

    因為,嚴厲型家長認為,只有嚴厲和懲罰才能對孩子有效。

    相信大家都見過這樣一種孩子,在被呵斥的當下,孩子的行為有所改善,但是一轉頭就會“舊病復發”。

    這說明嚴厲和懲罰不起作用,或者說是長期作用。它只能起作用一小會兒。

    並且,

    嚴厲和懲罰教育手段會引發不良行為。

    家長用訓話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表現出沒聽到的樣子,可能是反叛和退縮。

    孩子不吭聲的行為背後其實對不尊重的反抗。

    但同時因為對家長權威的害怕,所以不做聲。

    孩子還有可能會想,“我下次要更小心一點,不能被抓到”。

    作為2歲的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是,“我是個壞孩子。媽媽不愛我了。”

    孩子內心不斷退縮,自卑心理增長。

    教育的底色是無條件的愛。

    但是家長的訓話裡沒有愛,因此孩子感受不到愛。只有害怕和自卑的增加。

    孩子在童年時期,發自本性地希望找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價值和歸屬感。實際上,終其一生都是這樣的。只不過長大的人被很多其他東西掩蓋而不自知。

    家長髮自內心地去愛一個做錯事情的孩子,理解孩子會犯錯,允許孩子會不對,這份理解和允許就是無條件的愛。

    這樣的愛會增加孩子學習正確行為的興趣,會渴望並且努力做得更好得到家長的肯定。

    孩子真正需要聽到的是怎麼做

    家長對孩子說“你不要……” “不許……”的時候,孩子確實聽到了不要做,不可以。

    但是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孩子真正需要聽到的是應該怎麼做。

    家長應該說的是“可以……”,家長希望看到孩子做什麼、怎麼做才對。

    這時候孩子會明白,哦,原來現在這樣是不對的,媽媽說的那個是,媽媽希望我這樣做。

    因此,避免“不”句式,用好“可以”句式和“該怎麼做”句式很關鍵。

  • 24 # 深耕幼教小十年

    根據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論,兩歲的兒童正處於發展的第二階段。

    將埃裡克森本階段的理論解釋一下就是:這一時期的兒童處於“自主與害羞(或懷疑)”的衝突期,如果發展得不好,那麼兒童會產生害羞或懷疑的人格,即缺乏信心,畏首畏尾。埃裡克森把這一發展過程定義為: "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決心"。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洩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孩子會反覆應用"我"、"我們"、 “不"來反 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

    在瞭解兒童第一反抗期的前因後果後,讓我來為大家支支招吧,可能有點多,但我認為每一條都是實在且必要的。

    堅持原則,但要注意什麼才是原則性的問題,明確主次。

    一個孩子在剛剛可以自主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一切事物都是充滿好奇的,他可能喜歡去摳電源插座也可能在媽媽做飯時一起操作,浪費米和麵。可能喜歡伸手打長輩,也可能整天粘著父母陪他玩。這時候前者是原則性問題,我們不能妥協,而後者並不涉及原則,我們應該對兒童有所照顧。一味的對兒童進行教育,否定不利於真正有意義的教育的實施。適當的放手也更加有利於兒童自信心,獨立性的建立。

    不隨意打斷兒童活動,讓兒童對將要做的事情有預期,給兒童反應的時間。

    其實我是把三條差不多的事情捏在了一起。第一,有時候在兒童玩得興味正濃時,家長要叫兒童去吃飯,此時兒童不去,有些家長就不高興了。很明顯這件事情是家長做得不對,但放到現實生活中卻很少家長能意識到。如果經常打斷兒童,那麼在兒童日後的專注力方面一定會有所缺失。第二,再說讓兒童對將要做的事有預期,這就是在兒童做事之前,比如在去超市之前,父母可以跟兒童商量:我們去超市,只可以選一種零食,吃太多零食對身體不好。這樣有了預期兒童會有思想準備。第三,給兒童反應時間,比如需要制止兒童的行為,一個兒童正在哭鬧要去淘氣堡,可以跟他說:媽媽今天真的沒有時間陪你去,你哭鬧並不能解決問題,明天去我會帶你多玩一會,你考慮一分鐘,看看是不是可以。

    轉移兒童注意力。

    一味地說教回使兒童產生厭煩情緒,在針對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或者不適合說教的時機場合時,我們可以透過轉移兒童注意力達到目的。比如兒童在冰淇淋櫃檯前不走時,媽媽可以說:快看,那邊有個超好玩的東西,或者寶寶快來幫幫媽媽,媽媽拿不住了。這樣使兒童將注意力關注在其他事情上。

    照顧兒童生理需要。

    兒童的語言系統剛剛發展起來,還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在感到餓,熱,等時候都會產生煩躁情緒。同時在兒童感到無聊時也會產生情緒。因此在一些大人社交場合,或是在火車,飛機上兒童會感到無聊,此時應想著為兒童找些事情做,例如給兒童帶個小玩具。

    加入兒童的世界,以兒童的方式溝通。

    兒童會更加喜歡能理解自己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兒童與年齡相仿的人玩得更開心。在兒童看動畫片時可以跟兒童一起看,可以跟他請教動畫片裡的內容,這樣兒童會覺得跟你有共同語言,下一次如果不想讓兒童看那麼久動畫片時,大人就可以跟他說:咱們今天少看一會兒吧,昨天我做夢喜羊羊跟我說他演得太累了,我們今天讓他多休息會兒。同時當兒童總想買奧特曼等玩具時,大人也會多一些理解。

    不懼大眾的眼光,別讓兒童抓住成人的弱點。

    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家長在超市被孩子磨得手足無措,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其實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堅定自己的原則,不然寶寶發現了大人要面子的秘密,下次會鬧得更厲害。同時,這件事過去後,要與幼兒討論這樣做誰都不會得到好處。

    道理講明白後,進行適當的冷處理。

    同樣適合於超市的例子,講明白不買的原因後,如果兒童沒有理由反駁,那麼這時候道理講到這裡就可以了,剩下的是讓幼兒自己考慮了。在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時也是一樣,如果寶寶在適應了之後還是拽著媽媽不肯走,那麼越與幼兒拖沓越是不利於幼兒正常入園,在講清道理之後,剩下的事情交給幼兒,他們完全有能力應對。

    培養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

    很多時候,兒童的解決方式是哭,是鬧,是跟父母對著幹,是扔東西,是尖叫跺腳。如果培養幼兒正確的表達方式,幼兒會越來越被成人理解,成人與幼兒的相處方式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幼兒的行為方式多數來源於模仿,與其等問題發生再去解決,不如從源頭解決。

    幼兒的行為大多能從成人身上找到影子。比如爸爸媽媽在家說話不注意方式,那麼兒童在與他人溝通時,語氣和用語都會有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的每天早晚刷牙,兒童也會認認真真的去學著做。

  • 25 # 薯片話梅

    孩子不聽話,家長就跟著頭疼。

    “2歲的女兒總喜歡說“不”,經常要哄著她”

    “孩子特別依賴電子產品,一拿起手機就停不下來”

    “5歲的孩子脾氣特別大,稍有不順心就容易生氣”

    “我家孩子總是磨蹭,半個小時的作業,要兩個小時才能完成.”

    ......

    很多父母都苦惱孩子不聽話,

    總喜歡跟你唱反調。

    面對這些棘手的情況,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跟孩子講道理,給他定規則但似乎效果都不明顯,那問題是出在哪了呢?

    一、更換語言模式

    一句話可以殺死一個人,一句話也可以救活一個人。語言比我們想象中的要重要得多。容易引發親子衝突的詞:為什麼、應該、但是。

    “你為什麼還沒寫完作業?”

    “你應該在10點前完成作業。”

    “我孩子學習很好,但是太調皮了。”

    父母可以嘗試更換語言模式。譬如將【為什麼】換成【什麼】、【應該 】換成【可以】 、【但是 】換成【同時】。

    “寶貝,發生了什麼事,作業沒完成?”

    “你可以在九點前完成作業。”

    “我孩子學習很好,同時很調皮。”

    你會發現原來語言背後竟然有這麼大的力量。不同的語音、語氣、語調,會得到完全不同的反應。希望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語言的力量,學會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

    二、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的產生往往有很長的過程。當你問為什麼的問題時,你只能得到理由,父母需要帶著一份接納和允許問孩子『什麼』的問題。

    因為只有『什麼』的問題,才能讓我們知道事情的真相,你才能瞭解真實的故事。故事比原因要重要得多。

    三、做孩子的榜樣

    我們常以為,孩子觀念是在父母講道理中形成的。事實上,在聽懂道理前,他們往往已經形成了某種看法。觀念的形成,更多來自於對撫養人行為準則的複製。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觀念,最重要的是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日常修養,做好孩子的榜樣。

    舊的教育方法只能得到舊的結果,家長從改變引導方式開始。你會發現你會越來越瞭解孩子,孩子也願意配合你。教育方式改變,孩子就會改變。

    孩子經由我們而來,卻成為我們生活裡的光。我們的情緒和成熟程度,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態度,我們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都被這個小生命映照的一覽無遺。孩子是一面鏡子,可以讓父母看到自己的美好與不足,讓父母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圖。

    寶寶兩歲了也應該接觸一些早教的知識了,我這邊給你分享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驗吧。

    我家寶貝3歲,去年開始教學習漢字,但效果一般,小孩子喜歡小動物,對識別動物更感興趣,後來我找了很多有關於動物和學漢字的軟體,感覺廣告很多,內容我也不是十分放心。

    後來發現了一款《貓小帥識字》把漢字演變成有趣的動畫和圖形,內容緊扣一年級教材和幼兒常用字,輕鬆記憶,最關鍵是內容健康、發音標準,寶寶可以一篇一篇的連續學習下去,安排的十分合理。

    我家寶寶超喜歡的,裡面能學到一千多個簡單的漢字,我家寶寶用了之後效果還挺好,極力推薦你可以給你家寶寶試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出旅遊,你是選擇民宿,還是旅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