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愛尚文史

    公元191年,曹老闆在東郡大敗了於毒、白繞、於扶羅、眭固等,名聲大振。袁紹表其為東郡太守。陳宮也在這一時期加入了曹操集團。

    不久後,青州黃巾軍作亂,連年騷擾兗州諸郡縣,陣斬了兗州刺史劉岱。兗州一時間群龍無首。陳宮透過外交手段,勸說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接曹操出任了兗州牧。曹操則率眾剿滅了青州黃巾軍,俘虜將近三十萬的青州賊寇。從此實力大增。

    陳宮與曹操的交情,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至少在曹操看來,陳宮是自己發家致富不可或缺大恩人。陳宮被捉住之後,曹操百般無奈,萬般不捨,甚至當眾拉下面皮勸說陳宮。

    曹操勸說陳宮的舉動,肯定不是虛情假意的客套話。也不是做過場給天下人看。因為他沒有這個必要。曹老闆愛才如命,唯才是舉,不拘一格,喜歡網路各方面的人才,且能夠各盡其用。在對待才人的問題上,他甚至會忽略掉他們的社會地位、品德操行,以及個人仇恨。

    因此!陳宮有才,曹操愛才。曹操自然鐘意陳宮,使盡渾身解數,想留陳宮為自己效命。曹操此舉,應是出於真心。以上說的是正史中的曹操、陳宮。接下來,根據題主的說法,過度到演義中來看。

    在“演義”中,曹操在中牟縣遇到了陳宮,不過這次不是上司與部下的身份,而是囚徒與縣令的身份。曹操刺董失敗,路過中牟縣,被陳宮的手下抓住了。

    陳宮詢問了曹操刺董一事,被曹操的豪言壯語所感,非常敬佩其捨己為公的精神,於是棄卻官職,準備跟隨曹操去成就一番事業。

    二人路過成皋的時候,到呂伯奢家投宿。一頓陰差陽錯竟被曹操、陳宮殺了呂伯奢全家。得知實情後的陳宮懊悔不已。二人見鑄成大錯,慌忙奔逃,不想恰遇打酒歸來的呂伯奢。

    曹操復拔劍將呂伯奢殺死……

    陳宮見了眼前這個狠毒無情的曹操,頓時心灰意冷,後悔自己一時的衝動棄官相隨。他想要殺掉曹操,為天下除一大害。可惜終被“仁義”二字所累,一時心軟揚長而去。

    陳宮離開曹操,去的地方也是東郡。後來朱雋主張迎曹操到東郡,陳宮自然成了曹操的手下。但他一直不喜歡曹操的為人,於是趁曹操攻打陶謙之際,勸服張邈等人迎接了呂布入駐兗州。差點害得曹操無家可歸。

    按照演義的說法,陳宮為人正派,從不屑於小人行徑。這種性格的人,沒有哪位君王不喜歡的。同時他是曹操的救命恩人,在中牟縣的時候救了曹操一命。而且陳宮心懷天下,曾不惜放棄朝廷官爵,跟隨曹操流亡天涯。

    陳宮才華出眾,謀略過人,曾多次幫助呂布設計曹操。在濮陽的一系列戰役中,曹操沒少中陳宮的計謀。曹操深知其才。

    面對如此德才兼備的陳宮,唯才是舉的曹操有什麼理由不把他招為己用呢?又有什麼理由去惺惺作態作戲給天下人看呢?

    演義中的曹操同樣是個不計較個人仇恨,求才若渴的合格伯樂。比如當初的陳琳、張繡、畢湛等人。即便對反覆無常的呂布,他都曾萌生了招降的意圖。

    雖然陳宮多次與自己作對,但曹操依然非常欣賞陳宮的才華,想留陳宮為己所用。所以羅貫中筆下曹操同樣是真心實意想招攬陳宮,並沒有別的花花腸子。

  • 22 # 泊圖泊途

    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在《三國志》裡曹操對陳宮都是留戀有加,而且頗為有趣的是,兩本書裡面記載的這段故事還有對白都比較相似,只不過《三國演義》更加細緻,更加精彩罷了。

    曹操一直比較敬佩能效忠自己的主公的臣下,雖然給自己更加了不少麻煩,但是畢竟是“各為其主”,愚蠢的人恨死了這樣的人,但是聰明像曹操的人,他知道自己要什麼,報復陳宮並沒有什麼卵用。曹操非常想留下陳宮。

    (《三國》劇中陳宮大力譴責曹操)

    陳宮的態度則特別堅決,除了死就是死,張口死閉口死,問道有什麼遺憾的,不說別的,反而說“可惜呂布不聽我言”,總之啊,去意已決。曹操還想進一步挽留,以便手拉著手,歌唱著歌,曹操還以死後陳宮老母的出路為理由讓陳宮活下來,然而陳宮說:“聽說以仁義治理天下的不會殺人後代,以孝順治理天下的不會欺負老人。”曹操無可奈何,實在是沒有辦法,只能揮淚斬陳宮。事後,曹操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三國演義》“季檢察長”的陳宮)

    陳宮最開始非常敬佩曹操,覺得曹操真是個憂國憂民的真漢子,敢刺殺董賊。陳宮想把滿腔熱血獻給曹操,可以說,此時陳宮既把曹操當做一個合作伙伴,又當做主公,還當做學習的榜樣,直到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陳宮在曹操殺了呂伯奢兒子時已經非常不高興了,弄明白事情原委後又再次殺了呂伯奢本人,這讓陳宮難以接受,此時對曹操這種行為大為不齒,二人隨即一拍兩散。此時開始,陳宮對曹操的印象就極其差。

    (《三國演義》“季檢察長”救了曹操一幕)

    曹操對陳宮卻沒什麼怨恨的,要不是陳宮救了曹操,曹操的人頭恐怕是吊在洛陽城上,肚臍眼也被點了天燈。肯定沒什麼好的死相。之後陳宮確實隨呂布給曹操增加了很多麻煩,不過還算不上十足的威脅,因此依然沒有切膚之痛。袁紹的陳琳,罵得曹操祖墳都冒煙,但是曹操依然重用,心思還是比較豁達的。

    所以曹操在面對陳宮時,並沒有作態,而是真心想留下,怎奈陳宮依然不給面子,看見曹操就來氣,二人的緣分走到終點,陳宮生命也走到盡頭。

  • 2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千萬不要被曹操的假象迷住了,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在正史中,曹操抓住陳宮後,都是想殺了他,絕無留下陳宮之心。

    說到陳宮與曹操的交情,其實兩人並沒有什麼深厚交情,不過是落水相逢,陳宮在沒有完全瞭解曹操之前,就投靠曹操一起從事反對董卓的大業。

    陳宮原本是中牟縣縣令,而曹操當時是刺殺董卓未遂的刺客,被董卓下令全國捉拿,曹操逃到中牟縣後被士兵捉住,陳宮白天將曹操下獄,晚上私自審問曹操後得知,曹操是想回到家鄉召集義軍討伐董卓,陳宮深受感動,於是棄官投靠曹操,隨曹操一起創業。

    這就是陳宮與曹操的交情,原本兩個陌生人,僅僅因為陳宮聽說了曹操要舉義兵討伐董卓,便讓一心為國的陳宮傾向投靠,這叫志同道合,如果說陳宮和曹操還有什麼其他交情的話,那麼志向相同也讓兩人走到了一起。

    但是,陳宮僅僅是聽從了曹操的一面之詞,對曹操的為人完全不知情,就草率的投靠了曹操,導致後來陳宮又離開曹操,迎立呂布的故事,最終為曹操所殺,陳宮雖然有心為國,但相遇曹操不過一天時間,就決定跟隨,實在是勇氣可嘉。

    原本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在陳宮對曹操逐漸瞭解之後,兩人的交情開始分崩離析,最終分道揚鑣,各奔東西,而讓陳宮產生離開曹操的念頭就是因為曹操過於狠毒,以莫須有的懷疑心態殺死了呂伯奢一家人,這讓陳宮感動曹操太過狠毒,這不是自已的追求,於是離開曹操。

    除了曹操多疑、狠毒之外,曹操還說了一句讓陳宮心寒的話,這句話就是“寧可我曹操負天下人,也不讓天下人負我曹操”,一時之間,曹操給陳宮的印象就是天下頭號奸雄的形象,也讓陳宮選擇離開曹操。

    陳宮離開曹操之前,本來還想殺了曹操,但轉念一想,陳宮是自願跟隨曹操的,又沒有人逼他,如果就這樣殺了曹操,恐怕落下個不義的名聲,於是沒陳宮沒有殺曹操,就直接離開了,可見陳宮此人相當重名聲,有仁義,沒有因為曹操不仁而做出不義的事來。

    如果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話,那麼陳宮與曹操的交情還不如君子之交,只能算萍水相逢。

    陳宮離開曹操後投靠了徐州刺史陶謙,與曹操再次見面則是幾年以後了,當時曹操父親一家人被陶謙手下的張闓所殺,曹操為了報父親被殺之仇,興兵攻打徐州,一路屠城,陳宮作為陶謙的說客前往勸說曹操罷兵。

    曹操原本是不想見陶謙的說客,聽說是陳宮來了,還是見了一面,曹操當然是不同意了,還對陳宮當年離去耿耿於懷,其實這個時候無論是誰來勸,曹操都不會同意的,因為這是曹操攻打徐州的天賜良機,報父仇是小事,攻打徐州才是大事,曹操是做大事的,但必須打著報父仇的幌子,沒有比這更好的理由了。

    陳宮勸說曹操失敗後,沒臉回去,直接投靠了陳留太守張邈,以另一種方式阻止了曹操攻打徐州,陳宮的方法就是趁曹操在徐州征戰時,聯合張邈、呂布等人,襲擊了曹操的根據地兗州,結果整個兗州除了三座城池之外,全部投降了呂布、陳宮等人。

    這一下子,把曹操害得不輕,如果根據地全丟了,曹操就是無根之水了,別說作一番大事,連立足都是問題,曹操立即回軍攻打陳宮與呂布。

    在與陳宮、呂布的兗州爭奪戰中,曹操好幾次被呂布打敗,但最後都化險為夷,憑著計謀與能力最終擊敗呂布,呂布之所以失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呂布不太聽從陳宮的建議,才導致最終的失敗。

    當曹操最後一次見到陳宮時,則是在白門樓呂布戰敗之時,當時呂布被自已手下的侯成、魏續、宋憲等人出賣被俘虜,陳宮也因為兵敗被抓,曹操還一度表現得很不情願殺陳宮,但因為陳宮不願意投降,最終還是被曹操所殺。

    曹操這個天下梟雄千萬不能看表面,要看曹操的內心在想什麼和曹操在做什麼?

    比如說呂布,曹操在決定呂布的命運前,還曾特意問過坐在一邊的劉備,如何處理?劉備的回答是:曹公難道忘記了當年的丁原和董卓的事情嗎?劉備的言外之意就是說呂布不是個忠心之人,他即使現在投降,將來也一定會反的,而且呂布已經有兩次在背後屠殺主公的行為,這是誰也不能接收的。

    曹操蠢嗎?不可能,曹操明明知道呂布是這樣的人,還要問坐在一邊劉備的意見,說明曹操是何其的聰明與狡猾,讓人看起來是劉備想殺呂布,而不是他曹操想殺呂布,這叫什麼?這叫借刀殺人,曹操既留下了一個好名聲,又沒有落下殺名將的惡名。

    同樣的道理,曹操就是想殺陳宮,但曹操不露聲色,先是故意與陳宮拉舊情,然後問陳宮今天的事怎麼辦呢?曹操會不知道怎麼辦嗎?曹操明明知道陳宮的為人,嫉惡如仇、視死如歸,這麼一問,陳宮很自然就說:今天唯有一死。

    怎麼樣?看起來高明吧,明明是曹操想殺陳宮,看起來卻是陳宮想要自殺,但曹操並沒有馬上殺陳宮,而是接著演戲,繼續問陳宮:你如果死了,老婆孩子怎麼辦?老母親怎麼辦?

    耿直的陳宮就被曹操繞進了圈套,唯有對曹操說:我聽說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會傷害別人的親人,以仁政治理天下的人,不會滅亡別人的宗祀,我陳宮只求一死,對於家人別無掛念,如何處理家人,全在曹操你。

    戲演足了,最後陳宮就被殺害了,明明就是曹操想殺陳宮,最後這事看起來卻是陳宮自已尋死的,到最後曹操善待了陳宮的家人,曹操殺陳宮,還得到了孝道與仁政的好名聲,天下梟雄有誰玩政治能玩過曹操的!

    曹操就是個天生玩政治的高手,所有的交情在政治面前一文不值,曹操原本就是想殺陳宮的,一是因為陳宮謀劃幾乎就要奪取了曹操的根據地兗州,差一點就要了曹操的命;二是曹操瞭解陳宮的性格,陳宮是不肯投降的,一個不肯投降的人,即使再有才能,不能為我所用,當然會是殺了。

  • 24 # 初心有言不止

    在《三國演義》裡,陳宮把曹操捉住了一次,把曹操給放了。曹操把陳宮也捉住了一次,卻把他殺了,似乎不太公平。

    根據史料來看,陳宮並沒有做過中牟縣的縣令,也沒有記載捉放曹的史料。演義中陳宮偷偷的離開曹操,曹操是否挽留就說不清了。

    但曹操在徐州擊敗呂布,也一起活捉了陳宮。從曹操一向行事風格來看,挽留陳宮可能是真心的。曹操愛才,不管是對手還是其部將、謀士,一般還是接受他們投降。但說到交情,他們之間似乎並不存在,反而是齷齪不少。

    陳宮(?-199年),字公臺,兗州東郡武陽縣(位於山東省與河南省之間)人。原是曹操的策士,後投歸到呂布帳下。

    01

    與曹操結識,併成為曹操心腹。

    《曹操傳》記載,黃巾軍攻佔兗州,兗州刺史劉岱在與黃巾軍的對戰中戰死身亡,鮑信與州吏萬潛等人到東郡迎接曹操領兗州牧。這裡沒有記載關於陳宮的事蹟。

    根據相關的史料分析,就是在這個時期,曹操與陳宮結識的。

    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在關東諸侯討伐董卓失敗之後,率軍來到東郡。在此,大敗於毒、白饒、眭固、於扶羅等,袁紹表奏曹操為東郡太守。

    就在此期間,陳宮出仕。陳宮年少時就足智多謀,與海內知名之士相互結交。是否受曹操聘請不得而知,但曹操在此與陳宮相識,陳宮成為曹操的屬吏。

    初平三年(192年),兗州刺史劉岱戰死後,陳宮就向曹操提議,自己前往勸說兗州別駕、治中等人擁立曹操為兗州牧,並且得到濟北相鮑信的支援。鮑信與州吏萬潛等人就到東郡迎接曹操就任兗州牧。

    由於陳宮的功勞,曹操就把陳宮作為了心腹。

    02

    背叛曹操,成為死敵。

    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的父親曹嵩帶領家人在來曹操處的途中,被徐州牧陶謙派兵殺害。曹操大怒,率兵進攻徐州,由於糧食不足,不久就撤軍。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再次征伐徐州,所過之處,雞犬不留,一路上“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東郡守備陳宮對曹操過度殺戮大為不滿,於是與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郎中許汜及王楷等同謀叛亂,迎接呂布為兗州牧。一時之間,兗州數郡郡守都響應起事,僅有鄄城、範城、東阿三座縣城還在曹操手裡。曹操回救兗州與呂布交戰,互有勝負,曹操一時難以搞定呂布。這個時期,是曹操一生最為悲催的階段。

    由此可知,曹操對於視為心腹的陳宮,是如何的仇恨。

    對於陳宮背叛的動機,據史學家考證,最大的可能性是因為曹操下令處死了邊讓等兗州的名士。

    邊讓(?-193年?),字文禮,東漢末年名士,兗州陳留郡浚儀縣人。

    邊讓,少年時期就與陶丘洪、孔融齊名,陳宮與邊讓等名士多有來往。

    189年,邊讓被朝廷任命為揚州九江郡太守,但自己認為做不了這個太守,沒有到任。

    191年,邊讓認為天下戰亂不止,就棄官回到家鄉兗州陳留郡。

    192年,曹操到達兗州,自領兗州牧。邊讓等一些名士批議曹操宦官家庭出身,輕視、貶低曹操,惹得曹操很不爽。有人揭發、誣陷邊讓等人,於是曹操下令讓郡中官員把他們處死了。

    陳宮與這些名士多有來往,為此就對曹操產生了不好的印象,藉機挑動張邈等人背叛了曹操,投靠呂布。

    03

    陳宮被曹操活捉,拒不投降而被殺死。

    由於呂布被曹操戰敗,陳宮跟隨呂布,東逃投奔了徐州劉備。

    建安元年(196年),陳宮又鼓動呂布部將郝萌反叛呂布,郝萌被殺,陳宮因為是呂布的大將並沒有被追究。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再次與袁術結盟反叛。曹操親率大軍進攻徐州,採納荀攸之計,水淹下邳。呂布部將侯成、宋憲、魏續就綁了陳宮投降了曹操,呂布見大勢已去,也就下城投降。

    呂布想投降曹操,被劉備阻止而斬首,陳宮、高順拒不投降也被殺死。

    如果說陳宮與曹操有啥交情的話,那就是陳宮在曹操入主兗州牧時立下了功勞。但由於他的反叛,幾乎讓曹操徹底崩盤,曹操自然是切齒痛恨。

    從陳宮在徐州跟隨呂布的所作所為來看,也是一個反覆無常,見利忘義之人。呂布屢次反叛朝廷與陳宮脫不了干係。最要命的是,陳宮總是在反叛自己的主公。

    即便如此,曹操還是珍惜陳宮是個人才,不計前嫌,希望他能繼續為自己出力。曹操挽留陳宮可能是出於真心,但絕不是因為交情。作為一個政治家,曹操能夠接納張繡、賈詡這樣殺死他兒子、侄子、最心愛猛士典韋的對手,一個陳宮曹操足以容得下。

    但陳宮自以為得罪曹操太深,估計最終不會有好果子吃,也就拒不投降。似乎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味,但陳宮畢竟也保持了一點做人的氣節。

  • 25 # 刺客一箭

    陳宮,三國裡一個小配角,芝麻大的縣令出身,但是陳宮從出場到被殺,所料之事無一不中,謀略不在法正之下。曹操慧眼識人又愛才,自然不願為難陳宮,不過曹操自己也知道自己有短處在陳宮手裡,雖然知道陳宮不會反水,但是心裡始終有了愧疚感。所以留陳宮應該是真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承包了87畝農田,想在上面種玉米,再套養雞,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