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05339341309
-
22 # 神韻軒書法
把字的形態,氣息存進腦海裡,然後筆端再現,只有加強記憶和理解,離了帖才能寫出相似形態和氣息。
當我們對字帖的用筆、結構、章法有了一定的理解,臨得較像的情況下,可以嘗試作背臨,和範本作比較糾錯校正。反覆多次,這樣記憶就較深刻了。
在此基礎上,離了帖多作集字作品練習,多創作。鞏築和強化記憶。
當我們對範本的用筆.結構規律掌握後,再作舍次求主,大膽取捨的意臨訓練。
吳讓之(1799一1870),江蘇儀徵(今揚州)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書畫,尤精篆刻。其隸書結體緊密,大氣磅礴,雄渾古樸。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下圖隸書作品為吳讓之所書。)
-
23 # 白橋518
入帖越深,出帖越難。
臨帖到底是不是越象越好?這分什麼書體,篆、隸、楷這類靜態書體就是應該越象越好,最大程度做到形似,出帖創作作品也會很順利,開始可以集字,熟練了就能自由書寫。
但是臨行、草這類動態字型卻只可神似,不可形似。常在網上看到教人臨帖的文章和影片,一點,一橫,每一個筆劃,大小粗細都要和原帖一模一樣。感覺這是鑽牛角尖式的臨帖,要把人教成影印機的節奏,定會害人不淺。動態字型魅力就是隨字賦形,怎麼能死搬硬套?甲乙丙相連與丙甲乙相連的寫法肯定不是一樣的。所以臨得越象如果變換了字的順序,寫出來越和原帖的氣韻差的多。
行、草書臨帖沒必要過於追求形似,多讀帖,觀察原帖的提按使轉、行筆路線和章法佈局,弄明白這些就可以了。
-
24 # 快樂書法
這雖然是本質上相反的兩個問題。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也就同時出來了。
臨帖很象,離了帖寫不好,甚至不會寫,最大可能的原因是:
1.僅僅是為臨帖而臨帖。比如許多書法院校教師,學生。考試,拿畢業證,以臨的準確與否為重要標準之一。所以許多人臨摹不錯,但自己寫,筆下有點帖上的影子算不錯的。院校的書法專業,是培養老師而不是培養書法家,藝術家,就象漢語言文學專業不是培養作家一樣。目標方向所致,無可厚非;同理,社會上這樣的人物也不少。
2.在書法的學習,實踐中,最核心,最關鍵的一步沒邁出去。從臨摹到創作,是個非常艱難的過程,有許許多多的課題需要解決。關係到方方面面的書法要素的綜合應用。
臨摹的目標是固有不變的,但自己寫,一切都和臨摹的物件兩不相接。如果僅僅有臨摹的機械記憶,而沒有融合為自己的理解通會,沒有把臨摹所學,強制性的,一點一滴的代入創作實踐,並一點一滴的對照修正錯謬,邊臨摹,邊創作,邊修正,邊進境,反反覆覆,週而復始的從臨摹到創作,從創作到臨摹,臨創結合。跨不過這一步,臨摹和創作,永遠是兩張皮。
比如寫一張作品:
其紙張大小和所臨摹所用不同,甚至相比懸殊,在小尺幅毛邊紙上臨慣了小字,變成四尺,六尺,八尺生宣;幅式變橫為縱式;
用小筆筆尖,臨慣了以提按筆法為主的二王一系小字,寫大字大作品,需要萬毫齊力,當毛筆的筆鋒被壓到筆肚,甚至根部位置,筆法,字法和臨摹時形成的習慣反差巨大,就會無法控制,駕馭毛筆,所學不能所用;
帖上的字,畢竟不多。近五千個常用漢字,如果不過單字關,透過廣泛臨摹掌握結構規律,任何幾個帖都難以解決這個問題。
特別是寫行草書,如果寫作品時一首詩,一闕詞的內容中,已經臨摹過的,只有三兩個字,大多數字都沒有上過手,自然手足無措。
就象能背誦許多經典文章,但寫不出相同意境的文章,和能臨摹不能創作異曲同工。
臨摹不太象,作品寫的好,只有一個原因。會臨會寫。
比如古人的臨帖,都是帶著自己的理解,化裁,有目的性的臨帖。在臨摹時,重點關注帖上的某一兩個點。比如筆法,結構,墨法,章法。臨摹的目的,是把需要學到手的東西體現出來,而不以完全臨象為重。所以看上去臨帖不象帖,但前一個問題中需要解決的臨創過渡,臨創結合這一核心課題,對這類人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
-
25 # 翰墨觀評
臨帖臨的像的人離了帖寫不好,證明臨的時間太短,還不熟練,只要把選好的一本字帖花三、五年時間臨透了,離開帖自然能有大的進步!看似臨帖臨的不像的人反而離開帖能寫好書法,主要是悟性好,掌握了字帖的神韻。總之,學習書法,不光講究苦練,還要加強文化修養,來提高書法的字外功,成功的結果是一樣的,各自的途徑因人而宜,各有不同。
回覆列表
包是一個外行說的話,只臨臨帖熟了自然出新意,比如王鐸一天臨池一天創作,因而成就最高峰。沒有臨帖的深厚功底,創新是無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