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中耀國際

    2011年農曆三月初七,週六,我還是一名高中生,跟往常一樣,中午12點下課鈴一響,趕緊給老爸打電話讓他中午過來接我回家,老闆接通後,我興奮的和他說:“爸,我們週末放假了,過來接我一下哈!”爸爸沉默了幾秒鐘回覆我:“你自己打車過來,我現在在醫院,你媽舊病復發昏迷住院了!”這個訊息猶如晴天霹靂一樣,愣了大概10秒鐘,我風一樣的開始不停的往縣醫院奔跑,我們學校離縣醫院大概兩公里左右,我就不停的跑,我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大概十五分鐘左右吧,我到了醫院,看到媽媽安靜的躺在病床上,跟睡著了一樣,外婆在旁邊不停地哭著,看到我進來,把我拉到了媽媽的病床前,我感覺渾身力量像是被抽空了一樣坐倒在地上,外婆抓著媽媽的手說:“你睜眼看看你的寶貝兒子來看你了。”媽媽的眼睛一下子睜開了,她一邊哭一邊嘴裡不停的說著什麼,外婆湊上前附耳聽著媽媽說:你一定要讓給我考上大學,不管怎麼樣,你一定要考上大學。這是她在臨終前對我最後說的話,在這之前我還沒有意識到,知道後來她去世了,我才意識到。

    第二天,媽媽的主治醫生說:病人的腎、肝等內臟已經衰竭,我們盡力了,你們把病人拉回去準備後事吧!挺早這句話,我整個人癱坐在地上,感覺整個世界都黑暗了一般,當時的我猶如一個行屍走肉一樣,我們把媽媽拉回了家裡,我哪裡都不想去,就一直趴在她的病床前不停地哭,我覺得自己很無奈,很無助,什麼都做不了。就這樣到了第二天是週一,早上,爸爸和外公說你媽媽還沒事,你先去學校好好上學,你媽有什麼情況我們給你打電話,然後我就這樣被強制送到了學校。到了學校,我也沒去上課,感覺沒有一點心情,一個人坐在宿舍陽臺上整整6個小時,就在下午兩點左右的時候,突然感覺自己心裡特別難受,揪心的疼,我意識到媽媽可能不行了,我發了瘋似的衝向了學校門口,我剛跑到門口,大哥也剛好開車到了門口,他告訴我媽媽已經走了,我跟個傻子一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淚水猶如暴雨一般不停地冒出來,我心裡好難受,我該怎麼辦?我沒有媽媽了,我沒有家了,那一刻我成了沒有媽的孩子,回家後看到媽媽,她就跟睡著了一樣,我哭著問她:你為什麼要拋下我一個人?你為什麼不要我了?不停地在那裡哭,到了第二天,還是一直在不停地哭,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人沒了要必須在第二天送到墳場,這一天來了很多人,大概有四五千人吧!他們都是前來送媽媽的,我還是在不停地哭,送走了媽媽,在墳場裡我哭的稀里嘩啦,一直哭了一個多月,可能眼淚也流乾了,人也麻木了,我變得不愛說話了,也變得頹廢了。在學校裡麻麻木木的過了一年多,高中畢業了,我考上了一個三本大學,但是我堅持就要去上,大學第一年,依舊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年,到了第二年,有一次和一個學者坐在一起,他說我經常看你不開心,也不怎麼說話,有什麼話說出來說不定我能幫你,我就把所有的這些告訴了他,他聽了之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對我說:孩子,你還年輕,但是你要明白,人,都是會死的,有老死的、病死的、意外事故死的等等,我知道你媽媽的離世對你打擊很大,但是你整天這麼頹廢下去一點作用沒有,你並不能替她做任何事情,所以,你不要再犯傻了,她離世了,她去了天堂享受生活,你應該多多為她祈禱,多多為她施捨祈福,然後就是讓你自己活的更好,活的開心,這是我們活著的人能夠為死者做的唯一的事情。聽完這些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自己醒悟了過來,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我才真正的從媽媽離世的悲傷中徹底的走了出來,也讓我明白了要珍惜生活,珍惜時間,珍惜生命中每一個人。

  • 2 # 沒有回憶的海

    2007年夏天,由於單位經營需要指派我和我的一個校友兼同事外出到異地參加學習培訓和考試,並交待務必努力取得該資格證件,以幫助單位順利取得相關經營資格。我倆當時都以為是很輕鬆的考試,也沒多問,便欣然答應。可是,到了培訓基地才知道:封閉學習五天,第六天考試,100分滿分,80分及格,閉卷。我倆頓時有些傻眼,也終於明白:難怪單位沒人想來,原來並不是件容易的差事,這明擺著,有一定的難度。一是,時間太緊張,及格分數線有些高;二是,我倆都畢業多年,不確定在短時間內還有沒有那麼高的學習力和戰鬥力。說真的,報到領書的那晚,我倆心情都比較沮喪。我知道不能慫,必須儘快調整好狀態,但卻怎麼也調整不好,心急如焚。

    第一天正式上課時,看到教室裡人山人海的學員,我頓時,豁然開朗。一整天,我都在很努力很認真地聽課。而我那個校友兼同事似乎還沒有調整過來。

    我想讓她也儘快進入狀態,於是我問她:“你知道我為什麼突然鬥志昂揚嗎?”她說她也很奇怪正想問我呢!

    隨後,我又問她:“那你知道這次培訓來了多少人嗎?”她回答我說她沒注意。

    我接著問她:“那你總該知道單位為什麼不派別人而派咱倆來吧?”

    她想了想,對我說:“大概是因為領導看咱倆都是大學畢業,又還年輕的緣故吧?”

    我非常認真地對她說:“是的!實際上我覺得這是一場必須要取得勝利的戰役,因為領導信任咱倆,所以才會讓咱倆過來。”

    她愁眉苦臉地說:“可是,這場考試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過關及格的。況且,我還懷著孕,每天都在犯困,真的學不進去。”

    我拍著她的肩膀說:“你說的我都知道都理解。但是,你要明白,咱倆來的這個培訓基地,是全省最大的培訓基地。來參加此次培訓的學員,來自全省各個市、區、縣,據我初步統計要有將近1200人。如果這次咱倆不能順利透過考試,沒有拿到資格證,那咱倆回去要怎麼和領導交代?難道告訴領導,來參加培訓的1200人一個都沒有透過考試?那肯定不行。因為肯定會有人透過考試。那麼,既然一定會有人透過考試,為什麼透過的人員名單裡不可能有咱倆呢?我知道,你正懷孕容易犯困導致注意力不集中,但是,這次培訓好歹和你大學所學專業正好對口,你只要用心聽課,好好複習,對你來說,肯定不是特別難的事兒。而我這次可是跨領域跨學科學習,我都不怕,你怕什麼?”

    她沉默了。

    我繼續說道:“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你可以做到。要不回到單位,丟的就不僅僅是咱倆的臉面,還會有損咱們學校的名譽。”

    一聽到不能給自己和學校丟人,她立刻來了精神,告訴我要全力以赴。

    後來,我就像回到高考前夕一樣,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來背書,晚上覆習到凌晨一兩點。校友雖然懷著孕,也很努力。畢竟有大學的專業知識積累做後盾,學習起來相對比較輕鬆。

    考試結束那天,從考場出來,根據自己的答題情況,我就知道自己一定能過。回到單位,領導問能拿到證嗎?我雖然回答的是應該沒問題,內心其實很想說:一定能!

    又過了一段時間,果然傳來好訊息,我和我的那個校友兼同事都順利拿到了資格證。她的成績是85分,我的是86分。

    從那以後,我變得比之前更自信了。能在逆境中成長,我相信這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有句老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想說,聽老話沒錯!

  • 3 # 老山石

    講一講我女兒的故事吧!我們屬於晚婚晚育,三十幾歲才有了個寶貝女兒。女兒才生下來,咪縫著一雙小眼晴,哭聲震天動地的,她一哭就把全房的嬰兒也帶著哭起來。哭聲此起彼復,象是一首交響樂。第二天女兒在護士懷裡抱著洗澡,不知是害怕還是本能,她用纖細的小手一下就把護士脖子上掛的佩飾抓住,護士也笑了起來說小丫頭好厲害啊!手勁好大。女兒生下有點黑,長著長著變白了,原來是個大胖臉,現在臉也小了,眼睛也大了,人變秀氣不少。在她幾個月的時候,一天我不知怎麼說了她,她好象生氣了,嘴巴嘟嚷著說了半天,家裡人說,她可能在罵我。說我不對。女兒是個直脾氣加牛脾氣,高興,生氣臉上都顯示出來。高興了,臉上笑得象朵花,不高興,還沒開始哭眼淚就下來,也不知她怎麼有那麼多的眼淚。別人都說她可以當演員,表情豐富,笑和哭自由切換。在她一歲右右,我買了許多生動的圖片,上面有植物和動物,女兒很喜歡。那時還不會說話,沒事我就和她玩圖片,也沒有特別的教,就象打撲克牌一樣,我說出圖片的名子,女兒不會說。一次我想考考她,便拿出幾張,我說名字讓她指認,結果大部分她都能指認出來,這下家裡人都很高興,覺得她不光好哭好動,其是她還是很聰明的。家裡買了很多的玩具,女兒玩了幾次便沒了興趣,不是摔壞了,就是用手把它拆了個七零八落,她非常喜歡看別人幹活,然後自己也模仿著做。每天早上一睜開眼,女兒便象充滿電的電娃娃,從早玩到晚,永遠不知疲勞。我看著這麼小的小人,身上竟藏著這麼大的能量。女兒快兩歲了,學語言很快,一般的對話都可以,有時說出來的話,讓人忍不住想笑。女兒雖然有點小孩子的任性,但優點也很多,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會越來越獨立,我沒有別的奢望,只想她有個快樂的童年,長大後有個一帆風順的人生。

  • 4 # _魍靈_

    我五六歲時住在爺爺奶奶家,隔壁有個叔叔,三十多歲還沒結婚,很喜歡和我講話。剛開始,我覺得是因為我比較可愛。後來有一次,他把我抱到他的屋子裡,讓我用手摸他的硬物,我開始覺得他不正常,就儘可能遠離他。

    我家對面是我的一個發小的家,我每次都會去她家玩,她爸爸喜歡喝酒,有一次我們在看電視,她爸爸又喝醉了,就貼近我的臉親了一下,當時我發小也在。我們也就剛上一年級,我什麼也沒敢說。

    下面這個應該是最嚴重的了。那個男人是我的一個遠房叔叔,是我舅奶奶的兒子,住在離舅奶奶家有點遠的地方,我小時候會因為家裡的一些矛盾去舅奶奶家住。每天早上吃早飯的時間,都是我負責去叫叔叔吃飯,那個時候,叔叔就會讓我和他做個遊戲,他在上面我在下面,我根本不理解那是幹什麼。

    大約是七八歲的時候,有一兩次,他還讓我帶我的好朋友,大約十幾歲的一個女孩去家裡,我當時什麼也不知道,應該是無知加上對他的依賴吧。後來,他結婚了,還會偷偷親我,有一次晚上開摩托車送我回家,差點就往田地裡開,是我大喊大叫著不去,他才作罷。

    他和我年齡相差十多歲,確實有點喜歡我,但我知道這是很荒謬的。我不知道這對我以後會有什麼影響,不過我從來沒有做過噩夢,對這些事情不提起也不忘記,會淡去吧。現在二十來歲了,我還沒有談過戀愛。

    @YY

    農村性侵現象很嚴重,我們那裡有兩個女孩,都是被同一個老頭性侵的。老頭說,來叫爺爺抱抱。一個坐到這個腿上,一個坐到那條腿上。他買些糖塊、花生哄這些女孩。農村人心粗,當父母的不懂得,每天只管忙。後來這兩個女孩都沒有正兒八經地結婚,都是跟上外地人跑了,回來時都帶著孩子。

    @遠夢

    我從小被送到外地,寄養在姨夫家,就是那個曾經被我當做父親的男人,侵犯了我,我甚至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還乾淨。也許,這就是我無法真正愛上異性的理由吧。

    @冬枝

    小時候一個老爺爺老是給我送書看,把我叫到他家去想要抱著我,我不知道他想做啥,跑到窗戶去看。他問我是不是想喊人,我不懂他什麼意思。然後,他就把我放回家了。長大後才明白。

    @Sun

    我十二三歲的時候,有一個爺爺輩的男人在我身上拍了一下,我忘記是臉上還是哪裡了,其實現在回想甚至可能不是有意的而只是我多心。我當時很氣憤,又覺得羞恥,都要氣哭了。回家後,我跟我媽媽講了,媽媽很嚴肅地去和他說,女孩子已經長大了,請不要太隨便。我現在已經記不清,他到底是不是騷擾我,讓當時青春期的我感到了冒犯。感謝我媽媽。

    @奇天

    上小學四年級,回家路上,我被一個農民工拖進小巷,天色晦暗,所幸他只是舌吻了我。十三歲那年,回老家農村,二伯拉著我的手來回撫摸,我當時沒反應過來,然後突然一愣,掙脫了他。剛上高一的時候,被所謂的男朋友逼進樓梯間,十一月北方深秋,他用我的身體捂手。

    關於性,我無FUCK說。我只能努力學習,遠離一個階級,遠離男人。

    @傑西卡

    回家的火車上,遇到一個在中國最西邊工作的男人,他熱情地幫我放行李,給我講他的工作,說他的旅程,我們聊的很投機。我說認識他很開心。第二天早晨,我們依舊談天說地,聊了很長時間,他說出去活動活動,我應允,走到吸菸處,他突然轉過身拉著我的手,低頭舌吻,抱著我蹭,然後試圖拉開我的內衣。我沒有反應過來,只能機械地站在那裡,等旁邊有個吸菸的叔叔經過,我才反應過來,逃脫。這事壓了我兩年無法調整自己,我一直以為旅途中的人都是善良的。從此,我拒絕任何陌生人對我莫名釋放的善意。

    @今夏

    我媽媽是小學老師,我在那所小學唸書長大,三年級時,有個學校的小混混騷擾我,瘋子一樣說要和我結婚,時常拉我的手,一直持續到五年級。我媽媽無計可施,那個小混混後來可能沒念書了,偶爾還來學校。

    我永遠記得他猙獰醜陋的臉靠近我,對我大喊:“我要和你結婚,我喜歡你”。我曾經和他在樓梯口打了一架,然後校長罰我們兩個人舉起雙手,對著全校站了一上午。五年級有一次放學路上,他出現了,說了什麼不記得了,我撿起一塊磚頭去砸他,滿腦子想著要殺死他,還砸傷了一個無辜的路人,媽媽為此去賠了錢。我今年22歲,至今沒有成功的談過一次戀愛。

    @么木

    想起自己10多歲時被騷擾的經歷。第一次,媽媽也是先怪我,自己傻被人騙;第二次,是被住一樓的鄰居騷擾,我們報警了,結果我還被同棟的大媽們指指點點。我央求父母搬家未果,那段時間很抑鬱,每天進出都怕遇到那人。

    突然覺得自己能長這麼大,還能順利升學真不容易。又想到還好自己生的是兒子,比女兒放心多了。

    @問蘭

    小學時,曾經被班主任猥褻,整天害怕上學,害怕見到他,然而還是逃不過。在別的同學看來,班主任很偏向我,但是我卻沒有辦法告訴他們,我到底經歷了什麼。想過轉學,可我知道憑我家當時的情況根本轉不了學,我爸媽又覺得班主任很關心我,我也不敢跟他們說。整整兩年半,班主任調離工作的時候,我沒去送他,覺得終於鬆了一口氣,同學們還罵我無情。

    @句點

    十一

    高中的時候租房與父母在外面住,經常學到很晚。我很喜歡看星星看天空,雖然城市的夜空不多得。我的窗戶非常大,對著隔壁的樓頂。有時候隔壁樓頂也會非常熱鬧,甚至有幾個晚上,還有男生在大聲背單詞。

    直到有一天,我半夜醒來,發現床邊站著一個高大的身影,我以為是媽媽,可她沒有那麼高,瞬間我就害怕了,脫口而出問:你是誰?隔壁屋的爸爸媽媽聽到我的聲音驚醒了,發出起床的動靜,我就看到這個人立馬轉身跑出了我的屋子。

    爸爸光腳追過去,他跳到隔壁樓頂,爸爸也跳到隔壁,我在窗戶這邊立馬喊爸爸,害怕他出事。爸爸沒抓著,那人顯然對地形十分熟悉。我跟爸爸媽媽說我沒事,讓他們不用擔心,他們也沒有多說什麼。後來我才知道,媽媽一整晚都沒睡,仔細地聽著我的動靜。

    第二天,爸爸就把對著隔壁樓頂的陽臺用鐵絲網封住了。而我知道周邊住的所有叔叔阿姨都知道了這件事,尤其是另一邊隔壁的房東夫妻,我去學校回家總覺得他們在用一種我不舒服的眼睛悄悄看我。

    @CHU

    十二

    在我小時候,媽媽的一個熟人叔叔經常來家裡玩,有次,在我寫作業的時候到房間來了,因為常來,我根本沒有在意。他剛開始在我床上坐著,不曉得在幹嘛,然後好一會兒,他喊我過去,想把手伸進我隱私部位,我一把把他推開了,咚的很大一聲,我瞪了他一眼,他那天很早就走了,沒留下吃飯,後來也來過家裡,但我不再讓他和我有單獨在一起的機會。

    他年紀輕輕就死了,我還慶幸了一陣子,不過這件事我沒有和大人說過,好像也沒有影響我。

    @再見過去

    十三

    上學時晚上回家,獨自走在黑黑的衚衕裡,身後跟著一個人,腳步很急,我特意回頭看一眼,他估計心虛還假裝要拐彎,可我回過頭沒走幾步,他便衝過來捂住我的嘴抱住我,那可是幾乎就在家門口啊,我由於害怕,下意識地下蹲,他估計也是新手,一把沒摟住我。我坐在了地上喊救命,他怕被抓住就跑了,令我心寒的是,沒有一個鄰居敢出來幫我。

    @淚夢

    十四

    小時候被自己親哥、鄰居家男孩、兩個表哥,還有一個表弟性侵過,我記得很清楚,但當時並不懂這些,年紀太小了。除了鄰居家男孩,別的沒有進入。

    直到19歲,我認識了一個男人,脫光了我的衣服,我都不知道他要幹嘛,腦海裡一片空白,連哄帶騙的,我也不會反抗。直到去年看到某報社實習生被誘姦,我才明白當初應該和她一樣的情況。現在我也結婚生子了,只是看到姐姐的女兒就很擔憂,總是和姐姐說要重視對女兒的保護,我也慶幸自己生的不是女兒。

    @冷色調

    十五

    小學有一個語文老師,40到50歲吧,年紀有些大了。他喜歡體罰學生,對男生常常把手伸進褲襠,剛開始是摸大腿,後來開始捏大腿,開始捏性器官。那時候不懂,只覺得是體罰學生的一種方式,現在想起來,作嘔。

    @魂

    十六

    家裡在小鎮上住,家附近有個男的,很大年紀,很喜歡來我家串門。有一次,他把我放在家裡的縫紉機上,一直拿他的下體頂我,還有一次我家裡沒人,他說叔叔給你兩塊錢,你讓叔叔摸下,然後就拽著我,開始摸我下面。

    我當時太小,完全不知道什麼,還開心地拿了兩塊錢去買了零食吃。還有一次是在家後面的路口,他抱著我一直親我,旁邊有人路過,都在笑,可能都沒想到一個大人會對小孩子做出這樣的事。

    直到有一次,我家人讓我去他家取東西,他出門時把我拉住,說了很多不好的話。我記得從那之後,我再也沒去過他家。直到上初中,應該是初一,有一次放學,他還想騙走我,我趕快跑了。上了大學,看心理醫生,醫生一直告訴我不是我的錯,並且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我一直責怪自己,認為自己為什麼不告訴家人,為什麼去他家,為什麼要為了兩塊錢的零食去讓他拉著我去脫我的褲子。

    這件事雖然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我幼小的心靈披上了一層灰色。

  • 5 # 尋找就尋見0110

    我小時候,大概十歲左右。科爾沁草原那一帶地方,冬天冷,寒假時間長。孩子們卻忙得很,我記得我們的遊戲可多了,大一點的孩子踢毽子,小一點的則摔杏核(地上挖個拳頭大小的坑,玩的人往裡面下注,錘子剪刀布定好順序,用手裡的杏核擊打坑裡的杏核,誰打出多少就歸誰多少),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玩法,都是為了打發漫長而又無聊的冬天,其中一項就是用頭往別人家門上磕(撞),比誰磕得響。那往誰家的門上磕呢?當然,誰家有人也不會讓啊,所以家裡暫時沒人的莊戶人家算倒了黴。有一次,我知道我家鄰居沒人,就向孩子頭兒告了密,於是大家紛紛來到鄰居家,孩子們較起勁來興致高漲,爭先恐後的往鄰居家門上磕。那天我因“告密”立了功,心裡很得意,對我來說,這種得到大家賞識尤其是孩子頭兒認可的機會是不多的,因為我家是外來戶,說話口音又不一樣,所以孩子們都不願意和我玩。不過這次我是高興過了頭,

    現在不是流行一個詞嘛,叫no zuo no die,大概就是說的我吧。我為了表現自己,最後學著羊頂架的樣子往後退了幾步,跑著就往門上衝過去,沒想到勁用大了,也是門不太結實的緣故,一下子給門撞了個窟窿,頭也撞進去了,大家笑得前仰後合,笑完才覺得闖了禍,因為我頭出來時已是滿臉是血,一個耳朵被破門板劃裂了。夥伴們一溜煙兒全跑了。結果我被家裡大人送進鄉醫院,耳朵縫了好幾針。事還沒完,因為有人證物證,當然還有“傷”證,賠了鄰居家一塊門板才算了事。

  • 6 # 水月透靈光

    有一次,我跟我嫂子聊孩子的成長。

    我說,我認為,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心智成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能因為一個學習階段的完成,另一個學習階段的開始,或者是什麼特殊的經歷和事情會有個斷崖式的成長,但是絕大多數情況,是需要一點點鋪墊的,這樣,孩子的成長才不會有太大的衝擊或者造成什麼心理問題。

    嫂子說,天天(我侄子)的成長明顯看出就是斷崖式的啊,從幼兒園還在沙發上亂蹦亂跳,上小學就不跳了,沒上幼兒園的時候,還擔心,不太會自己吃飯怎麼辦,上了幼兒園自然就自己吃飯很好了,這些都是成長啊,都是讓人覺得一剎那就長大了。

    我說,孩子的成長包含很多內容,學習習慣、生活能力、處理問題的方式甚至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養成,這些都是成長。如果說生活能力和學習習慣可以因為外部環境的改變和自身身份的轉變而快速成長的話,那麼三觀養成以及自我認知定位就不是那麼好個人頓悟式成長了,往往是個漸悟的過程。就比如,那麼多年輕人,結了婚了,有了孩子了,還動不動什麼都讓爸媽幫忙掏錢,是不是就有點兒缺失獨立人格養成,是不是內心還是個“寶寶”?還有那麼多人,有了孩子了,還沉迷於遊戲世界,甚至有新聞說有年輕父母為了玩兒遊戲,疏忽照顧,燙死了孩子,是不是就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心理角色定位沒搞清楚?

    嫂子說,成長不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嗎?這隻能說明到了這個階段,成長沒跟上啊。

    我說,就比如,很多父母,不允許高中生,甚至是大學生談戀愛,卻要求大學畢業後,很快結婚,戀愛和經營家庭,是馬上就能很好學會的嗎?可以說是本能,但是更多的是個心理調適過程啊~再比如,大學生在學校一直都是上課瞌睡、下課吃飯打遊戲,除了睡覺就是刷學分,跟社會基本脫節,進入單位,領導要求他(她)面面俱到應對各種職場規則,參與具體市場運作或者專案研討,那是不是也不現實啊?所以大學生多一些社會實踐,多點兒打工實習經歷是不是更好,有個過渡的過程唄~

    整個交流下了,我不知道就成長是個漸悟的過程這個問題我說服我嫂子沒,我是感覺我嫂子人真好,比我大十好幾歲,容忍我說了那麼多反問句,哈哈哈哈~愛她,筆芯~

  • 7 # SONG紅珊瑚

    我小的時候最怕父母親說我了,別說是打罵了,就是說我幾句我都會在我奶奶跟前哭上半天,也不吃飯,那時候奶奶說長大了嫁人不要嫁有婆子的家庭,我那時候那知道這句話的含義呀!意思就是我不好受氣,自己親爹親媽說還哭個不停!直到我嫁人後,而且找的婆婆還是個惡婆婆,哪些年整天跟著生氣,於是這才理解了我奶奶當時說的話!

  • 8 # 舍人

    我是90後小李,想想今年已經26了,有時候總是忘記自己年齡,或許18歲才是我想記住的吧,那年我18歲父母還年輕,每個月上著不上進的學,每個月還能領點父母免費的工資,感覺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學校裡吃上一兩個包子,買上一個辣條小鍋巴加餅,可能也就2塊錢吧?

  • 9 # 匆忙行人

    有時候,成長就在一瞬間,不經意的一句話一件事也許就是你成長的表現。

    小時候,父親和爺爺每天都要出去擺攤,只留下奶奶和我在家忙農活。我記得應該是初中放假的時候,奶奶要在自家後面栽種點紅薯苗。從早上開始,奶奶負責挖土打溝,我負責插紅薯苗打掩蓋。午後,我見奶奶有點累了,就說‘奶奶,你先休息下,我來挖吧,休息好了我們兩換著挖’。奶奶笑了笑放下手中的鋤頭在一旁樹蔭下休息,我拿著鋤頭就開挖,開始還有力氣,挖到後來越來越累,額頭上汗水一直滴落在土裡。奶奶見我挖不動了,就讓我休息會。沒辦法,實在是挖不動了,就這樣輪流著挖,一天下來,手上全是水泡,但是心裡覺得很舒暢。有一次回家中,聽到奶奶跟村裡的嬸嬸擺說著我和她栽種紅薯苗的事情。每次回想著他說這事時臉上寫滿驕傲的表情,我就覺得自己是真的成長了。

  • 10 # 言未盡

    一定給孩子機會——自己說出真相

           剛才和妮妮躺在床上聊天,很隨意地問了一句:“妮妮,你一共和別人打過幾次架啊?”

           妮妮眨了眨眼睛,“媽媽,我從來沒和別人打過架啊。”

          “恩,胡說吧!去年你在幼兒園的時候不是還把馬**的胳膊給咬了麼?”

          “媽媽,我真的沒咬過馬**的胳膊,我從小到大都沒咬過別人的胳膊。”

    “可楊老師給媽媽打電話,說你承認是你咬的啊!”

    “我是說我咬了,可我真的沒咬過她……”

    “那馬**為什麼說是你咬的?”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她們都說是我咬的,我覺得這件事情好麻煩,我只想它快點結束……”

    “那你也不能承認你沒做過的事情啊!”

    “可是如果我不承認,楊老師就會認為我是不肯承認錯誤的壞孩子了”

    “妮妮,你這麼想是錯誤的!做過的事情不承認是撒謊,同樣,承認自己沒做過的事情也是撒謊,這都是不對的!”

    “哦,我知道了……”

    “可是妮妮,你事後為什麼沒告訴媽媽事情的真相呢?”

    “因為你一直沒有問過我啊!”

    我沉默了,當時馬**的媽媽給孩子洗澡,發現她胳膊上有紅色的牙印,問馬**是誰咬的,馬**說是妮妮咬的。於是第二天馬**的媽媽就告訴了楊老師,楊老師問妮妮確認後就電話告訴了我,我下午接妮妮後就拉著孩子給馬**和她媽媽道歉。我理所當然地相信了別的孩子,別的家長,別的老師,唯獨沒有蹲下身子問問自己孩子事情的真相…………想起了一個細節,那天晚上給妮妮洗澡後,她坐在床上一口一口地咬自己的胳膊,然後對我說,媽媽你明天去看看馬**的胳膊好不好?你看我咬不了那麼圓的牙印,我這少了一個門牙……我忘記自己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可我的內心一定認為已經結束的一件小事哪值得再去折騰,這件事情就這麼蓋棺定論了!直到今天偶然地提起,我才知道原來那並不是真相。

    因為我一直沒給孩子機會,讓她自己說出真相,我們固執於表象,固執於經驗,固執於想當然,草率地構建了一個“真相”,然後利用我們成人的威壓逼迫孩子去承認和接受。

    唯一慶幸的是,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間還不算晚,在她日後的成長歲月裡我還有很多機會。想對天下的家長說,如果你的孩子選擇了對你說謊或是沉默,不要去責怪和抱怨,那一定是你剝奪了孩子太多說出真相的機會!

  • 11 # 曹家八妹

    從年少懵懂到青春睿智,從健步如飛到人生遲暮,歲月的長河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難忘的成長故事,下面我掬起我生命長河裡泛起最早的一朵小浪花分享給大家。

    那是數十年前一個春天的星期日上午,家裡的大人都到地裡幹農活去了,留在家裡守屋的是當時八、九歲的我和一條小黃狗。

    我搬條小板凳坐在堂屋前的地坪上,春天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微微的春風吹拂在臉上柔柔的,我看見消逝了一個冬天的燕子又飛回來了。

    羽毛烏黑光亮的小燕子飛舞輕盈的翅膀,一雙雙一對對在我家的房前屋後低空盤旋,啾啾呢喃,似在商量築巢安家繁衍後代的窩就選定這家了。

    果然,下午一對燕子又飛來我家了。這次,它們直接飛到了我家堂屋的木樑上,用喙銜泥黏在木粱上一點一點開始築巢窩了。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

    又一天過去了,眼看小燕子的巢窩還只堆集了一小堆,惻隱心大發的我決定幫它們砌窩。怎麼幫呢?我拿那個年代吃飯用的大白瓷碗裝好乾泥巴然後用水和泥,把水和泥和好,然後把木梯架在房樑上,一手端碗一手扶梯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待小手能伸到木樑上的燕窩處停下用心地把泥一小坨一小坨地堆在剛成形燕巢上,不一會燕子巢就做好了。

    我暗自得意:燕子回來了該多麼高興啊!

    一隻銜泥的燕子飛到堂屋裡,好像迷失了自己的窩,東飛西撞;另一隻銜泥的燕子飛到堂屋裡,不停地轉圈。它們飛到木樑上,卻不進我幫它們砌好的窩,忽上忽下啾啾鳴叫,不停地在堂屋坪前繞飛好像特別生氣。

    第二天,它們在木樑上的另一頭開始銜泥築巢。

    好好的巢,它們為什麼不要呢?當時幼稚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去問媽媽,媽媽慈愛地對我說:傻孩子,燕子是有靈性的,它們的窩只能自己築,因為燕子的口水有粘性,它們用喙一粒一粒的泥銜回去築的巢才穩當結實呀。

    這件因為懵懂無知好心幫倒忙的事促使我在後來的成長路上知道了遇事不能憑自己的想當然憑主觀臆斷辦事。

  • 12 # 股海沉浮要低調

    成長的煩惱,我想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吧。

    小時候我想成為大人多好,啥都可以說了算,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可以無拘無束,可以好闊天空。盼星星盼月亮想讓自己快點長大。

    長大了,學習的枷鎖,工作的枷鎖,家庭的枷鎖,牢牢的鎖住我的學生青年時代,。原來長大了多了更多的不可以,小時候爸爸媽媽告訴我這不可以做,那不可以做,現在的我已經被社會化,格式化,知道了啥不可以做,也不知道啥可以做!學習,找工作,成家,立業,一步步的我也過上了年少時覺得無味枯燥而又綿長的生活。

    人到中年,低頭看看孩子,心裡想,小時候多好,冷暖有人想,疾苦有人惦,中年的我看起來很多周圍的人,實際上我只活我自己。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課文:“快樂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是的,中年的我,什麼都沒有,有的就是不停的向生活低頭!看看孩子,我想我要活著。

    人到中年,抬頭看看父母,雙鬢斑白的父母,還有為我操勞的岳父母大人,我羨慕他們的退休生活,就像他們羨慕我年華最好一樣。啥時候我可以不再為生活奔波?再看看周圍的世界,不能了,因為人要活著,為所有親人活著。記得斯琴高娃老師扮演的孝莊太后說過,女人的心給丈夫一半,孩子一半就是沒有自己的,男人何嘗不是?成家了,長大了啥都不是自己的,沒有自己的!

    人生苦短,生活很長,高傲過,霸氣過,高興過,惆悵過,想過,做過,這就是經歷吧,活著,只會在別人眼裡完美,冷暖自知,惟願自己不要活到最終,活成了自己最厭倦,最鄙視的樣子!得不到苦,慾壑難填,活著是修行。各自珍重,珍重這茫茫歲月屬於你的不被正視的一生吧。

  • 13 # 月亮午睡啦

    成長就在不經意之間

    當我覺得父親和我講話不再像之前一樣底氣十足,而是一種小心翼翼的感覺,我就會很害怕。害怕那種突然之間長大,而父母卻都老去的感覺。

    也是在這個暑假,我面臨的很多選擇不是別人替我做主,而是我自己選擇的時候。我會考慮到家庭的能力而不再是我喜不喜歡之類的問題,而是想到將來的就業發展。

  • 14 # 靜如London

    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

    離開學校後,一個人的成長應該更多的在於不斷地內省,改變周遭,從改變自己開始,而不是用抱怨的方式,一味地去宣洩。如果宣洩能讓你的境況有所改變,那世界就不會有那麼多辛苦勞作的科學家、發明家了,對嗎?

    比如說我自己,我跟我父親的關係一直不好,因為他非常的重男輕女,而且把自己的生活和弟弟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我對他一度即恨又怕。

    等我到了中年的時候,當我看到了別人的很多種不同的人生,我突然很感恩我自己擁有的一切,如果沒有父母的養育,我如何會有來到世上體驗一把的機會?

    況且,他們的侷限性有一部分也是歷史背景帶給他們的傷害。

    我放下了對他們的仇恨,同時,我也跟自己和解了。

    我成長了,我父母過得也比以前心情舒暢了!

    我們來世上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追求幸福,而不是用一輩子去追究誰對誰錯來的!

  • 15 # bruobuqi

    大學的時候,特別喜歡一個女生,那時候只要每天和她聊天就特別開心。大學畢業後,她和我說:”這四年,我每天都希望你長大,每天都希望你成熟,希望你和我聊的不是你愛玩什麼遊戲,而是你該怎麼去成長,怎麼變得優秀,只有你優秀了,別人才敢託付終身”。說完她就上火車了,現在大學畢業五六年了,獨自面對這社會,吃了不少苦,也曾深夜裡哭過,也曾肆意笑過。終究缺少點什麼。我或許慶幸,她沒選擇我和我一起來蘇州,不然和我一起不知道要吃多少苦,留多少淚。可每次想到我始終沒和她一起,我總覺得遺憾,心裡總有些隱隱作痛。後來她結婚我結婚,再見面時只能微微一笑,轉眼淚流滿面。他們管這叫做成長。

  • 16 # heyitong1127

    來說說我的故事,我出生在一個獨生子女家庭,這就意味著父母老年的照顧全都指望著我一個人,偏偏造物弄人,老天爺讓我遠嫁他鄉,在我剛生下孩子一年後母親重病去世了,看著父親悲痛的神情和那一身的孤寂我的心都碎了,我想把父親接來身邊,可他卻以生活不習慣拒絕了,因為遠嫁,因為家庭,因為生活我不能常常回家看望父親,讓他成了典型的“留守老人”,我有一種深深的犯罪感。記得那年女兒剛上小學一年級,趁著放國慶假隨老公帶著女兒回去看他,在短暫的相聚後,因為假期到了,我們也要回去了,父親內心雖然十分不捨,但也不得不接受現實,一邊叮囑著讓我們一路當心,一邊整理著他在我們回來前早就準備好了的土特產,聽著他的嘮叨,看著他準備好的那大包小包,我的心裡突然特別難受,鼻頭一酸,眼淚總想往外崩,父親老了,在他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卻不能陪在他身邊,即使一年回去三次,,十年才見面30回,二十年也就60回,父親今年七十了,二十年那還得是在他身體完全健康的前提下,一想到這,我真的要崩潰了,我怕其他人感覺到我的情緒,趁他們不注意趕緊躲到了陽臺,就在我整理情緒時,女兒不知道什麼時候進來了,她拉了拉我的衣角,小心的問到:“媽媽你怎麼了,是哭了嗎?”被女兒這麼一問我更加失控了,蹲下來女兒身邊,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說:“媽媽沒事,沒哭”。女兒像個小大人似的用她胖乎乎的小手摸著我的臉說到:“我知道媽媽為什麼哭,媽媽是捨不得外公,就像我小時候去幼兒園捨不得媽媽一樣,媽媽,女孩子長大了嫁人都要嫁那麼遠嗎?等我長大了那我就不嫁人,我要陪著媽媽。”聽完女兒的話我突然發現時光流逝,我的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牙牙學語的寶寶,而是懂得替別人著想,知道心疼人的大小孩了,她的話讓我感到好安慰,同時我也在心裡默默決定了,以後不論如何,我要把父親接到身邊好好照顧,盡兒女該盡的孝道,您照顧我小,我養您到老!

  • 17 # 江南

    在我一歲的時候,因為家裡條件不好,也是正好趕上那個年代的打工大潮,爸爸媽媽把我放在外婆家就去了南方,開啟了長達20多年的打工路途!我不知道父母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把孩子放在外婆家,放心出去的,在我的記憶中,我外婆家裡人很多,我要很聽話才能聽到一句讚揚,不能任性不能嘔氣,不能愛哭!因為家裡有個表妹,舅舅家的,可能我的存在有點礙眼,舅媽對我很是牴觸,她不喜歡我,我卻總是在討好她,我怕她因為我跟外婆吵架,我總是害怕因為我的緣故引起家裡的爭吵,所以性格很軟弱,很敏感!初中的時候,長大了一點,有了自己的思想,特別的恨爸爸媽媽,覺得他們拋棄了我,讓我過得很委屈,想過自殺,想過逃跑,但是我骨子裡的軟弱一直沒有實施過!後來上了大學,開朗很多,再後來結婚生子,也漸漸明白了父母的不易,也理解了舅媽對我的不滿,我現在最大的想法就是帶好自己的孩子,儘量給她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童年環境,讓我的痛苦不在延續

  • 18 # 聚光緣看相風水師

    在我小的時候,就記得村裡每逢鄰居家或者親人中有人去世,母親都會從灶臺下面抓一把灰灑在大門口,整個門口連一條直線。當時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問了大人也不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地也懂得了許多;才知道那叫攔門灰,是辟邪用的;更確切地說,是為了攔鬼。

    有的地區是用木棍放在門口,但多大是攔門灰。

    這件事情就發生在我身邊,那是小的時候,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記憶比較深刻;不過小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是鬼,什麼是不乾淨的東西;所以即便遇到也不感覺害怕。

    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八九歲的時候,那年我跟隨母親一起在姥姥家居住了一段日子。平常村裡誰家有親人去世,村裡人都會知道。

    印象中記得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經常閒著沒事就往其他鄰居家跑,也有時候往姥姥家跑;就記得那女人一進門就倒苦水,說她男人對她怎麼不好了,孩子怎麼不聽她話,一面說一面流淚;很多時候姥姥、妗子都安慰她,說有什麼事情別往心裡去什麼的;因為她輩分比較高,我喊她二奶奶(姓張)。

    我和母親在姥姥家住的這段時間,記得有一天,母親和姥姥、妗子就急衝衝地往外走;手裡還提著紙箔(一種燒給死人的紙錢;),我要跟著去卻不帶我。過了幾天母親說帶我去坐席,我只知道有好吃的,所以也就高興的去了。

    我見二奶家裡有很多街坊鄰居都在忙乎著什麼,不時的聽到哭聲從裡面傳來,有些人身上頭上都戴著白布。等到遠近的親戚都來到了,每每來的人都會提著紙箔,然後走進裡面就哭嚎起來;當時感覺很是好奇。

    到了中午要吃飯的時候,眾人都坐好了位置,有三十幾張桌席,都坐滿了人;我和母親姥姥她們坐在一起,就在眾人正在吃飯的時候;我嘴裡吃著菜抬頭就看到不遠處二奶奶正站在那裡,瞪著眼看著眾人在吃飯,看到我看她,她氣鼓鼓地向我們這個方向走了過來。

    “二奶奶走過來了。”我當時對母親說道,聲音應該也不算小,姥姥她們也聽到了,我一說完,整個桌子上的人都在看著我。母親拍了我一巴掌道,別胡說,你二奶奶都死了,你看錯人了吧?

    我說沒有啊,就在大妗後面呢。我一說,眾人立刻向大妗身後看了看,一時間整個桌子鴉雀無聲,臨桌的人也聲音小了起來。

    有一個年齡大的管事長輩說道,行了大夥,該吃吃該喝喝;吃飯就散了吧。似乎對我看到二奶奶的事情並不如何在意。

    眾人便又開始吃了起來,但是比往常散席要快了些;其中一個女人說道,小孩子就是眼亮,你二奶奶活著的時候就受氣,都沒吃過好吃的,現在年齡不大就死了;指不定滿肚子的怨氣呢······

    我眼睛直勾勾地看著一個方向,那女人說得話我也就聽進去一半;這時候大妗小聲問我道;你二奶奶現在在哪呢?我指了指還再說話的那個女人說,在聽她說話呢。二奶奶說晚上就去她家討東西吃,說一個也跑不了。我一說完,那女人哎呀一聲站了起來叫了下,雙收忽然左右打著;不敢再背後說二奶奶的話了。

    吃完飯,母親就拉著我和姥姥她們回去了;我一直看著一個方向,就見眾人都開始走了,她也進屋裡去了(現在才知道那是靈堂;)。

    到了晚上吃過飯,姥姥去茅廁,不久就聽到姥姥驚叫了一聲,說你怎麼在這裡?母親聽到話,立刻走了出去,這時姥姥也從茅廁走了出來;(農村的廁所都是在院子一角;),母親說怎麼了?姥姥有些驚魂不定地小聲對母親說道,剛才我進茅房的時候看到張玉芳了,嚇了我一跳。母親一聽臉色有些不自然起來;感覺也挺害怕的。

    二奶奶進屋了。我這時對姥姥她們說道。母親一聽立刻拉著我遠離了屋口,跑到了院子中間,姥姥急衝衝地跑到廚房拿出來一把菜刀,就裝著膽子跑進屋子裡,揮著菜刀叫道,張玉芳你死了也別來嚇唬人,趕緊走,不然我就劈死你······

    姥姥揮舞了一會兒,見沒有什麼異響,看了看我,似乎想問也不敢問,又跑到廚房從灶臺下面抓了一把木灰撒到了大門口,然後又把各個房間的門口都撒了一把灰;連茅房也沒有放過。這時候才小聲問我,你看到你二奶奶沒有,我說沒看到。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到了第二天一早,就看到幾個鄰居的大娘來到了姥姥家,說別提了嚇死我了,昨天在屋裡正睡著覺就感覺有人對她說話,一睜眼就看到張嬸正瞪著她,說她吃了她家的東西,要要回來。另外一個稍微上了年紀的女人也接著話說,我昨天見到她好幾次了,死了也不給人安生,咱又沒欠她什麼;都是她家裡人對她不好,來咱們這還串門。昨天我也嚇得不輕,一晚上沒睡好覺。

    姥姥說,都是活著的時候來咱們這來習慣了順門,她要是再敢來,我拿刀劈她。眾人哈哈笑了一下,臉上雖然輕鬆了些,但是心裡估計都還害怕的緊。

    其中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人說道,我回去再給他燒點紙,該去哪就去哪吧,別再來嚇唬人了。眾人一聽也都點了點頭。

    因為以前的大門有的是柵欄門,並不算高,所以若是有人過來,還能看到人影兒;晚上吃過飯,因為發生過二奶奶進屋的事情,誰也不敢早睡,所以都在院子裡乘涼呢。

  • 19 # 咿呀ai咿呀you

    成長於我而言有很多種,我說一個我父母的成長好了^0^~

    我出生在一個五六線城市底下的不知道多少線的小縣城底下的鄉鎮,這個鎮呢,小是首要的,然後就是窮,在這種又窮又小的地方,群體圈子就是自然的事,當官的和當官的吃飯,做生意的和做生意的喝酒,窮人只能和窮人玩。

    我是窮人,我家是窮人,我生活的圈子也都是窮人!到我上中學前,我周圍所有的人都是窮人。

    等我大學畢業找工作時,我父母希望我考家裡這邊的公務員,對一輩子務農的他們來說,這是他們認知中最光鮮亮麗的職業,可是我不喜歡,我想去大城市闖蕩,最終,我拿到了深圳一家還不錯公司的offer,然後報考了公務員,想的是隨便考考表示下對父母的尊重。

    結果你們也想到了,竟然通過了筆試,這下,家裡就糾結了,因為身邊所有的人都告訴我們,咱們這種地方,面試全靠關係,你不掏錢別想透過,鼓動我爸媽借錢然後給人送禮,不然就是耽誤了我,錯過一個好機會,可悲的是,我父母覺得他們說的對,也借了錢,然而不知道該給誰送

  • 20 # 小川說事兒

    我的成長經歷可以說是不完美的!

    記得那是1999年的秋天,那天很早,我的父親為了家裡更好的生活出國務工了,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直到現在。

    剛開始出去的前幾個月還有頻繁的給家裡打電話,還寄回來一些錢。

    中間的過程我就省略不說了,到後面就沒有了音訊。

    我的母親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我長大成人,中間的心酸可能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母親真的很不容易。

    每當過年過節,看著別人一家團聚,那種心情真的無比的難受。我有時站在自家樓頂,看著天空,總是覺得能看到遠方的父親在向我招手,不知不覺的眼淚就掉下來了,我甚至在想,為什麼我的父親那麼絕情,連家都不要了。可能正是這樣的家庭,才造就了我從小比別人更能吃苦,更能體會我母親的辛苦,我很愛我的媽媽。

    在此我呼籲,朋友們家是我們最溫暖的港灣,請善待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真的很累,付出很多,不要為了所謂的朋友,忽略了對父母的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歲夫婦,還有必要離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