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武松對招安的 變化

    縱觀《水滸》全書可以看出武松是一個多性格的矛盾統一體,他的性格隨著當時環境變化,在他身上集合了儒家、俠客、道家的深深烙印,北宋時期文人的地位高於武人的地位,同樣是知寨的劉高和花榮,文人劉高是正知寨,特別是太祖杯酒釋兵權後,武將就再也沒有大的出路,武松讀過幾天書,儒家思想在他思想上佔主導,忠與義雙全的愛國情懷讓他積極向上,即使是為兄報仇後,仍然用法律的手段解決問題,武松自小與哥哥相依為命,思想中親情這根弦繃得很緊,武大的侏儒形象讓身高馬大的的武松多了幾分保護弱小的俠義感,流放中又因為俠義所使醉打蔣門神,雖有正義但又有不辯是非的江湖義氣,有仇必復,有恩必報,武松濫殺無辜直至血濺鴛鴦樓,此時的武松俠義感和江湖義氣佔主流,大樹十字坡武松假扮行者,從此一生都沒脫下道袍,放棄了對世俗生活的追求,在他思想上體現更多的是道家的無為,思想上的親情感讓武松依然捨生忘死地追隨宋江上梁山、受招安,直到因徵方臘而失去了一條臂膀。

    武松的身上集中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雙重色彩,每一個方面都體現著耀眼的光芒,在無數讀者的心中留下了一幅光輝的英雄形象。武松出場的描寫,並不是閃亮登場,而是一幅落魄的形象,他是因打架鬥毆而躲避於柴進府上的。此時的武松只不過是一個武人,在崇文抑武的宋朝不受歡迎,即使柴進那樣廣納天下豪傑的仗義之人也對武松不感冒。讀過幾天書的武松在思想上是一個符合當時統治階級準則的,是皇帝的堅強擁護者,雖然對文人官僚集團不滿,但心靈深處是嚮往爬上社會上層的,宋江的到來改變了武松的命運,二人結拜為兄弟,給了武松信心,從此武松對宋江忠心無二。

    武松人生最輝煌的一頁是景陽岡上打老虎,酒後的武松與老虎相遇,急於回家看望哥哥的武松沒有了退路,調動了自己的潛能,在人虎大戰中取得了勝利,給他帶來了奇高的聲望,也是讀者喜歡武松的原因,一場“打虎”,把個武二郎的神勇,勾畫得淋漓盡致,也使他一躍成為他夢想不到的都頭,見到了自己的哥哥,還有讓他終身難忘的嫂子潘金蓮,這是武松一生最幸福的一段時光,讓她一生難忘。嫂子的關心讓他激動,他對嫂子也是充滿了感激,心裡對潘金蓮也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武松的到來,使潘金蓮那顆因嫁給天下第一醜男而早以死了的心又復活了。在與哥哥的親情和性愛兩者之中,武松毫不含糊地選擇親情。

    哥哥武大郎既是撫養武松長大替武松背責罰的恩人,又是一個需要保護的“懦弱本分”的弱者。他只能把自己的喜歡埋在心中,拒絕潘金蓮的色誘,一生沒有再娶妻。潘金蓮對武松是愛之慾切、恨之慾深,復活後的潘金蓮受王婆的騙,與西門慶勾搭成奸,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在武松不在家時謀害了武大,武松在哥哥被害,告狀不準的情況下為了報仇伸張正義,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後到官府自首,並甘心流放,因此被流放孟州。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顧,為報恩,武松醉打蔣門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不過武松也因此遭到蔣門神勾結官府進行的暗算,被迫大開殺戒血濺鴛鴦樓,濫殺無辜成為武松一生中的恥辱柱。逃亡過程中,在張青、孫二孃夫婦幫助下,假扮成帶髮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龍山魯智深,成為該山寨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後三山聚義打青州時歸依梁山。

    武松由於受到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的影響,在水滸英雄中提出招安的想法,而且是《水滸傳》中第一位打算以招安作為出路的人。他在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以後,去二龍山入夥兒,在孔家莊巧遇宋江。宋江想拉武松一同去清風寨投奔花榮。武松覺得自己身負“遇赦不宥”的大案在身,怕連累宋江,沒有答應,卻在分別時說:“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武松只是被貪官所害,和大宋王朝並沒有深仇大恨。他從來沒想過要造反,更沒想過要當皇帝。

    他的志向是“一刀一槍”,博一個“封妻廕子,榮華富貴,後半世快活”。實際上當武松穿上道袍的同時,他對統治階級的幻想已經動搖,他已經從殺潘金蓮後心態失衡之中解脫出來了,武行者他已對俗世再不報大的希望,他不再妄殺無辜,如果殺人也是罪有應得,他殺蜈蚣嶺的賊徒,救了一門都遭害的被擄婦人,這次行義,是新武松的第一次行動,特別是上了梁山以後,武松的視野更加寬廣,看清了宋江不計後果的招安沒有出路,更看清了統治階級醜陋的心靈,所以宋江在梁山大聚義後舉行的“菊花會”上,躊躇滿志地寫下了一首《滿江紅》詞:“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表露心跡的時候,武松第一個跳出來大叫:“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把一場挺熱鬧的聚會攪得不歡而散。武松對於功名利祿、青史留名那一套已看得透亮。因此,徵方臘結束後,武松對宋江說:“小弟今已殘疾,不願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合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

    徵方臘武松大功告成身留杭州,宋江對這個曾經至愛的小弟也不再廢言多勸的情形,可知武松之俗心已死,已作了武行者。活到80歲的高壽,也是對他的獎勵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了安全,在清明節祭祖時,只獻鮮花、不燒紙錢,你贊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