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當紙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也是廣大書法愛好者普遍遇到的一個問題,一離開貼就不行了,原因有三個方面,一個是沒有很好的理解原貼,特別是原帖的筆法和結構,原帖的特點,在哪個方面出現問題就解決哪個方面。二是結構問題,那就不是臨帖的問題,最好是先摹臨,就是買一些玻璃紙,鋪在帖子上,採用雙鉤描紅的辦法,再填墨。在結構上儘量與原帖一致,這個問題不能單純就結構而論結構,要弄懂結構的原理,注意形式美中的虛實,疏密,齊正,賓主,開合,伸縮,俯仰,向背等,結構原理就是美學原理。三是筆法問題,這解決發力,發力的輕重緩急,發力的方向,露鋒藏鋒等問題。從這三個方面解決臨帖像不像的問題。第二個大問題很好回答,啟功大師就是榜樣,他十分注重字的結構,在筆法上因繁就簡,臨的不注重形似,而追求結體美,終成一代大家。

  • 2 # 木石之道

    有的人善於模仿,但只學其態而不領其神,不會御古今用,古帖就像他的柺杖,扔掉柺杖就不會走路了;有的人善於做自己,能夠不制於古,意古出新。

  • 3 # 噴子都是玻璃心

    臨帖是技術,講求心嫻手熟。

    創作是藝術,講求既符合創作規律,又不離傳統矩度的靈動。

    臨帖有兩種:

    第一、僅僅把臨帖作為練習筆法、結字、排版的過程,最高標準就是一個“似”字。從形似到神似,最大限度地復原古帖的創作全過程,並且對古帖的結字、用筆、排版形成自己的印象記憶和肌肉習慣。等於武術裡頭的扎馬、打樁、學套路。

    第二,把臨帖作為一種啟發性創作的範本和依據。這種臨帖的最高標準就是:作品既可見原帖的氣象,又帶自我的風骨。挑不出毛病,卻又別開生面。也就是“意臨”。

    這兩種臨帖方式,本來是一先一後、循序漸進的過程。但如果學書法只專注於第一種,則死;只沉迷於第二種,則病。

    有的人一生臨帖,都在第一種裡頭打轉。追求對原帖的精準複製,熟則熟矣,卻只會“寫毛筆字”,不會藝術創作。就像專業摹製假畫、偽造美元的匠人,任你鬼斧神工,永遠不會是什麼藝術家。而且,複製原帖一旦成了心理依賴的“舒適區”,不僅寫字,就連評字、論字,都只會在細枝末節上做文章。就像歐陽詢的《九成宮碑》,滋養了歷代很多書法大家,也耽誤很多有素描繪畫天分的人,變成了只會描字畫字的墨水匠。

  • 4 # 福鼎妙逸茶者

    一、為什麼有人臨帖很像,但離了帖就寫不好呢?

    臨帖是中國書法入門必經之路,是學習書法的基礎。臨帖講究的是眼到手到,即眼裡看到的,筆端都能夠表達展示出來。臨帖有幾種方法:

    一、對臨:將範本放在眼前,看一筆寫一筆。這是最開始的方法。

    二、背臨:有兩種,一是單字,看整個字,然後不看帖子寫整個字。二是多字,先看帖子,然後憑記將諸字臨寫下來。

    三、意臨:即臨寫之前,先看熟範本,然後不看範本,憑印象將範本部分或整本寫下,不強求形似,只求意似。

    上面講的是實臨法。

    還有指臨法,如在休息時.在路途中,便可運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體上,憑對範字的記憶進行“臨習”或“創作”。心臨法。在腦海裡對範字“演習”或“放影”。

    臨帖時像,離了帖子又不像,主要原因還是臨帖不到位。臨帖方法可參加上文。

    以上方法要結合運用,反覆進行這套程式:臨帖——脫帖——臨帖——脫帖~~

    說明:(1)首先要臨,不管是筆畫、結構,要臨到非常像為止。

    臨帖要注意的是,要先看清楚了、讀清楚了,然後臨。可以先進行臨空練習(即先虛寫一下,體會這一筆畫輕重緩急或這個字的整體結構)。下筆即乾脆利落,不要猶豫,一次到位。

    (2)在臨帖已經十分形似的基礎上,進行脫帖練習。即在基本掌握這一筆畫或這個字的書寫要求基礎上。憑對字帖的記憶進行練習。寫完後,再去對照原帖,哪裡跟原帖有出入,哪裡自己記住了,哪裡自己沒記住~下一次練習時專門注意這些地方,直到脫帖時,也能寫出基本形似的筆畫或字為止。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習慣形成以後是極難改變的。所以要形成新的書寫”肌肉記憶“,改變自己原有的日常的書寫習慣,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

    二、臨帖不太像,但離帖卻能寫的非常好?

    你所說的“非常好”,不是說非常像。這種現象的產生,個人認為主要是臨帖者領悟能力高,即能比較快地掌握寫字的一些要領,如結構、筆法等。但如果臨帖者就此知足,可能一時會比“臨帖像而離帖寫不好的人”,寫出好看的字(相對於對方),但長期以往如此,書法水平必定只停留於此處。古代所有大書法家,沒有一個不追求先臨帖臨得像的,如趙孟頫、王鐸留下多少臨寫前輩大師法帖的墨跡,按他們那樣的水平,還像小學生一樣臨帖,何況我輩?

    供參考。

  • 5 # 行書一點通

    終於有人提問這問題了,確是如此――

    有的人,臨摹硬筆行書字貼時,臨得很像,但一離開字貼,隨意寫,日常寫,又回到解放前了!

    還有一種人,臨貼不是很像,脫貼隨寫就很好!而且這個現象還是比較多的,隨著練字多,慢寫明白了其中因由:

    臨貼追求一模一樣的,實際上是要把自己已根深蒂固的習性,徹徹底底推倒重來。

    這樣臨寫,在慢寫臨貼時,確實是可行的,但一旦迴歸到日常速度,習性又原形畢露了!

    更何況,你所臨的字,是書法家們努力寫的“規範行書”,這與書法家們“日常行書”,也是不同的!

    就連書家本人的日常字,尚且都做不到,何況是你!

    而臨貼不太像的人,當然有的就是讀貼臨貼能力差所致;

    但是還有一種人,是領會了字貼上字的結體的重點、神韻後,融入到自己的字裡,追求一種平衡,很快成為自己的字型、自己的風格。

    正如:張三學A書法家的字,張三成功了,那麼一定是有張三風格的A體字――

    這就是A的字型,改善了張三字的習性,而不是徹底的否定!

    練字是什麼?就是書法和自己習性的結合,若想徹底抹煞自己的習性,是很難的――

    一個是拿來;一個是都要;

  • 6 # 翰墨書道

    主要原因在於方法問題。這種情況多是對臨臨摹的象,而不是背臨臨摹的象。如果背臨臨摹的形神俱似惟妙惟肖,才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如果臨摹學習書法做不到背臨,在具體的書寫過程中是不可能寫好的,不過只是其中的一種原因。

    再者就是臨摹學習過程不知如何總結學習過的內容。不會總結,就無法掌握書法的藝術和技法的規律。我們學習書法,不能作為書法的技法,不會總結,也就掌握不了書法技法的基本規律。在此種情況下,即便是我們能夠背臨,也是死法而不是活法。唯有掌握了書法技法的基本規律,我們學習到的法才是活法,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為我所用。否則,我們在具體的創作或平時的書寫活動中,沒有學過的字就不知如何寫才能寫好看了。這時的書寫水平往往是參差不齊的。雖然如此,並不影響我們日常應用。聰明的古人為我還提供了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就是集字創作書法作品,這種做法避免了初學書法,掌握字形不夠,不能融會貫通的囧境。使得我們有了一個檢驗我們學習書法成效的最好方式。

    具體到臨摹不像,卻能寫出不錯的書法作品的問題。就是第二種情況,掌握了一些如何能夠將書法寫好的基本規律或技法。

    不過要想真正寫好書法,是要兩種功夫都要紮實的。因為掌握了書法的規律,古人能夠寫好字,但對美觀的經典的字形的把握可能會有些欠缺。所以要二者兼顧才可以。比如王鐸的書法作品就是如此。王鐸即善於掌握書法的基本規律,又具有非常紮實的背臨功夫,才成就了一代神筆王鐸。

  • 7 # 倚齋聽風雨

    我也有過類似感受。有一段時間,我連續臨了《蘭亭序》、《黃庭經》、《聖教序》、《洛神賦十三行》、趙孟頫《心經》、《高峰和尚行狀》、《落花詩冊》等等名帖。臨寫這一波,自認為臨得不錯,擱筆消化了一段時間後,離帖試寫,比以前進步不少。

    可是,怪事很快也隨後而來。接下來臨帖的時候,我的心態似乎變了,再也不像上回那樣慢慢臨寫,力求接近原帖。而是帶著一些隨意性,不拘泥於字形,只在乎筆意。只要筆意達到了,字形變了也覺得無所謂;但是如果字形工整,卻沒有了原帖的筆意,就會禁不住再寫幾次。

    大概是臨帖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對字的結構有了信心,往後臨寫的時候,就會以寫意為重。不過,一旦離帖寫字,字並不會如臨帖時那樣結構不齊、東倒西歪。書法練到最後,是形和神巧妙結合,不是嗎?

  • 8 # 素里布衣楊半

    臨貼很像,但離開貼就不像了這很正常呀。

    臨貼像只是完成了你書法學習的第一步,說明你對字形的

    線條控制能力有天賦,也說明你學書法有了順利的起步,這

    都還處於感性階段,從這個階段到背臨也不降低水平還有

    遙遠的路程,從臨摹到背臨是學書法最艱苦的路程,可以說

    是最困難的階段,大多數人都在這個過程中夭折,這個過程

    你要把所臨的作品全部背下來就等於是你把自己的書寫屬性

    和書寫慣性完全蛻變成另外一個人,這可以想象有多難。

    背臨的過程殘酷到就像一個人做了人臉整容,如果你長了一

    張王寶強的臉想透過整容變成范冰冰的臉,難度會小嗎?

    至於說有人不怎麼臨貼但離開貼也寫的很好,這也很正常。

    因為不臨貼你就沒有參考座標了,沒有對比了,你這時所謂

    寫的好是因為跟你自己對比的,廣場老大姐都覺著自己的舞蹈

    跳的不錯,人人興高采烈的,主要是旁邊沒有專業舞者,如果

    在專業人士面前他們就知道自己的差距了,心情也就不會那麼

    好了。

    這個問題的主要環節就在這個“貼”字上,它是關鍵,是核心,

    有了貼就有了標準,難度一下提高百倍,沒有了貼就沒有

    了標準和參考,那是好是壞都可以自己隨便定,你說你是

    世界第一也行,因為你參考的物件就是你自己。

  • 9 # 抱庸詩書

    對學書法的人來說,臨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學書的目標,不是寫得有多麼像誰,而是把自己的風格氣質寫出來。因此,但凡有一些書法基礎的人,評價其學藝書詣的標準,是跳出法帖之外的東西。

    照著臨寫得很好,脫帖就不會寫字了,說明書法還沒有入門,只是初級的摩仿階段,只是在點畫結構上能夠照葫蘆畫瓢,沒有任何自己的東西。而臨帖看似不像,但脫帖揮毫瀟灑俊逸的,才是真正研學書法的目的。

    背臨訓練的是脫帖之後的強記和表現能力;意臨則是學悟行的思維實踐再造能力。這兩種臨摩的方式,是相對高階的形式。在書法技藝不夠精熟,仍以臨學為主的階段,尤其重要,主要是借鑑摩仿與融匯貫通,也是由生到熟、從淺入深、由業餘向專業轉變的必不可少的過程。

    新手看著寫,熟手想著寫,高手隨性寫。基礎水平的不同,決定書法習寫的方式截然不同。抱庸認為,在學書的最初階段,摩仿是最有效手段,這個時候的臨寫練習,就是對照法帖把字臨摩得越像越好,不要隨意摻雜自己的東西,一招一式、乾淨純淨的臨摩法帖,把基礎夯實。在學書的中級階段,要儘量選擇背臨,爾後是意臨,目的在於固化基本規則、基本理論認知和審美基石,十年八年不算長。在學書的高階階段,主要是領悟融塑,心手一體,情隨字遷,寫出率真性情和獨特風格。這是有規律性的東西,步驟程式還是要遵循的。

    抱庸淺見,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10 # 飛天龍18926001

    臨得像原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臨帖的目的是取法先賢法帖中的書法法則、方法,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筆法、結字、章法,意境等,以致於可以用書法的方式複製和傳遞文字內容無法表達的情感和其它資訊。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字跡,寫得再像也不可能和原帖一樣,但精準臨帖是一個改變書寫習慣、超凡脫俗,從寫字向書法創作的轉變的必要練習過程。

    得法的必由之路是勤奮、悟道和交流,從熟練到心手合一、再到揮灑自如地運用書法的法則和方法營造意境和表達傳遞情感,是書法學習三個層次。

    “似我者生,像我者死”,臨帖臨得像,但不去領悟和交流書法的法則和方法,書法學習永遠都只能停留在第一個層次,即熟練的層次,“唯手熟爾”!

  • 11 # cztczt

    這是一個常見問題,要在臨寫與脫寫這一過程中,反覆不計其數,要用心寫用心記,體會與總結,多寫多練,多讀多看,堅持到底!

  • 12 # 狂喜淡墨a

    有人臨帖像,離帖不會寫,有人臨帖不像,離帖卻能寫的很好?

    在出帖出了問題,還是被法所困束。

    臨帖力求盡力酷似,但是因為與古時間差有大,環境不同,而與古人學識修養有別,且有古人大都是自作內容躬書,故不可能達及古人書全貌,只能達到六七分不錯了,甚而僅達二三分,費九牛二虎之力去臨古人之剩餘之三二分,是不可能,只會固執園囿其內。不能自拔。

    鄭板橋說,臨帖臨七分,拋三分,把拋棄的三分融入自已個性筆意。因為長久不用個性意氣,往往把自己寶貴的個性之源被泯滅,個性是每個人才華酵母菌,當人從藝術,長時間久與古典大師對話,而往往把個性酵母淡沒,直接影響後期的藝術發展。

    另外古人最後那三分,甚難,或直接不可能達及,比之當今盧中南臨歐陽詢,算出色的,其臨不足八分,僅一個險峻之筆意,就可以說有三分不像。更不要意境了。

    沃興華雲,臨書十分形似,拋三分,其三分另有探究,即把自己的個性用進去。

    故臨摹真似,而難自拋,泯己個性,出帖不可拔腿,而凡是臨之不像,恰如所言有個性寓內,而為後來創造己體,大下了才賦施展,有了古法與己個性之法糅合,寫時自然臻古而出新。真正學書規律――入帖出帖創新。

  • 13 # Aman趙宇森

    臨得好,寫不好,說明功夫不夠,還要加強讀貼臨帖。臨不好,寫得好,只是一般人認為,書法無處,容易形成江湖體。自己練習要下苦功夫,不要因為幾個人誇就飄飄然。練書法沒有捷徑可走。不說了,我去掙午飯錢了……

  • 14 # 千年蘭亭

    以前考駕照時看過一些很搞笑的人,平時練車時不見人,考試時自己開著車就來了(無證駕駛要不得),可上車不一會就掛了。

    為什麼?實際操作時第一關是打燈,電腦提示現在經過某某路段,請打燈。這些人平時開慣了“野車”,沒經過正規訓練,所以一下就傻眼了。

    所以,能將車開動,與按正確的方式開車,確實是兩回事。

    臨帖與此類似。所謂“臨帖不像,自己寫卻寫得很好”,與上面提到的“自己開車很好,一考就掛”的人類似,都是沒經過正規訓練,按自己的“野路子”辦,似是而非。

    學習書法的首要要求,是儘可能臨得像原帖,如此方能體會古人寫字的方法,此謂“入帖”。這正如我們練習音樂,首先要儘量唱得像原唱一樣。不如此,就只能是空中樓閣,沒有根基。

    而在打好基礎,掌握書寫的方法後,方可加入自己的理解與創作,此謂“出帖”。學習書法,不“入帖”肯定是無法“出帖”的。

    “出帖”的難度遠大於“入帖”,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臨帖很像,自己寫卻寫不好的原因,因為他不能很好地將學會的寫字方法,運用到他要寫的內容中去。

    要較好地解決“出帖”的難題,可以嘗試下面兩個方法:

    一是背帖。即按照記憶將原帖書寫出來,這有點類似課堂學習時的默寫。背帖時並不用要求與原帖一模一樣,只要保持原風格即可,也即“抓大放小”。

    二是集字。即將原帖中的字重新組合成一些新詞後書寫。集字可從兩三個字開始,逐漸增加字數,直至集字成列、集字成篇。

    背帖重在把握原帖的風格與氣息,集字重在把握字勢的承接與行氣的貫通,二者穿插訓練,能較大地提高練字的效率,縮短“出帖”的過程。

  • 15 # 甜水綠洲

    臨帖很像離了帖寫不好的人。是記不住。臨帖是個記憶的過程。有的人抬頭看字,低頭寫就忘了。一個字的記憶點。不亞於一篇課文。臨帖臨得好的人,離了帖寫不好,是記不住,是能背臨的貼太少。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記憶。不斷的把不同的字型字型檔錄入到大腦中。寫的時候把它提取出來。

  • 16 # 清揚有儀

    在於掌握的書法規矩並用到日常書寫。

    用“規矩”兩字,沒敢用規律,規律有自然屬性,而規矩多的是人定的,書法是個人透過書寫漢字來創造自己的所屬意境,是取捨、抽象化後的具象。

    每一種書體都有字和法:

    篆書:篆字-篆法

    隸書:隸字-隸法

    楷書:楷字-楷法

    草書:草字-草法

    行書:行書字-行書法

    每一個種書體都有其獨特性和規矩,也有不同的書家風格各異,書風多樣。對著書法法帖範本臨摹為的基本是這幾個內容:筆法、字法,形質、神采。

    方法論

    學習書法的體驗:

    困難是分解的:

    結構化從上往下分,一幅字-一行字-幾個字-一個字-一個偏旁-一個筆勢-一個筆畫-起筆、行筆、收筆。

    認知論

    成功是積累的:

    積累零存整取,從下往上行,起筆、行筆、收筆一筆畫-一筆勢-一偏旁-一個字-幾個字-一行字-一幅字。

    實踐論

    區域性最優不能組成整體最優:系統論。

    不能通過了解了區域性推斷全域性,區域性做得好,組合起來不能達到整體最優,需要連線聯絡起來,意連。

    系統論

    用筆千古不易,結體因時相傳。

    那支毛筆還是沒怎麼變過,書體風格各異屬於書家和那個時代的傳承與審美觀念形態特徵決定的。

    臨摹是學習手段,像與不像是書家的風格,目的是規矩:筆法和字法,懂得規矩多了,和而不同,違而不犯……

    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的書寫。

  • 17 # 寫字吧

    分析題主的問題,實際上題主問的是,臨帖到底是要不要“像”,以及脫帖後,怎樣才能寫好。

    臨帖,是每個學書法的人必須要做的事情,並且,臨帖是有效學習書法的捷徑。臨帖是為了把法帖的字法結構,用筆技法,章法佈局,以及墨法運用都牢記於心,熟練掌握,最後能在創作的時候隨時調取,為我所用。

    臨帖到底是要“像”還是“不像”,千萬不要把它當做一個單選題,做簡單的判斷。初學書法,第一階段當然是臨摹得越像越好,這麼做,就是為了使初學者仔細分析觀察法帖,瞭解法帖的每個細節,用心領會,掌握箇中妙處。

    “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等到“信手觸筆,無所不擬,然後可兼收幷蓄,淹貫眾有。然非淹貫眾有,亦決不能自成一家。”

    想要在書法上自成一家,就要從“像”再到“不像”,融前人法則,書自家風格。

    至於有的人臨帖不太像,但離帖卻能寫得非常好,是因為他記住了法帖的法度規矩,做到了意在筆先。就如我們剛才所說,他將法帖的法則瞭然於心,即使脫離了法帖,但想忘都忘不了。

    正如孫過庭所說:“心不厭精,手不忘熟。若運用盡於精熟,規矩諳於胸襟,自然容與徘徊,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墨神飛。”

  • 18 # 翰墨今香

    這個問題反映的是書法學習的不同階段的一個現象,一個是初級階段,一個是高階階段。

    臨帖的目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為什麼學習書法要臨帖?臨帖的目的是什麼?

    臨帖的目的是為了正自己的筆性,學習古人的筆法和字法,消除自己的不良習氣。特別是是書法學習的初期,更是要透過大量的臨帖而且是精臨,才能吃透古人的筆法,體驗其中的奧妙。

    為啥臨帖很像,離開字帖就寫不好了?

    答案很簡單,功夫還沒到家而已。

    對照著字帖寫,我們有參照物當然容易寫得好,離開了字帖,參照物沒了,心裡也沒譜了,自然寫不好了。這說明,還沒有把字帖吃透,還沒有把他人之帖,變為自己之字。

    臨《啟功絮語》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還是繼續要臨帖,臨帖的時候透過一筆一畫的研究琢磨,一個偏旁部首、一個字根的精臨,然後再多思考,舉一反三組合出多幾個字來。透過字組或者一行一行的精臨,學習古帖的貫氣。

    臨帖不是死臨,而是在臨帖的過程中要善於發掘其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在臨帖的過程中嘗試著去用字帖上的字型去書寫一些作品,寫不好的字可以試著去集字,去字帖上找範字,如果沒有範字就試著用學過的偏旁部首去組合。

    只要你肯用心,功夫下到了,把字帖都吃到肚子裡了,自然有一天離開字帖依然能夠寫好。

    為啥有的人臨帖不像,但是離開字帖卻依然寫得很好?

    能達到這種水平的大多數都是書法高手了,甚至是一代宗師了。初學書法臨帖一定要臨得像才好,而等到了一定水平之後,就不是以臨的像不像來說了,而是追求古人書寫的意境、神韻了。

    例如王鐸臨的《集王聖教序》,跟原帖出入就較多,看起來雖然不像,但是筆法很多地方又完全就是《聖教序》的筆法,這是一種高級別的臨摹式的創作了。

    例如上圖中啟功先生臨摹的柳公權的《玄秘塔》,很多人看了之後都說啟功先生臨的不像啊。確實不像,但是很多地方又確確實實的是柳楷的風格,啟功先生在《玄秘塔》上花的精力卻是蠻大的,也正是透過學習《玄秘塔》最終確立了自己“啟體”的風格,這種臨帖就是取我所需。

    我們只看到了這些大師臨摹的不像的作品了,但你沒有看到他們初學書法的時候臨摹的很像的作品。而且就算是這些歷代名家,他寫完一幅精品之後,再重複寫一遍也不可能寫得完全一樣。例如黃庭堅在跋蘇軾的《寒食帖》中雲:“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但是,這種現象不能作為我們初學書法臨帖不像的藉口。到了書法的高階階段,很多書家的臨帖其實就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有的是試圖模仿古帖之筆意,有的是以自己的筆意寫古帖之精神,有的則是藉此機會取我之所需。書法學習的不同階段,對臨帖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書法學習是活到老學到老,明末著名書法家王鐸,晚年的時候還是“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很多書法家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書寫風格,之所以還不斷臨帖,也是在自我完善和精益求精的一種創作過程。

    因此,他們就算不臨帖,離開了字帖依然能寫得非常好,畢竟已經是幾十年的功力了。

    書法當中的臨帖是學習的手段,初學書法臨帖像與不像是檢驗自己學習的一個標準。但是臨帖不是學習書法的最終目的,也不能以臨帖像不像來評價一個書家水平的高低。

  • 19 # 一笑貫長天

    都在學習書法的誤區中。

    臨帖很像,很像是個什麼概念?這個像字就存在尺度,自己看很像,別人呢?高手呢?

    臨摹是分階段的,開始臨摹是粗略地像,很多人達到這個層次就認為自己已經學通了!真的學通了嗎?沒有!你需要繼續臨摹,繼續臨摹的關鍵在於細節!細節完善了,學通了嗎?沒有!真的還沒有!這個階段是所謂的空具其形,不具其神的階段!所以你還需要學習,再學習的重點就不是簡單臨摹了,這時,需要的是悟!這個悟字,誰也教不會你,只有自己努力。

    只有有過悟,你才是真真正正地學通徹了,這時,你去創作,你會得心應手的。

    那些不好臨帖而自己感覺創作不錯的人,你只能去感覺你的不錯了!你終生不會登堂入室,即使是登堂了,也是虛無的!

  • 20 # 無跡書法

    學書法門檻很低,只要認識漢字的,好像都可以學,都認為自己會欣賞,其實不然,書法對個人的綜合素質還是挺高的,拿初學臨帖來說,初學臨像是追求,只有臨像了,才能體會原帖書家的藝術想法,不同人,不同程度,對這個體會都會有所不同,有個遞進的過程,一般初學書法的人,大多學楷書,唐楷魏碑碑刻為主,而這些字,已經是從墨跡變成了碑刻,又從清晰的碑刻經過漫長的歲月殘損,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碑刻字帖效果。呈現的整個字形,有架構但已經失去了很多東西,而初學為了臨像,往往死對這個殘損的像,寫出了一個如同剪紙般的字。這個像,是初學入門像,不帶神韻。繼續往下寫就要考慮把字不但寫像,還要寫活,這個階段活比“呆板像”更重要,活了不像還能看,經過取捨的吸收,有些學到手了,也所謂有自己的風格,這一步能達到的人已經不多了,而大多人因個人綜合素質的原因,可能終生攻克初學臨像這一關,所以學書法,大家都提到一個悟字,認識,表達,反思,調整,不斷的糾錯和完善自己。個人初學的當下體會,觀點可能不太成熟,謝謝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然狀態下的轉基因現象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