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萬無一定有失
-
2 # 大賢很閒
因為皇帝未死,就還有一個皇權代表,誰都不敢背上謀反的罪名,而皇帝一死,權利出現真空,各方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會不擇手段
-
3 # 勤勞的貝貝兔
儒家思想,也可以說其核心三綱五常,要求人要忠君,不可以做有悖綱常倫理的事情,如果做了,一定會遭到報應,因此,這裡面會存在一個名分的問題。
即便皇帝馬上要死去,也沒有人敢輕舉妄動,因為,只要皇帝有一口氣,名義上動手的人就是反叛,要遭到天下人的反對與討伐。而如果皇帝死了,那麼藉口就會非常多了,如果藉口找的好,也能讓很多人相信。
更為重要的一點,皇帝只要不昏庸,那麼一定會想到身後的事情,也就是說在那樣一個時刻,皇帝可能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在相互不信任的時候,沒有人敢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動手。
-
4 # 楚襄伊文
自秦王嬴政殲滅六國,以始皇帝為名統一天下,皇帝尊號就成為天下共主,經過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把皇帝上升為君權神授,上天之子的神話。在經過儒家千百年宣傳的三綱五常,封建社會的基本倫理道德,使得至高無上的皇權更深入人心。正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一忠君思想延續整個封建王朝。
皇帝(除非傀儡皇帝)活著的時候不論明智與昏庸,他到話都是聖旨,哪怕是錯誤的,也必須去執行,否則就會冠以抗旨不遵,以下犯上的欺君之罪。皇帝身邊無小事,都是天下大事,特別是身體健康,是國家的核心機密。可是當皇帝病逝,沒有明確後繼人的時候卻會出現權力的真空,因為很多人有私慾,都想爬上那個號令天下的皇帝寶座,進而會進行各種無休止的爭鬥。
-
5 # IRR簇擁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皇帝死了之後政權不穩定的前提條件是“沒有合格的繼承人”,就是既沒有獲得老利益共同體承認,又沒有新的利益共同體。
而政權穩定的表現就是沒人造反加上沒有巨大的人事變動。
那麼咱們逐一分析這兩個現象,首先人事變動,主要指為了清除反對派、不安定因素而進行的清洗,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的幾個大案(藍玉案,空印案,胡惟庸案,南北榜案),那這是不安定因素,而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後的清洗就是清除反對派。很明顯,這些事正常人都會在精力充沛的時候幹,而將行就木的時候即使想清洗也會忍著,寧可賭權臣不造反也不會在虛弱的時候動手加強權臣造反信心。
而不在京城的沒有合法繼承權,敢起兵造反就是孤掌難鳴,換句話說就是軍功。
由此可見,這個時候想利益最大化的造反,需要兩點:1.作為重臣能夠接觸聖旨進而能矯詔;2.至少京城附近要有部隊聽你的(可以透過利益共同體搞定五門都督府、神機營等部隊)。而這兩點都需要朝中大佬才能做到。
但是,朝中大佬能夠第一時間得知皇帝的死訊,而且遺詔也是大佬擬訂,遺詔中說的繼承人就是大佬選定的(方便控制的)……何必要動刀子?
而皇帝死後政權不穩定的本質就很清晰了,新的利益共同體替換舊的利益共同體,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清洗,清洗的過程可以是造反(靖難),也可以是當庭打死(土木堡後代宗、于謙上位),還可以是不動聲色達成PY交易換取支援(張居正藉機幹掉高拱)。
所以大概就是沒資格的不會動,有資格的不用急。
唯一的例外是奪門之變,但是奪門毫無意義,代宗一死要麼英宗合理復辟,要麼英宗兒子上位英宗太上皇掌權……說白了就是,沒有資格的投機者利用英宗比較老實(蠢)的特點享受了幾年富貴。
-
6 # 佛爭一炷香1111
首先,觀察一個人的行為首先要從他的心理出發,臣子臣子“臣”字關鍵,大臣們雖位居高位卻也是受的皇帝點滴恩澤來的,而且常年身體上的臣服如“跪拜”潛移默化不自覺心理上的臣服,眾臣的“臣服”點——老皇帝在也就在眾臣心目中至高無上不可侵犯,即便有異心的臣子也不敢對大家的“主心骨”下手,還沒出手就被眾人口水淹死了,完全不需要老皇帝是否親身迴應“挑戰”,風險和回報幾乎不成比例,能爬到有能力造反的臣子智商都不會低不至於犯這種混事,至於“主心骨”皇帝病死消失,眾心一時之間沒有凝聚點,作亂的風險雖高但回報也高,群魔就開始亂舞了
-
7 # 星火辰
一、先從皇帝病得半死不活的情況說起,覬覦皇位的各派勢力早已經暗流湧動了,誰說政權就一定穩定?舉兩個例子。
1、唐肅宗被李輔國給嚇死。唐肅宗是唐玄宗的兒子,趁著安史之亂爆發後的馬嵬之變脫離了玄宗,到靈武自立為帝,其實他還算有些能力,好歹在世時從叛軍手中收復了洛陽和長安。那年,他老爹已經身為太上皇的玄宗剛一病死,肅宗也病重不起了,他的張皇后就想排除太子立聽自己話的皇子。這個張皇后和大宦官李輔國的矛盾也很大,於是李輔國和太子結盟起來,闖到肅宗病榻前,先殺了皇后,又要擁立太子,生生把肅宗給嚇死。後來太子繼位,是為唐代宗。
2、唐順宗在重病中被逼著禪位給兒子唐憲宗。到了唐代宗孫子唐順宗時期,順宗剛剛繼位,已經重病在身。不過這位順宗是個很有想法的皇帝,一心想要推動革新,結果得罪了很多強權勢力。於是,宦官們聯合起來擁立順宗的兒子李純,逼著順宗禪位,李純繼位,是為唐憲宗。不久後順宗死去,順宗的死都很成疑問,到底是不是李純弒父也沒個準確的說法。
二、即便皇帝還活得好好的,那也難免突然皇位易主,且別說什麼昏君之類的,明君聖主也是如此。舉兩個例子。
1、唐高祖之玄武門。唐高祖李淵一直被史書描寫成個昏聵之人,但李淵起兵後不到半年而稱帝,在位數年時間已經統一天下,這樣的人難道僅僅靠他兒子李世民能幹?但李世民確實能幹,最能幹的在於,他藉著他老爹對他的寵愛、遷就,一舉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兄屠弟,逼他老爹退位。其實,這不怪李淵沒有能力,而怪李淵對他幾個兒子太過縱容和溺愛,因此讓他們都出入宮城無禁,還給予了他們很大的兵權。
2、宋太祖斧聲燭影。趙匡胤和他弟弟趙光義喝了一場酒,不知道發生了些什麼爭執,結果就暴崩了。本該繼位的趙匡胤的兒子沒來,人家趙光義先得到訊息,興沖沖跑進宮來,還對趙匡胤的皇后說:無憂富貴。於是,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北宋以後的皇帝都是他的後代。
三、說皇帝半死不活政權還算穩定,一死就風雲激盪的,最典型的無外乎秦皇、漢武
秦始皇重病,趙高、李斯也不敢亂作為,但秦始皇一死,二人就弄出偽詔來,賜死了扶蘇,扶胡亥上位。
漢武帝病重,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受命輔政的大臣都安分,漢武帝一死,輔政大臣就內鬥起來,火併起來。霍光幹掉了上官家,於是專權數十年,直到他死了,漢宣帝才將皇權奪回去。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政權的穩定不穩定,其實和皇帝的生死病痛並沒有太大關係,除開客觀因素,在獨裁時期,最能影響政權穩定的其實是執政者的掌控能力。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有明太祖,其實都是掌控能力很強的皇帝了,然而宋太祖尤且不能善終,其他三人,秦皇、漢武不過能保證其在活著的時候不出大的變故,要講能兼及身後事的,只有唐太宗、明太祖二人。即便如此,明太祖朱元璋指定的繼承人朱允炆在四年後還是敗給了朱棣,這不完全怪朱元璋的安排,更在於朱允炆自己措施不當,加之朱棣自身素質極為突出。唐太宗的繼承者唐高宗在位三十多年,也難免被武則天改唐為周,唐太宗對身後事的安排已經夠好了,也難以預料後世的變化。
像劉邦一樣,能夠預料到自己死後“安劉室者,必周勃也”,這簡直像個神話,多半是後人出於某種目的而編造的吧?難道劉邦會算命?
總之,即便掌控能力再強的帝王,也難以兼顧到他死後的事兒,即便能夠顧一時,也顧不了幾年後、幾十年後的事兒,這就是這些皇帝生前不亂,身後朝局大變的原因。至於其他平庸君主,生前尚且難說,何況死後。一代明君宋太祖,生前尚且經歷了斧聲燭影,留下千古疑案,其他帝王還說什麼?
-
8 # 紅藍白鬱金香
皇帝只要活著,就是名義上老大,其他各方勢力保持著相對的平衡,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一旦皇帝駕崩,國不可一日無君,最高統治者出現空缺,各方都看到了機會,都想躍躍欲試,平衡被打破了。
皇太極死了以後,多爾袞與豪格誰也壓不過誰,選了順治當皇帝,維持了原先各方勢力的平衡,也是這個道理!
-
9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皇帝重病時也是變幻莫測的。
政權穩定與否的相關因素非常多,皇帝的身體狀況只是其中之一,一般而言,要在皇帝掌控中央且中央掌控地方的情況下,皇帝的身體狀況才能直接影響到政權穩定,像皇帝掌控不了中央(傀儡皇帝)和中央掌控不了地方(小朝廷)這兩種情況,政權其實已經不穩了,皇帝去世也最多雪上加霜。
話說回來,就算是皇帝掌握極權的時候,政權穩定也不僅僅取決於皇帝的身體狀況,還取決於皇帝的能力和繼承人的確定與能力,因為所有皇帝病重將死之時都是暗流湧動的,政權壓根談不上穩定,比較掌舵人要換了,除非接任者毫無懸念,否則很難說政權穩定。
繼承人究竟能否順利上位,得看皇帝留的後手和繼承人的努力。
最著名的是秦始皇病重,他沒立太子,也就是沒有明確的繼承人,他下詔長子扶蘇繼位,可扶蘇遠在萬里之外,近在咫尺的幼子胡亥在趙高等人的幫助下繼位了,然後把兄弟姐妹全都送去見父皇。
如果扶蘇就在秦始皇身邊,這次帝位交替也就不會出現在這麼多的血腥,因為他繼位的理由更充足,不必像胡亥一樣大肆殺戮以穩固帝位。
另外還有晉武帝司馬炎病重,在275年,司馬炎染上瘟疫,病情越來越重,眼看著就不行了,而他是有太子的,太子司馬衷,時年17歲。
可誰都知道,司馬衷是個痴呆,此前就有不少朝臣勸司馬炎另立太子,只是司馬炎一直拖著不辦,現在皇帝病重,一幫大臣覺得太子不可託付,應擁立皇帝的弟弟齊王司馬攸。
這幫大臣的圖謀沒得逞,因為司馬炎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又回來了,而且知道了政變的事,所以之後的日子他一直在打壓司馬攸,導致司馬攸鬱鬱而終,同時培植太子黨的勢力,擁護太子繼位。
在290年,司馬炎去世,司馬衷在大臣的擁護下繼位,政權平穩過渡。如果司馬炎在275年去世的話,政權穩定幾乎是不可能的,太子黨和齊王黨必定要交鋒。
也有皇帝所託非人的情況,比如魏明帝託孤曹爽和司馬懿,這兩個都不是好人,曹芳在位前十年,曹爽專權,司馬懿發動政變滅了曹爽,曹芳就成了司馬家的傀儡,政權穩定倒是穩定了,可皇帝也控制不了政權了。
總的來說,皇帝病重將死時政權走向就變幻莫測了,不必等到皇帝去世,有些皇帝會留下後手保繼承人上位,可人都有看走眼的時候,有時候這些後手管用,有時候不管用;有些皇帝沒留後手,那繼承人上位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
10 # 而知而行的歷史
人是理性的動物,尤其是從事政治工作的人,他們看待事物不是用對錯的眼光,而是以利弊的心態。
趨利避害,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政客們放大了這個特點。所以我們經常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處在政治漩渦中心的人,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不僅僅是經濟利益受損,甚至是身家性命、家族命運也將受到牽連。自古以來,因為政治鬥爭失敗而招致災禍的“族滅”、“夷三族”、“株連九族”等,無一不在提示著他們,伴君如伴虎,且行且珍惜。
(玉璽文字)
在夏商周三代,雖是家天下,但是王權還必須依靠宗族的勢力(國人)來壓制其他反抗勢力,所以不管是夏朝的後、商朝的王、周朝的天子遇到事情都要跟宗族的頭面人物商量。如果國王倒行逆施,影響了國人的生計,使得道路以目,那麼,國王也就得不到國人的擁護,會被放逐,參考周厲王的“國人暴動”。
這種原始的貴族民主,在世界上各個政權建設初期都存在,尤其是在奴隸制社會時期,到了封建時代情況就變得有點不一樣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農民們開始成為生產主力,地主階級釋放了更多的自由給到農民,他們自己的收益也因此而增加。
對於土地和財富的渴望,使得封建主需要徵召更多的兵員和財力發動征服戰爭,帝國的版圖越來越大,政治制度也隨之發生改變,皇帝制度開始出現。
世界範圍內,各個大帝國的的皇帝制度多有不同,但是中央集權得到加強的趨勢是一致的。中國的皇帝制度,在秦始皇確立之後,就一直被不斷的拔高、神化,在道統、正統的層面,成為帝國的權力核心,“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奉天承運”等無一不在昭示著皇權的權威與神聖。帝國所有的事物,都被設計成圍繞著皇帝制度來運轉。
(君權神授)
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制度,此後的2000多年時間裡,大範圍的政治改革基本沒有出現,頂多只是修修補補,以至於在辛亥革命之後,還有很多滿清遺老遺少,他們堅信中國不能沒有皇帝,不能沒有皇帝制度。
皇帝也是人,他不是三頭六臂,管不了那麼多事,所以他要設定百官,建立僚署,說是要垂拱而治,其實怎麼可能呢?生殺大權在握,有誰會限制的住貪婪之心?所以,皇帝家天下的“股權”與職業經理人的“事權”,既相互需要,又相互鬥爭。這些掌握“事權”的職業官僚們,也分成了三六九等,還分成了互相掣肘的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分權統治,早就被中國人設計出來了。
縣官不如現管,除了皇帝發給的俸祿之外,這些官僚們還有其他很多收入,他們依靠這些收入供養家族,立志教育,逐漸形成了名門望族。他們為了長期把持權力,就不得不圍繞著皇權,甚至很多外地督撫大臣還要派遣很多京城特派員(探子)來打聽皇宮的政策動向,隨時去做調整。
皇帝要想掌控全域性,也不是就待在深宮,批批檔案就行了的。不管皇帝願不願意,政治的表現就是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皇帝們只能透過設定各種不同的利益團體,讓他們互相掣肘,才不至於被架空權力。可是皇帝的權力雖然有神權加持,“彼可取而代也”也時常縈繞在人們對心頭。
(皇帝制度)
可是皇帝在病危時,或者在駕崩後,正統地位和政治派別制衡都出現了斷檔危機。新的權力中心在形成時,任何可能都會發生,處在權力漩渦裡的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政治派別重新組合、利益同盟、幕後交易等都會形成權力中樞的變數。
人走茶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自古以來,權力傳承都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說到底,這還是中國大一統政治環境下,權力過於集中,利益過於集中的緣故。
-
11 # 王鐵堯
實力。
臣子的力量較小,自然不妄動。
皇帝即使快死了,也往往早有安排。
太子也是一大勢力,古代稱國本。
若皇帝已失權,那是另一回事。
-
12 # 有歷史
主要是權力結構和執行模式的問題吧。
經常可以聽到史料中說,某大臣矯詔如何如何。皇帝的詔旨是決定一切的命令,具有無上的權威。皇朝越是穩定,皇帝詔令的威力就越持久。
舉一個例子,隋文帝臨終時,意外發現太子楊廣與容華夫人、宣華夫人私通,於是氣憤地下令讓廢太子楊勇回來。按理說,隋文帝已經掌控不了什麼實際的局面了,楊廣似乎可以不用害怕。他事實上楊廣不僅十分害怕,還立即讓張衡封鎖訊息,防止傳出去。
我們就以這個例子來分析一下,皇帝的權力到底是如何執行的。
一、權力執行有賴於穩定的政權
皇帝權力固然是至高無上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皇帝行使權力也要依賴穩定的權力組織,行政要依靠三省六部(隋之前是三公九卿或諸司),軍事要靠禁軍,個人事務要靠內官,地方上要靠州郡縣長官。有些皇帝看起來咋咋呼呼想殺誰殺誰,但他的命令根本出不了京師,這時可能他能夠憑藉的只有京師宿衛軍和內官,行政系統和地方政府可能不大聽話,這種皇權其實是不穩定的。皇帝沒死時國家已經紊亂,一死,立馬大亂。
隋朝在文帝臨終時,各條線的政權組織都十分穩健,他們一直處於良好的運轉狀態。所以,即使隋文帝死了,但他代表著隋朝法統,他的話具有法理政義性。各個系統都要遵循他的命令。所以文帝召楊勇的命令,會不折不扣地得到朝臣的執行。楊廣也會因為文帝這句話而失去合法的太子地位。
二、穩定皇朝的權力執行,受皇帝生命終結的影響並不大
延伸開來,穩定的政權組織,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政治秩序很良好順暢,權力執行沒有什麼阻礙。這種狀態下的政權,會自然地同非正常的命令加以抵制。所以說,如果政權結構非常穩定,即使皇帝死了,只要他有明確而公開的命令,政權是不會出現太大的風波的。
隋文帝死的時候,就有這種情況。文帝的女婿柳述一貫反對楊廣,他致力於維護文帝的命令,也正是他,在楊廣即將接位時,站出來反對,並提出要堅持按文帝的遺命辦。
當然,楊廣當時羽翼已成,他用他的班子擊敗了柳述,封鎖了文帝的話,從而得以在秘密的狀態下即位。隋朝的政權非常穩定,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仍然貫徹著文帝之前的命令,以楊廣為政權的繼承人。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明白了,為什麼皇帝死的時候通常會秘不發喪,要等一切權力都塵埃落定,政權交接完成,才給皇帝發喪。為什麼呢,就是害怕有人打著皇帝的名義,突然拿出來一個遺詔,說大行皇帝遺命誰誰即位。死人不會說話,一旦出現這種情況 ,沒有能解釋的人,這樣就會擾亂秩序,激烈點的話,少不了就要政變、兵變。
-
13 # 過去即歷史
在帝國制度下,皇帝制度是終身制的,這就意味著皇權更替的標誌是皇帝的生死,不是皇帝病不病、甚至是否病入膏肓,就是植物人皇權依然在他身上,有人代理了皇權那就兩說了,有可能促進皇帝康復,也有可能加速皇帝死亡;
我們的歷史上,更多的人是經不住皇權的誘惑,所以導致許多皇帝非正常死亡,只有這樣才能加速皇權的更替。
所以皇帝就代表皇權,上一任皇帝不死怎麼促進皇權轉移?那種太上皇要麼卸任皇權,要麼只交出皇帝位置,這都有先例,南宋的許多皇帝十分喜歡做不要皇權的太上皇;還有清朝的乾隆皇帝就屬於第二種情況,雖然退居二線,但皇權依然在自己手裡;除此之外有三種例外;第一種就是王朝更迭皇帝死不死皇權一定會轉移;第二種就是由專制社會進入民主社會,清王朝滅亡就是這樣的例子,溥儀沒有因為清王朝滅亡而殞命,而皇權從此不復存在。最後一種情況就是皇帝只是名義上的皇帝,從來沒有擁有過皇權,這樣的皇帝去世也不會造成皇權的轉移,清光緒帝就是這樣的例子。
-
14 # 我只是一名使用者
皇帝病危時朝堂也會變得波橘雲詭,整個政權也是處於變幻莫測之中,這個時候朝臣們都想著去找新主子,皇子權臣之間也會勾心鬥角,而皇帝一旦死亡後諸子爭位,整個局面自然就變得更混亂了。
如果說皇帝在位期間就已經立下了明確的遺照,著令太子登基,那麼朝廷局勢就不會發生動亂,皇帝權利也能得到有序的傳接,整個國家權利就會在和平中過度,人民的生活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
康熙皇帝在位期間,幾次廢立太子,造成太子之位長期空虛,在他在世的時候,餘下諸子就開始了明爭暗奪,康熙皇帝病重時,清宮廷上演了一出九龍奪嫡的大戲,最終以四子胤禛登基而告終,這表明皇帝只要缺乏對朝政掌控,朝廷就會發生動亂。
在西晉初年,司馬炎在位的時候就立了一個智障太子司馬衷,但是引起了朝臣的不滿,後來司馬炎著了瘟疫,看到將不久於人世,朝臣聯合司馬攸發動兵變,但沒想到司馬炎沒死,最後司馬攸被幽禁,太子黨一家獨大。
自古以來皇位就吸引人心,令無數人為之著迷。在秦朝的時候,秦始皇東巡途中病重,下令扶蘇回京繼承皇位,但是宦官趙高竄通李斯篡改聖旨,將胡亥扶上了皇位,胡亥登基後逼死扶蘇,殺光自己的弟弟妹妹,這說明皇帝一死,若無忠臣護主,勢必會導致朝政混亂,整個局勢將會變得更加微妙
-
15 # 90後歷史愛好者
古代皇帝病的動彈不得,半死不活為什麼政權還這麼穩定,其實是人立了太子,一般這時候都是太子監國,即使這個老皇帝突然有一天又好了也不好去責怪這個太子
所以一般古代皇帝覺得自己快不行了的時候都會趕緊宣告繼位人是誰。
-
16 # 董江波
皇帝只要不死,還有一口氣在,他建立的這一套權力執行體系,就能夠順利的執行下去,這確實是這樣的。
因為,古代中國講究正統,比如,明朝永樂大帝朱棣雖然功績強大,但史書上,卻永遠留下一個篡位的壞名聲。
所以說,就算皇帝癱在床上、半死不活,但人是正統,其他人,就還得好好幹,聽人的話,否則,你就是亂臣賊子,這名聲,臭萬年了。
可是,他一旦死了。不管留沒留下遺書,因為朝堂格局的變動,擁有繼承權,並且擁有一定實力的繼承人,肯定全部想上位啊。
於是,他一死,政局就變幻莫測了。
當然,沒有偶然,肯定是實力最強大的那個,繼位了。只不過,這期間的刀光劍影,肯定少不了了。
-
17 # 這個歷史有點毒
簡單說一下,皇帝病重還能保持政權穩定最關鍵的是秦漢以後中央集權一直在加強,漢代“君權神授”後直到清代漸漸達到鼎峰,皇帝死後政局動盪最關鍵是宗法制中的嫡長子繼承製遭到破壞和門閥影響皇權。
1.經常看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我們發現,秦漢以後歷代皇帝最喜歡乾的一件事就是神化自己和皇權,比如每年要祭天,自稱天子,表明自己當皇帝是“君權神授”,是上天旨意。在中國的封建時期,百姓到達官貴族都信奉皇帝是上天派來最為英明的人,皇帝本質上就是最大的宗教頭子,所以歷史上所有起義都要師出有名,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要皇帝還活著,百姓不是完全活不下去,都是不會造反的,政局都是穩定的,因為反抗皇帝就是對抗天意!加上一代代皇帝用政治體制和官僚體系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分化了官員權力,每個體系之間大致都保持平衡,皇帝只要不死自然就能保證政局的穩定。
2.那麼為什麼皇帝一死就政局動盪呢?最關鍵的是秦漢以後嫡長子繼承製遭到了破壞。從秦朝的傳胡亥到隋文帝廢太子傳楊廣,讓每個皇子都看到了繼承皇位的希望,野心就像一根種子,只要給點雨水就會無限瘋長。比如我們熟知的康熙年間九子奪嫡,變成了皇帝憑藉自由意志指定繼承人,那麼皇位的爭奪就異常激烈,之後競爭失敗的幾位皇子為了自保只能選擇在皇帝駕崩的時期先下手為強,所以這時候最為動盪和危險。
3.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世家門閥的問題。從南北朝之後,門閥的勢力漸漸增加,形成了以家族為核心的團體利益集團。皇帝在世時,所有的門閥世家的權力和財富是基本固定的,早在皇帝登基時就已經基本洗牌和瓜分,所以自然就穩定。因為嫡長子繼承製被破壞,等到皇帝病重,門閥的選擇大大增加,選擇自己心儀的能為自己家族帶來更大利益的繼承人繼承皇位就變得尤為重要,各個皇子和背後的門閥為了唯一的皇位開始爭鬥,整個國家也就動盪不安。
-
18 # TonyDeng
問題本身就不是事實,何來的答案。不說多的,看看眾所周知的漢獻帝吧,他沒死,但權力控制在誰手裡?
皇帝的權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他活著就可以掌控的,皇權從來不是一個人可以擁有的,不要相信哪種毫無邏輯和事實根據的胡話。皇權是一個集團擁有的,亦即所謂統治集團,是這麼一個整體把持的,皇帝,只是他們推舉出來的一個標誌性人物,違背集團利益,不是被廢就是被殺,這種例子才是歷史常態。
-
19 # 焚劍煮酒
這一點是不存在的,皇帝若是都病得動彈不得、半死不活了,政權肯定是不會很穩定的。至於皇帝死亡,政權是否會變幻莫測也是不一定的。下面我舉幾個例子來分析分析。
政權穩定與皇帝的身體健康有多大的原因。1、康熙九子奪嫡
九子奪嫡指的是康熙年間九個皇子爭奪皇位的故事。最後參與奪嫡的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康熙十四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此時兩歲的年紀)為皇太子,但胤礽成年後驕縱與蠻橫並結黨營私,勾結朝中大臣索額圖欲行叛逆之事,最後在康熙四十七年廢除了太子之位。
太子位空缺下來後,其餘皇子便開始了對皇位的覬覦。而隨著這些皇子自成黨派,朝中大臣也紛紛站隊,為了自己的主子互相攻擊,朝政從此混亂。
而此時的康熙帝依然雄健,即使底下亂成一鍋粥也無法影響他的地位。而且這一局面也是康熙親手造成的,立太子的時間太早,而許多大臣見到太子已立,便早早的依附了過去,而太子的勢力過大又使康熙起了忌憚之心,於是便廢了太子,這才導致了九子奪嫡的局面,從此政局變幻莫測。
2、永樂儲位之爭
永樂帝朱棣和康熙一樣都是極強勢的皇帝,但是兩人都因為立太子的問題而使朝政出現了一段時期的混亂。
永樂年的儲位之爭主要是朱棣的長子朱高熾與二兒子朱高煦的太子儲君之爭。因為朱高熾身體痴肥,所以朱棣更喜歡和他一樣勇武的朱高煦,正因為朱棣的猶豫不決,導致朝政混亂,許多大臣因此被殺,如第一任內閣首輔解縉正是因為是太子黨而被朱高煦陷害所殺。而這次儲君之爭的結果還是朱高熾勝利了。
3、乾隆奉旨登基(秘密立儲制度)
雍正帝汲取了父親康熙的教訓,為了避免九子奪嫡的事情再次發生,便在生前就將遺詔寫好。
其具體方法是:由皇帝親書立儲諭旨一式兩份,一份密封在錦匣內,安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另一份皇帝自己儲存。待皇帝駕崩時,由御前大臣將兩份遺旨取出,共同拆封,對證無誤後當眾宣佈由誰繼位。
所以雍正駕崩後,乾隆隨之便登基做了皇帝的,並沒有任何因舊皇駕崩而導致的時局不穩。
我們總結以上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使皇帝身體健康,但由於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國本之爭”等就會導致朝局不穩。如果有一個好的機制(如雍正發明的秘密立儲制),就可以解決因國本帶來的問題。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皇帝病重纏身,且久病在床,無法干預朝政又沒有立儲君監國時,時局是肯定不會穩定的。
-
20 # 電視劇裡看歷史
這是個偽命題
首先,如果皇帝真的病得動彈不得、半死不活,那麼這個政權真不可能是所謂非常穩定,就算是穩定,那也是表面的上,因為這個時候皇帝實際上已經不能處理政事,那麼誰來處理政事就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如果有指定的人還好,沒有人能服眾的話,分裂是必然的,但是沒有人敢主動的站出來挑釁,畢竟皇帝還在,大部分臣子依舊聽從皇帝的命令,所以他依然可以一句話依舊可以定人生死
舉個例子康熙皇帝在位期間,由於太子不肖,因此幾回廢立太子,造成儲君之位長期空虛,在他在世的時分,餘下諸子就開始了明爭暗奪,康熙皇帝去世後,清宮廷馬上演了一出九龍奪嫡的大戲,終究以四子胤禛登基而告終,這表明皇帝只要缺乏對朝政掌控,朝廷就會發作騷動。
回覆列表
這個提問在一定條件下才能成立!古有一朝天子一朝臣,還有彈指即灰飛煙滅的說法!君在一天就有他的策略而封建專制保證了他計劃嚴密性!誰敢動!一旦有人動肯定是沒有政治頭腦!因為動的人沒有政治制高點,沒有政治制高點再強也是不得民心的註定要失敗!至於死了後你爭我奪正常,誰想要當大地主!屬於各派人也想出人頭地!就看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