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劉夏
-
22 # 妙妙一角
20034
關於這個問題,妙妙角認為首先是要深刻反省自己,如果拿定主意了就直接換了,大不了從頭再來!
第一:自我再反省38歲了,一直都在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如果從25歲開始工作,至今也有13年了!一份堅持了至少13年的工作,現在才想起來不喜歡,要換個行業,是不是真的合適?
不管是什麼原因,能堅持13年之久,妙妙角認為你已經是該行業的老手,對於工作可以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正所謂幹一行愛一行,既然已經幹了13年,即使不愛了也至少是習慣了罷。
相信38歲的你思想已是非常成熟的,對於現在換行業跳槽的利弊已經有過深思熟慮、多次權衡,真正需要的只是一個確定的眼神而已!
那麼,再反省也只是模擬一下換行失敗這個最壞的結果。
第二:大不了重頭再來如果換行業跳槽,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從零開始、從新再來罷,合適不合適得看你自己的風險管理能力。
如果你真的厭倦了現在從事的職業,如果你可以沒有收入也能正常生活,如果你已經對期待的新行業有充分的準備,那麼幹脆利落些換了罷!
38歲正當壯年,不論是思維認知,還是體魄眼界,都是人生至高點。再沒有比現在更好的年歲了,這個時間點去從事全新的、自己熱衷的事業,一定會事半功倍、激情昂揚,也是非常富有成效的。
-
23 # 江湖人稱百笑聲
如果你財富自由了,那你想做啥就去做,如果只是因為不喜歡,換一份工作大機率還是不喜歡。並且這個世界上我認為喜歡自己工作的人不多。所以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才是正常現象。加油
-
24 # 周洪宇
每年都有一批畢業生步入職場,為職場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這就意味著有些崗位正面臨著優勝劣汰的局面,這也讓不少40歲左右的職場人感到不安,進而導致“職場中年危機”現象愈發凸顯。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並不是沒有道理,這個時候換行業重頭再來風險係數非常高,但也不是沒有重頭再來的成功案例,任正非和柳傳志都是40歲左右才開始創業的,更何況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負債創業。針對你的問題我有幾點看法:
一、現階段最需要的是什麼?
對於一名38歲的職場人來說,經過人生上半場的煎熬奮鬥,最期望的是自己能有一個“功成名就”的成績單;因此成為高管或社會有影響的人物是每個職場人的夢想,但往往“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骨感的現實就是很多人感覺“四十不惑”,仍在崗位上日復一日,最苦逼的是還幹著不喜歡的事。但要明白現階段最需要的是家庭生活的保障,在不影響基本的生活質量情況下,可以適當的考慮改行再來;而不是一份喜歡的工作,畢竟這個年紀最缺的是時間,進入一個新的行業至少需要三年才穩定,萬一試錯了成本是巨大的。
二、換行業是為了什麼?
換行業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喜歡還是漲薪。每到年終,不少公司都會進行薪酬調整,但職場中年的漲薪情況卻不容樂觀;很多職位薪酬不升反降,公司更青睞給年輕人漲工資。如果38歲之前沒有進入管理層,就會慢慢被邊緣化,作為公司負資產一樣慢慢的被淘汰,這就是工資不漲反降的原因。“跳槽已成為漲薪唯一途徑”,這句話可謂是“職場鐵律”,據某人才網資料顯示,職場人每跳槽一次薪酬將上漲30%左右,但35歲職場人跳槽人數不足兩成,其實這不是不想跳,而是不敢跳。如果真的不喜歡目前的這份工作,建議對新行業有足夠的瞭解,對職位、薪資以及未來發展的空間做調研,最後,評估目前的薪資和換行後的薪資,如果新行業的薪資比現在的薪資低,需要多長的時間成本才能持平或超越;在原本行業裡你已經是行業的老“專家”了,換了新行業就是一個行業新手,只是年紀比別人老了,在特定的階段裡機會自然也就少了。
三、發現自己的價值
面對職場中的壓力和危機,38歲職場人更需要尋求新的突破口,增加額外的收入,自媒體時代給了更多的人機會,與其被動不如主動的參與,所以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成為自媒體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和才藝做起了自己本職工作之外的職業或副業,如短影片創作者、新媒體撰稿人、直播帶貨達人等等,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利用工作之餘幹起了副業,當你的副業收入趨於穩定了,到時再辭職也不晚。
最後總結,有人說38歲已經老了,其實老與不老是由你自己決定,調整心態積極面對,下半場的人生賽場,其實才剛剛開始,我們仍然需要砥礪前行,更應該從現在開始,利用全新的網際網路工具,進擊職業生涯的下半場。
-
25 # 山楂又紅了
三十八歲,一直都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只要你經濟實力可以,換行業絕對可以。如果飯都吃不飽,那還是不換為好,別說重頭再來了。
為啥這麼說呢?人的一切工作都是為餬口養家而出發點,三十八歲,應該已成家。如果沒成家,也應該為自已成家有點積蓄了,那麼你應該有一點資本,不會為吃不飽,養不了家而擔心,工作不順心,跳個行業,發揮自己的長處。不勞自己虛度年華,慌廢才能也可以的。
那麼該選什麼行業呢?
筆者認為,選與自已才能,專長匹配的,與自已才能,專長不匹配,也發揮不出自已,無用武之地,揮霍青春,還不如不去。
第二呢,跟自已志向不投,興趣不合,也不要去。去了也是情緒糾結,沒有個愉快的工作環境,對你也是一種壓抑,無用武之地。
其次,沒有格局,沒有未來的行業不要去,十來年以後,已近五十歲了,沒那麼多時間讓我們重頭再來。
所以,經濟可延續的情況下,選擇適合自已的,有一定發展前景的,能夠給自已創造更多財富的行業。
拿一個財經人看侍行業,創造不了自身財富的行業我們不去,我們給行業帶不來利潤我們不去,我們就是利潤的創造者。相信你會選擇更好的!
回覆列表
既然不喜歡,那你繼續做下去豈不是在煎熬?
任正非43歲才創辦華為,你比他當時還比小5歲呢,為什麼不能去嘗試。
你的顧慮應該是38歲,如果跨行業沒成功怎麼辦,到這個年紀怕輸不起。
與其一直幹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你也不會開心。倒不如花點時間,好好琢磨,選擇你喜歡的工作,再拼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