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鴉片戰爭後,清朝不是不思進取,也做了變革的努力,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有來自各種力量的改良主張,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他們的失敗是必然的嗎?若其中的變革成功了,還會有後來的辛亥革命,軍閥割據嗎,我們是不是從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一條路?
11
回覆列表
  • 1 # 華嚴

    這期間不是錯失了多少機會!而是失去了什麼!

    1、政治上,它使中國損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朝統治者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與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2、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他們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衝擊. 3、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4、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 5、英法聯軍佔領北京,火燒圓明園,對滿清王朝刺激較大,開始痛定思痛,進行“洋務運動”. 6、 《北京條約》剛一簽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認真“履行條約”,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1862年1月,清政府對太平天國事件確立了“借師助剿”的方針,引用外國軍隊來幫助鎮壓內亂.

  • 2 # 風雅商頌

    第一次錯失的機會就是鴉片戰爭,這次本有機會厚積薄發,變法圖強,可惜錯過了。

    第二次是洋務運動,鴉片戰爭後部分有識之士開始尋找救國之路,可惜雖說變法 仍是披著資本主義,實則封建地主專制的腐敗絲毫未改,最終甲午戰敗一場空。

    第三次是戊戌變法,本來有著光緒帝的加持,效法日本明治維新,極有可能成功,可惜信了康有為這個妄人,再加上光緒志大才疏,也失敗了。

    最後一次是清末立憲,全國關注,全民盼望自強以強國,然而滿清政府的“皇族內閣”徹底打斷了透過變法強國的道路。

    透過以上四次,有識之士最終認識的只有革命才能改變舊中國,只有推翻滿清才能走向自強復興的道路!

  • 3 # 天之塵

    鴉片戰爭西方列強用先進的武器打開了清王朝的國門,統治者被驚醒了,被迫割地賠款,為了維護統治,少數開明的官員放眼世界,學習西方的文化,師夷長技以制夷,以恭親王為首的洋務派發張工業製造,但是隻學習工業文明,不從根本制度上變革,註定失敗,梁啟超康有為代表的戊戌變法只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表面變革,沒有廣大的群眾基礎,支持者光緒皇帝沒有實權,不能全面深入改革,還觸動頑固派的利益,遭到封殺也失敗了,慈禧太后去世後接著清朝統治者最後廢除科舉,主張變革,但清朝名存實亡,辛亥革命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中華民國建立!

  • 4 # 稜鏡看點

    變革的機會晚清政府一直不缺,從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在中央以奕訢為首,地方上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就是以以“中體西用”的思想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一批軍事、民用工業,對外國資本有一定抵制作用,帶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建立了海軍,鞏固了國防;派出留學生,培養人才。然而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失敗了,失敗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這次運動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封建制度,所有的洋務派人物都是在這個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他們內心裡也根本不會也不情願觸碰封建制度的根基。洋務運動如果成功,也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所謂運動,本質上只是對封建社會的一種修補,洋務運動沒有能夠突破傳統的封建帝制模式,只是在鴉片戰爭結束後想盡力維護清朝的統治而已。

    甲午戰敗後,1898年光緒帝在康有為梁啟超的影響下準備維新運動,這個維新其實就是想象日本的明治維新一樣來一場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國家體制變為君主立憲制,這從根本上就觸碰了守舊派的利益,更何況守舊派的頭頭就是慈禧太后本人,所以戊戌六君子就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血濺菜市口。百日維新成為笑柄,光緒帝成為籠中鳥,水中花,最後還不明不白的死了。而維新派則是要剝奪清朝皇室的權力,要知道,就算是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也是一種議會和皇權的博弈,但是在中國,是永遠無法滿足的,更何況維新派只是紙上談兵。另外,當時歐美列強和正在崛起的日本也會壓制維新派,將其扼殺在搖籃中。

    綜上所述,中國在那個時候需要的是一場自下而上的革命,雖然這樣比較殘酷,犧牲的人比較多,但是事實證明,這個世界一直很殘酷,永遠都是弱肉強食,我很覺得慶幸,我們的先輩已經替我們掙來了如今這個比較穩定繁榮的時代。

  • 5 # 小勝剪輯

    首先是第一次鴉片戰爭至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在林則徐虎門銷煙後,英國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對外封閉的大門,而中國對這種新式力量不太瞭解,以至於動用軍隊從很長的海岸線到處攔截,疲於奔命。由於英國經歷了工業革命,新式鋼鐵蒸汽戰船的靈活性讓中國軍隊疲於應付,最後甚至打算打進北京。在道光皇帝的束手無策下,只能向英國妥協,開放通商口岸一系列條件,但在受到這次捱打後,國內又恢復了和平的景象。當簽訂《南京條約》後,英國不再攻打中國,皇帝也鬆懈下來,安安穩穩地過著以前的生活,沒有絲毫想變革的想法。於是便錯過了20年的變革時間。

    第二次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爆發期間。

    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又逼迫舊中國簽訂《天津條約》,清政府在無奈下,便開始學習西方器物,但僅是學習西方的器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如此,在甲午戰爭爆發後,中國戰敗了,簽訂了《馬關條約》。很顯然,這變革是不徹底的,又錯過了一次變革機會。

    第三次是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後到戊戌變法失敗前。

    在甲午戰敗後,中國又開始進行更深層次的變革,進行,戊戌變法,可是變法激進,條件不充分,光緒皇帝雖有變革之心,但權利在慈禧太后手中。由於戊戌變法的激進觸犯了貴族和慈禧太后的利益,變法在百日後終止,變法失敗了。所以由於變法激進,又錯過了一次變革機會。

    第四次是清朝推出清末新政期間

    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清政府推出清末新政,可是新政基本是做表面工作,維護的是貴族階級的利益,清末新政打著“改革”的幌子,慈禧太后的目的是假借改革之名,維護持續千年的專權統治。眾所周知,若無法改變滿清政府“一言堂”的政治特點,所謂改革只是一紙空談。所以,這次改革是失敗的,由此又錯失了一次變革。

    最後民主人士認識到寄託希望清政府改制無用後,便進行暴力推翻了清政府,由此進行了辛亥革命。

    綜上所述,我認為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清朝錯過了四次重大變革機會。

  • 6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清朝也不是全然沒有機會翻盤,可惜沒落的封建統治對比起世界制度革命大潮來說,其結局必然是被碾碎。

    清王朝雖說是由當時相對落後的文化的遊牧部落統治了相對發達的中原農耕民族,但是隨著王朝穩定,除了個別的民族習慣和語言外,大部分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是華夏曆史的大一統王朝,繼承了歷代封建王朝的封建思想。君主專制,帝王集權,家國天下,以封建地主階級和官僚階級來統治萬民。到了清代中晚期了西方列強開始了資本主義革命,法王斷首,英王放權,倭首維新,議會制取代了帝王家族的一言堂,使得民智大開,去除積弊,進而取得了科技的進步,進入了工業文明時代。

    當英帝國馬戈爾尼使團來到北京,覲見乾隆皇帝,贈送手槍,鐵甲艦模型和高倍望遠鏡時,乾隆皇帝嗤之乃奇技淫巧之物,還在研究來使到底是一條腿跪還是兩條腿跪的問題。而清帝國繼續閉關鎖國,以農耕為本。但是就是這艘在頤和園玉瀾堂展出的模型實物在五十年後開到了塘沽,用鴉片和戰艦逼迫清朝打開了大門。

    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俄戰爭,以及甲午海戰和後來的八國聯軍使西方列強和清朝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而清廷國庫空虛,屢戰屢敗,只得採取“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綏靖政策,使得西方列強更加肆無忌憚的瓜分中國。

    無論是張之洞的“師法洋夷”,李鴻章的“洋務運動”,還是袁世凱的“小站練兵”,也無論是組建漢陽鐵廠,北洋水師,還是建立新軍,這些只是皮毛,所有的的一切都不如慈禧老佛爺的千秋盛典,不如一座翻修的清漪園。

    如果說清朝在道光咸豐年間被突如其來高維度打擊給打蒙了,那麼在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確實給了清王朝一次機會,讓清王朝有機會開啟資本主義改革,但是觸及利益面太大,光緒和其黨臣資歷手段又太弱,結局可想而知。後邊所謂的開國會和立憲連清朝自己都不信,那就是鬧著玩兒了。

    歷史當然沒有假設,不管清王朝採取什麼方法來挽救時局,他的封建統治體制決定了只會量變而不會產生質變,軍隊再多,戰艦再強,也不會改變被歷史車輪甩棄的命運。

  • 7 # 當代曹植

    第一次錯失的機會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法國主動上門尋求與清朝合作,被清廷拒絕。若清政府與法國結盟,改革開放,向法國學習,請求法國派遣援華專家,利用法國的資金與技術,全力發展工業,鼓勵百姓開礦辦廠,鼓勵工商業,改革科舉,逐步普及現代教育,大力興建鐵路,禁止婦女纏足,編練西式軍隊。十年之內,必有所成,並逐步取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第二次是洋務運動,鴉片戰爭後部分有識之士開始尋找救國之路,積極引進西方工業革命成果。可惜只有官辦企業,不許民辦,由於官辦企業無法盈利,反而增加財政負擔,因此無法引爆工業革命,最終甲午戰敗一場空。

    最後一次是清末新政,工業產值年增15%,創造了經濟奇蹟,清朝逐步近代化,1912年稅收達到了驚人的3.2億兩白銀,可惜武昌起義的槍聲,打碎了清朝的工業化之夢。

    綜上,若清朝變革成功,就不會有辛亥革命和軍閥混戰。

  • 8 # 秋水長天H

    鴉片戰爭後,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清政權不得不做出一些變革的舉動,但這些變革停留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層面,對觸及其所謂“國本"的變革,則遮遮掩掩、能拖就拖,一直到滅亡時,也沒有完成"立憲“。

    鴉片戰爭前,清朝關起門來以“天朝大國"自居,他們似乎也有這個資本,乾隆時期,人口、國土面積、GDP等,都是那個時代的翹楚。他們認為,只要關緊國門,就可以皇權萬世、江山永固了。但他們的國門在英國人的堅船利炮面前不堪一擊,他們首先想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你有堅船利炮,我也可以造呀。加上太平天國運動,清政府不得不放權於漢族地主階級,這樣,就有了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首的“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是在清朝統治框架下的一次技術革命,也的確取得了成效。使大清迴光返照,似乎迎來了中興之路。可惜,技術革命的成果在腐朽的帝制面前,也消弭於無形。一場中日甲午戰爭,在軍事裝備不相上下的情況之下,大清引以為傲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洋務派領軍人物李鴻章不得不屈辱地在《馬關條約》上簽字。

    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光靠技術革命不能救清國,後來發生的戊戌變法,試圖從更高的層面進行變革。主導這場變革的是傀儡皇帝光緒和一批書生,這場變革僅維持了一百多天,就以失敗告終。維新派在以慈禧為代表的極端頑固派面前不堪一擊,光緒帝被永久囚禁,”六君子"喋血菜市口,也算是一場流血革命。

    之後,清朝又進行了一系列變革。如:廢科舉、訓練新軍、預備立憲等等。總之,他們的變革就擠牙膏一樣,是被動地被人推著走。變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維護大清統治,一句話,"國本“不能丟。

    隨著民智的開化,晚清最後幾年,人們對他們這種遮遮掩掩的改良,早已不買賬了。

    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如今看來,大清朝唯有廢除帝制、還政於民一條路,但這對於封建統治集團而言,是無法做到的。因此,大清也如歷史上的其他封建王朝一樣,逃不過興亡的週期律。

  • 9 # 小房談史

    我是小房,關於這個問題有以下愚見。

    小房覺得我們都不是這段歷史的親歷者,只不過是在後天透過一些碎片化得歷史文獻和資料一點一點拼湊起來進行還原那段歷史。然後從中我們學習其失敗的教訓,反思失敗的原因。所以我們作為學習者要正確去看待這段歷史,分析造成其歷史程序的原因。

    自鴉片戰爭以來清朝開始驚醒,已經從東方大國的夢中醒來。開始初步意識到了科技強國,並逐漸的進行嘗試。在這段歷史中有記載的改革維新,強國富民的行動我們都很熟悉,其中“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最為讓人印象深刻。

    因為我們並沒有置身於那段歷史,所以小房在這裡不好說清廷到底有沒有錯過其他的改革機會,只能透過這兩次變法來分析其失敗的原因。

    先來說說“洋務運動”:

    1861年1月11日,有鬼子六之稱的奕訢與桂良、文祥幾人上奏《通籌夷務全域性酌擬章程六條》一折,其目的是要以富國強兵為目標開展一次改革維新運動,然在1894年發生了甲午戰爭這次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滅,北洋水師的覆滅同時宣告了轟轟烈烈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徹底失敗。

    這次維新的失敗小房總結出以下幾個原因。

    ①:這次維新變法是國家政府主持進行的,也可以說維新的動力源就是當時清政府的各級體系。 這就意味著維新要建立在維護政府的前提下,然而當時的各級體系人員大都貪汙腐敗,吃拿卡要。

    面對著維新這一塊大蛋糕,有不少人都是紅著眼睛的,維新之路因為這幫人的存在也就註定不會平坦。

    維新勢力在運動中不可避免的要與頑固派勢力產生碰撞,但是當時的掌握政治權利的有相當一部分是頑固派,比如同治帝的老師、工部尚書、大學士倭仁和宋晉 。

    這一部分人在政治群體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維新中的措施一旦與其利益相沖突,這一部分勢力就能很快的給維新造成嚴重的阻礙。

    ②:私產化嚴重,雖然從外表來看可以分為洋務派與頑固派兩個勢力,但是洋務派中也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

    以著名的外交大臣李鴻章舉例,在整場運動中李鴻章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這樣一個開放思想,前進眼光的李鴻章也在為自己得利益而在變相吞併維新的果實。

    其畢生心血打造的北洋艦隊就是一個很好得私有化例子。為了能夠穩固自己朝中的地位,維護自己個人利益。不斷地利用政治手腕來排擠其他維新措施,致使晚清時期兩支海上力量(南北洋水師)發展嚴重失衡,南洋水師幾乎流產。

    而發展壯大的北洋最後也因為後續資金的不足,和管理上的缺失逐漸表現的外強中乾。

    正因為國有產業和軍事力量大部分私產化,很多主要官員以私產化國有資產來穩固自己得地位和利益,就造成了整體局面的不和諧不統一,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因顧及一己之利而造成了更大的國家損失。

    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如果對於改革能夠徹底認識清楚,很有可能就不會出現以上兩點失誤。

    從洋務運動的主導思想“中學西用”中就能夠看出此次改革只針對的是一些皮毛,對一些已經深入骨髓的問題並沒有認識到。只是主觀的想要透過學習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來穩固清王朝的統治。

    關於認知不徹底還可以舉一個例子,就是第一批留洋學生,當時中國派出120名十歲左右的幼童赴美留學,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這些人中有一部分馬上就要讀大學或者快要結束學期的時候,居然被強制召回了。其原因就是負責監督留學生的吳登子在看到留學生奇裝怪服十分生氣,在教訓這幫留學生時他們面對監督自己的大人並沒有下跪。

    吳登子上書朝廷,說這幫留學生遺忘祖制,不學無術,在長此以往恐惡習難改。即使學成回國,也報效不了朝廷。

    試想如果當時這一百二十名留學生全部學成歸來,這對當時的中國改革將會起到什麼樣的決定性作用,但是當時的清廷並沒有意識到,就隨便聽信了朝臣的諫言,錯失了一次絕好的改革資源。

    再來講講“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這場維新轟動了世界。但是隻經營了一百零三天就以光緒皇帝被囚禁,康有為外逃,六君子被殺而結 束。

    其實戊戌變法的失敗總結就一個原因“操之過急”。

    光緒皇帝也許是急於改革,忙於強國,所以忽略了一個重要得細節就是生搬硬套外國的變法手段是否適用於中國此時的國情。

    光緒皇帝曾經在幾天之內就下達百十餘到聖旨,其急於改革的的心情由此可見一二。

    而且在沒有準備好後路的情況下就決定了裁撤大量的所謂無用衙門,致使上萬的官員一下子失業,而且對於失業的這一群人並沒有給一個完美的善後。讓這些人開始痛恨變法,而那些徘徊於是否支援變法的人們在看到這樣的結果,也都不敢靠近變法行動了。

    最後致命一擊就是根本不瞭解和守舊派的實力差,光緒在手裡並沒有王牌的情況下沒有選擇韜光養晦等待時機,而是選擇了在今天我們看來我們雞蛋碰石頭的一種自殺式行動———扳倒慈禧。

    慈禧一個靠著政變起家,而且馳騁了政壇幾十年的老政客,如果沒有相當的實力和背景又怎麼會安穩的走到今天,而光緒並沒有考慮這些,只是一味地想要快速的完成維新改革,於是聽信了康有為等人的建議選擇了直面慈禧,最後導致整個維新計劃因操作不當而破產。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晚清的每次維新變法都是以富民強國為目的,但是其每次的做法都是治標不治本,對於自身的根本原因一直沒有意識到,所以導致了次次維新都以失敗結束。

    直到民眾意識到依靠原來的清朝政治體進行改革是行不通時,中國才正式的走上了維新變法的道路,只不過此時的整體清政府已經變成了維新變法的絆腳石。

  • 10 # 穿越時空的歲月

    從鴉片戰爭開始,清朝政府開始走向沒落。這期間,不少有識之士尋求社會變革,適應西方國家澎拜興起的資本主義社會,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

    比較大的革新運動是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這兩大運動的目標是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強國家經濟實力,更好地維護封建統治。這些革新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但由於觸接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革新難以推行,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由此我們可以看出:1.透過改良發展資本主義,在強大的封建統治下,根本行不通。2.把希望寄託在皇帝等統治階級身上行不通。3.脫離了最普遍、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註定要失敗。4.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達到瓜分中國的目的,不可能支援中國走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綜上所述,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戊戌變法,都不能救中國,這也就為後來的辛亥革命,以及更後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埋下了伏筆。

  • 11 # 人類文明史鑑

    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清朝確實一次又一次的錯過了變革的機會。但是這種錯過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表象。

    第1個階段是1840年到1860年。大致是前兩次鴉片戰爭這一時期的清王朝依然將自己視作中央之國,對於蠻夷來犯嗤之以鼻,卻有深感實力不足。但是這並未觸動統治者的核心利益。在他們看來雖然簽訂了所謂的賣國條約,但是這在當時似乎並沒有什麼。開放通商口岸割讓一小塊島嶼作為列強的貿易中轉。在封建統治者看來,這也僅是西方蠻夷之國為獲中央之國的貿易利潤而做出的敵對狀態,並未對其警醒。甚至索賠的款項也是由廣東十三行支付的。統治階層依然在絕對傳統的封建思維下繼續自己的封建統治。只是在這一時期,個別開明官僚知識分子開始認識到世界之變局。

    第2個階段是慈禧發動政變登上政治舞臺以後到甲午中日戰爭。因為慈禧和恭親王兩者主政,確切的說還有慈安太后。這三個人對於當時的清政府進行了諸多改革。在外交上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開始重視並且正視與列強之間的官方溝通。同時發起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工業,發展近代一系列的產業部門。雖然這有極大的封建保守性,而且管理上也因封建落後的制度飽受詬病,但這也確實是中國近代史最具規模而且最宏偉最成功的近代化。

    清政府在當時完全稱得上是將第1次工業革命和第2次工業革命共同發展的世界大國。在當時除了清政府以外,美國,日本,德國法國都是如此。大家雖然並非在絕對的起跑線上,但至少也沒有差太多。但是基本的做法雖然做了,而國家的國際戰略卻絲毫沒有改變。清政府依然在傳統的思維之下 沒有在政治理念上走向近代化。這也造成了當時清王朝與世界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在本就不是一個絕對水平線的基礎之上,越差越大。但這一時期國力也並非沒有改變。

    但就戰場局勢而言,日本搶奪臺灣和中法戰爭,清王朝都佔據戰場上的優勢。但是清王朝並未利用戰場上的優勢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反而選擇退縮。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清蒙朝的近代化改革似乎與其他歐洲強國不同。王朝的改革一直是統治階級內部一部分人的事兒。包括慈禧在進行一定程度的國家改革以後也趨向於保守。而同期的日本德國則採取鐵血和軍國政策,將政權牢牢的掌握在革命派手中。清王朝之所以在戰場上有一定優勢,但依然選擇退縮,主要還是由於內部新舊兩派的爭鬥。對於改新派而言,如果他們選擇鬥爭到底,那麼很有可能導致保守勢力的反撲。而如果不去鬥爭至少能夠維護自己在政權當中的地位,以待局勢日後的發展,但是在戰場上則不可避免的選擇保守。

    甲午戰爭確實打醒了清王朝。王朝也開始病急亂投醫。包括義和團團運動。但此時清王朝也開始逐步試探,在封建政治思維當中跳轉出來進行國家政治的近代化。第1波是光緒皇帝任用譚嗣同等人進行的戊戌維新。這場運動飽受詬病,雖然方向是對的,但做法實在不敢苟同。而此時的慈禧並非絕對保守,否則慈禧也不可能在先期認同光緒帝的改革。但是那幾個書生在改革初期就直接觸動了大貴族的根本利益。不論古今中外,這都是改革最大的忌諱必然面臨瘋狂反撲和失敗。

    在八國聯軍侵華以後,慈禧重新主持大局,並選擇出洋考察放行立憲。這一次的慈禧真的用心了,很多近代化的改革方向也都是對的。但是作為一個老太太,又選擇了保守,想要在自己結束政治生涯以後,清政府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改革。最好不觸動自己的地位。在她死後,其實新政府也在積極改革,但與洋務運動時期一樣,這依然是統治政權內部一部分人的積極主張。滿清皇族和一部分保守派的漢族官僚依然反對。

    而他們的口號也無可辯駁,中華文化不可偏廢。總之在清王朝的內部想改革的人確實擠破了頭。但是那些保守派卻總是將優秀傳統文化和孔孟之道,以及固有的封建成例作為作為擋箭牌。清政府失去了多次真正強國的機會。

  • 12 # 豬曉俠

    謝邀,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12年的辛亥革命,大清失去了三次變革的機會,一是洋務運動中洋務派大臣全力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如果能夠在剿滅太平天國起義後一起逼宮,強迫滿洲貴族交出政權,或者接受君主立憲制,中國會像日本一樣崛起,二是,1895年甲午戰敗,洋務運動中苦心積累的成果付諸東流,滿清割地賠款引起全國人民的不滿,舉人們組織公車上書,要求變法自強,維新派積極組織維新變法,光緒皇帝也深感甲午戰敗太過恥辱,願意接受維新派變法,但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拒絕交出政權,一舉鎮壓維新派,囚禁光緒帝,這次改良的機會白白錯過,第三次,1905年滿清政府預備立憲,同意改良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可笑的是成立的內閣中大多是滿清貴族,被天下人嘲笑為皇族內閣,預備立憲成為笑柄,這是歷史留給大清最後的機會,錯過這次後,天下所有人都認為推翻滿人政權才是國家發展的唯一出路!

  • 13 # 有一點啟發

    其實,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民族危機不斷加深,中國出現了三千多年未有之大變局,清政府先後進行了三次改革。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洋務運動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創辦近代企業,建立軍工企業,隨後又建立民用企業,創辦新式學堂,派留學生出國,邁出中國近代化第一步。

    甲午中日戰爭失敗以來,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為了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透過改良,實行君主立憲制,開展戊戌變法。但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強力鎮壓,最後以失敗告終。

    八國聯軍侵華以後,為了適應帝國主義的需要,緩和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清政府實行新政和“預備立憲”,在全國各階層的要求下,成立責任內閣,十三名成員,皇族佔七人,全國譁然一片,立憲派內部分化,一部分人投向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

    縱觀三次變革,雖然都推動中國的現代化程序,加快社會的進步,但是沒有徹底改變封建制度,最後在辛亥革命的打擊下走向滅亡!

  • 14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清王朝並非是冥頑不靈,而是中國的封建制度到了清王朝時已經發展到頂峰,此前各個朝代層出不窮的宦官專政、外戚弄權、宗室政變、地方叛亂等都沒有出現。雖然有個別地方偶有民變,然而究竟於大局無礙,整個大清國四平八穩,海晏河清。

    (清王朝的穩固統治)

    這種局面的取得,是大清國社會放棄了效率、思想、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創新能力的前提下,是外儒內法下的“辱民、弱民”的指導思想下的集大成。這種社會秩序的完善,經過了2000多年政治文明發展,已經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影響(或者說控制)也是根深蒂固。所以,在遇到外來危機下,如果不是遇到性命之危,這種制度的迭代壓力是非常強大的。尤其佔據這套體系上層統治地位的,是少數民族,他們對於自身地位的不安全感,無形中又加大了制度迭代的壓力。

    所以,在晚清70年的歷史程序中(1840-1911),中國社會革命的每一次進步,都伴隨著數不清的流血犧牲。譚嗣同說的那句“各國變法沒有不經過流血而成”對當時的大清國是一個真實的寫照,必須得用鮮血才能警醒國人的麻木,才能號召他們起來衝破封建禮教的桎梏。

    (保路運動:清王朝滅亡的導火索)

    所以,清朝末年的那幾十年,看似有數不清的救亡機會,卻始終受到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阻撓力量,有的甚至還來自於被拯救的階層。如“血饅頭”的故事,革命黨拼著性命,換來的是什麼呢?多數民眾都是阿Q,只肯欺負比自己弱小的群體,整個社會都瀰漫著恃強凌弱的“叢林法則”,中國古代的俠義精神蕩然無存——中國社會的活力,在那個階段是死亡了的,所以才會看上去這麼安寧。

    這期間,有很多救亡圖存的義士揭竿而起,最大規模的無疑是太平天國。有人說這是一場中華民族的國殤,死難民眾難以勝計。可是,正式這場戰爭,損耗了滿清帝國維持封建制度的機器——滿清軍隊。地方團練開始嶄露頭角,並且形成清朝的地方勢力。鐵板一塊的封建統治,因此被揭開了一個角落,並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勢力從而得以開天闢地。

    清王朝幻想著“西學為體,中學為用”,希望以最小的社會動盪的代價,求得國富民強,無疑是緣木求魚。沒有系統體系的支援,沒有國家決策層的全力以赴,沒有全國資源的統一調配,上下不同欲,各行其是,最終的結果就是新舊兩派紛爭不已,軍閥割據幾乎成為必然。

    (東南互保:清政府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

    日本為什麼能夠維新成功呢?無他,上下同欲而已。日本的變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雖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卻使得社會保持了基本穩定。反觀我大清呢?直到1901年時,還在為預備立憲後,大清國究竟是國民議會的,還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問題上糾纏不休——家天下的王朝制度,哪兒有什麼天下觀?無外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而已。

    近代中國之吃虧,就虧在了統治階層的極度不自信的狀態下(在某些時候又顯得極度自負),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逼使得中國不得不在打翻所有制度、秩序的基礎上,重新建設一個新秩序。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未來的方向取捨的問題上,仁人志士用了數不清的鮮血讓這片古老的土地重新煥發了生機。

  • 15 # 三金的小世界

    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進行了多次改革,但最終都無疾而終。

    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先是進行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怎麼說呢?可以說是一場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其根本在於“求富”,“求強”,並未從根本上拯救清政府,再加上有些官員中飽私囊,洋務運動也可以說是失敗了。它的最成功之處,應該是促進了民族產業的興起,以及促進了軍事產業的發展,但並未促進軍事的發展。這從後來的甲午中日海戰中就可以看出,清政府的軍事依然落後,哪怕是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也不過是個空殼罷了。

    到後來的戊戌變法,開始謀求制度上的變革,但變法因為觸動地主階級的利益最終仍然以失敗告終。但這次變法對民間的影響仍然是很大的,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對於商業的發展,都很大程度刺激了國人的精神覺醒,也是這次的變法為日後革命的勝利打下了思想基礎。戊戌變法的失敗在於扶持錯人了,光緒帝本就沒有實權,但康有為梁啟超還是將希望寄託於他,這本就是一大錯誤,而且想以迅雷之勢改變中國殘存幾千年的制度是不可能的。

    到因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而不得不進行的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本就是一個被逼出來的結果,想要模仿英國的君主立憲,但從根本上就沒有做到民主,所謂內閣,不過是以民主的幌子行著專制事實。內閣成員一半以上是皇族,這放在民主的框架來看本就荒唐,更何況這場新政只是做個樣子,並沒有將民主貫徹下來。

    但也正因為這幾次的改革,中國的民族工業,近代化的產業發展,民眾的思想也在不斷開化,也是因為這些,最終辛亥革命才能最終成功。

  • 16 # 山東扶蘇

    個人覺得時機並不成熟,變革失敗是必然的。

    清朝末期,仍處在封建時期,懂得洋務運動、瞭解國外形勢的人只是很少很少一部分。

    大部分人仍然覺得沒有皇帝天就塌了,人也活不下去,底層人被奴役的太久了。

    新思想需要幾代人慢慢的灌輸和了解,才會有根基性改變,靠一小撮開明人士推動,實在太難了。

    當時的保守派擔心失去自己的高官厚祿,不願意推行改革,外國勢力虎視眈眈中國,底層人生活本來就很困難,不關心怎麼變革,所以出現的這幾次所謂的機會,只不過是一些人的一廂情願而已。

    辛亥革命爆發,經過上百年的洗禮、向西方學習、反思等等,才有了很大的基礎。才有了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思想,國家富強。事情都是要一步一步來,水到渠成,太急功近利,不會變革成功,如同要求一個小孩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這就是所謂的歷史的必然性吧。

  • 17 # 小黃看歷史

    洋務運動時期的近代工業

    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之後,咸豐皇帝外逃承德避暑山莊,這是一位悲催的皇帝(在本文中就不詳細的談他的悲催了)因為經過鴉片戰爭之後,天朝上國的美夢真的正式被打破,發出了數千年未有之變局,數千年未有之強敵的感慨,隨著地方各種工廠的設立,正式拉開了洋務運動的序幕,這場運動順應了世界發展的潮流,只是由於受到各個方面勢力的影響,導致最終的失敗,但是其功非常之大,中國大地上也誕生了許多近代工業,從此進入了近代化建設,但由於其固有的不徹底性導致失敗,但是我覺得這也是清朝能改變命運變革的一個時間點。

    戊戌變法的君子

    第二,戊戌變法時期,這一時期的統治者明白到實際的統治已經腐爛不堪,中日戰爭的戰敗讓清政府顏面掃地,急需改變自己的形象,實際上變法還得到了一部分列強的支援,因為當時候的國際潮流就是往資本主義制度發展,同時統治者看到了日本的成功,實際上是預設的,但是由於變法的力度過大,傷害到了統治者頑固派的利益,最終導致變法的最終失敗,但是其思想也一直影響著後世,如果能從實際出發,才用慢慢抽取利益的改革,或許真的能救一把此時在泥潭中的清政府,但是由於力度太大,最終被扼殺。

    預備立憲時期成立的皇族內閣成員

    第三,預備立憲時期,為什麼要說這個時期,因為這已經是當時候統治者的一個妥協,雖然最後是失敗的,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他的改變,預備立憲要明白其中的憲,在此之前中國都是專制社會,一個農民起義推翻專制政權再建立另一個專制政權,而立憲之後實行的憲政,實際上按照當時候的國情或許是適合的,但是後面還是因為皇族統治者沒能權衡好多方利益,組成皇族內閣,最終喪失民心以及地方大臣的支援,最終也走向覆滅。

  • 18 # 國子監小祭酒

    我極度欣賞題主所用的錯失這個詞。錯失,錯過了便是失去。確實,對於晚清政府來說,變革的機會一閃而逝,錯過了就是錯過了,除了失去,怎麼努力也沒用。自鴉片戰爭以後,晚清政府一共發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清末新政三次標誌性的大規模變革運動,其他零零碎碎的改良也有不少。其中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可以說是錯失,而清末新政卻是是錯失之後無法挽回的掙扎,掙扎之後便是辛亥革命到來,大清亡了。

    鴉片戰爭後:迷夢未醒,自欺欺人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開放了 廣 州 、 福 州 、 廈門 、 寧 波 、 上 海五處作為通商口岸,常年閉關鎖國下自詡為“天朝上國”的大清朝第一次見識到了西方科技的力量,此時的清朝如果奮發圖強,藉著五口通商被迫開放的契機打破封閉心態,主動融入世界,開啟現代化的建設,或許真的可以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尾巴,產生和日本一樣的變革。可惜一次的偶然失利並不能讓統治者從睡夢中驚醒,他們認為戰爭的失利並不是由於西方軍事力量強大,而是因為體質問題。自從乾隆年間英國使臣晉見皇帝拒不行跪拜之禮後 , 就有傳言說洋人的膝蓋與中國人不同 , 根本不能彎曲 , 所以才 沒有下跪 。 鴉片戰爭後 , 清朝統治者選擇了相信這種說法, 因此提出 “ 紅毛番” 雖擅海戰 , 但由於膝不能彎 , 不擅地面戰爭, 所以中國軍隊只要多準備些長竹竿即可 ,下次作戰時只要用竹竿將英人捅倒 , 他們便很難爬起來 , 中國軍隊自可輕易取勝 。他們寧願相信這麼荒誕的說法也不願意相信自身落後的現實,是根本不可能去主動變革的。即便當時有林則徐、魏源等一些開明人士提出“開眼看世界”好好觀察一下西方,但也沒有翻起多大的波浪,魏源窮其一生所做系統介紹西方的《海國圖志》更是被列為禁書 , 統治階級認為 堂 堂天朝 ” 豈能去了解那些“ 蠻夷之邦” ?連了解一下打敗自己的敵人都是罪過,更不用說學習他了。 值得一提的是,魏源的《海國圖志 》傳到日本去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短短几年就再版 二十幾次 , 日本朝野正是透過這本書對世界大勢有了更 多的瞭解 , 可以說這部著作對日本明治維新的發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這又是何其諷刺。

    那時的清朝和日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然而更像一個潛力無限的孩子卻喜歡裝睡的孩子,一點也不知道主動抓住成長的機會。

    洋務運動:內憂外患,頑固依舊

    興起於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務運動是一場清朝在內憂外患下被迫進行的自救運動,也是清朝可以抓住的第二個變革機會。當時的清朝已經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處於外有列強環伺,內憂太平天國威逼的破亂局面,誰都能看出來,再不變革就完了。李鴻章就提出中國正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不變革就會被淘汰,以自救為目的的洋務運動興起。然而,以漢人為變革主力的洋務運動從一開始就困阻重重。今日 看起來具有隻變革技術不變革制度侷限性的 “ 洋務運動 ”只是想學一下西方的科技便被人指責“潰夷夏之防 , 為亂階之倡 ”說他們做了蠻夷做的事有損國體,最終會導致“以夷變夏”亡國滅種,明明就是拉兩根電線辦點現代工廠的事,愣是給一些頑固的人說成了自甘墮落、有損國體,朝堂內外爭論不休。而此時的統治者慈禧太后呢?她喜歡看這些人爭鬥,太平天國差不多已經鎮壓了,洋人也穩下來了,這幫促成“同治中興”的漢臣功高震主,正好讓頑固派壓一壓,這樣自己才能牢牢的把握權力。就這樣,為期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在內部的喋喋不休中零零碎碎的開展著,失敗也是在所難免,清朝真正失去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向現代化進發的機會。

    戊戌變法與清末新政:政體不可變,想變也晚了

    戊戌變法是清政府錯過的最後一次變革機會。洋務運動的失敗可以看出,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向現代工業國家靠攏的變革措施在大清朝根本行不通,就算統治者支援,也會有很多頑固之人反對。那麼實現整體變革,把自己變成一個全新的國家,成了清朝可以走向現代化的另一種選擇,這種選擇的呼聲在甲午戰敗於日本後愈發清晰響亮。維新派的 基本觀點是認為“ 民權 為致強之本 , 而洋務派的失誤在於僅以為船堅炮利 、機 器製造 就可富國強兵 , 未認識到“ 西學西政 ”的奧秘在 於“ 伸民權” 而“伸民權”的最佳形式就是“君主立憲”。看啊,是“君主立憲”而不是“民主共和”,當時思想最先進的一批人還是支援大清統治的。主要清朝抓住這個機會進行君主立憲制的整體變革,至少可以安定人心,多活個幾年。可惜了,戊戌變法之維持了一百天,這些想以另一種方式維護清朝統治的人被他們想維護的清朝又殺又趕,從此徹底失望。

    戊戌變法失敗後,所有可以由清朝抓住的變革機會都在清朝手中流失,沒有人再相信這個腐朽的封建王朝,日薄西山的大清從19世紀熬到20世紀,終於化主動為被動,再也沒有變革自救的機會。

    清末新政幾乎與辛亥革命同時爆發,這時的大清朝,沒有李鴻章,沒有康有為,也沒有梁啟超,卻做起了李鴻章、康有為、梁啟超曾經像盡力為它做而不得的事。廢除科舉、改革學制、君主立憲、興辦實業……來不及了,辛亥革命說來就來,因為怕被推翻而倉促進行的新政還沒結束就隨著大清朝一起滅亡了。

    結語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清朝的統治具有明顯的時代侷限性,他們看不到自己該做的事,只能拘泥於眼前的保守。對於晚清政府來說,無論什麼樣的變革道路,他都是抓不住的,封建王朝的政體與現代的變革格格不入,對中國來說,年年割地賠款,不能給人民尊嚴的大清亡了才是最好的變革。

  • 19 # 血染戰旗紅

    1806年10月,普魯士軍隊在耶拿戰役中兵敗如山倒。普軍奧古斯特親王的副官,後來成為西方軍事戰略鼻祖的卡爾.馮.克勞塞威茨在這場戰役中被俘。

    他後來在總結這次戰役失敗的原因時,指出了主要的三點:

    一、中高層軍官很少認識到戰爭特徵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二、軍官們更關心自己的軍銜和社會地位,而非訓練與作戰;

    三、士兵缺乏愛國心和軍人精神。

    蔣廷黻說得沒錯。普魯士因為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所以在後來的改革中大刀闊斧,鳳凰涅磐。普魯士軍事變革帶來的成效,使其最終成為歐洲軍事變革的典範。而大清王朝也有軍事變革,只是他的每次變革都是因為戰爭失敗而被迫為之,結果老是跟在人家後面跑,結果總是避免不了下一次的失敗。

    1840年以後的中國,一步步滑向災難的深淵,一度曾經面臨亡國滅種的邊緣。

    當時的中國,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為了挽救她,我們試過了所有的方法,有時候甚至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

    鴉片戰爭失敗,我們認為敗因是武器裝備落後,科學技術落後,即“器不如人”“技不如人”,所以我們就搞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裝置,以圖“師夷長技以制夷”,走科技救國之路。

    但這條路並未成功。洋務運動搞了30年,我們購買、仿製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也不少,但在甲午戰爭中還是一敗塗地。

    這時候我們不能將失敗的原因歸咎為“器不如人”“技不如人”了,因為我們北洋水師的軍艦並不比日本聯合艦隊的軍艦差;我們軍隊裝備的毛瑟槍和克虜伯炮也不比日軍裝備的山田槍、山田炮差。

    在我們搞洋務運動的時候,日本也在搞明治維新。從時間上來說,日本的明治維新比我們的洋務運動還要晚幾年。但日本的明治維新是系統的學習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等,而我們則是僅僅購買和山寨西方的武器裝備和技術。

    所以我們認為甲午戰爭的失敗是敗在“制不如人”上。於是,我們開始改革我們的政治制度。 本著向強者學習和“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的精神,於是我們就向日本學習,仿效日本的明治維新搞戊戌變法。

    但戊戌變法僅僅一百多天就失敗了。有人將戊戌變法的失敗歸咎於袁世凱的出賣和慈禧太后等舊勢力的反對,這顯然是不完全對的。慈禧太后在晚年也頒佈過法令,要實行新政,搞內閣制。所以,她並非是完全反對變法的。

    今天如果我們回過頭來看,即便沒有袁世凱的出賣和慈禧太后等等舊勢力的反對,戊戌變法也未必能成功。因為發起戊戌變法的梁啟超、康有為等人完全是將日本的明治維新“複製→_→貼上”到我們中國來,也不管這些東西是否適合我們自己的國情。他們一度將發動甲午戰爭的元兇、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請來當顧問,還提議光緒皇帝任命伊藤博文為內閣總理,甚至還鼓吹中日合併成“大東邦”。在短短的一百多天裡,他們每天少則頒佈幾十條,多則頒佈上百條的法令法規,讓人根本無法適應,這樣的變法能成功才是怪事呢。

    其實,早在康有為等人搞戊戌變法之前,我們中國也嘗試過一次制度革命,那就是洪秀全等人搞的太平天國運動。

    洪秀全等人將基督教教義中國化,創立“拜上帝教”,即把上帝阿門等異化為天父天兄。他們自稱是洋人的兄弟,意圖在洋人的支援下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

    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發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25200人的英法聯軍打進北京,火燒了圓明園。幾乎與此同時,太平天國也派林鳳祥等人率軍北伐,一度打到天津近郊。如果洋人認可這個“兄弟”的話,他們完全可以聯合起來推翻清政府。但洋人顯然不認可這個“兄弟”,他們還組成洋槍隊和清政府聯合起來鎮壓了太平天國。

    洋人不喜歡這個和自己一樣信奉上帝阿門的“兄弟”也很簡單,因為太平天國是積極禁鴉片煙的,這顯然不符合洋人的利益,而且他們還要求和洋人平等,這更不受洋人的待見了。在洋人們看來,留下個軟弱無能的清政府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另外,太平天國將基督教教義中國化,意圖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顯然也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格格不入,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正是高舉捍衛中國文化的旗幟,出兵鎮壓太平天國並得到廣大士紳的支援。

    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我們更是感到,我們不但是“器不如人”“技不如人”“制不如人”,更是“文不如人”“人不如人”了。這些人認為,我們之所以落後,是因為我們的文化不行,思想不行,有些人甚至認為,我們這種族本身就不行。

    當時,中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白話文運動、打倒孔家店運動,有些人甚至還主張廢除中國字,全部引進洋文。你看看,將失敗的原因都怪到孔夫子,怪到方塊字,怪到文言文,怪到唐詩宋詞元曲頭上去了,現在看起來是多麼的荒唐可笑啊!至於那些認為我們“人不如人”的人,則是主張中國人要想方設法的與外國人通婚,以期改善我們的人種。

    在這場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救亡運動中,清政府沒能擔負起救國的責任,所以最後它被人民拋棄了。

    但隨後建立的民國卻比清朝還不如。清朝再爛,它還有一個統一的政府,可民國統治中國38年,始終沒有讓中國獲得獨立和統一,更別提繁榮富強之類的了。

    民國短短的38年間,共經歷了3次大規模的內戰,一次幾乎亡國滅種的外敵入侵,2次帝制復辟以及無數次大小軍閥混戰。老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平均壽命只有35歲,文盲率高達80%,嬰兒死亡率高達20%;經濟崩潰,官場腐敗,社會百業凋謝……,反正你能想到的最壞的形容詞都可以加在它身上。

    正因為民國也無法完成救中國的歷史責任,所以它也被人民拋棄了。

  • 20 # 電視劇裡看歷史

    鴉片一戰後,實際上清朝還有幾次翻盤的機會。

    鴉片戰爭後,中國就開始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然而從令人敬畏的世界大國到帝國主義口中的“東亞病夫”。清代中國是經歷了一個不短的演化時期的,這個時期伴隨著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矛盾乃至帝國主義陣營各自衝突,留給中國發展的機會還是有很多的。

    比如甲午海戰

    甲午海戰前,滿清雖然弱小但是財力人力依舊是世界頂級的,不然他也打不出這世界第七的北洋艦隊,除了英法等少數頂級列強沒人敢欺負中國,中國艦隊甚至可以去日本“耀武揚威”。

    可是甲午一戰,世界看清了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此後不但英法越來越欺負中國,就連西班牙,比利時,日本這種二流國家也開始在中國要錢割地。試想如果慈禧太后抓住機會好好的打一戰,未必不能擊敗日本以震懾歐洲,贏得寶貴的機會發展經濟和軍力,滿清也許因此中興,也未可知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王陳玉成有多少個老婆?陳玉成與李秀成關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