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甲子

    顏回的處境並不能用窮來形容,而是一種內在的逍遙!

    如孟子所言:萬物皆備於我!並不是為我所擁有,而是可拾可棄!

    亦如莊子所言:物本一物,何待於齊?我與物本就一體,何必執著於某一種形式,應該做到物我兩忘!

    更如佛家所言:人心如明鏡,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所以說顏回只是體悟到了這種生活狀態而快樂其中!

  • 2 # 詩詞名句鑑賞

    並不是把窮看作一種高尚的品格。所謂: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即使是在貧窮的情況下,顏回也能夠保持自己的高尚品格,這才是孔子所推崇的。

  • 3 # 長風浩蕩

    人儒家是把處於“窮”境卻能安貧樂道不改初心的品格,視為高尚。

    品格,說的是人的態度與心性,說的不是環境。

  • 4 # 真相很簡單

    呵呵,這個事是有邏輯關係的。

    筆者曾研究過孔子的財富觀,結果發現儒家和孔子都很有意思。

    孔子愛財嗎?

    非常愛。

    那麼,我們傳統文化中,為什麼總表現為視金錢如糞土呢?

    這就是因為,孔子也好,儒家文化也好,或者是中國傳統文化也好,追求財富的方式很特殊。

    孔子認為財富應該從哪裡來呢?

    從一個人的賢能程度來。

    一個人越賢能,對社會越有益,對社會的貢獻也就越大,對社會貢獻越大,社會就要給他更多的財富。

    這個賢能的人就是君子。

    誰給賢能的人財富呢?

    就是君主。

    所以,這個財富的順序是,先君子,後財富。不能做君子是不能談財富的。

    君子很可能是從貧窮起步的,如果他在這種情況下表現不出君子的樣子,那他就不是君子, 他的賢能就是假的。

    一個假的君子,偽君子,就不能獲得財富。

    因為是這個邏輯關係,所以孔子會讚賞窮而不失其志的表現,並不是孔子不喜歡富貴。

  • 5 # 明貞

    過分的物慾是人禍的根本,適當的物質基礎還是必須的。佛道儒根本志趣是大融合的時代了,天性自性人性是佛道儒的所宗,人性是價值和意義而天性自性是基礎,有機地融和就會使天下太平,建立永恆之和諧。

  • 6 # 馬振廷1

    此意是對貧窮人續書的鼓勵。潛龍勿用,讀好書中知識,有朝一日飛龍在田,飛煌騰達,跳龍門,書中自有黃金屋豔如玉。

  • 7 # 青衫9378

    這段話是孔子稱讚顏回能安貧樂道,貧富不是重點,樂道是關鍵。子曰:“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孔子並無提倡貧窮的意思,只是教育學生勿伋伋於富貴,勿慼慼於貧賤。

  • 8 # 黑與白001

    不是吧!雖說君子固窮。但是中國歷史上從來都沒有哪一種思想理論,把貧窮看做是一種高尚,來進行欣賞和崇拜的。

    論語:(——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古人把貧富價值的衡量是明確的放在了人品和操守後面的,比貧富更應該去堅持下去的是一個君子的節操。風骨。不是對貧窮潦倒進行褒揚。而是要對陷入貧困中的人進行勤勉鼓勵和勸其堅守節操。不應物質上的困頓而喪失了原有的品性。這裡有一個精神和物質在價值觀上面的權衡。

  • 9 # 貴極登峰

    【譯文】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拓展資料:

    原句: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註釋】 簞:音dā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 樂:樂於學。

    【評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稱讚顏回,對他作了高度評價。這裡講顏回“不改其樂”,這也就是貧賤不能移的精神,這裡包含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即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

    顏回簡介: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稱顏子,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人。

    十四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對顏回稱讚最多,贊其好學、仁人。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歷代帝王封贈有加 。

  • 10 # 火煮水壺84501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給我們形象描繪了一個懶漢的日常生活起居。

    吃著窩窩頭,就著涼水,住在茅草屋裡。這樣的生活,顏回不僅不嘗試著去改變,而是安於清貧,樂於窮困,那這樣的活法也太窩囊了。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這樣不堪的生活,一般人是忍受不了的,但顏回沉浸在書本的書香氣裡,每日裡把書本的精神食糧當做大魚大肉。埋身書本中而樂此不疲,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而忘了,陋巷之外是熱騰騰的生活。是男耕女織,馬嘶鳥鳴,是軍國大事,是小家熱炕,是男歡女愛。是小兒無賴。是春日踏青,是冬日賞雪,是晨起一杯茶,夜來一杯酒。是紅塵策馬,活得瀟瀟灑灑,是金戈鐵馬,把酒臨風,意氣風發。

    人生在世,是要有煙火氣的,是要活在人群中的,而不是離群寡居索然無味,不能只鑽在書香氣裡,人生更大的學問是在人群中,是在人與人的鬥爭中。

    人活著不是要求山珍海味,也要豐衣足食。一簞食,一瓢飲,生活如此簡陋,而顏回居然能怡然自得。儒家認為是高尚的氣節,而我卻認為是一種不思進取的表現。

    如果都像顏回這樣,幾個窩窩頭,喝一瓢冷水,就解決了生活,然後每日埋身於書本中,去吟詩作對,去研究學問。那麼人人都如此活法的話,都不去勞動都不去創造,社會怎麼能夠進步,人類怎麼可能發展!

    那麼物質如此清貧,人都到了吃不飽飯的份兒上了,怎麼能夠靜下心來去好好研究學問呢?

    如果是一個人不上進,也還有情可原。如果有老婆孩子呢,

    你可以每日窩窩頭加鹹菜,那麼你的老婆跟著你每天吃糠咽菜,你作為一個男人,是不是很失職呢?那麼你的孩子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卻因吃不上肉食等營養滋補品而消瘦,你作為他的父親,每日裡只埋身於書本之中,而不是靠自己的學問和力氣,去搏取饅頭和紅燒肉,而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是不是嚴重失職呢?

    所以顏哥呀,放下你的身段,走出你的草屋。哪怕是編個草鞋賣賣,或者種個地什麼的,半工半讀,把你的生活過得好點兒。不行嗎?

    顏回有沒有老婆孩子?無證可考,

    但是即使作為一個光棍兒漢也應該把日子過得如火如荼,方不失為是一個男人,每日裡好酒好茶,好肉食供著,身體健壯了,精神自然可以煥發,才可以更好的研究學問,物質是精神的保障,只有物質豐盈了,精神才可以煥發出青春,方可以有精力有能力有心思去研究學問,去埋頭書本,才可以激發出更大的創造力。

    作為現代人,我們不僅不要推崇這種一簞食一瓢飲的懶人生活,和離群索居的寡人生活,更要投身於火熱的生活中,去博取自己更美好的人生。

    天高雲淡,好男兒志在四方。走出寡居去遇到更好的自己吧。

  • 11 # 夏雨風

    這是孔夫子對大弟子顏回的評價。顏回住在陋巷,過簡單樸素的生活,有人會愁容難展,而顏回始終面露微笑。心中有理想,貧賤不能移。孔夫子有弟子三千,賢人72,顏回能成為大弟子,其人品德高尚,獲得恩師高度讚許,是自然的。

    無獨有偶,當年在長沙師範唸書,毛主席自始至終長衫布鞋,而被留學歸來的教授楊懷中評為將來能成國之棟樑的"三傑之一”,因為是文章道德,堪稱模範。

    人的環境各不相同,但只要有理想,品德高尚,也可堂堂正正丶氣宇軒昂。

  • 12 # 珩璐

    並非如此,關健是後兩句:"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稱讚的是顏回在如此窮困的境況下仍舊不改好學的志向,即儒家文化創導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人格理想,把此當作作人的高尚品格。這種人格理想在當今也不失其勵志的意義,如果一個人吃不了任何苦頭,包括窮困,見風使舵,見異思遷,那麼他就不配奢談什麼理想,終其一生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 13 # 袁聰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儒家文化不會把窮看作、看成、看賞、看雅是一種高尚的品格。

    儒家文化:關於‘’窮‘’的文化和精神,不值得學習、不值得效仿、不值得肯定、不值得傳承、不值得弘揚光大,但也不強烈要求反對、否決。值得同情、理解…………

    儒家文化:講究中庸之道,人貴(不僅指財富,而是指日常物質生活、生存的品味)之道,不倡導‘’窮‘’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品質、品德與品格。

    無論什麼文化,包括儒家文化,文化的本性、本質、實質是指:人類創造、創新、興盛、繁榮世界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如果人類沒有物質作為基礎、條件和前提,就不可能有人類活著、生存、成長、謀生、發展的思想精神。所以儒家文化不認為、不認知、不認可、不提倡、不宣揚、不讚賞‘’窮‘’文化的‘’窮開心、窮快活、窮精神‘’的崇高品格。

  • 14 # 北漂小蝸牛

    窮是一種生存狀態,不是一種品德。儒家文化不是把窮看作一種高尚的品德,而是把安貧樂道看作一種高尚品德!中國人特別講究人的自身修養,在貧困中追求自身修養、追求道,而不是去追求功名利祿,這就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儒家講究人的修養,並不代表否定富有,而是更加讚賞貧困狀態中堅守修養的行為。

  • 15 # 盧曉輝

    顯然不是。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安貧樂道。我好好做人,認真做事,把過程做好,至於結果如何,不去過多想。孔子放著魯國的大官不做,周遊列國幹什麼?為了行道。當然,他的境界太高,非我們一般人能夠達到。

  • 16 # 紅塵彌勒

    這句話並不是說儒家文化對於貧窮的認識有多麼高尚,而是說安於貧窮的人思想境界有多麼豁達。

    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對於歡樂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這也包括了對於貧窮的若干看法。

    孔子的這句話,實質上並不是說顏回的貧窮有多麼高尚,而是認為顏回能在這樣貧困潦倒的環境裡依然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是很值得人們羨慕和欣慰的了。

    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顏回個人對於貧窮與富貴的操守更值得人們敬仰,無怪乎孔子說他是賢者,一個窮且益堅的大賢士。

    貧窮固然可怕,但比貧窮更為可怕的是,一個人對於貧窮的認知和厭惡。假如一個人安於貧賤,而依然保持了達觀與豁然,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多麼丟人或愚蠢的事,這樣的人是需要被我們頂禮膜拜的,也是素常被我們所敬仰的,就是因為他本人對於貧窮的態度。

    而一個人甭管他是貧窮還是富有,卻一貫的看不起這種生活狀態,嫌棄甚至鄙夷這樣的狀態,覺得富貴高人一等,這樣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也是最不可理喻的人。

    與這句話相對應的是另外這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才是儒家之於貧窮的一慣看法。

    顏回也正是這樣的人,賢達時兼善天下,貧窮時卻也能獨善其身,這才是儒家思想的關鍵所在。

    儒家思想並不是笑話貧窮的人,而是對於那些耽於享樂的人始終嗤之以鼻,報以不屑,而對於那些能在貧窮的環境裡依然能堅持個人操守的堅定者,是充分肯定和仰慕的,只有那些汲汲於富貴的小人,才是儒家思想最最排斥的不屑之徒。

  • 17 # 用漢橋

    孔子讚美顏回這段話的意思,是讚美顏回安貧樂道的精神,而絕對不是讚美貧窮。

    孔子說的意思是:顏回在只有一點吃的,一點喝的 ,住在條件非常差的地方。這種情況別人都是忍受不了的,顏回為了追求他的“道”還是不亦樂乎的。

    顏回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是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為了追求真理,而忘我的精神。這不是一般的人能夠達到的思想境界,只有,有崇高理想的人才能夠做到這樣的安貧樂道。為什麼孔子讚美他:賢哉回也。

    如果把這句話理解為,孔子是在讚美貧窮,那是大錯特錯的。如果貧窮值得讚美,鼓勵越窮越光榮 ,那國家還要進步幹什麼?要想貧窮難嗎?很簡單啊,只要你做到好吃懶做就可以達到了。要想擺脫貧困,你得要付出腦力和體力。是付出的人值得稱讚呢,還是不付出只享受的人值得稱讚呢?

    孔子這段話的意思大家都懂了吧。(完)

    2020——21

  • 18 # 曹宗國

    這是《論語·雍也第六》裡一段話,如果把這話理解為顏回在窮苦中還很得瑟,孔子就誇他很高尚,那就簡直是搞笑了。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顏回不追求物質享受而重視學問和精神追求,因而即使在物質生活條件很差的時候也感到很快樂。這和一般人的精神境界是不一樣的,因此孔子誇他是優秀學生。

  • 19 # 玉靈山人雅集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儒家文化並不是把窮看做一種高尚的品德,而是在一種簡陋的環境中:雖然三餐不濟、身居陋室,還不忘初心,堅持學習,以明志向,這種古代先賢的精神是值得提倡和弘揚的!

  • 20 # 範晨鵬

    並不是,儒家是一門入世的學問,講究經世致用,並在此過程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安貧樂道只是一種處世的態度,準確點說是維護志存高遠的一種方式,試問整日蠅營狗苟,再怎麼志存高遠,也會變成追逐眼前利益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迄今為止,你冒過最大的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