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殷老師高考精刊
-
2 # 面對現實13的嘟嘟
1動口閱讀 讀題是培養學生審題能力的第一步。蘇霍姆林基說過:“閱讀能教給他們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可見閱讀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方法。只有透過讀題,才能使學生明確題意,為進一步的思考作準備。由於年級段的不同,孩子的閱讀題目的能力水平也不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我們要求他們大聲讀、輕聲讀、默讀,要讀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但是,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識字少、理解能力薄弱我們就必需採取一些有計劃、有目的的讀題方法的指導。認真讀題,讀準題目。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我經常發現許多同學喜歡直接用眼睛掃一遍題目就急於動筆,根本就不知道題目問的是什麼。因為他們認為這就是他們平時經常做的題目,但事實上題目並不是他們“經驗”裡的樣子,題目的意思已經發生改變。 例如有這樣一個道題:有21盆花,送給幼兒園一些還剩7盆,送給幼兒園多少盆? 對於這個題目大部分同學都只粗略的看了一眼就開始做題了。因為孩子們剛剛經歷了7的乘法口訣,所以大部分孩子直接就寫出了21除以7等於3。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差錯,就要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讀題習慣。讓他們在讀題時,讀懂題目所給的條件,讀清題目問的問題,要逐字逐句的理解清楚後再開始答題。另外,低年級的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默讀能力,出聲輕讀、用手指讀能幫助他們不漏字、不添字,讀懂意思。同時,要求學生輕讀後再默看題,詳細理解題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讀題能力。
2動手做題,動眼觀察 孩子的審題能力的培養不光在於讓他們去讀題,還要讓他們去多做題目。低年級的題目大部分很雷同,有一定的規律性,只要多看寫題目,多認識些題目,就能根據一些規律找到解題的方法。 如:每個花壇栽6棵花,3個花壇共栽多少棵花?每個花壇栽6棵花,18棵花栽了多少個花壇? 3個花壇栽了18棵花,平均每個花壇栽多少棵?這些題目大意是相同的,學生做多了,會自然而然的解答,並且找到它的規律性。所以,孩子接觸的題目多了,在另一個方面來講也是有利於審題能力的培養。 對題目意思能正確領會,還需要對題目進行正確、全面的觀察。心理學認為,在觀察的過程中自始至終地伴隨著思維活動。低年級題目大多都是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因而在數學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審題的能力,教師還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 生學會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觀察要有針對性。比如在學習《認識乘法》時,出示情境圖問: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資訊?孩子透過觀察知道了雞是3只3 只在一起的,兔子是2只2只在一起的。這就直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主要的資訊,以便在教師指導下透過進一步觀察發現數量間的特點和關係。在課堂上,教師自己的教學語言首先要簡練明確,對學生的觀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儘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價值的資訊中去。慢慢地,學生就能學會從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畫面,尋找有用的數學資訊來解決實際問題 3動手操作 審題是一個對題目中的有用資訊進行輸入、處理,然後輸出的複雜過程。數學語言的精練、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觀上增加了低年級學生審題的難度。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有時我們還需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動手操作也是一種很好的審題方法和思考策略。 擺擺放放。在低年級,有許多實際問題的資訊需要到情境圖中數一數得到。比如:《平均分》中,求10個圓片,每2個一份,分成了幾份;10個圓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個。如果學生在分的過程中沒有比較好的方法往往會出現分現象,從而導致解題錯誤。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要求學生先自己用圓片分一分,然後在獨自填寫。在操作時提醒學生注意比較每次操作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透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達到正確的分,仔細審題的目的。 折折剪剪。在解決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摺折剪剪的過 程中,理解題意,解決問題。如:把一張長方形紙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圖形?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圖形等等。教師必須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折折拼拼,幫助學生有效地
-
3 # 子夜星河
讀懂題,看似簡單,但對很多孩子來說並不簡單。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理解領悟能力也有限,特別是年齡小一些的孩子。但讀懂題真的很重要,只有把題目讀懂了,才有可能把題目做對,也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教學實踐中也經常遇到學生不會讀題或者讀不懂題,導致作業錯誤率非常高。
要訓練孩子讀懂題,我感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一是帶著孩子一起讀題。特別是三年級以下的孩子,由於很多孩子對題目中的字認得不全或是不清,很多孩子就會誤讀,或者不去讀題。作為家長,要耐心帶著孩子一起讀題目,逐字逐句讀,讓孩子慢慢理解題目的意思。這樣,時間長了,孩子讀題的能力就慢慢強了。
二是看著孩子讀題。對於三年級以上的孩子,有些沒有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總是在讀題時出現錯漏,或者沒有讀懂題目意思就開始做題,結果錯誤一大篇。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這個問題,一定要看著孩子讀題,及時發現孩子讀題過程中的錯漏,及時指出更正。經過一段時間後,孩子的讀題能力也會明顯提高。
三是引著孩子一起讀題。對於高年級學生而言,大部分孩子讀題的能力已經具備,但有些孩子可能平時比較粗心,或是沒有養成讀題過程中思考的習慣,造成讀題粗疏,錯誤率較高。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引導著孩子去認真讀題,可以問孩子題目講了一個什麼事情,給出了哪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要求我們做什麼。透過這樣問答,讓孩子真正明白題目的意思及要求,並提出解題的思路。這樣做,既是教孩子讀題的方法,也是教孩子思考的方法,對於孩子養成良好的讀題和思考習慣十分重要。
以上是我粗淺的認識和經驗,聰明的家長們,你們都是怎麼訓練孩子讀題的能力的呢?
-
4 # 小愚老師
1.想象法,讀題時將自己帶入,如題中說小明到哪裡去,邊讀邊想象自己到哪裡去…;2.演繹法,邊讀題邊用筆畫,將語言轉換成簡單的圖,如小明從家裡,到學校,再從學校到超市,畫出路線圖,問題更清晰:3.關鍵詞法,讀題找出題中的關鍵詞,消除題中額外資訊對大腦的干擾,比如問小明從家裡到超市的平均速度,關鍵詞為平均速度,呼叫公式總路程除以總時間,再回到題中找到路程和時間就可以解決問題。總之,讀懂題意是快速解題的關鍵,而如何讀懂題意,除了這些方法,還要多多練習,量變引起質變,相信最後總會成為解題高手。
-
5 # 象山易學堂
“刷題”,似乎已經變成了中國的特色詞彙。
被稱為“高考工廠”的毛坦廠中學和衡水中學就以其全面題海戰術的教學方法而聞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刷題”。
然而這股“刷題”之風,不止存在於升學壓力較大的高中,反而越來越往低年段吹。
問一問中小學的孩子們,哪一門學科是他們“刷題”最多的?
數學絕對位列榜首。孩子們談“數”色變,就是因為源源不斷的數學題讓他們苦不堪言。
為什麼刷題會成為不少學校、教育機構、家長熱捧的“秘方”?刷題的目的何在?
刷題產生的根本原因還是應試教育制度,為了讓學生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因此,刷題就是用最短的時間讀懂題目和問題,並且理清思路,讓學生短時間內接觸大量的題型和各種方法。
刷題主要分為以下三種形式:
1.刷熟題
把會做的題練熟,培養“題感”,即看到類似的題目就能馬上給出解題思路。
刷熟題常常以“計時練習”為主,把一些積攢下來的經典題目湊成一張卷子來做,比如小學的10分鐘口算練習、專題應用題練習等。
2.刷錯題
針對容易出錯的、沒有完全掌握的題型,需要重點理解題目的考查知識點、梳理出關鍵資訊、掌握解題思路,才能順利“通關”。
有些教師會讓學生整理一個錯題本,但錯題本的意義不僅是記住某道題的答案,而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某些薄弱的知識點和題型。
3.刷難題
這是奧數訓練常用的方法,但刷難題的目的不在於題量,而在於培養學生的思維。
可以讓數學能力較均衡的學生之間組成合作小組,收集一些大家不會的題目,讓學生輪流來當“老師”看答案、給提示,幫助其他學生一步步解題。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刷題”?
我們來看看著名數學家和數學名師們是怎麼說的:
美國著名數學家保羅·哈爾莫斯(Paul Halmos)說,學習數學的唯一方法是做數學題。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在一次與中學教師關於“怎樣學好數學”的講話中提到,“要儘可能多做些習題”。
美國奧數隊總教練、卡內基梅隆大學數學教授羅博深在採訪時直接說“我不反對刷題”。
我們不是要給孩子“減負”嗎?
不是反對應試教育和題海戰術嗎?
為什麼這些數學家和名師這樣說?
別誤解!先來看看這些數學家和名師說的“刷題”是怎麼刷的?
1.刷題要建立在理解數學知識的基礎上。
我們的數學教育似乎一直都把重點放在了“how(怎麼樣)”上,也就是怎樣去解題上。但其實更重要的事“why(為什麼)”。
孩子們也許知道很多數學公式和定理,對這些公式的原理並沒有真正理解,認為沒有必要去了解,只要會用就行了。
羅博深教授說,在學習數學的初期,這種重視“how”的數學教育模式也許的確可以提升孩子的解題速度,幫助他們在考試中拿到一個不錯的分數。
但是到了後期,如果孩子需要學習更多更高階的數學知識,搞清楚“為什麼”才能讓孩子的數學層層積累,層層躍升。
2.刷題要主動思考,而不是記憶重複。
一些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刷熟題上,做題非常快,但如果見到從沒見過的題,就跳過去換一道。
這其實在大量地重複已有的邏輯和思維模式,鞏固的只是“計算能力”,而邏輯能力和抽象能力並沒有得到培養和鍛鍊。
刷題的正確姿勢應該是做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才能解出的題,做只有25%~75%的可能性做對的“難題”,並花足夠多的時間去思考。而非一味地重複做那些做對機率達到90%以上的題目。
3.培養解決難題的信心,而非高分的信心。
有家長擔心:孩子因為做不出這些比較難的題目而對數學失去信心了怎麼辦?
羅教授這樣說:“如果孩子們的自信因此而消減了,是因為孩子們已經養成了‘如果做數學題,就應該得到 90多分的習慣’,這其實是非常不好的。”
要培養孩子透過解決問題獲得自信心——當他看到一個難題,不知道該怎麼做,就必須“發明”一種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真正的好題,並不是“難”在需要用多麼高深的數學定理去解答,而是“難”在需要孩子們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去解決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被激發了創造力,也培養了數學思維。日積月累,他獲得將是不怕困難、勇於挑戰的自信。
當中國孩子還在辛辛苦苦、埋頭“刷題”的時候,國外孩子是怎樣學數學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美國。
也許大家對於美國數學的普遍印象是這樣的:
美國的基礎數學非常簡單!
當我們能熟練地進行兩位數加減法的心算時,美國小學生還只會數手指頭。
美國人提倡“快樂教育”,所以美國孩子都不學習、不考試,也沒有課後作業。
其實真正的美國數學是這樣:
1.注重數學概念的生活化理解。
例如美國一年級數學的第二單元“每天都使用的數字”裡,就圍繞了孩子們生活中常用的電話號碼、時間和錢幣展開。
透過解決日常實際問題來學習數字和計算,讓孩子感受到“鮮活”的數學內容。
2.多種方法練習數學技巧。
美國的小學是沒有通用教材的,只有教學大綱。因此,教師會用各種材料、方法來幫助孩子學會大綱上的目標,講故事、編舞蹈、甚至唱搖滾,教師們各顯神通。
3.在基本的算術上探索數學。
算術只是數學的開始,比起算術技巧的重複練習,美國更注重建立在算術基礎上的探索性內容。
如這是一份美國四年級學生的數學作業《計劃你的將來》:
作業要求孩子先設想幾個將來的職業(能讓你賴以生存的職業);調查這份職業能給你帶來多少薪水,並計算出月薪、週薪、雙週薪來練習乘除法;最後還要計算你的生活費(衣食住行等各方面)。
我們看到了美國小學數學裡包含了更多生活化的內容,讓孩子透過運用數學去思考更多東西,同時“用需求來驅動學習”,讓孩子學習數學更有動力。
再來看看新加坡:
在“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EA)最新公佈的“國際數學和科學評測趨勢”(TIMSS)測試結果中,新加坡的中小學生在數學和科學科目的測試中取得了第一。這樣的成績,他們已連續獲得多次。
新加坡數學的優勢在哪裡?
1.獨有的“CPA教學法”。
又稱“三步教學法”。這個教學法最早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傑羅姆 · 布魯納提出來的,他經過觀察發現,孩子學習,要經歷三個階段:
C - Concrete 具象化
P - Pictorial 形象化
A - Abstract 抽象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
Concrete具象化:桌上有2個藍色積木,我再放1個黃色積木在桌上,這個時候問孩子桌上有多少個積木?這一步學習是拿真實的東西放在桌上,讓孩子感受數字和學習。
Pictorial形象化:讓孩子畫出兩個藍色積木,再畫出一個黃色積木,這個時候請問共有多少個積木?注意,這個時候畫,不是畫真正的積木,而是條狀圖,一種簡單的數學建模,畫出一個長條代表一個確定的數量,再按照比例畫出與之相比較的數量。這個階段,孩子們會透過影象的方式進行學習,是實物練習與接下來接受抽象概念的過渡。
Abstract抽象化:桌上有兩個藍色積木,我們會用阿拉伯數字2來表示,而一個黃色積木,我們會用阿拉伯數字1來表示,請問2+1是多少?這一步很深刻抽象的列算式演算。如果孩子掌握了過渡階段的資訊,就可以進入到真正的抽象數學的學習,也就是真正開始接觸數字了。
這樣的過程看起來緩慢,但卻能讓孩子們的學習有效得多。從小就循序漸進地培養出這種強烈的“數感”,可以為孩子接下來的代數學習打牢地基。
2.Model-Drawing建模。
我們中國數學是直接從具象化到抽象化,少了形象化的環節,所以孩子在理解數學概念、靈活運用,進行更深層次學習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
建模其實就是形象化環節衍生出來的,這個方式能將題目,用模型的方式建立起來,方便孩子對數學的理解,並加快解題速度。比如在學加法的時候,我們中國的教材是採用的從具象直接到抽象:
新加坡數學透過建模把數學問題變得更好理解,相當於把解題過程展現出來,告訴孩子,你可以這樣思考,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
比如上面這個4+2,透過箭頭的指引,孩子可以知道4+2是怎麼得來的?很多媽媽可能會覺得,這一步不重要,但其實在入門的時候,這一步恰恰是關鍵。它不僅讓孩子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理解更透徹!
盲目刷題,讓孩子們在大量的重複中形成了固定思維,鎖住了他們原本活躍充滿創造力的大腦。
真正提高數學思維的是題目中的挑戰性內容,是題目帶給孩子對於生活的思考和理解!
參考國外的數學教育,相信家長們會對“刷題”有不一樣的認識。
-
6 # 秒思數學
讓孩子讀懂題,首先要讓他集中注意力。其次讀懂題要學會發現題內資訊,孩子對體內資訊發現的不全面,家長和老師可以給補充,另外是在題內資訊當中篩選出對解題有用的資訊。透過分析這些有用的資訊,找出數量關係,完成題目解答。
-
7 # 2019小二談育兒
作為學生,做作業或者考試過程中,要完成作業或者是要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前提是必須會讀題目,必須讀懂題,理解題目含義,知道題目要求,才能有效完成作業,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一、小孩不認真讀題的具體表現。
(1)、小孩在做作業或考試中,有些小孩根本不看題目,直接去做作業或者在考試中直接去答題。
(2)、看題目不認真,一目帶過根本就不理解題目意思,不清楚題目要求下,直接做作業直接在考試中答題。
(3)、雖然看題目了,但在沒有真正理解題目意思,根本不瞭解題目具體要求下,直接去做作業直接在考試中作答。
二、不認真讀題的影響。
(1)、在做作業和考試時,不認真讀題,就不知道題目所問所求,盲目作答往往會出錯,直接影響到成績。
(2)、這種不認真讀題做法若長期堅持,就是一種不良習慣的養成,與能否正確完成作業,與考試能否正確作答有著密切關係。
(3)、是自己對待學業的一種表現,不認真讀題往往體現出對待學習不認真不夠重視。
三、怎麼訓練?
(1)、老師在課堂上要多教小孩如果去讀題,讓小孩從讀題中知道題目所問所求,讓小孩撐握答題技巧。
(2)、要反覆讀題,從反覆讀題中找出題目關鍵字關鍵詞,瞭解題目意思找準題目要求,結合題目意思及要求去作答。
(3)、家長要加強指導,透過舉例教學方式,讓小孩懂得如何從一條題目中找到題目的關鍵字、詞,讓小孩怎麼去理解題目要求,怎麼找答題突破口,從加強指導中讓小孩學會讀題讀懂題。
-
8 # 胡老師中小學數學
解題的關鍵在讀題和理解題意,也就是很多人常題的讀懂題。在讀題後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尋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這是解題的基礎,如果連已知條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沒有弄懂,談何去解題呢?
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同學在讀題方面比較欠缺,問題主要體現在很多孩子根本就不重視讀題,大致一看就完事了,這肯定是沒有效果的。在最開始的時候可以要求孩子讀題的時候必須出一字一句讀出來,如果讀的磕磕巴巴,那就多讀幾次,直到讀通順為止。
當然了,在最開始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讀慢一些,但必須要想辦法不斷提高讀題的速度,當孩子的讀題習慣養成之後,可以從出聲讀題轉變為默讀。在讀題中還要注意些什麼呢?在讀數學題目的時候,可以邊讀題邊勾畫和標註,挑選出題目中的重點資訊和條件,這很關鍵。我們讀題的期中的一個目的就是找到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數學題目中關鍵的條件和資訊就那麼幾個,必須要從眾多的文字資訊中篩選出有用的條件和資訊,這一步最好的讀題中就要完成。
在一些圖形題目中,必須要注意單位,所以在讀題中就必須要把每個資料帶著單位夠標註出來,這就是做題中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類似的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在讀題中就是因為粗枝大葉導致對題目條件的看錯、看漏,導致最終的解答出錯。
剛才我們說到,讀題的目的是找到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找到了題目的條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後,下一步就是對題目條件的分析和運用了,這是解題的核心,很多同學會讀題,但就是抓不住重點,不會分析和運用題目中的條件,找不到題目突破口。
解決一道題目必須要恰當地運用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如何來運用已知條件呢?首先需要根據題目中的條件找到對應的知識點和考點,這是很關鍵的,具體的條件必須要結合知識點去分析和運用才有價值。
所以在給學生講題的時候,在讀完題目後經常就會問學生,看到這個條件你能想到什麼知識點和方法,這個條件該如何去分析和運用,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麼條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條件又該如何去得到呢?學生需要的是被引導,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如果老師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那學生就永遠學不會分析和思考的過程,做題就只能靠經驗了,做過的題目還好,遇到一些之前沒有見過的題目那就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了。
當然了,很多的時候學生不一定能按照題目的要去去思考和分析題目條件,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給予一定的引導和提示,以免學生的思路給走偏了。在分析題目的時候最好先讓學生自己來分析,當遇到問題和卡殼的時候,老師再去給指導,這也能讓學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對題目的分析和理解也就更加透徹。
在解完一道題目之後總結和反思的過程必不可少,這是解題的精華所在,題目千變萬化,但解題的思路和方法相對有限。在解答完一道題目之後,我們必須要思考一下幾個問題,這道題目考察的知識點是什麼?運用到了什麼方法和思路?重難點和易錯點在什麼地方?是如何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和思路的?這樣的思路和方法還可以用來解決什麼題目?把這些問題給弄明白了,一道題目才算是真正的學透徹了。學透一道題的效果遠比囫圇吞棗的做十道題要有效果。
-
9 # 隨性淡然
在應試教育下,避免不了題海戰術,然而你一味的追求數量,不讀題,不審題,也是白搭,可見讀懂題對於孩子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那怎麼做才會讀懂題目中真正的含義呢?1.加大閱讀量
在現在的教育改革中,閱讀被提上了名單,因為它不僅在今後的學習裡,代表了你的學識深度和寬度,而且也是你人生路途上真正的朋友,因此很多的孩子們都開始注意到了它的重要性。就拿我來舉例,在過去的教育裡,不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沒有提出閱讀要求,就沒有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因此讀懂題上面吃了很大的虧,總感覺題能讀懂我,我讀不懂它,尤其在應運題上面,更是完全懵圈。所以閱讀量的上去,你的審題、解題才不會吃力,考試當中也會得心應手。
2.反覆去摳字眼隱身含義有些題目的型別,你雖讀懂了,但是並不代表你真正的理解,因為有些題,就是為了迷惑你的,你稍不注意,就掉入人家的陷進裡,所以審題要一字一句的去摳,不要輕輕帶過,這樣的審題習慣養成,對今後的學業,也是有害無利的。可見那個良好的習慣,都是從當下的小事開始,不要急於求成。
-
10 # 庭爸談育兒
家有二年級孩子,關於讀懂題,也是有一番心得體驗。
在女兒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問題女兒會做,但卻做不好做不對,仔細一瞭解,發現原來是讀題上出現了問題。
所以,第一個需要明確的是,如果孩子這一題做錯,先別急著批評,讓孩子自己讀一讀,告訴我們這道題問的是什麼?
女兒把自己理解的題意告訴我們,我們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於是給予糾正。這個過程裡,她有一個理解的過程,而我們的糾正是建立在她做錯的這部分。
有這個過程之後,很快一些常見題她就不會犯錯,比如常見的選擇題、是非題、多項選擇題等等,題型是相對比較固定的。
第二個,則是孩子一些字不認識,對很多內容沒有足夠的理解能力,這同樣是可以舉一反三,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讓孩子試錯的過程。
在做一些看圖寫話或者回答一些複雜一些問題的時候,找到孩子常犯的錯誤,之後我們可以重點來幫孩子去改變。
我們要有一個重要的心理預期,那就是:
孩子讀不懂題是正常的,有問題就去面對,並且幫助孩子去解決,這個過程就是學習和成長。
那種孩子不能犯錯,或者是這麼簡單的問題還會錯的想法,很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為了不錯更加不敢嘗試。
第三,孩子讀不懂題的背後,是詞彙量掌握不夠,閱讀能力不足的體現。
從長遠來看,需要從識字和閱讀方面來入手。這些自然最好是從陪伴孩子來作親子共讀來入手,透過每天和孩子閱讀,來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詞彙量。而閱讀過程中再有一些互動與交流,對孩子的讀題能力的提升會有很大好處。
庭爸,7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如果想要育兒乾貨,可以關注我後私信:育兒秘籍,我將送你一份很落地和實用的育兒秘籍。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
11 # 輕煙說育兒
低年級的孩子考試的時候經常犯的錯誤就是審題不清,我家孩子扣分也多。怎樣訓練孩子讀懂題目,我是從以下幾點來著手的:
1、讀題之前首先要掃清生字障礙,如果孩子識字量不夠,家長要從旁輔導,逐字逐句地讀給孩子聽。而後讓孩子自己再讀一遍,弄清楚題目的意思。
2、其次,搞清楚題目給出的條件,劃出關鍵字。尤其是在寫作文的時候這點特別要注意,讀懂條件,弄清題材,才不會下筆離題萬里。另外教孩子將自己容易出錯的、看漏的地方都標記出來,這樣做題的時候就不會犯低階錯誤,比如把鉤打成橫線等等。
3、如果此時孩子已經明白了,就可以下筆寫。如果孩子還一臉疑惑,家長可以讓孩子再讀一遍題目,仔細品味一番題目真正要考的知識點是哪裡。大多數的題目孩子經過這樣兩次來回,都是能夠解決的。實在不會做的,家長再給予提示。最後教孩子檢查有沒有漏做的地方。
4、平時多做些相關的練習題,同一種類型的題目做多了,孩子自然能夠融會貫通。
5、家長多多鼓勵孩子,逐漸放手。
6、多讀書,豐富詞彙量。詞彙量大的孩子,見識廣,理解能力強。
養成好習慣,孩子的成績才會越來越棒。家長要學會引導,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當他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的時候,他才能解決更多的問題。總之一句話,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
-
12 # 天秤座財務
你好,我是樺霖媽媽。
作為一個家有一年級、二年級倆娃的家長,陪作業的時候發現,孩子讀不懂題才是作業不會做的關鍵。
1、教會孩子題目常用字。
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很多字都不認識。特別是第一個月,幾乎沒幾個認識的字,但是隻要家長把題目讀一遍,孩子很快就能領會題目的意思,並且能很快把答案寫出來。所以我做了一件事,把經常在題目裡的一些字特別挑出來,單獨寫了一張A4紙,寫上拼音組上詞,每天教孩子讀幾遍。很快,大部分的題目孩子都能讀出來了。
2、讓孩子指讀題目。
在開始陪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用手指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讀給孩子聽,然後讓孩子自己再指讀一遍,要讓孩子做到不漏掉題目的每一個,養成孩子細心的習慣。要知道,中國文字多一字少一字意思天差地別。孩子經常題目做錯,很大部分都出在沒有認真讀題,一略而過,少看了那麼幾個字,導致理解錯了題目意思。
3、平時多閱讀
有些題目,即使讀給孩子聽了,孩子還是不懂題目是什麼意思。這就跟平時的詞彙積累有關係了。有些詞彙組合在一起,孩子 就是不明白什麼意思,需要家長掰碎瞭解釋給孩子聽。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關於訓練孩子讀懂題的一些小方法。其實這些方法同樣可以用於領孩子閱讀入門中。
-
13 # 淅爸育兒記
在補習班經常會遇到讀不懂題目的孩子,我是按照下列的方法來解決,基本能解決80%的問題:
一、抓關鍵詞
所謂抓關鍵詞,其實就是資訊過濾、抓重點。這一點孩子們完全是能做到的,用他們聽得懂的話來說,就是“題目讓你做什麼?”
舉個例子,“請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這裡面關鍵詞就是“反義詞”;再深化一點到閱讀理解:“請寫出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關鍵詞就是“中心思想”;再到數學題:有鴨3只,雞5只,總共有多少隻小腳丫?,關鍵詞就是“3,5,腳丫”,以此類推。
可以讓孩子用鉛筆在題目上的關鍵詞劃線,這是強提醒,一方面幫助孩子抓重點,另一個方面可以防止孩子粗心。
二、分析關鍵詞
抓完關鍵詞,就需要分析關鍵詞,多數孩子是弄不明白所捕獲的關鍵詞的意思,這就需要我們成人的幫助。
例如上述的例子,“反義詞”孩子不懂是什麼意思,那麼我們需要做的並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此中的含義,而是引導他去課本、字典上找答案。
這個過程是很耗費時間的,因為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成為孩子的依賴。
重點在這裡:即便你解釋了或者是孩子“弄懂了”關鍵詞的意思,也請一定讓孩子趁熱打鐵,出幾道相似題目讓孩子熟悉一下。
任何一個技能都是從陌生到熟悉的螺旋式上升過程。即時的訓練能直接加深孩子的印象,讓孩子脫離似懂非懂的層面。
當然,我們意在讓孩子弄懂題目的關鍵詞含義,而不是出難題為難孩子。
三、關於孩子為什麼會讀不懂題目
孩子會讀不懂題目是很簡單的原因,他們天生就習慣了用機械記憶來進行學習,舉個例子,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他會模仿大人說髒話粗口,但是實際上他並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只是簡單地模仿。
所以到要“理解”的層面時,孩子就會難以適應,他習慣了“直來直往”,現在他面對的是“山路十八彎”,難免會有不適應的情況,稍加訓練孩子就能很好地掌握。
但如果家長是比較提倡提前教育的型別,那麼機械記憶對於孩子的慣性就會更深刻些,要扭正也是困難一些。
舉個例子,某個7歲孩子,從小被安排上了拼音班、數學班、英語班,他能朗朗上口的背古詩,做特定的計算也很快,但是一旦脫離了死記硬背的範疇,他的成績就一落千丈(一般這種情況會在3年級出現),其實就是機械記憶的慣性使然。
-
14 # 藍公主
孩子讀懂數學題,就是所謂的數字閱讀能力。
數字閱讀能力,是將數字與生活緊密聯絡起來的能力。
數字閱讀、與抽象思維、空間想象、邏輯思維等等,都屬於數學的底層能力。
但是不要被這些看似高深的字眼所嚇倒,因為所有這些能力,都在孩子小時候的數學啟蒙階段都可以涉及到。家長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
為什麼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數學啟蒙老師,這是因為:【情感訴求】孩子只有在感到安全的地方才有可能投入學習。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指出,一個人在這個世界和社會上的根本訴求就是歸屬感和價值感。
一個孩子從出生之日起,就從父母這裡開始了追尋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而這兩種感覺的底色便是一個孩子從家庭和父母那裡得到的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學習更專心,學得也更輕鬆。
2. 【生理原因】
人大腦的三個部分,爬蟲腦、邊緣腦、新皮質是分先後順序發育完全的。負責處理語言學習、情感發展的是第二部分大腦邊緣腦。它的發育完成在4歲左右。
4歲以後,才開始新皮質的發育。新皮質部分也被很多人稱作是理性腦,也就是負責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的功能。
但是4歲,又只是一個很寬泛的年齡,實際上,孩子在早幾年的發育階段都很不同,而且這也特別正常。
因此,把孩子放進一個雖然同齡、但很可能還不在一個發育階段的班級裡,對孩子來說並不是最優解。
3.【效果最佳】
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用。與其讓孩子在課堂上看黑板,在本子上去使勁兒學習,默寫好幾遍去記憶,不如家長與孩子沉浸在生活中去學習,讓孩子去實際操練學習效果要好得多。
3-4歲孩子的注意力,自然時間只有十幾分鍾,放在課堂上幾十分鐘無疑是拔苗助長,打壓積極性和興趣。不如在生活中,10分鐘左右的互動的效果,要比班上幾十分鐘有效的多。
孩子從具體事物到數字抽象這個過渡階段,不是上幾堂課就解決的能力。而是需要在大量的生活實際場景中,不斷啟發,不斷引導慢慢才能建立起來。
這些特點都最終指向,啟蒙孩子數學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家裡,由家長親自來做的效果最好。
數字閱讀能力鍛鍊孩子的數字閱讀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故事中融入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進行分析。
讓兩個孩子自己分餅乾,一共有多少,每個人能分到多少。讓孩子自己付款冰激凌,給5元,冰激凌多少錢,會找回來多少。
在城市裡開車的車速是多少,在高速上的車速是多少,相差多少。
開50公里10分鐘可以到達一個地方,如果開車100公里需要多久。
生活中充滿了與數字息息相關的場景。
對孩子數字閱讀思維的啟蒙,不但讓孩子在上學做應用題時,對題目的理解會有很大幫助。反過來,也是為孩子的建模能力打基礎。
(建模就是把實際情況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是對真實的實際生活場用數字進行還原。這雖然是高階數學中的能力,但是它起始於數字閱讀能力。)
-
15 # hua芬蘭教育
讀題是做題的第一步,對於後面的解題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比起來訓練,我更願意用引導這個詞。那如何引導孩子讀懂題呢?
首先看這題是文科還是理科的?
文科(包括語文,英語,歷史,政治,地理等)題目
首先要和孩子一起了解是孩子沒有明白題目的內容還是題目的要求。如果是沒有理解題目的內容,那就需要加強閱讀量,詞彙量。還有可能就是孩子的某一章節,沒有弄清楚,可以看一下,如果出錯的都是那個章節,可以和孩子一起集中學習一下那個章節,比如孩子讀完書之後,和我們討論一下,那章的內容,也可以和孩子延申一下,找一下那個章節的故事,典故等等,這樣更加有助於孩子理解,記憶深刻,而且也是學習之餘的一種放鬆,如果用的好,還可能改善親子關係。
還有一種就是孩子沒有清楚題目的要求,比如題目讓選出錯的,孩子理解為選出對的。填寫題目中填寫的是字母,還是數字還是詞語等等,以及填寫位置,或者寫作中的論證角度理解不對,這個要加強孩子的專注程度還有細心。畢竟考試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孩子們為了儘快做完題目,做好題目,難免有不小心的時候,尤其是看到自己熟悉的內容,很開心,反而容易粗心。
理科(包括數學,自然,物理,化學,資訊科技)題目
理科的話,除了和上面文科類似,還有可能的遠因是專業術語沒有理解,運算方法以及步驟的要求以及公式記錯等等,而且理科中的單位以及單位換算也容易出錯。
專業術語有時候確實容易混淆,這個可以和孩子用做遊戲的方式加強記憶。拿出幾個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術語,寫在不同的紙條上,然後抽籤,抽到的人講出紙條上的內容,最好舉個例子,生活中的例子就更好了,更容易記憶。如果抽到的人不熟悉紙條上的內容,可以一起查詢,查詢後,分享自己的理解。
有一類容易出錯的就是排序,把排序看錯,比如從大到小,從小到大,從遠到近等等,這個只能靠細心。
最後寒假到了,陪寫作業,陪補習不少,家長孩子都不容易,儘量和諧相處,過一個好年
-
16 # 暖爸親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是剛上小學。
上小學不懂題的情況,基本是屬於兩種情況:
1、不認字
2、認字後的不理解
所以,只要解決了孩子識字和理解的問題孩子就能讀懂題了。
但是,我個人不建議過早識字,有些孩子較早上幼小銜接班,認識了很多字,一二年級成績不錯,但是到了三五年級就被那些沒有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反超了。
建議:識字最好從5-7歲開始
針對沒有上過幼小銜接班,但是一年級的題讀不懂怎麼辦?
到了孩子可以識字的年齡,就要開始訓練孩子識字了,所以識字不是要早,而是要剛剛好。
有的父母,到了孩子上學的年齡,就覺得輕鬆了,不教孩子識字了。其實,剛好相反,這個時候可以教孩子多識字。因為這個時候,他們識字的能力很強。
1、特定時間識字
如7:00-7:30為識字時間
2、設立小目標
如識字目標3000個,分成小目標,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學習
3、不要過分在意成績
這段時間裡,孩子可能因為不識字成績不好,但是不要緊,等他們都識字了自然就好了
4、讓孩子透過寫作來交流
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可以鼓勵孩子們多以寫作的方式來交流。不一定他的寫作非要多麼好,形式怎樣,多寫就可以,不一定要加入多少基礎知識的寫作,用孩子能表達的方式寫作,甚至塗鴉、畫畫都可以。
5、讀題練習
一開始可以念給孩子聽,他們一聽就懂了,然後讓他們自己念題給自己聽,最後他們自己就會了
-
17 # 加油心葉
孩子做作業,家長一看很簡單的題就容易產生負面情緒,覺得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事實上,我們要把自己放到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
在小學階段,各個學科之間是互通的,語文是各個學科之首。因為閱讀理解能力低,識字量少,就會容易導致做數學的時候看不懂題目。
那平時應該怎樣訓練孩子的閱讀理解呢?
一
讓孩子自己讀題,不要代勞,不要一看孩子沒理解,趕緊念一遍,在你的帶領下,孩子是理解了,可是下次還是不會。只有多放手,把問題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來解決,才能夠讓孩子激發潛力,思考問題。
二
平時和孩子一起閱讀,讀完一個故事讓他用自己的話講出來,訓練他的表達能力。孩子做題時讓他自己把題目讀完,再讓他講出題目的要求。如果理解的不對,就要求他再讀一遍,再講一遍。
在他動筆前說說解題思路,自己是準備怎樣做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三
學習了鐘錶的認識,每天和孩子一起看看現在幾點鐘,讓孩子更好地認識時間。
學習了錢的知識,和孩子一起去買東西的時候讓孩子付錢,讓他自己算賬。
學習了長度,讓他自己量一下家裡的物品,都有多長。
學習了形狀,和他一起找找,平時生活中的物品都是什麼形狀。
學習了數量,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數。
在生活中,讓孩子愛上學習,有助於培養他的學習興趣。
家長有耐心,平時多帶領孩子一起練習,讀題能力會越來越好的。
-
18 # 十安媽媽愛讀書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1.有4個盤子,每個盤子裡面裝了5個蘋果,盤子外面還多了3個蘋果,請問一共有多少個蘋果。一個會做的孩子會知道:4*5+3=23個蘋果。2.二年級一班的小朋友來排隊,排了4排,每排有5個同學,還有3個同學沒有排進去,請問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很多情況下家長會發現自己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剛開始接觸這型別題目的時候,孩子會做上面的第一題,卻不會做下面這第二題。在家長眼中,這兩道題目換湯不換藥,區別不大,但是對於孩子來講卻有著天壤之別,我想這也是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數學作業容易生氣的原因之一。
家長們要知道,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孩子學習不認真,而是他的理解能力有限,他沒有讀懂題目。作為過來人,我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幾個關於訓練孩子讀懂題目的小技巧。
1.理解題意的前提是有足夠的識字量和數學語言轉換能力。
小學3年級之前,孩子的應用題需要書寫單位,學校老師和家長會告訴孩子“多少的後面的那個字就是單位”,這樣看似簡單的解決了孩子理解上面的問題,但也會出現烏龍,就比如下面這道題目:
一包糖果2元,如果我們需要購買3包糖果需要多少錢?孩子沒有接觸乘法之前,解題方法是需要買幾包就把每一包的錢加起來,但是這種情況之下孩子會出現2種錯誤,一種是直接“3+2”的演算法,一種是直接把結果後面的單位“元”寫成了“錢”
如果孩子的數學語言轉換能力足夠的情況之下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我們可以透過日常圖文結合的繪本,邊聽故事邊看圖邊理解文字來訓練孩子的這一能力。
小學階段的孩子思維方式往往還是依靠具體的現象或者是物體,很難理解比較抽象或者是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所以我們在選擇孩子的課外讀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否具體生動、貼近生活,在我看來其中故事性強、與生活實際相聯絡、外加一兩句簡單描述的繪本是較好的選擇。
2.選好讀物還要有正確閱讀方法
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還具有很大的依賴性和模仿性,獨立而靈活思考問題的能力較差,在剛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用手指逐字讀給孩子聽,用手指或者是肢體的動作吸引孩子關注每一個字形,這樣孩子才會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將聲音和眼前的字形對應起來,這樣孩子在生活中不同語境下的同一個字有一定的親切感,才能不斷加深,豐富對孩子這些字的理解。
3.好的閱讀方法也要隨時應變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文字積累的之後,家長就可以開始慢慢的放手讓孩子將被動輸入的方式轉化成主動的輸出模式閱讀,根據我的經驗來講可以,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積累來循序漸進的轉換閱讀方式:從單純的家長朗讀,到讓孩子自己大聲朗讀,再到讓孩子複述,最後是親子討論
4.數學文字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
有了文字積累和思維能力之後,就需要家長引導孩子把文字轉換成數學語言。方法不一,就好比家長在買東西的時候可以利用數學知識:
-
19 # 早教老師Jenny
讀懂題是做好作業的前提。如果題意弄錯了,那做出來也是無效的。也就是所說的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現在的題意都很注重拓展課外閱讀,題意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特別簡單,非對即錯。所以一定要認真讀題。
怎麼訓練孩子讀懂題呢?
一.平時要多閱讀,閱讀是識字的基礎,如果孩子不認識字,自然無法讀懂題了。深圳這邊名校一年級面試有些是要求一千字的識字量的。否則一入學,又是語數英,又是寫字,孩子根本適應不了。
二.要細心,耐心。至少讀題2-3遍。
現在有些題目考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有些是把錯的寫出來,有些孩子如果不認真就會看成是把對的寫出來。所以至少要讀題2-3遍。
三.學會總結規律,歸納題型。做題還是捷徑,但多做題不是說題海大戰,而是要做一套題,就要掌握考卷出題的型別,要教孩子學會總結規律,歸納題型。
四.可以換個角色,讓孩子考家長。比如問孩子,這題是什麼意思呢、能不能告訴我?孩子都喜歡好為人師,當孩子覺得被尊重,或者覺得大人都不會,就會很自豪,也會負責任地對待。
-
20 # 小五一家親
家有二年級學習的小朋友。在每次做考試分析和平時作業檢查分析時,發現有大部分題目不是孩子不會做,而是對題目的含義理解不夠。
剛開始的時候,我會耐心的給他指出來,他讀題是哪裡理解不對,讓他重新再做。這樣持續一段時間,我發現他讀不懂題目次數不降反增,我開始思考自己輔導的方式是不是不對了,得換思路和方法了。
於是,當分析錯題時,不再是我給他分析了,而是讓他給我講解他對錯題的理解,然後透過他的理解,我再分析他是屬於知識掌握不夠、粗心、題目沒讀完整等原因。針對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修正策略。知識掌握不夠的先弄清知識點,並找同類題目反覆鞏固直到知識點掌握牢固。對於粗心的題目,尋找專注力的遊戲(我們家喜歡玩24點,搭積木),讓專注力加強。對於題目沒讀完這類原因,我是選擇跟他一塊閱讀故事情節稍長一點的文章,利用故事的吸引力讓他堅持讀完。讀完後再跟他一起探討,如果我們只讀一部分就放棄,就會留下很多結果,不會體會到寫這個文章的人的真正結果。再說回做題上,如果題目都不讀完整,只是根據我們自己的想法去做,這樣往往就會增加錯誤機率。這樣做一段時間後,有了一定好轉,但是對於應用題或者一些開放題目時,錯誤率還是蠻高。
最後,除了分析之外,還需要及時鼓勵,我們幾個家長常常調侃式的對孩子講;平時能夠暴露出來這些錯誤不可怕,我們有機會追一擊破,這樣可以減少我們再關鍵重大的時間點上犯不可挽回的錯誤,也能讓自己少說一些"我當初仔細點....,認真點......"的話。(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回覆列表
讀題的能力是建立在閱讀理解能力基礎之上的,所以首先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其次就讀題本身,可以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就是邊讀,邊把題目本身的關鍵詞用鉛筆勾出來。比如:一批皮包以40%的利潤率定價,結果為了促銷,以八折銷售。但是每個皮包仍然獲
利24元,皮包的成本每個多少錢?拿到題後,著先讀第一遍時我們可以讓孩子把40%、八的、獲利24元等關鍵詞勾出來。第二遍時,我們就孩子從最後的問題去反推,問題是求皮包的成本,根據我們所知道的公式,求成本必須知道銷售價和利潤或利潤率。利潤我們知道是獲利了24元。但銷售價沒有直接告訴,但可以透過給到的以40%的利潤進行定價,再以八折銷售這兩個資訊可以知道皮包的銷售價的構成情況。這樣這道題就算是讀題清楚了,然後列算式就可以解出題目。