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零點拾韻
-
22 # 文之戈
原詩是這樣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是杜甫在公元755年,安史之亂其間避亂梓州,第二年叛亂平定,杜甫又回到成都草堂,當時心情很好,面對草堂四周一派生機,情難自已寫下這首即景小詩。
為何是“窗含”而非“窗寒”呢?這要從詩歌賞析的幾個方面來解析。
一,從文眼著手來看看。
這首詩從表現手法上來看是化靜為動,含蓄委婉。風格內容上來說是一首寫景詩。本詩一句一景,動靜有致,似乎不好抓文眼,文眼也就是本詩中的中心重點詞語,所以詩中是一句一個眼,分別是一句“鳴”,二句“上”,三句“含”,四句“泊”。從這四個字中,我們體會到了作者越來越興奮開心的心情,就是這四個字連絡起全詩的意境,使本詩成為一個整體,都在表現詩人的情不自禁的快樂心境。
此四個字都為動詞,若把“含”換成“寒”字,“寒”為形容詞,與第四句“泊”字詞性不對仗。還有“寒”字也與作者的心境不匹配,本來杜甫一生坎坷,流離飄泊不定,好不容易心情好一點,要你這一“寒”又把心情扯到了冰點。所以“寒”字不妥。
二,從詩的意境上去分析。
詩人杜甫年輕時在做官的父親的蔭護下,度過了一段好時光,到了中年進仕不順,只做了個小官,後來好不容易升為工部郎,又遇到安史之亂,只得棄官逃難到成都,結了個草廬暫時安家。這個草廬就是寫《絕句》這首詩的地方,當然還有最著名的《寒廬為秋風所破歌》也是在這裡寫的,寫出了流傳千古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就是寫《絕句》這首詩時的時代背景和環境。
我們要理解本詩《絕句》的意境首先必須要了解作者寫作此詩的環境和時代背景。
曾經的杜工部一早起來,就聽到了安史之亂被平叛的好訊息,在飢寒交迫中沉浸了許久的心一下子跳了起來,聽到了二個黃鸝鳥在剛吐綠的枝葉上歡叫,一抬頭就看到了一行白鷺直衝雲霄,從推開的窗戶裡看到了遠方西嶺千年不化的雪,(這都是好兆頭,好現象,怎能不高興。)開啟門看到停泊在江面上即將北上遠行的船。(該坐船回去了,該結束這寄人蘺下的生活了,怎能不高興。)
看看這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一系列情景,我的心情都透過這千古的文字為作者開心起來了。所以此情此景,此時此刻,把這個與意境極不匹配的“寒”字,要是誰真狠心地把它放進詩裡,既是杜甫不罵娘,我也想揍他一頓。
三,把詩翻譯成白話文看看。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譯文:
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如果我們把“窗含”改為“窗寒”翻譯一下,就變成了“坐在寒冷的窗前冷冷地看著西嶺外千年不化的積雪。”與前面那二句好不容易看到的好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一個“含”字把窗寫活了,像一幅畫一樣把西嶺雪景框嵌在窗上一樣。這樣樹上天上,遠方近旁都融為一體。所以是“窗含”而非“窗寒”。經典就是經典,“詩聖”的名頭確實不是白叫的。不然在杜甫之後那個喜歡“推敲”的賈島早就把這詩“推敲”掉了。
時間成就了經典,經典成就了完美。 -
23 # 青青大芒果
這句詩出自杜甫的《絕句》。這首詩是這樣的: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我們讀詩的時候想象一下這樣一幅畫面:
白色的宣紙上,畫有兩隻黃鸝鳥在柳樹枝頭。柳條嫩嫩的,綠綠的,帶來了幾分春意。高空中,一行整齊的白鷺在藍天飛翔。此時的我正在家裡愜意地欣賞著這一美景。透過窗戶,我看到西面的高山上還有積雪正未消融。黑色窗戶框就如同畫框一樣,把這幅早春圖鑲嵌起來。
所以,用“含”更具有那種詩情畫意的美感。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慢慢鋪陳開來。
若用“寒”,本就已經寫雪,再寫寒,並沒有多少不一樣的感覺!
因此,用“窗含”而非“窗寒”。
-
24 # 菁莪老人
雪山如含形象的描寫了早春雪山將溶未溶,比較溼潤的景象。含字和下句的泊字組成對仗關係,都是動詞。寒字是說明氣候寒冷,是形容詞,與本詩的意境不和諧。雪山和門前的船一遠一近,境界闊大。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境。
-
25 # 杜旋65657960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的意境即是一副冬寒江山圖,又是胸懷天下的氣度與眼界。含著意為,以窗入境,進入千里江山的花捲中
回覆列表
要是不看全詩的話,單純看這一句,“窗含”替換成“窗寒”,即“窗寒西嶺千秋雪”,問題是不大的,語句通順、含義清晰。但是,從全詩看,替換後那就是天壤之別了。
原詩是兩個對仗句,替換後三四句就不是對仗了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雖然絕句是不要求對仗的,但是中唐以前的詩人都喜歡在一、二句或三、四句採用對仗。比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一、二句對仗,又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是三、四句對仗。
杜甫的這首《絕句》是全對仗,那麼,我們來看“窗含”與“窗寒”的區別:“含”是動詞,與“泊”相對,而“寒”是形容詞,就不能與“泊”形成對仗了。
“窗寒”與“窗含”的相比,意境差了不只一個層次原句的意思是:在屋裡,透過窗戶往外看,西嶺上千年的積雪盡收眼底。替換後則理解為:窗戶寒冷,西嶺上還有千年積雪沒有融化。意境上,至少有以下三個區別:
動態與靜態的區別:“含”是動詞,把“窗”和“雪”緊密聯絡在一起,所有的積雪都是在窗的囊括範圍,這扇“窗”可以說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替換成“寒”後,則“窗”與“雪”是孤立的存在,只是簡單的畫面拼接。
起承轉合的連貫性有區別:全詩前兩句是明快的景象,第三局轉折,由景轉到作者的感慨:重燃回鄉希望,尾句則是點明心理的複雜:實現夢想是比較難的。“窗含”正好在這轉折之間的運用恰到好處,如果替換成“窗寒”就顯得有點突兀,連貫性差了一些。
感情色彩有區別:這要提一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安史之亂平息後,詩人回到草堂,看著生機勃勃的景象,重新燃起了回鄉的希望,但心裡還是沒底,應該說是心情複雜略偏向積極。“窗含”隱藏了冰雪初融的含義,換為“窗寒”之後就是一如既往的寒冷,看不到冰雪融化的希望,感情色彩就有偏向悲傷了,與他當時的心境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