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小賢讀史
-
22 # 正史漫談
商鞅與他的變法,都具有兩面性:
對功利的渴求,客觀上造就了最偉大的改革家戰國時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出身在某個諸侯國,但卻並沒有為母國奉獻的概念;本著良禽折木而棲的理念,他們四處遊走,只為尋找一個能發揮自己所學的平臺。
在秦國,這類群體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客卿。但實際上,當時各個諸侯國政權中都大量存在這種人才:
戰國初期的軍事天才吳起是衛國人,在魯國殺妻求將、擊敗強齊;投奔魏國後替魏文侯打下河西,並打造了魏武卒;投奔楚國後則一手主持了變法,北擊三晉,令魏國苦不堪言。
合縱戰略的集大成者蘇秦是洛陽人,根正苗紅的周天子直屬百姓,但他學成之後首先考慮的是替秦國出謀劃策,在遭到拒絕後則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合縱反秦的事業中;
蘇秦的同學張儀是魏國人,起初在被困楚國,後來得益於老同學的幫助進入了秦國政治核心,他一生中貫徹連橫,為秦國策劃了無數陰謀詭計,玩弄東方六國於鼓掌中,受傷害最深的,除了楚國,就是自己的祖國魏國;但在秦武王上位後,他見勢不妙又設計逃到魏國安享晚年。
後來的范雎、呂不韋、李斯等大腕也都屬於這類人。可以說,在各諸侯國人才的共同努力下,秦國終於統一了六國。
那麼這些人的目的是什麼?難道是為了華夏統一大業?並不是。
對於蘇秦張儀這樣“一怒而諸侯懼”的人物,孟子確認為他們並不是大丈夫,因為他們所有舉動的出發點,只是為了自己的富貴,這跟孔子的追求完全相反。在這些人眼裡,世事並無對錯,只有現實的利益。
商鞅(即公孫鞅)也屬於這一範疇。他與吳起一樣是衛國人,投奔了當時的頭號強國魏國多年,卻在公叔痤的手下一直沒有出頭之日;在得知秦孝公為了強國、許下了“吾且尊官,與之分土”的重賞承諾後,他透過秦王的寵臣幫忙得到了出人頭地的機會;在受命主持變法後,他本著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務實風格,透過大量的血腥屠殺,保證了變法的實施;在為秦國奪回河西后,他被封為商君,位極人臣,榮華富貴達到了頂峰,所到之處前呼後擁;在趙良勸其急流勇退時,商鞅卻置若罔聞;在秦惠文王下達通緝令後,他竟然首先想逃回被他踩進深淵的魏國避難;被拒絕後為了求生,他又想到發兵攻打鄭國的主意。
所以說,無論商鞅主持的表法作用有多積極,但他的最主要出發點,都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儒家也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過那些把他吹的無比高尚的言論,則可以歇歇了。
殘暴無情的變法,卻奠定了中國兩千年封建制度的基礎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最徹底、最全面的社會改革,具有深遠的積極意義。
從短期看,變法改變了天下的實力分佈格局,創造了一個能夠結束戰亂、統一華夏大地的大秦政權;
從長遠看,商鞅變法的一系列思想及制度成果,比如以法治國、軍功制、郡縣制、強化君權等,既奠定了秦國成功的根基,又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的大一統政治提供了理論基礎。可以說,其後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制度,都是得益於商鞅變法打下的系統理論基礎與現實實踐。
但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在短短十餘年中在秦國付諸實施,靠的是無比血腥的殺戮手段。史書稱,商鞅變法之下,用法極其嚴酷,人們動輒觸犯死刑,每年朝廷在渭水旁集中殺人,令河水為之變色;上至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死在變法之下的秦國人數不勝數。
同時,以鼓勵農戰為核心的商鞅變法,用苛刻的制度,逼迫人們從事到無休止的耕種與戰爭中,甚至稱得上只知道種地、打仗的戰爭機器。這種被屠刀逼著竭力往前不停歇拼命的生存狀態,令秦國朝野苦不堪言。
所以,在秦惠文王上位後,為了平息朝野的憤怒,商鞅變法的總導演公孫鞅本人,很不幸的成了平息民憤的替罪羊。
後世的西漢,吸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開創性的實行了“外儒內法,兼之以道”的治國手段,為法治披上了一層仁義的外衣,終於將統治階級與百姓的關係控制在雙方都能接受的範圍內。
總而言之,商鞅及其變法,無論出發點如何,但在客觀上實現了富國強兵,並提供了大一統的思想與制度基礎,促進了中國古代社會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功莫大焉。
-
23 # 漢時明月
說起歷史上有名的商鞅變法,就不得不先說商鞅其人。
商鞅本名叫衛鞅,是衛國的國君的後代,按照“諸侯之子曰公子,諸侯之孫曰公孫”的禮制,他又名公孫鞅。秦孝公後來封他在商丘之地,號為商君,後人乃稱他為商鞅。商鞅先仕於魏後離魏入秦,據《史記》記載經由寵臣景監舉薦,商鞅前後四次與秦孝公交談,最終以霸道強國之術得到孝公的認可。獲得的最高當權者的支援後,商鞅便大刀闊斧地進行變法,但變法的同時也一步步促成了他的悲劇結局。
商鞅變法的內容學過歷史的人都不陌生。如果說,春秋時的管仲變法是重商主義的試驗,那麼,三百年後的商鞅變法則是重農主義的典範。重農抑商政策也是這時候確立的並一直為歷朝所沿用。
商鞅的變法前後一共有兩次,主要有以下幾點:1.用法令形式廢除奴隸制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以法令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制;2.實行重農抑商政策;3.獎勵軍功,建立二十等軍功爵制;4.普遍推行縣制;5.建立什伍連坐制;6.統一度量衡。
但凡進行改革就必定會觸碰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這是歷史上所有變法改革者不得不面對的頭號難題,而商鞅對此卻是採取激進的方式,沒能處理好不同階級的利益,這是商鞅變法的一大錯失,致使變法沒能獲得一個好的結局。變法中有一項是廢除西周以來世襲的五等爵制,建立新的二十等爵制,它嚴重地損害了秦國保守派的利益。《史記》曾有記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在第一次變法期間的太子犯法事件,就說明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的矛盾已經達到不可調和公開對抗的程度。當朝太子不惜以身試法,而商鞅表面上說必“罰太子”,最後“刑其傅,黥其師”,而太子以“君嗣”可以逍遙法外,說明法家依然受“刑不上士大夫”的傳統文化影響,開啟了“法外有漏網之魚”的大患。商鞅主持變法近二十年,普通百姓重視及遵從法令甚過於國君的命令。但太子犯法,使得商法變成“只行於下,難行於上”的局面。因此,商鞅變法雖使得秦國變得強大,但也使得自己陷入危機的處境:一方面變法得罪了宗室貴族,另一方面就他個人而言得不到普通老百姓的擁護與理解(其變法的措施不容許他人異議,以鐵血手腕壓平一切阻礙。史書曾記述這樣一個例子,變法初民眾因於渭水邊論法,被商鞅一口氣殺死七百餘人,“渭水盡赤,號哭聲動於天地”。),使得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利益對立更為嚴重。
商鞅改革的另一個錯失就是自己接受了於、商十五城的封地。當宗室貴族的封地逐一被回收,商鞅卻領有十五城的封土。“南面而稱寡人”,不但不能以身作則,反而帶頭破壞自己的法律。推行變法者自身卻擁有法律豁免權,這就更加增加了和保守派之間的矛盾。
由此可見,商鞅的悲劇從變法一開始就早已經註定好了,只是差那麼一個時機讓它到來而已。等到了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繼位的是秦惠王,也就是二十年前以身試法的太子。作為商鞅變法的唯一支援秦孝公的離去,加之與惠王為首的保守派的矛盾,商鞅最終為秦國的變法圖強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綜上所述,造成商鞅的悲劇的因素有社會客觀的原因也有個人主觀的因素,我認為其主觀因素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細看歷朝改革者,他們面對的社會客觀條件大致相同,如管仲、王安石、張居正的變法,同樣會受到保守派的阻撓打擊,但他們卻沒落得商鞅如此不堪的下場。倘若他在變法過程中不那麼激進,手段不那麼血腥,且沒接收那十五城的封地,懂得功成身退的話,結局必定會大有不同。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今人唯有以史為鑑,以免重蹈覆轍。
-
24 # 幸福小三妮
如果沒有商鞅就沒有商鞅變法,沒有商鞅變法,就不能統一六國,商鞅變法促進了秦朝的發展,為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25 # 管理專家李江濤
商鞅是個歷史人物,既然是歷史人物就要對歷史有價值,商鞅是改變歷史的人,一般的觀點認為,商鞅的變法是對秦國的崛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同時商鞅本人也作為悲劇人物寫進歷史,背後是被判處極刑,車裂。好像沒有第二個人受此酷刑。
怎待看待商鞅?
一是商鞅是有歷史貢獻的人,開創了一個制度創新併成功的先河,為秦國的崛起奠定了制度性貢獻。
二是商鞅的結局也為後世的改革派提供的結局的模板,就是改革的結果是與國共無量,與己害無窮。
三是對商鞅的評價是總體是奠定了中國製度改革的基礎,為影響中國歷史兩千年的秦制打下了基礎。
怎看待商鞅變法?
一是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第一個成功的制度變革,同時也是影響後世的最大的變革,很多的朝代到一定時候想變革,都沒有成功。
二是商鞅變法,是一個朝代崛起的關鍵,但是個人受到傷害。
總是對商鞅和商鞅變法都是持有肯定的高度評價。
回覆列表
商鞅原名公孫鞅,是衛國沒落貴族。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後,決定求賢變法,廣招人才,勵志圖強來增強國力。商鞅透過打聽知道後,自衛國來到秦國透過秦孝公身邊一名叫景監的寵臣引薦下,見到了秦孝公,商鞅向秦孝公講述了一系列治國之道和變法措施,深受秦孝公的賞識,於是商鞅被得到重用,為秦變法。
商鞅深知得到秦孝公的支援並不見得變法就會成功,還要取得秦國廣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援。為此,商鞅提出了一個能取得人民信任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典故“徒木立信”,在秦國都城咸陽城南門立一根3丈長的木頭,併發布公告,誰將此木頭搬到北門就可以得到10金,起初,沒人相信這是真的,於是,商鞅將10金提高到50金,終於從人群中走出來一個人,將木頭搬到了北門,果然,這個人得到了商鞅獎給他的50金。這件事被傳開後,商鞅與廣大人民建立起了信任,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商鞅開始實施和公佈他的變法內容:
1.改革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也就是將農民分成十家一什,五家一伍,這十家當中,只要有一家犯法,其他九家必須告發,如不告發,則十家同罪,如果告發則得到獎賞。這一制度的頒佈很快得到顯著的效果,人民尊紀守法,社會安定。
2.重農抑商,獎勵耕織。主張生產以農業為主,商業為輔,還規定一戶人家只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兒子的,長大以後必須分家,如不分家,就要承擔雙倍的賦稅。
3.獎勵軍功,按功授爵。商鞅將爵位設為20個等級,爵位的提升,要按在戰場上的立功為前提,砍下一個敵人的腦袋升一級,兩個就升兩級,以次類推。這一規定激起了秦軍士兵們對立功進爵的慾望,個個衝鋒陷陣,戰鬥力大增。
4.統一度量衡。規定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統一的鬥、捅、權、丈、尺、衡的度量衡,為各地人民在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活動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5.推行縣制。商鞅廢除分封制,主張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縣令掌管政務,縣尉掌管軍事,縣丞協助縣令處理政務,縣以下還有都、鄉、邑,聚,這一改革從根本上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6.廢井田,開阡陌封疆。也就是廢除原有的奴隸制度和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這一制度大大增強了農民對耕種的積極性。
商鞅實行的這一系列的變法,讓秦國人在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認識到人生不過就是兩件事,即戰爭和耕田,透過這一思想,使秦國的農業發展迅速壯大,人民安居樂業。
儘管秦國透過變法使農業變的非常發達,但是秦國有限的領土始終無法支撐一支規模越來越龐大的軍隊,為此,秦孝公聽取大臣的建議決定奪取巴蜀這塊富庶之地來養活這支軍隊。事實證明,商鞅變法和奪取巴蜀之地確實讓秦國強大起來,綜合國力遙遙領先東方六國,為以後統一全國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