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21 # 沙河小二

    吳三桂本來是已經決定投降李自成的,當時李自成已經攻陷北京,崇真皇帝也在煤山自殺,遠在遼東的吳三桂也是知道明朝已經完了。但是在他帶兵投降的路上,得知愛妾陳圓圓被搶,父親被關押虐待,一怒之下回師山海關,投降多爾袞。引清兵入關,滅了起義軍。

  • 22 # 安平144796971

    吳三桂的野心太大,他認為,以當時清軍的兵為,才及黃河以北,和清軍合作,自己可擁有黃河以南的大片地方。於是打著為君父報仇的大旗,勾引清兵入關。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它明軍紛紛仿效,多爾滾三年平定大半個中國,剩下的是殘餘之殘餘了。而吳三桂滿興而來,敗興而歸,只有到雲南就藩了。這裡要指出的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純粹是漢奸文人的戲說,因為一片石戰前,吳的全家均在闖王手裡,吳不可能為一“紅顏”,至全家生死於不顧,唯有更遠大的目標,才使他棄闖聯清。

  • 23 # 火器工坊

    一般說到吳三桂,大夥都會想到什麼“大漢奸”、“衝冠一怒為紅顏”,清粉對他的反覆無常感到不屑,明粉對他的背叛行為恨得咬牙切齒,就是這麼一個裡外不討好的人卻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1644年,天下風雲莫測,身為平西伯的吳三桂是崇禎、李自成、多爾袞中唯一一個難以為自己的命運做出抉擇的人,到底吳三桂其人如何,為什麼要開關放清軍,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奉命勤王

    說書的不說廢話,寫文的直點主題。1644年這一年,大明天下分崩離析,即將滅亡。面對李自成的大軍,崇禎皇帝欲遷都南京,然而朝中大臣反對,無奈之下,選擇了招在關外寧遠孤城的吳三桂領僅存的三萬關寧軍進京勤王。行軍就需要軍餉,而此時的大明國庫已經是空空如也,無奈之下,崇禎帝搞了一個募捐,但結果是鬧劇收場。於是乎關寧軍便以龜速開往北京。在崇禎帝錯過了一個個機會之後,命運的終結到來了。北京城破,自縊煤山,對崇禎而言,一切都已經結束了。而剛剛走到玉田(今唐山)的吳三桂得到了這個訊息,皇帝死了,勤王失去了意義,繼續前往北京無疑是送死。於是乎,吳三桂調頭開往山海關。

    曲折多變

    對於吳三桂,李自成同學並不想打,第一是他很清楚關寧軍的實力,第二是崇禎死了,吳三桂沒了主,手握重兵卻沒有後方,那士兵都得餓死,時間一長,他肯定要投降。因此在起初招降吳三桂時,李自成是信心滿滿的。面對李自成的招降,吳三桂曾高姿態表示:“都城失守,先帝賓天,三桂受國厚恩,益以死報國。”但他最後故意要問手下將領,“然非藉將士力不能以破敵,今將若之何?”在所有人都不敢表態的情況下,他不得不逼問下屬,“今闖王使至,其斬之乎,抑迎之乎?”當諸將在他帶著暗示和壓力的迫問下終於回答“今日死生惟將軍命”時,吳三桂終於決定“報使於自成,卷甲入朝”。就這樣,吳三桂接受了招降,在他看來,自己已經為大明盡力了,當年舅舅祖大壽勸他降清,出於對大明的忠誠,他拒絕了。今天如果不投降,那身後這三萬多人就得崩潰。於是乎在和大順軍交接防線後,吳三桂帶著大軍到北京受降去了。然而,此時的北京發生了一場政治變動——因為大順軍不納糧,所以闖軍軍糧告竭,士兵開始瘋狂的搶奪百姓的糧食財物,為了發軍餉,大順的軍官們開始搜刮大明官員的財產,稱為拷掠助餉。這一下子就收到了吳三桂父親吳襄的家,帶頭軍官劉宗敏不但收了吳三桂的家產,搶了人家的小妾,還抓了他老爸,將吳襄下獄。聽聞這一出,吳三桂慌了,此時自己要是進京,非得被李自成弄吧死,反叛的念頭由此而生,於是吳三桂調轉馬頭,領著大軍殺回了山海關,繼續奉大明國號。

    掙扎與抉擇

    北京的鉅變不僅僅影響了關內,遠在關外的清軍得到訊息後,也展開了行動。趁著大明大順的亂局,多爾袞原計劃是打算入關掠奪一番,然而剛剛到了寧遠,便得知大明亡了。歷史給了多爾袞選擇,是留在寧遠以觀時變還是繞道蒙古從山西進軍。政治敏感度極高的多爾袞選擇了後者,或許他冥冥之中感覺自己的這個決定能給大清帶來最大的利益。

    在得知了吳三桂殺回山海關之後,李自成對劉宗敏很是惱火,但畢竟自己兄弟,不好說什麼(由此可見,李自成婦人之仁,敗得活該)。事到如今,只能武力解決了。然而此時的大順軍已經不再是兩個月前的闖軍了,在北京花天酒地之後,這幫沒文化的土包子墮落到了極點,對於征戰山海關,實在沒有興趣,奈何拗不過李自成,大夥只得起身出發。六萬大軍浩浩湯湯的從北京出發,卻是帶滿了金銀珠寶。面對李自成的大軍,吳三桂內心是十分恐懼的,他很清楚,自己手上這三萬人是撐不住李自成的六萬人的。而自己已經是被大明拋棄在北方邊界線的一支孤軍,為了生存,吳三桂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關外,自己曾經的敵人——大清。

    1644年4月15日,清攝政王多爾袞接到吳三桂的書信,信中請求“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脅、西脅,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土以酬,不敢食言。”作為曾經的敵人,吳三桂是不願意投降大清的,而自己又已經和父親寫了決裂書,誓做大明忠臣。因此,信中吳三桂仍以“亡國孤臣”的身份自稱,並註明了是向多爾袞借兵。對此,多爾袞的回覆是;“今伯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一則國仇得報,一則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福貴,如河山之永也。”事後,吳三桂不接受降清,此時的吳三桂內心依然是對漢家天下有一絲堅定的。

    終於,李自成的大軍到了,經過了一天的惡戰,吳三桂勉強支撐了下來,但是他很清楚,自己已經撐不住了。於是絕望的吳三桂再一次向多爾袞發出了請求,信中提到:“毋傷百姓,毋犯陵寢。訪東宮(明太子)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黃河為界,通南北好”。而多爾袞已經看出了吳三桂的心思和情形,他知道,吳三桂最終會屈服於自己,除非他不想活了。於是回覆:“汝必剃髮歸降”。黎明,絕望的吳三桂心中的最後一絲稻草也被壓倒了,他同意了多爾袞的條件,剃髮降清,隨後多爾袞令吳三桂出關迎敵,領命後,吳三桂帶著兩萬多關寧軍發起了衝鋒,在和李自成殺到雙雙損失慘重時,多爾袞的八旗軍衝下山坡,擊敗了李自成。敗逃的李自成一下子撤出了北京。此時,吳三桂的關寧軍基本損失殆盡,但他仍想為大明做最後一搏,然而多爾袞實在是棋高一著,一進北京,便大肆宣傳吳三桂投降了。吳三桂此時真的可以說是既生氣又無奈了,受到如此打擊,吳三桂放棄了之前所有的信仰,除了權力和活著。此後在針對南明時,吳三桂徹徹底底的變成了一個小人,一個可憐又可恨的小人,一個被命運逼上了絕路的小人。

  • 24 # 辰州觀海

    吳三桂對崇禎不忠誠,倒是對大明還是比較忠誠的(我說比較)

    先說清朝入關前,南方的南明已經開張,南明有雄兵百萬,實力比李自成,張獻忠還有清朝都強,吳三桂不是傻子,不會不知道這一點,因此,吳三桂起初是借清兵打李自成,但本質還是打算報效明朝——從吳三桂一直主張讓崇禎的太子登基就能看出來。

    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南明虛弱鬆散的一面,也讓吳三桂改觀了。

  • 25 # 苦茶庵

    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寫過一首題為《圓圓曲》的長詩。“圓圓”是吳三桂的愛妾陳氏的名字。詩的開頭幾句說:“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痛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謝四新也作詩說:“丹心已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這對吳三桂所標榜的報君父之仇當然是有力的諷刺,但歷史的真象卻遠不是如此簡單。

    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起義軍攻入明朝首都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第二天,李自成氈笠縹衣,乘馬從西直門進入北京。相傳十六代,統治中國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土崩瓦解了。

    進入北京是李自成起義軍發展的重要轉折。在入據北京的短短四十二天裡,李自成在新政權的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有效的工作。但是在勝利面前,起義軍的上層領導人物,經不起城市燈紅酒綠的物質引誘,加上農民本身的弱點,內部的矛盾很快就暴露了出來,表現為軍紀鬆弛,追求享受,一些投入起義軍中的地主文士,也植黨營私,瀆權納賄。在新的形勢下,他們提不出動員人民、安定社會的新綱領口號,從形勢的分析和政策的推行上都反映出缺乏政治遠見。譬如對滿洲貴族的軍事威脅,完全缺乏正確估計。追贓助餉也缺乏策略思想,對統治階級的人物,不是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而是流於一種急切的單純利益的追求,加劇了士紳階層的拚死反抗。

    滿洲貴族早就蓄意進據中原。李自成據陝西時,皇太極曾致書說:“欲與諸公協謀同力,並取中原。”為了這一目的,他竭力蒐羅漢族地主分子,為己所用,充當進一步侵略中原的鷹犬走卒。明將孔有德降清時,皇太極不顧眾貝勒反對,同孔有德行抱腰接面大禮,以示優隆。洪承疇被俘投降後,皇太極大喜,說:“獲一引路者。”明朝滅亡的訊息傳入瀋陽,滿族統治者認為奪取中原的時機成熟,皇太極便令其弟多爾袞親率大軍,準備繞過山海關,奪取起義軍的勝利果實。清兵到達翁次時,接到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泣血求助”的投降書。

    吳三桂是明末軍閥勢力的代表人物。他一貫心懷兩端,待價而沽。李自成起義軍進攻北京時,他延遲觀望,不肯及時發兵救援崇禎帝。起義軍佔領北京後,派人招降吳三桂,並送去四萬兩犒師銀。吳三桂遂決計歸附大順政權,企圖儲存自己的權勢。後來他聽說起義軍向地主官僚拷問追贓,進行鎮壓,並且拘禁了他的父親和愛妾陳圓圓等家口三十餘人,便勃然大怒,退回山海關。他一方面聯合地主豪紳組織了幾萬人的地主武裝,厲兵秣馬準備與起義軍對抗到底,一方面一向多爾袞乞師求降。他親往清軍駐地,在洪承疇引見下,向多爾袞薙髮稱臣,獻出山海關。並“以白馬祭天,烏牛祭地,血斬衣,折箭為誓”。這樣,在共同鎮壓農民起義軍,維護士紳階層利益的大前提下,滿漢士紳階層勾結起來,撲向新生的大順政權。

    李自成得到吳三桂降清的訊息後,便於四月十二日親率數萬大軍向山海關進發。起義軍和吳三桂在一片石發生戰鬥,滿清的騎兵突然出現在陣前。在優勢的敵軍進攻下,起義軍敗退北京。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即皇帝位。第二天就撤離北京,向陝西方向轉移。

    多爾袞、吳三桂追擊起義軍,五月初一至通州,五月二日明朝文武官員出城五里跪迎多爾袞。多爾袞從朝陽門進城,在武英殿升座,明朝官員拜呼萬歲,歸順了清朝。清朝統治者為了拉攏漢族地主,替崇禎帝朱由檢發喪,擺出一副“仰承天命,弔民伐罪”的面孔。同時還採取了歸還地主“故業”、“復官”等措施,又封賜吳三桂等高官厚祿,招誘漢族地主投降。從此,清軍兵鋒所到,北方漢族地主紛紛效法吳三桂,投附多爾袞,向起義軍反撲。 同年十月,清順治帝福臨從瀋陽來到北京,即皇帝位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原著中,誰對賈迎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