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燕叟老王

    北宋三蘇,蘇軾、蘇洵、蘇轍,均以文章顯名於世。特別是號稱全能大家的蘇軾,道德文章堪稱天下一絕,留下許多傳世之作。其才能遠勝於老蘇蘇洵及小蘇蘇轍。

  • 22 # Crazy歷史

    蘇門三人,蘇洵為父,蘇軾、蘇轍為子,三人才學橫溢,均為當世不可多得的人才,史稱“三蘇”。

    然而,雖然並稱為三蘇,但是名氣最大的卻是蘇軾。蘇軾性情豪放,文風不羈,一壺酒,一瓢飲,便成詩書於口唇之間。乃是不世出的人才。

    蘇洵為其父,自不必多言,畢竟青出於藍勝於藍,做父親的心中自然欣喜。

    而蘇轍就不同了,同樣熟讀百家之文,世人卻只記得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的哥哥的名字,而自己卻默默無聞,豈不是壓力巨大?

    然而事實情況卻並非如此,雖然蘇轍並未留下多少傳世之作,但是論才學其不僅不在蘇軾之下,甚至略有超出。

    嘉佑二年,終生未取士的蘇洵攜二子進京趕考。其時,蘇軾二十二,蘇轍年方十九。

    當時的南韓公韓琦對蘇門三人非常欣賞,當得知蘇軾、蘇轍二人前來京城趕考的訊息後,大為驚訝的問自己的賓客:“今年有二蘇在,怎麼還有那麼多的考生敢來同場獻技”?可見二人名氣之大。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大家緊鑼密鼓的準備考試的時候,蘇轍卻突發風寒,不能如期參加考試。這一訊息傳到了韓琦耳朵裡,他便奏請皇帝說:“今年的進士考試之中,聲名最盛的當屬蘇家兄弟二人,如今蘇轍染病不能參加考試,當是我朝的一大損失,希望陛下能將考試延期,等其病癒以後再舉行。”

    宋仁宗對二人的名氣也是早有耳聞,便順水推舟應允了此事。這在歷史上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情況。

    而後,二人同時參加考試,均獲得進士的稱號。雖然蘇轍名次稍後,但是要知道,他年齡比蘇軾要小上三歲。少讀了三年書的情況下,能在歐陽修這種大家面前和自己的兄長戰歌旗鼓相當,足以說明其潛力無限,完全不次於其兄。

    然而,接下來的發展出現了變化。

    蘇軾文采橫溢,但情商太低。放蕩不羈、豪爽直率的性格實在不適合混跡於魚龍混雜爾虞我詐的官場。官職是一貶再貶,從京城到地方,再從地方到偏遠山區。又因為其不善經營,生活上並不如意。

    蘇家的重擔就這樣落在了蘇轍身上。

    為了自己的兄長,他放棄了文學上的發展,周旋於官場各色人等之間,多次拯救蘇軾於水火之間。若不是蘇轍的存在,蘇軾九個腦袋都不夠掉的。

    就這樣,負擔起了蘇家振興重任的蘇轍,面對無力自理的蘇軾和老家的中落,默默承擔起家長的角色。而蘇軾的能夠成日邀杯對月的背後正是蘇轍無怨無悔的付出。

    所以論及才能,蘇轍才是蘇門三子中的第一人,不僅才學過人,情商超人,更是有責任敢擔當的好男兒!

  • 23 # 瀟浪劍一

    蘇軾可以說是古今第一全才,真正的“斜槓青年”在宋代的詩歌領域,他與黃庭堅並稱為“蘇黃”;在豪放詞界,他與南宋的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在散文方面,他與歐陽修並稱為“歐蘇”,時人有“歐文如潮,蘇文如海”的美譽;在書法領域,蘇軾是“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 、蔡襄)之首;在繪畫上,他因擅畫怪石墨竹,成了“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在哲學上,他是當時宋代三大哲學派系(關學、洛學、蜀學)中蜀學的代表人物。在他65年的人生中,一共創作了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4800多篇散文,書法繪畫不計其數。

    除了是文學藝術領域的全才外,他還是士林領袖,一代賢師,門下有“蘇門四學士”這樣的高徒;他還是一個不畏強權,直言敢諫的政治家,一個美食家、養生專家、佛教徒……是的,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全民偶像。

    可以去看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

    可以更好的瞭解蘇軾。

  • 24 # 曉飛畫文學

    先說結論,蘇軾在“三蘇”中的確最有才華。這是為什麼呢?

    “三蘇”指的是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曾鞏一起並稱唐宋八大家。

    我們先來看看他的父親蘇洵。與兒子年少成名不相同,蘇洵屬於大器晚成,史書上記載他從二十七歲才開始發奮讀書,到將近50歲的時候才與兩個兒子一起高中。他最拿手的是散文,尤其擅長政論文,寫起文章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讀起來非常有氣勢,作品有《嘉佑集》二十卷,以及《諡法》三卷,而他的詩詞以及其他作品卻比較少見。

    再來看看他的弟弟蘇轍。他和父兄一起高中,最擅長的是政論和史論,兄長蘇軾評價他的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他雖然也寫過詩作,但是文采方面遜色於蘇軾,風格樸實無華。他的書法也不錯,看起來運筆瀟灑自如,工整有序。他的作品有《欒城集》等刊行於世。

    而相比於父親和兄弟,蘇軾的才華就比較全面了。首先,在散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管是議論文、記敘文、文賦,還是書札、序跋或者隨筆等無所不精,無論哪一類都能信手拈來。尤其是他那篇《赤壁賦》,將寫景、抒情、議論結合在一起,文中詩情、畫意、哲理兼備,充分地表達出他對生命的獨特體驗與感受,以及樂觀而曠達的人生態度。

    在詩歌創作方面,在宋朝的詩人當中蘇軾是最有創造性、成績最突出的一位,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詩歌充滿哲理化、思辨化的說理味道。

    比如《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人先寫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山峰,看到的形狀也各不相同,然而得出一個結論,看不清楚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自己在山中。透過這首詩,他告訴人們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人們應該從不同角度地看事情,才能掌握整體,顯得很有哲理。

    在詞作方面,蘇軾的成就最為突出,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與南宋的辛棄疾並稱“蘇辛”,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在他之前,詞還未擺脫“豔科”的傳統狀態,題材內容主要是愛情之類的。而到他這裡,一下子就把範圍給擴大了,小到日常生活、賦閒讀書、耕種狩獵、旅遊觀覽;大到國家大事、政治理想、社會問題、民生疾苦、古今得失等等,都可以用來作為題材和內容。在這些詞作中,他抒發著自己的性情和個性,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與態度。比如這首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這首詞透過寫自己遊赤壁時看到的場景,然後聯想到當年三國時期的情景,把人帶入到歷史的沉思中,又喚起人生的思考,可以說是融寫景、抒情、哲理於一體。

    蘇軾還是有名的書法家,擅長行書和楷書。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三位宋朝書法家並稱為“宋四家”。比如他的《黃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非常大,被稱作是“天下第三行書”,流傳千古。

    此外,蘇軾在繪畫方面也有不菲的成就。他擅長畫墨竹,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明確提出“文人畫”的概念,對後來的“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可以說,蘇軾的才能比較全面,而且成就也最高。所以,在“三蘇”中,最數蘇軾有才華。

  • 25 # 桃花塢裡桃花扇

    “三蘇”中,儘管蘇軾最有才舉和成就,但離不開父親蘇洵對他一生的悉心教誨。尤其是在仁宗嘉祐元年,蘇洵帶著蘇軾和蘇轍兩個兒子來到汴京,拜見(投奔)當時的翰林學士、著名文學家歐陽修。蘇洵被直接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一職之後,他寫了《衡論》等名篇,認為治理國家須激發天下士人的進取心,並加強吏治,才能使宋朝得以振興。由於他了解社會,又善於總結歷史教訓,因此他的政論文章很是切中當時不少時弊,可惜不久去世了。…………在這樣一位父親的言傳身教下,蘇軾、蘇轍也在文學方面有所建樹,並繼承了父親憂國憂民政治理念,在北宋的官場上贏得了顯赫聲名。但當王安石開始變法時,擔任禮部尚書的蘇軾認為改革措施中有不妥之處,持了反對態度,結果被王安石貶到杭州出任通判。不久,又接踵捲入《烏臺詩案》之災,流放到了黃州。…被貶黃州後,心憂家國的東坡,揮筆寫就了《赤壁賦》等魅力呈嬿的文學作品,為中國古代文學(僅《古文觀止》內就佔有16篇)留下了可貴的財富。其弟蘇轍也因受到牽連,被貶出京師。至元豐七年,舊黨復又當政,蘇軾、蘇轍才結束了流放生涯迴歸汴京。惜之好景不長,蘇軾認為王安石的新法不應該全部廢止,尚有一二可取之處,拿今人的說法便是“去糟粕、存精華”,需審時度勢從中擷優取之份兒!被惱羞成怒的司馬光又一次將他貶到杭州,後又再貶到惠州以及儋州。直至建中靖國元年,徽宗登基,蘇軾才得以回到中原,路過常州時悄然逝世(享年66歲);11年後,蘇轍也在穎州離世。…………“三蘇”中,蘇軾的詩詞最多(史稱三千多首),存世價值也最高,內容豐富多彩,對後人影響最大的是抒發人生感慨和自然景貌的妙文,如《念奴嬌…大江東去》,這一首豪邁作品,新奇奔放,淺含哲理,讓人聯想無窮,又愛不釋手,為世人千古傳誦!…………[莫道芳時惱,五更依舊落花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索爾斯克亞:曼聯再簽下2-3名球員,下賽季可參與爭冠!你覺得曼聯還應該簽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